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5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程了,李延庆随即令军队在宿迁县扎下大营,按兵不动。

    李延庆的原计划是进入京东西路,配合在胶州湾登陆的王贵大军剿灭郓州的三万金兵。

    但形势变化出乎他的意料,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出现狂风巨浪,使海船无法北上,王贵的大军不得不提前在东海县登陆,而张顺和阮小二的船队因为先走几天,侥幸躲过风浪,已经向黄河入口驶去了。

    由于王贵大军提前在海州登陆,加上郓州金兵通过掠夺粮食,暂时解决了士兵和战马的给养,一时没有南下和徐州金兵汇合,李延庆便改变计划,决定集中兵力歼灭徐州的两万金兵。

    东海县也就是今天的连云港,王贵率领的七万大军在东海县登陆后,稍稍休整了半天,便立刻向两百里外的徐州扑去。

    徐州金兵主将叫做完颜斜卯阿里,属于女真完颜部,但并不是宗室,他是女真人中有名的武士,身材魁梧,膀大腰圆,使一根六十斤重的精钢狼牙棒,三年前便被狼主封为猛安,也就是万夫长。

    按照金兵的惯例,驻扎徐州的两万金兵不可能都是女真人,一万金兵是女真人,他们是主军,而另外一万人是契丹军,属于仆从军,也由斜卯阿里统帅,一支主军搭配一支仆从军,这才是金兵的布兵惯例,危险来临时,仆从军顶上去,掩护主军,这也是金兵最让人诟病之处,在几年前的几次大战役中,仆从军的伤亡远远大于女真军,着实令很多部落不满。

    像渤海部已明确表态,如果女真人再让渤海士兵当仆从军,那他们不会再出一兵一卒。

    金国便改变了策略,不让渤海、高丽等军队当仆从军,而是让契丹和奚人做仆从军,这也是灭国者的悲哀,契丹人和奚人除了默默接受外,没有任何选择余地。

    此时斜卯阿里已经得知韩世忠和刘光世出兵的消息,齐王刘豫紧急向他求援,斜卯阿里驻军中原有两个任务,一个是监视刘豫,防止刘豫背后勾结宋朝,出卖金国利益,其次是监视宋朝,一旦宋军有北上的迹象,他们必须立刻支援刘豫军队和宋军作战。

    所以当刘豫的求援信送来后,斜卯阿里没有犹豫,立刻率领两万骑兵南下宿州。

    在两万金金国骑兵南下后,彭城县只剩下一千负责维持城内秩序的汉军,统领叫做李兆,他原是宋军驻徐州的厢军指挥使,金兵杀来后,他率众投降了金兵。

    自从主将斜卯阿里率军南下,李兆便有一种极为不祥的感觉,一个上午,他都坐立不安,总觉得会有什么危险要来临。

    中午,他索性来到城墙上巡视,此时他也顾不得维持城内秩序,而是将一千士兵全部拉城头站岗巡逻。

    这时,有士兵来报,“统领,东城那边来了一个商人,说重要情报!”

    李兆一惊,连忙向东城门匆匆赶去,只有一名商人模样的黑胖中年男子正焦急地四处张望。

    他连忙高声问道:“有什么紧急消息?”

    士兵提醒商人,“这就是我们李统领!”

    中年商人连忙上前躬身施礼,“在下姚富贵,有重要情报禀报统领。”

    “什么重要情报?”

    “我接到兄弟从海州传来的消息,一支几万人的宋军正从海州向徐州方向杀来。”

    这个消息令李兆大吃一惊,“有多少人?”

    “大约两到三万人左右?”

    “这个消息可靠吗?”

    “回禀统领,消息绝对可靠,小人的店铺就在城内,不敢报假消息。”

    李兆相信了,从海州到这里大约两百里,如急速行军,夜里不停,那明天中午时就能杀到徐州。

    这个消息他必须立刻派人去向斜卯阿里禀报。

    “速去把报信兵给我找来!”

    。。。。。。。

    入夜,两万金兵在符离县以西驻兵休息,斜卯阿里独自在大帐内研究宋军的作战策略,他凝视着地图,地图上插了红白两色小旗,表示两支宋军,这让斜卯阿里有点困惑,宋军并没有合兵一处,将八万大军捏成一个拳头,这有点不符合从前李延庆的作战风格。

    以前李延庆作战,不管敌军分兵几处,他们总是集中兵力歼灭一处敌军,而这一次却是八万大军分兵两路,各自作战。

    当然,斜卯阿里也能理解,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主将,地位平等,就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聚合不在一起也情有可原,金兵也同样的问题,只是李延庆为什么不把他们凝聚在一起,两支军队各自作战也没有问题,但可以共同进攻一个目标。

    斜卯阿里想不通这里面的原因,他索性也不再多想,传令大军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南下和齐军配合,准备全歼北上宿州的韩世忠部。

    就在斜卯阿里吹灯准备就寝之时,外面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士兵急声报告,“启禀将军,徐州方面紧急求援!”

    斜卯阿里惊得腾地坐起身,走出大帐道问道:“报信兵在哪里?”

    这时,一名报信兵被领了上来,单膝跪下道:“一支数万人的宋军正从海州方向杀向徐州,距离已不足五十里,李统领请求将军立刻回军救援!”

    斜卯阿里被惊得目瞪口呆,原来宋军分兵迷惑自己,他们真正的主力已经杀到徐州了,准备偷袭徐州,端自己的老巢。

    斜卯阿里想到自己的十几名小妾以及大量的粮草物资,他顿时心急如焚,立刻喝令道:“全军起身,立刻北上返回徐州!”

    刚刚入睡的士兵们都被叫醒,他们疲惫万分,但也只得抱怨着骑上战马,连营帐也不要了,两万骑兵调头向徐州方向疾驰而去,至于齐军的死活,斜卯阿里现在也暂时顾不上了。

    。。。。。。。

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

    从符离县距离徐州约一百二十里,两万骑兵在官道上只需奔跑一夜,天亮时便可抵达,这一带都是属于地势平坦的黄淮平原,非常利于骑兵作战,而官道两边是一望无际的麦田,麦子已快要成熟,微风吹过,一阵阵麦浪翻滚。

    四更时分,两万骑兵终于进入徐州地界,丘陵开始多了起来,远处一座延绵不绝的大山便是徐州的九里山,不仅丘陵增多,树林也多了起来。

    这时,两万骑兵已经奔驰到了一处低缓的山谷内,山谷长约三里,两边各是一座丘陵,官道从山谷中贯穿而过,由于两边的丘陵十分低缓,大片松林就像波浪一样节节升高,所以这种地形又叫丘谷,比较平缓,却又最容易暗藏杀机。

    这里距离徐州州治彭城县已不到三十里,斜卯阿里心急如焚,一再下令加速,两万骑兵风驰电掣般冲进山谷,女真骑兵冲在前面。

    就在前面骑兵还没有奔出山谷之时,树林内忽然梆子声响起,万箭齐发,密集的箭矢如暴风骤雨般射向山谷内的骑兵。

    骑兵顿时一片人仰马翻,惨叫声不绝,斜卯阿里的战马连中四箭,扑倒在地上,斜卯阿里忽然闻到了浓烈的火油气息,急得大喊:“快离开官道,快离开!”

    但箭矢只是恐惧才刚刚开始,随着数百支火箭射进官道,埋藏在官道下面的火油开始燃烧起来,紧接着官道上响起了一连串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一百颗震天雷连续不断在官道上爆炸,血肉横飞,战马惨嘶,士兵被炸飞上天,浓烟笼罩了整条峡谷。

    六千名拥堵在峡谷中的金兵,除了三百余人侥幸从前面逃走外,其余五千六百余人要么死在乱箭之下,要么就死在爆炸和烈火之中,伤亡极为惨重,主将斜卯阿里被炸死在丘谷之中。

    两边埋伏的一万弩兵深深埋头伏在地上,待爆炸结束后,他们立刻撤离了,树林也被四溅的火星点燃,开始燃烧起来。

    后面的一万四千余骑兵惊得战马长嘶,他们纷纷调头,但一支五千人的重甲步兵却横在官道上,拦住了金国骑兵的退路,一名金兵大将喝令道:“冲击!”

    一千骑兵骤然加速,企图冲开重甲步兵,但迎接他们的却是密集得不透风雨的斩马大剑,骑兵收步不及,纷纷撞击上去,战马和士兵都发出凄厉的惨叫声,冲击在最前面的三百余人马瞬间被刺穿的身体,当场惨死。

    重甲步兵俨如铜墙铁壁般向前推进,所过之处骑兵尸横遍地,锐不可当,将金兵杀得节节败退。

    这时,后面宋军的神臂弩矢又如暴风骤雨般射来,士兵一片片倒地,前面是铜墙铁壁般的重甲步兵,后面又是阎王的催命箭,官道已无法再走,金兵万般无奈,只得调转马头向两边麦田奔去。

    一般而言,金兵会尽量避免在麦田中作战,尖锐的麦秸会刺穿马掌,而且麦田齐腰深,里面隐藏着太多的不可危险,而且阻力很大,战马无法奔驰,王贵在麦田内部署两万名长枪手,他们埋伏在麦田内,神出鬼没,金兵稍不留神,一杆锋利的长枪就会骤然刺出,将马上的骑兵刺穿。

    或者被一枪刺穿战马的肚子,使战马在悲鸣中倒下,马上的骑兵跟着摔倒,却再也爬不起来。

    金兵主要集中从东面逃亡,西面不好走,只有三千余人选择了西面,而一万多骑兵则在东面长达十几里的麦田里亡命奔逃,黑暗中,骑兵看不清麦田里隐藏的士兵。

    只见他们不断惨叫着倒下,阵亡的骑兵越来越多,当骑兵奔出十几里,终于走出了走出麦田,一万多人只剩下不到五千人,死伤已经过半。

    而这时,所有金国骑兵都呆住了,在他们对面和两边,三万骑兵列成了三座骑兵大阵,呈品字型将他们包围了。

    李延庆冷冷下令:“杀!”

    “呜”号角生吹响,三万骑兵战马奔驰,杀气滔天,从三个方向向五千骑兵猛冲而来,等待着金兵的,只有一个结局:全军覆没。

    天渐渐亮了,这片叫做大龙铺的麦田和丘谷终于露出了它的真实面目,长达五里的官道上躺满了金兵尸体,还有一堆堆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尸块,山谷西面的山丘也被大火烧掉一半,整个山坡一片漆黑,惨不忍睹。

    这时,王贵奔上前向李延庆抱拳汇报,“启禀都帅,已清点完毕,被杀死敌军约一万八千余人,没有敌军战俘,缴获战马九千三百匹,逃走敌军约一千余人,主要从北面和西面逃走。”

    “我们伤亡多少?”

    “伤亡一共七百四十人,主要是骑兵。”

    李延庆点点头,这应该是最后一战时伤亡,伤亡不算少,但也在正常范围内。

    李延庆随即令道:“把尸体处理了,大军向彭城县进发!”

    。。。。。。

    此时彭城县只有两千余守军,除了原来的一千汉军士兵外,还有一千两百名逃回来的金兵,可怜城内主将李兆,在开门放入金兵后,便被金兵千夫长一刀宰了,死了也是个糊涂鬼,不知道自己为何被杀?

    千夫长叫做粘答,他心急如焚,天刚亮,他便令人发鸽信去燕山府,向完颜斜也求救,这也是金兵消息比较闭塞,完颜宗干率军渡黄河到了郓州,徐州的金兵竟然不知晓,否则这一千金兵一定会直接奔赴郓州,而不会留在徐州等死了。

    中午时分,十万宋军抵达徐州城下,李延庆远远注视着城池,见城头兵力稀疏,他冷笑一声,回头对王贵道:“堵住三座门,放过北门!”

    “遵令!”

    王贵立刻奔去安排军队,李延庆又对曹猛道:“你可率一万骑兵在徐州城北五里外拦截,等金兵逃出北城,一个也不准放过!”

    曹猛行一礼,“卑职遵令!”

    曹猛率一万骑兵绕道向北而去,不多时,王贵派人来报,“三面城门都已驻兵!”

    李延庆随即令道:“令投掷兵上去,把南城门给我炸了!”

    片刻,三百名士兵用盾牌结成盾墙,护卫着两名投掷兵向城门缓缓而去,南城门是厚木制作,中间用铁圈箍住,除了汴梁、大名府这样的战略大城会用生铁铸城外,其余各地城门都是这种结构。

    另外南城门前还有一座吊桥,吊桥头距离地面约两丈,吊桥虽然能投效抵挡敌军对城门的攻击,但它却能给震天雷创造另一种便利,那就是从高处向下滚落的势能,这就是有利也有弊的一面。

    片刻,三百士兵护卫着投掷兵来到了吊桥下,他们已进入百步射击范围内,城头上数百名士兵立刻箭如雨发,密集的箭矢射向三百名士兵,但箭矢毫无意义,坚固的盾墙挡住了箭矢。

    两名士兵抱着一只大冬瓜一般的震天雷,另一名士兵点燃了火绳,两名士兵低喊一声,“一、二、三!”

    两人同时发力,震天雷被轻轻抛起三丈高,“咚!”一声响,重重落在吊桥上,骨碌碌滚向城门,三百名士兵立刻撤退,他们举着盾牌奔跑,很快便跑出了百步外,这时,他们迅速趴在地上,将盾牌盖住头部和身体,紧紧捂住了耳朵。

    震天雷正好滚到城门处,轻轻撞了一下门便停下,只片刻,只听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大地在颤动,城池在摇晃,木屑四溅,浓烟弥漫着城门处。

    良久,浓烟消失,南城门早已变得一片狼藉,吊桥被炸断了,一半吊桥浮在护城河上,城门被炸掉大半,只剩下一点边缘挂在城门上,两边城城砖也被炸得千疮百孔,但没有坍塌,勉强支撑着城墙和城楼。

    不过城头上的士兵却消失了,要么被震死,要么被震晕,这么近不堵住耳朵,光爆炸声就能让人双耳失聪。

    城门大开,李延庆当即喝令道:“骑兵杀进城,保护仓库!”

    立刻有五千骑兵在高宠的率领下向城门疾奔而去,之前的三百士兵已经在护城河上搭建了五块木板,形成了一座简易桥梁,率先冲进城去,五千骑兵冲过木桥,冲进了城门。直接奔向南城附近的仓库,将仓库团团保护起来。

    这也是李延庆在南城发送攻势的缘故,他必须最快速度保护好位于城南的仓库,否则金兵直接丢一颗火星在干草堆上,自己就真要欲哭无泪了。

    实际上,李延庆在攻打徐州的战争布局上也稍稍求稳了一点,他可以提前拿下徐州,或许再派一支军队埋伏在徐州以南数里处,拦截逃回的金兵。

    但李延庆放弃了这个方案,这样做也有很大的风险,距离城池太近,很容易被敌军巡哨发现,一旦他们通知了北上的金兵,自己就前功尽弃了,所以李延庆为了保证歼敌方案成功,在城池和全歼金兵上,他选择了后者。

    不过李延庆放北门不围,就是不让金兵走向绝望,玉石俱焚,给他们留一线希望,也是为了能保住粮仓。

    结果没有出乎意料,一千二百名金国骑兵在宋军入城后,便迅速开北城逃走,丢下了徐州城,剩下的汉军士兵纷纷放下兵器,跪地投降。

第一千零十八章 挥师北上

    【实在抱歉,老高记错了日子,以为今天二十七号,早上漏了一章,今天三章补偿!】

    ======

    李延庆率军进入城内,这时,高宠领了十几名投降的汉军士兵上前道:“启禀都帅,金兵撤退前派人去烧草料库,这十几人是守草料库的士兵,他们杀死了两名前来烧库的金兵,从而保住了草料库,也保住了整座仓城!”

    李延庆点点头赞许道:“每人赏十两银子,给他们换上宋军盔甲!”

    十几名士兵纷纷磕头拜谢,亲兵将他们领了下去,李延庆又问高宠,“有多少粮草?”

    “卑职询问了对方,说有军粮三十万石,草料五十万担,还有兵甲和各种军用物资。”

    李延庆点点头,光军粮三十万石就足以支撑十万大军的北伐了。

    不多时,曹猛派人传来消息,一千余金兵已被全歼,宋军只伤数十人,没有一个阵亡。

    李延庆随即令大军休整两天,又统制贡祖文率一万军守徐州,他则率九万大军继续北上,向济州方向进发。

    不过李延庆并没有直接介入和齐军的战争,那就和他无关了,那是五大都统的战役,五大都统拥兵二十余万对阵八万齐军,至少在现阶段,李延庆认为还暂时用不着自己出手。

    。。。。。。。。。

    虽然山东南部外海出现了狂风巨浪,迫使王贵不得不在海州提前登陆,但另一支军队却因为早出发几天,躲过了狂风巨浪,继续向黄河入口驶去。

    这支大军由五十艘战船组成,包括张顺和阮小二率领的一万水军,以及牛皋和杨再兴率领的两万精兵,他们是赶来援助大名城。

    两天后,战船在高唐县靠岸,这里的码头已经被宋军烧毁,张顺只得令人搭建一座临时码头,牛皋和杨再兴率两万宋军登陆,每人携带七天的干粮,向大名城方向疾速行军而去。

    此时大名城的城池攻防战已经进入第五天。

    高庆裔先后发动了五次大规模进攻,皆以失败收场,不过高庆裔虽然出兵众多,但也不像完颜斜也要求的那样,不计一切代价拿下大名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