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3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延庆暂时对财政问题不感兴趣,抗金本来就是朝廷上下齐心协力之事,如果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操心,那还要朝廷做什么?

    李延庆惦记着军队,便起身告辞了,他刚走出大门,后面李纲却追了出来,“李都统请留步!”

    “李相公还有事吗?”李延庆停住脚步笑问道。

    李纲有些不好意思笑道:“就是刚才关于金国奸细之事,说实话我没有什么经验,李都统能不能提个的建议,看看从哪里着手?”

    李延庆也笑道:“李相公是在问我要人吧!”

    李纲心思被对方看透,不由打了个哈哈,“都是为了抗金大计嘛!”

    李延庆想了想道:“我手下有个情报司参军,叫做张虎,经验很丰富,我让他协助李相公,再加五百名士兵,不过需要李相公再找十几个太学生协助情报收集分析。”

    李纲大喜,连忙施礼,“这件事就多谢李都统帮忙了。”

    李延庆呵呵一笑,拱拱手,便扬长而去,李纲望着李延庆走远,想到筹钱的事情还没有着落,不由又愁肠百结,叹了口气,转身回去了。

    ………。

    今天被宋军在众目睽睽下射了王旗,确实影响了金兵的士气,连同都元帅完颜斜也憋了一肚子气,好好的示威变成了打脸,换谁心里也不舒服。

    元帅大帐内,完颜斜也半躺在宽大的虎皮交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支铁箭,脸色阴沉不定,这支箭就是射断王旗的铁箭,完颜斜也还是第一次看见用生铁打造的箭,这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射断两百五十步外的木杆。

    但让他眼中阴沉不定的并非铁箭本身,而是铁箭上的三个字‘李延庆’,这居然是李延庆亲自动手,这小子的箭法高明啊!

    金人虽然杀人如麻,却也佩服强者,李延庆今天露的这一手,在金兵中无人能及,还真把一班金国大将给震住了,连完颜斜也也无话可说。

    这时,一名亲兵在门口禀报:“启禀都元帅,宗望将军来了!”

    “请他进来!”

    完颜斜也虽然是南征都元帅,但东路军主将却是完颜宗望,完颜斜也为人比较霸道,基本上大小决策都由他拍板,多多少少把完颜宗望架空了。

    今天这个摆阵示威也是完颜斜也决定的,完颜宗望并不太赞成,他认为这样过早暴露金兵的实力,但他的反对没有效果,完颜斜也还是强行推行了,不料最后的结果却证明完颜宗望的意见正确,这让完颜宗望的腰多少也挺直了一点。

    完颜宗望快步走进大帐,躬身道:“参见都元帅!”

    去掉职务上的差别,完颜斜也还是完颜宗望的亲叔父,这个叔侄关系也使完颜宗望不敢有任何非分的表现。

    “宗望来得正好,你看看这支箭!”

    完颜斜也把铁箭递给了侄子,完颜宗望看了一眼铁箭,微微叹息道:“这就是李延庆的铜弓铁箭了,果然名不虚传。”

    “铜弓铁箭?”完颜斜也微微一怔,他还真不知道。

    “四叔,李延庆的铜弓铁箭在大宋非常有名气,号称大宋第一箭,我也是久闻大名,今天第一次见到实物。”

    完颜斜也心中有些不舒服,他冷笑一声道:“两军交战是数十万人的会战,可不是大将单挑,他的箭术再好上天也没有用,难道他一人能击退我们十五万大军不成?”

    “四叔说得对,在十几万大军面前,个人的力量还是太渺小了。”

    “好了!”

    完颜斜也有点不耐烦地摆摆手,“不说这些没用的话,说说怎么攻城,攻下汴京咱们才能给狼主一个交代,其他都是虚的。”

    完颜宗望脸色肃然,躬身道:“卑职也是为此事而来!”

    “那就坐下说!”

    完颜宗望坐下道:“我仔细研究过汴京城,坦率地说,汴京城要比辽国的所有城池都高大坚固,都更加难攻打,他们唯一的弱点就是宋军的战斗力比较弱,我听说宋朝老皇帝连夜逃走,带走了几万军队,城内的守军有十万左右,但真正能战斗的只有三四万,只要把这三四万人拼掉,那汴京城就守不住了。”

    “你是得到了城内的情报?”完颜斜也问道。

    “正是!前几天,城内最后一批宋人逃走,我们细作混出城来向卑职汇报了情报。”

    完颜斜也负手走了几步,又问道:“城内有多少细作?”

    “大约有两百人左右。”

    “都是从前的辽国细作?”完颜斜也又追问道。

    完颜宗望摇摇头,“一部分是,但还有一部分是卑职安插的勇士,能在攻城时给我们带来机会。”

    “辽国细作在大宋还有多少?”

    完颜宗望想了想道:“大约还有一千人左右,分布在大宋各地,主要以经商为主。”

    完颜斜也点点头,“从今天开始,对大宋的情报就由我全权负责,你只管军事就行了。”

    完颜宗望半晌说不出话来,自己苦心经营了近半年的情报网,就这样被叔父一把夺走了,着实令他心中不满,但不满归不满,他还真不敢表露出来,只得低下头道:“卑职遵令!”

    完颜斜也却不考虑侄子的感受,既然拿走了也不打算安慰几句,他又问道:“那你打算几时出兵攻城?”

    完颜宗望心中叹口气,躬身道:“明天是祭神仪式,估计要大半天时间,卑职打算后天上午正式攻城,先试探性进攻,摸一摸宋军防御底细,然后再大举进攻!”

    “那第一次你打算派谁进攻?”

    完颜宗望想了想道:“第一次进攻,我打算让右军的契丹人出击,直接进攻北城!”

    “那好吧!你是主将,具体进攻就由你来决定,我不干涉,希望你尽快拿出成绩来。”

    “卑职遵令!”

    就在这时,帐外有亲兵急声禀报:“启禀都元帅,后军有紧急情报。”

    “进来禀报!”

    帐帘一掀,走进一名报信兵,单膝跪下禀报道:“启禀都元帅,后军粮草遇袭!”

    “啊!”完颜宗望大吃一惊。

第七百二十四章 雪夜偷袭

    金兵以战养战,本身并没有携带粮草辎重,所有的后勤补给都靠掠夺,所以金兵喜欢使用闪电战,以最快速度夺取城池,也就是为了占领粮仓,这也是金兵杀进河北后烧杀劫掠的一个原因,他们需要大量的粮草牲畜以及各种物资才能保证军队的后勤供应。

    这次金兵攻打宋朝京城,后勤重地就放在大名城内,并有两万重兵驻守,但大名府距离开封府毕竟还有几百里,所以金兵又在黄河南岸的白马渡构建了一座临时中转仓库,派三千士兵镇守,从大名府运来的粮草物资都暂放在这座临时仓库内,再由专门的运粮队伍络绎不断运往开封府。

    当然,金兵是没有多余的军队来运粮食干苦力,所有的运粮苦力都是金兵从河北各州县强征的青壮,足有十万人之众,这十万青壮成了金兵的后勤保障队伍。

    就在金兵抵达东京汴梁的当天晚上,在黄河南岸出现了一支宋军骑兵,这支骑兵正是李延庆派出去拦截金兵前锋的骑兵,由王贵和牛皋率领,李延庆还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外围放一支高度机动的军队,随时骚扰敌军,就算无法迫使敌军撤军,也要加大敌军攻城的代价。

    此时王贵带着十几名手下就在金兵临时仓库十里外的一片树林内眺望这座占地近千亩的军营,当然,所谓的仓库其实也是一顶顶大帐篷,搭建得快,撤得也快,这才叫临时仓库。

    不过金兵的护卫极严,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金兵不擅于修筑板墙,只是用营栅包围一圈,再挖一条壕沟,另外金兵还派出数百名外围巡哨,十里范围内,休想有人能靠近临时仓库,这也是王贵在十里外观察敌军仓库的缘故。

    王贵观察了良久,对身旁的燕青道:“燕老弟,你有什么想法?”

    燕青也是接到李延庆的命令,让他跟随王贵,他目前和牛皋一起成为王贵的左右副将,燕青笑道:“其实很简单,金人守军不多,贵哥直接率军冲击,一把火烧了敌军仓库,这不就行了!”

    王贵眯眼看了军营半晌,摇摇头道:“都统不让我过早暴露实力,这次偷营还得用巧力。”

    燕青暗暗撇嘴,这不明白着把事情扔给自己吗?尽管燕青撇嘴的动作很轻微,还是被王贵看见了,王贵顿时怒道:“撇嘴作什么,你不想干现在就说!”

    燕青吓得一哆嗦,连忙陪笑道:“贵哥吩咐的事小弟怎敢不干,我准备一下,天亮之前给哥哥报好消息。”

    王贵顿时转怒为喜,拍了拍燕青肩膀,“事成后,我给你记二功!”

    “贵哥,不是首功吗?”燕青有点糊涂了。

    “首功当然应该归我,我王贵指挥有方嘛!”王贵忍不住大笑起来。

    燕青有点傻眼了,没见过这么厚脸皮的上司,他忍不住讪讪道:“贵哥,你这也太不厚道了吧!我去卖命,首功却归你。”

    “和你开玩笑的,我会据实上报给都统,让都统决定,不过我估计咱们俩一人一半,你说呢?”

    燕青苦笑一声,“先别慌算帐,等我做完这一票再说,搞不好这次我的小命都要丢在这里了。”

    “别说这种屁话了,赶紧干活去。”

    两人调转马头,带着手下奔进树林,很快便消失在树林深处。

    。。。。。。。。。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三更时分,燕青带着二十几名武艺高强的手下出现之前的树林内,他和王贵已经观察过很久,大概了解了敌军外围巡哨的规律,外围巡哨也是固定哨,大概每个三百步就有两名金人骑兵。

    这也是金人的巡哨经验,巡哨相隔太近则浪费人力,相隔太远又容易被敌军漏过,三百步的距离不近不远,只要一处巡哨发出喊声,其他巡哨就立刻能听到,除非对方武艺特别高强,否则很难过外围巡哨这一关,这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但今天晚上燕青率领的手下,偏偏就是武艺最为高强的宋军斥候,无论水中还是山林,他们都能得心应手。

    燕青准备已经充分,他没有丝毫犹豫,一摆手,便带着手下向黑暗中奔去。

    大约奔出四五里,燕青转身一挥手,所有人立刻趴下,燕青也躲在一块大石背后,目光冷厉地盯着前方,前方约百步外出现了两个人影,都骑着战马,正缓缓向这边走来,金人巡哨也不会站在原地不动,这么冷的天,不动一动,早就被冻僵了,尽管如此,在寒彻刺骨的夜风中,两名巡哨还是冻得够呛,用厚厚的羊皮褥子将自己紧紧裹足,不时掏出羊酒皮囊灌上几大口。

    燕青见两名巡哨正逐渐向自己这边靠近,他向手下做个手势,众人纷纷爬远,只剩下燕青和两名武艺最高强的手下。

    他们穿着白色大氅,趴在地上和地上的积雪融为一体,就算是白天也难看发现,何况现在是三更时分。

    两名巡哨嘟嘟囔囔从他们身边走过,这时,燕青和另一名手下几乎是同时跃起,向两只雪雁,轻巧地落在两匹战马背后,与此同时,第三名手下重重咳嗽一声。

    这一声咳嗽顿时吸引了两名巡哨的注意力,他们一时没有发现身后竟然多了两名宋军斥候,燕青和手下交换一个眼色,两人同时动手,从后面捂住金兵巡哨的嘴,一把雪亮的匕首从他们脖子上狠狠抹过,顿时鲜血喷涌,燕青和手下随即又是一刀刺进了巡哨的后心,这几个动作一气呵成,一眨眼的功夫,两名巡哨便成了两具尸体,一点声响都没有。

    用雪掩盖了两名巡哨的尸体,两名斥候换上金兵巡哨的盔甲,骑上他们的马匹,裹上羊毛褥,继续装模作样地巡哨,燕青则带着其他手下向金兵大营狂奔而去。

    金兵大营外面还有岗楼,上面有哨兵在来回探望,燕青和他的手下经验丰富,他们放慢速度,趴在地上缓缓向其中一座哨塔爬去,哨塔也和巡哨一样,每隔三百步就有一座,虽然哨塔看得更远,但也有一个最大的弱点,那就是灯下黑,爬到哨塔下面,上面的哨兵就基本上看不到了。

    燕青派了一名武艺最高的手下向哨塔爬去,其余人在两百步外等候,大约过了一刻钟,燕青见哨塔上的人影消失了,他立刻率领手下猫腰向大营奔去。

    哨塔上的哨兵已经被干掉,众人也不用营栅,直接斩断一根粗大的木桩,接二连三地钻了进去。。。。。。。

    王贵率领手下埋伏在十里外的树林内,到四更时分时,只见敌军大营忽然火光大作,烈火迅速在大营内蔓延,尤其堆放草料的大帐更是烈焰冲天。

    军营内传来了紧急的警钟声,王贵狠狠一拳砸在身边的树干上,大声赞道:“干得漂亮!”

    但现在还不是庆功的时候,王贵立刻喝令道:“点火!”

    在他们数里外燃起了一堆大火,这是吸引敌军的火堆,金兵在混乱之下,一定会被这堆大火吸引,这个时候王贵并不担心燕青他们的情况,在混乱中他们很容易逃脱,现在王贵更关心自己安排的一次伏击。

    果然,一刻钟后,数百名骑兵从远处风驰电掣半路,大约有五百骑兵赶来查看这边的火光情况,王贵一抬手,三千宋军骑兵纷纷举起了骑兵弩,冷冷的弩箭对准了远处奔来的敌军,当敌军骑兵越来越近,在他们五十步外飞驰而过时,王贵一声令下,“射!”

    一声梆子声响起,树林内顿时乱箭齐发,三千支密集的弩矢向五十步外的金人骑兵疾射而去。。。。。。。

第七百二十五章 试探进攻(上)

    完颜斜也最终压下了临时粮库被偷袭的消息,避免影响士气,第三天一早,金兵按照计划发动了第一场进攻。

    天刚亮,金兵大营内便响起了轰隆隆的战鼓声,与此同时,东京城头也响起了急促的警报声,宋军昨晚已得到命令,都没有脱去盔甲,所以当警报声响起时,士兵们迅速到位,数万士兵很快便出现在城墙上。

    此时东京城墙已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整座城池闪耀着一种瑰丽的光芒,远远望去,就是一座美奂绝伦的水晶城,这也是一个纷繁浩大的工程,宋军士兵用了整整十天时间才使冰层将城墙完全覆盖。

    此时李延庆就站在北城头,眺望着远处隐隐可见的金兵军营,在城头上可以清晰地听见金兵大营内缓慢而有节奏战鼓声,这和前天的战鼓声完全一样,是集结的鼓声,所有宋军士兵都知道,战争即将到来。

    “今天应该只是试探进攻吧!”旁边刘低声道。

    李延庆摇了摇头,“试探性进攻不假,但试探性进攻又何尝不是攻城?万万不可轻敌,被敌军攻上城头。”

    “卑职明白,一定不会让敌军占任何便宜!”

    刘转身去喝令士兵准备,李延庆依然专注地望着远处,其实他心里也明白,试探性进攻意味着敌军不会投入太多的兵力,也不会使用太多大型攻城武器,这固然是有利的一面,但不利的一面也有,那就是试探性进攻一般不会用本族人,金兵主帅没有怜惜士兵之心,敌军攻城就会非常悍勇,死战到底,不会轻易撤退。

    但这同时是对守军士兵一次极好的练兵机会,李延庆明白,刘也明白,他们积极地进行了部署。

    北城墙长约十二里,安放了一百二十架大型投石机,以及两百架火,另外还有床弩、猛油火柜、铁火雷以及一桶桶火油和沙袋、滚木石等等,这也是京城城头宽达两丈五尺,换成普通的城池,也无法容纳那么多物质,

    尽管如此,李延庆还是非常谨慎,在城头上修建了数十座石屋,将震天雷、铁火雷以及火油等物资陈放在石屋内,防止金兵用火油攻城,最擅长用火是西夏,金兵在攻打大同府就吃了西夏火的大亏,现在金国征服了西夏,没有理由他们不使用火攻,在太原李延庆便已领教过了。

    李延庆更担心是投石机,如果投石机出现损坏,无法将点燃的震天雷及时射出,那就会出现太原的惨剧,太原有一颗震天雷因投石机损坏没有射出,炸死炸伤百余人,这个惨重的教训李延庆不想再犯。

    尽管工匠们已经三次检查了投石机,但李延庆还是不放心,他知道投石机损坏不是现在,而是在使用次数多以后,强大拉扯力很可能会将绑缚投石机的皮袋崩断,为此,他在每一架投石机旁都安排一名工匠,随时检查投石机的异常,这也是李延庆吸取的教训,安排一名工匠绝对是有大作用的。

    “他们来了!”几名士兵忽然大喊起来。

    李延庆转身头,注视着远方,只见两支军队出现在城外的旷野里,旌旗如云,浩浩荡荡向城池方向开来,在远处还有一支军队,但明显和这两支军队保持距离。

    李延庆立刻判断出来,今天攻城的就是这两支军队,约两万人,后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