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颜斜也立马在黄河岸边凝望着已经开裂的冰层,又看了看远处码头上还困在冰层中的数百艘船只,回头问:“现在黄河南岸还有多少船只?”

    黄河结冰后,船只都被冻在冰层中,有的在北岸,有的在南岸,金兵虽然极为看重这些船只,但也没有办法,这次完颜斜也来黄河视察,就是为了这些船只而来。

    负责镇守黄河北岸的大将是副元帅完颜母,这次金兵南下伐宋,除了都元帅完颜斜也外,还是四个副元帅,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完颜娄室和完颜母,完颜母排在最后,军中地位也比较低。

    不过他在家族地位中却不低,他是完颜阿骨打的十一弟,是宗望和宗翰两人的叔父,同时也是完颜斜也的之弟。

    完颜母连忙道:“启禀都元帅,黄河南岸的船只已不足百艘。”

    “为什么?”

    完颜斜也大吃一惊,他退兵北上时还特地派人清点过,从郑州到郓州这一线的大船至少有三千艘,怎么现在已不足百艘了?黄河还没有完全解冻,这些船只应该无法移动才对,为什么会锐减?

    他目光凌厉地向完颜母望去,让他给自己一个说法。

    完颜母苦笑一声,“半个月前,李延庆派出一支小队,将冻在黄河南岸的船只都一把火烧掉,我们得到消息时已经晚了。”

    “又是那个该死的李延庆!”

    完颜斜也狠狠一拳砸在马鞍上,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人异常果断狠辣,是极难对付的角色,连狼主也认为,要想拿下大宋都城,必须要把李延庆干掉,就算干不掉也要彻底剥夺他的军权,他必须利用这次谈判向宋朝施压。

    “那北岸还有多少船只?”

    “卑职专门统计过,三百石以上的船只有一千二百六十艘,军方已经全部征用。”

    完颜斜也稍稍松了口气,还好,北岸的船只也有不少,否则自己真的难向狼主交代了。

    他随即对完颜母道:“不要等浮冰完全消失,只要船只能动,就立刻将所有船只聚拢到黎阳县这边来,再征集二十万民夫修建水寨,我再给你五万军队,要严防李延庆派军偷袭船只。”

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个要求

    由于完颜斜也最近一个多月不在大名府,第二轮和谈也并不太顺利,第二轮和谈主要是涉及金兵退出河北和河东,这是在第一次撤军协议的条款中注明的,双方同意以和谈方式解决河北和河东问题。

    但完颜宗望开出的价码着实让宋朝使者难以接受,金国要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绢彩各一千万匹,割让太原、真定和河间三镇之地,另外,每年的岁币涨到白银五百万两,绢五百万匹。

    但完颜宗望话中有所松动,等都元帅返回后,条件或许可以放缓。

    大名府城南官驿改名为贵宾馆,目前大宋谈判使者一行三十余人就住在这里,周围有千余名金兵站岗放哨,名义上是保护他们安全,实际上就是把他们软禁在这里,不准他们出门一步。

    张邦昌也很配合,进驻后便下令不准任何人外出,当然,这里面也有他们的苦衷,这里可是大名府啊!他们出去遇到宋民该怎么交代?

    这天上午,金国的谈判副使萧仲恭来到了贵宾馆,张邦昌闻讯亲自迎到了大门处,萧仲恭是辽国贵族,对宋朝使者颇为客气,而且修养极好,温文尔雅,当然远不是完颜宗望那种粗野的汉子能比,宋朝使者喜欢他也就是在情理之中了,人与群分,物与类聚嘛!

    “这些天让张相国憋闷了,真的很抱歉!”萧仲恭走进大门便笑眯眯道。

    “哪里!哪里!贵宾条件很好,我们这些天都养胖了。”

    张邦昌拉着萧仲恭又小声问道:“不知完颜都元帅回来了吗?”

    萧仲恭点点头,“昨天晚上都元帅回来了,所以我今天来见张相国,有些消息需要交流一下。”

    张邦昌顿时大喜,“快快请到中堂叙话!”

    萧仲恭被请到中堂,双方分宾主落座,除了张邦昌外,副使耿南仲也赶来中堂,耿南仲长期担任东宫官员,和当时的太子赵桓关系十分密切,赵桓登基后,耿南仲也被破格提拔为签枢密院事,从四品官猛升为从二品高官,升官速度之快甚至超过了李延庆。

    萧仲恭喝了口热茶,又低低叹了口气,这声叹息将张邦昌和耿南仲的心都悬了起来,难道又有什么不利于谈判之事吗?

    “不瞒二人,我家都元帅的心情很糟糕,这次他返回燕山府,被天子狠狠斥责,倒不是因为没有攻下汴梁,而是伤亡太惨重,前后已经超过六万多人伤亡,狼主极度不满啊!”

    张邦昌和耿南仲对望一眼,这让他们无言以对。

    “那该怎么办?”张邦昌小心翼翼问道。

    “很简单,都元帅希望贵国拿出诚意来,有了诚意,我们就可以继续谈下去,若没有诚意,谈判很难进行。”

    “不知都元帅所说的诚意是指什么?”

    “诚意有三,一是贵国停止一切庆祝;二是不准封赏任何杀金功臣;三是将李延庆和他的军队调离汴梁。”

    “这。。。。。。”

    张邦昌有点犹豫,旁边耿南仲则轻轻踢了张邦昌一脚,张邦昌连忙道:“我马上就发鸽信向朝廷请示。”

    萧仲恭摆摆手,“你们听我把话说完,停止庆祝是一种态度问题,如果双方没有谈判,你们该怎么庆祝谁也管不着,既然贵国想和我们解决后续问题,那贵国最起码应该尊重我们,不能把军队的欢庆建立在金兵的哀痛之上,至于李延庆,他是老狼主驾崩的罪魁祸首,他是我们心头的一根毒刺,他的存在让我们无法容忍,之前我们曾提出把李延庆交给金国处置,现在想想也不现实,所以我们退一步,把李延庆和他的军队调离京城,或者让他出任文官,贵国的名将很多,你们用谁都可以,为什么偏偏要重用李延庆来羞辱我们,既然要谈判,你们就要拿出诚意来。”

    耿南仲连忙问道:“如果我们满足了贵国的要求,那贵国能否在和谈上适当让步?”

    萧仲恭微微一笑,“投桃以报李,都元帅说,如果贵方满足了我们要求的三点诚意,那我们可以先谈太原府,他可以做主,让贵国以一百万两银子的价格赎回太原。”

    张邦昌顿时大喜,“此话可当真?”

    萧仲恭点点头,“可以签署一份协议,白纸黑字,我们绝不会抵赖。”

    张邦昌和耿南仲商议片刻,张邦昌便对萧仲恭道:“原则上我们可以答应贵方的三点要求,我今天就发鹰信向朝廷报告,我们会尽快给一个明确的答复。”

    萧仲恭又道:“说到鹰信,我家都元帅还有一个正常的要求,我们会在汴梁长驻一名特使,为了方便通信,希望贵国能开放京城的鸽信和鹰信,双方的战争已经结束,我想这个要求应该不过份吧!”

    “没有问题,这个要求我现在就可以答应。”张邦昌连忙点头答应。

    萧仲恭欣然笑道:“我们特使今天就出发,你们也可以派人一起去汴梁,回头我会把正式协议送来,上面有我家都元帅的大印,你们可以带回汴梁作为依据。”

    “那我们就等萧侍郎的协议了!”

    萧仲恭随即告辞离去,张邦昌和耿南仲将他送出大门,两人又回到内堂坐下,耿南仲对张邦昌道:“之前金国明确要求割让太原,现在他们又愿意把太原还给我们,这个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要不然我回京一趟,我负责说服官家,争取把太原早日要回来。”

    张邦昌沉思片刻道:“你说得对,这确实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不可错过了。”

    。。。。。。。。。

    当天晚些时候,宋朝拿到了有完颜斜也签字押印的正式协议文本,耿南仲带着主簿秦桧随即和金国特使吴孝民一起前往东京汴梁,吴孝民是辽国汉人,投降金国甚早,目前在金营内担任文书官一职。

    此时黄河冰面已经有部分融化,乘坐五百石以下的船只勉强可以抵达对岸。

    黄河南岸目前也有了驻军,由由姚平仲的手下部将张曲率两万人部署在开封府的黄河南岸,张曲立刻派一支五百人的军队护送耿南仲和吴孝民前往京城。。。。。。

    紫微宫御书房内,赵桓怔怔地望着桌上的两份文书发呆,两份文书,一份是中级以上将领的表彰封赏方案,而另一封则是金国提出的赎买太原的条件,当然,正式文本还在路上,这是从张邦昌鹰信上抄誉的文本,张邦昌一连发了三份鹰信,将谈判事宜说得很详尽。

    御书房内还有五名相国以及大学士唐恪,传阅完张邦昌的报告,众人都一时沉默了,这时,白时中轻轻咳嗽一声,打破了御书房中的沉默,他嘶哑着声音对赵桓道:“陛下,我觉得金国是对人不对事,他确实憎恨李延庆,之前他们要求交出李延庆就可见一斑,现在既然他们让一步,只要求调走或者撤销军职,我们可以抓住这次机会,其实正如张相国所言,我大宋又不止李延庆一个大将,将他调走,守城主将可以换人嘛!董将军和姚将军都可以,甚至可以让知政堂相国出任主将,为了一个臣子的面子而放弃太原,太不智了。”

    旁边何栗出列道:“陛下,微臣建议先解决大将封赏的问题,建议陛下和李延庆、董平等人再谈一谈,争取他们的理解,毕竟收回太原更重要。”

    赵桓沉思良久,把封赏方案放到一边,“这样吧!一个时辰后在偏殿召开知政堂议事,通知李延庆、董平和姚平仲三人一起参加。”

    众人都退了下去,赵桓却把吴敏留下,“吴爱卿,这件事不好办啊!”赵桓叹了口气道。

    赵桓在众人的反复游说下,已经不太想封赏李延庆的手下,这次金国的协议正好是个理由,但问题是,取消封赏李延庆手下,董平和姚平仲也势必将一同取消,得罪了李延庆不怕,就怕得罪了另外两人,失去整个军方的支持,这才是赵桓所担心的。

    “陛下,微臣觉得金国的重点还是在李延庆身上,只要把李延庆的事情处理好了,将领的封赏再低调变通一下,我想金国应该也能接受。”

    赵桓现在对李延庆很犹豫,如果说功劳震主,威望超过自己,这个只是情绪上的问题,若李延庆低调一点,自己未必不能忍一忍。

    但自从父皇派人找了李延庆后,赵桓忽然意识到李延庆在争位这件事上的重要性,李延庆虽然杀死了父皇的使者,算是一种站队,但这站队还是让赵桓不满意,毕竟李延庆没有直接回绝父皇的招揽,只能算是对自己表态,在父皇那边还是打了圆滑,并没有表明立场。

    相比之下,董平和姚平仲却态度明确,公开拒绝了父皇的拉拢,这让赵桓心中很不舒服。

    现在除了立场不明确外,李延庆似乎又被金国盯上了,金国明确要求撤销他的军权,两面夹击,赵桓已经下定决心,要动一动李延庆了,只是该怎么动,还有待商榷。

    吴敏还想再劝,赵桓却摆了摆手,“李延庆之事稍候再说,先把封赏之事解决了再说。”

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议之怒

    半个时辰后,紫微殿偏殿内便已济济一堂,不仅目前在京的知政堂五相都已到位,还包括李延庆、董平和姚平仲三个军方都统,另外还有赵桓最看重的大学士唐恪,以及刚刚赶到京城的耿南仲。

    金国特使吴孝民送去了鸿胪寺贵宾馆休息,而耿南仲连一口水也顾不得喝便赶来见天子赵桓,他便被直接带到了紫微殿偏殿。

    众人坐在各自的位子上,大殿里充满着一种压抑的沉默,还有一种愤怒的气息,这种愤怒气息是从左边三名将领身上散发出来,就在刚才,李延庆三人已经听白时中介绍了金国的要求之一,禁止对抗金将士进行封赏,他们没有当场翻脸,但是愤怒之情却溢于言表,尽管三人关系一般,但涉及到共同的核心利益时,三人立刻拧成一股绳。

    这时,李延庆缓缓道:“陛下可容微臣一言?”

    丑媳妇终归要见公婆,尽管赵桓很不希望李延庆开口,但他还是得面对现实,他自诩能说服董平和姚平仲,却对李延庆没有一点把握,李延庆若不表态,那今天的朝会就没有任何意义。

    “李爱卿请说!”

    “陛下,古人有千金买骨是谓义,商鞅变法又以百金移一木,是为信,正是有信有义,才有千里马辈出,才有秦国的强盛,最终统一天下,观之今天,京城有难,千千万万将士慷慨赴义,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最终保住了京城,保住了朝廷,保住了大宋社稷,他们所做的这些,难道陛下真的要视而不见吗?如果真的伤透了将士的心,金兵第二次杀来时,谁还肯再替陛下出头卖命?”

    偏殿内一片寂静,李延庆的话字字诛心,直斥赵桓和朝廷无情无义,使众人十分难堪,就连本想支持李延庆的董平和姚平仲都不敢吭声了。

    这时,白时中呵呵一笑,起身道:“李都统的话太过于偏颇,朝廷有难,大家出力是做臣子的本份,金兵北撤,是知政堂和谈立下的大功,我们就从未想过问陛下要什么封赏。。。。。。”

    “给我闭嘴!”

    李延庆怒视白时中,“不要用你们的妥协投降来玷污我的将士!”

    这句话顿时让偏殿内一片哗然,白时中气得胸膛都要炸开了,恶狠狠地盯着李延庆,如果说之前他恨李延庆很大程度是为了讨好赵桓而演戏,但现在,他就恨不得用眼光将李延庆千刀万剐。

    “你。。。。。你在胡说八道什么!”白时中颤抖着手指着李延庆大吼道。

    “李延庆上前一步,目光凌厉地盯着白时中,“金兵是因为你们的和谈才撤退?简直天大的笑话,金兵北撤时已经没有一架巢车,没有一架投石机,攻城梯被摧毁了九成,他们根本已经无力攻城,我们将士偷袭黎阳仓,烧毁金军的百万担草料,金国的战马已经支撑不了十天,这才是他们北撤的原因,和你们的所谓和谈没有半点关系!”

    李延庆眼睛里燃烧着怒火,朝廷文官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刁难敌视终于使他忍无可忍,这帮软骨头的文官从内心深处鄙视军功,他们可以看不起军人,但绝不能践踏军人的尊严。

    李延庆俨如狮子般的愤怒又仿佛一盆冷水,一下子浇灭了白时中的怒气,他心中忽然畏惧起来,他害怕今天晚上自己被一支冷箭射杀,他眼中闪过一丝胆怯,眼巴巴地向赵桓望去。

    此时,赵桓的脸色也极为难看,不过他也看出李延庆的怒火爆发了,这个时候自己若不妥协,和金国的谈判恐怕就会僵持住了。

    赵桓克制住了内心的强烈不满,对孙傅使了个眼色,孙傅也曾是赵桓的老师,对他十分了解,孙傅便站起身笑呵呵打圆场道:“李都统为部下争取利益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请先息怒,有什么异议大家可以商量,白相公也先请坐下,听我说几句。”

    “好吧!既然我的话李都统不理解,那就请孙相公来说。”白时中找了一个台阶,坐了下来。

    李延庆也克制住了内心的愤怒,回自己位子坐下,眼睛却眯成一条缝,脸上再也看不到他的内心世界。

    孙傅见两人平静下来,便走出来语重心长道:“我们并不想委屈自己的将士,只是河东和河北还在对付的铁蹄之下,我们不得不暂时隐忍,如果一句话取消将领们的封赏,那就不会有今天的知政堂议事了,我们是想寻找一个折中的方案,既满足了金人的无理要求,也保证了将士们的利益。”

    这番话说到了赵桓的心坎上,赵桓连连点头,问道:“不知孙相公有什么好的方案?”

    “微臣考虑,可以把封和赏分开,先赏后封,之前我们不是已经拨出了十万顷上田,我们可以再增拨五万顷,专门用来奖励中层以上将领,这实际上还是之前的赏赐,并没有违反金国的条件,赏解决了,我们再说封,我建议知政堂可以先准草拟一个详细的方案,但暂时不要实施,等谈判完全结束以后再颁布施行,最多等一年,不知三位都统是否能接受?”

    孙傅目光期待望着李延庆三人。

    这时,姚平仲低声问李延庆道:“李都统,你觉得呢?”

    李延庆摇了摇头,“士可杀不可辱,为了满足金人的无礼要求而把将士们应得的利益无限期推延,这和杀了强盗反被强盗羞辱有什么区别,会寒了将士们的心。”

    旁边董平也小声道:“我也觉得不妥,拖延一年,最后还是会不了了之,这种事情朝廷干了不止一次。”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耿南仲却站起身道:“陛下,孙相公的方案恐怕不行!”

    一语惊四座,所有人的目光都向耿南仲望去,赵桓眉头一皱,“为什么不行?”

    耿南仲上前行一礼,“陛下,金国所提的三个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