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现在也想这样啊!
周恒听着他叫了这半天的苦,静静的当个听众,然后说道:“走,请你吃鱼去。”
孙计安苦着脸,说道:“合着我跟你说了这半天,你完全没放在心上啊?”
周恒笑道:“我怎么没放在心上?我这不是请你吃鱼、安慰你么。说得我的鱼就不是好东西一样。”
第二百八十五章 发愁的孙计安
孙计安对周恒明说道:“我们走马镇山多地优,特别适合养殖,你就来吧,价格绝对便宜,而且路都给你修好了。”
他还说道:“你想啊,去年你去石泉村租山地,那是什么光景?村里一个人也不认识,还得靠着张峰跟人家村里熟,才能找个人谈谈。那时候路都没有,现在多好啊,路都特意给你修了。”
周恒笑道:“打住打住,你那个路是为我修的啊?我那么大面子?”
“可不嘛,现在全市就属你面子最大。”孙计安说道。
巨大的扶贫压力,他在周恒面前,什么面子都拉得下来,半调侃模式,搞得他像在化缘一样。
不过,让周恒一个人把整个镇上的山都包下来办养殖,那只是个笑话而已,谁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他也只不过在无奈之际,向老同学诉诉苦而已。
周恒倒并不是想特意为难他,毕竟两个人也算是友好合作了一年。如果没有孙计安先前的跑前跑后,他的事情估计也不会有这么的顺利。
总是来说,老同学是给自己帮过了忙的,这不能忘记,有一说一。
不过,他暂时真没能力把整个镇上的山地都承包了来办养殖。
那手笔可真是吓人,吹得他像神仙一样。
周恒其实也是有计划的,羊场确实在繁殖增加黑山羊两年三胎,一胎平均约莫四五只羊羔,这繁殖力度还是可以的。
他现在虽然已经开始销售了,但是由于价高,再加上知名度还没有上去,所以羊群整体的数量还在增加。
但就算是这样,他也暂时没有扩充的意向,毕竟当初承包的山地就不小,完全足够现在的养殖。
不过,他手头还有“五阶任务”等着开启呢。
至于养殖什么,他现在还没有定下来,但肯定是要开启任务的,到时候肯定也会有一定量的继续扩充面积。
目前为止,他能承诺给孙计安的,好像只能这样了。
孙计安苦着一张脸,好难啊。
没有头绪,他像个吃大户的穷人,脸皮都磨厚了。
周恒安慰他:“别发愁,我请你吃鱼解忧吧。”
江晓萱端了一壶蜂蜜桂花茶过来,笑道:“来,先喝点茶降降火。有事情急不来的,慢慢来。”
村里有人家种了桂花树,这阵子开得好香,顺风很远就能闻到香味,闻之让人心旷神怡。
所以他们摘了一些回来泡茶,蜂蜜是自家的桔花蜜,那个香啊,就别提了。
几个月前,由野花开始,就吸引来了一大波的蝴蝶潮,引来了大量的游客,而当时人们没有注意到,蜜蜂也多了不少。
蝴蝶潮过后,正是到了蜜蜂们大展拳脚的时候。
这里开花的树和花花草草都多,是蜜蜂们的天堂。这正是生态改变而带来的。
他们的桔树下养的鸡,每天无数的鸡屎给树们施肥,所以今年开的花特别香,吸引了无数的蜜蜂前来。
当时看那个情况,周恒父母就顺便驯了一些蜜蜂帮着采蜜,现在喝的蜂蜜,正是那时产下的桔花蜜,特别香甜,滋味无穷。
现在,江晓萱的身子越来越重,不过她还是会想办法让自己忙着,有时候设计一下菜肴,有时候设计一个有意思的下午茶之类的。
周恒在外面忙着,她在家也不让自己闲着。
孙计安端了一杯茶抿了一口,赞叹道:“真是好香啊!这个茶很有滋味。你说你这是什么福气啊!喝个茶都比别人的香。”
周恒也端了一杯起来,得瑟无比地说道:“别人老话早就说了,做惯乞丐懒做官。你这做官的,就继续认命熬着吧。”
提到做官,孙计安又发愁了,刚刚喝到香茶的舒爽感,顿时下降了几分。
他看看江晓萱的肚子,问道:“你们这都快生了吧,时间过得真是快。”
江晓萱也端起一杯桂花茶,抿了一口,回答道:“还早着呢,预产期是下个月10号。”
她是巴不得快点卸货,好早日自由自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快憋死了。
这几个月来,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简直太憋屈了,像坐牢一样。
桂花的浓香与桔花蜜的清香,闻着沁人心脾,很是舒心。
知道鸡屎和兔屎的不凡之处后,今年他们桔树后来还特意又施了一遍兔屎,以增肥力本身就是天天有鸡屎肥着的。
想必,今年的桔子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收获。
现在九月中,桔子已经挂满了树,但还没有成熟,估计快的下个月就能吃到了。
他们家的桔子树可不少啊,那么大半座山上,种的全部都是桔树,一万多棵,能收不少。
这些树是前年种上的,当时农村里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周恒父母在农忙之余,抽空种了这一山的果树。
那时候是想,反正承包山地便宜,种点容易的果树,多少能收点、赚点啊。至于说种地的辛苦,那当农民嘛,哪有不辛苦的?
种这半座山,数量上去了,想着即使卖得便宜,多少也能赚点的。
当时种的小树苗,去年没果子,今年春上开花不少,现在果子都挂上了,眼看要收获。
孙计安又喝了一口茶,说道:“这桔花蜜都这么甜,那估计你们的桔子也能长得好。”
他在市里,多少也听别人说起过一些这类的事情。
这些年水果一年比一年的需求量大,果农也越来越多,但不是所有果农都能靠着辛劳能赚钱的。
比如种桔子的,就有着“不收亏几千、收了亏几万”的说法。
桔子的产量的确是高,丰收季节那一整树都是黄灿灿的桔子,量一大就冲垮了市场,可能就会以超低价出货。
价格被压低了,但这一树树的桔子,弄下来就必须请人工来摘,一亩地摘桔子的人工钱,都不知道多少了。
不想亏那几万块人工费的话,就让这些桔子烂在树上吧,顶多亏几千块的肥料钱。
这就是“不收亏几千、收了亏几万”的说法来由。
如果价格还可以,销量上得去,那多少能赚钱。
不过,如果是质量特别好的桔子,估计可以避免这种市场冲击,走出自己的路子。
孙计安说道:“我听说有一种桔子,卖60块钱一斤啊?送礼能涨到300一斤,周恒,你们听说没有?”
他说的是一种柑橘的品牌,过年送礼高峰期价格吓死人,但平常期也在高位。
据说这种果很高档,在曰本也能卖高价,质量过硬,所以价高也能被人接受。
这就是质量好的商品,带来的优势啊。
果农一家种几亩这样的柑橘,那就可以致富了。
现在凡是提到跟钱有关的事情,他都不能淡定,很是惆怅。
周恒说道:“我这里先看吧,看能不能发展个采摘园,先等果子熟了再说。”
据今年西瓜、香瓜等等那些的反映,今年的桔子肯定非常优质。
如果用采摘桔子来吸引游客,想必会不错,也省了摘桔子的人工,也省得运输出去。
至于价格,现在还没定下来,等吃到桔子了再说。
下午,他们又泛舟龙溪湖,去弄点鱼吃,放松一下心情,休闲一下。
这阵子确实挺忙的,养殖三代鸡,然后开始销售二代鸡,事情琐碎而繁杂。虽然人手都是就位的,但周恒也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当甩手掌柜。
到现在一切走入正轨后,他才有时间闲下来。
这也就是先前就触发了“五阶任务”后,他没有第一时间就开始去激活的原因。
忙完现在,再过一阵媳妇就要生孩子了,他不想让自己忙得顾不上家庭,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
不至于。
又不是吃不上饭的时候了。
比如现在,有个闲时间,泛舟湖面钓一条鱼起来,煮个汤吃吃,那不香吗?
周恒拍着孙计安的肩头,说道:“老孙啊,你也不用整天犯愁,放轻松些,说不定就想出法子来了呢,是不是?来这里就放松放松,做人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孙计安跟着往湖那边走去,叹声道:“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握草,怎么二期都开始建了?你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湖边上要搞个旅游二期,建观光酒店,这他是知道的,当初图纸就是那样设计的。
第一期就是村里的基础改造,已经取得了成功,并开业投入使用了,游客们反映良好,二期的投资比第一期的还要大一些,但周恒不差钱了,也已经开始。
二期是个整面玻璃墙对着龙溪湖的观光屋,完全就是度假旅游用的,也负责加工从湖里捞起来的鱼。
比起第一期来,二期明显就是豪华游了。
唉,还是有钱好啊,说建什么就直接开始,哪像他,天天为了扶贫的事情,头发都快愁完了。
周恒说道:“快一点好啊,等建好了,随时欢迎你过来入住享受,一线湖景,早晨沐浴在晨曦中起床,耳边是啾啾鸟鸣,入眼的是一望无际的水平湖面,晚上坐在阳台上欣赏湖面日落,金色的夕阳把所有万物都染成金色,那场面,你就想象一下吧。”
孙计安更酸了,这得多少钱啊!
在离二期观光酒店稍远的地方,那里有一个临时厂房在建,孙计安没留意,以为是建筑工人们住的地方,或者是别的什么用途的。
因为外观一般,所以他没太多想。
其实,那是与周恒达成合作的科研公司的在建开发部因为新发现的鱼,很是娇嫩,在别处活不了,所以只得再花钱,把研发公司建在这附近。
而且这事儿目前当然是以低调为主,就不要太张扬了,一切等事成之后再说。
第二百八十六章 洋画家
周恒俩人陪着孙计安,在湖里畅游一圈,吃了一锅新鲜的炖鱼汤,他整个人也终于恢复好了状态。
这么新鲜的鱼,真是吃着美味、吃后舒服,浑身说不出的舒坦,那鱼真的有让人放松的功效,仿佛心头的愁绪也缓解了些一般。
孙计安也想开了,任务虽然难,但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急也没用,慢慢来吧。
日落西山,木船悠哉开回来,靠了岸边,几个人下船,准备回去。
回去的路上,踏秋的游客们,三三两两的走在石头砌的小路上,欣赏着初秋的风景。
在一个拐弯处,忽然聚起了一堆人,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
周恒起初还怕是有人在打架闹事引来围观,走近一看,原来是个洋画家,在那里支了个画架在作画。
因为画得太好,所以才引来围观的。
现如今围观的人,可不仅仅是拿两只眼睛看了,个个都拿出手机来,拍出视频各自保留或者转发。
画家是个金发碧眼的白人男子,看着应该不超过三十岁不过老外的年龄不太好估计,看错也有可能。
洋画家如今已经不是什么希罕物了,不至于让这么多人惊奇最主要的,是他的画风。
这洋鬼子竟然画的是正统的中国水墨画,那种水墨的韵味十足,笔墨风格有着大师的风范,而并非现在三五不时传出来的那些胡乱沷墨的伪大师。
不过,他还并非全部完全的照搬国画那种“重意不重形”的境界,他重意的同时,也兼顾了重形,大概原本西洋画也有很深的造诣,所以结合起来了。
看他用画架这么画的风范就知道,西洋画才用画架,国画水墨都是在平面桌子上画的。
画上有神态各异的六只鸡,公的母的和现鸡都有,色彩不一,活灵活现。
国画以鸡为载体的,太多了,很多知名画家都喜欢画鸡,特别是大公鸡,雄纠纠气昂昂的,象征意味很明显。
但这位却并不是画的常见的那种伫立在高处、引吭高歌的神态,而是在重点观察鸡群的生活状态后,才着墨完成的,具有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画面里,水墨感是第一印象,但与人们常常印象中“看不懂国画”的感觉不同,这里几只鸡的形态也完全兼备,极具美感,尤其是把那种毛色柔软、眼睛里的灵气,全都表现出来了。
正因为画得非常优秀,所以路过的游客们,都不由自主就伫立起来围观了,并用手机拍下了他作画的过程。
甚至还有两个人,直接开起了直播视频。
周恒见过这老外,前些天过来办理的长期居住,而且普通话说得跟播音员似的,字正腔圆龙溪村真是有一定的名气了,国外来长期旅居的,并不止他一个。
只是没想到,他竟然是个画家,而且还是个国画研究者。
他画得是真的不错,江晓萱也赞赏不已,她喜欢有艺术感的东西。
孙计安也连声赞叹,说道:“挺好挺好,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咱们这村里,能引来这样的画家,很不错啊。”
不但是他们,围观的人也时不时一阵赞叹声。
那老外画画的时候神色非常专注,并没留意到身边已经围满了人,他是先留心观察、分析了好几天后,胸中有成竹,这才决定动笔的,所以一气呵成比较专注。
等画作完成而结束后,他伸了个懒腰,这才发现这么多人在围观自己。
一声声的褒扬和赞叹,是对艺术家最高的表达,老外画家很高兴,然后用堪称播音员级别的口音回答:“谢谢,谢谢你们喜欢。”
这一手,又把围观的人给惊叹了多少人的普通话,还带着浓浓的口音呢,自愧不如啊。
让人汗颜。
既然他会说中,那交流起来就容易多了,人们纷纷问他是哪国人啊,来这里干嘛啊,在哪里学的国画啊,为什么能画得这么好啊等等。
不少人问他有没有微信,现场多少二维码伸了过来,要加好友。
周恒看到这场景,倒是很高兴,这家伙是在这里租了三个月,要是他在这里出名了,还能给龙溪村带来一定的流量呢。
真是没有想到,龙溪村的人气息还挺重的,连这种画家都吸引来了。
江晓萱一时想到什么,对周恒说道:“诶,你去跟他谈谈吧,要不让他替咱们画几幅?他画得很好啊!”
宣传的方式如果仅停留在每天吆喝自家产品多好,那就太单一了,会产生审美疲劳,如果有别的机会,干嘛不抓住?
比如人家卖啤酒或者雪碧,都还掺杂一点音乐或者别的元素进去,卖口香糖的还要讲个连载的爱情故事呢。
这么好的艺术宣传方式,可不能错过啊。
周恒会意,也加入了向洋鬼子伸二维码的大军之中。
这老外倒也不矫情,伸过来的二维码全部扫描添加了好友,还很高兴的跟大伙儿侃了一会儿。
周恒只是众多加了好友的其中之一,想插上话看来还得等一阵了。
看他的画这么受欢迎就知道,他的画是能让大众审美都能接受的,用他来宣传,可能会效果不错。
一个老外,国画却画得那么好,学习了咱们的传承精华,比那些动不动搞些让人看不懂的国画行为艺术,那真是好太多。
这是极大的反差啊!
周恒见这里人群太多,每个人似乎都有说不完的话,感觉大概今晚轮不到他了,也就作罢,退了出来。
反正知道他住哪里,又加了好友,找他也不难。
孙计安看着周恒俩人,话说他们的宣传头脑也太厉害了吧,简直无孔不入啊,别人看到洋画家,只知道惊叹喝彩,说666,他们想到了宣传?
果然是商人的脑子啊。
老同学真是没娶错人,这姑娘能帮到他。
刚从围观人群中退出来,就有个人走了过来,喊着:“周恒哥,周老板”
是村里的罗书记。
罗厚渝是今年才退伍的,晒得很黑,回来后也没闲着,帮家里喂鸡、照顾农田很勤快。
而且大概是当过兵的原因,他干劲永远很足,走路都是带跑的,风风火火的性格。
他一跑过来,就跟几个人打了个招呼,欢迎了孙计安这个前任第一书记过来看望村里。
然后对周恒说道:“周恒哥,我有个事情想问问你啊,想找你商量。”
他说得很慎重、很严肃的样子。
一般来说,村里旅游方面的琐碎事情,都是他在管理日常,小事不会来商量周恒的,他自己就能管理。
看他这么严肃,孙计安打趣道:“要不要我回避一下?”
罗厚渝笑道:“不用不用,孙书记要是能继续帮我们指导一下,那就真是感激不尽了。”
孙计安笑道:“这还用得上我啊?说吧,什么事情?”
罗厚渝看了看他,又转头看着周恒,说道:“有两个村,想加入咱们的旅游计划,想问问咱们同不同意。”
三代鸡开始养殖后,几个有合作的村支书都没闲着,天天也过来帮忙,点数啊,统计啊,帮忙运鸡崽啊,忙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