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宋-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抢走,加上今年中原出现蝗灾,粮食全面歉收,到年底时,不少地方竟出现了
易子而食的惨象,跑得快的,都逃到山东,慢一的,却被官府牢牢控制住,为了
活命,不少人都卖身到当地女真人田庄,使得金国少之又少的自耕农再次大量流
失,税源几近枯竭。完颜守绪日夜操劳煎熬,终于挺不住,病倒了,不得已,完
颜守绪接受左相李蹊的建议,命户部侍郎张天纲为钦差大臣,来山东向女婿求援。

“这倒有些难办?”李思业暗暗寻思道,他刚刚把陈米卖给了北蒙,尚不知
山东的存粮还有多少,但不管怎么说,先回去和元好问商量商量。

。。。。。。

“主公去琉求期间,我们军机处已经会商过此事。”元好问欠身答道,相别
不到一个月,他倒长胖了一些,李思业知道他定有了腹案,也不急问,反倒坐下
来细品他的好茶。

元好问见状,笑笑道:“我们山东官仓的存粮还有五十万石,下月琉求的粮
食还能送三十万石过来,再加上从百姓手上收一,最后可有一百万石的存粮,这
次皇上求援倒问题不大,可我却担心以后,若开了这个口子,每年都会来要,久
了反倒成了制度。”

“那大家的意见呢?”

“我们会商的结果,反正要送,就索性和朝廷签个协议,定成例制,但也不
能白送,须让它拿东西来换。”

李思业闻言头道:“和我想到一去了,我考虑过,中都路迁安县的铁矿品位
不错,能炼出我所需精铁,不妨和金国交换矿源。”

元好问也笑道:“我们想的是让朝廷解除流民限制令,不过这项要求不高,
正好拿主公的铁矿添上。”

“也好,人也是我们急需的,那张天纲现在住在哪里?”

“我安排他住在迎宾馆内”

“恩!如此甚好,他好歹是钦差,又是我旧识,不要怠慢他了,明日一早,
你还有军机处其它几位阁僚一齐和我去会会他。”

李思业刚要出门,突然又想到一事,回头吩咐道:“你去给那张天纲打个招
呼,让他想个台阶,我可不想跪接圣旨!”

元好问望着李思业的背影,无奈的摇摇头:“这个主公已经俨然和皇上平平
坐了。”

李思业回到家,却见赵菡挺个大肚子蹒跚来迎,李思业急忙扶住她埋怨道:
“这么大的肚子,还不在屋里歇着,闪了身子怎么办?”

“趁现在走得动,来接接夫君,再晚些时候,我恐怕就和秋宜一样了,躺在
床上动弹不得。”

李思业一惊:“她怎么啦?”

“她肚子太大,喜婆说她可能是孪生。”赵菡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容光,低声
在丈夫耳边道:“我可能是儿子,喜婆说可能性极大,这两天小家伙动得厉害,
恐怕是要生了。”

“那你更要休息,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是我的宝贝,要紧的是你们都平
安,我要去看看秋宜,你先回房歇着,我等会儿再来!”赵菡却嫣然一笑,轻轻
挽丈夫的手,一向内院走去。

李思业的三个妻子都各有独院,李秋宜的院子在赵菡的左面,虽然在李思业
眼里,三人的地位其实都是一样,但在翻修旧宅时,工匠却有意无意地将李秋宜
和完颜明珠的花墙都矮了赵菡三尺,所用琉璃瓦的颜色也不同,李思业知道这必
是柴焕下令动的手脚,也懒得管他,好在两人都有自知之明,大家才相安无事。

还没到门口,十几个丫鬟婆子早已嚷开来:“老爷回来了!”

就连李秋宜最心爱的虎皮绿鹦鹉也学着主人的口气喜道:“是思业吗?是思
业吗?”

李思业笑骂道:“你这扁毛畜生,倒没大没小。”两个丫鬟忍住笑,跑来将
它拎到了别处。

进了门,却见李秋宜躺在床上,笑吟吟地望着他,上下打量一下道:“菡姊,
你看这家伙,去琉求不到一月,都晒成石炭了!”

赵菡走得乏了,先寻一张椅子坐下,喘几口气才道:“晒成什么样子倒没事,
我就怕他新年前赶不回来。”

一句话提醒了李思业,再过半个月,可不就是新年么?家里好象还没有什么
动静,他急忙回头寻了一圈问道:“明珠呢?怎不见她,这新年可须她来张罗。”

赵菡道:“她一早就去孤儿院了,听说又来了一批金国的孤儿,她要赶去安
置他们,我刚刚已差人去找她了,知道夫君回来,她定跑得比兔子还快!”

李思业心中微微有些歉然,他当然明白完颜明珠为何如此关心那些孤儿,其
他两人都快生了,惟独她却没有半动静,说到底是自己平时有些冷落她的缘故,
总把她和金国皇帝联系来,暗暗防着她,而她却毫无怨言,从不摆公主架子。想
到这李思业暗叹一声,自己确实是有些过分了。似乎感到妻子的眼光,他扭头看
看赵菡,却见她缓缓地摇摇头,仿佛看穿了自己的心思,那意思是说:“你确实
待她薄了。”

李思业急命人将琉求带来的土产拿进屋来,并给她们讲自己去琉求的经过,
说到大海日出的壮丽,二人眼中都露出欣然向往的神色,李思业大笑道:“等孩
子大一,我带全家出海,去逛他一大圈!”

“那我呢?”一个声音从门口传来,李思业急回头,却是完颜明珠站在门口,
微微喘气,眼中却流露出无尽的喜悦,望着她的眼睛,李思业心中一热,两步上
前,拉住她的手,想说什么,却又不知该从什么地方说。

赵菡和李秋宜对望一眼,赵菡笑道:“我们姊妹还有些体己话要说,你们两
口子去别处亲热吧!”

卷五山东(下)第三十六章金国来使(下)

(1C1C中1C文1C更新时间:2007725 8 :24:00本章字数:3488)

李思业拉着完颜明珠进了她的房间,喝退婢女,去琉求近一个月,他倒有些
憋坏了,是下,完颜明珠半推半就,屋内春色流溢,这夫妻之事,实不足与外人
道。

良久,完颜明珠穿好衣服身补妆,李思业则懒懒躺在床上,只看着妻子忙碌。

完颜明珠回看他一眼,急道:“你还不赶快穿了衣服,这大白天的,关了门,
让下人怎么看我们。”

“谁敢嚼舌头,我把他赶出府去!”话虽这么说,李思业还是身穿了衣服,
过去把门打开。

天空格外晴朗,寒冷的空气却十分新鲜,李思业长长地伸了个懒腰,他突然
想新年将到,便笑道:“再过半个月就是新年了,今年赵菡身子不便,就由你来
主持吧!”

“我知道!等这批孩子安置好了,我便忙新年的事。”

李思业这才想完颜明珠在孤儿院还任有一职,这孤儿院是在纺织工场童工事
件后成立的,由礼部司管理,专门收十四岁以下的男女童,平日里读书识字,待
十四岁后便进百工堂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成年后也能养活自己。成立几个月,
已经收了各地解救出来的童工孤儿、流浪儿二千多人,完颜明珠便是这所孤儿院
的名誉院长。

“孤儿院可有什么困难?”自从孤儿院成立后,自己好象从来没去看过。

完颜明珠已经补好了妆,又细细地检查了衣服,那李秋宜最是眼尖,若被她
看出端倪,真要被她笑死了,见丈夫问孤儿院的事,想想答便道:“我想这些孩
子早早失去父母,着实可怜,年龄大一些的还好,可年幼不更事的,最好还是让
人领养的好,我提过几次,可礼部司的人都说是你定的规矩,不肯采纳我的建议。”

李思业笑笑道:“我原是怕他们受虐待,被一些黑心人再弄去做童工,所以
才一刀切,想我山东的财力,养活他们绝不成问题,不过你这一说,倒可以变通,
这样,女童绝不准人领养,只一些年幼的男童可以让人领去做儿子,但也需地保
盯着,一旦有异变,立即收回。你看这样可好?”

“这样最好!”完颜明珠笑逐颜开,今天从金国解救出一批不足两岁的‘肉
粮’,让她十分苦恼,如果能被人领养,真是为他父皇积了功德。想到父亲,她
又难受来,听说父亲病重,她极想回去看看,可又怕丈夫不准,她心里自然明白
山东和金国的微妙关系。

犹豫再三,亲情占据了上风,她叹口气对丈夫说道:“父皇病重,我想回去
探望,夫君可准许?”

“这是人之常情,我怎能不准,明日我就派晁虎领一千铁骑兵护送你去南京,
还有,你父皇其实是急病出来的,你先带三万粮食救救急,其他大批粮食,等我
和张天纲谈妥后自然会送来。”

完颜明珠一惊,“你还有条件么?”

“我也只是想解救那些快饿死的金国百姓,无他。”李思业淡淡道。

完颜明珠知道丈夫所想决不是那么简单,可又无可奈何,她身份特殊,这军
国大事她是从不过问的,否则早晚会被丈夫所厌弃。

“那我去给菡姊说一声。”身黯然而去,背影落寞,显得忧心忡忡。

李思业望着她远去的背影,眼中却泛出些温柔之意。

。。。。。。

张天纲在益都呆了近半个月,亲眼目睹了山东的生机勃勃和飞速发展,上一
次他来山东,那还是十几年前的事,作为赈灾官员来挽救濒临死亡的百姓,可如
今历史却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他竟来山东求粮

初,他心中不满,对山东甚至还有些怨气,同是一片蓝天下,上苍竟何其不
公,但直到十几天前,他访问了一户普通的农家,才让他慢慢改变了观。

这一户是前年从南京路逃来的汉族农民,全家六口人,一老母,二子一女,
租种官府的三十亩地,只要种满五年,这土地就归自己所有,这户人家除长子跟
随父母在田间劳作外,次子和女儿都进了工场,他们有多少钱张天纲不知,但两
间仓廪,竟厚厚实实地都堆满了谷麦,有近百石,最让他惊讶的是税赋,全家连
租子、田税加在一不超过收入的二成,若遇灾年还可减免,这和金国近八成被拿
走简直是地狱和天堂的差别。

在这里任户部侍郎,可真是一件美差,哪象自己,每天拆东墙补西墙,甚至
无墙可拆,每日都急得焦头烂额,羡慕之余,张天纲又生出些非分之想,若自己
来投,李思业可重用自己么?为了更深的了解山东,这些天来,张天纲又去了工
场、店铺、走访了大量基层百姓,在山东,每个人只要勤劳,都能过上不错日子,
这里没有土地兼并、严格的土地法限制了每户土地的上限,大量的土地都掌握在
官府手中,这恰恰是金国最严重的问题,由到线、由线到面的深入了解,张天纲
深深地被震撼了,他敏感地意识到,山东已经对金国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将来总
有一天它必然会取代金国。

这几日所思所想都是这个问题,张天纲坐立不安,竟无心去询问李思业是否
回来,这一日,张天纲坐在窗前,疾书他的山东见闻,突然见驿使跑进院来,一
见到他,便急喊道:“快!总管大人来了。”

张天纲一惊,赶紧将草稿收,李思业早笑呵呵走进院来:“张大人别来无恙
否?”

“不敢!不敢!驸马是几时回来的?”张天纲急出门迎接。

“我昨日方回,先私后公,故今天才来。”李思业笑笑答道,又看了看这院
子里外问道:“如何,张大人在山东可住得习惯,若谁得罪你,可告诉我,我定
重重责罚。”

“甚好!这段时间,我到处去走了一圈,驸马将山东治理得如此富裕,真让
人羡慕啊!”他见后面还跟着元好问几人,知道今天是为公事而来,急将一众人
请进屋内,自有手下上了茶。

李思业也不客气,径直坐下喝了口茶,这才答道:“金国其实也不穷,财富
不会凭空消失,只是一人乐而万人哭罢了,我在山东做的,就是反其道行之,把
财富平均分给了百姓。”

“唉!驸马说到了子上,这金国的问题可不就是贫富不均吗?”张天纲摇了
摇头,他心中黯然,突然又想一事,便道:“驸马可知,我们金国要迁都了,重
回中都?”

李思业一怔,随即大喜,他把中都还给金国,不就是希望他们迁都吗?等了
快一年,却不见动静,便以为自己打错了算盘,不料却在最想不到的时候,事情
突然便有了进展。

“为何?南京的人口要比中都多得多,皇上怎么会突然想到回中都?”

“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皇上也没办法,现在朝廷里是女真人占了上风,他们
都要求回中都,离祖地近一些,皇上为从他们手中搞到些钱粮度过难关,只好答
应他们,我们这些汉官怎么反对都没用。”提到钱粮,张天纲突然想到此行的使
命,急取出一卷黄绫,他得元好问事先提醒,也不敢开案宣读,直接塞给了李思
业道:“这是皇上给你的圣旨,你自己看吧!”

李思业早知道里面的内容,也不打开,直接收了,话题一转,直奔今天的主
题:“想必元大人也把我的想法告诉张大人了,如何,可能回复于我?”

张天纲见他问得直接,便也不客气,开诚布公地答复道:“放开流民限制令
这个问题不大,本来就是暂时的,我现在就可以同意,但迁安县铁矿之事,我还
好禀报皇上,但我估计也不成问题,只是驸马需找个理由。”

“理由么?”李思业想了想突然笑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蒙古人早晚
会和我们一战,不抓紧准备怎么行,兵器、铠甲都需要大量的铁,而山东铁矿却
不多,为保卫我金国的疆土,所以才想和朝廷互补余缺,这样说,张大人看可好?”

“好一个互补余缺,给足了皇上面子,他一定会答应,只是其他的措词需再
斟酌一番。”

“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元好问插口道:“只要皇上答应,我们马上将粮
食装船发运,四十万石,一升也不会少!”

双方分宾主落座,按照事先的约定,开始讨论运送粮食的细节,包括数量、
品种、运输、损耗、交接,这一切都由元好问和军机内阁出面商议,李思业只是
旁听,有些心不在焉,他在担心赵菡的情况,早上出门时,她已经见红了,这就
是要生产的征兆,不知为何,李思业有些紧张来,竖着耳朵听外面的动静,若有
异况,府上会来人通报自己。

就在他刚刚定心之时,突然,外面传来急促地脚步声,李思业蓦地站,一亲
兵急扑进来报道:“主公,府里传来消息,夫人生了,是个公子!”

李思业轰然狂喜,急对张天纲拱手道:“张大人,各位抱歉!我得先走一步。”
已经听不进众人的贺喜声,疾步向门外走去。

他李思业终于有了自己的骨肉,在穿越八百年后,他的孩子降临人间,这就
意味着他的生命在历史上得到延续,他已经在历史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而历史
也不可避免地从此走上了岔路。

雪影在大街上疾驶,天高云淡,李思业的思想无限制地向上延伸,他从来没
有象此时此刻,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山东(完)

卷六中原第一章风云涌(一)

(7V7V中7V文7V更新时间:2007726 8 :17:00本章字数:3734)

光阴荏苒,三年过去了。

“嗖!”的一箭,正中李思业的后心,李思业惨叫一声,扑倒在石凳上,假
山石后露出张小小的脸来,布满了立功的兴奋:“今天是第五个,我已累计杀敌
二十人,可封云骑尉。”

“你爹爹都被你射了三次,如何算二十人?”赵菡端着一盘心走来,放在桌
上,又随手拾地上的小箭,敲了敲李思业的头笑道:“你今天不是要去张柔府喝
满月酒吗?去迟了可不好。”

李思业从石凳上爬,笑笑道:“不妨,去早了也是干坐,我只是露露脸,给
他个面子。”他向儿子招招手道:“好了!你积功已满,我封你为云骑尉。”

李桓一声欢呼,从假山石里钻了出来,却瞥见石桌上的糕,伸手便抓来,却
被他母亲一拍手,笑骂道:“手洗干净再来!”李桓扮个鬼脸,趁母亲不备抓一
块,一溜烟便没了踪影。

人说子象母,女象父,可李思业的一群子女却个个和他长得神似,尤其是这
个宝贝儿子,更是个活脱脱的小李思业,李秋宜生的一对孪生姐妹和完颜明珠生
的女儿,也都和李思业长得十分相象。

李思业望着儿子生龙活虎的小背影,他心中欣慰之极,这几年事事顺畅,一
直担心的蒙人进攻并没有发生,直到二个月前,北蒙才最终投降,三年来,他一
直支持北蒙,每年卖给它大量的物资,几乎将北蒙的银库搜刮一空,有了这个庞
大的市场,山东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运转,使得他的诸多计划得以一一实施,
但随着北蒙的倒台,也就意味着山东的好日子到头了。

“备车!去张柔府。”今天是张柔第九子张弘范的满月,历史上,也是这个
张弘范最终灭了南宋,但历史已经走上了岔路,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后果的就
是山东的异军突。

三年的发展已经使山东有了质的变化,制造业渐渐赶上宋国,其中纺织业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