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宋-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小心翼翼地避开。

“这帮凶人!”低低暗骂几句,官员们步入大厅。

这十几个文官的出现,众人仿佛是婴儿看见父母一般,心情激动,立刻聚拢
上来,不少人甚至热泪盈眶,七嘴八舌,痛斥军人的残暴。

待大家安静下来,为首的官员才微微一笑道:“各位,我是吏部司考功署主
簿许衡,来晚一步,让各位受惊了,李总管的本意是在这里抓几个犯事的官员,
不料这群兵匪行事卤莽,竟当场杀人,我一定禀告总管,好好惩处为首的军官。”

虽然明显是搪塞之词,但众人的心中却舒服了很多,至少不会再杀人了,几
个躺在地上装死的官员也不好意思地爬了来。

“他们究竟犯了什么事?”语气严厉,几个老官欺许衡年轻,竟又忍不住摆
架子来。

许衡心中冷笑,从袖中扯出一书道:“我来就是想给大家讲讲这十人的劣迹,
望诸位引以为戒,平日慎行慎言,多做有利百姓之举,自然无事。”

展开书朗声念道:“潍州刺史丁原,已查实所贪钱物折合白银十万两,更有
甚者,在宋国移民中私收人头费十二万贯,据为己有,罪大恶极,当杀!其子交
刑部司立案,所有家产,一概没收。”

抬眼看了看众人,见脸上阴晴不定,皆表情复杂,又继续念道:“滨州刺史
蒲乃速,曾暗通蒙古人,欲献滨州以求富贵,为叛国之罪,当处极刑以儆天下。”

。。。。。。

许衡逐个念完,或私通蒙古人、或私征移民人头费、或受人贿赂草菅人命、
或纵容妻党强夺土地、或为子不肖虐待父母,但凡种种,却无一件是金律中明确
规定要杀头的,众人都渐渐听出味来,若说贪墨,包括他们在内十个有九个都有
问题;若说纵容妻党强夺土地,这里面还有更甚的,尤其蒲乃速竟然定罪私通蒙
古人,实在荒谬,他可是前工部尚书,皇上的心腹,就是为了滨州的铜矿才派到
山东来的。

这分明是挂羊头卖狗肉之举,大家心里都开始亮堂来,若自己再不识实务,
还向金国事臣,恐怕那亮晃晃的刀子下一个砍的,那就是自己的脖子了。

刚才几个嘴硬的也沉默了,声音嘶哑、试探地道:“请问许大人,这述职之
事?”

许衡淡淡笑道:“元大人并没告诉我什么述职之事,只是吩咐,最近出台律
法颇多,难得大家都在,索性一学习学习,倒也事半功倍。”

“什么学习?”众人皆心下一惊,不知李思业又想了什么折磨人的花花子,
许衡却不再理会他们,只吩咐道:“大家且先回去,明日自然会有人将课程安排
送来。”

这几个月来,山东的律令不管是新颁还是修改,林林总总有数十种之多,诸
如廉政令、宋民安置令、税、限田、劝商、劝学等等,倒也好懂,但水源保护、
林木保护等却有让人摸不着头脑,前朝倒是有过禁猎禁伐的律令,但那只是针对
名山秀岳,象这样覆盖所有山川河流的却是第一次听说,不让伐木,老百姓烧什
么?

心中疑虑,却不敢说出来,这李思业的手段大家是见识到了,连私通蒙古这
种‘莫须有’的罪名都敢安,若真提了什么意见,倘若被有心人听去,这‘罔上
’的罪名可就真坐实了。

“周大人,学生才疏学浅,见识浅薄,我对这林木保护令却不太明白,若是
不让伐木,百姓如何做饭?樵夫岂不是也丢了饭碗?周大人是一县的父母官,不
知可有良方解决。”

说话的却是新科进士黄宗耀,科举后,除前十名直接补充六部外,其他皆须
见习一年,这次的学习,也是见习内容之一,进士和官员打散在一,也能混个人
缘,这黄宗耀分到丁四组,正好和周乾在一组,偏他问题最多,其他老吏根本就
不睬他,惟独这周乾还能和他说两句话。

“嘿嘿!”周乾冷笑一声,昂头来,摆出副教诲的架势,杀人那会儿,他夹
着尾巴,看人脸色乞生,学习了这几天,他也悟出名堂来,李思业杀人其实是在
清洗异己,哪会把他这样的芝麻小官放在心上,既想通此节,心也就舒开了,每
顿都能吃三大碗饭,脸也渐渐变得丰腴来。

“那是你没有学明白此令,令上不是写得很清楚吗?‘林乃涵养水源之本,
不可断其根’,说白了就是不要让树死掉,你们这些书呆子,不通俗务,樵夫砍
些枝蔓,只要不伤树干,也就不妨事了。再者,你可知为何要保护林木,我记得
昌邑县前些年百姓随意砍伐,后来春旱,各处的井都枯竭,惟有林木茂盛处井水
不断,这才救了急,所以这保护林木,只有让老百姓清楚它的好处,才能有效果。”

“说得好!”

众人急转回头,却见门口涌进一大群人,正是李思业来视察官员的学习进度,
几个昏睡中的老吏此时反应异常敏捷,早头哈腰迎上前去见礼。

李思业笑容和蔼可亲,和众人一一握手,嘘寒问暖,又给了几人肩窝一拳,
说几句荤笑话,仿佛是多年未见的老友重逢。

他上下打量周乾一眼,笑道:“是我不通下情,这位知县我却脸生,好象没
有见过。”

“不敢!不敢!总管政务繁忙,属下又长了一张万人脸,记不住也是正常的。”
见李思业的手伸过来,周乾吓得一哆嗦,慌不迭伸出双手,象寻到无价之宝似的,
极小心地捧住。

“你刚才说到了子上,再好的律令也要百姓理解,方才能贯彻好。”又扫了
众人一眼道:“你们可记住了?”

“是!是!属下们都记住了。”李思业见他们答得顺口,知道是敷衍。他说
的可不是容易办到的事,自古以来,统治者都以愚民为要务,恨不得天下人都是
傻男蠢女,惟恐开了民智危害到自身政权安稳。因此,这律法从来都是对官不对
民的,官的话就是律法,草民只有服从的命,李思业却想反其道行之,要民知法,
说简单,要真正做到却极难。

心中暗暗一叹,不过眼前之人却似乎有与众不同,又笑道:“看你的品阶应
是知县,不知你在哪里为任?叫什么名字?”

“李总管,他是潍州昌邑县的知县,名叫周乾。”一旁的许衡见李思业颇重
视此人,急忙介绍道。

“潍州昌邑县?好象在哪里听说过,对了!”李思业登时记,萧进忠曾给他
汇报过,福星酒楼纵火案,不就是他吗?不过此时倒不好提此事,见周乾头发花
白,便关切道:“看你年纪轻轻,如何头发反倒花白了,可是公务太辛苦了么?”

周乾望着李思业亲切真诚的笑容,突然产生一种错觉,或许那天发生的屠杀,
主公并不知晓,是他手下人擅自所为,周乾鼻子发酸,心中一阵冲动,只恨不得
将心都剖出来,又想自己财迷心窍做下的蠢事,再也忍不住,‘扑通’跪在地上
道:“总管,我的头发不是公务繁重变白的”

于是,便将他如何发现案情端倪,王员外又如何夜访,送了二百两银子,他
又如何财迷心窍,收了贿赂,来益都后又怎么害怕,连头发都急白了,都一五一
十、毫无半隐瞒说了,最后眼睛通红,颤声道:“我的父亲临死前再三叮嘱,要
我清廉为官,不料我一时糊涂,让他老人家在九泉下难以瞑目。”

说完,竟捂着脸泣不成声。

李思业没想到他竟能主动坦白,心中微微有些惊讶,眼光一瞥,却见其他人
眼中都露出怒意,显然是恨周乾多事,在关键时候又兴波澜。

心中冷笑一声,又想萧进忠的报告,心中怒火再次慢慢燃,他急扶周乾,拍
拍他肩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迷途知返,方才是大丈夫本色,你敢于认
错,做得很好,我不但不惩罚你,还要重重褒奖你,从现在,我升你为潍州同知。”

又见一旁的黄宗耀眼中羡慕,想余阶和刘整都向自己推荐过此人,遂指黄宗
耀对许衡道:“虽然此人见习期未满,但可破格提用,这昌邑知县的位子既然空
了,就让他先做代理知县,一年后转正,算是我的特批,我回头再给元大人打个
招呼。”

“是!属下遵命。”许衡见周乾和黄宗耀二人膛目结舌,尤其黄宗耀,下巴
象脱了臼,张着大嘴合不拢来,便笑笑道:“明天你们可以直接来吏部司找我办
手续。”

李思业背着手走了几步,突然对其他人冷冷道:“你们以为我不问,就可以
逃过此劫吗?告诉你们,谁贪污了多少银子,受了多少贿,占了多少田产,我都
清清楚楚,我不杀你们,就是想再给你们一个坦白的机会。”

李思业盯着他们,厉声道:“可这十几天来,谁到我这里来坦白过?有谁?
举手给我看看,没有,一个也没有,除了他!”李思业回头一指周乾,恶狠狠对
众人道:“这廉政令算是给你们白学了,从现在开始,一个一个地交代问题,交
代不清楚的,就给我一辈子留在这里!”

6D6D中6D文6D6D

卷五山东(下)第十八章发行报纸(上)

(4J4J中4J文4J更新时间:200778 7:58:00本章字数:2954)

李思业从学习班出来,心中郁闷,此番整治,一二年倒是可以消停了,那以
后呢?总不能每次都是搞运动吧!朱元璋杀人剥皮都没能阻止官吏的贪污,俸料
过低固然是一个原因,但关键还是制度,可他又能建个什么制度,李思业心中茫
然无绪,也知道此事急不得,还是多问问大伙儿的意见吧!

官轿悄然停在他面前,躬身钻了进去,闷声道:“回府!”

天已经擦黑,古时候没有路灯,夜生活也不象现在这样丰富,所以又有‘日
出而作,日落而栖’的说法,这却是因为普通农家不灯油的缘故,只能上炕做完
那不用灯的事,便精疲力竭早早睡了。在益都,灯油早是寻常之物,但早睡的习
惯却依然保持。李思业一路过来,偶然碰到的行人,不是东倒西歪的醉鬼,便是
哼着荤曲的嫖客,这食色乃是人之本性,李思业也没有去干涉,只是严肃了行业
规则,若有逼良为娼或是拐卖幼女的事发生,那是定斩不饶的。

亲兵队护卫着官轿缓缓在大街上行着,马蹄铁敲打着青石板,发出清脆的‘
踏哒’声,李思业望着窗外,心里却在想那个小县令说的话:“保护林木,只有
让老百姓清楚它的好处,才能有好的效果。”

说得很好,其实不仅是林木保护,引伸开来,任何法律不都是这样么?只有
让百姓都知法懂法,律法才会发挥它的作用,法为社会稳定之本,西方用自由、
博爱的思想发展成后来的繁荣世界,其根本还是建立在平等的法制之上。

但中国的权制社会已延续数千年,权大于法的思想早已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
固,以权制国也并非没有优,最典型就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象那后世的印度,
自诩民主社会,法制健全,修个机场也要在议会里吵嚷几十年,机场的球毛都没
见一根,所以这权制也好,法制也好,关键是不要过了头,权和法保持一种平衡,
这便是中国中庸思想的精髓,用个流行的词,就叫“和谐”。

李思业望着万家灯火,心里却没有半头绪,“或许我要做的事只是平整一块
土地,再种下一颗种子”他苦笑一声:“可是这种子又是什么?开启民智么?若
有电就好了,家家户户都能看电视、听新闻,岂不比那报纸快捷得多。”

“报纸!”

他想到此,脑中突然如电光火石般掠过“报纸”二个字,心神激荡之下,竟
站了来,几个轿夫突然失去平衡,轿子险些摔翻在地,李思业连忙稳住身形,脑
中急速思索道:“这报纸其实在宋国已经十分普及,自己在临安卖酒的时候,也
曾买过街头的小报,但内容却真真假假,信了它有时会害人,不信却又会误事。
而官方的邸报,无非是皇帝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谁又被提拔了、要么就是骈四
骊六的长篇大论,更是沉闷无聊。但山东却没有报纸,自己为何不办份面向民众
的官报,内容生动有趣,而且要实用,象什么各地的粮价、油价,每年该交多少
税,这些都是普通农民感兴趣的,就算本人不识字,也可叫上学的娃没事读上两
段,到时再把各种律令写得通俗一些,这关心粮价的同时,也可以顺便读到,久
而久之,岂不是开了民智。”

李思业想到此处,不禁手舞足蹈,兴奋异常,若不是坐在轿子里,他真要冲
到大街上跑上一两圈,兴奋之余又想道:“在办官报的同时,再办些商报,介绍
各地商品、推广先进技术,再登个广告什么的,收些费补贴官报,为了让老百姓
买份官报象买根葱似的便宜,这亏本是避免不了的,但也不能总让他来填这个窟
窿吧!”

也不回府了,直接去找元好问,元好问早搬离了那个种菜养鸡的小屋,住进
了宽敞、幽深的三进大宅,老婆孩子也从老家接来,不过李思业却知道元好问必
然还在官衙里勤奋补课,那是当然的,他早上才把厚厚一叠地方官的言行录扔给
他。

官衙里灯火通明,从窗纸上映出元好问高大而略佝偻的身影,时而俯身细读,
时而站摇头叹气,李思业推开门,看到的却是一双满含怒火的眼睛。

“主公是从哪里弄来的资料?”元好问只看了不到一半,茶杯便已经摔碎了
两个。

“这些可都属实?”他又追问道。

“八成是真的!”说实话,李思业也不太相信萧进忠搞来的资料,毕竟内务
府成立不到半年,他急于表现,又被限时完成,这里面未必没有冤假错案。

“钱权勾结、草菅人命!还有这个,贩卖儿童,逼良为娼,简直是丧尽天良!
这、这还是读书人做的事吗?”

元好问突然回头盯着李思业的眼睛,一字一字问道:“你设立了暗查机构?”

李思业缓缓地了头道:“是!就设在内务府下面!”既给他看这些资料,李
思业就没有打算要瞒住他。

元好问松了口气,他头道:“我想也是!”又从里面翻出一份画有红圈的报
告微微一笑道:“这里有你那位可爱的萧将军的批注和签名,竟然是派武林高手
潜进书房窃了证据,以后我可得小心了。”

李思业老脸一红,暗骂萧进忠不当心,被这老儒抓住了辫子,却不知这件事
是萧进忠的得意之笔,故意写上向李思业表功的,不料主公不检讨自己的粗心,
反而把责任推给属下。

元好问嘴上说笑,心里却并不在意这些特务机关,历朝历代,哪个皇帝没有
窥私的癖好,这山东处于金、宋两国的夹缝中,若没有设置,自己反倒要劝劝他
了。

显然是满意李思业没有对他隐瞒,元好问小心地把材料放进一只铁皮箱,又
找来一把铜锁锁上,这才笑笑道:“说吧!你找我有何事?”

李思业见他不追问特务营之事,这才放心下来,笑道:“今儿我逛了一圈学
习班,竟生了一个念头。。。。。。”

他便把下午视察学习班以及办报的思路一一告诉了元好问,最后道:“我觉
得报纸最关键是要吸引底层的民众,报价固然是一方面,但通俗易懂兼实用才是
最要紧的,否则只会被用来擦屁股。”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李思业紧紧盯着元好问,脸颊涨得通红,那神情,仿佛
是一个刚考完试的学童,等待先生的评卷,他真能同意自己的办报思路吗?

几个月的相处,元好问已渐渐开始了解这个年轻的主公,他的思想与众不同,
甚至有些格格不入这个时代,但如果仔细揣摩,就会慢慢发现他的脉路,他并不
砸碎旧的东西,而是去试图改良它,在儒学与杂家、在汉统与异族、在百姓与官
绅,在种种矛盾与对立中寻求融合,试图建立一个物尽其用、人尽其所的社会,
这不就是士大夫们追求了千百年的大同社会吗?

他突然心摇神往,一股热流从他心中淌过,这是一个值得他鞠躬尽瘁的主公,
元好问没有回答,只低头整理桌子,以掩饰他内心的激荡。

李思业一阵失望,以为他不赞成自已的想法,心中叹一口气,暗道:“这也
难怪,严肃正统的官报从来就不对底层百姓,何况还被自己改得面目全非。”

于是,意兴萧索道:“先生如果不同意就算了,实在不行,咱们就先按老传
统办张邸报吧!”

元好问抬头来,眼中熠熠闪着光芒,笑道:“谁说我不同意了?数百万宋人
为利而来山东,归属感并不强,倘若一旦爆发战争,这些宋人大半都会拍屁股跑
回宋国,断不会拿刀上阵替主公效死卖命,我这两天就在想,除了用土地来维系
他们的共同利益外,这精神上的归属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可巧,主公就提到这办
报之事,这确实是个好法子,天天看报,日子久了自然就把自己当作山东的一份
子。”



这两章《发行报纸》比较注重思想性,情节平淡些,我下午四钟再更新一章,
以补偿大家。

卷五山东(下)第十九章发行报纸(下)

(3O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