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进来的便是胡大娘了,大器可是把庆儿托给他们,儿子胡盛又去了县里,就算是庆儿的堂叔和族长进来,她也不放心。

    “庆儿,族长来看你了,还不快过来给族长磕头见礼!”

    李大光生怕李延庆又象在祠堂一样不肯磕头,他连忙提醒李延庆,又向他挤了挤眼睛。

    天地君亲师,除了这五位老人家,李延庆谁也不会拜,他上前一步,摆出一个要跪拜的模样,忽然嘴一咧,竟然拜不下去了。

    “四叔,我这膝盖昨晚在火场里被撞伤了,这会儿疼得不行!”

    李文佑呵呵一笑,“庆儿就不用多礼了,大光,你去搬两个凳子来。”

    李大光翻翻眼睛,又给这个小滑头躲过了,无奈,他只得去找了两个用破木板钉的小凳子来,用袖子擦了擦凳子,“族长请坐!”

    李文佑却把凳子给了李延庆,“庆儿,你的腿疼,你先坐!”

    李延庆委实不客气地接过板凳坐下,李文佑也在另一个小凳子上坐了下来,胡大娘则拿着竹扫帚在不远处打扫院子,眼角余光不时地瞟向这边。

    家里只有两张小凳子,李大光只好站着了,胡大娘见他们并没有恶意,便悄悄关上门出去了,李家的事情她才懒得听。

    “庆儿,昨晚多亏你了,说实话,我昨晚一夜未睡,又是害怕,又是感激,我怎么也想不到,我们的祖先居然显灵了。”

    李文佑说得很真诚,他出发之前仔细向李大光问了李延庆的情况,得知这孩子原来是个傻子,一个多月前坠井完全变了一个人,读书识字堪称神童。

    尤其李大光向他说了前天李延庆在祠堂的表现,竟然猜到大祖的名讳,这让李文佑忽然意识到,大祖选择李延庆是有原因的,极有可能大祖的神灵就附在了这孩子的身上,否则怎么解释他从一个傻子变成了神童?

    一路上李文佑就在反复想这件事,越想越有可能,他心中就像点了一把火,令他心急火燎,急于要证实自己的猜测。

    李延庆此时想到的,却是怎么才从这件事中获得最大的利益,他的价码清单已经草拟好,就等族长主动提出来要感谢他了。

    他低下头说:“族长,当时我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还糊里糊涂的,感觉那一刻我好像不是自己了。”

    李文佑又试探着问道:“庆儿,你昨晚听到的声音以前听到过吗?比如。。。。你落井的时候。”

    李延庆恍然,原来族长把自己当做李附身了,他立刻便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啊!’了一声,瞪大了眼睛惊讶问道:“族长怎么会知道?”

    李文佑大惊,“你真的听见过吗?”

    李延庆点点头,“那个声音我落井时确实也听到了,我一直以为井里有鬼,从不敢对爹爹说。”

    “那声音说什么?”

    李延庆低下沉思不语,默默回想自己整理的纪年备忘录,李煜是宋朝建立第二年登基,那么李也就是在961年去世,而今年是1111年,那么李去世已有一百五十年了。

    李延庆仰头望着天空,带着一丝梦幻般的神情缓缓道:“我落井时,那个声音在我耳边说,他的魂魄游荡了整整一百五十年,终于找到了我这个寄魂灵童。”

    李文佑立刻从怀中取出一册族谱翻看起来,族谱中用很隐晦的文字记录着大祖的生卒年月,只有族长才能看得懂。

    李文佑一边翻看,一边用手指在地上比划计算,最后他脸色大变,他算下来,大祖驾崩距今正好是一百五十年。

    李文佑腿一软,扑通跪在了李延庆面前,眼前这个孩子就算不是大祖再生,他的身体里也寄托了一部分大祖的魂魄。

    族长跪下,李大光也吓得跟着跪下,天啊!这孩子难道真是被大祖寄魂了,大祖驾崩了一百五十年,又回来了。

    李延庆故作慌乱道:“族长,四叔,你们这是。。。。这是在做什么?”

    他心中多少也有点担心,万一族长真把自己当成祖先怎么办?

    “不肖子孙李文佑向大祖磕安!”

    “不肖子孙李大光向大祖磕头!”

    就算在一千年后的偏远乡村,不少愚男蠢妇对这样的伎俩也会深信不疑,更何况这是宋朝,李文佑先入为主,李延庆不过是证实了他的猜测,但如果是他兄弟李文贵就不一定相信了。

    李延庆索性坐下来,心中暗暗苦笑,自己随口胡编几句,他们还真信了,以后自己是不是也要像巫婆一样忽然晕倒,然后再跳大神一样胡说八道一番,哎!这件事该怎么收场?

    李文佑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却不敢再坐下,而是垂手站在李延庆面前,他昨晚一夜未睡,就在想这件事,为什么大祖会选中李延庆这个六岁的孩子冲进火场?要知道昨晚救火的族人至少有两百人,青壮男子无数,大祖偏偏选了一个孩子。

    他现在终于明白大祖早就和李延庆有过交集了,水火相济啊!

    “族长坐下吧!我有话要说。”

    李文佑战战兢兢地挨着半个屁股坐下,李延庆注视他肃然道:“族长最好不要再提大祖之事,现在可是大宋江山,皇帝姓赵,不姓李,这种事说多了是要被灭族的。”

    李文佑一下愣住了,他猛地一拍脑门,自己居然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不行!回去他必须要立刻禁口,不准任何人再谈论昨晚大祖显灵之事。

    他回头又看一眼李大光,李大光的头立刻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族长放心,这件事我绝不会出去乱说。”

    李延庆一句话便封死了李文佑准备去县里宣扬此事的心思,他又淡淡道:“族长还是叫我庆儿吧!我们以后都不要提此事了。”

    李文佑慢慢平静下来,便点点头,“庆儿需要我做点什么?”

    装神弄鬼半天,李延庆就是为了等他这句话,他毫不客气地伸出四个指头,“第一,刘承弘毁李家宗祠,使烈祖蒙尘、贻害李氏子孙,必须立刻驱逐,不得复用。”

    李文佑听他口气完全不是六岁孩子,居然还提到了烈祖,他心中更加深信不疑,连忙道:“我已经把他赶走,绝不会再用。”

    “第二,我父亲李大器所欠族长债务一律免除,他这几年被克扣的工钱请也族长给他补足。”

    四年前李大器借钱葬妻被他岳父丁仲和李文佑联手狠狠宰了一刀,说是耗费了五百贯钱,其实最多百余贯就够了,而且这五百贯钱又大部分通过墓地、棺木、各种人工费等等方式回到了他们二人手中,实际花费就是几头猪进了全村人的肚子,当然,还有些衣物和陪葬明器。

    李文佑除得了帮扶族人的名声外,还得了一个类似奴隶般的廉价长工,这一切都是白纸黑字,李大器心甘情愿地签字画押。

    可谁又想到李大器会有这么个儿子,李文佑心中一阵阵发虚,慌忙说:“一定免掉,我回去就把欠条和工钱送来。”

    李延庆又道:“第三件事,是我想进学堂读书,族长安排一下吧!”

    李文佑还以为李延庆要追究五百贯钱之事,原来只是想读书,他顿时松了口气,笑道:“这是小事一桩,我回头给姚师父说一下就是了,庆儿明天就可以去读书了。”

    李延庆本来就只想到这三件事,不过这个机会实在难得,不好好狠宰这个黑心族长一刀,也太对不起父亲这几年吃的苦了,

    他指了指房子道:“还有这房子太破旧了,烦请族长找人来修一修吧!”

    。。。。。。。

第十二章 门庭若市

    李文佑和李大光刚走,胡大娘带着青儿便急匆匆进了院子。

    “庆儿,我听说一件事,昨晚你在宗祠立了大功,是不是真的?”

    “祖娘,宗祠是什么?”青儿比她祖母还要急,拼命拉着祖母的衣襟问道。

    李延庆蹲下来笑眯眯地对她说:“青儿,宗祠就是烧香放供品的地方,过年的时候要磕头的,你家里也有啊!”

    “是不是放牌牌的地方?”

    “对了,就是那里,很多人家的牌牌放在一起,就叫宗祠。”

    青儿拍手笑道:“我知道了,一定有好多好吃的,二哥哥给我吃的小饼是不是就是从宗祠里拿来的?”

    李延庆的后背顿时吓出一身毛汗,这个小丫头倒说出真相了。

    他急忙解释道:“不是的,那小饼是我爹爹在镇上白胡子老爷爷那里买的,我特地留了一块给你。”

    胡大娘却若有所悟,那今天族长来这里,一定就是因为昨晚庆儿立功的缘故了。

    “庆儿,要不要叫你爹爹回来?”

    “这个倒不用了,大娘,我想和你商量件事。”

    胡大娘摸摸他头笑道:“说吧!看看大娘能帮你什么?”

    “大娘,族长要替我们家修房子,我能不能借大娘家的西屋住几天?”

    胡大娘家要比李延庆家大不少,儿子一家三口住在正屋,胡大娘一人住在东屋,西屋便空着,堆放一些杂物。

    胡大娘心中很惊奇,族长居然要给大器家修屋了,这孩子可比他爹爹出息多了,她笑着点点头,“我回去和青儿娘收拾一下,你就搬过来吧!”

    这时,门外有人问道:“大器在家吗?”

    李延庆一愣,这又是谁?

    院门开着,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探头进来笑问道:“庆哥儿,你爹爹在家吗?”

    李延庆不认识此人,但胡大娘却认识他,便很客气地笑道:“原来是保正,大器去县里了,家里只有庆儿一人。”

    胡大娘叫他保正,李延庆立刻就知道他是谁了,此人叫做李真,是李文村的保正,也是李氏族人,只是血缘稍远,父亲常常提到他,但语气并不友善,有时还恨得咬牙切齿。

    “李保正找我爹爹有事吗?”

    李真当然知道李大器去县里了,只是借口罢了,他实际上是来找李延庆。

    “庆哥儿,你爹爹不在也没有关系,和你说其实也一样。”

    李真看了胡大娘一眼,胡大娘便知趣地牵着青儿走了。

    李延庆也心知肚明,这个从来不上门的村官今天大驾光临,十有**还是因为昨晚的事。

    “这个板凳是刚才族长坐的,李保正坐下说吧!”李延庆搬了个板凳给他。

    李真显得有点紧张,眼中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忧虑,他摆摆手,“你坐吧!我就不坐了。”

    李延庆坐了下来,奇怪地看着他,心中却暗忖,‘莫非他也想请自己去跳大神?’

    李真搓了搓手,半晌才吞吞吐吐道:“是这样的,昨晚上我家的两个闯祸精跟着刘管家的儿子去了宗祠。”

    “原来他俩是你的儿子!”

    李延庆差点说漏嘴,连忙接着道:“我见四叔抓了三个孩子,说是闯祸烧了宗祠,我只认识刘福儿,另外两个原来是保正的儿子。”

    李真尴尬地点点头,“这两个逆子从小被他们祖父宠坏了,在家里无法无天,昨晚闯下大祸。”

    原来李二李三兄弟是这个保正的儿子,他立刻明白这个保正来找自己做什么了。

    他便挠挠头问道:“应该不会有什么处罚吧!毕竟是孩子,最多打一顿。”

    李真苦笑一下,如果有这么简单就好了,他还用得着过来求李延庆吗?

    他摇了摇头,“庆哥儿有所不知,烧毁宗祠这条罪在宗法上没有,就是因为罪太大了,没有人敢去烧宗祠,如果要处罚,最轻也是打断一条腿。”

    “如果重罚呢?”

    李真叹了口气,“如果重罚就是终身禁祭,两个孩子这一辈子就完了。”

    李延庆却不稀罕去祭什么祖,不过他明白李真的意思,是想请自己利用大祖显灵的身份去帮他求求情。

    李延庆对李二李三倒不反感,除了说话讨厌一点,但至少没有像刘福儿那样跑回家告状,不过父亲提到这个李真就一脸怒气,不用说,此人也一定狠狠欺负过父亲。

    李真又继续道:“能不能请庆哥儿去给族长说说情,尽量从轻发落我的两个犬子。”

    李延庆没有吭声,如果是胡大娘,不用求自己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忙,可这个李保正,父亲为什么那样反感他?

    李真当然也知道不能空手求人,他从怀中摸出一张叠得皱巴巴的黄纸,放在小凳子上,陪笑道:“这原本是你们家的三亩地契,你爹爹当年卖给我了,我就不要钱还给你们吧!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李延庆这才明白父亲为什么提到此人就咬牙切齿,一定就是为了这三亩祖田,他还觉得奇怪,别人家都有几亩土地,怎么自己家什么都没有。

    如果是公平交易,父亲也不会恨他,必然是发生了什么让父亲耿耿于怀之事。

    不过冤家宜解不宜结,这人是李文村的保正,得罪他绝不是明智之举,只要他还回土地,做个顺水人情也不错。

    李延庆便拾起地契笑道:“李保正直接去找族长吧!就说两位令郎是被刘福儿胁迫,不敢不去,至于我这边,我愿意替他们担保,请求族长饶他们一次。”

    李真大喜,他被两个儿子闯下的大祸弄得焦头烂额,一早就去求了李文贵,李文贵虽然答应从轻发落,可从轻发落也是打断一条腿,他怎么舍得?

    幸亏刚才大光告诉他,只要这位庆哥儿肯开口向族长求情,自己的两个儿子就没事了,李真也听说了昨晚之事,他心中顿时燃起一线希望。

    他连忙拱手道:“多谢庆哥儿帮忙!如果庆哥儿现在有空,我们能不能一起去趟镇子。”

    李延庆哪有心情陪他跑镇子,他当即回屋写了一张纸条,递给李真,“你把这个给族长,他就不会追究令郎了。”

    李真见李延庆不肯去,也没有办法,只得接过纸条千恩万谢走了,李延庆此时的心情着实很爽,童心大发,索性翘起二郎腿,对门外得意洋洋大喊道:“李老爷在此,还有哪位乡邻要我批条子的,尽管来吧!”

    “请问。。。。大器兄弟在家吗?”门外真的传来了一个非常和蔼的声音。

    。。。。。。

    正所谓‘贫居闹事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自从族长登门后,短短半天时间就有四个族人上门探望,除了热情表达愿意帮助大器照顾他独居在家的儿子外,还送来两只南瓜,一条腌鱼和半袋豆子。

    李延庆将这些东西统统送给了胡大娘,他无法回报胡大娘一家雪中送炭的恩情,这些只是他的一点心意。

    下午,李延庆家的院子里又热闹起来。李府杨大管家带着几名瓦匠来看屋子了,杨大管家名叫杨善民,年约四十岁,他的脖子很长,头小身体大,一双小短腿,穿一身白衣,远远看去活像一只大白鹅。

    杨大管家的脸上一年四季总是堆满了笑容,虽然他背后也有个‘笑面虎’的绰号,但还是让人感觉他比起凶神恶煞的刘承弘要亲和得多。

    不过今天杨大管家确实心情极好,笑容发自内心,他原本是三管家,昨晚刘承弘被赶走后,他便被老爷提拔为大管家,从前骑在他头上的孙二管家变成了他的下属。

    “庆哥儿,这十贯钱是你爹爹的吧!我替你从刘承弘那里要回来了。”杨大管家笑眯眯拍了拍李延庆的肩膀,把一个沉甸甸的布袋子放在了李延庆的脚下。

第十三章 鹿山学堂

    李延庆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善解人意的大管家,他怕族长怀疑自己昨晚是为了报刘承弘之仇,所以不敢提那十贯钱的事,没想到这个杨大管家是个有心人,居然把这十贯钱送回来了。

    难怪能当上大管家,果然是个七窍玲珑心,李延庆连忙感谢杨管家的好意,杨管家呵呵一笑,又让人拿上来一袋米和几斤肉,“这是我家老爷送给你的,对了,还有这个。”

    杨管家从怀中摸出一张发黄的纸,“这是你父亲当年给我家老爷写的欠条,老爷让我一并给你。”

    李延庆接过欠条,迟疑一下问道:“大管家,应该还有别的东西吧?”

    杨管家向两边看看,便把李延庆拉到一边低声说:“还有点钱,老爷担心你一个人,家有财不安全,等你爹爹回来以后再给他,庆哥儿就放心吧!既然老爷答应了,不会食言的。”

    “大概有多少?”

    杨管家想了想道:“你爹爹在李府帮忙养马,说好每天五十文钱,也就是每月两贯钱,其中一贯钱还债,剩下一贯钱就拿回家了,一年十二贯,四年就是四十八贯钱,这次老爷准备补给你爹爹五十贯钱。”

    宋朝钱制,一贯钱一般都是七百七十文,这个李延庆也知道,可是父亲每月工钱居然只有两贯钱,这也太少了。

    杨管家也有点尴尬,连忙解释道:“你爹爹那身体你也知道,他在李府养马也真做不了什么,每天就是帮忙铡铡草料,真正的马夫每月也才四贯钱。”

    “我只是随便问问,让杨管家费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