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弥陀兽溜圆的蓝色眼珠子一转,将舌头狠狠地往上一挑,直接将法圆老和尚给甩了出去。
“呜——呜——呜——”弥陀兽咆哮了一声,嘴里又喷出了一片火海,挡住了法空和马老道。旋即,弥陀兽又往后游去,一头栽进了水中。
马老道和法空从火海里窜了出来,连忙打灭了身上的火焰。
“这畜生比起刚才来又厉害了几分。”马老道拍灭了袖子上的火苗,嘴里骂道。
“看来这水下有古怪,想必事情要有变数了。”刚刚被摔出去的法圆老和尚此时睁开了眼,缓缓地从地上站了起来,开口说道。
“师兄,你说得古怪指得是什么?”法空大和尚扭头问道。
“水底下有不该有的东西,怨魂厉鬼或者是其它之类的异物。否则的话,弥陀兽的实力不足以暴增,空心也不会完全迷失了心智。”法圆老和尚叹了一口气,说道。
“会不会是空心喝醉了酒暂时醒不过来?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可能就好了?”我小声地说着自己的建议。
“酒肉穿肠过,这种世俗间的东西哪里能动得了我们佛门弟子的心智。”法圆大和尚哼了一声,显然对我的话十分不屑。
我往后退了两小步,嘴里嘀咕道:“神气什么?”
“法圆师傅,空心一直被困在水下不会有什么危险吧?水下又没有空气,他一个小孩子又能坚持多久。”何奶奶满脸忧虑地问道。
“空心的佛命是二十载,如今才十三载,还有七年之数,在这七年里他应该不会出事情的,何况弥陀兽又是空心的本源,自然不会伤害空心。只是这次空心恐怕要提前觉醒了。”法空大和尚缓缓地给何奶奶解释道。
“觉醒?什么觉醒?话匣子叔叔说空心是以前的圣僧是不是真的?”我又大胆地插了一句话。
“小子,听说你拿了一幅画,画呢?拿给我看看!”法圆老和尚打断了我的问话,冲着我走了过来,伸着手,很不客气地对着我厉声说道。
“老秃驴!画在我这,给我徒弟说话客气点,要不老道我拿剑在你屁股上戳两个洞!”马老道突兀地一下挡在了我的身边,举着手中的剑,怒气冲冲地说道。
法空大和尚见状连忙跑过来圆场,拉住了马老道,让马老道冷静些。
争吵了半天,在法空大和尚的调和下,马老道的脾气好了些,这才从包袱里将画给拿出来。递给了法圆老和尚。
“小鹏子,记住,以后谁要再敢欺负你,就给你马爷爷说,马爷爷用剑戳穿他的屁眼!”马老道余气未消,摸了下我的头,冲着我说道。
“嗯!”我脸上露出来一个大大的微笑,深深地点了点头,记住了这句话。今后几年里,我一被人欺负首先想到的就是马爷爷,一直到马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的时候。
法圆大和尚将画攥在了手里,二话不说,拿着画就往岸上走。
“法空,你师兄这又是要干什么去啊?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就往回走?空心也不救了吗?”姜老头凑到法空身边,小声地对着法空问道。
“看来空心今天是救不出来了,咱们也回去吧!回去商量一下再说。”法空大和尚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说道。
众人见法空这样说,也只好跟着法空往回赶去。
等我们走回生产队大院的时候,生产队大院中的火已经被灭干净了。火势并不是太大,不过房子还是被烧掉了一间。好在生产队大院里的房子多的多,暂时对我们来说居住上并没有什么影响。
““千年轮回因佛缘,渡人容易渡己难。
因果循环终有报,好酒好肉好西天。”
法圆大和尚走到屋子里之后,凑到煤油灯旁,打开了那副画,嘴中读道。
“因果循环,因果循环啊!看来空心这一世又多不过这一劫了。”法圆大和尚看完画上的诗之后,怅然道。“都怪我啊,不该带空心来这里。”
“师兄,你也不用过多的自责,这都是我佛命中注定的事情。终生生来便是承受痛苦的,空心自然也难逃掉这个轮回。这和师兄无关。”法空大和尚在一旁对着法圆宽慰道。
“我还用得着你来给我讲佛法吗?”法圆老和尚眼中很是不屑,嘴里哼了一声。“好了,你们现在这里想想救空心的方法吧,我得走了。”
“师兄,你去哪?”法空一听说法圆要走,立即问道。
“万鬼坟地!”法圆老和尚放下那副画,转身就向着外面走去。
“我也去。”法空大和尚忙说道。“万鬼坟地那边的事情太过繁杂,只有师兄你一个人坐镇恐怕不够。
“我一个人就够了,你去了也多余。”法圆老和尚头也不回的哼了一句,然后就往院子外走去。
我心里忖思:何奶奶去了一趟万鬼坟地,只喊回了法空和法圆,可吕爷爷并没有跟着一起回来,现在法圆又急匆匆地赶回去,想必万鬼坟地那里的事情也一定十分复杂。我有些内疚,如果不是我带空心去找女人,空心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了。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又给法空大和尚他们惹了不少的麻烦。
“法空爷爷,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我要是不带空心去喝酒的话,空心也不会变成这样。”我低着头,冲着法空大和尚内疚地说道。
“法空爷爷,其实这件事情也有我的错,我要是不去摸那个小和尚的光头,那个小和尚也不会将那个弥陀兽放出来。”小兰也低着头,缓缓地说道。
“阿弥陀佛。”法空大和尚微微笑了一下,“小鹏子、小兰,这件事情并不怪你,这是空心的命,是空心理应该偿还的命。”
“一会儿命一会因果的,你们当个和尚啰嗦不啰嗦,能不能把话说得详细点,空心那孩子到底是什么回事?这幅画又是怎么回事?还有弥陀兽那个畜生又哪来的?咋就成了空心的本源了呢?”马老道心急,一连串地问道。
第六十二章 龙子坟
“法空,你就把空心的事情给我们讲讲吧!空心,那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姜老头在一旁也问道。
法空老和尚走到桌子旁,然后搬了一把椅子,坐了下去。
“好吧,我就说一说,不过这件事情要是从头说起的话得从唐朝开始说了。”法空一脸地无奈,说道。
“唐朝?那得距离这一千多年了吧?”我心里大概算了一下,缓缓说道。
“差不多。”法空大和尚说道,“不过对我们佛家来说,一千年和一天也没有什么区别,只要在尘世间便要饱受轮回之苦。”
“轮回之苦,你是说空心是佛家的轮回者?”姜老头忽然好像明白了,猛然抬头对着法空大和尚说道。
“对,就是轮回者。”法空大和尚点了点头,说道。
“法空爷爷,什么是轮回者?”我好奇地瞪大了眼睛,对着法空问道。
法空端起桌子上的水,喝了一口,缓缓说道:“我们佛家讲究六根清净,六根不净的人就会在人生苦海中无限的轮回。而有些轮回者会保留着轮回后的记忆,也就是记得前生的事情,空心就是一名这样的轮回者,只是空心的身份比起轮回者又特殊了许多。”
“哪里特殊了?”小兰晃着头,问道。
法空大和尚又喝了一口水,说道:“我给你们从头慢慢讲讲吧。”
我们都坐了下来,静静地听法空给我们讲关于空心的事情。
大约是在大唐贞观年间。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佛教也在贞观年间达到了兴盛的顶峰。著名的玄奘取经的故事也发生在这一段时间内。
然而国家即使再强盛,佛教即使再兴盛,也难以让所有的人都解脱掉世俗的痛苦。
就在大唐国都长安的渭河旁,有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渔村,名叫龙子坟。传说是因为曾经龙王的儿子死后埋在了这个村子里的地下,到后来这个村子的村名才被叫成了龙子坟,而且在村子里的村头还立上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龙子坟三个大字。
当时的渭河水还比较清澈,里面的鱼虾也多。小村上的村民多多少少也打些鱼,一些通过进村的商人卖到外面去,一些村民就自己留在家里日常生活的时候吃。
说来也怪,和别的村子相比较,龙子坟这个村子里的村民从河里打上来的鱼比起其它村子从河里打上来的鱼都要大上一两倍,而且鱼的肉质新鲜,不管是炖,是煮,还是红烧,吃起来都称得上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并且这种鱼不仅仅好吃,而且彷佛还可以延年益寿,这个龙子坟小村不过二三百人,可是光活到一百多岁的人就有五六十个,几乎个个老人都长寿。
我们常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可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不管好事还是坏事想要传出去其实都是挺困难的。不过好酒不怕巷子深,龙子坟的鱼在一些商人的大力鼓吹下,也在长安里火了一把。
于是为了发财,龙子坟里的村民有许多就开始夜以继日地捕鱼了。
龙子村里往外面卖得雨越来越多,在长安街上掀起的购买风波也愈来愈大。过了不多九,长安内的王公大臣、富家商贾都开始花重金来买鱼子村里的鱼。
这件事过了不久,便从民间传到了宫廷内,又从宫廷传到了皇帝的耳朵中。
当时的皇帝就是李世民,中国历史上一位十分有名的皇帝。不过也是一位十分残忍的皇帝,曾经亲自带兵杀了自己的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至于他的功过,和我们的故事无关,咱这里暂且不评论。
话说当李世民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立刻勃然大怒,对着当时的有名谏臣魏征说道:“龙子坟,龙子坟,朕乃真命天龙,朕的儿子便是龙子,龙子坟这个名字所取何以?是在盼望着朕的儿子都埋在那吗?”
唐朝的风气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可是就算是在这最开放的时候,触犯到皇家的忌讳也是要被治罪的。
魏征一听,脑门上也流出了冷汗,按理来说,这个小村起得名字却是是有些不恰当,如果低调一些,别搞出来什么动静,估计也没有人去追究。可是现在这个叫龙子坟的小村因为长寿鱼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大家整天谈论龙子坟,就算是皇上不急,那些皇子们也要急了。若是有人给龙子坟按上一个谋逆造反的罪名,到时候龙子坟的人就可要遭殃了。
魏征也是爱民如子的好官,自然不会看着这样的祸事一点点的发展下去。于是便向着李世民解释了一番,说清了这个小村取名的来龙去脉,特别强调了这个小村的名字是前隋朝的人取的,和现在的村民没有关系。
李世民听后也消了消气,这位曾经提出“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的皇帝也不是什么暴戾的君王,依旧是保持着比较平缓的心态来处理此事。
之后,在魏征的建议下,李世民亲自给这个小村赐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兴龙镇,并且亲自指定了这个小村里的长寿鱼为进贡皇家的贡品。
于是,有了当朝皇帝御赐村名和出产贡品鱼的龙子坟在长安街上更加的出名了。
当时的魏征亲自去了这个龙子坟颁布了皇帝的诏令,并且告诉村民每半个月必须上贡六十条上等的长寿鱼。这件事情在开始的时候对于龙子坟村里的村民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能给皇帝上贡这在封建社会里可是天大的荣幸,并且给皇帝上贡的村民不仅仅可以免去徭役赋税,还可以得到一定的头衔,这些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求之不得的。
自从接受了李世民的诏令之后,龙子坟里的村民先是把村头的那块石碑给拆了,并且又发动了所有的年轻人去渭河里捕鱼。于是龙子坟里的大小伙子们都一窝蜂地冲到了龙子坟旁边的渭河里去捕鱼了。半个月六十条鱼,一个月也就一百二十条,这要是按照以前龙子坟长寿鱼的产量来说,这点进贡的鱼,简直就是一个零头,是一个很容易就能达成的指标。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龙子坟改名成龙兴镇的六个月之后,天上忽然下起了一场血雨,当时红色的雨滴从空中劈头盖脸的打了下来,并且在雨中有人看到了一只三角头、蓝眼睛的怪物在天上飞,场景极其的可怕。
这场血雨在龙子坟引起了很大的风波,许多老人都开始说这是死去的龙子不愿意改名,所以发怒了,如果咱们再不把村头石碑上的名字改过来,整个龙子坟就要遭殃了。
老人们虽然在私下里这么说,可是谁也不敢公开提出来去改名。这龙兴镇的名字可是当朝的皇上亲口御赐的,如果凭白无故的就把名字给改了,到时候整个小村都可能被定成谋反嘴,满村被抓去做大牢。
血雨过去了一波,村里的人心里虽然还在担忧,可是见一直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也恢复了日常的生活,该种地的时候种地去,该打鱼的时候去打鱼。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月,紧接着怪事就越来越多了。
先是村里有几个一百多岁的老人相继去世了,后来又有九十多岁的几个老人也陆续死去了,再后来是八十多岁的,再后来是七十多岁的。小村里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死了将近一百多个老人。这些老人看起来都是正常死亡,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龙子坟这个地方就不正常了,因为龙子坟是一个长寿村,七八十的人死去那简直就可以称得上是早亡。
第六十三章 血雨
“早亡”的人越来越多,村里的村民也开始更加的恐慌了。
陆陆续续有些人找到了村子里的管事,给村里的管事商量这件事情该怎么办?毕竟老人们一个个死去,这对于长寿村来说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儿。
村里的管事是一位姓徐的先生,以前在外面的私塾里教过几年书,到现在也已经年近花甲了。看着村里的老人一个个死去,其实徐管事比起那些年轻的村民心里更担忧,毕竟要是真得一个一个的轮,过不了几个月就要轮到他去找阎王爷报告了。
“这件事情我看和那场血雨有关。”徐管事对于最近的怪事也琢磨了好几天了,以前龙子坟一直都是风调雨顺的,可自从那场血雨后,小村里的怪事就接连不断了。
“血雨?老人们说那是龙子发怒才引起的,是不是我们该把村头的那块刻着龙子坟的石碑再立上啊?”村里有的村民想起了一些老人说得话,对着徐管事提议道。
“那怎么行?那不是公开抗旨吗?这可是要诛九族的大罪,千万不要再说那样的昏话。”徐管事立马将那个村民骂了一顿。徐管事读得书多,对于大唐的律法也比一般的村民清楚的多,他知道改名字这件事情绝对是行不通的,皇帝已经赐名叫龙兴镇了,谁要是敢改过去,那就是抗旨不尊,是滔天的大罪。
村里的村民一听徐管事这么一说,自然所有的人都不敢再提改名字那件事了。于是都把目光转向了徐管事,等着徐管事提出个解决方案来。
徐管事看着村民都盯着自己,撸着胡子,想了想,随即说道:“我看明天咱们准备点鸡鸭鱼肉牛头猪头肉的,再带上些香烛,去村头拜一拜龙子,求它保佑咱们村,兴许这件事情就能平安的过去了。”
徐管事说得方法是破财免灾的老方法,村里的村民没人觉得这个方法会管用,但是又提不出更好的方法,于是就同意了。
第二天,村里的一些村民弄了一点鸡鸭猪牛肉,然后跟着徐管事到了村头上摆起了供桌,随后徐管事带头上了几炷香,然后将供品一一放在了供桌上。村里来了的老少爷们一个个的挨着给龙子磕头,整个仪式一直到了晚上才结束。
这次祭拜龙子之后,村子里的确太平了一些,村里的老人也在近期没有再去世的。可是过了不久,村子里又无缘无故的下了一场血雨,并且这场血雨比起上次来下得更大,整个村子里的地面上都存积起了不少的血水,往村子里一看,血腥腥的一片,吓得胆小的村民都不敢出门了。
等这场血雨过后,所有的村民又聚集起来,找到了徐管事,想让徐管事再出给出个主意。
徐管事看到血红的血雨心里也是十分害怕,不过他不是道士也不懂法术,对这样的事情除了让村民去上供外,他也没有其它的好办法了。
于是,村民在徐管事的建议下,又到了村头上了一次供,全村的人又轮流地在村头给龙子磕了一回头。
可这次的上贡并不和上次一样那么管用,刚刚上贡完了的夜晚,整个村子里又下起了一阵血雨。第二天清晨,村子里所有人家的院子里都存积了血水,一片片像血一样的红色染红了许多房屋的瓦顶。
看着外面又是一片血红,徐管事心里也打起了鼓,自己嘀咕道:“难道是上贡的方式出错了?”
徐管事被这件事情心烦的厉害,可是村民遇到这样的麻烦,他身为村里的管事又不好不去管,于是只好去书房里翻一些古书,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方法来解决这件事情。
村里的人心越来越乱了,“幸存”下来的村里的老人开始四处传言说:“龙子发怒了,只有把名字改过来才能避免这场灾祸。”
村里的小辈们则不相信老人们的说法,小村的新名字是皇上御赐的,如果改得话自然就是抗旨,所以他们打死也不会按照村里的老人说得话去办。这件事情吵来吵去,最终还是又吵到了徐管事那里去了。虽然徐管事前两次的方法并不怎么灵,但是一有病就乱投医是村民们的基本心理,所以大家还是都聚在了徐管事的家里让徐管事帮忙想办法。
当村民来找徐管事的时候,徐管事已经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