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目前的天元帝国,绝对已经乱成了一团。据各地的报告,现在的起义军总数已经达到十五万,而且还有继续增长的势头。特别是距离帝国大军较远的地方,这种势头更加明显。更加让天元帝国恼火的是,这些起义军竟然统统打着龙神教的旗号,不约而同地宣布愿意听命于神龙宗。甚至向玄冥郡的起义军首领陆风,干脆直接自封为神龙军玄冥将军。当然,这在事前也是得到了龙韬的认可。陆风一开了这个头不要紧,各地起义军首领纷纷效仿。就像那首先起义的朱挺,也宣布自封为神龙军风雨将军。大约一个月之后,所有八名首领全部成了神龙军的将领,分别如下:玄冥将军:陆风;风雨将军:朱挺;
霸陵将军:凌可;
直隶将军:区震;
扶风将军:车乾;
铜关将军:孙奉;
下滇将军:云常;
江源将军:周太。
这些人,清一色的“龙血”组织成员,完全听命于龙韬。在龙韬得到的许可之后,这些人纷纷举起大旗。随后不久,龙啸天向天下发布公告,宣布热忱欢迎八支起义军的归附。而这些起义军首领,日后成为了大名鼎鼎的“龙血八将”。
第2卷 第二百五十九节 :情势危急的天元城(2)
“什么,直隶郡也出现了反民,人数达到两万!”留守帝都天元城的浑天侯大吃一惊。如今局势之混乱,变化之快,已经令天下人应接不暇。但浑天侯还是自信自己能够确保天元城万无一失。虽然天元大军调往前线大部分,但作为帝国的心脏,天元城还是留下了近三万军队,其中还包括战斗力强悍的一万御林军。他本来以为,天元城所在的直隶郡一定也会和龙阳郡一样,因为大军的驻守而震慑住蠢蠢欲动的反民。哪料到那个所谓的“直隶将军”区震根本不在乎这一套,依旧在直隶郡西部、接近霸陵郡的地方悍然起义。
浑天侯不知道,直隶郡的起义乃是神龙宗安排的重头戏。可以说,哪怕其他七郡全都不动,这直隶郡还是必定要闹起来的。唯有如此,才能对龙江北岸的几十万天元军产生致命的心理打击。直隶郡、天元城,那是整个天元帝国的心脏。
“二叔,直隶郡反民的威胁太大了,而且已经造成了帝都的严重恐慌,必须尽快镇压下去了!”长公主对浑天侯说道。
“镇压?”浑天侯苦笑道,“我们手中只有三万士兵,而且那一万御林军无论如何是要留守帝都的。剩下的两万,你认为能够稳胜两万反民吗?这些反民,可不能等闲视之啊!”
可以说,“龙血八将”所率领的起义军绝对是素质最高的起义军。这些起义军不但拥有独立的信仰、严明的组织和刻苦的训练,甚至还有大量的精良装备。这些装备虽然赶不上帝国正规军,但也算是非常说得过去了。更让天元帝国忧虑的是,一些起义军甚至组建了大队的骑兵。像“玄冥将军”陆风,手下竟然有一个两千人的重骑兵军和一个三千人的轻骑兵军。与正常编制的三千人、五千人相比,这两个军虽然小了一点,但也绝对实力出众了。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神龙宗的暗中支持。为了提升这些队伍的战斗力,神龙宗不知投入了多少财力物力,好在如今见到了成效。
思索良久之后,浑天侯说道:“这样,霸陵郡还有一万守军。命令他们出兵八千,天元城两万部队全部压上,另外再派出三千御林军。这样一来,以三万多的正规军兵力,应该能够较快地打散直隶的反民。一旦胜利之后,各部迅速回防。同时向陛下求援,要求抽出部分士兵尽快回防帝都。”说到底,浑天侯打得就是一个时间差。为了剿灭区震的两万起义军,浑天侯甚至要求霸陵总督暂时放弃对“霸陵将军”凌可的剿杀。
次日,两万多帝国精锐士兵从天元城浩浩荡荡出发,直接扑向直隶郡西部的区震。三日后,八千名士兵也按照命令从霸陵城开拔,试图两面夹击一举击溃起义军。当然,浑天侯巴不得全面歼灭区震所部。但时间紧急,天元城和霸陵城不容有失,只能速战速决。
天元城至霸陵城之间近千里均是平原,如此规模的行军自然难以掩住众人耳目。就在天元城北一百里的山林中,“玄冥将军”陆风正笑呵呵地和两个人说话。这两个人来到陆风的军营已经好几天,但士兵们都不认识他们,只知道这是陆风将军请来的贵客。
“盟主、四公子,探马已经把消息带来了!呵呵,这浑天侯果然按照咱们的‘要求’开展行动了!”陆风低声笑道。再看这两名青年,竟是龙韬和他的四哥龙威。临行前,龙啸天考虑到龙韬的单战实力虽然出众,但在运筹帷幄、指挥战争上面还是有些陌生。此刻,作为龙啸天作战参议的龙威自愿请缨,愿协助龙韬开展这次后方大会战,开辟第二战场。龙战天知道龙威在兵法上造诣匪浅,便建议龙啸天同意了龙威的请求。
第2卷 第二百六十节 :平原会战
“这浑天侯还真给咱们面子。陆将军、五弟,”龙威笑道,“既然如此,咱们也不要闲着了!”
“好,传令各部,按原计划动身!”龙韬下令。
从天元城出动的大军由帝国元帅黎安带领,浑天侯依旧坐镇天元城。
这黎安贵族出身,颇通兵法。临行之际,此人就曾建言浑天侯,说目前不宜调动士兵出击,而是应以防守为主。只要龙江北岸的大军抽调回来哪怕三万,帝国也就拥有了足够的游动兵力。加上各地守军的配合,足以各个击破八支起义军。从军事上来讲,黎安的策略是正确的,浑天侯也明白这一点。但是,浑天侯考虑的更多的还是政治因素。如果帝都附近的反民都能横行无忌,那么天下臣民必然对天元帝国的统治力量产生极大的怀疑,更容易促使那些蠢蠢欲动的人提前造反起义。一旦那样的话,整个帝国将真的没法收拾了。
不过,浑天侯对于黎安的个人能力还是信得过的。在所有众臣之中,黎安经历的剿匪、平叛等战斗极多,经验不下于当今丞相、帝国元帅凌寒。他和凌寒二人,并称天元军方双臂。其中黎安早年多是参与国内的战斗,而凌寒主要针对星汉帝国,所以后者的声名稍微高些。
“快,加快!”一路上,黎安命令手下军士不停地急行军。虽然一些士兵叫苦连天,但黎安还是不改初衷。他知道,只要自己这两万多人马一旦离开天元城,那么帝都的防御几乎立时降到了最低。所以,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打垮“直隶将军”区震,然后尽力返回天元城。
“报——将军,前方三十里处,便是乱贼区震的军营所在。”一名探子报告道,“可能他们已经接到风声,现在摆出了全面一战的驾驶,各项准备看似非常充足。”
对方知道自己的行踪,黎安并不觉得意外。他立即下令道:“大军再向前开进十里,然后休整一夜。”根据约定,霸陵总督将率领八千人将在今夜抵达,并于明晨拂晓前同时发起总攻。而保持二十里的距离,是担心区震的起义军突然袭击,毕竟自己的队伍非常疲惫。如果区震强行二十里到这里,自己的部队已经休整了一个时辰,而对方也消耗了不少体力,想必区震不会这么干。
经过几天的急行军,天元大军已经相当疲乏。听主帅下令休整,大家自然兴奋异常,乱哄哄地就地坐下,甚至有的躺在地上就睡。
大约刚刚过去两刻钟的时间,疲乏的天元士兵彻底进入放松状态。突然听得南方一阵军马奔腾的声音,众人顿时警觉起来。黎安望着军马声传来的方向,瞳孔一阵收缩。“下令,迎敌!副官,不是说乱贼区震的两万人都在二十里外吗?”
“大帅,确实如此。”黎安的副官说道,“那区震的人马的确未见任何调动!”
黎安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大叫一声:“不好!传令下去,支起拒马,重步兵拼死抵御这波敌人的进攻,至少坚持一刻钟的时间。重骑兵随时准备突击;五千轻骑兵兵分两路,居于大军前方一里处左右两侧,准备夹击敌人。三千御林军固守西边阵营,时刻准备抵御区震部乱民的袭击。八千轻步兵居于中央军营,随时听候调度!”
第2卷 第二百六十一节 :大败黎安
从这波敌人来的时间来看,对方对战机把握的异常精准。假如不是区震所部的话,那么极有可能来自南部的下滇郡或者江源郡。这些起义军开展起了有效的配合,说明对方已经不是各自为战的乱民,而是准备打一场有计划、有组织的大会战!如果再以简单的剿匪心态对待这些起义军,必将遭受巨大损失。事实证明,黎安不愧是大陆闻名的名将。正是他在紧急关头的这番安排,使得手下两万军士避免了全军覆没的结局。
半刻钟后,来自南方的军马终于露出了身影,黎安倒抽一口冷气——这还是乱民吗?两千重骑兵打头,后面是三千轻骑兵,再往后是大约五千步兵。各军种不但划分严明,而且从行军的纪律和指挥来看,绝对不弱于正规的帝国军。从对方中军大旗上的字号“周”来看,黎安此前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支队伍正是南部“江源将军”周太的部队。
双方距离只有两百丈了。“杀——”随着中军主将的一声令下,周太部的重骑兵加速冲锋,在重骑兵推进一百丈后,轻骑兵极有秩序地冲出,随后的步兵也如狼似虎地扑杀过来。
距离天元军那排拒马大约还有十多丈的距离,起义军的重骑兵突然发出一阵轻微的“噗噗”的声音。在嘈杂、巨大的行军声音的掩映下,这种细小的声音几乎听不到。于是,拒马后手持长戈准备攻击的天元重步兵顿时倒下一大批。他们身上所中的,正是神龙宗蓝凤儿所发明的机弩。在这么短的距离内,这种机弩甚至可以穿透重骑兵的铠甲,何况这些重步兵。
没有了拒马后面阻拦的士兵,大批起义军重骑兵冲进了天元军大营,随即展开了残酷地杀戮。本来天元军不至于这么不堪一击,但是他们经过几天的急行军,状态根本没有恢复过来。待天元军刚刚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起义军轻骑兵又呼啸而来。三千轻骑兵的加入,使得战场形势再次出现一边倒的危局。哪怕黎安是久经战阵的名将,心中依旧紧张不已。随后,他传令事先驻扎在两侧的五千骑兵急速杀来。其中一队从后方攻击起义军的骑兵,而另一队截杀后续赶来的起义军步兵。至此,天元军的阵脚方才稳了下来,而战场形势也终于进入了激烈的对战厮杀。
黎安所部毕竟是正规军,战斗力还是有的,而且他们的总兵力为两万人。虽然刚才猝不及防下损失了两千多,但总体实力还是高于周太的起义军。经过两刻钟的厮杀,天元军虽然继续伤亡,总兵力只剩下了一万五千左右,但起义军也损失了三千人,只剩下七千左右。如此僵持下去,起义军的局面将会越来越被动。
就在这紧急关头,战场西部传来了震天的厮杀声,“直隶将军”区震的队伍到了。一时间,周太的起义军精神大振。他们知道区震的队伍足有两万人,一旦加入战团,天元军必将不敌。
怕什么来什么,这是黎安当前的想法。好在此前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命令战斗力强悍的三千御林军在西部备战。否则,自己一方一定会被杀得人仰马翻。
不过,人数差距实在太明显了。区震的两万起义军虽然单体战斗力不如御林军,但总体战力实在高出对方太多。几个回合下来,天元御林军在损失一千多人之后终于抵御不住了。
第2卷 第二百六十二节 :攻城拔寨
眼见形势岌岌可危,黎安果断下令:全体撤出战场,重骑兵在后阻击,大军向来得方向退回。而且黎安一再声明,无论如何要退守至身后三十多里处的小山——天鸡山。
在区震和周太的一路掩杀下,黎安的天元军损失过半,只剩下不足一万。反观起义军越杀越勇,总体兵力还在两万五左右。兵败如山倒,天元军惶惶如丧家之犬。好在天元军剩余的几千重骑兵和两千御林军战力强悍,使得大军争取到了更多的撤退时间。
终于赶到了黎安所指的天鸡山,天元军在将领指挥下纷纷爬上山头。这是一个光秃秃的、坡度较小、只有百十丈高的小山,所以天元军的骑兵也得以上去。当区震和周太正要杀上去的时候,山腰两边突然各出现五百多弩兵,对着起义军就是一阵乱射。
今日上午,黎安命令这一千多弩兵守备在此地。因为黎安感觉自己孤军前驱,根本没有大后方。所以他暂时以此为一个小据点,多少可以有所依靠。不得不说,黎安的安排非常见效,终于避免了被全歼的命运。
这些生力军虽然只有一千多,但居高临下的长距离射击还是极有杀伤力的。起义军一个冲锋就折损了一千多人,不得不再次退到山脚下。更重要的是,一千生力军的出现,极大振奋了天元士兵的士气。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被追杀,天元士兵终于缓过神来,正面迎战下方的起义军。
区震和周太也不是傻子,知道事情到了这一地步,已经难以再有什么作为。而且见识到黎安的周密安排,两人也知道这个名将不是好惹的。如果是换了自己是天元军主帅,在刚才那种危及的情形下,两万多大军早就彻底完蛋了。如今,天元军还有一万多战力,而且处在居高临下的位置。哪怕自己一方强行攻上去,也势必造成一半以上的伤亡。而且,“龙血”盟主龙韬此前已经安排过,区震和周太只负责尽力杀伤黎安的军队,并没有要求不要命的全歼对方。
两人简单商议一下之后,区震高声向山上喝到:“天元帝国的爪牙们听着,回去告诉你们什么皇帝,不要再打咱们的主意。如若不然,咱们必将踏平天元城,生擒天元帝!”
随后,两万多起义军高呼道:“踏平天元城,生擒天元帝!踏平天元城,生擒天元帝!”直听得山上的天元军一阵气馁。最后,区震和周太率领手下的兵士,扬长而去。
区震和周太没有各回各部,而是根据事前得到的指示,兵合一处,直接返回区震的大营,然后做出了一系列既定部署。
话说黎安遭受如此挫折之后,立即派人加速前去,要求前来参战的霸陵总督无论如何也要尽快返回。但是,这个消息来得太晚了,霸陵总督已经进入了区震和周太的包围圈。
这霸陵郡只剩下一万军队,根据帝国的要求,霸陵总督带出了八千。按照原来的计划,黎安两万多人正面攻击区震,而自己这八千军队作为援军从后方攻击的话,作用是极大的。但是战争形势瞬息万变,黎安已经退守天鸡山,霸陵总督的八千人就成了正面攻击力量。试想一下,黎安两万多精锐部队尚且不是起义军的对手,那霸陵总督这八千人绝对不够看的。更要命的是,此次会战的总策划龙威已经算到天元帝国会有这样的举动,所以事先已经交代区震和周太布下了一个大口袋。眼下,霸陵总督的八千人已经彻底钻进了口袋之中。
第2卷 第二百六十三节 :生俘黎安
后果不用猜,两万五千多的起义军在巨大人数优势的前提下,加上又是伏击,又是截杀,而且还有强弩乱射,不消片刻便几乎损失殆尽。幸好霸陵总督的护卫队英勇强悍,才使得他得以脱逃。霸陵总督带着身边仅存的三百多护卫队,仓皇地逃向霸陵城。身后,是区震一部两千多人的轻骑兵紧追不舍。
好容易到了霸陵城下,霸陵总督屡次急切地呼唤开城门,但城头却无反应。此时,天色已晚。忽然,一个个火把点燃,映红了霸陵城的上空。城头上一名彪悍的将军站了出来,朗声笑道:“总督阁下,在下神龙军‘霸陵将军’凌可,已经久候多时了,哈哈哈哈!”
霸陵总督大惊,策马掉头就走,哪知身后区震的骑兵已经掩杀过来。霸陵城的城门此时大开,里面冲出一标军士,前后夹击之下,将霸陵总督当场活捉。
去年,霸陵郡遭遇大地震,霸陵城受损严重。虽然经过了整修,但防御力较之以前还是有所不如。加上霸陵总督抽出八千人之后,城内只剩下两千守军。起义军中的“霸陵将军”凌可根据龙威此前的安排,一举攻破霸陵城。这也是起义军、或者说神龙军在神龙城外占领的第一座中心城市。
随后不久,区震、周太率领本部前来霸陵,三股力量汇集一处,总兵力接近四万人。对于防守霸陵城而言,已经足够了。
第二日,龙韬以神龙宗的名义昭告天下:霸陵郡已经为神龙宗所占领。这则消息公布之后,整个天元帝国真得惊慌了。如果说起义军之前还只是疥癣之疾的话,现在已经真正成为心头大患。这些貌不惊人的“乱民”,竟然真的有能力攻城拔寨!
第三日的时候,天鸡山的黎安已经知道大势已去,必须迅速返回天元城。否则,如果乱民有针对性的突击的话,仅凭天元城那七八千御林军,绝对不可能支撑太久。假如帝都天元城失守,自己那就是百死难辞其咎了。
经过两三天的休整,黎安率领的军队刚刚恢复了状态,却又要开始急行军。虽然士兵多有怨恨,但想到情势的危及,还是按照命令加速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