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大大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间:
萧劲光,1922年12月;
陈  赓,1922年12月;
徐海东,1925年4月;
许光达,1925年9月;
黄克诚,1925年10月;
王树声,1926年2月;
张云逸,1926年10月;
粟  裕,1927年6月;
谭  政,1927年10月;
罗瑞卿,1928年10月。
十大大将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前参加的有关组织:张云逸,1909年10月,加入同盟会;1919年加入中国国民党。萧劲光,1920年参加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同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陈赓,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黄克诚,1925年春加入中国国民党;王树声,1926年1月加入中国国民党;许光达,1925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粟裕,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罗瑞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十大大将授衔时的平均年龄是岁。其中年龄最大的是张云逸,生于1892年8月10日,属龙,授衔时63岁;其余依次为:徐海东,生于1900年6月17日,属鼠,授衔时55岁;黄克诚,生于1902年10月1日,属虎,授衔时53岁;萧劲光,生于1903年1月4日,属兔,授衔时52岁;陈赓,生于1903年2月27日,属兔,授衔时52岁;王树声,生于1905年5月26日,属蛇,授衔时50岁;罗瑞卿,生于1906年5月31日,属马,授衔时49岁;谭政,生于1906年6月14日,属马,授衔时49岁;粟裕,生于1907年8月10日,属羊,授衔时48岁;年龄最小的是许光达,生于1908年11月19日,属猴,授衔时47岁。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大将在参加革命的资历、职务、年龄等方面,除张云逸之外,其他人比十大元帅稍逊,但仍是我军建军初期参加者和实践者中的优秀代表之一。十大大将之中,只有张云逸是从旧的营垒里冲杀出来的将领,又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领导者。其余9人都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出来的优秀将领。在南昌起义之前,张云逸进行的武装活动最早最多,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其次,黄克诚、萧劲光、徐海东参加过北伐战争。陈赓参加过东征战争。粟裕、谭政、王树声、罗瑞卿、许光达等因为年轻,又都是学校学生,没有机会参加上述革命战争,但他们在学校受到*主义理论影响,都支持和声援北伐战争,积极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
十大大将授衔时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职务:张云逸、黄克诚2人为第七届中央委员,谭政、粟裕、罗瑞卿、陈赓、萧劲光等5人为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一年后,十大大将均当选为第八届中央委员,谭政、黄克诚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十大大将授衔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务:张云逸、谭政、黄克诚3人为委员。
十大大将授衔时在中央人民政府的职务:张云逸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罗瑞卿兼任公安部部长。
十大大将授衔时在原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职务:粟裕、张云逸、罗瑞卿、徐海东4人为原中央军委委员。
十大大将授衔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的职务:均为国防委员会委员。
十大大将授衔时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职务:黄克诚为军委秘书长。一年后,有粟裕、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陈赓、许光达等7人增补为中央军委委员。


十大大将在战争年代的任职、级别很高,战功卓著(1)
第一,十大大将在我军各个时期都担任过军级以上领导职务。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萧劲光1937年2月任红5军团政委,闽赣军区司令员兼红7军团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张云逸为红7军军长,中央纵队先遣队司令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谭政为红22军政治部主任,红1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王树声为红31军军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西路军副总指挥。徐海东为红28军军长,红25军军长,红15军团军团长。粟裕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红10军团参谋长。黄克诚为红5军政治部主任,红3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代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罗瑞卿为红4军政委,红军先遣队参谋长,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陈赓为红四方面军12师师长,红军干部团团长(军级),红1军团1师师长。许光达为红6军参谋长。
抗日战争时期:
萧劲光为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谭政为军委总政治部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云逸为新四军参谋长兼第3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总指挥兼前敌委员会书记,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粟裕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总指挥,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克诚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政委,八路军第5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委,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瑞卿为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陈赓为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司令员。王树声为晋冀豫军区、太行军区副司令员,河南军区司令员。许光达为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徐海东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4支队司令员,抗战后期休养。
解放战争时期:
粟裕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代理司令员、代理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萧劲光为东北*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黄克诚为东北*联军副总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兼政委,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政委。谭政为东北*联军、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副政委。张云逸为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陈赓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罗瑞卿为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代表团参谋长,晋察冀野战军政委,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2兵团政委,第19兵团政委。许光达为晋绥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3军军长,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员,首任海军司令员。王树声为鄂豫军区司令员,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徐海东休养。
建国初期:
粟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副总参谋长。谭政为中南军区暨第四野战军第三政委兼干部管理部部长。陈赓为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3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罗瑞卿为政务院公安部部长兼北京市公安局局长。许光达为军委装甲兵司令员。黄克诚为湖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萧劲光为首任海军司令员。王树声为湖北军区司令员。张云逸为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西军区司令员。徐海东休养。

十大大将在战争年代的任职、级别很高,战功卓著(2)
从上述资料可看出,十大大将在早年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均已担任军级及其以上岗位的领导职务。
十大大将授衔时荣获勋章情况:十人均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第二,十大大将指挥或参加了我军重要的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粟裕等参加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粟裕率部执行红军北上抗日先遣任务,挺进浙南地区,开创了浙南革命根据地。黄克诚在长征中率部担任前卫,参加了突破湘江封锁线以及攻占娄山关和遵义城等战斗;到达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等战役战斗。谭政参加了二次进攻长沙作战,以及漳州战役、南雄水口战役。萧劲光率部参加赣州、水口等战役,后北上开辟建宁、黎川、泰宁根据地。罗瑞卿参加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中央苏区第一、二和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因伤没有参加第三次反“围剿”作战;长征中担负红军先遣队任务。王树声和徐海东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参与指挥了鄂豫皖第一至四次反“围剿”作战。王树声还担任西路军副总指挥、第9军军长,指挥了西路军诸次战役战斗。徐海东还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指挥了陕南石塔寺和袁家沟口等战斗;在陕北革命根据地,率部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等战役。陈赓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领导人之一,参加了鄂豫皖第三、第四次反“围剿”作战。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诸战役。许光达参加了洪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张云逸参加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长征中任中央纵队的先遣队司令员,曾协助刘伯承等组织突破乌江的战役;西安事变发生后,随周恩来参加*代表团的工作。
谭政、黄克诚、萧劲光、陈赓、张云逸、罗瑞卿等6人参加了参加了中央红军的长征,王树声参加了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徐海东参加了红25军的长征。粟裕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许光达因战伤在苏联疗养。
抗日战争时期:
粟裕参与创建了苏浙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坚持和巩固苏中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还开创了浙西抗日根据地。黄克诚在八路军期间,参加了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率部驰援新四军黄桥作战,在新四军期间,领导苏北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组织指挥了高沟杨口、阜宁和两淮等战役。谭政用笔杆子当投枪,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发表了许多重要文章,指导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抗战时期的政治工作;1944年4月,受*中央委托,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作了《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萧劲光担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保卫*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王树声参与组织领导地方武装进行抗日斗争;日本投降后,在桐柏山率部与重兵围困的国民党政府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陈赓参与神头岭、响堂铺、长乐村等战斗指挥,继又转战于平汉铁路中段、鲁西北和冀南平原。罗瑞卿先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主持抗大工作;后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转战于太行山区。许光达先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搞好抗战军政人才的培训;后任延安交通司令、卫戍司令,担负党中央的正常生活和安全。张云逸为新四军的组建、整编、集中、扩展做出了贡献;取得了定远、半塔集自卫反击战的胜利;1943年秋代军长陈毅去延安后,他代理主持新四军的军事工作。徐海东在八路军期间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和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指挥了町店等战斗;在新四军期间,指挥了周家岗战斗;1940年患重病后,仍随军指挥作战。

十大大将在战争年代的任职、级别很高,战功卓著(3)
解放战争时期:
粟裕参与指挥了著名的苏中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京沪杭战役、漳厦战役等。黄克诚指挥部队歼灭国民党收编的伪军警,攻占四平、长春、齐齐哈尔等地;后来,主抓东北*联军的后勤工作。谭政参与领导创建和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以及组织领导辽沈、平津等战役中的政治工作;在四野部队进军中南,追歼国民党军和剿灭大股土匪的一系列战役中,继续搞好政治工作。萧劲光指挥南满部队“四保临江”,巩固了南满根据地;率部围困长春,争取了国民党军一部起义,迫使其余全部投降;率部参加平津战役后,南下参加渡江战役,解放武汉,进军湖南,和平解放长沙,取胜衡宝。王树声指挥鄂豫皖三省部队剿匪作战。陈赓率部参加了上党战役、晋南战役,强渡黄河,进军豫西,参加了淮海战役,指挥所部横渡长江,解放南昌,进行广东战役,入粤追歼逃敌,协同兄弟部队进行了粤桂边战役,继又直抵云南边陲,指挥了滇南战役。罗瑞卿先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代表团参谋长,协助叶剑英工作;后任晋察冀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与指挥正太、石家庄、太原等战役,率部参加平津战役。许光达转战西北,为保卫陕甘宁边区做出了贡献。张云逸任*华东工作后方委员会书记,领导华东后方工作,指挥山东地方部队以及广大的民兵、民工支持陈毅、粟裕等组织的各大战役。徐海东主要养病。
建国后,陈赓在帮助越南军民进行抗法战争中,取得了边界战役胜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与制定构筑坑道工事,加强海岸防御与纵深防御的计划,对贯彻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起了重要作用。陈赓也是我军惟一一位奉命出国帮助两个友好邻邦战胜外敌侵略的大将。
开国大将中军政全能的有粟裕、黄克诚、萧劲光、陈赓等,专门做军事工作的有徐海东、张云逸、王树声、许光达等,专门做政治工作的有谭政、罗瑞卿,不但军政全能,而且还做后勤工作的仅有黄克诚一人。
第三,十大大将在授衔时的级别很高。
其中,张云逸、徐海东、粟裕、黄克诚、谭政、萧劲光、陈赓、罗瑞卿等8人为1952年全军评级时的第二等军委委员级,王树声、许光达2人为1952年全军评级时的第三等正兵团级。十大大将授衔时大多数在军内的具体职务几乎涵盖各大总部、各大军兵种,占据军事要津:粟裕为总参谋长,陈赓为副总参谋长、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谭政为国防部副部长、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黄克诚为国防部副部长、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后勤学院政委,萧劲光为国防部副部长、海军司令员,王树声为国防部副部长、总军械部部长,罗瑞卿为公安部部长、公安学院院长、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许光达为装甲兵司令员。级别高、职务高,也是他们被评为大将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四,十大大将的战伤,印证着他们的卓著功勋。
许光达,南昌起义部队南下,许光达在三河坝战斗中负伤,被组织安排在大埔北茂之前村一户农家养伤。1931年1月31日,在瓦庙集战斗中,胸部被炮弹片击中,身负重伤,昏迷不醒,子弹头离他的心脏只有10厘米左右。由于医疗条件所限,手术整整做了3个钟头,子弹仍然没有取出。后来,贺龙果断决定派人送许光达去上海治疗。历尽千难万险,伤势严重的许光达终于送到了上海那家由地下党组织控制的医院,但想不到的是那家医院却遭到了敌人的破坏,许光达又只好经地下组织安排,辗转去了苏联治疗。在莫斯科,那颗距心脏只有10厘米的子弹头才被取了出来。

十大大将在战争年代的任职、级别很高,战功卓著(4)
徐海东,1934年12月在陕南庾家河战斗中,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当即倒地昏死过去。这是他第九次负伤,也是最重的一次,四天四夜昏迷不醒。幸亏护士周东屏的及时护理和细心照顾。徐海东负伤那天,头上脸上全是血,喉头被血和痰堵着,呼吸极为困难,情况万分危险。医生们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周东屏走上前说:“让我试一试。”说着,就伏在徐海东床前,口对口地吸出了堵在徐海东喉头的血痰,险情很快排除了。在徐海东昏睡的四天四夜里,她替他打针换药,擦洗身子,换洗衣服,还不时地往他嘴里润水,到第五天醒来时,他问身边人的第一句话是:“现在几点了?部队该出发了吧?”
在后来朝夕相的日子里,徐海东和周东屏,从相互钟情到结为革命伴侣,他们又走过了一段风雨历程,直到长征到达陕北后才举行婚礼。婚后,徐海东得到周东屏的精心照顾,因此徐海东常常感叹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是一个“因祸得福”的人。
粟裕在战争风云中从士兵到将军,走过了一条洒满鲜血、荆棘丛生之路。他戎马一生,六次负伤。
粟裕第一次负伤是在1927年10月16日,随南昌起义军南下进至闽西南,参加武平战斗时,头部中弹负伤。当时,一颗子弹从他右耳上侧的颞骨穿过,顿时血流如注,昏迷过去。排长以为他牺牲了,便摘下了他的枪,三鞠躬后带领剩下的战士默默地撤走了。后来,粟裕从昏迷中苏醒,他忍着剧痛,顺着山坡滑下去,艰难地爬行到路边。恰巧走过来几个同志,替他包扎好伤口,搀扶他赶上了部队。
1929年2月,粟裕参加宁都战斗时,臀部负伤。
1930年3月初,在富田战斗中,被炮弹炸伤头部,弹片一直留在颅内未取出。淮海战役时,粟裕日夜守候在指挥所,注视着战场情况的变化,设想着临机处置的方案,曾经连续七天七夜没有睡觉。头疼得受不了,他就让警卫员反复摁头,或用凉水冲头,或者用看地图来分散疼痛,带病指挥作战。后来,医生给他做了一个简陋的“健脑器”,头发热了,就把它戴上帮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