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村养殖-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里人年纪是都不小了,基本上最年轻的都四十好几,这年龄要是身体不强的话,在外面也难以找到零时工的工作,只能呆在家里种地。
    但四十好几、五十多岁的,也会用一下网络手机,这不是还有人找周恒在淘宝上买过东西么。
    他们也不是完全的老古董。
    其实村里的消费不落伍,就是来钱太不容易了,没什么门路。
    他们或许对网络了解不太深,但手机的基本用法还是知道的,打电话,发视频,看点抖音快手什么的。
    有人把村里溪流的事情,给发到各自的“合家欢乐群”、“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就等于一传十、十传百了。
    多了条泉水是好事啊,在没什么热闹可看的情况下,这也算是一件热闹事了。
    就连周恒,也在一个同学群里,看到了有人在转发这样的消息。
    事情扩展之快,有点出乎了他的预料,这就是网络的力量。
    龙溪村是个又老又穷的村子,这样的村子在周边一抓一大把,所以,它一直没有什么可突出的地方。
    基本上,算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小村庄。
    但因为这件事情,像这样一传,十里八乡都知道了,算是给平静的生活里,扑腾起了一些浪花。
    镇里干部都派人过来视察了,确定不会引发塌方等等地质危害后,又让人检测了一下水质,得出的结果是非常优秀,可以放心使用。
    临走时,镇里干部还跟村干部谈了会儿话,说现在村里要抓紧村民的脱贫致富,要抓紧做出成绩来。
    虽然是老掉牙的腔调,但多少让镇里注意到龙溪村,说不定以后有什么好事,能想着村里呢。
    这些不大不小的事情,与周恒没多大的关系。
    指望村里要是能成事的话,他们村早就致富了。
    都得靠自己。
    下午江老板要来,这才是他的大事。
    对于自家养的土鸡,周恒有信心,江老板不会看不上的。
    但是,价格方面,可不能太随意了。
    周恒在网上查了查,其实还挺震惊的——世界上最贵的鸡,竟然卖出了好几百万美金的天价,还是因为那鸡基因变异,通体全黑,才特别引人关注。
    当然,买家是迪拜土豪,买回去只是当宠物玩,不是吃的。
    那他们的宠物范围可多了,老虎、狮子、鹰隼什么的,都只是寻常,养只变异鸡什么的,完全不奇怪。
    这样的价格,没有多少参考价值。
    价格排名第二的鸡,是一种很丑的鸡,还是交趾国的品种,据说鸡的两腿长得异常强壮,有卖出二千块一对鸡腿的价格先例。
    对于周恒来说,他也觉得这价格有点恐怖,什么鸡腿能卖二千块一对啊!
    他怀疑是因为那边的货币很膨胀,记录的人怕是忘记换算了,所以认为是天价。
    这个价格,估计也没有多少参考价值。
    如果他们国家的这种鸡真这么值钱,估计早就全民养这种鸡了,至于还那么穷么。
    周恒研究了一会儿,觉得与自己这情况有点类似的,该算法国的布雷斯鸡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周恒是对着法国的美食世界地位,狠狠的羡慕了一把。
    别说什么拥有“世界美食之都”的称号,拥有着顶级的鱼子酱、鹅肝、松露等等——人家名气已经打出来了,没办法,不得不服。
    就连养只鸡,他都能整出个世界最贵品牌。
    据说这种名贵品种的鸡,也是口感味道非常好,吃上它就算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可不嘛,前些年就卖到20欧一斤呢。
    按当时的汇率折算一下,约莫200一斤了。
    方方面面一对比,周恒就想着,自己这黑科技培育出来的土鸡,怎么地价格也得跟人平齐才行啊!
    他才不相信,那边的法国鸡,能比自己这黑科技土鸡更有优势。
    而且,周恒也想进一步给打造品牌,做出一个优质土鸡的品牌。
    黑科技培育出来的土鸡,完全值这个待遇!
    周恒认为,自己需要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他这种土鸡,可没法量产的,没法几万只几万只的养,就不说需要相应山林地面积,他手头的“百灵丹”,也是有限的。
    一定要往高端走才行。
    其实,这种天价土鸡品牌,还不止法国独有呢。老邻居樱花国的神户牛,都卖到多少钱一斤了?
    据说人家的牛,已经炒到4000块一斤的天价了。外面山寨货无数,连山寨货都是天价。
    这些完全就是周恒的奋斗目标。
    人家可以这么干,咱自己为什么不能?
    想当年,樱花国为了保障农业耕地,禁止吃牛肉,神户牛只是耕地牛之一,完全不知名啊。
    后来,美国人到他们那里大开发了,想办法弄了头牛吃,结果就说好吃,这才给慢慢推广开来。
    至于价格是怎么一路飙到现在这样的,谁也不知道。
    总之炒作的成分居多,他们那牛肉吃了能长生不老还是怎么的?
    周恒就觉得,自己养的黑科技土鸡,也应该要向高处进发才行,有朝一日,也要达到那种高度。
    当然,真要做到的话,肯定不容易,酒香也怕巷子深啊!他知道自家的土鸡好,但要做到那个高度,却不是完全靠品质就能成的。
    打造一个品牌,这需要时间。
    慢慢来,凭着这么好的土鸡,他相信自己能有那么一天的。
    ……
    下午时分,江老板如约而至。
    江老板是南方本地人,现在五十多岁,长得中年发福,气派十足,属于那种事业有成的气质。
    实际上,越是事业有成的人,越有一股子谦逊内敛的气质,不会趾高气扬。
    周恒以前其实有点想不通,江老板开的那间私房菜馆,装修得古色古香,看样子就花费不斐,而且就那个地段来说,租金肯定也吓死人。
    别的成本还先不谈,光是这两样,就已经所费不少了。
    虽然他那里菜价也很贵,可是那得卖出多少盘菜,才能保持收支平衡啊?
    就以周恒看到的兴旺程度,估计应该是亏本的。
    而且江老板还动不动喜欢到处找特别的原材料,所费不菲,这不,像他家这么远的地方,都被他找来了。
    当然,周恒肯定是喜欢这样的大客户的。管他怎么样,能给自己出高价订货的,就是好客户。
    他正有走高端路线的打算,这就来了个出得起钱的老板,不是正好么。
    以前,江老板购买特别食材的时候,都是花的贵价,从不买便宜货。
    山村养殖

第二十一章 这家人真实诚!
    江老板并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带了他女儿一起前来。
    其实,江老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多少财富,周恒是不清楚的。私房菜馆老板,只是江老板的身份之一。
    南方那城市,沾着改革开放的光,踏着时代的滚滚浪潮,多少人都翻身而成了巨富。
    不是有句话么,站在风口浪尖,猪都能飞起来,说的就基本上是那些了。
    很早年头里,就流行过一句话:不到某市,不知官小;不到某市,不知钱少。这是很有代表性的。
    话说回来,这年头,赚够钱了的人,总会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做。
    有的人喜欢运动、登山,征服世界屋脊;有的人喜欢做大事,征服沙漠,发动全民沙漠种树;有的人喜欢做木匠,因为小时候就喜欢做这个。
    而这个江老板,就是喜欢美食,喜欢开美食店。
    至于赚不赚钱的,已经不太考虑了。能亏几个钱呢?
    周恒还以为这江老板对他不摆老板架子,喊他“小周”以示亲近,是因为他经常带客户来吃饭,关照了他生意。
    其实他想错了,真正原因是,因为周恒老是带外国客人来,所以私房菜无形遮的顶子可以拦着,出了鸡舍,就真的很难追到了。
    江利军听了这个,感觉有点不信,看别人的土鸡,不是都追几下就追到了吗?再灵活它也只是鸡啊!
    他说道:“我来试试。”
    周恒没拦着。
    江利军摩拳擦掌,瞄准一只胖点的鸡追去。
    离着还有一米多远,鸡就觉察到了,敏捷的一个扑腾,向反方向拍翅而去,一边逃一边“咯咯咯”。
    这是遇到危险时的叫声。
    这下可好,它一叫,其余周围的鸡也跟着“咯咯咯”的叫了起来,叫声很快传远了去。
    所有鸡都警觉了起来。
    江利军追第一只鸡不成,转身换目标,但是根本来不及了,还不等近前,鸡就瞎奔乱蹿开去。
    他如入敌军左冲右突,然而他周围方圆两三米,根本不可能有鸡。
    差着这么远的距离,怎么能得逞?鸡不是逃远了,就是直接上了树,他完全没办法。
    周恒忍不住笑着。
    江晓萱看出名堂来了,说道:“爸,你追不上的。这不是像咱们上次看的那家,上次他虽然也是在院子前面散养的,但是场地有限,鸡的活动范围小……”
    换句话说,这里场地够大,所以这些鸡平时都练出来了,有多远跑多远,那肌肉都很发达,反应也够灵敏。
    看那眼睛,一只比一只灵敏有神。
    江利军这么动了几下,浑身是汗,笑呵呵的说道:“还真是啊!这鸡不一般!”
    就这灵活劲,代表着土鸡们平时的运动量不小,所以肌肉也会更结实细嫩,味道会更好。
    好了,看也看了,追也追了,第一阶段的了解,算是告了一段落。
    接下来,周恒带着他们去自家去。
    前面走不远就是他家,而父母早就候在了院子门口了。
    农村人就是这样,迎客得出门,送客也得送出来,显得重视,这是个礼节。
    一向在家话少的周发强,主动迎道:“江老板来了?快进来坐会儿,这天热的很……”
    他们家就是这样,平时在家,母亲李芸莲话多,父亲几乎没多少话;但有外人的时候,母亲就话很少了,都是江发强冲在前面。
    周恒早就总结出这个奇怪的现象了。
    知道大老板要来,他们早就准备好了,今天特意没有去地头,把院子又扫了一番,摘下的桃子放冰箱凉着,这时候拿出来吃正舒服。
    冰箱还是周瑛家想换大的,而淘汰下来的。
    此时,院子里已经有一片荫凉处,让江利军和女儿坐在那里乘凉吃桃子,又开了风扇对着他们吹。
    家里这会儿就是个活蒸笼,还没有外面凉快。
    周恒总是说,给他们装个空调,但他们老是不要,想省钱。
    他知道,即使勉强装了,他们也不会开着用,怕费电。
    江利军看周恒父母忙来忙去,连忙客气地说道:“老哥老姐,你们也坐下歇歇,大热的天,让你们这样受累,我也心头过意不去。”
    周发强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实在是……家里条件不好……”
    其实,他们的语言是不通的,江利军自然是说普通话,但周恒父母对这种普通话,听着有点费劲。
    这毕竟不是新闻联播那种普通话。
    而他们说的话,就需要周恒这个翻译了。
    一来二去,父母就更加拘谨了。
    他们培养了周恒上大学,但见过的大人物不多,连镇长都见的少,镇长还不如这个大老板有钱呢。
    江晓萱不用讲这些场面话,所以直接吃桃子就可以了。
    她拿着冰凉的桃子,咬一口,不由得说道:“咦,好甜啊!”
    大几十块一斤的桃子她也吃过,但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还没这个好吃呢!
    那可不嘛,这些桃子是农家自种的,又不打算增产卖钱,什么花里胡哨的药和化肥,统统没用过,真正的纯天然。
    而且,这是下午才摘的,摘下来洗洗就放冰箱,放凉了拿出来就吃,一点鲜味都没有耽搁,那能不好吃吗?
    再加上,今年少雨,桃树的糖度没有被稀释,确实比往年的要甜一些。
    江晓萱吃得很斯文,但看得出来,她吃得很高兴。
    母亲欢喜的说道:“喜欢吃就多吃,这个树上还有,多的很,今年结得很多。”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漂亮女孩子,就像是在看她儿媳妇一样,忍不住就比较激动。
    周恒给她翻译。
    江晓萱礼貌的微笑,道了一句谢。
    然而她面前这么大一盘子的桃子,还让她吃完了再吃树上的?这盘都吃不完好不好!
    这家人真实诚!
    山村养殖

第二十二章 亲自下厨
    江利军很自然的与周恒父母聊着天,还问他们这把年纪了,种着多少田地,身体吃不吃得消。
    周发强很认真的回答道:“田地一共加起来,有二十亩。今年的政策,是种棉花一亩补三百块钱,收购站还保价收,所以棉花种了不少。”
    现在国家对农村也有宏观调控,一般储备粮食够了之后,会有一些别的方面的促进。
    江利军点点头,表示明白了,棉花有很大部分,都用在造火药上,政策这样鼓励,就能看出用意了。
    然后,他又开玩笑地说道:“那补助这么多,你们村干部贪不贪?哈哈哈……”
    周发强没想到,这个大老板对种地还懂这么多,一下子就觉得这是咱自己人,便也很放松下来。
    他一脸无奈地说道:“那咋不贪?那些村干部,每一家都上报的几十亩棉花地。人家现在申请补助的,要站在自家的棉花地头,拍一段视频作证,他们就借别人的地头来拍,狡猾的很!”
    上报几十亩,每亩补助三百块,这就是上万块了,白得的。
    江利军摇头表示无语,村干部都这么厉害,仅此一项,就能贪这么多。
    你贪归贪,至少要花点心思,把村子建设一下啊!
    他能看出,其实这个村的基础条件还不错,资源很好,只要再想点办法,让大家致富起来,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过,他是外地人,这里也没他什么事,他也不会去多事。
    天下乌鸦一般黑,也不止这里一人这样。
    换一个人上去,还得这样!
    去年这个村的村长,被一个小队长给向上揭发了,上面把他给罢免了,结果村长又去市里跑关系,又给官复原职了。
    到头来还把人家小队长给整了一通。
    这上哪儿说理去?
    不过,小队长估计也是冲着村长位子去的。就算他靠着揭发,把别人顶掉了,他上去也是一样贪。
    他可不是冲着清廉而揭发的。
    现在,像他们这样的农村,致富都得靠自己,想指望上面一点什么,那就算了吧。
    能把补助的政策,给如数发下来就不错了。
    有些村,连村民的养老补助都能黑一部分走。村里人老了,很多东西都不懂,还不是他们说怎么样就怎么样。
    闲聊一阵,看着约莫要开始做晚饭了。
    李芸莲起身要去厨房,江利军拦着说道:“今天你们就别动手了,我来吧!”
    周发强愣了一下,连忙说道:“这怎么可以!你们远来是客人,哪有你们下厨的道理?”
    江利军哈哈一笑,说他自己本身就是厨子,来试菜当然要自己做了。食材好不好,他上手就知道。
    这下子,说得让人无可反驳,却又让主人家不安。
    没有这样的先例啊!
    主人家闲着,让客人做饭,这传出去,都显得他们家刻薄!
    江利军一再地说,没关系的,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也是农村人,他小时候就是干农活出身。
    后来跟着大厨学了手艺,去南方闯荡,时运不错,才有了今天。他虽然有钱了,但并没有忘本。
    几句话,说得周恒真是佩服无比。
    江老板话又说得漂亮,但气势依旧不减,真是能把人折服。
    连江晓萱也在旁边帮腔,说道:“我爸爸随便去哪一家试食材,都是自己下厨的,他厨艺很好。”
    江利军顿时对女儿笑道:“是我师父教得好,我师父才是厉害人物!”
    得了,这父女俩还唱起了双簧。
    拗不过他们,最终还是让客人做饭。
    江利军打开随行的行李,亮出全套刀具,戴好厨师帽,系好围裙,显然是有备而来,不是说说而已。
    他娴熟的杀鸡、烫毛、拔毛,全程只让江晓萱帮手,其余人完全坐等就可以了。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周恒注意到了江利军的神色,那真是不一样。
    他平时与人说话时,谦逊有礼,富有而不张狂,但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仿佛深陷了进去,他的世界仿佛就只有他了一般。
    他的双眼如同鹰一般锐利,盯着他手里的食材,就像盯着猎物一般。
    周恒知道,自己的形容或许有些夸张,他见过父母做了一辈子饭,也见过很多其他人做饭,甚至大厨什么的也见过不少。
    但他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这么做事的。
    难道做饭真的是一种艺术?
    这话还真不好说,有的人把木匠当成一个普通的手艺人,但也有人把木匠当成艺术家,把他的作品当成艺术品。
    有的人把篾匠看作糊口的工作,看作被淘汰掉的老旧手艺,有人将那视为艺术结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