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5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秀沉默片刻道:“我选择了!”

    张荣点点头,这个回答在他意料之中,石秀从第一天就已经决定了自己的道路。

    “那你呢?”张荣又望向刘唐。

    “我不知道!”

    刘唐轻轻摇了摇头,他忘不了李延庆眼中闪过的那一丝狠辣,偏偏他又很欣赏这种枭雄气质的人,他原本并不想为官,可这一会儿,他又忽然觉得这或许真是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次机会,他有些迷茫了。

    “大哥呢?”石秀反问道。

    张荣叹了口气,“我今天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为官,我不喜欢别人在我头顶上告诉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哪怕是皇帝也不行,等这场战役结束后,我还是决定去做个大地主,快快活活地过完下半辈子。”

    石秀又问道:“那士兵们怎么办?”

    “到时候一起交给李延庆吧!相信他不会亏待你。”

    张荣便不再说话了,他甚至希望今晚就结束这场战役。

    张荣对李延庆的不信任源于王贵,他发现李延庆重用的都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曹猛、曹叶、王贵、汤怀,高宠,不是他的同乡好友,就是他的妻族亲戚。

    而自己这种半路出家的野和尚,是决不会得到他的信任和重用,与其在猜忌中小心度日,还不如放开官场权势,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

    。。。。。。。。

    第三日清晨,驻军在须城县城西的完颜宗干忽然接到消息,大量匪军士兵在须城县百里外的张庄镇登陆了,人数接近两万人。

    完颜宗干等待这一刻已经有十天了,如果匪军再不出现,他自己都要崩溃了。

    接到这个情报,完颜宗干毫不犹豫下令三万军队立刻集结出发,三万骑兵冲出大营,马蹄声轰隆隆作响,尘土铺天盖地,俨如山崩地裂般的壮观,他们风驰电掣向百里外的张庄镇杀去。

    完颜宗干这几天已经抓到了数十名从梁山泊逃出来的乱匪士兵,得知这支两万人的乱匪已经处于军心崩溃的边缘,完颜宗干推断,最多两三天,匪兵就会不得不上岸,果然不出自己的所料。

    完颜宗干不断下令大军加快速度,奔到张庄镇时,却得知匪兵在三个时辰前已向济州任城方向撤退了。

    完颜宗干立刻命令大军调头,立刻追击匪兵,他知道这是自己等了十天的机会,如果失去这次机会,让匪兵南撤,自己就会追悔莫及了,自己回金国也会沦为笑柄,居然连一支乱匪都消灭不了。

    “追击!给我加快速度!”

    三万金国骑兵风驰电掣般向东南方向追去,他们相隔并不远,才两个时辰,最多五十里,完颜宗干相信自己一定会在匪军赶到任城前追上他们。

    李延庆之所以将陷阱部署在任城,是因为任城是这一带最平坦的地区,也小麦的集中产区,整座县城几乎都被一万无际的麦田包围,为了歼灭三万金兵,李延庆也只能牺牲任城县百姓的利益了。

    李延庆命令军队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已将任城县的数万百姓悉数向东疏散了,此时任城县就是一座空城,里面布满了大量火油,但任城县只是连环陷阱中的一个,如果金兵不来,那还有另一个陷阱在等着他们。

    李延庆站在县城城头,远远眺望着西北方向,这时,一名亲兵上前低声道:“启禀都帅,刚才一名探子来报,三万骑兵已经杀到五十里外了,正向任城县方向杀来。

    “张荣他们军队呢?”

    “已经快到任城县了!”

    李延庆点点头,“去通知王将军,按照原计划行事!”

    “遵令!”

    亲兵转身飞奔而去,李延庆又凝视片刻,他也转身下城,离开了任城县。。。。。。。

    三万金兵又追赶了近两个时辰,距离任城县已不到十五里,两边都是一望无际麦田,麦子已经成熟了,黄澄澄麦浪俨如一片金黄的海洋。

    这时,忽然有士兵大喊:“快看,敌军!”

    完颜宗干也看见了,只见前方数千敌军逃离了官道,向麦田里奔去,他们显然已经知道在官道上逃不过追击,所以向麦田内逃生,在麦田远处,还有更多的士兵在奔逃,他们终于追上了。

    完颜宗干毫不犹豫下令,“追上去全部杀光!”

    数万骑兵纵马向麦田里冲去,完颜宗干并不担心敌军会躲在麦田内,现在还是下午时分,黄色的麦田中隐藏一个黑影,很容易看见。

    三万骑兵大呼小叫在麦田里奔驰,奔出七八里后,完颜宗干发现那些士兵竟然都消失了,不可能啊!自己应该已经追上了他们才对。

    完颜宗干感觉到了不对,他勒住战马四下观望,只见三处出现了浓烟,很快,第四处和第五处浓烟也出现了,他立刻意识到了不妙,喝令道:“撤退!立刻向官道撤退!”

    就在他喊出这声命令的同时,起火点已从五处猛增到四十余处,战马开始不安的嘶鸣起来。

    这时不光完颜宗干意识到不妙,几乎所有的金兵都感到不妙,纷纷调转马头向官道奔逃,但官道那边已经燃起了熊熊烈火,浓烟遮天蔽日,火势在迅猛蔓延,拦住了他们去路。

    李延庆为了部署这个陷阱,动用了近五千桶火油,使火势燃烧得格外猛烈迅速。

    只片刻,西北方向的数千骑兵已经被大火包围了,战马嘶鸣,不肯前行一步,骑兵惊得大喊大叫。

    三万骑兵大乱,他们开始没有目标的四散奔逃,这时,周围近万亩麦田都燃起了大火,将三万金兵包围其中,而宋军则在外部猎杀,凡是逃出烈火的金人骑兵都会遭到宋军猎杀小队的无情杀戮。

    完颜宗干也一样心慌意乱,但他知道奔到官道上就能躲过一劫,他不顾一切向官道奔逃,一连冲过几道火墙,终于冲到了官道上,此时天空浓烟弥漫,一片漆黑,已经分不清楚东南西北,士兵们剧烈咳嗽,空气中开始缺氧,不少战马和士兵都摔倒在地上。

    完颜宗干不顾一切地打马疾奔,但奔出不到数里,战马忽然惨嘶,前蹄高高扬起,不肯再向前走。

    “怎么回事?”完颜宗干用衣服捂住口鼻高声问道。

    有士兵在地上大喊:“地上有蒺藜刺!”

    完颜宗干顿时绝望了,他调转马头又向另一端奔逃,这时,前面官道上响起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燃烧的麦秸点燃了官道上的火油,引发了埋在地下的震天雷。

    一连串近两百颗震天雷连续不断炸响,拥挤在官道上的上万名金国骑兵被炸得尸骨遍地,血肉横飞。

    这时,完颜宗干脚下的一颗震天雷也爆炸了,宗望宗干只觉自己一部分身体腾空而起,他眼前一黑,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任城县周围的麦田大火已经完全失控,过火面积已超过两万亩,大火逼近了任城县,不过任城县四周的麦地已经实现被割掉了,而且一条小河从北面流来,成为这场大火的分水岭。

    这场铺天盖地的大火直到夜里三更时分才渐渐熄灭,这是一场能记入史册的事件,宋兴元年六月初,任城大火,四万余亩麦田焚毁,三万女真骑兵皆死于烟火炸雷之中。

    两万五千余人被烧死在大火中,或者死在震天雷的爆炸中,另外近五千人虽然逃出了大火,却又逃不过宋军猎杀队的围捕。

    三万金兵全军阵亡,这也是金兵南侵以来,宋金两军伤亡比最悬殊的一次,宋军只阵亡了两百余人,伤不足千人,都是在围捕逃亡金兵时发生的伤亡。

    天亮时,天空下起了小雨,五万宋军开始在雨中清扫战场,一具具烧焦的尸体被扔上大车,拖去集体掩埋,官道上更是血肉模糊,满地尸体的碎片,也分不清是人还是战马。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宫白事

    任城县内,李延庆站在城头也微微叹了口气,回头对曹叶道:“去告诉百姓,从今年开始,除了正常的免税外,再给任城县增加两年免税期。”

    “卑职这就去安排!

    这时,一名亲兵来报,“张将军他们到了。”

    “请他们过来!”

    不多时,张荣三人被带了上来,三人单膝跪下行礼,“参见都帅!”

    “三位将军请起!”

    李延庆虚托一下,请三人起来,张荣由衷地赞叹道:“今天卑职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都帅乃诸葛亮再世也!”

    李延庆微微一笑,“我只不过是善于利用各种环境来制敌,不过今天这场大战能够完胜,多亏了三位将军的全力配合,我觉得把首功记在三位将军身上,恭喜三位将军各升一级!”

    三人连忙躬身行礼,“多谢都帅提携!”

    李延庆点点头,又对石秀道:“石将军现在是一级统领,官阶也升为正五品,不知石将军是愿意跟随我作战,还是愿意去坐镇地方,成为一州统制主将?”

    石秀想了想问道:“不知都帅打算让卑职去哪里坐镇?”

    “济州统制!”

    石秀叹了口气,“卑职家中有老母妻儿,,母亲年事已高,卑职想好好照顾她,愿意留在济州为都帅效力!”

    “好!等我的大军离去后,我会留一千士兵给你,同时赏银五千两,上田三十顷,济州的治安我就交给你了。”

    “卑职绝不会让都帅失望!”

    李延庆又对刘唐笑道:“刚才的选择也同样适合刘将军!”

    刘唐只略一沉吟,便道:“卑职愿意跟随都帅继续抗金,把金兵赶出我大宋土地!”

    李延庆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才是性情中人。

    最后,李延庆对张荣道:“我已封锁了黄河,在半年内,山东半岛都不会再有金兵南下,军队我都会带走,不知张将军是否愿意继续跟随我征战?”

    张荣心意已决,便对李延庆道:“卑职生性懒散,无法忍受军纪约束,卑职还是想回乡,做一个大地主,安安静静地过完后半生。”

    李延庆静静注视他片刻,便点了点头,“人各有志,我不会勉强,你既然不愿出任军职,那我就封你为上轻车都尉,这是正四品勋官,可以见官不拜,勋官还可以传三代,另外,我再赏你郓州上田百顷,白银一万两,免税五年,你就好好做一个富家翁吧!”

    张荣心中感动,再次单膝跪下行礼,“卑职谢都帅恩赏!”

    “你们去吧!”

    三人再次拜谢而去,待三人离去,李延庆吩咐一名亲兵斥候道:“给我监视张荣三年,如果他老老实实做个地主,那就算了,如果他依然在梁山泊做拦截商船的勾当,你立刻向我汇报,三年后,升你两级!”

    “卑职遵令!”

    亲兵匆匆走了,李延庆站在城头望着张荣的背影自言自语道:“机会已经给你了,如果你不知好歹,重操旧业,那就休怪我李延庆翻脸无情了!”

    在全歼了三万金兵后,李延庆率九万大军离开梁山泊,沿着五丈河向汴京杀去。

    。。。。。。。。

    临安,隐龙山庄,天还没有亮时,山庄寝宫内发出一声惊恐的大叫,只见几名宫女惊恐万分地跑出来,对外面当值侍卫大喊:“快去请太医!去请太医!”

    不多时,长驻隐龙宫的太医夏游匆匆赶来,他在几名宫女的引领下直接进了寝宫。

    寝宫外面站满了焦急的宦官和宫女,他们引颈向宫内望去,人群中传来窃窃议论声。

    “这好像是第三次了吧!”

    “是第三次了,前两次夏太医已经警告过太上皇,不能近女色,他不听,还变本加厉宠爱刘贵妃,,迟早会出大事。”

    “哎!这么大年纪了,还夜夜风流,身体怎么承受得住?”

    “太上皇以前也是这样,只是这两年身体每况愈下,又不知道收敛,唉”

    正议论之时,寝宫内忽然传来了哭声,外面的宦官和宫女们也明白,纷纷跪下大哭起来。

    。。。。。。。。。

    清晨,范致虚和平常一样早早来到了皇宫,早朝已经取消了,百官都能多睡半个时辰,不像从前那样天不亮就得起来,着实辛苦。

    早朝虽然取消,但言路依然畅通,皇宫大门前有三只巨大的红色木箱,这不是武周时代的告密柜,而是百官建言箱,朝廷鼓励百官对各种朝务以及军国发表自己的建言,同时朝廷还有《朝报》,每三天发行一刊,登载各种朝廷政务,一些有份量的建言还可以在朝报上发表,引起朝官的大讨论。

    这是李延庆继承并发扬了宋朝言论自由的传统,无论官民,皆不能因正当言论获罪,可以讥讽朝政,可以调侃高官,但不允许恶意诽谤,或者恶毒的人身攻击,那就不属于正当言论范畴了。

    范致虚和所有的临安人一样,喜欢民间的《早报》,这也是从汴梁迁移而来的民间报刊,停刊一年后,又开始重新发行,居然越办越好,消息迅速准确,通俗接地气,深受普通百姓和官员们的喜爱。

    范致虚最喜欢看时政和里面的副刊,时政传递天下消息,有的时候竟然消息比朝廷还快,比如今天的头版头条就是,‘都帅设计火烧任城,三万金兵命丧黄泉’,这个消息简直让范致虚震惊,这是昨晚上刚刚送来的大捷军报,《早报》居然就登出来了,他们的消息是从哪里来的?

    范致虚匆匆浏览一遍时政,又打开了副刊,副刊就是各种生意广告,租房的、招工的、各种推荐自己店铺特色的,简直琳琅满目,其中左上角有一个栏目,叫做昨日米价,上面公布了洗马桥米市的最新粮价,作为相国,范致虚平时没有时间去了解市场,他就从《早报》中得到各种民生信息。

    上面的米价让范致虚稍稍松了口气,一级湖州大米,斗米六十文,基本上和开战前保持一致,并没有因为北伐而导致物价上涨,这也和战争准备充分有关,大量军粮早已囤积,并不需要调用民粮。

    这时,马车在知政堂官衙前缓缓停住,范致虚从马车里走出来,他刚走上台阶,高深便急匆匆迎了出来,在他耳边低声道:“太上皇出事了!”

    范致虚一惊,“驾崩了吗?”

    高深点点头,“昨晚五更时分驾崩,还是和刘贵妃在一起。”

    范致虚叹息一声,上一次就是因为和刘贵妃一起纵欲过度,导致昏迷两天才救醒,不知收敛,又犯同样的错误了。

    “夏太医怎么说?”

    “夏太医说是因为连续服药过量,一连十天都服了双倍的阳药,严重脱阳而亡。”

    范致虚摇摇头,以前太上皇可是很注意养生的,最近一年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感觉,追求及时行乐。

    “这件事还有多少人知道?”

    “暂时隐瞒住了,目前朝中只有你我知晓。”

    范致虚想了想道:“还是把信息公开吧!以免让人误会。”

    高深明白范致虚的意思,如果掖着藏着,反而会让人怀疑是李延庆和朝廷做了什么手脚,还不如公开,虽然对太上皇的身后名声不利,但李延庆的清白就保住了。

    “我知道了,如果《早报》要调查这件事怎么办?”

    “就让他们调查好了,告诉夏太医,要据实回答。”

    两人走进大堂,郑望之和李纲正在议论任城大捷之事。

    “我真是奇怪了,《早报》居然和咱们同步知道任城大捷,这到底是什么缘故?”

    李纲捋须笑道:“这你就不知道了,从北伐开始,早报就派人彻夜守在军信所门口,一旦有加急快报送来,他们就会花钱买消息,军报一般都是口报和信报结合,他们当然能够以最快速度得到消息。”

    “难怪!”

    这时,范致虚走了进来,问道:“曹相公呢?”

    “在这里!”曹俨从后面走了进来。

    “时间差不多了,开始吧!”

    每天上午,知政堂都要开一个短暂的碰头会,讨论一下当天大事,然后着实安排,这个惯例已经坚持了快一年,以前李延庆也会参加,也常常会有各部高官参加,但今天就五名相国召开碰头会。

    五人在议事堂坐下,范致虚道:“有件事情要告诉大家,昨晚太上皇驾崩了!”

    这件事虽然让人有点惋惜,但并不算震惊,毕竟太上皇早已不管政务,重要性几乎已经没有。

    “这件事要不要通知摄政王?”李纲问道。

    范致虚点点头,“当然要通知摄政王,估计战事很急,他一时赶不回来,太上皇后事还是朝廷负责吧!今天先把后事标准定下来,大家看,丧礼怎么办?”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曹俨道:“就按照先帝的标准来吧!这样大家都没话可说。”

    先帝赵构的葬礼十分简朴,陪葬之物都是他平时喜好物品,朝廷并没有花多少钱,曹俨虽然说得有道理,但大家都听得出来,他明显带着一丝不满。

    不过话又说回来,太上皇驾崩,确实给朝廷每年省下一大笔开销。

    范致虚想了想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