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那些部族领的撤退,导致地方部队的纷乱,最终连各大将也毫无战心。

贾纳旺眼看无力回天,只好含恨撤退,他的皇家卫队进行了英勇地抵抗,这些人装备相对精良,至少半数战死沙场,却无法挽回失败的局面,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大宋侍卫水军。

三佛齐军各部再也没有秩序,他们在惊恐中奔逃,遭到宋军疯狂的屠杀,一阵箭矢过后,那就是一片尸骨,大批的部族军队成建制投降,甚至有聪明人当场联络宋军,战场上直接反水,大家一起群殴皇家卫队。

这场战役是决定性的,宋军摧毁了三佛齐最精锐的力量,胜利已经没有太多的悬念。

三佛齐国土不小,大多数地区却很荒蛮,并没有太多的大型城池堡垒,要是换了中原那种城池林立的环境,也容不得张过的几千人纵横嚣张。

李长昇节制大军进展神,甚至没有遇到大规模抵抗,沿途的寨子居民点,要么投降要么跑路。

当然,遇到坚决抵抗的,那就更好办了,有张过这位杀人魔鬼在,直接用部族军攻城,宋军以强大火力支援,没有几个城池能坚持三天的,拿下来就是灭绝人性的屠杀。

很多城池和部族,都是被吓破胆子,宋军简直是一场一国的游览,很轻松地到达詹卑。

贾纳旺几乎山穷水尽,他妄图凭借坚城做最后的挣扎,号称最繁华、最坚固的城市,在宋军眼中,不过是等同于一座中等军州的治城,并不是太难拿下,防御不如博望军南北城完善,轻松地几乎不屑一顾。

但是,为了减少远征将吏的伤亡,李长昇决定围了詹卑城,扫除其外围反抗势力后再说。

一万余宋军将士监督两万乌合之众,要围困詹卑城,的确是有点狂妄,甚至到了自不量力的程度。

李长昇在四门处集中主力部队,其它部队以队为单位,监视城内动静,负责斩杀敢于突围的人,抛石机日夜轰击城内,给三佛齐人压力。

不过,宋军营寨中开始有了瘟疫,谷凉等国内的研究人员和医官忙碌起来,他们赶制免疫汤药,隔离病患吏士,用药草驱蚊赶虫,吏士每天都要洗澡换衣。

好在,干净的水源还是不少的,饮用的话需要烧开消毒,洗澡就简单多了,最大限度限制瘟疫传播,保持将士健康。

谷凉带着研究人员配置火药,当然是一般的黑药,他们暂时没条件制造黄药。就是这样,也让抛石机和床子弩大显神威,城内每天忙着灭火,简直是一日三惊,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当然,心理战也要打,宋军射入城中的绢帛宣称,大宋泱泱上国,租借三佛齐海岸土地晾晒货物,竟然被贾纳旺眼红,截杀海上船队,残杀大宋商人,妄图摧毁城寨抢掠财物,大宋天子派兵征讨贾纳旺,并不弑杀无辜百姓。

城内不愿沾染战祸者,立即出城投降,或是斩杀逆贼,朝廷不予追纠,杀贾纳旺的勇士还会授予官职。不愿归顺朝廷者,城破之日视如叛逆,全部格杀勿论。

有抵抗城池被屠灭的先例,一手拿着蜜糖、一手把持钢刀的策略,的确起了震慑性作用,还相当瓦解抵抗意思。

很多底层的人都不明白,但不妨他们知道大宋的繁华,他们的旧都还有大宋天子的祭祠。

博望军先受到进攻是真的,眼看三佛齐大军惨白,国都被人家围困,两种对待方式太压迫人了,一面是生、一面是死,感官刺激实在是太强烈了,城内陷入了诡异地平静。

不得不说,听逃入詹卑的人述说,宋军对待抵抗者的残酷,好几座城池都被夷为平地,内外人口全部杀死焚烧,对人精神压迫极大,没有人愿意面临屠杀,尤其是即将可能面临屠杀的煎熬,那比大屠杀还要折磨人。

第941第941章决胜南海2

张过站在李长昇身边,仰望不远处的抛石机射,一枚枚铁砲弹伴随沉闷地射生,划着抛物线落入城中,出剧烈地爆炸声,伴随着冲天地火光,造成大量的人员杀伤,恐惧才是最直接地碰撞,更有最无奈的等待。

抛石机旁的吏士,不忙不忙地上弹,驱使耕牛拉动机括弹簧,懒散而无聊地向城中射炮弹,还在说说笑笑。

“一座州城而已,还费那么大的劲,我看着都牙疼。”张过一阵摇头,他是主张强攻,却被李长昇对否决,眼看老牛拉车的战斗,真是无语。

当然,经过改良的抛石机,完全可以不用牛马拉开,以齿轮机括的绞盘,完全可以在四人的转动下拉开,不过是节省吏士体力,有牛马不用白不用。

李长昇看了眼张过,并没有理会这厮的不满,反而转对谷凉道:“齐叔,能不能现场制作黄药”

“这里绝对不行,没有一点条件,会死人的。”谷凉耳朵都起茧子了,李长昇问了很多次,他决不愿拿人的生命开玩笑,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也要谨慎万分,野外作战哪有保障,简直是开玩笑。

张过冷冷一笑,他压根没想过用黄药,甚至连黑药也是勉强,不是不用而是不屑用,算算经济账,一支梨花矢相当于普通箭矢四倍价格,就是地主家也不能无限度挥霍,一有战事就想到黑药、黄药,长此以往就别打仗了。

他那双鹰一般地眸子,观察着城墙上的动,从军事上考虑,顺利击溃三佛齐主力,趁机包围詹卑,应该果断地攻取城池,俘虏三佛齐的王室成员。

如此,才能彻底瓦解三佛齐的抵抗,对三佛齐进行分割瓦解,不温不火地围困,只能让其它地方由反应的时间,他非常看不上李长昇的指挥才能。

或许,这位王门九子之一的二兄,是杰出的士人,也是优秀的侍卫水军大将,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处理军务都四平八稳,却绝不是优秀的战地指挥官。

李长昇干干一笑,没有再说话,他考虑问题和张过不同。张过是站在军事角度,他更多地从政治角度,迅拿下詹卑城不是不可能,但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

他需要尽可能节省兵力,最好让贾纳旺主动投降,再扶持能够对抗三佛齐王室的公侯,以免灭国对南海诸国造成震动,导致殖民尚未有太大成效时,南海诸国联合起来。

就算南海诸国意识到危险联合,那也必须是大宋行朝站稳脚的时候。

黄药的威力他是见识过,那是最好的震慑性武器,他希望能够运用,迫使整个詹卑城的投降。

很可惜,他的战略指导和张过有分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尴尬,说白了是可能影响战事的矛盾。

正当李长昇臆想翩翩时,一支持神臂弓的射手队伍,在大牌的掩护下来到城下二百步,完全在城上弓箭射程外,城内的轻型抛石机,对他们的伤害也不算大。

随着队将一声令下,上百支神臂弓齐射,组成一道奇特的箭幕,箭矢射落城头,顿时有惨叫倒下,宋军弩手出一阵阵欢呼,他们把这场战争,当作了取乐的场所。

宋军对金军和夏军作战,就算取得了战场优势,也不会那么轻松快意。

“真是浪费。”张过摇了摇头,他并不赞同这种方式。

“一艘转运船带箭百万也是常事,改之不用那么心疼。”李长昇笑眯眯地道。

张过瘪了口气,非常不悦地道:“就算有箭矢千万,也不能那么浪费,好钢要用到刀刃上。”

虽说,投入战斗的宋军以战养战,粮草、药品、器械维修等等,都取自当地的各部落,甚至还就地取材制作器械甲仗,但那些精巧的甲仗器械,仍然需要海运过来,当地制作的质量很不过关,没有吏士愿意去用,这就决定要节省。

“改之,我倒认为二哥有道理,降服和剿灭是两回事,二哥拖延不打,或许真有奇效。”谷凉很认真地道。

张过一阵牙疼,你还真会说话,他忍不住翻个白眼,索性不再做声。

“希望贾纳旺能幡然悔悟,也免得妄动刀兵,让生灵涂炭。”李长昇长长一叹,上官谦是带着王秀密令来的,他又何尝不是,历经重重地杀戮,让他感慨万千。

纵然是所谓的殖民战争,却杀伤太甚有违天和,张过所过的城池,无不是血流成河,老少妇孺付之一炬,触动他最敏感的神经,张过的手段,绝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所以,他私下说服了上官谦,悄然改变战争指导,能降服的尽量降服,能不杀人尽可能不杀。

上官谦也不愿妄增杀戮,他是武将杀人如麻不假,却也是有原则的人,大肆杀戮无辜生民,心中还是不情愿的,路途上几次杀戮,他还严厉指责张过,告诫不要杀伤太甚。

谷凉似乎感到气氛不对,张过和李长昇有战略分歧,他似乎没有注意张过的颜面,尴尬地笑道:“我对战事并不懂,等打完这仗,也得好好地勘探矿产,希望能找到金矿。”

李长昇看了眼谷凉,淡淡地笑道:“博望军境内,那可是盛产金矿啊”

谷凉撇了撇嘴,他当然是知道的,博望军建城时就对地貌进行勘探,竟然现大量的黄金矿藏,这也是引贾纳旺动战争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他随大军做了初步的勘测,深知地矿勘探的难度,不要说病患带来的威胁,光是山林蚊虫就让人头疼,不由地道:“南海万里海域、深湾恶礁林立,千万岛屿,山多林密,如不周全准备,还真是寸步难行。”

现在想想,还有点不吝而寒,不要说随军的有经验工匠,就是那些学生也都是宝贝,损失一人都让人心疼。

“哪有那么容易办的事情,我看还是待战后再说。”李长昇也挺头疼的,他可是帮不上多大的忙。

“就是需要多派吏士护卫,这里的猛兽太多了。”谷凉撇撇嘴道。

第942第942章决胜南海3

张过瞥了眼谷凉,淡淡地道:“现在战事正酣,还有蛮兵向这里汇聚,我们本来就兵力不支,每个人都非常珍贵,不容有半点浪费。”李长昇何尝不明白,不要说那些毒蛇猛兽,一些从林中的小部落,就够人喝一壶了,你要无意中进入他们的禁地,必然会受到他们的劫杀,护卫是少不得的。不过,张过说的一点不错,现在他们兵力紧张,根本就无法派出锐士,只能尴尬地道:“还是等等再说,相信他们很快就坚持不住。”谷凉无奈地一笑,道:“算了,我也明白征战事大,这事又不急,这些老工匠们,也在忙着赶制黑药。”“估计快了。”李长昇面前笑了,正在他转时,新一轮铁砲弹射击开始,这是十余部重型抛石机射。一枚枚诺大的砲弹,拖着闪闪地火光,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抛物线,向城内砸了下去。远处的城中,顿时响起连续震天价的巨大声响,一枚竟然落到了城头,那是烟火冲天,残肢断臂飞溅,场面比石块和石灰包要壮观多了木制的防御器械燃起熊熊大火,幸存的人急忙在救火,却要遭到弩箭的射杀。“要是在夜晚就好了,兄弟们就看到烟火。”张过不免大笑,夜里射铁砲弹的壮观景象,那才叫划破夜空的闪光。他不喜欢慢悠悠地消耗,却不防欣赏杀戮的快感,就在爆炸的瞬间,令人赏心悦目美丽的绽放,那才叫艺术。“一炮下去,不知要死多少人,你们竟然还能欣赏,哎,我真是佩服你们。”谷凉摇头苦笑,尼玛,这两货真是屠夫,张过也就算了,那就是明摆着的屠夫,比当年山长还要凶悍。张启元看是怜悯众生,主张招抚为上,其实该下手一点不含糊,也不拿人命当回事。“好了,我的师兄,别悲天悯人了,战争哪有不死人的。就算是汉家子民,也不免窝里斗,就别说这群南蛮了。”张过翻个白眼,对谷凉的仁慈不屑一顾。简直就是妇人之仁,不要说大军孤悬海外,一个不留神就会全军覆没,行朝战略受到严重挫伤。话又说回来了,便是中原历代王朝,还不是杀的天昏地暗,动紥伤亡十万计,让中原每隔几百年就赤地千里,一点人命算得了什么,又不是汉家生民,死了就死了呗。“黑药,要是能用上黄药,那又是怎样的情形。”李长昇叹了口气,似乎有不甘的味道。“二哥。只要有十斤黄药,还费这个事干嘛直接用鹅洞送到城门就成。”张过不满地看了眼谷凉,不甘心地道:“难道真没有办法了”就算他很不屑用黄药,那只是不屑在蛮夷身上用,看着吏士们慢悠悠地消遣,他也认为有点黄药破城,至少不要让战局僵持,生不必要的变故。谷凉不免苦笑,刚刚就问过了,这厮还真不甘心,他低声道:“能小批量制造,但稳定性太差,不适宜战斗中使用。”说着话,心中却嘀咕,不希望黄药用于战争,威力太可怕了,连张陵和林四郎也很犹豫,所以黄药稳定性研制进度很慢。李长昇也没抱太大希望,他非常想运用黄药,更迫切希望黄药早日稳定,用于海船上的标准装备。是想,黄药的巨大威力,要是一铁砲弹打在对方战船上,可想而知是船毁人亡的后果。张过说的很对,要有十斤黄药,城门早就被轰开了,也就是黑药是犀利不假,但要大量堆积城门,显然是不现实的。“难道你们忘了山长说的话,没有战争就没有进步,黄药是推进战争的利器,更是改变天下的器物。”张过冷冷地扫过李长昇,沉声道:“我希望快点成规模使用,快促进天下的一统,这才是大仁大善。”李长昇惊讶地看了眼张过,心中稍有触动,是啊这贼杀星说的有道理,促进天下一统,让生民免受几年的困苦。他这种拖延战术,虽说是为了大局,何尝不是在不断地杀人,最终还要再结实地打上一场,或许,死人要比快破敌还要多上许多。如果开始,能够实在对詹卑强力突破,让贾纳旺胆破投降,也是一件好事。正当他异想翩翩时,却听张过笑道:“看城头五方旗摇摆,看样子贾纳旺忍不住了。”“鬼扯,他们有什么五方旗”李长昇蹙眉望去,却见城头隐隐有旗帜飘动,很明显列阵出战的讯号,看来贾纳旺真的要出战了,好事啊“二哥快看,城上放下人,真的邀约战了。”张过呵呵大笑,神色颇为得意。“你算如愿以偿了。”谷凉盯着张狂地张过,意味悠长地道。张过脸色一本,狠狠瞪了眼谷凉,非常严肃地道:“我是挽救更多人的性命。”不错,三佛齐国主贾纳旺,再也无法承受了,一个个不好的消息传来,让他几乎要狂了。城内日夜遭受无情的打击,到处是死人,处处是怨言,每天都是硬挨苦熬,军心已经不稳了,城内的粮食不多了,再这样下去,恐怕不用宋军进攻,居民也会杀他举城投降。好在前几天,一支援军冲了进来,让他了解了外面的局势,那是人心动摇,各大部族和领兵大将都在观望,自己必须要打一场,挽救不断低迷的人心。宋军真正的主力只有万余人,他得到了万余人的援军,现在能来的都是忠心之人,也是比较有战斗力的,要是集结全部力量反击,应该还有机会。他不是没有优势,四万大军背城一战,让宋军无法挥优势,无论是人数还是气势,都能压宋军一筹。李长昇和张过不知道贾纳旺打算,也没有兴趣知道。张过是摩拳擦掌,大笑机会来了,让部众准备充足甲仗,大伙一起杀一场。李长昇也悄然转变,他也不是固步自封的人,既然能加战争进程,何乐而不为本书来源品&:

。。。

。。。

第943第943章王秀的考虑

且不说南海交兵,开封城内故大内宣德门外,从御街到朱雀门那是人山人海。天籁『小说王秀和蔡易、沈默、王渊等文武大臣,站在这座历经沧桑的宫城门外,个个身穿正式官服。在大臣的人群中,竟然还有张邦昌,这厮是新任的东京留守,地位等同于宰相。宣德门通往朱雀门、南熏门的青石大道旁,挤满了看热闹的市民,全副武装的禁军吏士五步一人,十步一哨,开封府公人来回游弋,他们并没有任何喜悦,而是萧杀的沉寂。“怎么还没有到,磨磨唧唧的,真是不懂礼仪的猪羊。”蔡易有点不耐烦了,开始骂骂咧咧的。“耐心点,他们要到朱雀门了。”王秀瞥了眼蔡易道。蔡易尴尬地笑了笑,低声道:“那还是晚了。”沈默以袖遮嘴,轻声道:“等不及了,你就先回去。”蔡易翻个白眼,没好气地道:“你以为都是那帮猪羊。”一旁的张邦昌颇为矜持,不悦地瞥了眼蔡易,不经意地摇了摇头,这小子太孟浪了,竟然也能做尚书。他心中妄自菲薄,全然忘了自己不受待见,声誉是一塌糊涂。“好了,郑重。”王秀脸色端正,轻轻地道。原来,是兀术派兵护送太上梓宫,已经到了开封城外,这次的护送大使都是王秀的老熟人,张通古自然不必说,高升也是让他没想到的人物。其实,压力最大的就是王秀,他当时就召集在开封的大臣会商,作为最有言权的张邦昌,却左顾而言他。也是,一边是太上的梓宫,一边是大军压境,放不放过来,怎么办都会惹毛了士民。你敢拒绝,那就承受朝廷的怒火,连太上梓宫也要阻拦,分明是大逆不道;要是放金军过河,那是千夫所指,不被人骂死才怪。最终,还是王秀力排众议,放开浮桥让五千金军过河,刘錡的所属部队枕戈待旦,云骑军也在城东、城西,准备应对可能的变局。就在今天,王秀是心事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