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村养殖-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小鸡孵化出来。
    距离十万只小鸡将会很快了。
    当然,到了十万只也不会停下来,会继续大量的孵小鸡。
    从去年参加展会开始,二代鸡就接到了不少的订单,彼得的订单无疑是最大的,但他肯定不会只局限于此。
    周恒预计今年二代鸡的总销量,至少会在五十万只以上,这是他给自己定的销售任务。
    去年展会上,也接到了少量的订单,并且有客户对此有兴趣的,周恒会联络他们。
    另一方面,他也会在宣传上加大力度,尽一切可能寻找新的客户与销售机会。
    网店上也会产生一部分的销量,由兔子产生的流量,也不会白费。
    这些是他关于二代鸡的销售规划。
    另外,二代小鸡在经过“初生露”与“百灵丹”的喂养后,会长成特优质的鸡,他自己家里会养殖一些——以他攒到现在的经验值兑换的量,最多只能养一万只。
    他虽然嫌少,但目前好像没有更好的办法,每天的任务积分,他全都一个不落的得到了的,但也只有这么多。
    特优鸡他会提高价格,进行特别销售,打造成终极品牌的脸面。
    虽然是早就定好的计划,但也要一步一步的来。目前的繁忙也是值得的。
    过阵子之后,他就要开始主动联系那些客户了——去年从展会上,拿到了不少高价客户的名片,他可以一张一张的和人联系,这算是他的老本行。
    在那之前,还是好好享受现在的短暂清闲吧。
    山村养殖
    山村养殖

第二百四十章 突如其来的粉丝
    周恒现在觉得,他的养殖事业,大概算是占了地利的优势。
    如果不是村里地方大,他也不可能一下子找到这么多农户与自己合作养鸡,事情不可能发展得这么顺利。
    村里山地多,一年下来,养殖五十万只鸡没问题的。
    到下半年,他就要开始养殖三代鸡了。
    整个上半年内,他要把管理给理顺,这是很重要的。
    看他走路还边走边思考,江晓萱伸出一只手,在他眼睛前晃了晃,说道:“诶诶诶,好了好了,出来放松就好好的放松,不要想那么多。”
    就像他把自己拉出来的目的一样,人总是要劳逸结合才行啊,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事情再多,但也要给自己适当放松的时间,好好的享受生活啊。
    周恒回过神来,顿时说道:“你说得对,今天就先不想这么多了。”
    大黄狗今天很调皮,走在周恒的身边,还翘起脑袋等他抚摸,结果周恒的手一伸,他转身就冲到前面去,走了五六步,又回过头来看着他。
    周恒追它去,结果它更来劲了,继续向前跑,仍然是跑几步了回头等着他。
    但如果周恒退回去,不追它了,它又吐着舌头倒回来,继续脑袋翘着,一幅等他抚摸它的样子。
    周恒刚想弯下腰去抱抱它,结果这货又跑远了。
    “这家伙今天很嗨啊。”周恒笑道。
    “你肯陪它,它就嗨,这是规律。”江晓萱在他身边笑道。
    看来这阵子真是冷落它了。
    周恒干脆今天放开了和它玩玩,于是撒开来追狗子去。
    大黄狗更来劲了,撒开四腿猛然奔去,并不时回头看看周恒。
    两条腿的追不上四条腿的,周恒放开了也追不上,倒是跑了一身的汗。
    忙了这么久,这样出一身汗也很舒服。
    跑了一阵,力气耗尽,渐渐喘不过气了,周恒站在原地佝着腰扶着膝盖喘气,狗的精力真好。
    大黄狗撒了一会儿欢,回头一看,周恒跟不上了,它又乐颠颠的跑回来。这次周恒抚摸它的脑袋,倒不拒绝了,吐着舌头享受着,然后再次跑开。
    江晓萱拿着相机拍着他们,感受着他们的欢乐,也面带微笑,享受着此刻的幸福。
    周恒朝她勾一勾手指:“你也来跑一下,很舒服。”
    江晓萱摇头:“我才不想跑。”
    最近可能真是太忙了,感觉有点累,不太想跑,在这里慢慢走动就可以。
    周恒走了过来,说道:“那我陪着你走会儿。”
    大黄狗继续在撒着欢儿,就在离他俩不远的地方全速跑来跑去,很欢乐的样子。
    散步了一阵,周恒有点嫌弃地说道:“今天怎么好多蜜蜂啊。”
    有些蜜蜂是直冲面而来,经常让人避之不及,他有点烦了。
    不知道是蜜蜂瞎,还是因为他动物亲和力+30的原因,都直往他面前冲撞。
    所以他感觉今年的蜜蜂有点多,比往年的多。
    好吧,他去年过完年就出去打工了,前几年也是,他其实也不知道去年的蜜蜂多不多。
    春天百花盛开,万紫千红,所以蜜蜂蝴蝶会特别的多,这是他小时候的印象。
    现在的感觉,就跟小时候差不多了。
    江晓萱笑道:“这表明你们这里生态好啊。要不然,请蜜蜂去它们还不去呢。”
    “这你都知道?”周恒笑道。
    感情是蜜蜂不冲她面门而去,她不烦呢。
    “切,这哪里算多,你没看到院子里桃花树上啊?蜜蜂才叫多。”江晓萱说道。
    这些天,周恒比较忙,一直都是她自己选择性的拍点什么。
    虽然是流水内容,但也不可能太水,比如她拍了很多桃花的视频,在别人都还在冰天雪地的时候,这里有颜色鲜艳的桃花可以欣赏,让那些忙碌的人,可以过过眼瘾啊。
    人们对桃花的亲近是天生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美景让多少人羡慕。
    而现在,有很多景点还摆设个假桃花,吸引人们去旅游呢。
    她拍院子里桃花拍得多了,当然也留意到院子里蜜蜂有很多,还给了蜜蜂不少特写。
    不但如此,她还拍到了一个比较少见的视频——燕子衔泥筑巢。
    有两只春燕,就在周恒家的屋檐下,叽叽喳喳地筑起了巢,每天飞进来飞出去,忙碌得很啊。
    燕子不喜欢打扰,有人站在那里它们就不来,而为了拍到完整版,她把相机架固定在那里,人不上前,才拍到的呢。
    周恒很高兴,说道:“人们说,燕子不入愁人家,咱们家今年可能有喜事了,要发大财。”
    正聊着呢,孙计安迎面而来,笑逐颜开的跟周恒打招呼:“唉呀呀,老周,正想去找你呢。”
    陪在他旁边的,是两个陌生人,对村里上下打量着。
    来的两个人很有特色,一个三十多岁,另一个至少五十多岁了,但因为穿着比较时尚个性的原因,倒是挺显年轻。
    这里说穿得个性,倒不是说穿得这里吊一片、那里补一片的意思,总之不怪异,但又很跟常人不太一样。
    而且五十多岁那个,后脑勺还扎着个小辫子。
    孙计安对周恒介绍:“这是省城吉庆大学的建筑学许教授,这是郑助理。他们是来我们村考察的。”
    上次还在元宵节之前,他就找周恒聊过,村里现在想往旅游方面尝试一下,所以联系到了大学的援助,让安排学生们过来做练手试验的。
    学校把事情安排给了许教授,让他帮着出个图纸,然后让学生们动手,也是给他们个锻炼的机会。
    事情虽然是那时候就提出的,但这种各方协商之类的事情,比较拖延时间,许教授这时候过来,已经是快的了。
    孙计安巴巴的招待人家,很是高兴。
    对于学校来说,给贫困村做设计,相助他们走出一条旅游线路,这算是个半公益性质的事情,而且又是给个锻炼机会给学生,所以不会收多么贵的费用。
    不过,这么好的事情,也不是人人去求都能求得到的,要不然,教授得集体罢工了。
    总而言之,收费少,能省钱,孙计安就高兴,所以对这教授和助理,那真是相当的客气。
    他刚刚才接到人,才在村里转了一阵,迎面就遇到了周恒,所以就立即给他们介绍一下。
    毕竟周恒是这个项目的投资人啊。村委是能想办法承担一些,但肯定很少,主力还得靠周恒。
    周恒知道是这么个情况,也客气而热情的伸出手,说道:“许教授,您好,欢迎欢迎……”
    话还没说完,那许教授就跟他握了手,并惊喜地问道:“你……是老周吧?”
    周恒一愣,他的粉丝都叫他“老周”,莫非这位也是?
    果然,还没等他回答,许教授就分外高兴的说道:“果然是你啊,老周,我是你的超级粉丝,我一眼就认出你来了,这真是你们村?很漂亮很漂亮。唉呀,以前老想着有时间来你这里尝尝野兔的,一直没时间,没想到现在倒是来了。哈哈哈!”
    那股子热情劲儿!
    周恒早已见过各种热情的粉丝,像许教授这样一见面就热情的,他虽然有点意外,但也还好,扛得住。
    以前粉丝们特意来龙溪村看他、尝野兔的不少,几乎个个都是这样,一见面就各种激动,比看到视频更新激动多了。
    用网络上的话来说,就是“今天终于见到活的老周了”,那家伙!那场面!
    让周恒稍有点意外的是,自己的粉丝里,竟然有许教授这样的存在,不知道是世界太小了,还是自己太有名气。
    一百多万的粉丝里,什么样的概率事件都能遇到。
    孙计安站在旁边直接懵逼,我一路上为了哄着你,拍了你多少马屁?说了多少好话?你都是一幅官腔的样子。
    好家伙,这一见周恒,就现了原形啊!
    孙计安确实是比较讨好许教授的,毕竟是他上司的上司亲自去人家学校求来的人物,而且这种半公益的事情,意味着教授少收了钱。
    要人家少收钱,那不得好好哄着啊。
    结果,这人一路上一直是正儿八经的,等见到周恒,竟然变成了“迷弟”。这太让人难以相信了。
    世界之大,果真无奇不有。
    其实,许教授是个心态很年轻的人,看他的装束就能看出来,要不然五十来岁也不会显得这么年轻。
    他一路上的公事公办、话不多,主要是孙计安也在跟他说着官面话、好听的话,那他一个人也跳不起来啊,不也得正襟危坐啊。
    见到周恒,网上认识的,那关系就不同了。
    主播与粉丝见面,他俩像好朋友似的寒喧了一阵,然后就都熟悉了起来。
    既然是熟人,那聊天起来就方便多了,周恒也陪着他们,一起在村里多走走,熟悉一下。
    许教授名叫许成栋。
    他也算是比较尽责的,虽然只是学校安排的半公益事情,但他也还是亲自来这里看看,并不打算敷衍了事。
    而正好跟周恒比较熟,就一边走,一边顺便问了他一些关于村里的问题。
    周恒回答了,并说道:“我们这里有去年的航拍视频,很高清,夏秋冬都有,要用吗?”
    山村养殖
    山村养殖

第二百四十一章 特色性
    ntent
    现在是早春,只有燕子、柳树和桃花来得比较早,其余的树枝还是光光的呢,山也基本是荒着的,完全看不出形来,估计也需要平常季节的辅助使用。
    别的不说,至少村里一年四季,颜色都是不一样的。
    网络上是有一些相关航拍视频,但是都只是几秒钟的片段而已,不全。
    如果全是大量全部航拍的视频,那会观众审美疲劳的,所以都只会放些片段上去,起到点缀的效果。
    现在要用于设计方面,那尽量还是全片比较好。
    许成栋一听,正好啊!他就是被周恒的航拍视频给迷住的,才成为他的粉丝,后来天天看他的乡土视频,感觉很休闲。
    村里如果没有航拍视频,他也是要自己拍的。有了,他可以省点事情。
    而且他觉得周恒的那些视频,都很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与别的视频主播都不一样,有着独特的美感。
    于是,周恒带许成栋回去,把自己电脑里的视频给他看看。
    一行人跟着他回家,一路上看着眼前的山山水水,许成栋说道:“其实这里基础还是不错的,山多水多,适合欣赏,开发旅游其余挺好,得天独厚。”
    他说话时,表情很丰富,比如会挤眉头、撇撇嘴等等,表情和肢体语言很多,显得很有活力的样子。
    有时候走到哪里,看到旁边的小渠或者某块岩石,也经常会停下来,打量思索一番,大概是在想怎么设计。
    所以这么走走停停,这条路还走了比较长的时间。
    来到周恒的院子,他看到挂在墙上的一些藤编作品,顿时惊艳,这些都是在视频里见过的。
    真正的民俗风情啊,对他的灵感很有触动。
    然后围着院子里打量一圈,说道:“这就是我心中向往的院子,种很多果树,一年四季都有各种新鲜水果吃,太爽了!”
    如果不是看他的脸,光听他说的话,真不太像一个五十岁的人说的。
    看得出他对生活还是充满了热情。
    看到这里桃花开得正艳,他都不由得走上前去,多看了几眼。这样的自然生活气息,充满着田园味道,很是触发他的设计灵感。
    一路从村外走进来,他也看到了些,这村里的建筑风格很不统一,或者说完全没什么风格吧。
    退回三十年前,这里可能有很多红墙灰瓦的老房子,很有那种旧式乡村风的感觉。
    但发展了这么多年,各家多少有点钱,再加上结婚分家什么的,都需要起新的房子,所以基本上全换掉了。
    像周恒家的这种白色平顶房子,有好多家是这样建的,而比较新的、这几年建的呢,多是外墙砌了瓷砖的二层,再往前推几年的,又是另外的一些类型。
    总的来说,乡村味是越来越淡了,估计再过十年再来,这里又是另一个样。
    到底什么才是人们心中的乡村呢?红墙灰瓦、还是生活气息?
    此时他心中,已经闪现了两三种创意。
    周恒拿了电脑出来,把以前江晓萱的那些航拍视频找了出来,复制了一份给他。
    欣赏了一会儿,他们又走出院子,继续实地考察,到处去看看。
    村里的大路小路、大塘小溪、村后的山路等等,都大致走了一圈。一天时间不可能全部走完的。
    当看到那块最近人气无比的“仙人石”,许成栋也不由得笑了,说道:“这块石头我也看到过,还挺有意思的,大自然鬼斧神工啊!”
    他已经得知,村里如今已经有了一些旅游基础,平时隔三岔五都会有人来,这块大石头几乎已经成了必来打卡之地。
    他看了看山上的树,知道有不少会在春季大量开花——这说不定也会吸引一部分的人前来踏春。
    这片山是肯定要作为重点参观项目来设计的了。
    一天下来,龙溪村的重点项目,他也看得七七八八,算是心中有数了。
    周恒邀请道:“许教授,郑先生,不嫌弃的话,晚饭去我们家吃点家常便饭呗?”
    既是自己的粉丝,人家又是大老远过来帮忙做事,所以他很热情的请人来家吃个晚饭。
    从他的感觉来看,这教授真的不是浪得虚名,知道是以办旅游村为主题后,各种建议都非常中恳,很有个人特色。
    他说现在创办旅游村的太多了,有钱的、没钱的都有,有花巨资建设、结果无人问津亏本了事的,也有低成本投入,高额回报的。
    所以想办成功,“特色”二字非常重要,得与众不同才有出路。
    高投资并非唯一有效途径。
    而如果吃透了“特色”二字,还是大有可为的,现在国民旅游每年都在增长,逢年过节,各地都人满为患,只能看人头,所以市场还是很大啊!
    把那些人满为患的地方,稍微吸纳一部分游客来,就完全够吃了。
    如同电影市场一般,中国票房每年都在以全球惊艳的数字在上涨着,而且这才是开了个头,后面还大有可为。
    这种文化性的需求,已经到这个时代了,如果以将来的眼光看现在,可能算是到了某个风口浪尖。
    正是基于这种思想,现在各地都在积极打造旅游发展,想分此一杯羹。乡村旅游也不能落后。
    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范围非常大,所以城市人周末到城市周边、到乡村去,吃农家乐、呼吸新鲜空气、看山水风景,缓解焦虑和压力,都是很自然的。
    因此,乡村旅游应该是未来市场最大的一个旅游空间。
    他个人是比较看好的。
    他还有一个比较清奇的观点,那就是自然乡村其实并非要多少有多少。
    有专家说,每年约有90万个自然村消失。以这样的速度发展,有可能再过若干年,人们想看到一个纯粹的自然村都很困难了。
    所以,“乡土”二字,却可能正是吸引人的地方。
    多少城里人,心中都有着“乡土”情怀,而随着一个个乡村的消失,这些东西就会显得尤为珍贵。
    而现在他看到的这个自然山村,如果就按这种状态保存下来的话,这可能就是它的“特色”之一。
    没有特色,旅游产品就难以出众,甚至难以持续,达不到营利的目的。
    至于说旅游会破坏当地的环境,这应该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