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4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大武艺高强,在霍邑县名气很大,衙役们都认识他,衙役头子蒋全喊道:“刘大,你不要乱来,你这样聚众闹事,可是犯法的。”

    刘大气得呵呵大笑,“你这个蒋黑心,死到临头了还嘴硬,赶紧把张保那狗官叫出来,给我们一个交代,否则休怪哥哥我今天心狠手毒!”

    蒋全色厉胆薄,他战战兢兢喊道:“刘大,你确实很猖狂,告诉你,张知县一早去临汾了,有种你们去临汾抓他!”

    “大哥,张狗官去临汾了,我们该怎么办?”刘家几个兄弟七嘴八舌道。

    刘大眉头一皱,“应该不可能,都保正说上面要求三天之内征集完民夫,这个关键时候张保怎么会离开?”

    刘五脾气暴躁,当即大吼,“那就冲进县衙去把他抓出来!”

    就在这时,后面一阵骚乱,众人回头,只见十几名后生押着一个衙役走来,刘大认识这个衙役,是张保的心腹手下,叫做周麻子。

    “这是怎么回事?”

    “刘大哥,这个周麻子要去临汾县搬救兵镇压我们,在城门口被弟兄们拦截住了。”

    众人大怒,雨点般的拳头向周麻子打去,刘大连忙拦住众人,冷厉地盯着周麻子,“是张保让你去的?”

    周麻子哭着求饶,“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去临汾搬兵,是张保逼我去的,我不去他就要杀我全家。。。。。。”

    “别说这些屁话,张保现在在哪里?”

    “他就在县衙内!”

    周麻子保自己小命要紧,要和顾不得张保,便把什么都供出来了,“这次强征民夫,上面要我们霍邑县征集五千人,他擅自增加到八千人,每个人算二十贯钱,他个人就要赚六万贯钱,还有上次强征粮食,他私下把官仓的两千石粮食卖了,然后全部摊到大伙儿头上,他至少从中赚了两万贯钱。”

    周麻子的话顿时像一根导火索,数千百姓的怒火终于爆发出来,他们捡起石头雨点般地向县衙门口的二十几名衙役砸去,衙役狼狈万分,急忙将县衙大门关上。

    在一片怒吼声中,一支支火把扔向县衙,县衙被点燃了,衙役们纷纷逃出来,跪地磕头求饶,这时,知县张保带着小妾从后门逃跑,小妾倒是逃掉了,但张保因身体太肥胖而被愤怒的民众追上,最终被民众们乱棍打死。

    刘大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在霍邑县拉起抗金大旗,他一呼百应,晋州、汾州、泽州、弘隆府等地民众纷纷响应,赶来投奔刘大,短短几天时间便聚集数万人,他们攻下弘隆府上党县,夺得数万石官粮,迅速成为河东路最大的一支抗金义军。

    李延庆也得到了消息,急令正在介休县的燕青赶往上党县,收编这支抗金义军。

    。。。。。。。。

    燕青留下副将李应继续在介休县收集情报,他自己则带着五名手下赶赴上党县。

    上党县城头上插满了宋军的黄龙大旗,刘大和他的手下虽然不堪金兵压迫,奋起举旗抗金,但他们的目标还是十分迷茫,夺取上党县只是因为这里有粮食,可以让士兵们吃饱饭,但接下来该怎么办,刘大心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上午,刘大正坐在临时军衙内听取一名文吏汇报仓库清点情况,刘大现在最苦恼之事就是他们五兄弟都不识字,根本看不懂各种文书,也不知道该怎么治理军务,他只能从县衙中挑选几名还算本份的文吏替自己做事。

    这时,一名手下飞奔跑来禀报,“刘大哥,城外来了几名骑马之人,说是奉李都统的命令来和大哥商谈。”

    “啊!”刘大惊得站了起来,在几天前他还只是一个小猎户,李延庆对他而言如同神一般的存在,现在李延庆居然派人来了,让他在惊喜之余,又有点心慌意乱,连忙道:“快请他们进城!”

    停一下,他又道:“还是我自己去!”

    他披上一件外袍,便跑进院子翻身上马,催马向城口奔去。

    北城门外立着几名骑兵,正是燕青和他的四名手下,他们穿着便服,但马匹确实货真价实的战马,加上气宇轩昂,训练有素,让人一看就能猜出他们的身份。

    这时城门开启,刘大快步迎了出来,“几位兄弟可是从太原过来?”

    燕青翻身下马,抱拳笑道:“在下燕青,京兆军斥候营统制,奉李都统之令特来见刘将军!”

    “哈哈!我哪里是什么将军,粗人一个,让燕统制见笑了。”

    燕青见他身穿一副上等的顺水山纹甲,但头上却戴着一般乡兵常戴的皮盔,确实显得有点不伦不类,燕青心中也忍不住好笑,又道:“刘将军谦虚了,我家都统非常赞许刘将军爱国抗金的义举,又担心义军顶不住金兵的剿杀,所以令我来协助刘将军。”

    “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欢迎燕统制到来。”

    刘大十分热情地将燕青让进城内,两人骑马并肩缓行,燕青打量一下城中的情况问道:“军队似乎暂时还没有军营?”

    “确实没有军营,弟兄们都暂时住在县城西面,都住挤在一些空民宅内,比较混乱,主要是我们没有兵甲帐篷之类。”

    “我也看出来,很多守城的弟兄还拿着木棍、锄头,更不用说盔甲,刘将军,这才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如果李都统肯支持我们,我们也愿意成为京兆军一员。”刘大含蓄地表达了他愿意跟随李延庆的意愿。

    燕青微微一笑,“李都统是大宋枢密使,任何抗金的义军他都会支持,首先刘将军需要明白,李都统并没有私心,他只是希望刘将军能效忠大宋,效忠朝廷,倒并不是想收编刘将军的军队。”

    刘大脸一红,半晌道:“我确实很敬仰李都统,如果能成为他的手下,是我莫大的荣幸。”

    “一定会有机会,不过当务之急,是要我们一起把这支军队先建立起来。”

    两人很快来到临时军衙,燕青笑道:“我先去了解一下士兵和军粮的情况,然后我们晚上再细谈。”

    刘大连忙让两名心腹陪同燕青去调查军队和仓库,这时,他的几个兄弟却闻讯赶来。

    “大哥,李延庆派人过来,是要摘我们的桃子吗?”刘三为人耿直,有话藏不住,直接把事情挑明了。

    几个兄弟都望着刘大,刘大摇了摇头,“你们想得太多了,李延庆若想招募军队,只要他振臂一呼,以他的声望,必定响应者如云,现在我们什么都没有,人家才不会稀罕我们。”

    “那他派人来做什么?”几个兄弟异口同声问道。

    “当然是来帮助我们,他担心金兵杀回来,把我们剿灭了,所以他派燕将军,你们可别小看这个燕将军,人家可是京兆军斥候营统制,比知州的官职还高。”

    刘二摇摇头,“管他是什么官,要想让我们服气,他得拿出真本事来。”

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复义军

    入夜,临时军衙的大堂上,燕青和刘大以及其他**名主要将领商议军务。

    “对一支军队而言,最重要是三样东西,地盘、钱粮和装备,有地盘就有根基,以后无论钱粮供给,还是兵源补充都不会断,钱粮更是军队生存的基础,大家心里都明白,我就不细说了,今天我查看了军队和仓库,目前军队有四万人,按每人每月消耗五斗粮食来计算,一个月就要消耗两万石粮食,可现在仓库里只有三万石粮食,最多维持一个半月,大家要考虑一个半月后,正好是青黄不接之时,我们又从哪里去弄粮食?”

    刘大沉默片刻道:“燕将军的意思是说,我们军队人数偏多了。”

    燕青点点头,“军队在于精而不在于多,金兵的强大,你们不可能和金兵打城池攻防战,更不可能打阵地战,你们的出路在游击战,金兵来围剿,你们就上山,然后寻找金兵的软肋四处突袭,打得金兵防不胜防,这才是你们的生存之道,所以我第一个建议就是裁军,保留五千军队,其余三万五千人全部劝说回家。”

    “才五千!”众人惊呼起来,“太少了吧!”

    “一点都不少,要知道去年整个陕西路的军队也才三万人,不是招不到军队,而是养不起,现在一个士兵每月的军俸最少是八贯钱,三万人每月就是二十四万贯,你们五千人每月也要四万贯钱,别告诉我们,你们的士兵都不要钱。”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还真没有想过,自己军队的士兵还要俸禄,不是吃饱饭就可以了吗?

    这时,刘大叹了口气道:“燕将军说的是对的,每个士兵都是家中的顶梁柱,家里都指望他们挣钱养家,如果他们没有收入,那他们家人怎么生活?这样的军队支撑不了多久,现在是因为军队刚刚开始,还没有谈到钱的问题,很快新年将至,我估计那时就要提到钱了,可我们手中只有几万贯钱,拿什么支撑军费?”

    众人都沉默了,刘大道:“那就听从燕将军的安排,裁减军队,只留五千人,把钱粮分发给大伙儿,让他们各自回家。”

    “可是把钱粮都给了散伙士兵,留下来的士兵怎么办?”刘三快人快语,又忍不住问道。

    刘大目光投向燕青,这个问题连同兵甲装备一起,他希望燕青的能解决。

    燕青微微笑道:“其实我很奇怪,你们从晋州起兵,为什么没有打州治临汾县?”

    众人都有点脸红,他们没有打临汾县是因为那边有一千驻军,虽然是乡兵,都其实都是正规军队,兵甲武器很先进,不是他们这些木棍锄头能比,他们就害怕还没有打仗,士兵就跑光了,虽然不肯承认,但他们心里都明白,自己军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刘大干笑一声道:“或许是因为上党县有粮食吧!当时最急迫就是解决吃饭问题。”

    众人纷纷应和,燕青淡淡一笑,“根据我们最新得到的情报,临汾县还有一部分军队物质和钱粮,虽然大部分都运去了介休县,但临汾县剩下的钱粮物质已经足够五千军队消耗一两年时间。”

    刘大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亮色,连忙问道:“燕统制觉得我们需要出多少军队才能夺取临汾县?”

    燕青微微一笑,“只要抓住敌军的要害,我略施小计便可夺取临汾县,不需费一兵一卒!”

    。。。。。。。。。

    临汾县拥有目前河东路南部唯一的一千军队,而且还是金兵,原因就是临汾县是河东路的物资中转站,金兵在这里修建了大量仓库,这次金兵将大量物质运到介休县,就是从临汾县仓库内调出。

    临汾县是一座大县,有人口近二十万人,县城周长三十里,除了知州知县外,还有一个人也是这座县城的主导者,此人叫做王丰,原本是晋州团练副使,主管晋州的一千乡兵。

    金兵攻占河东路后,王丰也和其他军队将领一样,率军投降了金兵,不过他没有得到升职,依旧出任晋州团练副使,掌管一千乡兵,完颜昌的事情太多,要任命的官员也太多,连知州都没有换完,更不用说考虑王丰了。

    所以便出现了一件颇有讽刺意味的事情,王丰依然担任宋朝的官员,却是向金国效忠,这就叫宋帽金衣。

    王丰年约四十五六岁,娘子姓贾,是原来河东转运副使贾俅的妹妹,王丰也就是抱上贾俅的大腿才从一名小小的狱丞升为团练副使,主管晋州牢城营和一千乡兵。

    王丰是出了名的惧内,他娘子贾氏也是出了名的河东狮吼,据说王丰自从娶了贾氏后,二十年来便再也没有机会碰别的女人。

    碰不了别的女人也就罢了,但王丰还是有一个心病,他娘子贾氏给他生了三个女儿,但就是没有儿子,而且王丰自己也没有兄弟,两代单传,自从他妻子无法再生育后,身后无子嗣就成了他最大的心病。

    贾氏也自知理亏,为了弥补丈夫,几年前从贾氏家族中抱了一个婴儿来当儿子,王丰如何肯干,虽然惧怕妻子,但他还是把婴儿送了回去,再不济也可以从王氏家族中找一个继子,怎么能领养贾家的孩子?

    这天中午,燕青带着几名手下乔装成商人进了临汾县,他们找了一家客栈住下,燕青便派人去打探消息,找到了他要找的人。

    次日上午,燕青带着两名手下来到城西一条小巷中,见左右无人,他留一人放哨,自己和另一名手下翻墙进了一家小院,不多时,门吱嘎开启了,燕青和一名手下闪身出来,燕青手上多了一口柳条箱子,快步离开了小巷。

    中午时分,团练副使王丰发疯一般地奔到小巷,直接冲进了院子,大堂上,一名年轻女人正坐在桌前哀哀痛哭,王丰一把抓住女人大吼:“我的平安郎到哪里去了?”

    这个女人是三年前王丰私养的小妾,两年前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这事十分隐秘,连王丰妻子贾氏也被瞒在鼓里,只有王丰的长女曾来照顾过这个女人坐月子,王丰长女嫁给太原府判官冯辉,而就是这个冯辉向京兆军情报营出卖了老丈人王丰的秘密。

    “我也知道!”

    小妾抽抽噎噎道:“来了两个男人,抢走了孩儿,把奴家和仆妇打晕过去,”

    “你有没有告诉他,那是我的儿子?”

    “我说了,男子笑着说,就因为是老爷的儿子才抢走!”

    王丰一下子愣住了,对方居然知道孩儿是自己的儿子,不可能啊!他又抓住小妾的手,“你有没有泄露过秘密?”

    “没有!我从来不敢乱说,两个仆妇更不敢出去说,我们若泄露了秘密,夫人能不知道吗?”

    王丰想想也对,自己娘子极为敏感,若消息在临汾县泄露,她一定会知道,那么是谁泄露了自己的秘密?

    王丰冷静下来,想了想又问道:“除了孩儿被抢走,还丢了什么值钱的东西,盗匪有没有对你动手动脚?”

    “没有!我的指环、手镯和一对金钗都在桌上,他们看都不看一眼,更没有碰我一下。”

    小妾的首饰是王丰花了几百两银子打造,对方居然没兴趣,那就说明对方就是冲着自己的儿子来,他们一定有所图谋!

    王丰开始四下查看,这时,他忽然在门背后发现一张纸条,被一把小刀钉在门上,王丰吓了一跳,连忙拔掉小刀,小心翼翼把纸条取下来。

    他急忙打开纸条,上面只有一句话,‘黄昏时分在小宋村村口酒馆见,只准一人前来,否则你儿子性命难保。’

    下面没有落款,王丰倒松了口气,对方只是用儿子来胁迫自己,情况倒还不是很严重。

    他又对小妾道:“平安郎没事,花点钱就行了,这件事切不可说出去,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

    “我知道了,老爷自己小心!”

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军杀至

    王丰离开了小妾居住的巷子,他心事重重,没有回军营,而是骑马出了城,直接来到了城北数里外的小宋村,村口有家小酒馆,叫做小宋酒馆,王丰直接走进酒馆,找个靠门的位置坐下。

    酒保连忙上前招呼,“官人要吃点什么?小店有自酿的梨酒,还有一些野味。”

    “来一壶酒,再炒几个小菜。”

    “官人稍等,马上就来!”

    酒保快步去厨房了,王丰打量一下酒馆,没有单间雅室,就只有房间里的四张桌子,目前只有自己一个客人,他又看了看天色,已经快到黄昏时分了。

    不多时,酒保送来酒菜,王丰给自己斟了一杯酒,闷闷不乐地喝了起来。

    他喝了几杯酒,忽然若有所感,一回头,只见一个男子坐在自己身后的桌子前,正似笑非笑地望着自己。

    王丰血涌头顶,站起身冲了过去,一把揪住年轻男子,“快还我的儿子!”

    “王将军,你这样的态度可是拿不回儿子。”

    “卑鄙无耻,竟然用这种手段来威胁我!”

    男子冷冷推开他,“你我是敌人,用这种手段对付,已经够仁慈了!”

    王丰颓然坐下,半晌嘶哑着声音问道:“你们是宋军?”

    “你也知道自己不是宋军了?”

    “哼!投降的人多得是,不光我一个。”

    “好吧!”

    男子语气平静地说道:“那就谈谈你儿子,你应该知道,要想拿回你儿子,必须付出代价。”

    “说吧!你们想要什么?”

    “很简单,带着你的军队去一趟霍邑县。”

    从临汾县到霍邑有两百余里,步行北上要两天时间,来回也要四天,王丰沉思良久,忽然醒悟,“你们想要临汾仓库里的钱粮物资!”

    男子缓缓点头,“正是如此!”

    “可是你们运不回太原。”

    “这个你就别管了,率军离开四天,我就把儿子还给你,我燕青言出必行!”

    “你是。。。。燕统制?”

    燕青点点头,王丰沉默了,过了好久他才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也不想给金兵做事,如果我把军队带去关中,李都统。。。。。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