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5师一部为基干力量开辟的五台山根据地;晋西北是由贺龙领导的120师主力开辟的晋西北根据地。

毛泽东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2)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全面分析了中日双方的特点和由这些特点所规定的双方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揭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人民的客观规律,对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作了科学的预测;全面阐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阐述了革命军队政治工作关于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三大原则,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论持久战》是又一部经典的军事著作。
这时,毛泽东又发现平原也可以进行游击战。于是,八路军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战略转移,华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迅速由山区发展到平原,由山西扩展到整个华北。
具体来说,115师下辖2个旅,343旅,旅长陈光,为原红1军团部队;344旅,旅长徐海东,为原红15军团部队。平型关战役后,*受伤出国疗养,这支部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由罗荣桓、陈光率领的343旅,挺进山东,建立了范围广大的山东军区,一直延伸到东海之滨。第二部分由聂荣臻率领师直独立团等,就地发展,从五台山根据地向东发展成晋察冀军区。后来又有两股力量加入了聂荣臻的辖区,一股是原东北军吕正操部建立的冀中军区,另一股是李运昌建立的冀热辽军区。第三部分是344旅部队,也是一分为二,一部由杨得志率领建立了冀鲁豫军区,另一部由黄克诚率领建立了苏北军区,皖南事变后该部加入了新四军。
120师下辖2个旅,358旅,旅长张宗逊,为原红2军团部队;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为原红6军团部队。该师建立了晋绥军区,拱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的安全。晋绥根据地还向北发展了大青山等根据地。
129师下辖2个旅,385旅,旅长王宏坤,为原红4军部队;386旅,旅长陈赓,为原红31军部队。该师活动范围主要在晋冀鲁豫地区,这个位置是中国版图中原和西北的结合部,是个四战之地。随后,以385旅为主建立了太行军区,386旅为主建立了太岳军区,还有陈再道的冀南军区,后来,115师的冀鲁豫军区也划归129师的晋冀鲁豫军区管辖。
新四军是原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的简称。新四军既包括原中央红军留下的部队,如陈毅部、粟裕部;也包括原红25军留下的部队,如高敬亭部;还有一些零星的小部队,如闽东的叶飞部。这是我党在日伪顽统治区形成的一个新的根据地,犹如一把尖刀插在敌人的后腰上。以后,党中央从八路军陆续派出了大量部队加入新四军,使新四军的力量和素质大大加强。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组成7个师。以陈毅、粟裕部建立第1师,以罗炳辉部建立第2师,以黄克诚部建立第3师,以彭雪枫部建立第4师,以李先念部建立第5师,以谭震林部建立第6师,以张鼎丞部建立第7师。
1938年9月至11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重申在抗日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放手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随后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成功地反击了日军的“扫荡”、蚕食和封锁,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大规模的*高潮,实行精兵简政,开展整风和大生产运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毛泽东说了最有志气的一句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943年3月,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政治局主席。1944年5月,主持召开*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毛泽东说,我们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地阐明了党的宗旨。
1945年4月至6月,毛泽东主持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政治路线。大会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主席。
抗战结束前夕,以八路军和新四军为主发展起来的五大革命根据地,即山东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晋冀鲁豫根据地,晋绥根据地和新四军根据地等,日益壮大,十分巩固,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革命主力军。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麾下聚集着一批从土地革命战争走来、经过抗日战争血与火考验的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将领。


毛泽东用三年时间打败蒋介石。三大战略决战,消灭国民党军“五大主力”(1)
1945年8月8日,苏联开始对日宣战。9日起,百万苏联红军沿1200公里的宽大正面,向中国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发起凌厉攻势。这时,毛泽东敏锐地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和中国抗日战争大反攻的到来。9日当天,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向一切不愿意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全国规模的反攻。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面对抗战胜利后的大好形势,蒋介石企图不费吹灰之力下山“摘桃子”,一面提出和谈,一面准备发动内战。对此,毛泽东提出“针锋相对”的方针。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以共产党人的伟大气魄,赴重庆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争取实现国内和平。同时对国民党发动内战做好准备,指导人民军队实现由分散的游击战为主向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的战略转变,并组织解放区军民对国民党军的进攻进行坚决的自卫还击。10月10日,在毛泽东倡导下,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代表会谈纪要》,即著名的《双十协定》,和平眼看着指日可待。
但是,蒋介石不想和平,要搞*。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对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内战全面爆发。毛泽东毫无畏惧蒋介石的猖狂进攻,说了最正气凛然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热爱和平,渴望和平,但我们从不害怕战争!之后,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陆续改称人民解放军。毛泽东亲自指挥全国各解放区军民进行自卫战争。在作战指导上,规定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强调“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和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要求每月平均消灭敌人8个旅左右。经过8个月作战,迫使国民党军放弃全面进攻,改为向山东和陕北两处重点地区进攻。
这时,毛泽东又说出了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不管是国民党的百万大军,还是美国的原子弹!
毛泽东幽默地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的“四大家族”。当然,“文房四宝”要与枪杆子结合起来才能打败拿枪的敌人。毛泽东的“文房四宝”正由于有枪杆子作后盾,才能打翻旧世界。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原来的五大根据地格局不变,但地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批具有帅才的优秀精英被党派往全国各大战略区,担纲卡位,肩负重任。
东北地区:中央派从苏联养病回国的*启程出关,执掌开辟东北根据地。然后,以原343旅发展起来的山东军区部队和原344旅发展起来的新四军3师,由罗荣桓统一指挥,从海路和陆路分别进入东北地区和国民党抢占东北地盘。先是组建东北人民自治军,由*任司令员,彭真任政治委员,萧劲光等任副司令员,罗荣桓等任副政治委员。几个月后,又改称东北*联军,随后,由*军政一把抓,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直至后来建立了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
西北地区: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彭德怀,在胡宗南进攻陕北后,主动向中央请缨迎敌。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把贺龙指挥过的部队交给了彭德怀。而贺龙主要领导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保卫党中央,另外还主抓陕甘宁边区的后勤供应保障工作,这一部分后改为西北军区。作为野战部队的西北野战军交由年轻的张宗逊负责。各战略区中只有西北地区实行军区和野战军分头管理,主要是考虑到保卫党中央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毛泽东用三年时间打败蒋介石。三大战略决战,消灭国民党军“五大主力”(2)
中原地区:以原129师的晋冀鲁豫边区和陈赓领导的太岳军区、李达领导的太行军区、宋任穷领导的冀鲁豫军区加上王树声领导的河南军区合并成立了规模庞大的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任政委。1947年,按照中央战略部署,刘邓大军抢渡黄河,进军大别山,建立了大中原军区,与原李先念的小中原军区相区别。原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原李先念部隶属刘邓指挥。
华北地区:晋察冀和其他战略区一样分为两部分,主力部队组建为野战军,军区管地方部队和后勤供应。刘邓大军南下后,原晋冀鲁豫军区与晋察冀军区合并,建立了华北军区,聂荣臻任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华东地区:原山东军区在主力进军东北以后,其余八路军部队与新四军合并成立山东军区,陈毅任军区司令员兼新四军军长。原新四军管辖的地区,建立了华中军区暨野战军,中央原定由粟裕任司令员,但他很谦虚,坚持由张鼎丞任军区司令员,自己任副司令员兼野战军司令员。1947年初,中央决定华中和山东地区部队合并为华东军区及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军区司令员和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张云逸任军区副司令员,粟裕任野战军副司令员。
1947年3月,蒋介石对延安发起重点进攻时,人民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毛泽东和周恩来率中央机关转战陕北,在同优势的敌军周旋的同时,继续领导全国的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其战斗素质相差很大,既有嫡系部队,也有杂牌军。蒋介石一手培植起来的中央军,就是他的嫡系部队。其中,又有“王牌军”或曰头等部队,一般来说有“五大主力”之称,即第74军、第18军、新1军、新6军和第5军。他们均成名于抗战时期。
第74军的代表人物是王耀武、张灵甫,被称为蒋家王朝的“御林军”。由王耀武第51师和俞济时第58师合编而成。抗战期间,在万家岭战役中,首创歼灭日军几乎一个完整师团的战绩;上高会战,荣获国民政府第一号武功状和最高荣誉“飞虎旗”,被誉为“铁军”;常德会战中,第74军死守常德16天,顽强抗击了日军陆、空、坦的协同攻击,极大的提高了国威、军威,给美国罗斯福总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湘西雪峰山会战,几乎全歼日军一个师团3万余人。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指所辖的第51师,第57师,第58师,皆以5开头)。就战功而言,第74军在“五大主力”中最辉煌,与新1、新6军等比起来,战绩更为显赫;综合各方面因素,力压第18军,位列“五大主力”之首。
第18军的代表人物是罗卓英、黄维、胡琏,为陈诚军事集团别称“土木系”的支柱。“土”字代表18军骨干部队11师,“木“则代表18军。第18军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在军阀混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为蒋介石与陈诚所信赖的嫡系部队,其骨干皆为黄埔军校毕业生,作战时又都能身先士卒,堪称主力王牌。抗战最有名的战绩为淞沪罗店拉锯战、长江石碑要塞保卫战等。1944年11月,作为嫡系主力,得到了第一批更换美械装备的待遇,使得战斗力大幅度提升。在之后的湘西雪峰山会战中表现突出,与第74军联手作战,给日军重大杀伤。

毛泽东用三年时间打败蒋介石。三大战略决战,消灭国民党军“五大主力”(3)
新1军代表人物是郑洞国、孙立人,号称“天下第一军”。新1军的前身为新38师。而该师的底子则是宋子文的财政部税警总团。抗战期间,该军进入缅甸作战,仁安羌一战中,孙立人仅率领一个团前往解围,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甚至被媒体称为“东方隆美尔”。
新6军的代表人物是廖耀湘,成名于抗战时期的中国驻印缅远征军阶段。该军两次入缅甸,在印缅战场三年多的训练和作战中,战斗力飞速提高。第二次入缅反攻战中,该军新22师给日军的王牌18师团毁灭性打击,歼灭敌人2万多,缴获18师团发布作战命令的关防大印,这在抗战期间绝无仅有。该军因作战勇敢,被誉为驻印军中的“中国虎”。新6军的骨干班底为新编22师,在编入新6军之前还是5军的主力。解放战争期间,我东北野战军流传着“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6军”的说法。
第5军代表人物是杜聿明、邱清泉。该军主力是抗战时期大名鼎鼎的200师,该师前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属战车营。1937年3月,该营与交通兵第2团装甲汽车队改编为装甲兵团,团长是杜聿明,由军政部直接指挥。抗战期间,在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重创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从而一举成名,也成就了第5军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战斗。该军进入缅甸作战,在著名的同古保卫战中,200师孤军坚守12天,顶住了数倍于己之敌的进攻。同时,该师成功掩护友军英缅军第1师一部逃出日军包围圈。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仅论战斗作风,上述“五大主力”各具特长,各有千秋。第74军凸现“猛”,第18军显示“悍”,新1军表现“稳”,新6军突出“凶”,第5军尤其“滑”。中央军次等部队是杜聿明嫡系刘玉章的第52军,其攻守兼备,独具一格,被称为黄埔系“第六大主力”。再其次为青年军各师,陈明仁麾下的向凤武第71军,汤恩伯手下的石觉第13军,陈诚系统的阙汉骞第54军等。在“国军”杂牌军中,一直就流传着“川军、滇军、黔军是只羊,湘军是头狼,桂军是虎又是狼!”的口头禅,桂系部队被认为是杂牌中的王牌,其第7军、第48军是王牌中的主力;得到顾祝同保举的广东人黄伯韬部第25军战斗力颇强;傅作义的第35军、马步芳的第82军战斗力尚可,而西北军刘汝明、冯治安部队战斗力一般。
1947年,蒋介石另一个重点进攻的目标是山东解放区。这时,第74军叫整编第74师,我们简称其为“整74师”。蒋介石以这个“头号王牌”打头阵,企图对我山东部队实施中央突破,将我军压入鲁南地区进行决战。5月11日,狂妄自大的整74师师长张灵甫冒进前突,由垛庄经孟良崮西麓气势汹汹的向坦阜扑来,企图一举击中我华野指挥中心。但是,强中更有强中手。我华野主帅陈毅和副帅粟裕决定采取:正面突破,分割两翼,断敌退路,四面包围和阻击南北各路援敌的战法,将整74师从敌人重点集团中割裂出来予以围歼。5月13日夜,我华野陶勇4纵、许世友9纵在正面吸引整74师;叶飞1纵、张仁初8纵分别插入其纵深,割裂了该师与其左右邻之整25师、整83师的联系;而从鲁南赶来的王必成6纵经过激战,在垛庄断敌后路。5月14日,整74师被包围。张灵甫自恃战斗力强,左右又有援兵,一厢情愿地上孟良崮安营坚守,企图形成“中心开花”的有利局面,与援军里应外合,吃掉我华野主力。然而整74师被我绝对优势兵力围得密不透风,外面的援军又在我4个纵队的阻击下,可望不可及。5月15日,粟裕亲自指挥华野5个纵队发起总攻,双方在孟良崮附近各制高点展开反复争夺,战况异常激烈。面对我军的逐波冲锋和炽盛火力,整74师再难坚守,当日下午倾尽全力先后向南、向西、向*围,然而均未得逞,最后只能利用剩下的几个山头负隅顽抗。5月16日晨,华野发动最后的攻击,强大的炮火对张灵甫盘踞的山头进行最后的地毯式轰炸。下午2时,整74师全线崩溃,师、旅、团、营完全失去通信联络。傍晚,整74师万余人悉数被歼,该师师长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被双双击毙。我华野大军实现了“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目标,一下子吃掉了蒋介石“五大主力”中的“头号主力”。张灵甫的整74师被全歼,令蒋介石十分震惊。

毛泽东用三年时间打败蒋介石。三大战略决战,消灭国民党军“五大主力”(4)
1947年6月,在敌我力量趋于均势的情况下,毛泽东做出转入战略进攻的决策,部署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南下,向国民党统治区进攻,在中原地区歼灭敌人,迫使国民党军陷于被动。随后各个战场都转入外线作战。
1947年12月,毛泽东提出十大军事原则,指导解放军开展以“诉苦”和“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并把解放军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制度概括为三大*。在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的情况下,毛泽东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