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村养殖-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晓萱不打扰他们叙旧,自己去休息。
    刘文林其实早就知道周恒在家干养殖了,当然是他父亲告诉他的。周恒每一次扩大、去京城上展会、上了新闻等等,他都知道。
    他当然也知道,周恒现在是坐拥百万粉丝的网红,宣传着他家的养殖场,干得风生水起。
    老刘早就明确的说过,过完年要跟着办养殖,山地已经租好、连鸡舍也建好了,只等明年孵蛋出来就开始。
    他们家打算养一万只的。
    这会比较要投入,但收益也会很大。150一只鸡,除去粮食、疫苗、人工照顾外,还是很有赚头的,特别是数量上去了。
    一万只鸡的吃喝,他们先尽着自家的地里种,玉米、稻子、小麦、大豆都各种一些,不够的再花钱买。
    而周恒对养殖二代鸡还是有要求的,养殖谷物不能单一,要按他说的配比来——高价当然有高要求。
    这些他们都能做到。
    人手如果不够的话,他们会请两个亲戚来帮忙,或者在最忙的那几天请人。总之他们的信心很足。
    刘文林在外面也打了好几年工了,算是一切靠自己闯到现在,见识也不少,跟周恒聊起来,还是很投机的。
    从鸡场到兔场,再到现在的羊场,再到先前的京城展会,他都很有一些想法,有时候说得还不错。
    聊到最后,周恒很直接的就说道:“诶,干脆明年你来帮我的忙好了,怎么样?”
    他早就在想着,鸡场扩大范围后,管理方面很是关键——毕竟参与的户数那么多,不可能全部都是周恒每天跟他们交涉,大小事都要他来处理。
    所以请人是必然的。
    但这个人选还不是那么容易找的,必须对村里的情况了解,包括村里的人际关系等等、以及一些跟村里人打交道的能力,以及还要对本业务很擅长,让周恒放心。
    这就有了极大的限制,一方面,最好是本村人才行;另一方面,还必须有一些管理方面的见识。
    与村里人谈事情,不同于大城市里的工厂、公司之类的打交道,那些都是凭着合同、凭着白纸黑字、凭着职位等级去管理。
    上头一句话,下面就得照章办事,没有多的话可以讲,也不用废话。
    但在村里这样搞事可不行,必须有一套技巧。
    总之,这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事半功倍,于周恒的事业有利;反之,那就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说不定会让周恒烦得满头包。
    他跟刘文林聊了这半天,觉得他真是比较适合的,管理方面问题不大,这也就是些数量、质量方面跟进交涉而已,谈不上多大的技术难度。
    而另一方面,他是本村人,本村什么情况,他一清二楚,谈事情也容易,再不行他爸帮他去谈一下就搞定了,毕竟还是个人情世界。
    周恒觉得他很适合。
    但刘文林一听这话,有点陷入思考。
    老刘笑着替他回话:“那怎么行,他这家伙不稳重,不是要坏你的事情?”
    这当然只是相应谦虚客套的话语,其实他的神情早就流露了,想的什么一清二楚。
    家里有事业可搞,谁还愿意儿子到外面去工作啊。
    像周恒这半年以来,虽然也有忙得几天不回来的时候,但大部分时候,还是能在家吃口热饭热菜的,家里有个年轻人,老人们也轻松不少啊。
    再加上,像刘文林他们这样的,跟先前周恒差不多,表面听着工资数量还可以,结果忙得跟什么似的,天天加班,还吃喝拉撒样样都要钱,并且死贵死贵,根本存不下钱来。
    他是很想儿子就在家里搞事情的。
    别的不说,跟着周恒是比较好的,他这发展的多顺利啊!
    就像徐端阳这样的,就在他家开车送货,闲时还可以早点回家,帮着他老娘做点饭之类的,不挺好吗?工资也给得很不错啊。
    像这样赚的钱,那就是实实在在的钱,能存下来的。
    刘文林其实也动心了,在外面忙活那么多年,又存不下个钱来,另外家里父母也老了,跟周恒当初的心思也一样,家里还是不能没人照顾着的。
    只是他今年放假回来,还没辞职呢,要知道就直接辞职回来,明年就不用去了。
    他没说话,是在纠结这个。
    周恒说这个不是问题,反正明年也不是一开年就要开始忙的,他大可以过完年后,去公司按正常流程辞职。
    和他谈好了工资待遇后,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把老刘真是高兴坏了。
    其实刘文林的工作,又不是国企,也不是铁饭碗,小私企不谈什么五险一金之类的福利待遇,全部都计算成工资,辞职与否相差不大。
    反正这些年下来,他换的工作也不少了,不存在什么辞职了就活不下去的,这方面倒没什么心理压力。
    刘文林笑着说道:“那好,我开年了再回公司,拿一个开年红包再辞职。”
    辞职一般需要过一个月才能到期,到时候领了工资回来,周恒这边也差不多要开始做事了。
    周发强听他们谈妥了,就在旁边说道:“小恒,你二叔还说,想要周飞跟着你学做事情咧。”
    周飞是二叔的儿子,也就是周恒的堂弟,现在二十二岁,比马晨还大一些。
    但由于他们年龄相差比较大,再加上父母那辈总是爱吵架的原因,他们堂兄弟之间,也显得不是那么亲热,可能各自性格也有差别。
    再加上周飞也没有读高中,平时就在省城打点工,隔得远,也实在难以有很多相同的话题。
    但周恒跟小叔家的周波倒是玩得不错,因为他俩只相差了半岁,俩人的生活经历也差不多,就跟亲兄弟似的。
    周恒倒没有什么不待见他们的,可能总归是年龄相差太大,产生了代沟吧,不是很了解。
    既然父亲这么说了,想来问题也不大,他就说道:“他要是真想干的话,就让他跟着文林干吧,跟着他当助理,学做事。”
    那么多鸡、跟那么多户人家交涉,一个人是肯定忙不赢的,配个助理也应当。
    其实,到二代鸡开始销售后,渔场开始运营,这样的人员配置是远远不够的,到时候还会增加。
    然后又对刘文林说道:“我这个堂弟,你管得住吧?没问题吧?”
    “行,没问题。”刘文林点头。
    都是本村人,说起来他也认识的,知道大概是个什么性子。再说了,要是连一个助理也管不了,那他也太逊了些。
    所以他表示没问题。
    周发强一听,便补充了一句:“他跟着你学做事,那当然事事以你为主,他要是做错了,只管去管教他。他要是不服管,告诉我或者他父亲,都可以。”
    亲戚归亲戚,做事归做事,这点他当然是明白的。
    其实他也是基于对那个侄子有一定的了解,感觉不会出什么大错的样子,才愿意跟儿子说这事。
    要不然,那种处处惹事生非的个性,那不是给自家找不痛快吗?
    他也不可能随便什么样的人就硬塞给儿子。
    实际上,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在大城市,开了公司是很难免招到亲戚的,你不可能完全杜绝,人不可能那么无情。
    但招来后,怎么用就要看管理了,如果裙带关系大于正常经营管理方式,那这间公司也离倒闭不远了。
    周恒当然是更倾向于严肃性的管理,不可能用人唯亲。那样对亲戚、对自己都不是什么好事。
    这样一聊,聊得很晚才散场。
    第二天一早,二叔派周飞过来,叫周恒父子去他家吃早饭。
    一般来说,像他们这种自家人,今天到你家吃饭,明天到我家吃饭,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以前关系不是那么融洽,这方面都比较淡。想不到的是,现在却开始了亲热行走了起来。
    周恒今天吃过早饭后,就要动身去省城了,但在二叔家吃顿早饭也没事,反正总是要吃的。
    一路和周飞走去他家,周恒也在观察他,这家伙小时候很活泼的,但现在内向得很,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可能是在周恒面前,比较收敛自己吧。
    周恒随口考验了他一点问题,倒也能对答上来,跟着做事应该问题不大。
    总归是自家人,他愿意来做事,就先试试看吧。
    到了二叔家,周恒一看桌上摆的菜,顿时客气笑道:“二叔二婶也太费心了,这么大一桌,早上几点起来做的?”
    桌上有几个炒的热菜,也有凉菜,热气腾腾的鸡汤粉丝正往桌上端着,做得还很用心。
    这么多热菜,就算昨晚提前作过一些准备工作,但也得今天早上下厨,肯定也是比较费时间的。
    二婶客气不已的笑着回答:“没事没事,你们家昨天不是也一大桌么。就是不知道合不合你口味。”
    山村养殖
    山村养殖

第二百一十二章 省电视台
    饭桌上,二叔要周飞给周恒倒酒,他连忙拒绝了:“不能喝酒,一会儿还要开车去省城。”
    饭还没吃完,小叔又派他家的儿子周波过来,喊周恒他们过来吃中饭。
    周恒笑道:“不用了,我吃过饭就要出发了,中午不能还在家呆着。”
    周波就问:“那你哪天回来?”
    “至少得两天吧。你们想去看吗?可以一起去啊。”周恒说道。观众席的位置很多,只要去得了,随便带多少人。
    反正他得开辆车,孙计安会开辆车,能坐不少人,让胡金华俩人坐他车上,他自己车上带了父亲后,加上两个堂弟没问题。
    老姐就开车带着她一家子直接去。
    周恒本来想带父母一起去的,也算是让他们出趟远门,去外面看看。
    但老娘有点晕车,而去省城开车还挺远的,最快都要四个多小时,也确实挺受罪,那这次就带老爹一个人去好了。
    再加上,这去省城也是有事在身,并不是纯粹的玩,即使拍摄完了,再带他们去省城玩,那也有两天是枯燥无味的,也不是很好。
    下次纯粹玩的时候,带上老娘享受一下,那还说得过去。所以这次老娘说不想去,周恒也没有太过强求。
    虽然他也知道,老娘是丢不下家里的事情,总觉得都出去了,家里的事情没人管似的。
    周恒也在想,等过了这阶段,到时候一定要带老娘多出去走走、玩一玩、享受一下人生。
    正因为想到这些,所以他不惜有事情就招工,不愿意什么都自己做。
    但现在仍然属于事业的前期阶段,他比较忙倒是真的,相信忙过了这一段,他就都能顾得上了。
    他始终没忘记,当初辞职回家,目的就是为了能多陪伴、照顾家人,而不是一直忙得看不见人影。
    等二代鸡的管理进入了轨道,后面他就不会太忙了。
    吃完饭,回到家去准备东西出门。
    昨天他们从羊场挖出来、带回来的树化玉,已经连夜又埋起来了,等到将来走高时,再考虑要不要卖掉。
    就这啊,也让父母兴奋得半晚上没睡着。
    他们本来就对“帝王之气”这说法深信不疑,这又挖了块这么大的宝贝回来,也更加相信,这就是帝王气在照拂他们家。
    周恒没跟他们估计价格,只说可能会很值钱,一来也怕说得太高,他们承受不了;二来也怕自己太过吹嘘,到时候不一定值多少钱呢。
    玉石这东西吧,有人喜欢它就是宝,没人喜欢它就是个石头。
    ……
    下午时分,到了省电视台,说明来意后,有人接待了他们,并有人开始对未来一天的拍摄,作一个简单的培训讲解。
    而吃住方面,电视台邀请的人员,是包吃不包住的,吃的就是普通盒饭;
    随行人员则什么都不包,但有长期合作的餐厅与宾馆介绍,价格不高,服务也还可以,主要是离电视台近。
    这么一来,跟来的人都安排住下了,周恒则忙于简单培训的内容。
    毕竟要和主持人互动,还要讲求电视效果,舞台灯光什么的,也跟做视频时期不一样,简单的讲解也是有必要的。
    这一同期另有好几个嘉宾,其中四个都是拍乡土题材的,有一个是化妆品主播、另一个是在线教英语。
    而这些人当中,就属周恒的粉丝量最高,其余都是几十万、几万不等。
    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晚上吃完饭后,大伙只是就近随便逛了逛,就准备休息了。
    主要是人太多了,而省城现在正逢过年前的减价大清仓,很挤,要么就是赶着坐车回去的,到处都是人,尤其周瑛又带着两个孩子,也不方便逛得太远。
    王睿提前几天就知道了,这次要来电视台给舅舅当水军观众,兴奋得不得了。
    他现在读了高中,也没以前那么闹腾了。这么好的机会,他还喊了关系最好的一个同学过来,跟着长见识。
    而王思齐压根儿都还不懂,这是在干嘛,只知道到处都好多人。有人、热闹她就会高兴,有吃的就能哄住她,别提多兴奋了。
    让孩子们从小就到处看看、多见识也挺好的。
    第二天吃过早饭,稍微准备一下,就开始拍摄——因为是录拍型的节目,对时间要求不严格,什么时候拍完就算了事,然后电台台自己再加后期、审核之类的。
    但这与嘉宾们就没什么关系了,他们拍完就回去,回家等着看电视就行。
    乡土电视节目,其实都是一个风格,几乎完全沿用了小学时的作文方式,不管以什么形式的开篇,反正最后都体现了一个意思:积极、正能量。
    比如主持人采访周恒的时候,就把侧重点放他利用视频宣传,利用网络力量,在家乡创办养殖场,如何获得了不小的成功、被客商如何看好、如何给家乡带来就业、如何带动全村一起奔向致富等等。
    就怕这种侧重点啊。
    都显得周恒是个多么正义、顾及乡里的仁人义士一样。
    实际上,给家乡带来就业方面,他目前还只请了几个人而已,而带动全村干养殖,还要到明年才能开始呢。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种“正能量”的着眼点不能丢。
    而像开办村里皮影戏学习班、老艺术家们驻村木雕,以实现本省风格的木雕技能最巅峰化的展现,这些肯定得大说特说的了。
    真正播出时,肯定要大规模的给予特写的,现在正逢大力宣传文化的时代。
    这是电视台比较关注的重点。
    然后又说到周恒在穷山村办羊场,一个人忍受着孤单与寒冷,开辟新的养殖场的事情,仿佛他都成了开拓者了。
    主持人问周恒:“请问你为什么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开办养羊呢?”
    这都是昨天练过的稿子,照着说就行了。
    周恒回答:“因为我们村的山地,已经全部要用来养鸡了,所以我得再去远地方想办法啊。”
    主持人又问:“那请问你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又冷又孤单,是什么在支撑着你坚持下去呢?”
    到了煽情阶段。
    纸稿上的标准答案是:为了想过上好日子,让全村的人能跟着我致富起来啊。
    一看就是喊口号的台词。
    但周恒看了一眼拍摄不到的后台区域,笑道:“其实我也不算太孤单啊,有很重要的人陪着我,支持我,还行,能坚持。”
    江晓萱看着他,听到这话,眼睛都乐得眯起来了,然后向他那边方向虚打一拳,凶凶的。
    她没有坐在嘉宾台上,而是和工作人员坐在后面,既可以看到拍摄现场,又不用出镜。
    台下的观众们也都笑了起来。
    主持人又笑问:“那请问周先生,除了孤单和冷之外,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周恒如实的回答:“没有路,没有网,在现代这样的时代,没有网和路的地方,犹如一个孤岛,我希望那样的山村,能得到一些部门的关注,能给他们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
    这确实是很严重的问题。
    相比起来,目前修路可能不太现实,因为太耗钱。而网络应该比较容易实施一些。
    主持人很感性的接着周恒的话往下说:“对的对的,要想富,先修路,没有路,无论什么样的致富方针都难以实施。如果把路形容一个人的腿的话,那网络可能就相当于人的眼睛。”
    她很深情的接着说道:“人没有腿则寸步难行,但如果没有眼睛,无法从外界获得及时的信息,这样的话,致富又从何说起呢?”
    虽然煽情了点,乡土风味重了些,但说得还是挺有道理的。
    没有腿就走不出去,没有眼睛就看不出去,那不是窝在山村等死?
    看新闻上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都让人产生了“所有农民都已发家致富”的错觉,然而现实并非全部如此。
    省电视台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力量,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们也能联系到一些部门,协商着把一些偏远山村的网络弱的事情给解决一下。
    这种实质方面的实事,他们还是愿意去做的,并且也有能力给做好——这些自然也是能以字幕的形式,出现在节目后方的,让人知道是他们办成的事情。
    毕竟是省电视台,这样的胸襟和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