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5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颜宗望点点点头,又问道:“那草原会盟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我只当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各有打算,成不了气候。”

    停一下,完颜宗望又建议道:“既然狼主不准备救援高丽,那不如再调五万军去临璜府,以抗衡草原各部落的联军。”

    “可以!”

    完颜晟表示赞同,“这个方案可以执行。”

    虽然战略上可以轻视草原各部落联合,但战术上却不能掉以轻心,临璜府的三万军太少,增加到八万最好。

    这时,帐外有侍卫禀报,“兀术将军紧急求见!”

    “让他进来!”

    片刻,完颜宗弼快步走进王帐,单膝跪下禀报道:“刚刚得到消息,契丹耶律部和奚人速古部数十万人已西迁。”

    “什么!”

    完颜晟眼睛瞪大了,这一年来,契丹和奚族不断西迁,为此金国严密监视契丹的耶律部和奚人的速古部。

    这两个部落分别是他们各自最大的部落,各有数十万人,一旦他们西迁,就意味着金国的奴隶军将消失了,将极大伤害金国的元气。

    不用说,这两大部落一定是去投奔西辽的耶律大石了,完颜晟心中顿时大怒,当即对完颜宗弼道:“你率三万军去追赶他们,若不肯回来,就给我斩尽杀绝!”

    “遵令!”

    完颜宗弼行一礼,匆匆去了。

    完颜晟负手走了几步,又对完颜宗望道:“要加强对宋朝的情报监控,我们要时时刻刻了解宋朝的一举一动。”

    。。。。。。。。。。

    这几天汴梁城上上下下都在谈论征兵的消息,枢密院下达了各地征兵三十万的命令,分解到各州,开封府分到了一万人的指标,刚开始时官府认为是一件棘手之事,但很快,征兵就变成了抢手的资源,甚至还有不少人托人情走关系。

    这次征兵的待遇确实很吸引人,征兵合约是两年期,每月八贯钱的军俸,期满退伍时一次给五十贯钱,如果阵亡还能得到三百贯钱的抚恤,阵亡将士的父母将终生领取每月五斗米的粮食,伤残也能得到相应的抚恤,如果立下战功,还能得到土地的奖励。

    这样的待遇对于中原以及河北等满目疮痍地区的吸引力无疑是极为巨大,开封府虽然只征兵一万,但报名者却超过了十万,这样便可以选择最健壮、最优秀的年轻人从军。

    不仅是开封府,其他各州各府都是一样,报名极为踊跃,而且这次征兵也在河西、熙河、夏州、灵州地区招募三万羌人骑兵。

    短短十天内,三十万人的募兵竟引来数百万人应征,李延庆最终决定将征兵人数扩大到四十万。

    之所以能开出这样优厚的征兵条件,就在于之前的募捐银钱超过了一亿贯,所以不仅是新兵待遇提高,老兵的待遇也同样提高。

    而与此同时,银价也在继续下跌,官方银价由之前的一比五调整为一比三,一两银子兑三贯钱,而黑市的银价也跌到差不多的价格上,而朝廷的新会子也正式发行,分为一贯、五贯和十贯三种,朝廷以一千万两白银和一百万两黄金做抵押,发行了六千万贯会子,并收回了两千万贯铁钱。

    九月下旬,李延庆接到了张顺从高丽发来的第三份战报,宋军已攻占了高丽的南京、全州、共州、釜州和东京,同时攻占了高丽最大的铁铜矿山和冶炼基地,缴获生铁五千万斤,粗铜近两千万斤。

    官房内,李延庆把张顺的报告递给范致虚和高深,“张顺希望再向高丽增兵三万,那边有足够的粮食补给,不需要我们提供军粮,只需要军队。”

    范致虚看完报告,久久没有说完,他当然明白李延庆提出增兵的意义,原本是打通从东面进攻金国的通道,但现在却是要占领整个高丽,性质完全不一样了。

    旁边高深笑道:“东汉时,高丽的汉江以北都是汉朝疆域,当时设立了乐浪郡和带方郡,如果从恢复大汉领土这个角度考虑,占领部分高丽土地也完全说得过去。”

    范致虚摇摇头道:“我不是说不能占领高丽土地,我在考虑怎么长久的占领,如果只是简单的占领,万一中原发生什么变故,高丽又恢复成原来的模样,这和汉唐时代没什么区别。”

    范致虚负手走几步,对李延庆道:“我建议可以学习汉朝推恩令,用分封的办法,将高丽先分割数十个小国,然后推行汉语和儒学,有计划移民,然后用二三十年的时间逐步蚕食,高丽就不复存在了。”

    李延庆沉思片刻,“但这二三十年时间的军队存在是必须的,我这次扩招十万军队,其实就是考虑将来在高丽、金国等地的驻军问题。”

    “这个方案微臣没有意见,不知都统打算何时增兵?”

    李延庆淡淡一笑,“事实上,我已经增兵了!”

    。。。。。。。。。。

    李延庆在登州已事先集结了三万大军,由都统制牛皋率领,当四百艘前来运兵的海船再次抵达登州时,三万大军立刻上船出海。

    十月初一,船队抵达了宋军的水军基地江华岛,江华岛是开京外海的一座大岛,方圆八百里,岛上的渔民已全部迁走,整座岛成为宋军的水军基地,所有战船都停泊在大岛东面,这里和陆地之间是一条宽达三十余里的海峡,同时也是极为优良的天然大港,从这里出发,到成江入海口只需一个时辰,如果发生特殊情况,宋军也能及时撤退到江华岛上。

    目前江华岛已经由高丽王王楷作为感谢礼物送给了宋朝,所以这座大岛事实上已经成为大宋在高丽半岛上的一块海上飞地,军队将领一致同意,将它改名为东安岛。

    张顺以修建军城为名,准备在岛上修筑东安县,可以将驻军家属送来这里居住。

    牛皋抵达东安岛时,张顺已经在岛上等候他多时了。

    一艘小船靠近了牛皋的坐船,船上正是张顺和阮小二,两人上了大船,众人紧紧拥抱一下,张顺笑道:“恐怕没有时间让牛将军上岛休息了!”

    “此话怎么说?”

    张顺一摆手,“我们去船舱里细谈!”

    三人走进船舱,张顺在桌上铺开一张高丽地图,对牛皋道:“就在昨天,我们在新义州的斥候发来鸽信,李资谦率四万大军正向开京疾速杀来,估计明天中午就能抵达开京。”

    牛皋眉头一皱,“为什么会突然杀来?”

    张顺笑了笑道:“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金国拒绝了李资谦求援,另一个原因更重要,开京内只有一万五千宋军了。”

    牛皋更是不解,“不是五万大军吗?”

    “宋军横扫高丽全境,三万军队分驻高丽各地,东安岛上又有五千驻军,所以开京城的宋军就只剩下一万五千人,李资谦认为这是机会,便率大军杀来,企图夺回开京。”

    牛皋点点头,“俺明白了,然后呢?”

    张顺道:“这支军队没有携带粮食辎重,每个士兵只带了七天的干粮,如果他们在两天内攻不下开京,那他们就只能退回新义州,或许直接投奔金国。”

    牛皋走了几步,笑道:“张将军可是让我们直接乘船北上,端了新义州,封锁鸭绿江?”

    “正是!”

    “那时间上是否来得及?”牛皋问到了最关键的问题。

    “时间上应该来得及!”

    旁边阮小二道:“我们测算过,从东安岛到鸭绿江口大约需要三天时间,包括拿下新义州,一共三天半就够了,而敌军抵达开京再返回新义州则需要六天时间,鸭绿江沿途没有什么船只,就只有两座浮桥,只要摧毁这两座浮桥,敌军就无法投奔金国了。”

    牛皋看了一眼阮小二笑道:“阮将军可是与俺同往?”

    阮小二点点头,“我将作为向导,带牛都统前往新义城,另外,摧毁浮桥也由我来负责!”

    牛皋大喜,“那我们现在就出发!”

    。。。。。。。。。。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决战将至

    李资谦在绝望中选择了冒险,完颜晟无情拒绝了他的求助,只表示愿意收容他的军队,并封他为高丽王。

    这让李资谦有一种被利用结束后被抛弃的痛楚,他为金兵先后贡献了十万高丽骑兵,也是以举国之力打造的十万精锐,最后一个都没有回来,全部葬身宋朝,但女真人回报自己的只有轻飘飘的一句话,‘理解高丽的困难,但金国无暇出兵相助’。

    这句话使李资谦俨如被刀割一般难受,让他彻底绝望了。

    但就在这时,一个紧急情报使他在绝望中又看到了那么一丝希望,宋军大举进攻高丽各地,目前开京兵力只有一万五千人。

    李资谦忽然看到了机会,他唯恐宋军援军赶来,便立刻下令,留三千人守新义城,其余四万大军轻装奔袭开京,一定要赶在宋军援军杀来之前夺回开京。

    四万大军浩浩荡荡在狭窄的官道上奔行,每个士兵只携带了七天的干粮,李资谦孤注一掷,如果两天内夺不回开京,那他就不用再考虑复国,直接调头投奔金国。

    中午时分,四万大军杀到了开京城下,此时,宋军坚壁清野,城外方圆百里内没有一户人家,高丽军也休想得到一粒粮食。

    李资谦望着这座熟悉的城池,回头对四万大军喊道:“你们父母妻儿都在城内,要夺回城池,除了血战到底,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四万大军振臂高呼,“夺城!夺城!夺城!”

    口号喊完,但最现实的事情却摆在李资谦面前,他们没有攻城武器,拿什么夺城?

    他立刻派出一万军队,去附近森林砍树造梯,其余军队则在原地休息备战,张顺站在城头远远望着高丽军的忙碌,心中暗暗冷笑,如果扣除造梯时间,那么留给高丽军的攻城时间只有一天半了,四万军队用一天半就能拿下开京城?未免想得太容易了。

    事实上,宋军昨天又从东安岛调来三千人,使城内兵力增加到一万八千人,除了三千人维持城内秩序外,其余一万五千人全部投入了守城。

    当然,他们也要提防城内有人配合城外军队夺城,所以宋军对四座城门看守得格外严密,每座城楼上至少部署了一千士兵,就算夜间也会高度警惕,不准任何人靠近城门。

    这时,阮小七建议道:“都统,不如在敌军试探进攻时留一手,等他们全面进攻时,再用震天雷狠狠收拾他们!”

    张顺摇了摇头,“他们真正的威胁并不是我们,而是他们的粮食,不用留一手,试探进攻时就全力出击!”

    “遵令!”

    。。。。。。。。。。

    次日清晨,高丽军敲响了战鼓,一万军队迅速在南城集结,他们用一夜的时间打造了数百架简易攻城梯,李资谦决定还是先试探性的进攻一次,探一探宋军的虚实。

    “进攻!”李资谦战刀一挥,厉声大喊道。

    “呜”

    进攻的号角声吹响了,一万军队扛着上百架攻城梯,如潮水般向城池杀去。

    城头上的四十架中型投石机开始吱吱嘎嘎拉开了,四十颗巨型震天雷放入投兜内,宋军士兵也举起了神臂弩。

    黑压压的高丽士兵铺天盖地杀来,城头军队按兵不动,耐心等待着射击的命令,只片刻,高丽军已经冲到百步左右,主将张顺下达了发射的命令。

    城头的梆子声骤然敲响,五千把神臂弩同时发射,密集的箭矢射向高丽军士兵,城下士兵纷纷举盾相迎,就在这时,四十架投石机也发作了,嘭嘭声响,四十颗巨型震天雷腾空而起,向高丽军头顶飞去。

    “那是什么?”李资谦惊讶地望着半空中的小黑点问道。

    “应该是投石机射出的巨石。”一名大将发现了城头上的投石机。

    “数量太少了!”

    李资谦轻轻摇了摇头:“没有效果的!”

    他话音刚落,一连串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从人群中传来,所有士兵都纷纷捂住耳朵,脸上露出痛苦之色,强烈的震撼让他们耳边嗡嗡直响,黑烟笼罩着大地,城头的弓弩也停止射击。

    好一会儿,等黑烟散尽,剩下的高丽士兵调头狂奔,他们早已被吓破了胆,四十颗震天雷在密集的人群中爆炸,方圆十余丈无一幸免,三千八百余人死于直接炸死,或者被冲击波震死,或者被铁片击中,还有数百人死在神臂弩的射击下,逃回来的只有五千七百余人。

    李资谦脸色苍白,他这才想起第一次报告消息者提到的炸雷声响,原来宋军竟然有如此强大的火器。

    李资谦心中的勇气在这一刻丧失殆尽了,他意识到自己根本夺不回开京城。

    当天晚上,李资谦率领三万余人向鸭绿江撤退,他们将在新义城取得补给后,过鸭绿江前往金国。

    但李资谦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宋军已经从海路夺取了新义城,同时烧毁了两座跨江浮桥。

    此时,高丽军内部也出现了严重分裂,越来越多将领和士兵对李资谦严重不满,憎恨和愤怒的情绪在不断滋长,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

    这几天金国狼主完颜晟心中极为烦恼,一连几个坏消息接连而来,先是完颜宗弼率三万骑兵追赶契丹耶律部和奚人速古部,遭遇了六万契丹和奚人联合骑兵的拦截。

    双方在潢水南岸爆发了激战,激战进行了两天两夜,最终结果却是两败俱伤,契丹和奚人阵亡近三万,女真也阵亡近两万,完颜宗弼败回上京。

    完颜晟大怒,欲杀完颜宗弼,众将苦苦哀求才得以免死罪,完颜宗弼被杖打一百军棍。

    第二件事是辽阳府的铁矿,由于矿山和高炉都被毁掉,要重新开矿、建炉,同时还要投入十万矿工和冶炼匠以及一两年的时间,这才能勉强恢复到原来的一半产量。

    可重新开矿、建炉、募人,就需要几百万两银子的投入,金国的财力已枯竭,根本支撑不起。

    退一万步说,就算国库中有钱,可现在最严峻的问题却是没人了,金国没有那么多矿工,契丹和奚人逃亡殆尽,高丽被宋军攻占,而各部落中的辽国汉人奴隶大多以女人为主,还有一些孩子,完颜宗望急需的青壮男子没有。

    万般无奈,完颜宗望只得在女真平民众中招募矿工,招募了半个月,才招募不到一万人,着实让完颜宗望失望了。

    生铁供应没有保证,将严重影响到金国的战备,使金国无法大规模募兵,这两年为了征服漠北草原,金国已将国力储备消耗殆尽,战马、兵甲、帐篷等等各种战略物资都已罄尽,几乎所有的仓库都空空荡荡。

    而生铁是重中之中,直到这时,完颜晟才意识到高丽的生铁供应对金国是多么重要,但现在改弦易撤似乎已经晚了。

    完颜晟刚刚得到新义州探子的飞鹰传信,李资谦的军队粮食断绝,在新义州附近发生内讧,军队为抢夺数百只猎物爆发了大规模自相残杀,杀死了七千人,李资谦也在内讧中丧生,剩下了两万余军队失去了首领,在一夜之间逃亡殆尽。

    另一个消息是宋军烧毁了浮桥,强大的水军封锁了鸭绿江,金兵无法渡过鸭绿江,高丽的生铁供应完全断绝。

    而这时,宋朝传来了宋军募兵四十万的消息,宋朝又从河西草原得到战马十五万匹,这两个消息尤其使完颜晟倍受沉重的打击。

    焦虑不安和对金国前途的担忧使完颜晟心力憔悴,在第一场冬雪来临之时,金国狼主完颜晟一病不起。

    。。。。。。。

    冬去春来,宋兴二年的春天来临了。

    三月初七,金国上京传来消息,金国狼主完颜晟在熬过一个冬天后终于不幸病逝,

    完颜晟留下遗旨,由十二岁的完颜阿骨打的嫡孙完颜继承自己的帝位,但完颜晟已经来不及调和金国上层日益激化的矛盾。

    在完颜刚刚登基之时,金国内部便爆发了激烈的权力斗争,原本最有希望继承狼主之位的完颜宗翰率先出局,被罢免一切官职,软禁在上京的府宅中。

    金国很快便形成了两大势力派别,一派是以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和完颜习泥烈为首,他们掌握了朝权,上京路是他们的势力范围,驻守上京的八万金兵由完颜宗隽和完颜习泥烈二人统帅。

    另一派则以完颜宗望和完颜宗弼为首,完颜宗望率七万军守中京路临潢府,完颜宗弼则率五万军守南京辽阳府,完颜宗望和完颜宗弼结成了联盟。

    金国朝廷为了稳住完颜宗望和完颜宗弼,分别封他们为国论忽鲁勃极烈和国论左勃极烈,相当于尚书令和左丞相。

    但五大勃极烈中,谙班勃极烈和诺班勃极烈落到了完颜宗磐、完颜宗隽的手上,另一个掌握军权的完颜习泥烈封为阿舍勃极烈。

    他们三人结为联盟,掌握着金国的朝廷大权。

    三月中旬,草原联盟二十五大军在可敦城举行出兵仪式,开始讨伐金国,与此同时,宋朝也在燕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