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斯道绵绵-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图及内外蒙古各扎萨克。善因寺建筑规模更为壮观。朝廷理藩院还立御制碑文记述建寺缘由与经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碑文是这样的,‘朕特行遣官,发帑金十万两,于汇宗寺之西南里许复建寺宇,赐额曰善因,俾章嘉胡土克图呼毕尔汗主持兹寺,集会喇嘛,讲习经典,广行妙法,蒙古汗、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俱同为檀越主人,前身后身,敬信无二……’”
说完,戴彰勋问周青山:“对吗?”
“我的妈呀,”周青山脱口而出,“我是土生土长的喇嘛庙人,小的时候经常到这里玩儿,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自以为在咱同知署里只有我最了解这两座寺庙的历史。没想到竟然没有大人您了解得这么透彻。”
“哈哈哈,我这也是在来的时候从莲池书院找到的《口北三厅志》和一些文献上看到的,算是临时抱佛脚吧。你们知道什么是享福之人吗?”
大家都面面相觑。
“我告诉你们吧,何谓享福之人?能读书者便是!记得我上次微服私访时,周主簿曾说这老城的商人把读书放在了第二位,那样可不行。我们要扭转这一局面。也希望你们以后多读一些有用书,特别是要读一些近代变法、外国机器技术方面的书,这样才能多开阔一些眼界,增长一些知识,也就能多为国家和老百姓办一些实事啊!”
“我们都记住了。”
为了弥补“知识”的不足,周青山又卖弄起了别的话题:“戴大人,《口北三厅志》上也说:‘善因寺……仿西藏达赖喇嘛所居都岗之式建置。都岗者,华言经楼也。其制,门二里,左右钟鼓楼各一,御书清、汉碑亭各一;正殿二重,前殿为楼,共八十一间,其中柱皆中空以泄水。制作工巧。殿皆复以黄琉璃瓦,周以缭垣,巨丽无比,赐额曰善因。’这里还贡有蒙古地区最大的金佛,听说是用一千两黄金制作的。这座金佛供奉在善因寺大殿里,只允许活佛们和蒙古王公贵族参拜,普通的蒙古人和汉人都不能进去,据说可灵验了。不过,这汇宗寺大殿里也有一尊主佛,是三世章嘉活佛从西藏布达拉宫移来的,名气也不小呢!”
“是吗?有机会我们去拜一拜这两尊佛像,沾一沾福气。”戴彰勋说。
“这么大,得有多少间房子呀?”金旺问到。
这次该周青山发挥了,他炒豆般地说道:“多大?我来告诉你吧。我们同知署的记录是这样的,汇宗寺敕建庙是由跳舞场、照壁、大山门、天王殿、钟鼓楼、正大殿、配殿、释迦佛殿、工阿佛殿、临时到此的外地活佛住所以及藏经楼等组成。汇宗寺敕建庙坐北朝南,共有五进院落。整个汇宗寺建筑群则是由汇宗寺敕建庙一座、十座活佛仓、五座官仓和上百座当子房等建筑所构成的。这十座活佛仓分别住着章嘉活佛、噶尔丹锡勒图活佛、甘珠尔瓦活佛、达赖堪布活佛、那音巧尔计活佛、阿力户活佛、墨尔根活佛、毕力格图活佛、阿嘉活佛、济隆活佛。五座官仓是图木图仓、大吉瓦仓、却来仓、农乃仓、桑对仓。佛仓是活佛们起居、诵经的地方,官仓是管理寺院日常事务、财务、主持喇嘛教教务活动、为朝廷念经祈愿的场所。此外,还有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会庙、车臣汗会庙等等。汇宗寺占地为十八公顷,寺庙繁荣时期,总占地多达三十多公顷。多伦诺尔汇宗寺与北京紫禁城处在同一直经线上,可见它的地位之特殊,这也许是康熙皇帝选择在这里建寺的原因吧。善因寺有三处活佛仓,驻锡三位活佛,即洞科尔活佛、萨木萨活佛、额木齐活佛等。官仓也是五座,职能、名称都和汇宗寺那边一样,它的占地近三十公顷。听说,在最繁荣时期,这两座寺庙有十五位活佛、四千多喇嘛呢!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大活佛十四五,小喇嘛三千六’之说。”
说完,周青山扭头对金旺说:“你问我这里有多少间房子,我没有详细数过,但我们老城的商民们都说它至少有五千间吧。”
“乖乖,听说紫禁城才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呢!”金旺感叹地答道。
戴彰勋称赞说:“到底是我们同知署的主簿,对这两座寺的了解还很细致呢!这两座寺庙宗教色彩浓重,蜚声海内外。等有了机会我再深入地研究一番,不枉在这里主政一回。”
“谢大人夸奖了!不过,这两座寺庙在我们当地有着自己的说法。”
戴彰勋以为是自己说的不完整,于是疑惑地问周青山:“自己的说法?说说看!”
“在我们当地是这么流传的。当年,康熙先帝亲征噶尔丹,在乌兰布统艰难地小胜后,异常苦恼,总是觉得噶尔丹像一条青龙,想和自己这个真龙天子争夺天下,但又找不出收拾他的办法。当康熙先帝率领大军回銮路过这里的时候,先帝一看,发现鸳鸯河从南向北流,呈‘水倒流’之势,颇觉得不吉利。再仔细一看,这里的地势竟然像一条巨大的土龙盘在那里。康熙皇帝心想,怪不得噶尔丹这么难收拾,原来,他的龙脉在这里呀!康熙先帝命令队伍停下,独自一个人策马跑到山上去。只见‘龙头’的位置上有一个小山包,这里应该就是土龙的眼睛。康熙皇帝决定在这里盖一座寺庙,压住他!于是,皇帝就下令在此建汇宗寺。寺庙建成后,他还派大国师章嘉呼图克图驻扎在这里,每日诵经,让土龙无法翻身。果然,噶尔丹龙眼被压,再也看不清形势。后来,康熙先帝就把他给消灭了。到了雍正朝,漠北的策零又在反叛,雍正帝依然是艰难地同他打仗。他想起了先皇曾经在多伦诺尔断过噶尔丹的龙脉,此事莫不是和这有关?雍正皇帝决定到这里看一看。雍正帝到了这里后,不看则已,一看吓了一大跳。原来,康熙先帝敕建汇宗寺时,匆匆忙忙,只压住了土龙的一只眼睛。所以,漠北的又一条青龙??策零才余气尚存,难以消灭。随后,雍正帝又在土龙的另一只眼睛上盖了善因寺,并用黄色琉璃瓦覆顶,彻底断了北边的龙脉,这才平息了漠北策零的叛乱。”
戴彰勋问道:“嗯?雍正皇帝也到过这里?史书上怎么没有记载?”
“不知道。反正这里几代人都这么流传的。”
戴彰勋看了看前面的地势,觉得还真像一个盘着的土龙呢。
不知不觉中,他们快到汇宗寺广场了,对书法有着强烈爱好的戴彰勋吩咐道:“这里的两座会盟碑很有名,是当时的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周主簿,你抽空去一下,看能否得到一些拓片。”
“这个好办。那个二大喇嘛和我交情不错。”周青山说。
  
第041:第九章:置流民,戴彰勋黄寺借土地 '本章字数:6283 最新更新时间:20120705 01:03:48。0'
 
 汇宗寺广场前,戴彰勋见到了身着法衣、头戴班第达帽的第四世甘珠尔瓦活佛。甘珠尔瓦活佛大约五十多岁的样子,微胖,身体保养得很好。
“你就是多伦诺尔抚民同知署的新任同知戴彰勋大人?”
“正是下官。”
“老朽未能远迎,还请多多原谅啊!”
“哪里哪里,活佛大名如雷贯耳。由于政务繁忙,下官未来得及拜见活佛,真是不好意思。这次贵寺举办‘佛像开光大法会’,我们同知署准备了点薄礼,不成敬意,请活佛笑纳。”
因为僧俗相隔,彼此间缺乏沟通了解,戴彰勋说话不得不谨慎小心的。
“佛门中人,钱财只是身外之物。施主不用备礼了。”
“礼物活佛当然要收下,这是我们同知署的一点心意。”戴彰勋说。
“恭敬不如从命。老朽那就收下了。”
接着,两个人客套地寒暄着,周青山趁机把礼单递给了甘珠尔瓦活佛的大弟子。
这时,广场上挤满了从草原深处赶来的蒙古人、喇嘛和信众。尽管天气很冷,但这些人的热情非常高涨。大批的牛羊被这些信众争先恐后地赶进了寺内当做布施。广场的两边一些机敏的旅蒙商人也不失时机地摆设了一大片小摊子,销售一些蒙古人喜爱的商品。摊子前,挤满了购物的蒙古人,特别是那些小吃摊,生意更是红火。
戴彰勋一行随甘珠尔瓦活佛进入到寺内,坐在大殿前早已为他们准备好的桌子后面,等待开光仪式的开始。
出于对新来行政首长的重视,汇宗寺喇嘛印务处特地为戴彰勋安排了一名学识渊博的喇嘛为他讲解。此刻,他奉命站在戴彰勋身后。
戴彰勋坐定后,仔细端详着眼前这座大殿。这座大殿是汇宗寺的中心建筑,足有十几丈高。它坐落在八层高的青石台基上。大殿为双檐歇山式,每层六十多间,由一百多根两尺粗的巨柱支撑着,房檐下为五?结构,殿顶覆有青色的琉璃瓦。滚龙脊上一丈高的风磨铜宝顶和抱厦顶上的密宗金法轮以及一对金羚羊在太阳的照耀下,反射出夺目的光芒。大殿内自是灯火通明,只是因为戴彰勋他们坐在大殿前的台阶下,无法看清里面。
不久,一位看似身份很高的活佛走到大殿前的台阶上,高声宣布佛像装藏仪式开始。
戴彰勋小声问道:“大喇嘛,这藏传佛教的‘佛像开光大法会’有哪些仪式?烦劳大喇嘛讲一下。”
那个喇嘛本来就是印务处安排他为戴彰勋讲解的,因为他是汇宗寺佛学仓最有学问的人了。平时,也没有多少人来请教他,显示不出他的学识。他一见这多伦诺尔厅最高官员询问自己,马上来了精神,他趴在戴彰勋耳朵旁,小声地给他讲解喇嘛教佛像开光的一些仪轨(佛教礼法规矩):“大人,这里的佛像开光,第一代程序就是要先给佛像‘装藏’。‘装藏’需要由地位很高的僧人来做,最好是活佛。这是个严谨、细致且很辛苦的差事。通俗来说,装藏’就是把不同的经文安置在佛像的不同部位。如,头部、四肢、身躯等。不同的佛像装的经文也不一样。此外,装藏’还需要在佛像内供养金银宝石、五彩丝线、五谷等物,也有将佛教圣地的泥土装在佛像里的,更有较为殊胜的‘装藏’是要在佛像内供养舍利的。我们这次装藏,装的就是三世章嘉活佛的舍利。装藏时还需要金银铜铁锡五金。松柏红檀白檀菩提木这五木。松石、红珊瑚、玉、水晶、玛瑙五宝石。五药即五种珍贵药材,不得掺杂麝香和动物荤腥成分,以及五谷和五布等放入佛像体内。还有专门印制的诸佛身口意咒、吉祥满愿咒、子母音咒五种经咒,以及白檀的中轴等,这是五种智、五方坛城、五蕴清净、福德圆满等的表法。这种程序在紫禁城也同样适用。工匠们在修建大殿时,也会将这五金、五木、五药、五宝放入房脊的。‘装藏’结束后,由寺庙全体喇嘛念经祈福一周至一个月的时间,请佛和菩萨的化身与般若智慧安住于佛像内……”
“既然这‘装藏’如此隆重而繁琐,那它的目的是什么呢?”
“装藏的目的,主要给修行人以信心和加持力,提醒修行人要精进修行。”
戴彰勋礼貌地说:“哦,原来如此。看来大喇嘛您还真是这里最有学问的呢。”
“檀越过奖了!”
这个喇嘛笑开了怀,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也许因为距离比较远,戴彰勋看不清楚喇嘛们如何进行装藏。但在装藏过程中,甘珠尔瓦活佛一直在旁边监督着。他身边还站着几个铜匠铺的安装师傅,等待“装藏”结束后安装摆放佛像。
装藏结束后,甘珠尔瓦活佛和一些活佛、喇嘛们便开始了诵经。尽管时间很长,天气也冷,但出于礼貌,朝廷官员和贵宾们一直坐着耐心等待。寒冷的天气,冻得大家脚都发麻了。只有那些蒙古普通牧民和蒙古王公贵族们不畏寒冷,抢着叩拜。
大概有半个时辰,活佛们诵经完毕,但那些小喇嘛还在继续着。甘珠尔瓦活佛走出大殿,请前来参加装藏仪式的蒙古王公贵族、官员以及贵宾们到汇宗寺门外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就坐。还是那个看似地位很高的活佛大声喊道:
   “‘佛像开光大法会’开始!”
顷刻间,铜镲、海螺、法号等响成一片。
戴彰勋问那个负责解释的喇嘛:“这位活佛是谁?”
这个喇嘛看了一眼,说道:“那是第八世察汗达尔罕活佛,蒙古信众们都尊称他为‘白佛’的,他是印务处的扎萨克喇嘛呢!”
“原来,他就是享誉蒙古地区的‘白佛’。我在东北时,经常听旗人念叨他。原来他在这里。”戴彰勋小声说。
“咦?这是什么东西?”金旺新奇地指着那个一丈多长的喇叭问道。
戴彰勋责备的看着他:“那是大法号!不懂就别胡乱指指点点的,小心犯了人家教中的忌讳!”
金旺吐了吐舌头,随后又扮了一个鬼脸。
这时,从汇宗寺里走出了六十多个头戴牛头马面等面具的喇嘛,戴彰勋猜测这是要跳“查玛舞”,但没有见到过。他随口问了那个喇嘛一句:“这是要跳‘查玛舞’吗?”
“是的!是的!”这个喇嘛赶紧应着,接着回答戴彰勋的提问,“‘查玛’一词是藏语中的‘跳起来’的意思。咱们蒙古地区的查玛舞来源于高地,也就是西藏。它是我们汇宗寺建寺之初,二世章嘉活佛从高地带来六百七十五名的学识渊博的喇嘛们所带来的,它传到汇宗寺已有两百多年了。查玛舞最早是流行于藏族民间,后来被活佛们带进了我们藏传佛教,成为了现今的寺庙舞蹈‘查玛舞’。许多不懂得其中含义的汉人称其为‘跳鬼’,而有的蒙古人则说是宋代杨六郎的鬼魂经常作怪,所以打鬼,以驱赶他的鬼魂,这真是可笑至极。我们汇宗寺这边的‘查玛舞’是蒙古式的。”
说罢,他用手向西南的善因寺一指,继续说:“而善因寺那边‘查玛舞’是纯粹高地式的。这是我们两个寺的唯一区别。我们藏传佛教的主张是‘驱除鬼魔、普度众生、人间吉祥’的思想,这些往往都是通过跳‘查玛舞’来表述的。‘查玛舞’分大型查玛和小型查玛,是由参加的人员多少以及举办法会的大小规模而定。大型查玛舞扮演角色上场表演的有六十多人,这种查玛舞称‘伊和查玛’。而小型查玛有二十一人的,还有十五人的。‘查玛舞’的内容,主要是反映我们藏传佛教意愿的典故。比如,‘米勒’查玛舞,反映了两个成了精的野鹿,在人间横行霸道,残害生灵。这时出现了两个打猎的老猎手。一个白脸老头叫查干额布根,一个黑脸老头叫哈日额布根。二位老猎手牵上两条神犬,来猎捉这两个野鹿。经过一番较量,野鹿敌不过两位老人和两条神犬,野鹿为了逃生去求弥勒佛搭救。弥勒佛口念佛经,这两只鹿被佛经教化,表示改恶从善,归顺了佛门。正在这时,两条神犬赶到,听到弥勒佛的佛经后也归顺了佛门。此时,打猎的两位老人也赶到,听到佛经后也同样被感化。就这样,一场鹿与狗、猎人的厮杀,便以和平的方式和好了。这就是佛教的主张,是人间太平、和谐共处、吉祥平安之意……一会儿,您就会看到‘米勒’查玛舞了。” 
戴彰勋不无感慨地说了一句:“现在我们非常需要人间太平、和谐共处、吉祥平安这样的环境啊!”
这时,跳查玛舞开始了。喇嘛们戴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和面具,在长长的法号、高高的檀香、古香古色的香炉的陪伴下出场了。参加“伊和查玛”舞表演的喇嘛有六十名,规模应该算是最大的。在十八人的鼓乐队和千名喇嘛的诵经伴奏声中,四个“格斯贵”喇嘛分别带领这六十名跳查玛舞的喇嘛由观礼台左右两侧依次上场。在跳舞场周围,围观的足有一万多人。
格斯贵喇嘛,又称“格博贵”。是汇宗寺、善因寺的掌堂师,喇嘛教寺院的执法喇嘛,俗称铁棒喇嘛。平时他们总是拿着戒尺、铁棒一类的物件,监视喇嘛的违规行为,一般喇嘛都非常害怕他们。
“查玛”舞开始后,扮演众神的喇嘛在鼓乐的伴奏声和寺院中领导诵经喇嘛??“翁斯德”的诵经声中绕场一周,表演一段缓慢而刚健的舞蹈,然后按“斩鬼”“送祟”等仪式分段表演“骷髅”“蝴蝶”“凤凰”“牛神”“天师”等舞蹈,并穿插“查玛”老头儿、老婆儿的赞祝词,唤天求福,喇嘛博下神和四个孩子讲笑话、插科打诨等表演。四个格斯贵喇嘛 分别在场外监督着,小喇嘛们跳得一丝不苟,不敢有一点怠慢。 
参加舞蹈的喇嘛们时而节奏慢动作庄重徐缓、沉稳有力,时而节奏畅快,动作乖巧灵敏。戴彰勋发现这些喇嘛的典型动作是双手向外翻甩,抬腿跳转等,有的动作模拟性和技艺性很强。
从没有见过喇嘛们跳“查玛舞”的金旺和深受喇嘛教文化影响的本地人周青山以及同知署的官员们看的津津有味。但戴彰勋却一直在思考如何与甘珠尔瓦等活佛商谈“借地养民”的事儿,对于后来跳查玛舞的内容以及那个喇嘛的介绍却一点没看,也没听进去。
大概有一个多时辰,跳查玛舞仪式结束了,喇嘛们依然在诵经,低沉的诵经声响成一片,场景甚是惊人。汇宗寺喇嘛印务处的官员们已经为蒙古王公贵族、活佛和世俗官员们准备好了斋饭。

戴彰勋和这些人一起被请到了汇宗寺后面的大餐厅,与几个蒙古扎萨克王公、总管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