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觞歌之悲殇汉末-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苗现在虽协助攻打宦官,却一向偏袒他们,接受他们的贿赂。尽管他是大将军的弟弟,但可以说大将军是因他而死。我们要杀了他,为大将军报仇!”
吴匡出人意料的话,其实是压抑心中已久的恨,何苗借着其兄的威势,对何进手下颐指气使,呼来喝去。大将军一死,岂能不借机对之报复!何苗还幻想着很快就能接掌亡故大哥的权势,却被人倒打一靶,气愤难忍,破口大骂,便与吴匡领兵厮杀。
王越是无所谓,带着人马救火去了;袁术偏袒何苗,加入了混战;袁绍不愿意掺和这趟浑水,掉头领兵去杀宦官;张璋与吴匡私情交好,领兵相助。
两方杀得难分难解,卫宁、曹操是乐意见此的,不予理会。而且追回陛下要紧,就招呼军士准备出发。
此时在场唯一剩下的将领,与两头皆无恩怨的奉车都尉董旻观望片刻,想起兄长的嘱托,喝道:“何苗两面三刀,此等小人岂能放过!杀!”
卫宁停下了扬起的马鞭,暂撇下心头的焦急,问身旁的曹操:“此人是谁?”
曹操表情玩味地回答:“董卓之弟奉车都尉董旻!”
二人就不再言语,也不催促兵士追赶,只是冷眼观察。在董旻的相助之下,何苗终究还是人头落地,吴匡、张璋与董旻都无意为难袁术,放走了他。
卫宁、曹操眼神一交流,都看出了对方心中的窃喜。如今何进、何苗都死了,何进一党能重整大局的人可以算是没有了,阉宦一党更可以说是毫无所为了。虽然董旻的行动值得玩味,但已无心细想。卫宁看了眼四处救火的王越,与曹操领兵追赶少帝去了。
当日,袁绍等人尽诛宫内大小宦官,连面白无须之人都尽皆斩杀,死者两千余人。而一些人更是借机铲除异己,宫廷为之色变。


第三节 流落在外
更新时间200854 9:38:57  字数:3374

 卫宁与曹操并骑,快马加鞭,人马稀稀落落地散落于后面,二人沿着灰尘飞扬的道路急切前进。眼看达到河渡口小平津了,隐约听见前面的打杀声和人临死前的惨叫声。
二人策马狂奔向可疑之处,原来卢植在此处拦截下了一些阉贼,正在厮杀,只是不见少帝与陈留王的身影。
卫宁与曹操拔剑驭马冲击包围了卢植的宦官,杀死张让等几个大宦官,其余的眼见无活路,都投河了结生命。
卫宁下马,察看了下卢植没有受伤后问:“卢尚书,陛下与陈留王呢?”
卢植猛叹一口气,不无可惜,说:“本已追上,却与刚才打斗中又失散了。不过陛下应该离此处不远,我们赶快四处寻寻!”
卫宁与曹操、卢植分散四处寻找,独自向东北寻了几里地后,出现了岔路口。卫宁奇异地发现其中一条居然沿路布满了萤火虫,点点绿光在无月的黑夜中延伸成美丽瑰异的彩带,似乎指引着什么。
卫宁毫不犹豫选择了有荧光的路,快马加鞭追赶。很快,发现前面影影绰绰,猛抽了几下马身,赶了上去,到了跟前却不见了人影,莫非是害怕而怀疑是追兵,卫宁大声喊道:“陛下,是草民卫仲道!”
路边的枯草悉悉簌簌一阵响动,一个人影晃出,出声问:“卫大人是你吗?”
卫宁下马,那人近身一看,惊喜得手舞足蹈:“陛下、王上快出来,是卫大人!”
卫宁借着荧光一看,是陪侍皇上的吴贡,又听闻他的话语,陛下、陈留王都在,一阵心喜。果然,草丛中闻声窜出了两个一大一小的身影,卫宁一看忙参拜道:“草民叩见陛下、陈留王!”
少帝哽咽道:“卫卿家,见着你就好了!”
疑讶地发现少帝满脸惊慌未定,倒是陈留王镇定自若。将少帝和陈留王扶上了马匹,卫宁亲执马辔继续东行。
“卫卿家,你是怎么找来的?”陈留王好奇地问。
“草民现在身无官职,陛下与王上切勿称草民卿家!其实是上天指引而至,草民见此路萤火遍布,异象所生,必有贵人。料想陛下与王上必在此路上!”卫宁临机编个理由来镇定少帝,让他相信自己是真命天子,必有天佑。其实之所以选择此路,是因为推想少帝一行黑夜赶路,见荧光必然欣喜,哪会另择他途?
“卫大人,你忠心报国,为奸贼所趁,暂赋闲在家,他日必能重登殿堂。”吴贡说道,此时危难之际,有意拉拢安抚卫宁。
卫宁闻言笑而不语,稍显镇定的少帝真情流露,说:“卫卿家,你是柱国之臣,寡人少不了你的扶持!”
少帝的挚言,令卫宁颇为感动。卫宁回头说:“陛下能惦记草民,草民不甚惶恐!”
陈留王客气地问:“卫卿家,我们是要去何处?”
卫宁再次惊讶于陈留王的冷静,回答道:“京城战乱未休,不臣之人恐怕会借机谋事,待影卫军来京,草民再送陛下与王上回城。”
想到充斥在帝国权力中心的诸多不稳定因素,卫宁涌起深深的担忧。不论是火烧宫殿的袁术,还是难以揣度的吴匡,尤其是之前一直未注意到的董卓之弟奉车都尉董旻。还有无数潜藏在暗处的人,谁知会不会心怀不轨混水摸鱼,难免又冒出几个何进、张让!再说,等拂勒领兵到了,弹压大局,何愁自己不能掌重权,整顿社稷!想及此,卫宁心头又浮起了一片彩云。
“那爱卿,此刻我们到何处?”少帝问道。
卫宁略一回忆,回答说:“草民记得前处不远便是洛舍镇,先到镇上歇息等待京城消息。”
四人一行走了半个多时辰,总算到了洛舍镇外,卫宁先买了几件衣裳,让少帝、陈留王和吴贡换上,然后四人才进镇找地方安顿下来。在小旅店里,卫宁反复告诫三人:“切勿泄漏身份,免得不轨之人另有所图!”
三人吃了点东西眼看要天亮了就睡了个回笼觉,卫宁辗转难眠,便起床在镇子里闲逛着。天边已露出些许鱼白,天空的黑暗褪去了几分,显得明亮了些,让人心情舒爽了少许。
真是多灾多难的国家,不过不幸中的万幸,皇上安然无恙,何进与十常侍业已铲除,现在不正是除旧布新的大好时机吗?可以说前所未有的良机摆在面前,拂勒领军到京,就可收罗何进与十常侍旧部,收拾残局。自己完全有信心重整乾坤,到时别说是董卓、丁原,就算是张角再起,也完全能够用各种手段击败他。
按理说,这是盘占优的棋局,为何心中却隐隐地不安呢?难道有什么漏算的棋着吗?朝廷之中还有谁能威胁自己的计划吗?卫宁看着东边缓慢升起的红日,陷入沉思。
在平静的不安中,四人已待在洛舍镇三天了,打探来的消息都只是说京城仍冲突不断,混乱不堪,无数的人马满天下找寻少帝。
第四天早上,卫宁探听到有支军队正朝洛舍镇而来,可是就是不知道是谁的部队。于是收拾好行囊,决定向老板仔细打听,一有不利情况立马动身。
“那请问有没有外地的军队进京来的?”卫宁客气地问旅店老板道。
“从南边来了支奇怪的军队,影卫军!”一个商人打扮,面容枯槁,眉目猥琐的人出现在卫宁身后,身边还站着个头戴斗笠的人。
卫宁转身一看,虽然他带来的是好消息,但是却升起不祥的预感,疑窦顿生,问:“你们是谁?”
商人细眼一挤,笑着说:“无名小辈,想必卫大才子无意知晓!”
卫宁心生戒备,打哈哈地说:“卫大才子?小生倒是有缘见过一面,可惜不曾相交!”
低笑声响起,商人揭破道:“勿须掩饰!既然能认出你,那就不会有错。你就是卫仲道,而陛下也就在此处!”
话语中卫宁闻到了淡淡的不祥的气味,来者不善。抽剑在手,尚未有何动作,顿时十数个旅店里吃东西的平民便围住了他们,随身拿出了兵器。卫宁看着身边这些由军士改扮的平民,其间还掺杂着七八个羌人,有所恍然,淡淡地笑问道:“你们是西凉的?”
商人一惊,随即笑意荡漾开来,钦佩的神色中带了些猜不透的意味。“不愧是神骏,这都猜中了!在下西凉董卓帐下李儒!”
卫宁虽猜出他们来路,但真的证实了还是不免万分震惊,勉力强装镇定。继续挂着轻松从容的神情,卫宁打招呼道:“人称西凉智囊的李儒,久仰久仰!不知你们来京畿之地有何贵干啊?莫非李兄有此等雅兴,游山玩水来了?”
李儒稍显得意地坐在了一张空酒桌上,喝了口水,语意含糊地说:“李某既然来了,自然会有事!”
卫宁只是淡淡地笑,坐下喝茶,不再答语,心里盘算着如何带少帝逃脱这些人的魔爪。二人都不说话,似乎在打着激烈的心理战,看谁先按耐不住。
李儒终究好奇,先出声问:“难道你不奇怪为何你们没有任何消息,我们就到了吗?”
“暗渡陈仓!”卫宁郎目一眯,扫了眼身旁十数个军士,然后顶住了李儒。不得不佩服李儒此招化整为零,乔装进京,瞒天过海。
李儒有些惊异,卫仲道果然如传言所说,是个非同一般的角色。“可惜并不是我的计谋!”得意的笑容中间隔着寂静的无奈和复杂。
卫宁一愕,茶杯停在半空。李儒今天第一次见他如此失态,得意中带着几分更加明显的失落,说:“西凉真正的智囊并不是我,跟他比起来,我还差的远!”
卫宁疑哦了声,见李儒有趣的表情,十分好奇地问:“不知此人是谁?”
“该知道时,你必然会知道!”李儒玩起了神秘,继而正色说,“废话不说了!也是时候该请陛下随我们走了吧?”
卫宁慢慢站起,低头看着剑芒,玩味地说:“要想我们乖乖地走,总得有点诚意,而且就凭这么个阵势就想带走我们?”
李儒扬扬手,戴着斗笠的人出门一拍手,顿时近百人集结在了旅店门口。“够有诚意了吧?”
卫宁暗自冷笑,就要你这样!但脸上却装出一副不易察觉的绝望的神情,李儒看在眼里,猥琐地一笑,吩咐斗笠人上楼。
横剑拦住了斗笠人,“别惊了圣驾,我去请!”,不急不缓的卫宁走到了房门前。为了方便互相照顾,他们四人住同一个房间。卫宁一进门就反手将门关上,做了个噤声的动作,轻声说:“西凉的人来了,他们现在全在前门,快从窗子逃走。”
少帝惊慌地在吴贡搀扶下,与陈留王爬了出去,卫宁、吴贡紧随其后。偷偷牵出了两匹马,卫宁与吴贡各载着少帝、陈留王策马狂奔,直朝洛阳而去。
到底卫宁能否携带少帝逃脱西凉人马的掌控,请看下回——《初次交锋》!


第四节 初次交锋
更新时间200859 8:50:03  字数:3335

 卫宁与吴贡携带少帝、陈留王逃离出洛舍镇大约十余里后,迎面一支千余人的军队迤逦而至。
卫宁远远地停住了,伫立原地等待,看样子应该不是西凉军。但却又是陌生的旗帜,怪异的装备。他们走到近前,卫宁才看清两侧的骑兵,身上只有少量的铠甲,却人手一面大藤盾,侧持在左边,几乎能挡住整个人。马上挂着三柄枪,右手则提着一把刀;中间的步兵居然批着双重黑亮的铠甲,全身暴露的地方极少,手执一柄长枪。不论骑兵还是步兵,全部是清一色的黑铠甲。
这支军队如此奇异的制式装备,令卫宁苦苦思索,可就是搜寻不出汉室何时有这样的军队。
“你们是谁的部队?”卫宁被对面强大的肃杀气息震慑,努力镇定,大声喝问道。
一个身穿金色全身铠的人骑着一匹高大白马,排众而出,朗声大笑。卫宁莫名其妙,手紧缰绳,准备开溜。但听到这笑声又涌起强烈的熟悉感,卫宁忽然脸上浮现了淡致的笑容:“老三,有一套啊!才两三个月,这影卫军就有模有样的了!”
金铠白马的人,拉下面铠,正是拂勒。拂勒松缰下马,身旁的骑兵也都跟着下马,整支军队在拂勒的带头下,跪拜道:“叩见皇上!”
少帝原本已稍微缓解的紧张害怕心情,听到如此声威赫赫的请安,心头一颤,陈留王扬扬手,说:“你们请起吧!”
拂勒惊异于自己这架势居然连个十岁不到的小孩都吓不住,有些失望地上马,将少帝、陈留王护在了中间。
卫宁与拂勒并排而行,卫宁好奇地问:“老三,这支影卫军的装备怎么这么怪啊?”
拂勒得意地回答道:“老二,你有所不知,这可是三弟我博采众长想出的军队装备,其中结合了匈奴、鲜卑、并凉、西域各国、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乃至大秦的军队的优点……”
卫宁一听拂勒又没个正经的,很不给面子,直接打断说:“得了,别扯了!你这身铠甲?”
拂勒海吹的机会被卫宁剥夺,表情立马焉了,犹如斗败的公鸡。刚一听显摆的机会又来了,再次神采飞扬,浑身抖擞。“说起这身铠甲又有一段悠长显赫的历史呢!这呀,可是大哥家族的传家宝,据说是他们巴克特里亚当年伟大的先祖开创基业时所披!”
卫宁闻言好奇地抚mo了下这件流传了几百年的铠甲,啧啧称赞:“好精致的战甲,大哥怎么把它给你了?”
拂勒有点不好意思了,笑容中带着几分隐讳的羞涩。“其实是我借来的,我说只有战场上的鲜血才能喂饱这件黄金战铠的灵魂,大哥听闻有理就借给我了!”
卫宁鄙夷地盯着拂勒,说:“估计没这么简单,肯定是你抢的!而且为何身为京城四大才子之一的你,会这么兴趣于杀戮呢?”
拂勒反驳道:“什么杀戮,战场是男儿的舞台,文武双全真英雄!纵横沙场,令敌人闻风丧胆,其实这才是我的梦想!你不也喜欢战阵之事吗?”
卫宁没好气地说:“别拿自己高攀我!我所学的可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不是像你这样冲锋陷阵!”
拂勒听闻卫宁鄙薄自己的志向,与卫宁吵嚷开了。突然,卫宁闭上了嘴,神情凝重。李儒突现在面前,卫宁平缓的心情再次紧张起来,拂勒则尚不知迎面走来的人是何方神圣。
李儒策马到了卫宁跟前,招呼道:“我们又见面了!不过这次恐怕你们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了!”
原来和李儒同时现身的还有背后的三千人左右的全骑兵部队,他们横亘在路中间,摆出了冲锋阵型,奇怪的是最前面的将领位置居然是辆巨大的马车。
“老三,注意,对方是西凉的人马!”卫宁低声提醒拂勒做好对抗准备。
拂勒面对着西凉凶悍的骑兵,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对方光是凭着浓重的杀气就已经压得身后的影卫军有些呼吸不畅了。
拂勒摆了摆手,步兵一列列排开,挡在最前面,骑兵则散落在两翼。由于被西凉精骑压制着气势,影卫军动作并不是很流利,拂勒见此,拉下面罩,大喝一声:“有我无敌!”
顿时震破苍穹的怒吼声整齐地响起,千余的影卫军都一扫之前的些许紧张与畏惧,并都深耻于自己刚才的胆怯,骠勇的气息透体而出。乍一看,气势毫不逊色于天下闻名的西凉铁骑,眼看战争一触即发。
卫宁知晓,拂勒一定是花了大心思培养影卫军,但毕竟时日尚短,尽管气势惊人,但战力肯定与西凉铁骑有着巨大的差距。此刻之战,太不明智,而且毕竟西凉也没有明说有什么不轨的企图或是已经做出大不敬的事。既然未撕破脸皮,这战就必须避免。
“圣驾在此,请董刺史出马车一见!”卫宁猜想马车之中,必是西凉头号人物董卓,便对李儒说道。
李儒到马车前一阵嘀咕,稍会,一个身形极为庞硕臃肿、络腮虬胡、面目丑陋狰狞的人,在几个人的帮助下,才艰难地下了马车。
卫宁下马,嘴角扬起淡然的笑,走到此人面前,问:“董刺史这阵势是何意?惊了圣驾恐怕不妥吧!”
看着轻松的卫宁,来人赞赏地点点头,说:“董某听闻京城奸贼叛乱,就带人来勤王救驾,怎么会惊了圣驾?”
卫宁上下打量了下这位“身材壮硕”、威震西陲的西凉军统帅,不无佩服。原本以为西凉来的人最多不过几百人,不想光在这就有三千了。调侃道:“董刺史真是心急如焚,心细如针啊!想必是收到大将军的密令,就急急忙忙出发了吧,能如此迅速地到达,实在惊人!难能可贵的是居然还瞒过了各地官府!卫某佩服!”
董卓摸了摸剑柄,爽朗地大笑,说:“哈哈,皆赖佳婿,才得以有机会进京面圣!快请陛下出来吧!”
卫宁正想厉声喝斥董卓无理,少帝与陈留王却已在吴贡的陪同下,从军阵中出来了。
吴贡说道:“有诏却兵!”
董卓怒色顿显,看着卫宁、吴贡说:“公等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国家播荡,何却兵之有!”
卫宁哂笑一声,不再说话。董卓说完开始打量少帝,估计是被董卓的惊人外貌所摄,少帝满脸惊恐更甚出逃之时。还是陈留王冷静沉着,稚嫩的声音喝道:“无礼!见了圣驾为何还不下跪?”
董卓讶异于此子的胆量,好自打量了一番后,跪拜问礼。随即董卓问了些事,少帝慌乱不能答语,陈留王则沉着、有条不紊地一一回答。董卓指尖压了压怀中的卷轴,心喜陈留王的聪慧镇定,又因曾是董太后抚养长大,认为有本家之亲,遂有了废立之心。
少帝、陈留王在影卫军和西凉军的协同护卫下,浩浩荡荡开向了京城。董卓在马车里向身旁的李儒低语一阵,李儒立马离开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