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4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至宗确实头痛之极,他根本不好表态,细封部和拓跋部不和从几百年前就开始了,他只要稍有倾向,必然就会得罪另一方,除了一走了之外,他还真想不到别的办法。

    拓跋威和细封别也的怒怼最终被人劝开了。

    拓跋威怒气冲冲回到自己大营,狠狠一剑斩在木桩上,骂道:“他细封别也算什么东西,他打过什么仗,有本事他们细封部把李延庆灭了,否则就别开口放屁!”

    跟随他回来的大将拓跋文劝他道:“你父亲再三叮嘱过你,细封部虽然和咱们拓跋部不和,但为了大局,大家还是应该互相忍让,不要发生内讧了。”

    拓跋威象被踩了痛脚一样,顿时跳了起来喊道:“是谁在挑衅,是谁先侮辱我?我难道说错了他,都帅在问对策,他却阴阳怪气说士兵不会打仗,这是什么态度?怎么反而要我忍让,他就可以随便侮辱我?”

    这还真没法劝了,这个少酋长脾气火爆,自尊心极强,再劝下去非要出事不可,拓跋文叹口气,“这件事看都帅怎么处置吧!”

    “都帅怎么安抚他我不管,但那个老混蛋必须要向我道歉,否则我和他没完!”

    拓跋文摇摇头,细封部怎么可能向拓跋部道歉,他心中也有点忧虑起来,天子不该让李至宗来担任主帅,他根本就镇不住各部落,一点威信都没有,早晚要出事。

第九百五十九章 灭国之战(十二)

    和众人无法商议,李至宗下令继续南下,大军浩浩荡荡南下,大约走出八十里,远远地已经看见了灵州城,李至宗随即下令,大军就地驻扎。

    各部落军队都携带了自己的骆驼运输队,驮着各种军资物品,都帅下了令,大家纷纷动手扎营,很快,一座座大帐象雨后的蘑菇一样出现在旷野里,各军几乎都是各自为阵,没有统一的扎营标准,有的围上栅栏,有的却用长矛包围一圈,有的挖壕沟埋鹿角,有的索性什么都没有。

    属于李至宗直辖的军队只有五千人,他也需要扎一座中央大营,考虑了良久,李至宗最终决定将中央大营扎在拓跋部和细封部之间。

    当天晚上,李至宗正在大帐里给天子李乾顺写信,这时,门外有士兵禀报,“启禀都帅,外面有宋军使者来下战书!”

    李至宗连忙停住笔问道:“人在哪里?”

    “是射的箭书,人已经走了。”

    “那信在哪里?”

    士兵走进大帐,将一封信呈给李至宗,李至宗连忙打开信看了片刻,是李延庆写给他的亲笔信,下面有西夏文翻译,约明天两军一战,双方各出万人。

    李至宗连忙令人把大将黎朵请进来,黎朵也是拓跋部人,全名叫做拓跋黎朵,参加过很多次和宋军及其金兵的作战,作战经验十分丰富。

    “都帅找卑职?”黎朵行一礼问道。

    李至宗将战书递给他,“李延庆刚刚令人送来的,你看看吧!”

    黎朵接过战书看了一遍,笑道:“这是李延庆要试探我们虚实呢?”

    “那是战还是不战?”

    “当然是战,我们也想了解宋军的底细。”

    “可是。。。。。你觉得派那支军队比较好?”

    黎朵犹豫了一下,他是拓跋部人,当然不想让拓跋部去,“这个任务要么就交给细封部吧!”

    李至宗也觉得不妥,这种安排会让细封部不满,他想了想便道:“那就挂出去吧!看哪个部主动请缨。”

    李至宗随即令人将战书传到各个部落,不多时,拓跋威走了进来,躬身道:“都帅,明天挑战,让我们拓跋部去试试!”

    李至宗大喜,不愧是年轻人,果然争强好胜。

    “那好,我带众将给你压阵助威!”

    。。。。。。。。。

    一般而言,一场大的战役并非一战就能分出胜负,它往往被分割成无数小战役,象李延庆向西夏军提出的约战就是其中一种。

    这有点像剑客约斗一样,双方明确地点和参加人数,一般而言都不会出尔反尔,故意弄虚作假,作假并没有意义,反而达不到约战的目的。

    约战一场主要想试探对方的实力,对方都想达到这个目的,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军队想示弱,故意派出弱旅,但这样做的后果比较严重,会影响到主力大军的军心士气。

    所以这就需要主将权衡,不过一般而言都是求胜,双方都派出比较强悍的军队。

    李延庆派出的是龙骧军,但是由他亲自率领一万军出战,为此,他特地出动了三千重甲步兵。

    但李延庆的真正的目的是想在实战中检验火铳兵的效果,这支军队便是由五千骑兵、一千弩军、一千火铳兵和三千重甲步兵组成。

    天空放出万道霞光,东风劲吹,李延庆屹立在军队的最前面,只见他身材魁伟、威风凛凛,赤红色盔缨在闪闪发光的金盔下随风飘逸,他的嘴角绷成一条直线,俨如花岗岩一般冰冷坚硬的脸庞上充满坚毅和无所畏惧。

    “呜”嘹亮高亢号角声在旷野里回荡,这是宋军起程的命令,其他号角声也应声响起,隆隆大鼓擂响了,一声一声、一阵一阵,直敲到人的心中,催人奋进,让战士士气高昂。

    “进军,向西夏人进军!”

    他一声高喊,战马跃身飞出,在他身后,京兆军的战旗在风中掩卷,一队队大宋士兵起拔,直向二十里外的战场开去,李延庆纵马飞奔,白色的鬃毛飞扬,两边的骑兵呼啸向前,如同奔向海岸的汹涌浪花。

    今天天气晴朗,空中飘着几缕轻云,风正转成西风,风速加大。

    一万西夏军静静地簇立在一片宽广的山丘上,在山丘最高处,高骑马上的西夏主将拓跋威打手帘凝望着远方。

    忽然,他看见了,约五里外出现了一条蠕动的黑线,缓缓向这边开来,越来越明晰,旌旗成云,盔甲寒亮,‘五千骑兵!他最多只有五千骑兵。’拓跋威心中升起一股豪气,这一仗,他必胜无疑。

    宋军在三里外停住了脚步,一千弓弩手迅速就位,在弓弩手的身后是一千火铳兵。

    三千重甲步兵的集成方阵位于中间,站列成两排,仿佛两堵厚厚的铁墙,在队伍的后面则是五千轻骑,手执长枪,鞍胯横刀,战马已体会到即将到来的杀气,正低头咆哮,随时备战。

    两军对垒,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候而待发,这支万人的西夏骑兵是拓跋部的锁甲军,也是拓跋部维持了近百年的最精锐之军,几乎都父子相传,不会轻易拿出来。

    这次西夏面临生死存亡,大酋长拓跋万利便将这支传承了百年的锁甲军交给了儿子拓跋威。

    这支军队的强项在于盔甲,他们不似铁鹞子军配铁片甲,而是大多披挂锁子甲,做工精湛、细密,普通刀剑绝难砍入。

    此外,西夏铸剑技术也较高,故这支军队的主要装备便是长剑和矛,但这支军队也有弱点,那就是不太灵活,在马上骑射比较弱,他们主要靠强大的冲击和凶悍的激战来战胜敌军。

    宋军骑兵则不同,装备精良,骑弩、铁甲和长枪是宋军的三**宝,尤其是宋朝的西北军,骁勇善战,身材高大威猛,配备有犀利的火器,一直是宋朝和异族作战的主力军。

    一阵狂风刮过空旷的战场,飞扬的沙尘将天空染成烟灰色,但两军依然没有动,西夏主将拓跋威在等,等宋军骑兵先出阵而削弱宋军弩箭的威力。

    宋军主将李延庆也在等,用恒古不变的耐心在等,西夏军先出阵,则用劲弩和火铳来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两员大将似乎是在较量耐心,看谁能等到最后。

    时间一点一点、一刻一刻地过去了,半个时辰过去了,李延庆的瞳孔已经成了一条直线,但他岩石般坚硬的脸庞上却没有半点表情,神情严峻,没有命令,宋军谁也不准动一动。

    拓跋威终于有点动摇了,他似乎隐隐听见了细封别也的讥笑,似乎在嘲笑自己的勇气不足,年轻是他的优点,可以勇猛无惧,但年轻也是他的弱点,深度不够,最终还是沉不住气。

    终于,他的战刀徐徐抬起,紧绷的唇线里蹦出三个字:‘出击!’

    骑兵占优的西夏军终于先出击,‘咚!咚’的皮鼓声敲响,震人心魄,两百人一排的西夏军骑兵缓缓启动,组成一座五十排的方阵,弥漫着滔天的杀气,每个士兵的眼中都是死灰色,左手执盾,右手长矛,催马一步一步向宋军开去,越走越快,长剑高高举起,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

    这时,急促的战鼓声敲响了,骑兵开始奔跑起来,速度越来越快,队伍也开始散开了,变成了一座巨大的方阵,但并没有彻底散乱。

    这支骑兵队就是以两百人为一营来作战,所以即使速度再快,阵型也不会乱,只有这样,杀入敌阵后,骑兵才能以一个集团作战。

    这也是李延庆期待的速度,对方保持阵型,正好是他们的活靶,李延庆默默计算着火铳射程,西夏军已经到二百五十步了,即将进入了宋军火铳的射程,李延庆振臂大喝:“射击准备!”

    主帅的命令立刻有了响应,一千支火铳刷地抬起,士兵半跪在地上,瞄准了疾奔而来的敌军骑兵。

    以此同时,一千弩兵也跟着举起了神臂弩,等待着射击的命令。

第九百六十章 灭国之战(十三)

    骑兵进入了两百步内,这是火铳的杀伤射程,李延庆冷冷令道:“火铳射击!”

    站在队伍最左边的发令官挥下了令旗,只见一片‘砰!砰!’的响声,一股股白烟从长长的枪管喷出。

    只见两百步外一片人仰马翻,第一排和第二排几乎全部被射倒,他们连盾牌都没有举起,便毫无征兆地中弹倒下了。

    “妖术!”

    拓跋威惊得大喊一声,不光他瞪大了眼睛,所有的西夏军将士都瞪大了眼睛,他们感到不可思议,没有看见一支箭矢发射,他们的军队便倒下了四五百人。

    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不仅拓跋威一人认为是妖术,几乎所有的将士都有同样的想法。

    李至宗和几个酋长面面相觑,眼中都露出一种恐惧的神情,难怪李察哥会惨败。

    李至宗心中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懊悔,他不该答应李乾顺出任主帅,他心中有一种强烈的直觉,恐怕自己军队将不是宋军的对手。

    火铳军已经撤下,李延庆今天只是实战试验,并非将他们真正投入战争。

    这时,密集的梆子声敲响,一千名宋军分三排,轮番放箭,铺天盖地的穿甲箭呼啸着射去。

    西夏军骑兵终于反应过来,他们一齐高举盾牌,抵挡着飞速而来的夺命之箭,箭钉在盾牌上,将西夏兵们的手震得生疼,但西夏军阵势太密,箭矢无孔不入,从盾牌间的缝隙里射入,射在腿上、射在头上,不停地有西夏士兵中箭倒地,但巨盾挡住了大部分的箭,并没有给敌军造成多大的损失。

    三轮的箭射出,西夏军骑兵损失了一千余士兵,这时军队主力距离宋军已经五十步了,李延庆见对方阵法严密,弓弩手射不乱阵角,用骑兵出战会不利,他毫不犹豫,一声低沉的令下,“重甲步兵出击!”

    仿佛龙吟一般,三千重甲步兵一声长啸,山一般地向西夏军压去,只见他们巨大的头颅仿佛狮子一般,硕大而可怖,身上的铁甲重似千斤,将浑身裹得严严实实,头盔下有一双闪着可怕亮光的眼睛。

    一柄柄丈许长的雪亮斩马剑在他们手上翻飞,两边刀刃锋利异常,前方带着尖刺,可劈可刺,一排排宋军战锋队排列得密不透风,仿佛一堵万丈的悬崖峭壁,个个身披重甲,后背巨盾,舞动着斩马剑,冷森森的眼睛射出骇人的目光。

    三十步。。。。。二十步。。。。。十步。。。。。。

    就象两座巨浪,两军步兵和骑兵轰然相撞,激起万丈的恶浪,撞得浪浪开花、撞成骇浪惊涛,宋军斩马剑泼风般卷杀向前,猛冲猛砍,刀剑相碰,发出克啷、克啷的声响。

    宋军个个高大臂长,特殊的训练使他们刀法娴熟,力大威猛,他们已渐渐成为京兆军的王牌。

    犀利的斩马剑将盾牌劈成两半,砍在铁甲上,或者头颅、或者膀子,顿时血箭冲天,号哭、呻吟骤起,刀锋将密密麻麻的西夏军一排排劈倒,仿佛割草一般,暴烈的宋军三千战锋队赛似风暴,踹踏一切、压倒一切、披靡一切。

    虽然在厮杀中处于下风,但西夏军依仗着数倍于宋军的人数,顽强抵抗,一排倒下,另一排顶上,保持着阵列的不乱,同宋军鏖战在一处。

    处于阵营中间的两名西夏千人长见宋军重甲步兵主将关胜蛮横异常,如凶神降临人间,所过之处,劈得血肉零碎,头颅满地,两人大喝一声,一左一右夹击上来。

    关胜早瞥见这两人,眼射微光,他猛地后退一步,让过拼死的一剑,大喝一声,手中陌刀如闪电般刺去,尖刺割断了对方的喉咙,将尸体挑翻在地,另一名千人长的剑已砍到,说时迟,那时快,他反手一刀,迎着对方的剑猛劈而去,剑被削断,刀势依旧迅猛,将这个千人长劈作两半,宋军顿时欢声雷动,士气大涨。

    这时,西夏主将拓跋威见宋军重甲步兵厉害,三千人竟敌住了自己的近九千骑兵,丝毫不落下风,令他心中震惊异常,何况对方还有五千骑兵没有出战。

    这时,拓跋文上前急声道:“少酋长,要么增兵,要么撤军,不能再战下去,否则我们会全军覆灭。”

    拓跋威狰狞一笑,“我什么可能认输撤军?我早就准备好了。”

    他厉声下令,“吹号,拓跋部全军出动!”

    “呜”

    上百支号角一起吹响,低沉的号声在大地回荡。

    列阵在远处的四万拓跋军骤然发动了,万马奔腾,铺天盖地向宋军杀去。

    李至宗脸色大变,他万万没想到拓跋威竟然要全军杀上了,这不完全打乱了自己的部署吗?

    他根本没有全军大战的准备,拓跋黎朵也急了,奔至李至宗面前喊道:“都帅,令他们立刻撤军,他们会全军覆灭的!”

    李至宗顿时醒悟,大喊道:“下令从撤军!”

    ‘当!当!当!’撤军的钟声紧急敲响了。

    前军的拓跋文也感觉不妙,如果宋军大举增兵,而其他党项部落又不肯增兵的话,他们拓跋部就危险了。

    “少酋长,我们必须立刻撤军!”

    拓跋威咬紧了牙关,他会让细封别也耻笑自己吗?

    他不理睬拓跋文的劝说,催马向大军奔去,拓跋文又恨又气,只得无奈地跟随在少酋长身后。

    李延庆在远处冷笑一声,他当然不可能只率领一万人过来作战,各种准备,他做得比对方充分多了。

    他随即令道:“吹响集结号!”

    “呜”宋军的号角声也吹响了,同时数支爆裂箭飞上天空,在天空连续爆炸了。

    埋伏在远处的八万宋军从东西两面同时杀来,一边是王贵率领的龙骧军,一边是刘率领的虎贲军,尤其曹猛率领两万骑兵从拓跋军的后方杀来,截断了他们的退路。

    两支大军在旷野里展开了大战。

    拓跋文心中愈加焦急,他细细地寻找宋军的漏洞,忽然他发现了宋军一千弓弩军就在重甲步兵身后,不断向拓跋军射箭,四周并没有防护军队。

    发现了这个漏洞,拓跋文立刻告知拓跋威,拓跋威顿时精神振作,他亲自率领五千骑兵飞驰而出,向宋军重甲步兵的身后迂回冲去,切断弓弩军和后面骑兵之间的联系,这同时也是切断了骑兵和重甲步兵之间的联系。

    这时,拓跋文却推断出了李延庆所在位置,随即亲自率两千骑兵,从侧面悄悄向宋军大旗方向袭去。

    这边的宋军主将李延庆已经见到西夏军骑兵图谋,企图从侧面冲击重甲步兵的阵脚,他当即令道:“高宠部支援弓弩军!”

    他一声令下,位于他身后的六千骑兵立刻分作两列,在大将高宠的率领下,向西夏骑兵迎战而去,兵对兵、将对将,沙场上一团混战,但又条理清晰,各自的阵法不乱。

    忽然,一名亲兵大声喊,“都统看那边!”

    李延庆闻声看去,只见一支西夏骑兵沿着战场的边缘,向自己这边悄悄摸来,由于速度十分缓慢,自己竟然没有查觉。

    李延庆不会给对方任何机会,他当即率军向东疾速撤退。

    拓跋文已经看见了头戴金盔的宋军主将,他知道此时一定就是宋军主将了,极可能就是李延庆,他心中大急,不顾一切地率军冲过去。

    就在这时,对面百步外横冲出来一支四千余人的弩军,拦住了他们去路,四千弩军一起举弩,瞄准了拓跋文和他的两千骑兵。

    宋军统制张维一声令下,强大的弩阵发动了,四千具神臂弩弓同时发射,一片密集的箭雨腾空而起,在空中形成一片长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