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财迷抗日记-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厂生产的蒸汽机。可以让这船拖着陶瓷潜艇,到达要埋伏的地点附近,几天以后再去接它。

因为自身活动范围小,财迷觉得这陶瓷潜艇只能叫做伏击潜艇。它的优点是制造容易,价格低。

陶瓷潜艇和辅助船都在科辉船厂制造,潜艇在六月下旬下水,配套的机帆船八月初下水。二龙从潜艇的设计到制造,全程参加了,而且很感兴趣。六月中旬,从部队中选了三十个人,从小港村找了四个年青的渔民,加上二龙和另外二个年青技术员,组成了“海军”,由二龙负责,开始训练。对外叫“特别大队第四中队”,之前的特别大队中已经有了特种兵中队、反坦克兵中队和城市侦察中队三个中队了。

人力潜艇开始训练了,但鱼雷还在试制中,还没能定型生产,这是个大问题。

只有制作了机器动力的潜艇,才能真正保卫近海,但钢铁制作潜艇就不这么容易了。财迷决定去一下上海最大的机械工厂,也是最大的造船厂,江南制造局去看一下。

通过共济会会员的介绍,财迷以要加工化工机械筒体为由,去到江南制造局参观。

在到船坞参观造船现场时,财迷见到了作为二十一文学的人不可能想象的劳动场面。

这时的造船基本上靠铆钉铆接,而且是热铆工艺。也就是说把铆钉加热到发红后再铆接,这样锤击铆钉头容易不说,还能利用铆钉冷却时的收缩,让钢板铆得更紧。

在造船现场,船坞旁边放了炉子,铆钉就在这炉子上加热。等铆钉加热到通红时,一个师傅夹起一个加热好的铆钉,向十多米高的船台上扔去。这船台上有一个工人拿了一个装有木头手把的铁皮斗,在空中一抄,就把这流星赶月似的热铆钉接在铁皮斗中!然后另外的师傅夹了这铆钉,放入铆孔中,锤打起来,火星四溅。

二十多米的距离,十多米的高度!如果这扔铆钉的人扔得不准,或是接的人接得不好,这铆钉扔到了什么人的身上,马上就是工伤事故!就算是掉下来掉到下面的木头上,也会引起火灾。可是,下面连续的扔,上面连续的接,无一失手的。这工人师傅们的技术出神入化,可以表演杂技了。

财迷若不是来到这个时空,是怎么也想象不到有这样的造船工艺的!财迷想起有个形容劳动场面的词,叫热火朝天,就是从这儿来的吧?

江南制造局的设备能力,在当时算是相当可观的。可以卷钢筒,直径最大可达三米五。但现在厂里没这么大的钢板,要科辉自己去订了货,他们可以代为加工。但就算能卷钢筒,离能生产潜艇还远得很!内燃机、大的电动机、船坞……

财迷在江边的一排房子前,看到有一个水兵在站岗,就问陪同的江南制造局职工,这是为什么?

原来有一艘海军的鱼雷艇,正在江南制造局里维修,艇上的一些武器,卸下暂放在这仓库里。所以要大兵站岗看守。

鱼雷艇上的武器?不就是鱼雷吗?现在已经六月份了,财迷的鱼雷还没有定型生产,要不,先向海军借二个?反正都是为了保卫祖国。

财迷从科辉造船厂调了一条新造好的火轮和一条拖船,从保安队调来十个训练成绩最好的士兵。半夜三更,他带着傅家兄弟和叶展雄,以及这十个士兵,坐船来到江南制造局的船坞旁边。天很黑,造船工人晚上是不上班的,船坞空无一人。

财迷让傅保田带了十个士兵上去偷鱼雷,自己与叶展雄等人留在船上等。傅保田等人装备了带消音器的驳壳枪,但财迷让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开枪伤人。过了约有半个小时,傅保田他们就推着小车回来了。他们没有伤人,因为这站岗的士兵坐在木箱上,睡得正香。他们只是把他捆绑了。

仓库里有八枚鱼雷,另外有一些炮弹。财迷让他们只要鱼雷,炮弹什么的都没拿。

鱼雷偷到后,财迷拆开了一枚,这才发现自己的技术设计走入了一个歧途。他想了很久没法解决的蓄电池跑电的问题,人家简简单单地就解决了!原来,这鱼雷里的蓄电池,在没发动前,电解液硫酸是另外装在一个玻璃瓶中,没放入到蓄电池铅板中间去!这样,蓄电池当然不会跑电了。当压缩空气把鱼雷推出发射管时,一个挡块把鱼雷上的机关扳下。这个机关并不是财迷设想的电路开关,而是把里面的一个玻璃封管压碎,让硫酸都流入蓄电池中。这样,电机就转动,带动螺旋桨。这个办法,又简单又可靠。

二十一文学的工程师又怎样?有些时候就是不如现有的技术简单有效。






第三部 1931年  第七十八章 刺杀蒋中才

  ◆字数:3234◆


根据偷到的鱼雷,财迷组织人员修改了图纸,按图开始制造正规的鱼雷。

因为科辉有“声电陶瓷”技术和晶体管,所以,被动声纳很快就制造成功了。所谓被动声纳,也就是一个定向性能好的水下麦克风,把海中各方面上的螺旋桨等声音收集来听。潜艇头尾各装了一个定向麦克风,所以,根据二个麦克风的夹角,不仅可以确定声音源的方向,还可判断声音源的距离。

而对于海岸、停泊的船等不发声音的物体,就必须要用主动声纳了。自己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反射回来,自己接收后,根据声波来回的时间来确定物体离潜艇的距离,这就是主动声纳。原理说来不复杂,不过电路制作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动声纳制造出来后,好几个月过去了,主动声纳还在实验中。好在陶瓷潜艇一般都在水面或潜望镜深度运行,暂时没有主动声纳,也能训练、运行。

…………………………

六月二十五日,王亚樵突然来找财迷。财迷因为忙,过完年后没去见过九哥,而王亚樵也好久没有来找他了。这次王亚樵来,说是想向财迷借十五万元钱。原来他们收了广东方面反蒋中才派的孙科、唐生智等人的二十万元钱的活动经费,去刺杀蒋中才。而事情没成功,但这二十万已经花得七七八八了。

自一九三一年以来,蒋中才没有落实在中原大战后期说的,要把政权让给文官的诺言。虽然请了胡汉民等人到南京任职,但实际上仍大权独揽,一度还把与他意见相左的胡汉民扣了起来。所以这些反蒋的粤派人物要刺杀蒋,选中了王亚樵他们当杀手。

王亚樵本来就与蒋中才是对头,有老朋友出钱让他刺杀蒋,自然是正中下怀。只不过担心难以成功而已。

王亚樵的担心成了事实。刺杀蒋中才可不像杀赵铁桥这么容易,他前呼后拥,保卫严密。好不容易知道蒋要在六月去庐山,就将刺杀地点定在了庐山。王亚樵的夫人王亚英设计,把驳壳枪装在挖空的火腿里;并亲自行动,装扮成阔太太,带了几条“火腿”上山。她骗过岗哨,把枪带上了山。

但蒋中才经常活动的区域保卫太严,刺杀行动组只能在蒋中才警卫巡防得松的区域设置两个伏击点,希望蒋能走到伏击点附近。六月十七日,蒋中才真的去向刺杀行动组设的一个伏击点。但一个埋伏在竹林的队员还是被为蒋开道的侍卫先发现了,他立即向还在最佳射程外的蒋中才开了一枪,但离得太远,没有打中。警卫们一面与刺客对打,一面把蒋中才拖走。警卫人多,经一阵枪战,这个伏击者被打死。而蒋中才只是虚惊一场。随后,警卫部队对庐山进行了大规模搜查。好在上山参加刺杀的其它队员都躲过了搜捕,安全撤到上海。

王亚樵来找财迷,一个目的是借钱,以便还给广东的朋友。另一个更主要的目的,是想让财迷手下的武装力量也来参加刺杀蒋中才的行动。

财迷的保安队中有些安徽人,所以尽管有保密纪律,但还是有些风声透到了九爷耳朵里。毕竟九爷与才弥先生是兄弟,二人的手下也有点像兄弟帮派的感觉。所以,这九哥知道,光之老弟的武装力量比他要强得多。

钱没问题,十五万马上拿去。可参加这样的刺杀行动,财迷不同意。

财迷对于这样的刺杀行动并不是很支持的,现在东北形势紧张,日军入侵在即,干这种事怕没什么意义。另一时空的西安事变中抓到了蒋中才,还不是放了?

财迷问王亚樵,如果蒋死了,他的中央军会落在谁的手里?继任者会不会去打粤军而引起内战?新上台的会不会是“何中才”、“汪中才”?

王亚樵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如果出来的也是政治独裁者,就再杀?

这要杀到什么时候?所以说杀一个蒋中才,怕是不解决问题的。如果引起内乱,对百姓更是无益。

王亚樵问,那应该怎么办?

财迷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反正首先要准备应对很可能发生的日军入侵东北,其次是扩大民主力量。要实现这二个目标,都离不开武装力量。这是财迷手下有武装力量的原因。反正现在财迷的部队,主要是为保卫自己和共济会的经济发展,以及抗击日喷侵略而准备的。在东北形势这么紧张的形势下,抗日的准备更加紧迫了。

现在东北的火药味已经很浓了!这是因为“万宝山事件”。四月份,在吉林长春县万宝山,商人郝永德未经县政府批准,擅自将其租到的400垧土地转租给朝鲜人李升熏、李造和等人耕种。五月份,朝鲜农民为了引伊通河水灌溉,从马家哨口到他们非法租的地之间,要在中国农民的熟田里开设一条引水渠,并要在伊通河筑坝。此举不仅占了中国农民的地,还将淹没大片中国农民的良田,引起周围数村中国农民的反对。

正在为中日之间挑起事端找不到借口的日喷人,利用这次中朝农民冲突,派日喷警察赶到万宝山,要朝鲜人继续动工。朝鲜人态度也变得十分强硬,声称他们是“受日喷人命令来此种稻,至死不能停工出境”。

在这之前,日喷人就在推行让朝鲜人进入东北、进入吉林来屯田定居,以蚕食中国的政策。大量朝鲜人在日喷人的指使下涌入了东北。有些朝鲜人带有日喷人是一等人,朝鲜人是二等人,而中国人最多算是三等人的心态。财迷记得另一时空,还有人觉得是日喷货就是好,韩国货次之,中国货就是不行;国人居然也有“哈日”“哈韩”的,只是对中国、对自己没自信心。

六月三十日,受害农民五百余人在万宝山召开“反对日警嗾使韩民筑堰后援大会”,决议联合各受害村庄,按户出工,进行填沟平坝。七月一日,在后援会的号召下,民众三、四百人各持锹锄,填塞韩人所开之水道,长及二里有余,日警骤向民众开枪。

七月二日,更大的矛盾冲突爆发。早晨,中国农民四五百人各执铁锹镐头向水沟方向前进。日喷警察向中国农民猛扑过来进行镇压,并加派三十多日警和五十名守备队骑兵,打死中国人九名,并赴各村捕人,搜缴华农自卫枪弹,将村民捕去十五六人,严刑吊拷,灌煤油及辣椒水,中国农民受尽日喷警察的残酷折磨。接着,日方加派大批警察携带枪炮至中国的辖地万宝山一带布防,遍布地雷,挖掘战壕,禁止中国人在五里之内通行。在日喷警察的武力保护下,引水工程完成,并于七月十一日强行通水。

由于伊通河中垒坝截流,水涨时淹没中国农民2000余垧良田,是朝鲜人要租种地的五倍!此时,马家哨口前村一位正在分娩的产妇马氏,由于受惊吓,母子双亡。

造谣是日喷军国主义者的拿手好戏。万宝山事件发生后,日喷驻长春领事馆捏造了许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迫害朝鲜人的耸人听闻的假消息,进行欺骗宣传,煽动仇华情绪。他们捏造新闻:说在万宝山被杀朝鲜人200多,以后又说被杀的朝鲜人增加到800余人,并通过《朝鲜日报》和《东亚日报》驻长春记者金利三发回朝鲜,很快在朝鲜国内引起排华浪潮,在朝鲜平壤、汉城、仁川等地掀起排华暴行,从七月三日至九日,杀害华侨一百零九人,打伤五百四十六人,失踪九十一人,财产损失无数,酿成震惊世界的排华血案。

排华血案发生后,很多朝鲜人毕竟是知道万宝山事件真相的,他们也怕成为日喷人手中的工具和替罪羊。七月九日,平壤韩人工商团体对排华事件对我表示歉意,并请谅解复杂情形。记者金利三也遭到在华朝侨的指责,本人也有所悔悟,他在七月十四日的《吉长日报》上发表“谢罪声明书”,阐明了万宝山事件的真相,并且承认自己是受日喷领事馆愚弄。

事实毕竟是事实,这一声明,使事件真相大白于天下。日喷领事馆恼羞成怒,竟派日喷警察署朝鲜人巡捕朴昌厦暗杀了金利三,凶手虽被东北警察当场抓获,但旋即被日喷领事馆索去。

政府外交部为朝鲜排华血案提出强烈抗议,而日喷外交部在事实面前,不得不对朝鲜事件表示歉意,但说他们并无国际法上的责任,当依“国法”处罚暴徒。

对于万宝山事件,日喷人执行的是对我国保持强压的政策,不光不认错,还要迫使我国“赔偿损失”。你见过强盗、流氓对受害人是一副什么嘴脸的吗?这能不激起我国人民的忿怒?!






第三部 1931年  第七十九章 蒋百里

  ◆字数:3377◆


万宝山事件是日喷人无事生非,再把小事闹大;而南京国民政府正好相反,在得到吉林省的相关报告后,就说万宝山事件属地方性质,应由吉林省处理。于是七月十九日起,由外交部驻吉林特派员钟毓,与日喷驻吉林总领事射猪太郎交涉。华日之间谈判共进行十二次,其中前五次是围绕日喷军警撤出万宝山问题。日喷军警于八月八日撤走,但我国方面接受了维持马家哨口已经形成的现状。

东北农民为维护自己利益的斗争宣告失败,强盗又一次获利。后七次谈判是围绕中国农民索赔、惩办日方责任者、朝鲜人撤走等三个问题。到九月十三日历时三个半月的万宝山事件谈判,任何问题都没有解决,中国这些合情合理的起码要求,都被日喷强硬地拒绝。九月十五日民国政府外交部向日喷驻华公使馆发出第二次照会,日喷没有理睬。大家都知道,此后便是九一八,万宝山事件就没人再提了。

在这侵略者入侵的脚步正在走近,中国老百姓流血死亡的时候,政府当局都在干些什么?

第一件事,是攻打赤卫军,各地都在“围剿”。

第二件事,是在广东的一些国大党反蒋派想把蒋中才赶下台,自己取而代之。五月二十五日,唐绍仪、汪兆铭、古应芬、林森、许崇智、李宗仁、陈济棠、李文范等电请蒋中正于四十八小时内下野,后面孙科等也附和此电。并在数天后成立了广州国民政府,唐绍仪、汪兆铭、古应芬、孙科、邹鲁、陈济棠、李宗仁、邓泽如、许崇智、林森、萧佛成、王宠惠、陈友仁、李烈钧、熊克武、唐生智、蒋尊簋等为政府委员。

王亚樵应该就是得到这些人中的部分人的资助,才去刺杀蒋。

第三是在六月份,石友三受日喷人策动,并与广东政府联系,准备反蒋。蒋中才为防止石搞军变,令东北军攻打石友三部。东北军又调三个旅入关内,参加此次军事行动。七月中旬,石友三公开归广东政府,第三次叛蒋。东北军与中央军联手攻击石部。广州国民政府推波助澜,决议讨伐蒋中才。由粤军提供军火,让桂军准备入湘,又一场内战开仗。

这样,南京政府说,中央现在以平定内乱为第一,东北同志应加体会。

而广州政府更是派他们的外交部长陈友仁会晤日外相币原,表示愿以东北权益博取日喷军火支援!

…………………………

国内经济形势一般。今年国内雨多,财迷在西北农场的小麦长得好,可是河南、安徽、湖南、江苏水灾。武汉遇到数十年不遇的大洪水,南京也一度被淹。陕西、河南、湖北的灾民最多。因水灾欠收,上海米价涨五成。

财迷在另一时空不知道什么“万宝山事件”,所以,他认为这事恐怕是现在这个时空才发生的事情。在事件期间,东洋人在中国各地的侨民纷纷组织“自治联盟”,他们倒声称要“自卫”。上海的日喷侨民也在组织起来作军事训练。看这样子,这个时空的抗战不一定是918了,很可能要提前。

朝鲜排华事件开始后,在上海各界群众,包括实业界,组织了“反日援侨大会”,财迷是实业界代表之一。大会提出主张:永远对日“经济绝交”,并号召民众抵制日货。

财迷自己又写信给张学亮和冯庸,说万宝山事件很可能成为日军入侵的借口,日军随时可能入侵。

财迷还让保安队加强训练,特别是潜艇中队。自己又招收和组织了的工人、学生约三百多人,加入保安队。还从科辉医院和学校招收了一些护士、医生,作为军医,参加训练。科辉学校和科辉实业集团的人们,对反日、反侵略热情支持,大家都争着报名参加军训,加入保安队。

可从报纸上看着东北军又调兵入关打石友三,也不知道东北准备得怎么样?有没有把他的提醒当一会事?

财迷在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