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宋-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思业的府邸原是蒙人山东行省的行辕,后李全重新修缮,尚未完工,李思
业便取了益都,初时财政拮据,他也没有续修,但最近连娶两新妇,尤其是完颜
明珠,大量陪嫁的奴隶和物品竟无处可住,无处可放,除了挑些精品,李思业便
将其余物品赏赐给了辽东战役的功臣,至于奴隶,他都放了自由,早在去年年初,
山东就颁发了废奴令,尽管如此,原先的府邸还是嫌小,李思业便在周围的空地
上开始扩建新府。

赵菡对新增两个姐妹并不很在意,她深知自己在振威军中的地位,但膝下无
子却是她的心病,李思业从南京返回,她刻意留心,几夜温存后,便胎珠暗结。

铜镜前细端容颜,却闻脚步声悄然传来,赵菡头也未回,便笑道:“见我在
镜前还装神弄鬼,吓了我腹中的孩子,看我可饶你?”

镜中果然露出李思业的黑脸,恶作剧的笑容尚存嘴角,他轻抚妻子削瘦的双
肩,笑道:“孩子现在还只如一钱囊大小,心还没有呢!吓不了。”却突然隐隐
闻到一丝酸味,低头,见妻子脸色惨白,关切道:“早上又吐了?”

赵菡头,又执银镜,凝神细看镜中容颜道:“这是每个女人都要经历的一关,
若我的吐能让孩子好受些,吐死也心甘。”

李思业捏捏她的肩膀,话题转到正事上来,笑道:“明日我想在家中请客,
请几位刚来山东的名士,他们都是我将来治国的大才,得好好笼络才行,酒菜你
就别操心了,只是到时可能需你露一下脸,让他们见见我的正妻。”

赵菡自嫁李思业后,从未见他请人到家中吃饭,见他这次如此郑重,心中暗
暗惊讶,足可见来人在他心中分量极重,便低头想想道:“酒菜还是我来置办吧!
下人哪懂待客之道,只是露面之事让明珠去,岂不更好些,他们都是金人,恐怕
更认你驸马的地位。”

李思业摇摇头道:“此事我已想过,从当前看,她是好些,但从长远看,她
毕竟是女真人,不符我汉人正统,一但他们先入为主,要想改就难了,况且你为
正妻,这是山东军民的共识,在这帮文人的心中,这个原则更为重要。”

赵菡笑道:“那我就试试吧!”她又想一事,略为忧虑道:“夫君也不要冷
落了明珠,我们女人不管是公主还是村姑,一旦嫁人,都是以夫为天,况且,你
早就识她,切莫真当她是政治婚姻。”

“这个我省得!”李思业替赵菡把簪子穿好,笑笑道:“还有秋宜那边,你
也替我多陪陪她,你们俩都有身孕,话题会更多些,我这几日太忙,可能无暇顾
及你们。”

从府中出来,李思业顿觉象进了蒸笼,地上象着火似的,烧得滚烫,偏偏凌
晨还下过雨,空气中蒸气弥漫,令人窒息,只片刻,李思业的后背便潮了一大片,
大街上静悄悄地,一个人也没有,这也难怪,近午时分,谁还会呆在外面受罪。

李思业擦了擦油腻腻的额头,心中苦笑不已,他是去拜访元好问商量山东官
制,这等名士,最看重礼仪,怠慢不得。

元好问,金国第一诗人,祖上为鲜卑拓拔氏,太原秀容人,曾任国史院编修、
南阳令、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民望极高,蒙古灭金后不仕,大量接触底层
百姓,形成其诗沉郁,多伤时感事之风格。

他此时已被罢职,赋闲在家,因与郝经之父郝思温相交最深,便受郝思温之
邀来山东游历,感于李思业善待人民,遂来益都求仕。李思业大喜,暂命其为自
己幕僚,此次改官制,元好问便是他首辅人选。

元好问住处在一深巷内,环境清幽,李思业又送一女服侍他的居。正巧,李
汾也在元好问家中,李汾是沙陀李克用后裔,也是金国诗人,鄙视权贵,号称‘
并州豪杰’,与元好问交好,四处求仕无门,被元好问推荐给李思业,李思业亲
自派人将他请来,现为其宾客。

二人正对酒谈天,见李思业亲来,急身相迎,李思业进得院子,见小院倒收
拾得干净整洁,那满墙的丝瓜藤郁郁葱葱,已过了开花时节,隐约可见绿叶下露
出几颗瓜实。在小院南面又整出一畦菜地,什么白葱、青菜、萝卜依次种植,还
有两只芦花母鸡,各带领一群鸡崽在四处寻食,虽是大暑,但院内凉风习习,令
人心旷神怡。

紧靠菜地是一个葫芦架,架下便是二人的酒桌,桌上却杯盏狼籍,李思业笑
道:“元先生在这里可住得习惯?”

李汾手指小院又指酒壶笑道:“有这神仙住处,李总管再天天供此人好酒,
他就会死赖益都不走!”三人大笑,元好问好酒,天下皆知。

“想喝酒还不容易,我明儿就给元先生一个牌子,益都酒楼随意畅饮,都记
在我的帐上。”眼一瞥,见门内闪过一片裙琚,笑道:“只是酒多伤身,别的方
面就会差一些。”

几人都是男人,岂有不明白之理,皆嘿嘿直笑。

又对李汾笑道:“我也是大唐李氏后裔,说来,咱们还是远宗,先生既来山
东,就当回家好了。”

李汾头,微微一笑道:“适才我与裕之谈论这次科举,我俩都不理解李总管
为何不考经义,正好李总管来了,可解我二人疑惑。”

李思业淡然一笑,正要寻个位坐下,却找不到多余的椅子,元好问见状歉然
道:“元某不好客,家里只有两把椅子,这里腌酸,屋后倒有几个石凳,不如过
去说。”

“我酿酒出身,还怕酒味吗?”李思业索性席地而坐,招呼二人道:“还是
这里凉快,两位先生请坐!”

二人不敢高坐,也找来一片席子坐下,李思业沉思片刻,这才道:“思业虽
从草莽走出,但也知先贤之语为金玉良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民贵君轻
’,如此治学治国的天地至理,思业安敢轻视。”

他见李汾要说话,又微微摆手止道:“只是山东民生凋敝,蒙古人又窥我锦
绣江山,思业以为当前之重,还是应选些务实的良才充实基层,若过于注重经纶,
却忽略实务,最终苦的还是百姓,这次科举,思业忽视了经学,请二位原谅则个。”

说完,他身拱拱手,算是赔罪。

二人连忙站,口说不敢,元好问微微一笑道:“李总管以为我们是在怪你吗?
其实不然,我们金国读书人所学,虽和宋国一脉,但取舍却大不相同,宋人多空
谈,金人却务实,你看金国的名士又有谁只重儒学的,诗、词、文、曲、小说谁
不涉猎。”又一指李汾道:“长源不仅学识渊博,还知兵事懂律法,又岂是一般
腐儒所能比。”

说着,元好问渐渐想到这两年遭遇,突然有些激动来,他眼中闪着晶莹,昂
声道:“蒙人涂炭中原,元某象猪狗一般被蒙人驱赶,惶惶奔命,此国破家亡之
痛,又是增考一个‘经义’所能医治的吗?”

他又凝视李思业,目光炯炯,沉声道:“大将军所作所为,你当天下读书人
都是傻子吗?鸟择良木而栖,大家投奔你,又岂是想满足于一个山东小吏,中原
之鹿,唯得民心者可猎,金国气数已尽,大将军当放手施为。”

李思业大喜,坦诚直言道:“兴国之初,吏治为先,山东麻雀虽小,但五脏
俱全,我今日来找先生,就是想商量我山东官制。”见李汾要身,又一把扯住道
:“先生休走,你也在内。”

见二人面色凝重,李思业笑笑道:“我向金国保证过永不称帝,倒不可做得
太明显了,所以我考虑采用一些唐朝官名,也不用丞相、尚书、枢密院这些簪越
的字眼,让金国的御史无从弹劾,而且唐的三省六部九卿过于庞大,山东太小也
没必要全设,我打算设一军机处,相当于内阁,里面共六人,分掌六部制置司,
其中首辅称长史,掌吏部制司,其余五人称司马,分掌兵、工、户、刑、礼各部
制司;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独立机构,如官学、内务府、盐铁监、市舶监等等”

李思业又小心取出一张考究的烫金帖子,双手递过,脸色肃然,郑重道:
“我知山东狭小,展不开先生手脚,但元先生是众望所归,这长史一职非元先生
莫属,望先生看在思业一片至诚的面上,万无推辞。”

元好问凝视着那张任命书,深知只要一接过,他的命运就将和李思业紧紧连
在一,他胸有大志,一心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但金国腐败,异族入侵,让
他报国无门,他又想蒙古铁骑所过,百姓奔跑哭嚎、女人遭蹂躏、儿童被饿死,
千里赤野,人民相食,种种惨景让元好问眼角有些湿润,他仰天微微一叹,缓缓
接过任命书,一字一句道:“属下元好问受命!”



若你觉得此书不错,可推荐给你的朋友。

卷五山东(下)第十二章科举发榜(上)

(1H1H中1H文1H更新时间:200772 8:28:00本章字数:2755)

李思业又任命李汾为刑部制司司马,李汾也不推迟,慷慨应允。

随即马不停息,又去拜访了郝思温、姚枢、王文统等人,照他的构思,王文
统号‘歪才’,天文地理都十分精通,用他为工部制司司马最为合适;姚枢谨慎、
思维细密、待人宽厚,李思业任命其为市舶令;

郝氏父子是他所信赖之人,更可贵是他们都赞成李思业改良儒学的想法,郝
思温已任弘文馆祭酒,李思业又任命他兼任礼部制司司马,而郝经是他将来要大
用之人,他在军机处内设了谘议参军事一职(即内阁秘书),郝经便做了这第一
任谘议参军事。

此外,任李治为百工堂学监;王鄂任命为启蒙院学监。但最重要的兵、户两
部却没有给外人,他的心腹柴焕做了户部制司司马、冷千铎做了兵部制司司马。

一圈下来,李思业浑身业已湿透,几近脱水,躺在马车上动弹不得,一旁的
晁虎愤然道:“不过是些酸丁,个个抡不动刀,拉不了弓,敌人来了只怕是等死
的命,明明想当官得要命,却偏偏还要端个架子,要主公再三苦劝,方才勉强受
了,郡主身子不好,主公不去陪,却顶着毒日头去受这份窝囊气,若依我言,既
然是读书人,就应知上下有别,哪有主公上门去请的?”

李思业躺在马车上闭目养神,也懒得回他话,不料晁虎却似变了性,竟絮絮
叨叨埋怨不停,只因李思业平时懒得交际,手下婚伤嫁娶一概不理,更不要说什
么团拜会、忘年会,而请人到家吃饭,简直就是闻所未闻之事,晁虎见他厚此薄
彼,心中便有了几分不满,遂借此事发挥。

李思业忍无可忍,伸出手在他后脑勺猛拍一掌,笑骂道:“好容易将王四宝
赶走,偏偏你又开始鸹噪,你不读书,自然不懂读书人的重要,你倒提醒了我,
赶明儿,我就找几个先生教你们读书认字,就从你开始。”

见晁虎一脸苦相,李思业哈哈一笑又躺了下来,寻思道:“最近是有太注重
文治,筹建演武堂之事也该催催柴焕,切不可瘸了一条腿。”想到军事,他又想
了回回炮,那回回炮虽不是他想要的青铜炮,但威力还不错,尤其用攻城上,而
且阿老瓦丁也是个不错的人才。

原来李思业早知道宋末有一种威力很大的武器—回回炮,他本以为是什么犀
利的管状大炮,巴巴从南京跑回,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不过是个巨型抛石机,
结构巧妙些,抛出巨石,威力大罢了,唐李光弼在太原便用过,并非舶来品。

不过那阿老瓦丁见了突火枪,就象和尚见了如来一般,当个宝似的沉溺其中。
李思业也知道急不得,只要冶炼技术和火药配方改良上去,这青铜大炮和火铳迟
早能研制出来。

胡思乱想间,身子随着马车轻轻颠簸,渐渐地便进入了梦乡。

次日,李思业置家宴,席间笑语连连,来人都是金国名士,皆是已被任命的
山东重臣,众人对将来的制度各抒己见,赵菡精心准备的酒菜,反倒成了多余,
又请赵菡露了一面,这山东主母的身份,便算在众人心中确定下来,至晚,方尽
兴而散。李思业送至门口,又命军士以后每天给各家送去一担冰,这才返回大厅,
见赵菡正对许多未动一箸的菜直皱眉,便揽住她肩笑道:“今儿虽未吃饱喝饱,
但却觉得比喝了一坛老酒还痛快。”

赵菡见他满面红光,知道夫君高兴,便笑笑提醒道:“过几天,还得请你那
帮老弟兄喝一顿,否则他们可饶你?”说完,回眸嫣然一笑,不管李思业苦脸,
推开他的咸猪手,摇曳而去。

果然,周瀚海之流听说李思业破例请客吃饭,大为不满,硬逼他在益都最大
的酒楼请了众人一顿,方才罢休。

又过几日,便到了发榜的日子,先是童生榜,五千考生倒录了三千人,有儿
戏,但明眼人都看出,这个童生考,不过是弘文馆的入学考试罢了,李思业的用
意,是在培养自己的人才。

张信之辞职,李思业便命王文统代理主考,王文统是益都乡党,人脉颇望,
只半日,便顺利接手。次日,考试成绩出来,王文统不敢怠慢,立即向李思业汇
报,正巧,元好问也在。

李思业接过一叠厚厚的名册,笑道:“本来说录一百人,怎么好象多了不少。”

王文统早有准备,不慌不忙道:“李总管原来只说五取一,原以为来五、六
百举人,所以估计录一百人,不料却来一千多人,所以录取人数多了一倍不止。”

“我哪来这么多官职给他们。”李思业笑笑,又见第一页上只有十人,便问
道:“这就是前十名么?这第一名许衡可有背景?”

王文统道:“这许衡号称神童,并无什么背景,他本身诗文极好,策论写的
是金宋关系论,他以为金宋两国现在为唇亡齿寒之势,当抛去百年恩怨,联手对
付蒙古人,十分精辟,所以评他为第一,并不为过。这次评卷极严,不仅糊名,
而且每卷都有三人核考,防止考官片面理解,有些诗考不好,但策论精彩的,也
单独留了下来,是以属下认为此次科考,基本公平。”

“基本公平!你能说此言,就说明我没看错人。”李思业又放下名册,叹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更何况一本万利的读书做官之
道呢?科举制度自它诞生,就没有逃过舞弊之事,昔唐玄宗殿试,尚有人敢挟书
入场,后来杨国忠之子杨暄狗屁不懂,也高中甲榜,到了唐后期,愈加糜烂,所
以天下根本就无绝对公平的考试,我只看你取的第二名是一个僧人,便可知这次
科考还算公平。”

“僧人?”旁边的元好问有了兴趣,接过名册细看,笑道:“这僧人‘子聪
’可不是一般的和尚,他俗名刘侃,八岁就学,可日读百书,轰动一时,后来蒙
人攻下河北,他曾出任邢州节度府令,后来便听说他出家,不知所踪,没想到他
也来了山东。”

李思业一惊,心念急转,难道此人便是刘秉忠么?前世历史课上学过,此人
与郝经并称‘汉统二士’,他心中窃喜,耳边却听元好问继续道:“这余阶我不
知道何人,但这张文谦也是邢州人,与这子聪和尚倒是好友,也是少年得名;还
有这屡考进士不中的狂士王郁也来了么?不错!不错!果真是人才集聚。”又看
看下面,指着第十名讶道:“这李檀可是李全之子?”

李思业大惊,一把抢过,先见余阶排第三名,又见第十名果然是李檀,便抬
眼向王文统望去,见王文统头肯定,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到处找他不到,倒自
己上门了,当杀之。”又见元、王二人满眼期望地看着自己,转念一想:“不可!
杀他便断了我选才之路,况且杨妙真的面上也过不去。”便呵呵笑道:“我也曾
说,无论何人,只要是真心投奔我,当唯才是举。”

二人同时松口气,王文统暗暗擦了把冷汗,这个李檀便是他的准女婿。

元好问笑道:“我还以为大将军会一拍桌子,怒斥一声:把他抓来杀了!没
想到大将军果然有胸襟,没让元某失望。”

李思业老脸微烫,干笑两声道:“连杨妙真前来投靠,我都收了,何况李全
的儿子,只要他好好做官,造福一方百姓,我非但不杀,还会重用他。”又在名
册上签了字,递给王文统道:“就照这份名册张榜吧!”

1H1H中1H文1H1H

卷五山东(下)第十三章科举发榜(下)

(5H5H中5H文5H更新时间:200773 8:14:00本章字数:3266)

‘乒砰!’爆竹高高炸,鼓乐震天,上来几个公人给自己披红戴花,又扶他
骑上高头大马,在千万双羡慕的眼睛中,他看见王员外的女儿脉脉含情;又看见
谢家娘子跺足捶胸,悔恨当年怎不嫁自己;还有打过他的王屠户,堆满媚笑头哈
腰。“这就是新科状元黄宗耀!”众人指指,全县首富李老员外唉声叹气:“唉!
老夫怎么没有这样的儿子。”

那又是谁?好象是县太爷,他代表家乡的父老乡亲向自己道贺,还有娘子也
来了,她打扮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