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宋-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水淋淋的,那张官人弯腰拼命咳嗽,半天缓过气来,拉衣襟抹去下巴和脸上的
茶水,吁吁好一阵才抬头问道:“林掌柜!你说这去日本的船,一个月能回得来
吗?”

林掌柜早气得脸色发绿,又见旁边老乡幸灾乐祸看着自己,正想发作,却突
然发现周围已是人声鼎沸,不知不觉客人都坐了大半,自己只顾打赌,竟然没察
觉。

他狠狠地瞪了张官人一眼,顾不得满身茶味,换上副笑脸,呵呵地迎了上去,
抬湿淋淋的袖子拱手道:“赵东主,您今天这么早就来吃午饭了,果然是好胃口。”

王员外见张官人满脸苦相,心中同情,便安慰道:“你看这在座的大半都和
你一样在等船,大家却没象你那样担心,想开,说不定船去开京避风浪了,所以
会迟些。”

话音刚落,突然,“当!当!当!”高丽山上急促的钟声大作,是三短一长,
张官人‘蹭!’地站了来,眼睛死死地盯着山顶,很快,山顶上一阵烟飘了来。

“是红色的烟!是从日本来的船!”张官人跳脚大叫,声音都变了调,他只
觉得全身的血都涌上了头顶,再也顾不得其他,跳上桌子,直向窗子冲去。

王员外大骇,一把抓住他的衣服喊道:“使不得!这是二楼。”

卷五山东(下)第二十一章货殖之利(中)

(3V3V中3V文3V更新时间:2007710 8 :25:00本章字数:3029)

海港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海风带腥味和一丝寒意,吹得众人的脸皮干涩,眼
睛发酸,这里要比镇上冷得多,不少人的衣裳单薄,在海风中瑟瑟发抖,但大家
的眼睛都一样地闪着光彩,包含希望地凝视着十几艘货船慢慢驶进海港。

“呜!—”缓缓靠向码头的旗舰‘五月花’号号角声响,意味着这次旅程的
结束,海港里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各就各位!准备下锚”船长在大声命令。

各船上的水手都在紧张地操作,大帆、三角帆、后桅帆的巨索依次解开。

“全船收帆!”

最后一道命令话音刚落,船上的白帆都同时降了下来,船身只是凭着原有的
冲力还在走,但几乎已经看不出是在向前移动了。

随即铁锚落下,铁链发出哗哗的声响滑入大海,岸上勤杂工接过船上抛来的
缆绳,麻利地将它牢牢拴在一根黑亮的大铁柱上,上千名粗壮的大汉立刻跑上来,
等待着卸货。

随着一艘艘货船依次靠岸,码头上的气氛变得疯狂来,几百名士兵在卸货区
黄线上拼命阻挡,欢呼声、怒吼声、叫喊声将整个码头变成喧嚣的海洋。

梁秀挎着腰刀,站在官署前冷冷地看着码头上逐利之人,他喜欢看海上遮天
蔽日的盛况,那些外国人对他弯腰曲膝,一脸媚笑,让他有一种满足感,这海港
是他亲手一石一木建造来,那最靠边的一块巨石上还隐隐可以看见他留下的血迹,
这海港就是他的儿子,他当然可以享受儿子带来的荣耀。他回头瞥了一眼自己宿
舍,窗前闪过一片红衣,梁秀满意地一笑,昨晚的疯狂历历在目,那是第一艘货
船来港时,高丽船主送给他的女奴,虽然不会说汉话,但她雪白的肌肤和丰满的
肉体足以舒缓他每日的辛劳。

“报告梁将军,货船已经靠岸,是否可以卸货?”一名果毅都尉急火火地从
山下跑来。

他厌烦地看了看码头上一根根伸得老长的脖子,恨恨道:“码头上乱成这样,
卸什么货,把他们统统赶到港外去,等官货都结清后,再放他们进来提货拿钱。

“可是!”果毅都尉犹豫了一下,大家盼星星盼月亮似的将船盼来,现在却
要把人家赶出去,这似乎有不近人情。

“可是什么!你敢不听令?”梁秀眼睛一瞪,每次货船来港,这些人总要把
海港里弄得一片狼籍,他觉得就象自己孩子身上的新衣服被他们弄脏。

“是!”果毅都尉立正敬了个礼,带领几队士兵清场去了。

张官人是第一批赶到的,现在却被挤到最后面,他踮着脚,脖子伸得老长,
顶着刺骨的海风,脸已经冻成青紫色,两根鼻涕象两条蜗牛,在缓慢的蠕动,但
他却异常兴奋,他已经看到自己的那艘船,船首用白漆写了三个大字:密州号,
下面又有两个白色的小字:甲一。

船吃水很深,显然是装满了货物,张官人心中一个念头闪过:“莫非货没卖
出去,又运回来了?”

突然感觉肩膀上被人重重一拍,他回头一看,却是王员外,想刚才之事,脸
一红,急忙谢道:“刚才我昏了头,多亏你拦住我,不然就惨了。”

王员外微微一笑道:“想不到你身体单薄,跑得倒比兔子还快。如何,看见
自己的船了吗?”

张官人手指第五号船,忧心道:“看是看到了,可好象装满了货,我担心我
的货没卖掉,又被拉回来了。”

王员外呵呵笑道:“去趟日本不容易,总不能跑单程吧!这些船吃水,正是
装了日本的货。”又指指自己道:“我就是来进货的,呆会儿有甩卖,我看能不
能吃进一些好货。”

眼睛一眯,又笑道:“张官人难道没兴趣进货吗?”

张官人突然动了心,他暗暗寻思道:“照报上的说法,这次生意,除掉借亲
友的五千贯外,连本来利至少还有一万五千贯,钱闲着也是闲着,如果也能进些
货卖,说不定将来真能走出一条路来。”

既生了这个念头,他心里仿佛泼进一盆滚水,全身的欲望和激情都要迸发出
来,可当那盆滚水稍稍冷却后,很现实的问题又摆在眼前:“怎么买货?买什么
货?卖给谁?又怎么卖?”

张官人心里象猫抓似的难受,一转头,却见王员外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仿
佛已经看穿了自己的心事,他急将王员外拉到一旁问道:“这进了货能卖得出去
吗?”

虽然问得幼稚之极,但王员外却认真告诉他:“怎么卖不出去!这莱州的进
货成本要比宋国低一半不止,只要挑对货,放在我莱港镇上的小店里,自然有山
东、金国甚至宋国的商人来批货,这一进一出的差价就够我赚的。”他取出块布,
搭在手上,在布下捏了捏张官人的手低声道:“我一年可以赚这个数。”

张官人惊得要跳来,失声道:“一百……!”急忙用手紧紧捂住自己嘴巴,
那‘万’字才没有说出来。

“如何?羡慕吧!”王员外瞥了一眼张官人,见他眼中已经冒出光来,心中
暗喜:“他果然要上钩了。”

原来山东市舶监有规定,在山东不论做什么生意,必须要取得商引,而且宋
国移民入山东籍满一年后,方才有资格申请商引,这莱州港因为被将军梁秀控制,
他不理市舶监那一套,所以很多宋人钻了空子,纷纷到这里来开店批货,每次官
府只赚了个差价和关税,但商税就几乎征不到了。

王员外最近得到一个内部消息,听说市舶监准备要进驻莱州港,那就是他们
好日子要到头了,且不说他现在还没入山东籍,就算入了籍也还得等上一年,已
经赶不上,所以他便打了本地人的主意,最好能找个呆傻的人,拉他入伙,借他
的名义办个商引,再分给他一些蝇头小利。寻了好久,终于被他碰到了这个张官
人,一切都符合条件,他便慢慢地和他套上了近乎,在这最后时刻,他终于出手。

“我看张官人是个诚信之人,又是莱州本乡,我打算去益都发展,可这莱州
的店又无人经营,如果张官人愿意和我合伙,咱们就一发财。”

张官人喜出望外,他又想自己的那个小菜摊子,心中一热,便急道:“我自
然是千肯万肯,但不知我需要出多少钱?”

王员外比出二个指头道:“二万贯,我分一成份子给你。”

那张官人是卖菜出身,这小帐他眼都不眨便得出答案,一百万贯利润的一成
就是十万贯,天啊!十万贯,自己这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见过,他眼睛里流露出渴
盼之色,一把抓住王员外的手,死死不肯放手,激动地嚷道:“我们这就定下来!”

王员外头,抽手问道:"如此最好,我姓王名蒲,今天三十有五,交往了这
么久还不知到张官人的尊名,实在惭愧!"

“啊!小弟姓张名三思,比王兄小二岁”张官人脸微微一红,他其实叫张三,
绰号‘葱蒜张三’,自想做大生意后,嫌这个名字不雅,便在后面加了个‘思’
字,意义就大不相同。

这时,码头上突然出现大队士兵,足有千人之多,为首的军官大声喊道:
“梁将军有令,码头上太乱,无法卸货,请各位先回镇上等候,货清理完后,再
请大家到仓库去提货取钱。”

他一连喊了三遍,众人哪里肯走,纷纷叫嚷着:“以前都不是这样,怎么今
天换了规矩?”

军官无奈,又不肯真命令士兵动手赶人,那搞不好是要出人命的,可是不赶
走他们,自己又无法向上司交代,他眼珠一转,便又喊道:“这人多手杂,若到
最后谁短了货或少了钱,可别怨我们。”

这一句话果然有效果,一传十、十传百,码头上的数千商人都动了心,但问
题是谁也不肯先走。

那军官又急命十几个会写字的士兵在峡谷处等着,又再次喊道:“我们在峡
谷口登记,谁先走的,就让谁先进来取货。”

话音刚落,离他最近的十几个商人立刻撒开脚丫子向外狂奔,只一柱香时间,
这码头上便空无一人。

3V3V中3V文3V3V

卷五山东(下)第二十二章货殖之利(下)

(0B0B中0B文0B更新时间:2007711 8 :20:00本章字数:3239)

张三思大汗淋漓地从人群里挤出,他手里死死攥着一只皮袋,摁在胸前,里
面有他这次日本贸易的本利,他的丝绸在日本卖了五千多两银子,去掉税费,实
际到手折合二万两千贯鲁交,扣去一万贯本钱,净赚了一万两千贯,他高兴得几
乎要发狂,卖菜一年最多只赚二百贯啊!张三思小心翼翼的将皮袋上的绳子套在
自己脖子上,又打个死结,要丢就连头一丢吧!

张三思飞快地跑到货栈,这里正在拍卖官船的货物,货物按类划区,每一区
都有一名主事,气氛火爆热烈,张三思很快在杂品区找到王蒲,他已经吃下一千
套漆器,正盯着一堆日本刀。

“王大哥,你还要买刀吗?”一张笑开花似的脸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王蒲瞥见他挂在脖上的绳子,心中了然,便笑道:“你的钱拿到了?看你的
样子应赚了不少吧!”

张三思在他耳边低语几句,王蒲头笑道:“不错!这海外贸易的利确实很大,
但风险也大,还是象我这样坐地分钱的好。”他又一指那堆日本刀道:“这次里
面有两把美浓国名刀,我的店里正好需要两把样刀,可听说不少人都想要,我就
怕争不过人家。”

这时,只听对面拍卖人大声喊道:“下面有日本名茶宇治茶二百担,不零卖,
三万贯价。”

茶叶名气不大,应买者寥寥,很快便被一名广州来的商人以底价买走。

张三思突然想自己的堂兄,便低声道:“王大哥,我或许有法子替你买到这
刀。”

张三思的堂兄在仓库里做一名小管事,很快便被领了过来,他拱手向王蒲笑
笑道:“王掌柜肯提携我这堂弟一把,在下万分感激,刀的事就包在我身上。”

他挤进货区,在那拍卖主事的耳边低语几句,拍卖主事头,便大声道:“各
位,我们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货是先内后外,这批刀我们港内已经有人买了,对
不住各位,这刀就撤架了。”

场外几名想买刀的商人一阵鼓噪,却无可奈何,眼巴巴地看人将刀搬走,只
得又将注意里放到下一件物品上。

王蒲大喜,他突然发现了一条拿货的门路,急抽出一张百贯交子,掖成小团,
夹在指缝间,借握手之机塞了过去,笑道:“多谢!多谢!明日我请你到海风楼
喝酒,请务必赏光!”又低声道:“这是给拍卖主事的酒钱,还请帮忙递一下。”

张三思的堂兄顺手接过交子,暗赞此人机灵,笑道:“王掌柜见外了,也好,
大家交个朋友,明日我一定来,我还有事,就先走一步了。”

又拍拍张三思的肩膀道:“兄弟!好好跟王掌柜学学,别给咱张家丢脸。”

本来只是想找个本地人办张商引,不料无意插柳成荫,却由此多了条门路,
王蒲心中畅快,暗道:“认识个把本地人确实是有好处的。”

突然门口一阵喧闹,许多人都奔了过去,不知谁一声大喊:“蒲东主来了!”

王蒲心中一阵猛跳,蒲氏兄弟在泉州可是神仙般的人物,他名字中的‘蒲’
字就是由此而来,这蒲寿庚本来就名头响亮,最近在报上又以小说连载的方式刊
登他们蒲家的创业历程,也因此更加被山东商界广泛仰慕,粉丝无数,他的出现
立刻在拍货区引了强烈的震动。

王蒲还没冲到门口,那蒲寿庚便已经钻进了自己的仓库,他昨天刚从益都回
来,接受了李思业的一项委托,今日是专程来办此事。

王蒲正遗憾没见到自己最崇拜的人,却听见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闪过两人,
见是另一个商人在叫自己,也是从泉州来的。

“王掌柜,蒲东主叫大伙儿去他那里开个会。”他扬了扬手上一张纸,又道
:“名单上有你的名字。”

“开会?而且是蒲寿庚叫自己开会,会有什么事?”王蒲一阵糊涂,精明的
心眼此刻似乎被糨糊堵住一般。

“王大哥!”张三思气喘吁吁跑来道:“我堂兄让我转告你,你以后若遇到
什么麻烦事,可尽管找他。”

他刚才想还钱给堂兄,堂兄却告诉他,那五千贯钱也作为他的投资,投进王
蒲的店里,并再三叮嘱张三思,这是他的狗屎运来了,可千万别失去这个机会。

他信了堂兄的话,生怕王蒲反悔,急忙把刚刚割断绳子的皮袋递过去道:
“这里是我的两万贯钱,王大哥一。”

王蒲拍拍他肩膀笑道:“钱你自己收好,你先去海风楼等我,这边的事办完
了,我就去寻你签字立据,到时我再让林掌柜做个居间,这合伙的事就算成了。”
他突然又想到一事,急道:“刚才忘记和你堂兄约时间了,你再替我转告他一声,
明晚酉时正,我在海风楼等他。”

。。。。。。

自从蒲家将大批二手海船卖给山东后,山东的海外贸易也开始步,蒲家的命
运渐渐和山东挂在一,蒲寿庚本人也俨如李思业在商界的代言人。

山东所产和宋国大同小异,但制造成本却要比宋国高,为和宋国在海外竞争,
市舶监只得以减税让利的方式,压低官府成本和物流成本,增强山东货物在海外
的竞争力,但这样的后果却造成山东和宋国,官府和民间的恶性竞争,利润越来
越薄,白白便宜了海外诸国。

为此,军机处在连续几天的会商后,最终决定削减非优势产品,如丝绸、造
纸、瓷器、茶叶的产量,而加大制糖、织布、铁器、酿造的产出。

另一方面,为阻止商人间的恶性竞争,将一盘散沙的商户凝聚来,李思业委
托蒲寿庚出面在莱州港组建山东的第一个民间组织:莱州海外贸易商会。

“在坐的各位都是莱州港的大商户,都是有见识的人,宋国行业商会的好处
我想大伙都明白,我受李总管之托在莱州港成立海外贸易商会,如果愿意的话,
在座各位就是第一批会员。”

蒲寿庚的话立刻在近百名商人中引发一阵嗡嗡的议论声,大家都是极精明之
人,如何不明白这商会的好处,但也知道它并非百利无一弊,最大的弊端就是手
脚被束缚住,无法灵活竞争。

“我们如果加入商会,可以拿到商引吗?”

众人的眼光刷地盯向了蒲寿庚,这是困扰他们已久的问题,以前不办商引可
以逃税,而现在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蒲寿庚淡淡一笑道:“在坐的大半都没有商引,这个问题我怎么可能回避,
李总管说了,如果加入商会,可以不考虑一年的期限,但前提是加入山东籍。我
也明着告诉你们,船坞里那四艘大船完工之日,就是李总管来莱州之时,按我的
推测,市舶监也就是那会儿进驻港口,这其中利弊,大家自己权衡吧!”

说完,他坐了下来,端茶杯呷了一口,又用他那鹰一般锐利的眼睛扫了众人
一眼,目光中带着一丝狡黯,把入会和商引挂勾是他想出来的,在山东没有商引
就批不到货、开不了店,也出不了海,结果自然是要么加入商会,要么卷被子回
宋国。

“我愿加入商会,但不知商会的规则是什么?”在沉默了一阵后,王蒲第一
个举手表态,他倒不是担心商引,而是担心刚刚找到的发财之路是否会被堵上。

蒲寿庚听出他也是泉州口音,便赞许地头道:“商会的规则大部分和宋国是
一样的,但还有一些别的好处,比如可以在《齐鲁每日密闻》的精品区给诸位的
店免费做一次广告,又比如谁想投资办工场的话,不仅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