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还认为粟裕同志可能已经牺牲。因而,在陕北苏区代表会议上,粟裕被当作英勇牺牲的烈士来沉痛哀悼。1938年初,毛泽东闻听粟裕没有牺牲,非常高兴:“哦,好,粟裕还在,粟裕还在。”
1938年4月下旬,毛泽东代表*中央批准任命粟裕为新四军先遣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担负挺进苏南敌后战略侦察的重任。先遣支队的队员,都是强中选优,勇中挑智,加之训练有素,所以部队质量高,战斗力强。
6月17日,粟裕敏锐地抓住战机,在江苏镇江西南15公里处的韦岗镇伏击日军汽车队。激战半小时,毙伤日军数十名,击毁汽车4辆,缴获枪支弹药及军需物资若干。新四军军部盛赞:“先遣队的确起了先锋作用,奠定了我们在江南发展和胜利基础”,并“在全军表扬,号召全军学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向新四军军部发了嘉奖电:“所属粟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
韦岗伏击战,首战告捷,震动江南。此战被称为新四军的抗日处女战,其战略意义非同寻常。粟裕也从此一战成名。随后,粟裕任江南指挥部副指挥,参与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他和陈毅一起,率部东进北上,转战大江南北。
到了抗战中期,反摩擦战斗更锻炼部队向运动战的转变。粟裕指挥新四军第1师主力在1940年进行的黄桥战役和1945年春进行的第三次天目山反击顽军战役,就是两次大兵团作战的著名战役。
黄桥决战是在根据地进行的水网平地运动战,歼敌1万余人。此战胜利,实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在苏北阜宁的胜利会师,奠定了新四军苏北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通过此战,粟裕已显出不凡气概。
天目山战役是在敌后进行的山地运动战。这个战役的胜利,在全军范围内率先实现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为我军进行大规模运动战、歼灭战积累了经验。

最会打仗的粟裕大将(2)
抗战末期,粟裕率部对日寇经过百余次作战,也逐步由运动战上升为相当规模的攻坚战。1944年春的车桥战役,就是集中了新四军1师的主力,采用攻点打援的战法,歼灭日寇大佐以下465人,创敌后战场一次俘虏日寇48人的最高记录,标志着苏中部队向正规化兵团的跃进。此战,使苏北、淮南、淮北根据地连成一片。
粟裕真正脱颖而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这是粟裕成为杰出军事家的关键阶段,也是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时期。战争之初,我军力主和平,避免内战,无奈求和不成,被迫应战。各战略区全线出击,但形势并不乐观。只有粟裕在华中地区提出初期应先在内线打几个胜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得到中央的批准后,粟裕立即以苏中七战七捷付诸实施。毛泽东喜出望外,马上批转各个战区比照执行。
苏中七战七捷是游击战转运动战的典范,历时一个半月,歼敌5万,既是粟裕打响华东战场反击蒋介石战略进攻的第一枪,又是粟裕在兵凶战危之际,对毛泽东军事战法创新运用的开始。粟裕实行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娴熟地运用各种战役手段来打击敌人:如皋南攻歼49军,李堡奇袭新7旅换防,海安的运动防御,战隙中对“交警”秋风扫落叶般的打击,最后归结于围魏救赵式的对整65师的设伏求歼。而且粟裕对“兵贵神速”理解得很透彻,实际运用起来也非常老到。他在突然围歼国民党一个整编师的时候,如同猛虎扑食一样,非常地迅猛。粟裕开创了少有的开战大捷,一出手就赢了个满堂彩,被统帅部通令全军学习总结,创造了解放战争初期的“致胜”模式。
华东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国民党主力大多集中在这里,如整25师、桂系的第7军等,尤其是五大主力中的3个(整74师、整11师、第5军)也投入在此,装备多数为美械、半美械师。远见卓识、高屋建瓴的毛泽东,对东北和山东这两块我军最重要的战略区非常重视。一举一动,尽收眼底。通过七战七捷,毛泽东感到粟裕的战略素养很高,对战争规律的把握比较准确。七战七捷,每一战规模不是很大,但每一战都很经典。主要以运动战为主,通过对部队的大规模运行,形成在力量上的局部不均衡,寻找有利于己的战机,以优势兵力逐步消灭敌人。粟裕对虚实的把握恰到好处,也极具创造虚实条件的能力。所以,毛泽东在1947年初及时将陈毅山东野战军与粟裕华中野战军合编组成华东野战军,并决定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从此,粟裕挑起了华东战场战役指挥的重担。很快,华野在五大战场一枝独秀,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一个又一个奇迹出现,一个又一个纪录诞生,一年下来,华野歼灭国民党主力40多个整师,占全国战场近半。
宿北战役是陈粟两军汇合后的初战。战役发起时,粟裕以一部兵力箝制其他三路,集中主力3个纵队和2个师共24个团的兵力,打击敌人四路中从宿迁向新安镇、沭阳进攻的对我威胁最大的一路。经过5天激战,我军歼灭敌整编第69师3个半旅共2万余人,使我军踏上了歼敌由小到大的一块中间阶石。
该战役开创了全面内战爆发以来我军一次歼敌一个整师的范例,初步取得了大兵团协同作战的经验,对尔后华东战局的发展有重要影响。1947年12月26日延安《解放日报》社论称这一战役,是华中解放区空前的大胜利。

最会打仗的粟裕大将(3)
鲁南战役中,粟裕集中兵力打击向临沂进攻的敌人之一路,歼灭了敌整编第26师、第一快速纵队和整编第51师,歼敌5万余人,又踏上了歼敌数量更新、更高的阶石。
第一次全歼敌人7个旅的莱芜战役,粟裕仅以2个纵队钳制南线敌军主力,而以7个纵队挥师北上,全歼李仙洲集团。
重兵围困中取敌上将首级的孟良崮战役,粟裕以5个纵队的兵力,从敌人中路兵团中将整74师强行分割开来,加以围歼,宛如虎腹掏心。最终,素称蒋家王朝“铁军”、“五大主力”之首的整74师灰飞烟灭。
1948年初,毛泽东为进一步开展中原战局,决定组建华东野战军,以粟裕为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发展我军的战略进攻。但是粟裕却斗胆直陈自己的意见。毛泽东则以广阔的胸怀,从谏如流。粟裕以赤诚的忠心,直陈己见。一帅一将,相得益彰。最后,毛泽东决定,将我军任务改为集中力量在陇海线开封、徐州段附近地区打几仗,以寻歼国民党主力为我军主要作战目标。
不久,粟裕军事战略家的眼光又一次体现。经过几次对部队的大规模调动,寻找有利于己的战机,终于在豫东地区锁定向东运动的区寿年兵团。得到中央军委批准后,粟裕遂指挥部队采取分进合击的方法,在刘邓大军的大力协同下,先后围歼了区寿年兵团主力,取得了豫东战役歼敌9万余人的重大胜利,开创我军大兵团作战歼敌的先河,成为南线我军战略进攻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转折。
接下来,粟裕又乘胜实施济南战役。我攻城部队一举攻克有守敌10万的坚固设防大城市济南,开创了我军攻克大城市之先河,使山东解放区和华北解放区连成一片,为我军进行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济南战役尚未完全结束,粟裕就电报军委,建议下一步举行淮海战役。得到毛泽东首肯。后来,随着中原野战军先后攻克郑州、开封,由西向东推进,形势对我十分有利。再加上辽沈战役又取得大胜,这样,蒋介石就没有什么力量来增援华中地区了。于是,粟裕向军委建议,即以主力向徐蚌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可分别消灭与逐渐歼灭之。最后,在军委和总前委领导下,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历时66天,在淮海战役中歼灭敌军万余人。其中华东野战军歼敌44万余人。大大超过了中央书记处5月会议上要求粟裕在半年左右歼敌5至12个旅的计划,也超过了以后中央要求华野在战争的第三年消灭敌军40个旅的计划。
接着,粟裕又指挥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瓷器店里捉老鼠的上海战役等。
经过三年解放战争,粟裕在指挥大兵团作战上独树一帜。战胜众多国民党军的重量级对手,先是薛岳,汤恩伯,张灵甫,后为王耀武,黄维,邱清泉,胡琏,最后与二野南北分攻杜聿明。也正因为如此,粟裕进入了我军最著名的将领之列。当然,作为常胜将军,粟裕也有失误的时候。孟良崮战役之后,华野进行了七月分兵,粟裕指挥所部在南麻和临朐两次战斗中失利。建国前夕,又在金门、步登岛战斗中失利,原因很简单,都是麻痹轻敌。
对粟裕的军事才干,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都是赞不绝口。
毛泽东说,我们不能要求事实上的常胜将军,这是从古以来就很少的。我们要求在战争过程中一般地打胜仗的勇敢而明智的将军——智勇双全的将军。粟裕就是一位“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的智勇双全的将军。
朱德说:粟裕是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楷模。他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多。
刘伯承说:粟裕将军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陈毅说: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
战争年代华东地区的老百姓在自家大门口贴的最多的一副对联就是“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


“中国的夏伯阳”徐海东大将(1)
在战争年代,人们就喜欢把徐海东称做“中国的夏伯阳”,以示对英雄的崇拜。来源是苏联的著名小说和影片《夏伯阳》。夏伯阳是苏联国内战争时期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在1919年的苏联东线战场上,许多红军部队基本上是由农民组成的,著名的“夏伯阳师”就是其中的一支。夏伯阳从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变成一个英勇善战的指挥官,穿上军装的农民在夏伯阳的指挥下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夏伯阳最终成长为一个忠于革命事业的自觉的红军将领。于是,夏伯阳的事迹被写进小说,搬上银幕,在人们心目中成为一名战功赫赫、声望极高、深受人们敬重的传奇人物。中国的徐海东,在出身、经历和战绩上与苏联的夏伯阳特别相似,因而,人们就崇敬地把徐海东称做“中国的夏伯阳”。
1955年全军授衔时,徐海东被评为大将,但他因病正在大连疗养,所以,只有九位大将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授衔仪式。
还是在授衔之前,徐海东听说自己也被评为大将,便深感不安。他觉得自己1940年病倒在皖东战场上直到现在,几乎都是在担架上和病床上度过的,没能继续为党做更多的工作,现在却要授大将军衔,自己实在受之有愧。正巧这时周恩来总理到大连视察工作,专门去看望徐海东。徐海东一见到周恩来就说:“总理,我长期养病,为党工作太少,大将军衔,受之有愧啊!”面对这个曾经为中国革命立过大功的虎将,周恩来不由得紧紧握住他的手,动情地说:“海东同志,授你大将,是根据你对革命的贡献决定的,不高也不低,恰当!”
徐海东是建国初期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级别很高。但他在授衔时没有具体的行政职务,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把他名字列在“军委诸同志”领导一栏中。徐海东后来一直都享受中央军委委员的待遇。
作为惟一没参加过解放战争的高级将领,徐海东仍被授予大将军衔,可见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徐海东建功立业,威震敌胆,主要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作为红25军和红15军团主要领导人,徐海东的名字在大别山区、秦岭脚下、黄土高原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称“徐老虎”、“中国的夏伯阳”。其名如雷贯耳,其事震古铄今。
我们知道,徐海东早年参加过北伐战争,又参加过我党领导的黄麻起义,还是鄂豫皖苏区的著名军事领导人。在鄂豫皖这块红色热土上,徐海东不怕苦,不怕死,英勇善战,叱咤风云,“徐老虎”的威名让敌人闻风丧胆。常有这样的事发生,当敌人听说他们与之作战的对象是徐海东时,不是惊慌逃窜,便是缴械投降。
1932年8月,徐海东被任命为红军第9军27师师长。10月,徐海东率部在英山地区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战略转移时,与总部失去联系。徐海东处变不惊,带领第27师一个团顽强奋战,又同皖西部分地方武装会合,担任新组建的红27军第79师师长,继续坚持根据地斗争。当时,环境极端艰苦,形势极其险恶。红军队伍里,有人产生了悲观情绪,认为“革命完了”。徐海东听了,挥动着拳头大声喊道:“谁说革命完了?革命永远完不了!革命就像这大别山,风吹不倒,地震不摇!”旋即,他率部左冲右杀,经一个多月艰苦转战,终于突出重围。但徐海东却因为疲劳过度,一头倒在地上昏睡过去,睡了两天一夜。醒来时,徐海东只觉得胸口发闷,接着大口吐出鲜血。警卫人员吃惊地喊起来,可徐海东却好像没有事一样。

“中国的夏伯阳”徐海东大将(2)
1933年夏,时任红25军副军长兼74师师长的徐海东,在七里坪战斗中,全身只穿一条裤叉,真是赤膊上阵。冲锋号一响,他迅速带交通队最先冲了上去。战士们见右腿已负过四次伤的副军长冲锋在前,一刹那间,激起了奋勇向前的斗志,一齐向敌人冲去。结果,红军两个团和特务营一个猛冲,把敌人一个旅打垮了,俘敌近500名。
1934年8月,红25军主力奉中央的指示,打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开始长征。这时,徐海东是红25军军长,他觉得从中央革命根据地来的程子华当过师长,便主动荐贤让程子华当军长,他改任副军长。
1934年12月上旬,在陕南境内庾家河激战中,程子华负重伤,徐海东头部也负了重伤。在担架上躺了四天,一直昏迷不醒。伤势稍好以后,在葛牌镇战斗中,天下着大雨,徐海东听说前面打的不好,全军有覆没的危险。他当即让四个战士扯着推着自己,最后爬到山上的军部指挥所,协同指挥部队,打垮敌人的进攻。
1935年7月,红25军跨过终南山,到达西安附近,得知中央红军北上的消息,鄂豫陕省委在陕西子午镇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红25军离开陕南西征,配合中央红军北上。徐海东多次*队说,我们牵制敌人,保证红军主力北上,对革命有重大的意义。为了红军主力,就是我们这3000人都牺牲了,也是光荣的。9月初,红25军在陕北豹子川召开省委扩大会议,决定徐海东任军长,程子华改任政委。9月18日,红25军到达陕北苏区永平镇,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改编为红15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
11月初,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胜利会师。接着,苏维埃中央政府任命徐海东为红一方面军第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与毛泽东见面后,感到特别亲切,他把这些年吃过的苦头,受过的打击,全向毛泽东说了出来。尤其是汇报到鄂豫皖苏区肃反的情况,并说至今还有300多个同志受冤枉时,毛主席当即指示说,要立刻给他们摘掉帽子,党员恢复党籍,团员恢复团籍。后来,这300多个同志全部*,都感动地哭了,感谢毛主席的英明和伟大。
这时,西北的寒冬来临,经过长征,中央红军的后勤保障几欲弹尽粮绝,囊空如洗,连解决数千人御寒的冬装和口粮都成问题。红一方面军供给部部长杨至成向毛泽东报告了这个情况。毛泽东情急之下想到徐海东,何不向他求助一下,以解燃眉之急。
于是,毛泽东拿起毛笔写了一张借条:“海东同志:你好!因部队过冬吃、穿出现困难,特向你借款2500元。毛泽东”。
当徐海东看到毛泽东的批条,眼眶一热,觉得有愧,自己太不了解中央的情况。他立即把供给部长查国桢找来,问还有多少钱,查说全部存款是7000元。徐海东说留下2000元,其他5000元全部送交中央。
毛泽东拿到钱也很感动,觉得徐海东党性强,一是红军主力经过一年的长征,在陕北找到了可靠的革命根据地。这根据地的基础就是徐海东和刘志丹打下的;二是徐海东雪中送炭,解了中央的燃眉之急。
毛泽东感叹,等中国革命渡过了低潮,走向新的胜利之时,一定不能忘记像徐海东同志这样的人。
后来,毛泽东经常说,徐海东是“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的人”。
抗日战争开始,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徐海东被任命为115师344旅旅长。在*指挥下,徐海东率领部队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后来,他又率部参加了粉碎日寇九路围攻、驰援太原、町店等战役和战斗。
1938年春,徐海东因劳累过度又发病吐血,病情愈加严重,不得不回到延安休养。
1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