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4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刚亮,三万铁鹞子骑兵从兴庆府的西大营蜂拥而出,向两百五十里外的西平府风驰电掣般杀去,三万骑兵激起的黄尘遮天蔽日,官道上马蹄声如雷,很快,西平府失守的消息传遍了京城,西夏都城内风声鹤唳,粮价迅速上涨,带动都城内物价全面上涨,军民上下人心惶惶。

    兴庆府南面还有静州和顺州,三万铁鹞子骑兵奔行两天后才抵达了灵州城,李仁忠率先赶到白铜山,这是相国曹价再三嘱咐,白铜山仓库中积蓄了三年铜银对西夏十分重要,别的可以不在乎,但数百万斤铜银却不容有失。

    但结果却让李仁宗彻底失望了,除了八万担草料外,其余所有的物资都被宋军席卷一空,可就算难以拿走的八万担草料也被宋军放火烧毁,变成了一堆灰烬。

    不仅物资全无,白铜山的二十余万宋奴也逃得干干净净,昔日肮脏拥挤的白铜村也被大火烧成了白地。

    李仁宗感到异常失落,他派人返回兴庆府向李乾顺汇报,同时率领大军继续向三十里外灵州城杀去,此时李仁宗心中已经隐隐有一种不妙之感,从白铜山的焚烧情况来看,宋军至少在两天前便撤离了,这么快速的撤退,他不敢相信,灵州城还会剩下多少人口和财富?

    李仁宗帅大军一路南下,沿途遇到几个党项小部落,都呈现一派战争蹂躏过的情形,圈的牛羊都消失了,营帐也被彻底烧毁,人口不见了踪影,几个小部落几乎都遭遇了灭顶之灾。

    李仁宗长叹一声,率军继续南下,距离灵州城还有五六里,便远远看见城池城门大开,但城外并没有看见任何行人,城门口也没有守军,一切都显得冷冷清清。

    距离城门越近,那种不妙的感觉就越是强烈,当三万骑兵缓缓入城,几乎所有人都惊呆了,迎接他们的竟然是一座空城,一座座店门大开,各种值钱的物品都被席卷一空,大街上空空荡荡,没有一个行人。

    这时,一名老人被士兵搜到,士兵将他带到李仁宗面前,见到李仁宗,这名党项老者便放声痛哭,“人全部被抓走了,财富也被宋军抢光,但凡有一丝反抗就被宋军杀死,天啊!灵州城全完了。”

    李仁宗被惊得目瞪口呆,半晌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前天,最后一批人是前天被押走,几千辆大车把积累的财富全部运走,宋军与土匪何异?”

    这时,一名士兵奔来禀报:“启禀殿下,官仓内全部空了,所有官员都被抓走。”

    又一名士兵上前禀报:“王尚书府邸也被洗劫一空,地窖的大门被砸开,里面已经空空荡荡,三百余口家人全部被带走。”

    王尚书府是灵州城第一大户,王尚书曾出任西夏使,在东京呆了二十年,和宋朝关系密切,连它都被洗劫一空,那便意味着全城上下不会再有幸存,李仁宗的一颗心仿佛坠入了冰窖之中。

    “殿下,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大将李呈浩低声问道。

    “还能怎么办?”

    李仁宗叹息一声,“该做的事情必须要做到底!”

    李仁宗随即兵分两路,令副将李呈浩率一万骑兵沿灵川水追击敌军,他自己则亲率两万骑兵向韦城方向疾奔而去。

    。。。。。。。

    灵州城之所以能成为西夏的商业中心,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从灵州坐船最后能抵达京兆,这对大宗货物的运输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灵州水是上游,在进入横山山脉后被称为白马川,在进入宋境后则改名为马岭河,这条河流在西夏和宋朝都是水势平稳的大河,可以行驶五百石的货船。

    但在横山山脉中受地形影响,这条河水流湍急,尤其在春夏两季,水势很大时,皮筏子行驶其中就像冲浪一般,很容易失控撞上两岸的大石,只有在秋季,水流变得平缓,白马川也不再像脱缰的野马,而变成一只稍微温顺的毛驴,这时候,大宗货物的运输才成为可能,而且这时候大宗货物运输也只限于从西夏顺流而下到大宋,从大宋逆流而上也比较困难。

    只有在冬天,白马川彻底结冰,利用大型雪橇才可以将大量的货物运送到北方。

    但不光是商业还是军事用途,白马川的战略意义都极为重要,宋夏两国在各自的国境险要处修建了大量的堡垒,对西夏而言,最重要的一座堡垒叫做青岗峡军寨,青岗峡是白马川大峡谷的一部分,位于横山山脉的北入口,峡谷两边都是高达数百丈的悬崖峭壁,但在东面峡谷三十丈的山腰处有一片平台,这片平台长约两里,宽约七十丈,相当于后世的两百余米,地势十分平坦,背靠悬崖峭壁,一条小路从后面绕山而下,通往前往夏州的官道。

    西夏军便利用这座平台修建了一座军寨,叫做青岗峡军寨,正在扼守住了白马川的上方,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青岗峡军寨原本有三百名士兵驻守,属于夏州管辖,前些日子夏州调集军队救援韦州,军寨中的三百名士兵被调走了两百五十人,只剩下五十人镇守山寨,但就在两天前的夜晚,贡祖文率领一千士兵突袭山寨,五十名西夏士兵抵挡不住,军寨被宋军攻占。

    大量满载老弱妇孺和铜银物质的皮筏以及十余万宋奴已经穿过白马川大峡谷南下,但贡祖文并没有放弃青岗峡军寨,相反,他们修建工事,屯集物资,打起了准备长期占据这座军寨的念头。

    青岗峡军寨不仅是对付宋军的险关,对付西夏军也同样是一座险关。

    在军寨背后的山道上,宋军用泥沙袋筑起了一座防御工事,屯集了大量滚木石以及火油和震天雷,并在山道撒了大量的淬毒蒺藜刺,贡祖文派一百名士兵负责守后方山道。

    他自己则率九百名重新加固了西夏人修建的防御工事,防御工事就是用大石砌成的一道矮墙,士兵可以匍匐在矮墙上对下方军队发动攻击。

    紧靠后方悬崖处有上百间用木头和大石搭建的房子,这是军营和仓库,这天下午,士兵们正聚在空地上吃晚饭,忽然,哨塔上传来了急促的警钟声,士兵们纷纷站起身,很多士兵本能抄起了弓弩,向悬崖边的矮墙处奔去。

    贡祖文快步走到哨塔前,高声问道:“出了什么事?”

    哨塔上的士兵指着远处大喊道:“将军,薄乐城的有连续镜光反射!”

    薄乐城位于青岗峡谷三十里外,是一座补给军城,是从灵州城南下白马川的必经之城,宋军在那里埋伏了一名乔装士兵,用青铜镜对准青岗峡军寨反射阳光,现在信号传来,便意味着西夏大军正向青岗峡军寨方向杀来。

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岗陷阱

    李呈浩的一万铁骑一路南下,黄昏时分抵达薄乐城,薄乐城原是西夏大军的补给点,但现在粮草都被宋军搜刮一空,军城内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这令李呈浩十分忧虑,他们是紧急出兵,并没有携带粮草,全靠沿途的静州和顺州得到补给,结果到了灵州以南,所有的补给来源都消失了,他们在顺州补给的粮草已经不多,最迟明天一早就必须返程。

    “将军,我们抓到一名探子!”

    几名士兵将一名五花大绑的中年男子推到李呈浩面前,男子跪下磕头道:“将军饶命,我不是探子,我只是一名逃跑的奴隶。”

    李呈浩用剑挑开他的衣襟,胸脯上方果然有一个奴隶烙印,李呈浩冷冷道:“你是宋奴?”

    “小人正是!”

    “那你为什么不随其他人南下?”

    “小人的妻儿在兴庆府,大宋已没有亲人,小人不想南下,想回兴庆府,所以半路上逃了出来,求将军饶命!”

    李呈浩点点头道:“你不用害怕,我不会伤害你,但我要知道南下的详细情况,白铜山仓库和物资和宋奴都到哪里去了?”

    “都南下了,用羊皮筏子运送南下,十几万宋奴也跟着走了。”

    “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李呈浩追问道。

    “两天前就开始南下了,不过走得比较慢,小人是最后一批宋奴,今天中午才从队伍中逃出来。”

    李呈浩心中大喜,今天中午才经过这里,半天时间步行最多走几十里,而白马川大峡谷长一百余里,骑兵完全可以追上,他又连忙问道:“又多少宋军跟随?”

    “大概几千人吧!”

    “都是骑兵吗?”

    男子摇摇头,“没有骑兵,只有步兵!”

    李呈浩心花怒放,对男子道:“只要你情报属实,我事后会放你去兴庆府。”

    男子连连磕头,“多谢将军成全!”

    李呈浩回头喝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军加快速度,务必在天亮前追上敌军!”

    一万铁骑加快了速度,沿着浅水的河床向峡谷方向追去。。。。。。。

    夜幕刚刚降临时,军队抵达青岗峡谷,李呈浩抬头凝视山上军寨片刻,上面是黑黝黝的一片,没有一丝光亮,什么都看不清楚,想上山去探查并不容易,至少要绕路四十余里,他们没有时间了。

    李呈浩只能赌上面已经没有军队驻守,他想了想,对一名手下道:“你率百名兄弟先过去,如果没有异常,点火把示意!”

    手下接令,率领一百名骑兵向峡谷内奔去,大约一刻钟后,远处七八里外出现了火把的光亮,百名骑兵已经顺利走过了青岗峡军寨。

    李呈浩稍稍放心,立刻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军进峡谷!”

    一万铁骑发动了,浩浩荡荡向峡谷内奔去。。。。。。。。

    贡祖文在山上注视着峡谷内的西夏骑兵,浩浩荡荡的骑兵足有一万人之多,在矮墙上,九百名宋军已经准备就绪,对付西夏军无非是滚木石以及火器,火油在这里没有效果,有铁火雷和震天雷就足以杀戮敌军。

    骑兵已经过去了一半,贡祖文还没有下令进攻,士兵们都暗暗着急起来,这时,一名部将低声对贡祖文道:“骑兵全速南下,恐怕一天就能追上宋民,不如让他们知难而退。”

    贡祖文摇摇头,“敌军沿途没有补给,不会走得太远,如果前面再有阻击,骑兵的前后路均被堵截,这支军队就算不被全歼,至少一大半都会交代在这里。”

    前面会有阻击吗?当然会有,贡祖文令偏将杨度率一千人在十几里外的青岗峡尾进行阻击,除非敌军不要战马,否则他们根本无法越过宋军修建的工事。

    贡祖文耐心等待着机会,这时,西夏军已经过去了大半,还有最后两千人左右正进入峡谷,时机终于成熟,贡祖文一声令下,“射击!”

    等待已久的五百宋军弓弩手同时向山下发射了弩箭,与此同时,三百名士兵向峡谷内抛出了铁火雷,铁火雷的火绳特地剪短,防止火器尚未爆炸入水。

    突来的袭击使骑兵一阵大乱,尽管铁鹞子骑兵是重甲骑兵,人马皆披铠甲,不过西夏真正的铁鹞子骑兵只有三千人,那是真正的甲骑具装,用铁片缀成的人马铠甲。

    这也是西夏受国力所限,不可能八万铁鹞子都使用铁甲,西夏没有那么多生铁来打制装备,除了三千核心骑兵是铁甲装备外,其余七万七千骑兵都是使用皮甲,这种皮甲在五十步外可以抵御普通弓箭,但绝对抵挡不住宋军的神臂弩,就算使用盾牌,也会连同盾牌一起射穿。

    五百支神臂弩矢射来,两百余名士兵纷纷中箭,惨叫着从马上落下,突来的变故使最后两千骑兵大吃一惊,他们本能地勒住缰绳,不敢再贸然前进,就在这时,三百枚铁火雷从空中落下。

    铁火雷始终没有能够成为宋军主流,主要重量偏大,一只铁火雷重达十斤,和四五十斤的震天雷也差不了多少,但威力却比震天雷小得太多,人们宁愿使用震天雷,相反,铁火雷的变种兄弟飞火雷却在守城防御战中大放异彩。

    今天贡祖文却使用了铁火雷,三百枚铁火雷从空中抛下,除了数十枚坠入水中成为哑雷外,其余二百六十余枚铁火雷都在入水前猛烈爆炸了。

    铁火雷的冲击波不大,全靠飞溅的铁片和铁钉炸伤人马,一时间峡谷内人仰马翻,惨叫声和惨嘶声不断,战马受惊,纷纷调头狂奔,很多士兵控制不住战马,从马上落下,被后面战马无情践踏,骑兵的伤亡异常惨重。

    这次宋军携带铁火雷是专门针对骑兵设计,每枚铁火雷内充填了两百颗细小的蒺藜刺,铁火雷爆炸的同时,蒺藜刺也同时布满了峡谷河床,这几乎就断绝了骑兵的退路。

    两千骑兵乱成一团,李呈浩惊得目瞪口呆,山上大寨内竟然有宋军的埋伏,此时,后军的伏击遭遇使他束手无策,峡谷内的爆炸声格外震响,使已经过了埋伏点的战马也开始焦躁不安起来。

    李呈浩顿时醒悟,大喊道:“把战马耳朵堵上!”

    士兵们纷纷取出细麻绒,塞进了战马的耳朵,战马稍稍平静下来。

    不多时,峡谷内的爆炸声渐渐平息了,只有数百名骑兵从峡谷口奔过来,其他骑兵或死或伤,或者战马受惊逃走,两千后军骑兵只有四百余人突围过来,跟上了队伍。

    李呈浩心中郁闷异常,他回头吼叫道:“那个宋奴在哪里?把他拉来见我!”

    半晌,一名士兵禀报道:“将军,那个宋奴和后军一起,没有跟过来。”

    “什么!”

    李呈浩忽然觉得自己上当了,恐怕那个男子是宋军故意留在薄乐城探子,诱引自己进入青岗峡。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副将英太年低声问道。

    英太年是兵部尚书英贵的小儿子,今年只有二十出头,武艺高强,骑射了得,是西夏军中的一员猛将。

    李呈浩心中有点乱,他原计划是南下追赶撤退的物资皮筏和宋奴,当他发现自己被欺骗上当时,他的原计划动摇了,如果再向南追击大半天没有收获,那他们就会面临粮草断绝的危险,士兵和战马都将挨饿,战斗力就会迅速下降。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铁鹞子军的真实战斗力,西夏开国之初成立的铁鹞子骑兵是从千军万马中挑选出的精锐中精锐组成,极为英勇善战,三百骑兵便能所向披靡。

    但铁鹞子军成立近九十年却从经历过任何战争,今天的铁鹞子骑兵都是由各部落的贵族子弟组成,成为一种象征,被西夏军背后称为‘杀气腾腾的花瓶’,暗讽铁鹞子虽然装备精良,却无任何实战经验,和花瓶无异。

    李呈浩知道铁鹞子战斗力不高,想率军撤退,却又担心回去无法交代,一时间踌躇不决。

    英太年见主将犹豫不决,心中暗暗鄙视,他便提议道:“不如卑职率军先行一步,看看前面的情况。”

    李呈浩此时无计可施,便点点头答应了英太年的建议,“你率一千骑兵前行,若有情况,立刻向我汇报!”

    “第一营跟我走!”

    英太年一挥手,率领一千骑兵向南面奔驰而去,但骑兵只奔出数里,前面便隐隐传来了一片惨叫声,片刻,英太年带着数百骑兵狼狈奔回来,抱拳道:“启禀将军,前面狭窄处宋军修建了工事,箭雨犀利,弟兄们伤亡了三百余人,实在过不去。”

    这一刻,李呈浩下定了决心,他大喊一声,“全军跟我突围出去!”

    李呈浩调转马头率先向青岗峡谷外冲去,迎接他的却是宋军早已准备好的一千枚铁火雷和两百枚震天雷。

第八百六十六章 万狮军寨

    就在李呈浩率领一万铁鹞子骑兵遭遇宋军的伏击之时,李仁宗率领的两万骑兵也抵达了韦城所在的万狮岭下,韦城的背后实际上是一处穿越万狮岭的隘口,隘口长约五里,韦城便修建在隘口的南面,而隘口北面则没有军城,辎重车队可以缓缓上山,穿越隘口前往踏割岭。

    但让西夏军没有想到的是,宋军在隘口北面临时修建了一座军寨,一面大旗在军寨上方猎猎飞舞,大旗绣着三个大字:‘万狮寨’。

    这是西夏土地上出现的一座新军寨,是一座由宋军建筑并命名的大寨。

    军寨用粗大的木栅栏包围,整个木栅栏的形状呈梯形,周长只有一里,木栅里面用石块砌了一道一人高的矮墙,士兵可以匍匐在矮墙上向下射击,另外在矮墙后面部署了五十架小型投石机,可以向外投掷巨石、滚木、火油罐和震天雷。

    在山谷内驻扎了上百座大帐,由两千士兵负手驻守这座临时修成的军寨,即使军寨失守,宋军还可以退守韦城继续和西夏军对峙,原本用来防御宋军的险关要隘,现在却摇身变成了宋军进攻西夏的桥头堡。

    京兆军的军衙临时设在韦城内,韦城内还有几座没有被炸塌的石屋,位于北城墙下,这几座石屋原本应该是仓库,修建得高大坚固,当宋军攻下韦城时,在仓库内发现了大量的粮食,前面部分粮食已被大火烤熟,一起被烤熟的还有韦城的主将察卡,他自作聪明地躲在仓库内,最终没有逃过死神的搜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