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彭氏军史评论-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不可能去执行这种命令。
“我试试看吧。不过,我不相信我们会有足够的力量。。。。。。”莫德尔元帅委婉地拒绝执行命令。
与凯塞林同来的还有希特勒特别委派党卫队的鲁道夫·休波纳旅队长的“飞行军事法庭”,负责追究丢失雷马根大桥的责任,一批涉嫌的中下级军官被很冤枉地执行了死刑。
美军在稳步地扩大雷马根的桥头堡,面对莫德尔的进攻,美军第7军、第3军寸步不让,德军从地面根本无法靠拢雷马根桥。于是德军出动空军进行空袭,以及动用远程大炮进行轰击,但是都不能命中大桥。最后无奈地拉来了八百毫米的“多拉臼炮”,但是多拉大炮只射出了三发炮弹就被美军发现了,遭到美国空军的袭击,然后这辆庞然大物就出现了故障而无法使用'※注解二十六'。到四月份时,德国工程师被迫拆毁了这门超级大炮,以免它落入盟军之手。
德军甚至从荷兰V2火箭基地向雷马根桥射来的十二枚导弹,但全部失的,仅有一枚飞弹命中了离大桥三百米远的一栋房子,炸死了几个美国人。
最后德军派出了一支蛙人别动部队,携着炸药包企图从水上发起袭击,据美国方面的资料宣称,这支德军蛙人别动部队根本没有靠近大桥就被美军全部消灭了。
不过,雷马根大桥最终还是断裂、崩塌了,美军不得不转而依靠架设的浮桥。根据美军的资料显示是因为双方在大桥周边地区不停顿地交战,近距离的爆炸,大量地使用重炮、高炮等轰击产生震动等因素,终于造成原本已经严重受损,不太结实的大桥发生了断裂。

※注解二十六:多拉臼炮,又称为“巴黎大炮”,列车轨道炮。设计目的是为了对付德法边境马奇诺防线的法军要塞据点。
1942年春,由克虏伯兵工厂完工第一辆多拉臼炮交付德军,该炮总共生产了2辆。另外的一辆只完成80%,作为1号车的备件供应,全长42。97米,宽7米,高11。6米,重1350吨。射程接近40公里,射速2发/小时,整座大炮及所需的弹药需动用60节车皮。由于炮身过宽,标准宽度的铁路无法运输,需要专门铺设特制的轨道。到达发射阵地后,还需要借助巨大的吊车将各部件安装在炮架上。仅安装好这门巨炮,就需要大约1500人整整忙活3个星期。
实际使用:
①1942年在乌克兰克里木半岛的赛瓦斯托波尔战役中,发射了39发炮弹,摧毁苏军多个350MM要塞炮阵地和一处地下弹药库。
②19431944年在意大利中部的山地,少量发射,后因为遭盟军空军威胁,3个月后撤出意大利。
③1944年8月在华沙起义期间,发射了27发炮弹,摧毁起义军临时指挥部——华沙大剧院,为平息叛乱立下功劳。
④1945年3月,在雷马根战役中发射了3发炮弹,随后多拉臼炮的零部件被美军缴获。


(二十)鲁尔口袋
更新时间2007121 23:18:00  字数:3294

 莫德尔预计美军将向北推进直扑鲁尔区所以投入了大量的军队从北部实施截击。出乎了他的意料,随后,美军向东沿着锡林河谷推进,又进至科布伦茨北域。因为完全没有空中侦察,消息闭塞,德军的情报工作已经严重滞后了,莫德尔才会孤陋寡闻地作出如此的误判。现在美军第1、第9集团军不再是要平推战线直接攻占鲁尔,而是形成合围圈,将德国的B集团军群与H集团军群的第1伞兵集团军包围在鲁尔工业区。
如梦初醒的莫德尔元帅请求及时大踏步地撤出部队,遭到了希特勒的断然拒绝。莫德尔元帅只好服从命令固守鲁尔工业区。莫德尔意识到德军败局已定,心情极度地悲观痛苦,从前那种勇猛机智顽强的指挥作风已经荡然无存了。过去,莫德尔从不消极防御,曾屡次拒绝执行希特勒下达的死守硬拼的命令,但现在他也开始消极地防御了。
莫德尔元帅及整个西线德军遵照希特勒的命令防守无法防守地区的蠢行使二十五万人以上的德军沦为俘虏和丧失三分之一的兵力,战果是毙伤英军与加拿大军一万五千人,美军七千人左右。
三月二十三日二十一时,英第2集团军几个先头营在雷斯地域渡过了莱茵河,一小时后又在韦瑟尔地域渡河。在炮火准备期间,美英空军就出动了一万六千架次。二十四日凌晨三点,美军第9集团军在莱茵贝格地域强渡莱茵河。德军这时才发现盟军的渡河地点,莫德尔元帅投入了预备队,开始了激烈地抵抗。
三月二十四日,蒙哥马利派出了第18空降军(两个空降师)在德军的后方韦瑟尔以北和东北地域实施空降,这就是美国人称之的“大学生行动”。再加上英国的空降军,场面非常地壮观,天空完全被飞机所遮盖。隐藏的德军高射炮猛烈地开火,击落了五十三架盟国运输机,并重创了四百四十架飞机。
但是莫德尔元帅并没有足够的预备队来消除登陆场,降落后的盟军从容地迅速集中,两个小时内,空投了一万七千多人,二百八十六门火炮,六百一十四辆装甲汽车以及其他物资。第21集团军群占领了莱茵河右岸几个纵深十至十二公里的登陆场,套在莫德尔B集团军群脖子上的绞索正在勒紧。
在整个西线的德军防线已濒临土崩瓦解,南面的G集团军群被布雷德利部切断;北面的H集团军群被蒙哥马利元帅的英军肢解;中路的B集团军群将被巴顿、霍奇斯、辛普森三个集团军碾碎。可是德国西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无视鲁尔地区的B集团军群大约只有三个星期左右的粮食和弹药,根本无法真正地把鲁尔作为一个要塞来固守的事实。沉浸于希特勒给他灌输的“乐观主义”哲学中,他肯定地说,“只要守住莱茵河,就意味着“加强了西线”。莫德尔则认为拖延撤退只能意味着部队与补充物资的不可避免的损失,他不断地向这位西线总司令申述他的请求,凯塞林元帅顽固地拒绝着。
美军的装甲部队在毫无阻拦地前进着,他们快速前进了九十公里,抵达了德军装甲部队的摇篮帕德伯恩装甲学校。军校的操场变成了战场,教官指挥着学员进行顽强的抵抗,惨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四月一日。
三月二十九日夜,莫德尔元帅麾下的第15集团军司令冯·粲根将军和他参谋部一起跟自己的部队失去了联系,原来有一支美军(第3装甲师)插在了他们中间,经过几个小时的周旋才成功地脱险。粲根将军立即将这一情报报告了莫德尔元帅。莫德尔用电传打字机给凯塞林元帅陈述了必须要突围的理由,阻止敌人向莱茵河挺进的任务已经失败,因此“继续这种防御战是荒唐的,因为这种战法并不能拖住敌军,必须采取新的行动。现在一支美军装甲部队突然在帕德伯恩出现,如果它不是孤军深入的话,B集团军群有可能会被迂回包抄,因此请总司令阁下允许我用第53军从帕德伯恩以西六十五公里的地方向东进攻,以切断美先头部队的退路。”凯塞林元帅知道莫德尔这是种“变相的突围”,希特勒是不会同意的,但他已别无选择,勉强答应了。
三月三十日夜,莫德尔指挥的突围部队第53军在北面经哈姆,在南面经锡根分别实施突击,德军在帕德伯恩地区同美国第1集团军第3装甲师的先遣部队展开激战,这个美军师一天之内就前进了四十五英里。虎式重型坦克虽然笨拙,但由有经验的坦克手来操控,在交火中明显强于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德国人打得象静止射击那样地准确”,美军的坦克被一辆辆地击爆(共有四十辆军车或坦克被毁)。而且很不幸的是美军第3装甲师师长莫里斯·罗斯少将正在这支先遣分队之中,他乘坐的吉普车与一辆虎式坦克相遇,罗斯少将可能是选择投降,但他把手伸向腰间解武装带的动作被德国坦克手误会了,于是用冲锋枪把这位美军少将给击毙了。
三月三十一日,莫德尔的部队从美军第3装甲师的战线上打开了长十三公里的缺口。美国后续部队源源而至,第2装甲师极力地封闭着缺口,P47飞机对德军进行了猛烈轰炸,德军被炸得四散奔逃。
四月一日是星期天,正好是西方的复活节,莫德尔组织的最后一次的突围尝试却在美军坚固的合围之下宣告流产,B集团军群(辖第5装甲集团军、第15集团军大部,总计十八个师)再也没有可能突破重围。中午的时候,美军第1集团军第7军第3装甲师在普施塔特地域与美第9集团军第19军的第2装甲师会师,至此完成了对鲁尔口袋的合围。此外德军还有H集团军的第1伞兵集团军和大约十万人的防空部队同时被合围。
“鲁尔口袋”东西长约一百一十公里,南北宽九十公里,总面积九千九百平方公里,莫德尔企图加强袋形阵地的东段防线,希望从东面得到增援,或者必要时从这里突围。在图林根西线德军司令部,参谋长维斯特法尔给凯塞林元帅送来了刚收到的大本营的一份命令,命令莫德尔元帅把鲁尔作为要塞来据守不得撤离以及摧毁工业设施等命令。这项命令无疑最终宣判了B集团军群的死刑。
战后有希特勒的贴身工作人员的回忆录解释了希特勒命令B集团军群守在鲁尔的想法,希特勒打算同英美人达成军事上的一致,共同对付苏军。为此,以鲁尔地区的工业为战争经济基础,这对希特勒很重要。另外希特勒想将拥有三十万到三十五万人的B集团军保留在西方,以便在同英美人谈判时手里能多一张王牌,不过这一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
到一九四五年四月初,盟军又从英国本土、意大利和美国调来了八个师的新兵力,盟军的总兵力达到九十一个师(其中六十一个美军师,十四个英国师,五个加拿大师,一个波兰师),另有二十一个独立旅。几乎所有的师旅全部齐装满员,盟军仅步兵人数已是德军的三倍,还根本不去说其他空军、装备等等方面的压倒性优势。鲁尔口袋中的德军士气低迷,纪律松弛,军心涣散,完全丧失了斗志,随着明勒特、戈塔的失守,莫德尔完全绝望了。
四月六日五时,美国第18空降军发起攻击,准备强渡齐格河。德军的抵抗非常地顽强,美军被阻于河北岸几英里的地段,这是因为第12国民掷弹兵师又显了身手。但是在东翼美国第3军则迅速地前进,以对付德国第15集团军已经损耗的部队。。。。。。不久,B集团军群与左翼部队就失掉了联系。美军以重兵攻击了鲁尔区的北部,杜伊斯堡于四月十日陷落。四月九日下午,美军开进齐格堡。十一日,美军第13装甲师由该城向北实施突击,德国第3伞兵师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在科隆以东的阵地用88MM高炮击毁了大约三十辆美军坦克。
美国方面后来进行了统计,一九四五年的四月,美军在欧洲战场共有一万零六百七十七人阵亡,比一九四四年诺曼底登陆月死亡数还多。因此美方史学家认为“只要德国士兵还有枪支和弹药,他们就会战斗到死,让更多的盟国、苏联士兵跟他们一起完蛋。”德国西线的真正崩溃要到鲁尔战役的最后阶段。
鲁尔口袋里的德军受到最主要攻击就是空袭,B集团军群总部不得不不断从一个村庄迁到另一个村庄以躲避盟军飞机的轰炸。冬日的浓雾和严寒笼罩着大地,鲁尔区那些被轰炸摧毁了的萧条城市,构成了这场悲剧最后一幕的战斗场景。大堆的煤和矿渣,倒塌的建筑物,扭曲的铁轨,毁坏了的桥梁,衣衫褴褛的军队和平民,都成了这座阴暗的舞台的道具。被围困在鲁尔工业区的德军士气低迷,斗志全无;此外,技术装备、武器、弹药和各种供应品都严重不足,根本就无法阻挡盟军强大的立体攻势。

(二十一) 魂兮归去
更新时间2008216 10:10:00  字数:5616

 莫德尔元帅在鲁尔工业区继续守下去唯一的理由就是牵制鲁尔区周边的美英军队,使他们不能用于战线的其他地段。可是这些指望全部落空了,西线的防御事实上已经基本崩溃了,战线的好几个地段上的德军部队早已经停止抵抗,放下了武器。
早在三月十九日,山地步兵将军里特尔·冯·亨格尔视察B集团军时就断定:一个令人不愉快的现象是,不管是军事法庭还是最严厉的命令都没有触动那些已经麻木不仁、疲惫不堪的士兵。德军中仅存的士气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士兵们听说又一座城市沦陷时相互庆祝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了。B集团军群的第81军指挥官科赫林将军后来回忆,“继续在鲁尔口袋中抵抗是一种犯罪,莫德尔的责任就是投降……只是想到我的家庭可能面临报复的危险,我才没有走出这一步。”被包围的德军士气低迷,都想投降又不敢。
莫德尔元帅拒绝了手下提出的丢下部队乘飞机撤离的建议,他麾下作战部的一个年轻军官京特·赖希黑尔姆上校(此公三十一岁,据说是全德国最年轻的上校,在雷马根大桥作战中表现优异而获得器重)则与其他主要人物都乘飞机飞离了鲁尔包围圈,不过当时起飞的十七架飞机最终只有三架到达了柏林南部的于特博格飞机场。放弃乘飞机突围,莫德尔实际上已放弃了最后一线的生机,他好几次到最前沿阵地视察,想让敌人的子弹把自己打死,但未能如愿。
莫德尔拒绝了元首仅仅出于毁灭心理发出的摧毁工业区,使敌人,同时也是德国人民不能利用该区企业的命令,他只是下达炸毁桥梁、道路等局限于破坏与军事有关联的目标,迟滞盟军前进的必要命令;莫德尔决定保护德国的工业中心,不再下令逐屋地顽抗,也没有去执行元首“这个破坏狂”最后大发作时,所下达的那些命令。
四月十二日,美国总统罗斯福逝世了。但对于莫德尔来说更为糟糕的消息是埃森市长尤斯特·迪尔加特将已经变成了废墟的城市交给了美国人。仅有少量的“狼人”(盟军对死硬的纳粹狙击手的称呼)仍然在克虏伯兵工厂的废墟里绝望地抵抗着,高楼林立的工业环境为狙击手们提供了大量的隐蔽之处。盟军占领埃森之后,鲁尔区的补结线运输线完全被切断了,B集团军群控制的区域缩小到一个直径为四十五公里的地区。
四月十三日,设在乌帕特尔—松那博恩的B集团军群总部遭到盟军的轰炸,参谋助理格尔达·埃哈德特小姐被活生生地埋葬在一个地窖之中,她所在的那个地窖被炸弹直接命中了。连B集团军群司令部成员中都有人在逃亡,其中就包括莫德尔的制图员。“莫德尔元帅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猛虎来回不停地走着,他已经手足无措了,对于他来说一切已经完了。”这一印象深深地留在莫德尔元帅身边的参谋拉尔夫·慕宁格的记忆之中。
希特勒任命莫德尔麾下那个突围出来的年轻上校京特·赖希海尔姆来担任第7集团军瓦尔特·温克将军(而此人则曾是古德里安的参谋长)的参谋长。希特勒认为可以由第7集团军(只有一个参谋部,几张地图,还有二十万“纸片上的数字大军”)杀开一条血路(途经三百五十公里左右)把莫德尔的B集团军群从鲁尔口袋中接应出去(还得突破蒙哥马利和布雷德利两个重兵集团的防区)。B集团军群新任的参谋长卡尔·瓦格纳将军给莫德尔元帅带来了元首的这一计划。莫德尔元帅看完以后把它放在了一边,并没有把这个荒诞不经的计划传达给他的部队。此时B集团军群已经只剩下三天的弹药与粮食了。
参谋长卡尔·瓦格纳将军被B集团军群绝望的境地吓坏了,他敦促莫德尔元帅要求最高统帅部准许他们投降,他估计由莫德尔元帅这样忠诚的战士提出来,最高统帅部可能会恩准的。
“我可能很难提出这样的一种建议。”投降是一个很让莫德尔元帅反感的主意,他拒绝了。
温克的集团军后来改称为第12集团军,好不容易才组织了两个师的兵力向哈次山前进,但他们的弹药、燃料严重不足,根本还没到哈次山,在泽布斯特就遇上了美军霍奇斯的第1集团军和辛普森的第9集团军第83师。盟军的空中优势太强大了,一交锋德军就有一万五千人被包围,第12集团军立即后退到了易北河右岸再也不敢过河了。
“鲁尔口袋”中的冯·梅林津少将后来回忆说,“战斗的最后几天,我曾跟莫德尔元帅进行多次私人谈话。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坚强而乖僻,善于打孤注一掷的战斗。确实,他是因具有与众不同的机断行事的才能而出名的。。。。。。四月间,他多次来到我们司令部,我觉得,他是在尽力寻找解决一些内部冲突的办法。他同所有的高级指挥官一样,已处于难以挽救的窘境。他作为一个有很高素养的军事专家,已经看出继续抵抗是无望的。但是,另一方面,他又要对上级和属下负责,要维护荣誉。德国军人要以无与伦比的纪律约束自己,尽职到底。”
四月十四日,北面的美军第9集团军(辛普森中将)的两个军和南面的美国第1集团军(霍奇斯中将)的两个军向哈根方向实施突击,莫德尔元帅指挥的鲁尔集团(第5装甲集团军和第15集团军)就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