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莫斯科三次公开审判-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 “托洛茨基分子的保护者”、“思想战线上的托洛茨基 分子”、 “托洛茨基在科学中的破坏活动”、“女作家谢列布里亚科娃的托 洛茨基沙龙”, “乌兹别克斯坦农业人民委员部中托洛茨基的痕迹”等,诸 如此类的文章、报道随时可见,恐怖气氛弥漫全国。注释:  ①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速记记录》第2 卷,莫斯科 1961 年,第404  页。  ② 《真理报》1964年4 月3 日。  ③阿尔卡季 ·瓦克斯贝格:《维辛斯基何许人也?》,(苏)《文学报》。1988 年 1  月27 日。  ④奥·拉齐斯: 《转折》,载(苏)《旗帜》杂志1988年第6期。  ⑤亚历山大·奥尔洛夫: 《斯大林肃反秘史》,第71 页。  ⑥罗伯特·康奎斯特: 《大恐怖》,第109页。  ⑦ 《大恐怖》,第109页。  ⑧乔尔·卡迈克尔: 《斯大林的杰作》,纽约 1976年英文版,第 97 页。  ⑨ 《赫鲁晓夫回忆录》,第117页。⑩鲍里斯·列维茨基: 《恐怖统治 ——苏联秘密警察 (1917—1970)》,纽约1972年英文版,第 87 页。 (11)  (12) 《大恐怖》,第110页。 (13) 《关于所谓“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 反苏联合中心”),第 89 页。 (14)《斯大林肃反秘史》,第171页。 (15)  (16) 《斯大林肃反秘史》,第170、171页。 (16) 《斯大林肃反秘史》, 第55 页。 (18) 《大恐怖》,第114页。 (19)H ·米罗诺夫:《列宁主义 
 Page 125

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恢复和发展 (1953—1963)》,载 (苏)《苏共历史 问题》,1964年第2 期,第 19—20 页。 (20)H ·马斯洛夫:《30 年代的政 治审判:性质和特征》,载 (苏)《论据与事实》杂志,1988年第 7期和第 8 期。 (21) (22) 《大恐怖》,第115 页。 (23) 《斯大林的杰作》,第 100页。 (24) 《大恐怖》,第116页。 (25) 《斯大林肃反秘史》,第173 页。 (26) 《大恐怖》,第116页。 (27) 《斯大林的杰作》,第112页。  (28) 《斯大林肃反秘史》,第175页。 (29) 《斯大林肃反秘史》,第 176 页 (30)《大恐怖》。第 110页。(31)《斯大林肃反秘史》,第177页。(32)  《苏其中央政治局委员M ·索洛缅采夫与<真理报>记者的谈话》,载《真 理报》1988年8 月19 日。 
 Page 126

  第六章 “平行中心”  好吧!我这就签字,要我签什么我就签什么!我承认自己曾企图杀死全 体政治局委员,还想把希特勒扶上克里姆林宫的宝座。但我必须在我的供诉 中补充一点,一个小小的细节,即除了你们强加于我的同伴之外,我还有一 个同党,这个人姓莫尔恰诺夫 是的,一点不错,就是莫尔恰诺夫!——拉狄 克 
 Page 127

  1。皮达可夫和拉狄克等彼捕  1937年 1月 23 日,即第一次莫斯科公开审判结束刚好5 个月后,举行 了第二次莫斯科公开审判。这次审判的对象称“托洛茨基反苏平行中心”(以 下简称 “平行中心”)。名称中含有与“托—季反苏联合中心”同时存在之 意,有的文章称之为 “托洛茨基后备中心”。这个所谓的中心的领导人是皮 达可夫、拉狄克、索科利尼科夫和谢列布里亚科夫,其主要成员都是原托洛 茨基反对派成员。  第一次莫斯科公开审判主要打击对象是原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反对 派。它虽然也打击了一大批托洛茨基反对派成员,其中包括斯米尔诺夫、穆 拉奇科夫斯基、捷尔—瓦加尼扬等,但还有相当多的著名的原托洛茨基反对 派成员 “逍遥法外”,其原因是季诺维也夫及其原反对派首先被作为谋害基 洛夫的罪魁,是苏联内务部主要侦破目标。但同时应该看到,把已经被打垮 的托洛茨基反对派作为一个反革命集团予以消灭,一直是当局和内务部一项 重要工作。  1937年3 月,副内务人民委员阿格拉诺夫在内务部国家安全总局的骨干 会议上披露,联共 (布)中央书记叶若夫1935年年中曾对他说, “  根据 他得到的材料和我们党中央委员会的意见,有一个隐蔽的托洛茨基分子中 心,必须予以查清和消灭”。阿格拉诺夫强调说: “叶若夫同志批准我对莫 斯科的托洛茨基分子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行动。”①  1936年2 月5 日,国家安全总局秘密政工局局长莫尔恰诺夫,以雅哥达 的名义向中央报告了对莫斯科的托洛茨基分子采取行动的情况。他在报告中 指出,经过侦查,发现 “托洛茨基分子按照小集团的单线联系的原则重建地 下组织的活动倾向”,发现他们进行恐怖活动的预谋。②同年2 月9 日,内 务部向各地发出了一个指示,要求彻底消灭一切托洛茨基一季诺维也夫地下 组织,在清党中加强对被开除出党的前托洛茨基分子和季诺维也夫分子的镇 压。  1936年 3 月 25 日,雅哥达在致斯大林的信中说,根据逮捕和搜查所得 到的关于托洛茨基分子的材料,说明这些人在加紧进行反革命活动。他向斯 大林建议:将所有处于流放之中的托洛茨基分子予以逮捕并遣送到边远的集 中营;由特别会议作出决定,将在最近一次党员登记中被开除出党的人遣送 到边远的集中营,给予5 年监禁,对被揭露参与了恐怖活动的托洛茨基分子 进行审判,全部予以枪决。斯大林指示将这封信送给维辛斯基审议和提出意 见。维辛斯基于 1936年3 月31 日回信的内容如下: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约·维·斯大林同志:   “我认为,雅哥达同志在1936年3 月25 日的报告中,正确和187及时 地提出了坚决粉碎托洛茨基干部的问题。   “我本人认为,由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别会议对每个具体案件审定后作出 决议,将所有处于流放中的积极活动的托洛茨基分子遣送到边远集中营的作 法,是必要的。同样,我认为将最近一次党员登记中被开除出联共 (布)的 托洛茨基分子遣送到集中营是必要的。   “同样,对于将被揭露参与恐怖即准备进行恐怖行动的托洛茨基分子的 案件,交付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对其实施 1934年 12月1 日法令和最高 惩罚——枪决的作法,我个人是没有异议的阿·维辛斯基。”③ 
 Page 128

 3 月31 日,即维辛斯基向斯大林报告的同一天,雅哥达向内舟部所属各 局局长下达了一道行动命令。命令说,内务部各机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立 即查清和全面彻底地粉碎所有托洛茨基势力,他们的组织中心及其联络,查 清、揭露和镇压所有的托洛茨基两面派。  1936年 5 月 20 日,联共 (布)中央政治局以征询意见的方式通过了一 项由斯大林签署的决议。决议指出:鉴于托洛茨基分子不间断的和积极的反 革命活动,责成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将处于流放地和保密地点的托洛茨基分 子、被开除出联共 (布)但表现出敌对态度并且居住在莫斯科、列宁格勒、 基辅等苏联城市的托洛茨基分子,遣送到边远的集中营,给予3 至5 年的监 禁。将所有被指控参与恐怖活动而被捕的托洛茨基分子提交苏联最高法院军 事法庭审讯,对他们采取最高惩罚——枪决。  根据中央的决定,内务部在此前逮捕和侦查季诺维也夫和托洛茨基分子 的基础上,展开了对所谓的托洛茨基地下组织的全面侦查和镇压。其中,只 有极少数人是受被捕的人的口供牵连而被捕的,绝大部分人是先予以逮捕, 然后取得口供,整理出材料,在取得口供的基础上,一些人被划人了 “托— 季联合中心”及其下属机构,大部分人被作为阴谋恐怖分子由当地内务部门 予以处理和消灭。较为重要的人物,或因其刚被逮捕,口供尚未取得,或因 其态度顽抗,口供未能取得,加上拟定以后予以逮捕的要犯,组成了未来的  “托洛茨基反苏平行中心”的成员。  在这些人员中,第一个被捕的重要人物是原莫斯科军区司令尼·穆拉洛 夫。他是 1936年4 月17 日由西西伯利亚边区内务部门逮捕的。逮捕的根据 是内务部从一些原托洛茨基分子那里获得的供词:穆拉洛夫是托洛茨基地下 组织的领导成员。没有罪证材料,口供未经查证。但在法律服从政治需要的 总气氛中,无人敢于对内务部的行动提出疑义。  穆拉洛夫出身于贫穷的劳动人民家庭,身材魁梧。早在 1899年,他就参 加了工人小组,1903 年参加了党。他是 1905 年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十月革 命爆发时,他是莫斯科武装起义的一位领导人。国内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 第3和第 12集团军和东方战线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后来他被任命为莫斯科 军区和北高加索军区司令。从 1925年起,他担任季米里亚泽夫农业科学院院 长,俄罗斯联邦共和国计划委员会主席团委员。  1918年,他参加了“左派共产主义者”。十四大上被选为中央监委委员, 因参加托洛茨基反对派,1927年被取消中央监委委员资格。十五大期间被开 除出党。1935年 12月和1936年 1月,他两次致信斯大林和党中央,声明与 托洛茨基观点决裂并要求恢复党籍,但斯大林不予理会。1936年被捕前任新 西伯利亚市库兹涅茨克矿区联合公司农业处处长。  1936年 7 月,“托—季联合中心”一案的被告赖因霍尔德供出了格·索 科利尼科夫,说他与所谓的托—季反革命集团有牵连。他的供词含糊不请, 自相矛盾。其它牵连索科利尼科夫的材料均无,更不用说有什么可作为证据 的事实。但是,赖因霍尔德的诬陷材料被整理加工后上报中央。于是,通过 征询意见的方式,联共 (布)中央委员会于1936年 7 月25—26 日作出了关 于将索科利尼科夫开除出党和取消其中央候补委员资格的决定。皮达可夫也 同意此项决定。决定把内务部整理的罪犯口供作为事实,继续拔高索科利尼 科夫的问题。决定中说: “根据无可辩驳的材料,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索科 利尼科夫与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恐怖集团保持着紧密联系 ”④这个决定 
 Page 129

是征得斯大林同意后作出的,决定草案上斯大林的手迹可以证明这一点。他 在决定草案上签上了 “联共(布)中央书记处”。决定签署的当天,即7 月 26 日,索科利尼科夫被捕。  格里戈里·雅科夫列维奇·索科利尼科夫是 1905年人党的老党员。他参 加了俄国 1905 年革命。1918 年,在签署布列斯特和约时,他是苏维埃俄国 代表团的团长。国内战争时期,他历任许多部队的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委员, 担任过南方战线第8 集团军和土耳其斯但战线的司令员,俄罗斯苏维埃联邦 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和中央执行委员会土耳其斯但委员会的主席。此后,担任 过各种领导职务: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财政人民委员、苏 联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全俄石油辛迪加主席、苏联驻英国全权代表、外交人 民委员部副人民委员。1935年,他担任木材工业人民委员部副人民委员。在 党的六大、七大、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上,他被选为 中央委员,在十六大和十七大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24 年 6 月至 1925 年,他曾担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索科利尼科夫是列宁的战友和学生。在他的自传中这样写着: “二月革 命后我作为第一批侨民回到俄国,这批侨民中有列宁、季诺维也夫、拉狄克”索科利尼科夫身材魁伟,仪表堂堂。他的博学多才和轩昂的气度使人钦 羡。他能熟练地运用6种欧洲语言,在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同样表现出 出众的才能。他的妻子、有名的苏联作家加林娜·谢里布里亚科娃在没有发 表的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他: “在思想上比加里(索科利尼科夫的爱称——作 者注)更加训练有素的人,我还从来没有见到过。” “他的强健的体魄和整 个气度引起了英国显贵的惊叹”。⑤  1917年夏,他和斯大林一道被选为中央委员和 《真理报》的编辑。“起 初,他们在许多方面比较接近。但时间越长,他们的政治分歧就越深。列宁 去世后,他们的关系全面紧张起来。在 1925年党的十四大上,作为财政人民 委员的索科利尼科夫提出了斯大林 ‘掠夺’农村的方针的错误,谈到了斯大 林对列宁建设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的歪曲。”⑥  索科利尼科夫被捕的第二天深夜,皮达可夫的前妻被捕。皮达可夫的来 往信件被趁机搜掠,其中有一些是他 1926年前参加反对派时期的材料。雅哥 达懂得这些材料的重要性,搜查还未结束时就将上述情况报告了斯大林。  1936年8 月5 日和6 日,曾在西西怕利亚工作过的两个前托洛茨基分子, 有名的革命家博古斯拉夫斯基和德罗布尼斯被捕。  米哈伊尔·所罗门诺维奇·博古斯拉夫斯基1905年加入犹太社会主义工 人党。1917年 3 月加入布尔什维克。从 1918 年起,担任过沃罗涅什市苏维 埃主席、全乌克兰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工农红军政治部书记、乌克兰共产 党 (布)哈尔科夫市委书记、莫斯科市苏维埃副主席、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小 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主席。1923—1928年,他参加了托洛茨基反对派,被党的 十五次代表大会开除出党。1930 年递交关于脱离反对派的声明后恢复党籍。 1932—1936年,他担任设在新西伯利亚市的西怕利亚机器制造厂的厂长。  雅科夫·瑞莫维奇·德罗布尼斯,年轻时是个皮鞋匠。从 15岁起便积极 参加革命活动。住过 6 次沙俄的监狱,有3 次被判处死刑。最后一次被判处 死刑是国内战争时期因受伤而被白匪抓住以后,但他幸运地逃跑了。他参加 过 1905年革命,1904—1906年是崩得和盂什维克的成员,1907年加入了布 尔什维克。从 1919年起,他先后担任波尔塔瓦和奥德萨苏维埃主席,独立集 
 Page 130

团军政委。1913年,他被选为乌克兰共产党 (布)中央委员,1922年起在俄 191 罗斯联邦共和国小人民委员会工作。1923—1927年参加了托洛茨基反对 派,被十五次党代表大会开除出党。1928—1929年被流放。1930年递交关于 脱离反对派的声明后恢复党籍。1936年被捕前担任位于西西伯利亚的克麦罗 沃化学联合公司的主任。  斯大林、叶若夫等密切注视着镇压原托洛茨基反对派的运动,及时地予 以指导。1936年夏,当原托洛茨基反对派成员纷纷落网,第一次莫斯科审判 即将开场时,斯大林及时发出了关于清查所谓托洛茨基反革命集团的指示。 关于这一点,阿格拉诺夫曾在 1937年联共 (布)中央2—3 月全会上谈到过。 他说,1936年夏,叶若夫曾向他传达了斯大林关于 “揭开真正的托洛茨基中 心”的指示。这个指示成为后来托洛茨基平行中心立案的根据。叶若夫在 2 —3 月中央全会的闭幕词中是这样说的: “我觉得,机关里对托洛茨基的问 题有点紧张,而斯大林同志对此是最清楚的。从斯大林同志的讲话中直接引 伸出一个问题:既然有托洛茨基插手,就应该将他抓住。”⑦  正是在 1936年夏,内务部加紧收集未来的“平行中心”的首犯皮达可大 等人的材料,让被捕的托洛茨基分子作出有关交待。1936年七八月间,内务 部从 “托—季联合中心”的被告加米涅夫、叶甫多基莫夫、赖因霍尔德、德 赖采尔的供词中,得到了所谓 “平行中心”(当时也称“后备中心”)存在 的材料。1936年8 月10 日,叶若夫和雅哥达收到了基辅有关方面来的电报。 电报称 H ·戈卢边科(现已平反)交待说,皮达可夫领导乌克兰托洛茨基中 心。叶若夫立即将情况报告斯大林,并以犯人的口供为依据,对身为中央委 员的皮达可夫采取了行动。8 月11 日,叶若夫将他与皮达可夫的谈话书面报 告了斯大林。报告如下:   “斯大林同志:  我召见了皮达可夫。将取消中央委员会任命他为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 恐怖中心审判的公诉人的决定的原因通知了他。我向他宣读了赖因霍尔德和 戈卢边科的供词。建议他出任奇尔奇克建筑公司的主任。  皮达可夫对此反应如下:  1。他明白中央委员会对他的信任已经丧失。他要驳斥赖因霍尔德和戈卢 边科的供词,但除了空洞的否认的词句外,未能拿出任何东西来。他声明, 托洛茨基分子出于对他的憎恨而进行了诽谤,赖因霍尔德和戈卢边科在说 谎。  2。他认为自己的罪过在于:没有注意到自己前妻的反革命活动,对于她 与熟人的交往漠然处之。因此,我认为中央委员会关于撤销他副人民委员和 任命他为奇尔奇克建筑公司主任的决定是绝对正确的。他声明,本应给予他 更严厉的惩罚。  3。他把任命他为公诉人的作法看作是中央委员会对他的最大信任并 “真 诚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