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直草-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舟山城经过不知几朝几代的经营,颇具规模。除原有的生活用具及设施,明军也在这里,储备了大量军粮和辎重,甚至包括三个仓库的火铳、土炮及弹药。也都给解放军落着了便宜。
最让王直高兴的是,这边连造船厂、铁匠铺都齐备。而那些民工杂役里,也有不少精通技术的匠师。王直觉得完全可以借此,发展壮大解放军东海舰队的实力。将所有人都收拢过来,安置妥当后,王直便开始细细谋划起来。
解放军最紧缺的是,枪支弹药。从葡萄牙人那里抢来的火枪,本来就不多,加上少数出现损坏,只能武装一百多人。剩下的人除了操炮,都在使用冷兵器。其中日本刀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都是在打击海盗的过程中,收集的。大炮也缺铅球,如果遇上强敌,不消一会,准全都哑上。有了舟山城以及大批工匠作基础,王直认为可以重点解决这方面问题了。毕竟解放军从日本远道而来,处在大明沿海这种凶地,不但要小心谨慎,加强军备也是很必要的。
虽然解放军最终的归宿,很可能还是日本,但需要在舟山驻屯一段时期,就把这里当做根据地,好好发展一番。

一百三十六、造枪铸弹
更新时间20111226 11:51:31  字数:747

 虽然解放军东海舰队攻占了舟山,危机并没有解除。舟山岛离岸也不远。那个从大陆延伸出的狭长半岛,就与舟山城隐隐相对。极大缩短了两边的距离。所以解放军战士们片刻不敢松懈,整军备战。
城里的铁匠铺,风风火火、通宵达旦地开工了。工匠和士兵们一起熔铁铸球,为船上大炮预备新的炮弹。在包括班杰明在内的葡萄牙人指导下,修理、制造枪支,也成了重要项目。所能收集到的铅,也全加工成了丹、丸状,用作子弹。仓库里的火药储备还算丰富,足够一段时间的用度。保险起见,木炭、硫磺、硝石全都分开存放。解放军战士们也各取了不少,磨细混匀。
由于中间相隔的海域不大,解放军和明军彼此的船只,远远地都能照上面。明军亏在船小,数量也不多。解放军的船大,可真正能发挥出较强战斗力的,仅有三艘。双方都明白,一旦冲突上,必是恶战。尽量都小心谨慎,没有充足把握,不敢轻启战端。由于船只不行,跨海攻击也非常不便。只能先不温不火地对峙着,暗地里都卯足劲头,预备决战。
明军本来从民间征缴了不少船,可大多都归舟山支使,被普陀上的那把火,烧得差不多。不待邻府援助的舰船到达,根本没法发动攻势。因此也不得不缓着了。
很多时候,陆军兵马再强,海军跟不上来,也是白费。想当年,德意志第三帝国就是吃了这样的大亏。在陆上纵横一时,却对只隔一条海峡的英吉利,望而兴叹。假设那时的坦克可以直接过海,希特勒早把伦敦占领了。海洋与陆地,是两个具有很大不同性质的战场。
明军有许多马,但遇到海,也一样发挥不出来。要是没有海洋相阻,恐怕也很快就去到舟山城下。但地理形势决定了,这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王直也挂心接下来将要发生的大战,可他还是抽时间派人查探,军中及岛上,有没有朱显或者吴承恩在。并没有找到他,或许早就偷偷赶回岸上了。王直相信他没有出事,否则21世纪哪还会有《西游记》传世。

一百三十七、分次而渡
更新时间20111226 11:52:12  字数:586

 这天,解放军发现对岸的明军,有了大动静。竟然在船只不足的情况下,仍旧做出了强攻架势。
舟山岛与大陆之间,零零星星地还分布着一些小岛。明军实行的是,分次而渡的战术。先用船将许多士兵送上1号小岛,完成后,再从1号小岛,将人运往2号小岛。接着,又从2号转移到3号,以此类推。步步为营,不断缩短双方的距离。由于官军的船少,一次性无法送许多兵过来,就用上了这种“歪办法”。
王直识破对方的意图后,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派出战舰,专门针对明军大量聚集的小岛,远远地进行炮击。虽然精度不高,但是由于明军较为密集,加上炮球打过去后,在坚实的岛岩上,经常还能跳滚一段,可以造成二次杀伤。明军果然吃消不住,但是又很难还击。因为大炮的射程是最远的。明军虽然带了弓箭和少量铁铳,根本够不着。
船又不多,刚凑上去,就被解放军舰队的火枪给压制住了。
解放军手里也有一些缴获的铁铳,主要给留下守城的战士们用。火枪自然还是优先配给舰队。明军的铁铳,外观就像根管子,一般扛在肩上用,里边除了火药,还装进铁砂或铁条,虽然又粗又长,实际射程却远不及西式火枪。
明军吃了亏后,又赶忙后撤。王直本可以趁胜追杀,想想,还是让人吹起海螺号,命令己方的舰队也退回来。
王直纳闷,明军也准备了些时日,怎么船还是这样少。想靠这些船,强攻舟山,就算真得“步步为营”成功,也很勉强。毕竟解放军东海舰队不是吃素的。就算舰队不行,还有城墙可以依托。

一百三十八、围城之困
更新时间20111226 11:52:50  字数:919

 没过几天,舟山岛的西北端突然出现大批明军,并持续不断地向舟山城开进。解放军东海舰队没防着敌人有这么一手,顿时陷入被动。
其实想想,解放军东海舰队当初登陆舟山岛,用的也是这方式。只是太过大意,没预料敌人也会如此。
解放军胜了一场,确实有些松懈。目光主要盯紧,舟山城对面的海域,提防敌人再攻过来。想不到人家转换了路线,经由金塘岛,分步大规模登陆。
由于敌人数量实在太多,解放军只能依靠城墙,进行死守。同时放出舰队,相互配合。
16世纪的武器毕竟落后,就算是葡萄牙人造的大炮,精度差、射程也不够。用舰炮辅助守城,最多只能协防朝向大海的南城门。而东、西边则很不理想,北面更是打不着。如果勉强装进过量火药,拉长射程。王直也怕炮弹会更加失准,偏着落进舟山城,反倒伤了己方。
所以王直干脆下令舰队完全出动,朝西北边进发,至于目标,自然是明军的船只。如果不过去打掉那些船,明军将会源源不断地将人员和物资,运上舟山岛。解放军就算一时间可以把城守住,迟早也会被耗尽。
因为要坐镇城中,王直就将奇妙丸的指挥权交给了波多原。解放军东海舰队人员复杂,若是没他留下,稳固军心,估计很悬。八一丸和木瓜丸的统领依然是松冈则方和丰臣秀吉。松冈本想留下,被王直拒绝了。毕竟守城的风险很大,一旦有个闪失,被攻破了,基本上是死路一条。王直可不想,让兄弟给自己陪葬。他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战死舟山,与城里百姓一同殉难。而舰队来去自由,依旧有活路,甚至可以返回日本。
解放军战士在紧要关头,不能弃人民群众于不顾。王直虽然可以乘船逃走,但以他的直脾气,实在是做不出这类事情。舟山好歹也是祖国的一部分,光荣在这边,总比客死日本好。所以王直也不想逃。
原先舰队里的一部分解放军战士被抽调出来守城,包括所有葡萄牙人。关键时刻,还是老人们发挥的作用大。王直在潜意识中,可不想真得就死在这里。怎么着,也得和明军大干上一场。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解放军舰队开拔了。舟山城失了海援,只能独力抵御已经登陆的明军的进攻。
过不了多久,舟山城就被赶到的明军包围了。虽然海运不便,依然带了不少云梯。而解放军战士们不仅用着火枪,也将仓库里的铁铳、土炮弄上了城墙。从建军开始,解放军还是第一次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死存亡的考验。

一百三十九、火烧城门
更新时间20111226 11:53:18  字数:962

 天空阴沉沉的,解放军战士们的心也是阴沉沉的。明军将舟山城四下围定后,开始强攻。大批士兵顶着盾牌,护着云梯,往城下冲。一时间枪炮声大作。解放军战士们纷纷用火器阻击。虽然精度和威力,都与21世纪的,有着根本性的差别。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明军的弓箭手和铁铳兵,也凑近些射击,为前冲的人打掩护。虽然明军人很多,解放军战士加上并肩作战的百姓们,也有不少。往往一名战士靠着城墙射击,后头就有几人忙着装填弹药。火枪不多,还是以铁铳为主。塞进火药、铁砂或铁条,居高临下,也有些威力。城墙上靠后边些,齐排的土炮不断发射,也给下边的明军制造着麻烦。
明军冒着弹袭,涌到城下,虽然有些牺牲,依旧不管不顾地,架起云梯,开始攀登。顿时战斗变得更加激烈。
王直从21世纪的电影、电视剧里,还是学到了点经验。见敌人开始往上爬,让战士们将预先准备好的油,泼下去,接着扔些火头,使劲地烧。这招果然有效,不仅烧人,连带把云梯也给烧了。由于是冬天,明军身上的衣服,也都厚厚的,应该是棉芯,特别地能烧。在火烧火燎、呼天抢地中,明军的第一拨登城,就给报销了。
明军暂时退了下去,由于损了云梯,估计得另做打算。王直在城墙上巡视,顺带观察明军动向。过些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明军纷纷脱掉上身衣服,光起了膀子。虽说是冬天,王直恍惚间有种已变夏天的错觉。王直纳闷起来,就算是怕被火烧,而脱掉衣服,也未免夸张了些。
又过了会,王直看出了苗头,明军士兵们将腰带连成索,把脱下来的衣服叠好,成捆地扎起来,似乎另有用途。
王直还是没想通,难不成明军想用这些衣服,作垫脚,上城墙。好像根本没有多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真是那样,需要更多的衣服,垒起来,成垛成坡才行。并且解放军战士照样可以泼油烧掉。
再过了会,王直似乎有点意识到,明军要干嘛了。一些特别强壮的士兵,或举或反背着成捆的衣服,开始进攻。因为大部分身体都遮掩在了衣服后边,衣服在某种意义上,成了特殊的盾牌。无论是子弹,还是炮弹,打在这些衣服上,杀伤力都大幅削弱。
这些人直朝城门而来。王直突然惊觉不妙,明军竟然采用这种方式,要烧城门,真是不了得的危险。
没等王直想好对策,敌人已经来到下边,十分逼近。有些解放军战士没想通关节,依旧泼油、扔火下去。反倒帮了倒忙,明军士兵直接将烧着的衣服,堆在城门边。王直心里着急,想着,这下可大条了。


一百四十、城快破了
更新时间20111226 11:53:49  字数:1198

 明军从西边过来,主攻的也是西门。舟山城南门外是海,北门外有山,都不便展开队伍。被烧毁的也正是西门。
城门在着火,城里有些房子,不知为什么也烧了起来。但是解放军战士们已经无法顾及去扑救了。看到城门被烧得差不多,明军开始了又一轮大规模进攻。目标很明确,就是想直接冲进来。
解放军战士们也做好了死战的准备,向城门处靠拢,拼命堵上。虽然城墙及城楼上,弹如雨发,但明军依然奋勇地前冲,并涌进门道。与解放军短兵相接。其中不少就是没穿上衣的。
要是后退500年,到21世纪,解放军部队的装备水平上来了。解决这种局面,是小菜一碟。可是反推500年,只能郁闷地以命搏命。
战事陷入胶着状态,城里的油也不是无限量的,在之前的战斗中,基本上全都用完了。所以没办法继续用火攻。虽然解放军有原始的火器可以作倚仗,也架不住明军人多势众。好在双方离近了,火器的威力成倍增加。所以经城门上下、各边枪炮的支援,明军不能有效冲破城门口的防线,突进来,反而拥堵在附近,持续承受着火器射杀。一时间也死伤大增。双方拥堵着,彼此接触的地方,简直成了高效率的屠场。相互拼杀,不时有人倒下。就算是想退,因为太挤,也无法做到。
城里的火烧得越来越大,不少房子着了火,原先放置铳炮弹药的仓库也是如此。幸好火药都是分原料存放,不然要闹起大爆炸了。可还是有小堆的成品火药,炸开了,幸好少,威力并不强。由于都是砖木结构,又是连片,火势一旦蔓延开来,危害绝对极大。就算最终守住了城,也是废墟。火烧到了储放硫磺的地方,毒烟蔓延开来,由于风向关系,倒也飘不到激战的地方。城内也传出些妇孺的哭叫声,但是战事激烈,解放军实在是顾不到这回事了。
天色越来越黑,并非因为硝烟和火灰,而是密集的乌云。其实论时候也不早了。明军虽然一大早就开始渡海进攻,但相隔遥远,待赶到舟山城下,已经迟了。如今打了一阵,也快到晚上。夜战必定十分凶险。所以双方都加紧攻势,浴血奋战。
突然间大雨滂沱而下,冬季的江南本就多雨,不巧正遇上了。顿时枪炮都哑了声。王直绝望地想着,城恐怕守不住了。但手底下依旧不停。扔掉枪,拾起一枚铁球炮弹,居高临下,从城墙处,往下边挤着的明军头上砸去。其他人也纷纷效仿,扔完炮弹,抬起土炮,也往底下城门附近,敌人稠密处扔。这土炮小,威力也差。整座砸下去,却比放炮,杀伤力强多了。解放军战士见有成效,不仅砸炮,把铁铳也纷纷往下丢。反正下着雨,已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明军里本来有些人还高举着盾牌,格挡上边的枪弹。战斗太激烈,次序逐渐乱了。看到下雨,以为安全了,大多也把盾牌撤掉。不料解放军,竟然把铳、炮全丢了下来。冲击力太大,就算用盾牌挡起,一样被砸死。
虽然枪炮全部失效,短时间内却把明军砸惨了,比开火还要直接、有效。明军的攻势顿时遭挫。冬季原本就昼短夜长,下雨天,黑得更快。能见度立即变低。由于雨很大,无法用火把照明,等到漆黑一片,肯定要乱套。明军败象一起,也不恋战,又退下去了。


一百四十一、太祖的装备
更新时间20111226 11:54:17  字数:1043

 明军退下去了,雨却依旧没有消停的意思。冷风吹来,特别有犀利的感觉,寒意直透骨髓。或许解放军战士们应该感谢这寒冷与黑暗,因为正是由于这种状况,明军才暂时放弃了进攻。其实无论是哪边,都面临着难熬的困境。
天快黑,战斗也草草结束了。舟山城西门口一片狼藉、惨不忍睹。成堆的尸体、刀枪、铳炮,凌乱地积压着,经过雨水的浇渗,流溢出殷红的浊液。
虽然雨很大,天也很冷,解放军战士们一点也不敢松懈。毕竟谁也无法预判,明军还会不会过来。
王直从城墙上下来,指挥大伙,将地上现成的东西,叠塞起来,堵死城门处的洞道。省的一不留神,明军又冲进来。
正忙着,后边又来了一大群人。领头的是负责守卫东门的班杰明和其他葡萄牙人。他们押来了一些俘虏。原来投降过来的明军,在被围城的关键时刻,又反了。还在城里乱放火。幸好来了大雨,又给浇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带头造反的正是张四维。他被五花大绑地推到王直的跟前。王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觉得无话可说,于是不做声,直楞楞地盯着张四维看。张四维扭了扭头,看看附近的景象,嚷起来:“太祖留下的火器,就被你们这样糟蹋了,真是罪无可恕。”
王直有些迷糊,问:“这又关太祖什么事?”
张四维说:“这些火炮和长铳,都是当年太祖为了防御京师,命人备置的。我出军时,特意带了过来。没想到便宜了尔等宵小,又给糟蹋成这副模样。”
王直问:“这些火器真是从北京带来的?那也太远了吧?”
张四维愣了愣,说:“不是北京,是南京。存在应天,有好些年了。”
王直想着,明朝太祖朱元璋一开始定都的地方,好像确实是南京,离这边还不算远。看来,这朱元璋对防卫都城,还是挺尽心的,竟然准备了大量火器。又想到些什么,于是说:“太祖真是小气,整天算计着防人,还把手下大臣杀掉了一大批。”
张四维被震呆了,说:“你竟敢口出狂言,污蔑太祖。”
王直说:“早是死人了,我哪有心情去污蔑,不过照实说两句。”
张四维更惊了,差点讲不上话来,结结巴巴地说:“你…你对太祖…真是大不敬,罪足可诛。”
王直笑了,说:“你还想诛我?!都成阶下囚了,还这么不老实。要知道,我随时可以杀掉你。”
张四维很有些不服气,说:“我早想明白了,上回打仗,要是不在海上,在陆上,我肯定骑着马。你想偷空子抓到我,门儿都没有。我骑术好得很。”
王直想了想,说:“既然你不服气,我现在就可以放你走。从这西门出去。但要是再落回我手里,就不客气了。”
王直让人将张四维及其他一道造反的俘虏,从西门放了出去。然后继续开工,将门彻底堵死。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稳定军心。杀了这些人,无济于事,干脆放掉。


一百四十二、2012的末日
更新时间20111226 11:54:51  字数:1720

 笔者承认,也是个标题党。所以内容和标题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