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遇到,两人心中对李延庆立刻充满了好感,觉得这个少年才是真正的君子。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环之声,还不等李延庆起身,一个穿着雪白长裙的女子便在几名侍女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李延庆头脑顿时‘嗡!’的一声,如果刚才两个侍女是他从未见过的美貌,那眼前这个女子就是美得令他窒息了,什么叫做倾国倾城,什么叫做沉鱼落雁,什么叫做不染人间气息,他终于体会到了。

    那种难以言述的清丽出尘的气质,就算比喻为仙女也不足以描绘,相比之下,旁边两个侍女立刻变成了凤凰身边的黄雀。

    这时,屏风后面又煞风景地走出一个老者,不过他的作用很大,立刻将李延庆从恍惚中惊醒,他连忙起身,躬身施一礼,“相州李延庆很荣幸见到师师姑娘。”

    李师师也盈盈施个万福,轻启朱唇,声音如天籁之音,“师师终于等到少君了!”

    周邦彦上前笑道:“小官人那首诗让师师姑娘梦萦魂牵近一个月,老夫也很好奇,究竟是哪位高人写出如此动人心魄的诗,想不到竟然是如此年轻的士子,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不服老不行了。”

    李延庆脸上有点发热,那可不是他写的,那是号称‘少妇杀手’的纳兰性德的作品,他本来想说是一位隐居高人所写,但在美貌绝伦的李师师面前,他没有勇气承认,他实在不想破坏自己在李师师心中的形象,况且他还有求于李师师。

    “过奖了,延庆不敢当!”

    李师师见李延庆还站在坐榻匣子里,便抿嘴一笑,“少君请坐!”

    她年纪也只比李延庆大几岁,称李延庆小官人有点不妥,她便直接称呼少君,这也是宋朝对年轻贤者的一种尊称,如果是普通读书人,称为秀才,尊重一点称为夫子。

    李延庆坐了下来,李师师如一片云似的在他对面轻盈坐下,周邦彦则坐在上首,他是这间屋的主人,本来李师师想请李延庆到自己屋中就坐,但周邦彦却考虑得周全,那样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非议,去自己屋中最好。

    周邦彦向李延庆介绍了自己,李延庆这才知道,原来眼前这个老者竟然就是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他连忙再次起身行礼。

    周邦彦请他坐下,笑道:“我托一个礼部熟人帮忙打听小官人的消息,结果他一听小官人的名字,就说小官人是去年相州发解试解元,我还有幸拜阅了小官人的卷子,我就给师师说,小官人没有参加省试真是可惜了,以小官人的那份卷子,完全可以高中进士,不光诗写得好,书法也好,问策更是大作,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女真人的可怕。”

    李师师低低叹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令人何等凄婉无奈,读了少君的诗,我还以为东京又将走出一个柳七郎,但看了少君的问策,我才知道自己错了,少君并不是悲花叹月之人,而是忧国忧民的志士,令师师更加敬重,师师无礼以敬,愿给少君献茶一杯。”

    周邦彦顿时鼓掌赞道:“老夫今天要沾小官人的光,第一次见识师师分茶之技!”

    李师师淡淡道:“雕虫小技,何足挂齿,醉翁不要让少君见笑了。”

    李延庆微微一笑,“延庆愿欣赏师师姑娘的高妙之技!”

    这时,两名李师师的侍女端一只玉盘上前,里面放着一壶滚水和茶碗,宋朝的茶叶和今天不一样,成品是团茶,喝茶前需要细细研磨成茶粉,放在杯底,然后用沸水冲泡成茶汤,并用茶筅快速击拂茶汤,使之产生泡沫,这就叫点茶,就和今天冲泡咖啡差不多。

    点茶也对于普通人家很简单,但对于上层人家则极为讲究,茶叶的质量,茶末的细腻,水质、火候、茶具,任何一环都不能马虎。

    水要用山泉水,火候则两沸时最恰到好处,否则‘未熟则末浮,过熟则茶沉’,茶水应呈白色为佳,茶具一般用建盏,也就是建安茶盏,绀黑,坯厚,纹如兔毫,盛茶则久热难冷,而且白茶黑盏也相得益彰。

    点茶发挥到了极致,就形成了一种分茶的高超技术,也就是在沸水冲茶后,茶面上会形成种种栩栩如生的图画,虽然时间极为短暂,却是茶技中的极致了,李师师不仅歌舞名动天下,分茶之技也极为高超。

    李延庆也见过一次分茶,那是在考中解元之时,知州摆宴招待,专门请了一名茶妓给大家分茶,他是从那时候才见识了分茶的技巧。

    李师师拎起玉壶,薄袖滑落,露出纤纤玉手和一段雪藕般的皓腕,她先给李延庆分茶,周邦彦笑道:“小官人看好了!”

    李延庆目不转眼地盯着茶碗,只见一股滚热的清泉从壶嘴中细细流出,冲进了茶碗中,茶水翻腾、茶末飘香,沸水时快时慢,时多时少,白色的茶末在水面上盘旋打转,当水流停下时,一幅江山明月图出现在李延庆的面前,只见夜空如黛,山峦起伏,一轮圆月挂在山峦之上,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李延庆情不自禁赞叹道:“今天若不见,真不知世间还有如此高明茶技!”

    李师师浅浅一笑,“令少君见笑了!”

    片刻,白沫消散,图画消失不见了。

    周邦彦鼓掌大笑,“下面轮到老夫了!”

    李师师却摇了摇头笑道:“若醉翁少喝两杯,填一首让师师心动的词,师师也愿意给醉翁分茶。”

    周邦彦愕然,大呼不公平,“我给师师填了那么多首词,难道还不能享受一次分茶吗?”

    李师师嫣然一笑,“可师师也曾经为醉翁献过舞了,想要分茶,醉翁就得振作起来。”

    近一年周邦彦沉溺于美酒中,李师师屡屡劝他也没有什么效果,今天便接机再劝一次,周邦彦当然也知道李师师的好意,怎奈他根本戒不掉酒,只得挠挠头皮道:“可惜老夫喜欢酒不喜欢茶,下次师师给我酿好酒吧!”

    李师师见他不听自己劝,心中暗暗伤感,她和周邦彦情同父女,眼看他年事已高,却不顾及年迈身体嗜酒,这让她极为担忧。

    李延庆喝了茶,下面就该谈及正事了,他从随身皮囊中取出一只小瓷瓶,轻轻拧开瓷瓶,顿时一股馨人香气扑面而来,李师师虽然不施粉黛,但她却喜欢香水,对香水也极为敏感,顿时惊讶道:“是蔷薇水,不对,是朱栾,也不对,朱栾没有这么香!”

    李延庆把瓶子递给她,“这是我亲手配制,送给师师姑娘。”

    李师师微微一怔,心中略有些失望,“少君怎么也喜欢女流之物?”

    李延庆不慌不忙道:“我不是喜欢,我是刚刚开了一家胭脂铺,叫做宝妍斋,准备挽袖大干一场。”

    李师师和周邦彦对望一眼,两人都有点糊涂了,周邦彦问道:“小官人不是准备上太学吗?怎么开始经商了。”

    “太学是主业,经商是辅业,两者并不矛盾。”

    李师师冰雪聪明,她已经猜到了李延庆的来意,她心中着实失望,便淡淡问道:“少君就这么喜欢经商赚钱吗?”

    李延庆注视着她的美眸,缓缓道:“我想师师姑娘也应该看过我的问策,将来总有一天女真豺狼会大举南侵,河北首当其冲,必然生灵涂炭,我的家乡也会惨遭异族铁蹄蹂躏,那时,李延庆就是想帮助那些流离失所的老弱妇孺也将无能无力,所以我必须要积攒一笔钱财,未雨绸缪,就是为将来那一天做准备!”

    “你说得可是真心之言?”李师师美目变成异常明亮,深深凝视着李延庆。

    “延庆所言句句是实!”

    李延庆创办实业虽然未必是为了救助孤老,但也确实是为了那一天做准备,自古很多诗人长叹,‘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

    但李延庆却不相信那一套,所谓没有报国之门只是托词罢了,门永远都有,就看你想不想去推开它,对李延庆而言,强大的财力就是推开门的一种有力手段,可以招募军队,可以购买兵甲战马,如果不及早准备,事到临头当然会茫然不知所措。

    李延庆虽然只是第一次见到李师师,但李师师却是为了自己的问策而献茶,并不是为了那首‘何事秋风悲画扇’,也足见她是一个忧国忧民之人,他相信李师师能理解自己的志向,能够帮助自己。

    李师师低头沉思片刻,抬起清丽绝伦的俏脸注视着李延庆道:“那你再写一首诗,以明心志。”

    李延庆低头想了想,他诗词较弱,虽然也能应付,但在周邦彦面前他实在拿不出手,为了打动李师师,他只能再借助历史上的名作了。

    李延庆提笔写了一首诗,随即放下笔,起身抱拳道:“师师姑娘如果愿意替宝妍斋宣传,延庆感激不尽,如果姑娘觉得延庆诚意不足,那延庆也非常感激师师今天的茗茶,先告辞了!”

    他又向周邦彦抱拳行一礼,转身便扬长而去。

    李师师拾起桌上的诗作细细读了一遍,顿时娇身一颤,美目中迸射一种从未有过的复杂情绪,她慢慢走到玉廊前,默默凝视着李延庆离开丰月楼远去的背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首千古绝唱的诗怎么能不让她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四千字大章再求票求订阅!】

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学

    在李师师和矾楼不遗余力地宣传下,宝妍斋胭脂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开业的第一天,整个汴京都为之轰动,上万年轻妇人云集新桥,胭脂铺几乎要被挤破了门,宝妍斋临时聘请的五个售货女妓忙得脚不沾地,一天下来声音都哑了,连带着周围店铺的生意也跟着好了起来,仅第一天胭脂铺的净利润就达三百贯之多。

    虽然女人们未必想做女妓,但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拥有李师师的容貌,当李师师坦言自己专用宝妍斋的胭脂后,汴京的女人们为之疯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脸在用了宝妍斋的脂粉后,能变得如李师师一般美貌。

    而且矾楼也在李师师的劝说下,接受了宝妍斋胭脂铺为胭脂供应商,这无形中又给宝妍斋添了一道光环。

    但光凭李师师的代言是无法形成永久的口碑,宝妍斋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好货,就如张古老的胭脂和王家的香墨一样。

    女人们很快就发现了惊喜,宝妍斋的兰黛香水只卖两贯钱一瓶,不仅比进口的大食蔷薇水便宜得多,而且量多品质也更好,大食蔷薇水香味浓烈,时间持久,但兰黛香水不仅香味浓郁持久,透瓶可闻,而且还有一种蔷薇水没有的幽香,这更符合东方的女人的喜好。

    消息很快传开了,一连十几天,每天在宝妍斋买香水的女人排队足有两里,络绎不绝,而且买了香水还免费送一堆小包装的胭脂和眉墨,如果买两次以上香水,还可享受买其他胭脂折扣,更是满足了女人们喜欢免费赠品的心理。

    短短半个月时间,宝妍斋声名鹊起,成为老牌胭脂铺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被汴京人誉为三大胭脂品牌之一,但它的背景也引起了很多人极大兴趣,尤其传闻东主姓李后,大家便纷纷猜测李师师就是这家胭脂铺的东主。

    在胭脂铺大获成功后,李延庆就基本上撒手不管了,时间进入三月,太学终于要开学了。

    。。。。。。。。

    太学在宋朝的兴起有着深刻政治、文化因素,一方面是原有的国子学、广文馆和宗学已经培养不出高水平的政治家,它们面对权贵之弟,生源狭窄,完全不能新王朝的需要。

    尤其宋朝进入平民社会后,朝廷的温和,统治阶层对普通民众权利的重视,这就给了更多寒门士子崛起的机会,庆历兴学后,面向天下民众的太学便逐渐取代了原有的教育机构。

    但宋朝读书之风强盛,光靠一个太学还是远远满足了不了大宋读书人的需求,四大书院随之出现,他们成为了太学的一种补充,但四大书院的出现并没有削弱太学的主体地位,反而更加促进了太学的发展。

    王安石变法中,强烈主张用长期教育取代科举,太学正式进入了全盛时期,三舍法孕育而生,各地兴办州学、县学,配合科举,一层层地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李延庆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从一个乡村少年一步步走进了太学的大门。

    太学在蔡京主政后进行了一次扩招,人数由原来的两千四百人增加到三千八百人,其中外舍生三千人,内舍生五百人,上舍生三百人,一个普通士子从外舍开始,一步步向上攀登,最后读完上舍,至少要耗费十年时间,加上小学堂五年、县学两年、州学三年,至少要苦读二十年的书才有机会成为大宋官僚机构中的一员。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时间,真正的优秀士子根本不用耗费这么长的时间,很多士子再进入太学两三年后就考上了科举,直接授官出仕途。

    而且只要考中举人就有资格进入太学读书,并不要求是否读过州学,如果考上解元甚至直接进入内舍,这种宽松灵活的政策便给了很多优秀士子弯道超车的机会,正是这个原因,太学中十五六岁的太学生比比皆是,但像李延庆这样直接进入上舍读书的少年士子却极为罕见,不是没有,而是各种因素凑在一起概率实在太小。

    所以听说一个十三岁少年士子进入太学上舍后,立刻在太学内引发了轰动,很多人便猜测他有极深的背景后台,甚至有人怀疑他是皇族子弟,不过他们毕竟是太学生,不是市井百姓,这种轰动只过了两三天大家便渐渐淡忘了。

    李延庆适应力极强,在太学只呆了三天,他便适应了太学的生活,李延庆到现在才明白汤阴县学为什么管理那么宽松,就是因为它完全照搬了太学的模式。

    太学比县学更加宽松自由,没有人管理监督他们,读书学习完全靠自觉,太学有各种大儒讲课,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程去听讲,来或不来教授们也不闻不问,出门不用请假,夜不归宿也无人过问,不仅如此,太学还允许学生出去游学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虽然太学给了学生们绝对的自由,但太学也要看结果,年考相对容易一点,但太学升级考试却是每个士子的噩梦。

    不管平时怎么放松,升级考试却是一头谁也别想轻易迈过去的拦路虎,其难度不亚于科举考试,得分必须在上上才能升级,得分中上允许复读一年,中上以下则直接淘汰,这就是外舍有三千学生,到了内舍却陡然变成五百人的原因,六个外舍太学生只能升级一个。

    郑荣泰就是升级考试没有过,凭借家中的大把花钱才勉强得了一个中上,准许复读一年,也是他运气好,恰好遇到太学改革,准许发解试成绩带入太学,郑荣泰跑回相州参加解试,通过地方官府作弊考中了举人,这才迂回绕过了极为残酷的升级考,进入内舍读书。

    “老李,你怎么住这鬼地方?”

    这天下午,郑荣泰前来上舍拜访朋友,一进门郑胖子便嚷嚷起来,“你好歹也是上舍生,怎么住得比我这个内舍生还差?”

    李延庆住的是标准的上舍生房舍,一个院子住三名上舍生,每人里外两间屋,这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但在郑荣泰眼中,这房舍还是太简陋了。

    他走进里屋转了一圈,嘴里啧啧作声,“外面书房,里面卧房,那起居房在哪里?下人房又在哪里?你不会打算这几年没有丫鬟服侍吧!”

    李延庆正坐在桌前练字,郑胖子象只肥胖的绿头苍蝇一样闯进来嗡嗡乱叫,李延庆写不下去了,他索性放下笔笑道:“我倒没有听说,太学还允许带丫鬟?”

    “那就是你少见多怪了,莫说丫鬟,带娘子来陪读都可以,别看我读书不行,但钻太学漏洞方面我比你强,你看看太学补充条款里怎么说的?内舍许带书童一人,上舍许带书童两人,可没说是男书童还是女书童;已婚者准携妻同住。”

    “可我没有看见有带书童或者妻子的太学生啊?我周围一个都没有。”

    “你住的鹤园,这是寒门子弟住的地方,当然没有,你去梅园和菊园看看,那边没有这种里外两间屋的,都是至少三间屋,还有独院四间屋,每月花一两贯钱就行了,你又不是穷得叮当响,干嘛住这种破房子。”

    他这一说,李延庆倒点动心了,倒不是他贪图享受,而是他的两个同院舍友太过于亲密,虽然不能说他们是断袖之交,但两人整天形影不离,卿卿我我,着实让李延庆看得难受,想到自己以后几年都要面对这两人,他就有了换房之心。

    “好吧!我现在正好无事,你带我去看一看。”

    郑荣泰神秘一笑,“现在不行,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

    郑荣泰将李延庆带到了太学南校场,这座校场相当于后世一个半足球场大小,给太学生上武技课所用,射箭、跑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