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村养殖-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宿方面,现在村里已经很熟练了,基本上的人家,都有了招待游客的经验,完全没问题。
    要是搁以前,初六左右,年轻人就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出发了,因为外地的公司、工厂等等,很多初八就开工了,去晚了就拿不到开工红包。
    这里是小地方,出门要转车到大城市,再转车去打工的地方,时间要得特别长,所以必须提前出门,缩短年假的时间。
    但是今年很多人都选择不出门了要准备在家干养鸡了。
    年前就定好的事情,年后就不用急着出门了。然后不少年轻人也在想,其实在家里干民宿,真的也是个路子,感觉还可以啊。
    不过想是这么想的,但就凭着这些三五不时来看看周恒的游客,也成不了气候。
    谁都知道,这需要宣传,然后至少还需要装修一下,弄漂亮一些。他们都是刚刚才承包了山地、建了鸡舍的,一时间哪有那么多钱来弄这些呢。
    再加上,有人肯弄、有人不肯,这事情就办不出规模,没戏。
    感觉好机会要被错过了。
    大年初八的时候,被粉丝们千呼万唤的摄影师终于回来了,她还带来几个随行的。
    其实也都是老熟人她的闺蜜顾雪诗,以及去年来村里学皮影戏的那一拔学生们。
    他们是来给刘老师他们拜年的,很恭敬的带了新年礼物来。
    一伙人挤在刘老师家的院子里的时候,把个七十岁的老人家高兴坏了。
    教了一辈子书,从来没有想到,晚年的时候还能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帮外地的孩子们,不但平时过节给他寄礼物,还大老远的专门坐火车来给他拜年。
    刘老师的两个儿子也很高兴,虽然儿子们已经分了家,但这次两家齐心协力,在父亲这里办了两大桌酒席,招待他的这帮“特殊学生”。

第二百二十七章 美式烹饪
    学生们这次打算玩个几天再走,毕竟坐火车来一次不容易,不能拜个年转身就走啊。
    还是跟上次一样,住到相熟的人家去。
    而周恒这边,也来了个意想不到的客人。
    爱德华带着一个拉来的客户,找周恒商量代理鸡的事情。
    这是他去年就在合计的事情,自从他第一次来这里品尝过“世上最棒的鸡”后,就有了这个构想。
    他认为这样的鸡,一定可以在美国拥有它的市场。
    商人的嗅觉都是敏锐的,他虽然一年四季都在旅游,但本质还是个商人,而且他以前还是周恒的客户。
    这半年以来,他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情,不过急也是急不来的,鸡得慢慢长大才是啊。
    在这段时间里,他很积极的联系到了一个超级食品采购商,商量了区域联合代理的事情。
    眼看时机差不多了,他们过完了圣诞和新年,这边也过完年这么久了,便很积极的赶了过来。
    当周恒告诉他,自己这边现在还在过年、他来得太早了时,爱德华一脸震惊:what?!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过年?你们不是那个多少号就已经开始过年的吗?
    周恒回答:是啊,那天就开始过年了,但年还没过完啊,还早着呢,元宵都没到,怎么能算过完年了?
    不管怎么说,周恒还是高高兴兴地去机场把人接来了。
    大过年的,就有客户上门来,大好事一件啊。
    接到了爱德华和他带来的客户,一路上,他告诉了周恒一些关于客户的基本问题。
    这个人叫彼得,在美国开着一家食品贸易公司,业务范围很广,基本上能说得上全球采购,而且都是价位比较高端的。
    大部分的情况,他都是直接采购,少部分情况会进行区域代理。比如有些商品很稀有、很特殊,像某地特产的樱桃、特产的蟹类,在别处就没这么好的质量,他就会直接签上区域代理合同,独家买断。
    爱德华游说了这个人一块儿来,如果谈成了区域独家代理,他俩将一起投资,共同承担风险,一起分享利润。
    他为什么不自己独家代理呢?主要也是因为对食品行业的操作不熟,有一个相关行业者共同投资的话,他会更有信心——这也是个精明的商人。
    彼得其实对中国比较熟悉了,采购过一些食品,比如某个产地的鱼子酱,还有松露。
    很多人可能觉得像这些东西都超级贵,那么必然产自脚盆、法国等等,然而并不啊。
    事实上,咱们很多这样的产品,已经悄悄的走出了国门,有些还价格不菲,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
    而彼得所独家区域代理的那家鱼子酱,已经被打造成了当地一个中高端价位的品牌。
    比不上最顶级的价格,但也十分可观,这算是他经营的成功之处。
    如今,他大概是又想如法炮制了,他可不止一次的听爱德华形容这里的鸡有多棒。
    车一路向龙溪村的方向行驶,路的两边要么种着小麦,要么种着油菜,也有一些地方种着蚕豆的。
    虽然是冬季,但田野依然绿油油的一片,很有生机。
    彼得看得眉头舒展,笑道:“很不错啊,中式乡村田园,漂亮。”
    爱德华不关心这个,他只是高兴于又可以吃最棒的鸡了。
    车开到家,周恒一家子都高兴的在门口迎接着。
    村里人看老外,也越来越寻常,不会再特意到周恒家去借盐、借酱油而看看老外了。
    毕竟不是第一二次了。
    而且他们还知道,这些老外是周恒的洋客户,他们还没开始养殖的鸡,已经被客户们付款下过订单了。
    有客户来直接下订单,他们也是信心十足啊。
    爱德华下了车后,不少孩子们都冲他围了上来——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啊,最开始来时,他们还请他吃油炸蚂蚱呢,爱德华也送给他们礼物过。
    老熟人相见,孩子们都热情的围了上来,和他打打招呼。
    现在三年级就有英语课了,孩子们可以说点“你好、见到你很高兴、你叫什么名字、谢谢”之类的简单英语。
    爱德华很高兴的向彼得炫耀:“你看,他们都喜欢我。”
    这次他有备而来,带了些糖果、巧克力等礼物,随手分给他们。
    彼得也笑着和孩子们打招呼,这样的乡村,他还是第一次来呢。
    周恒带他们去看了鸡场参观,现在可不得了啊,六千多只鸡热热闹闹的在山上闹腾,一只只毛色艳丽,光滑如锦,上飞下蹿,叫声宏亮。
    爱德华向彼得一挑眉:“你看,我没骗你吧?这里的鸡真的非常不一般。”
    彼得试图去抓一只来看看,结果追了好久,都没有追到一只。养得像野鸡了,那还能让他追到啊。
    初次见面,彼得的感觉很好,这鸡确实有点过人之处。
    晚饭时间,周恒打算让彼得品尝一下,以让他心服口服。
    他问:“你是想吃中式的烹饪方法,还是你们美式的?”
    爱德华来时,就提出的要吃中式的——美式的从小吃到大,还不厌么。当时是做了一道蘑菇炖鸡,他真是觉得太好吃了,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鸡肉。
    彼得光听他形容,就忍不住咽了好几次口水,跃跃欲试,不过,他还是说想尝试一下美式做法。
    原因很简单——他代理回去以后,是要面对当地顾客的,那尽量还是要当地口味好一些,免得水土不服。
    周恒牵着江晓萱的手,说道:“大厨,今天看你的了!”
    美式口味的话,只有她做得好了。如果中式的话,那就随便再给他炖点蘑菇之类的,保证让他吃了还想吃。
    一行人说着,走下鸡场,准备去做晚饭。
    周恒搂着江晓萱的腰肢,感觉手感有点不一样,或许是穿了羽绒服有点厚、摸不真切?他又稍用力捏了捏。
    毕竟小别胜新婚嘛,多捏几下。
    江晓萱被捏得痒,连忙挣脱他,小声嘀咕道:“这么多人呢,你也不矜持点。有什么好捏的!”
    周恒觉得她在外人面前的这种娇羞劲儿,真的很有意思。
    他小声问她:“你回去吃什么好东西了?怎么好像长胖了?跟你说,我只要捏一捏,就知道长膘了。”
    然后他就感觉不对劲了,空气中凝聚着不一样的气息。
    江晓萱柳眉竖起,作叉腰状,对着他说道:“我再给你一次组织语言的机会!”
    被说胖是女人的逆鳞啊!
    这家伙……是在嫌弃自己吗?
    天天拿粉丝说话,说粉丝威胁他、摄影师再不来就脱粉,害得自己大年初八就找理由出来,这家伙敢嫌弃自己过年胖了?
    然而但是……
    是真的胖了吗?不可能吧?
    啊啊啊,好气啊,过年就不该吃那么多肉的,这下长胖了吧?!可怎么办啊!长肉容易减肥难啊。
    周恒看她神色转变飞快,很紧张的样子,心头不由得一乐,笑道:“逗你玩的啦,没长胖,还是一样的苗条。”
    江晓萱也在他腰间捏了一下,报了仇,然后凶凶的“哼”了一声。
    虚张声势之后,她也捏了捏自己的腰肢,心头仍然是没有放下:真的胖了吗?不行啊,要减下去啊。
    周恒心想,完蛋了,不应该提这茬的,真不应该说女人变胖了之类的话啊,这对女人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打击——虽然他觉得她其实胖点也好。
    回去后,周恒告诉老娘,这老外要吃美式的鸡,这就得让江晓萱动手了,她以前听父亲的安排,去美国读过烹饪学校,能做正统的美式餐。
    鸡是早上就预留起来的,装在小鸡笼里呢,这会儿从鸡笼里拿出来,然后准备开始处理。
    其实美国的烹饪手段真的很少,鸡肉的制作非常有限,而且于咱们的口味来讲,不好吃。
    他们最常规的做法,就是稍腌制一会儿后,来个整鸡烤。
    比如像复活节吃的烤火鸡,个头又大,一只十几斤起步,肉又柴,吃起来全是丝。而且只是烤得表面颜色漂亮,但很不入味,真是一言难尽。
    吃一次那样的鸡,估计牙签剔牙都得半天时间。
    据说网络上有那么一种说法:他们过节吃那种鸡,实际上是“忆苦思甜”,吃点难吃的东西以过节,感恩一下现有的生活。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除了烤鸡外,再就是把鸡肉块切下来腌制、然后再烤。听着流程还行,但是所用的佐料……
    还是一言难尽。
    再然后,估计就剩下肯德基麦当劳那种炸鸡的办法了。
    花样只有这么多,要做出美味的鸡肉来,还真是有点难度。
    江晓萱给做了一道稍显特色的口味,让彼得尝尝。
    本来是要用烤箱的,但周恒家里没有,不过他几个月前,为了拍摄效果而砌了一个烤炉的,这个可以代替——这比烤箱烤出来的,只会更好吃。
    然后做一个比较简单的酱料,涂在整鸡上,放在盘子里。
    盘子底下垫着一些美式口味比较喜欢的蔬菜,比如洋葱、彩椒、新鲜包菜等等。把这些切成稍大块,然后放上油、盐、胡椒等等调味。
    鸡放在这些上面,然后取一些自家酿的葡萄酒,里面加些香料,倒进整鸡的肚子里,准备放进去烤。
    这些在别人看起来,就像是暗黑料理一样的东西,看在彼得的眼里,是那样的赏心悦目——这很美式,而且带有创新,加入的葡萄酒烹饪也正合他的心意。
    而且这样的烹饪方式,也没有什么难度,完全不担心市场推不开。
    彼得有点啧啧称奇,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竟然有人会完全地道的美式烹饪,太厉害了吧?
    看到大厨把腌制好的鸡,放进一个土砌的烤炉里去,这也让他大加赞赏。
    美国在使用烤箱以前,也是用的各种土炉烤制。这种完全复古的烹饪方式,真是再好也没有了。

第二百二十八章 尝试一下
    慢火烤了半个多小时,鸡已经烤熟,可以拿出来了。
    江晓萱要自己去拿,周恒怕烫到她了,说道:“我来我来,粗活重活就让男人来呗。”
    先前才说了人家胖,这会儿得多安慰安慰她受伤的心啊。
    江晓萱看着他忙活着,心头很美但不说。
    她没有告诉他:大厨的手不怕烫啊。
    周恒端出了烤得表面金黄的鸡,顿时被香味惹得猛咽了两下口水,他说道:“咦,用他们这做法,也能做得这么香?”
    江晓萱美滋滋地说道:“那是,你也不看看是谁在烹饪!”
    “我说呢,怪不得啊!我说平时看他们做的鸡,不怎么样啊。这还得看大厨的手艺。”周恒深以为然。
    比如先前江晓萱用葡萄酒在鸡肚子里腌制了一会儿,经过高温烤制后,那种葡萄的香味就出来了。再加上鸡肉烹饪后,本来就会释放诱人的香味。
    虽然跟以前蘑菇炖鸡的不一样,但到底都是他家的鸡啊。
    真香。
    等鸡块不那么烫手后,江晓萱拿刀将烤好的鸡开始切片老外吃肉不太喜欢吐骨头,喜欢直接吃的,所以要把肉片下来。
    片下来的肉,与那些一同烤好的菜,都放在一个盘子里,然后再加入一些葱、香菜、芹菜等等增加香味,加入柠檬汁、盐进行调味。
    这道菜就做好了。
    彼得看这道菜的时候,眼睛都在放光他当然也闻到香味了。
    老实说,他如果不是个客人,不是第一次来的话,他说不定已经走上前去,先抢一把吃吃看。
    那香味太诱人了,实在是让人馋涎都出来了。
    到现在为止,他真是对这种鸡满意得不得了。果然爱德华没有介绍错啊。
    真是没有想到,这小子这么能找吃的,连这种小地方都被他找到。
    他已经基本确定,等一会儿品尝后,就差不多要谈区域代理的事情了。
    如果按美式的吃法,这么大一盘子的菜做好后,各人按需要夹到自己盘子里慢慢吃咱们中式的吃法,什么菜都是放在桌上,大家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不过今天这道菜,主要是让彼得这个老外品尝,除了这道菜外,其余全都是正式中餐家常菜,就不按美式那一套搞了。
    全部放到桌上,各人自己吃吧。
    在江晓萱做这道菜的时候,李芸莲和周恒小姨在做其余人的饭菜,也差不多做好了,正在往桌子上端菜呢。
    今天就不管那么多,中式西式一起吃吧。
    过年的卤肉还有很多,今天这一大桌,照样是年味十足。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周恒家只有筷子,没有西餐的餐具,然后他给彼得准备了一个叉子,聊以代替吧,至于爱德华,他已经入乡随俗,学着用筷子了。
    彼得还吃得挺开心的,从这道菜做好起,他就一直盯着看,至于其余还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压根儿不知道。
    他只知道,现在他坐在了一张大桌上,桌上满是菜,十几碗的样子,然后桌边也坐了很多人。
    今天初八,周恒这儿也开工了,一大桌十几碗菜,桌子上都放不下,碗摞碗的放着,基本上都是过年的菜,也算是来一个开工餐了。
    至于员工,也就是小姨一家而已,徐端阳送货不用这么早来做事,快递还没有开始上班呢。
    另外还有去年谈妥的刘文林,这会儿他先去外面的公司报到去了,领个开门红包,然后辞职,到期后正式回来忙这边的事儿。
    桌上都是自己家里人,没什么客气的,大家各自吃就是了。
    彼得终于吃到了他想吃的鸡,口水都不知道咽了多少。第一口鸡肉入口,他的眉头都松开了,眼睛笑得眯了起来。
    太好吃了。
    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鸡肉。
    怪不得爱德华极力游说他,还真是很棒啊。那口感,那滋味,没得说了。吃惯了火鸡那样的肉之后,再来吃这种滋味的鸡
    怎么形容呢?
    大概就像一个人穿了很长时间的粗麻衫后,偶尔穿到了一次光滑柔软的真丝料,那种不可置信的感觉吧?
    他回味无比的问道:“鸡肉怎么可以处理得这么嫩呢?你是特意加了别的什么我不知道的东西吗?”
    周恒笑着回答:“我们所加的东西,不都给你看过了吗?”
    爱德华全程不说话,反正吃就对了多说一句,就可能少吃一块,那不是亏了吗?
    周恒招呼父母和小姨他们也吃,说道:“这个你们也吃啊,做法不一样,但鸡还是一样的啊,怎么不吃呢?”
    李芸莲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美式做法,鸡肉整只烤,然后还把肉一片片削下来,再拌在菜里头,感觉真是稀奇。
    这样做熟的鸡,那能好吃吗?
    外国鬼子吃得真稀奇,用蘑菇炖汤不好吃啊?用辣椒炒着不好吃啊?用罐子煨鸡汤不好啊?
    那么多种吃法,偏偏来个这样的,看着怪怪的。
    不过,她也听儿子的,夹了一筷子,试探性的尝了一点。
    品尝结果吧怎么说呢?鸡还是自家的鸡,感觉也还行,就是这味道吃得不太习惯。总的来说还可以吧。
    她吃本地菜色吃了几十年,一下子欣然接受别地方的口味也不太可能。就是别省的口味都不一定能接受,何况这出国了的呢?
    不过,鸡是好鸡,怎么做出来都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