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还是女儿心疼老娘,能想到细处。
在农村,一般请些大工小工做事的,都要包餐。
现在下雨是凉快,天一晴,又会很热,那么多人的饭,老妈一个人围着灶台转,那能不热?
王睿趁机说道:“妈,那你去帮忙做事了,我和妹妹就可以跟着白吃了。”
周瑛看了他一眼,实在找不出什么话可以说。
降不住孩子了,她这个老母亲当的实在是太失败。
本意是想孩子暑假过去,跟着做点事情,让他学勤快点的。暑假没作业,也没有老师管着,怕他的心都玩飞了。
有舅舅管着他,多少能好一点。
哪知道,这要跟他费多少口舌之力啊。
心好累。
那边周发强说道:“不管你们来不来,我们都要等着,这雨肯定要下个三四天的,什么都做不了。”
砖是拖来了,先放着呗。
周恒跟父亲商量,这次鸡舍就请张峰一家来帮着做算了,反正他这两天说会回来。
张峰自己两兄弟,再加上他父亲,三个人可以包起这个小工程了。
张峰的父亲,本身就是个泥瓦匠,去外面打短工的时候,也会接些类似的活儿。
上次还是张峰帮着把父亲送去医院的,周恒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情,所以请他来当小工做事,也是略还他的恩情吧。
再过几天,胡金华也该来了,他也可以帮上忙。
人多好办事,这些小事可以尽快解决,不用拖来拖去。
胡金华虽然早前就跟周恒说好了,要过来上班,但那边辞职也得做到月底。
虽然老板为人不怎么样,但他还是做到自己的诚信,没有说走就走,丢下个烂摊子在那里。
在别人的眼里,他的名声或许不值一提,但他还是坚持做到自己的原则。
好在离月底也没有几天了,时间快得很。
这些天里,李芸莲最是辛苦,每天晚上都要起来好几次,照看小鸡崽。
好在是这些小鸡崽来的第一天,就被周恒喂了“初生露”,个个体质都增强了,这样下雨的天气,倒也没出什么问题,一个个活蹦乱跳的。
相比起李芸莲的忙碌来,周恒和父亲倒是最闲的,因为下雨做不了田地的事情。
周发强还能在做饭的时候,给帮着掌灶头,有点事混着,周恒是彻底的闲。
古人不是说过么,下雨天打孩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这就能说明,下雨天能有多闲了。
小鸡的饲养已经走入正轨,而鱼苗暂时还没有去买,一时间,他真是没什么要忙的了。
他一个人躺在竹制的凉床上乘凉,想着要不去哪里玩一下,打发下时间。
要不去弄点鱼也好,下雨天很多鱼的,因为水塘被搅动了。
但是现在外面的雨大得站不住人,得稍小一些了去才行。他突然想起小时候,下雨看到有人去水塘弄鱼,都是穿着蓑衣的。
现在啊,蓑衣都是快失传的老手艺了。有些城里人装修房子,或者一些个性化的餐厅里,讲究个艺术情调的,还弄个蓑衣挂着,摆个样子。
老物件,现在倒觉得挺好看的。
其实古代的人还是很有情调,写个雨中钓鱼,别有一番诗意。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瞧瞧那小日子过得,得是多悠哉啊,完全不为生活发愁的感觉。
他这么漫无边际的发散思维,一手拿着桃子啃,一手枕在脑后,脚无意识的乱动着。
突然有个毛绒绒的东西,爬上了他的脚,把他吓了一跳。
够起脖子来一看,顿时一笑,原来是小猫上来了。这家伙怎么有喜欢**趾头的毛病?
它看着周恒的脚动来动去的,还以为是在跟它玩,惹得它跳来跃去的,十分活泼。
然后它瞅准机会猛然发力,纵身一跃,四爪一拢,以狩猎之姿,成功抱住了周恒的脚,就开始咬了起来。
当然是咬不疼的,这就跟它像是在跟它的亲猫玩耍一样,会动口但不会真咬,这是亲呢的象征。
周恒干脆跟它玩一下,有时候把脚翘起来,有时候又把脚拿开,小猫跟着追个不停,玩得不亦乐乎。
连周恒自己都笑了起来,这是个什么幼稚的玩法啊!
猫竟然不嫌人的脚臭,它是不是以为,这个是咸鱼啊?
说起来,这家伙好像长得还挺快的,这才多少天啊,像是胖了一圈,更好看了。
唉,这么高的颜值,竟然喜欢舔人的脚,气质不符合。
正无聊间,手机响了,一个陌生的电话打了进来。
是花城的手机号,周恒伸手接了。
对方是个女孩子的声音:“喂,你好,请问是周先生吗?”
声音很陌生而有礼,周恒也礼貌的回答:“对,我姓周,你是?”
“我是江晓萱啊,上次去过你们家的。你听不出我声音了吗?”
周恒一愣,江晓萱啊?上次江大老板的女儿?
他连忙说道:“哦,是你啊!声音在手机里有点变了,一时间没有听出来。那个……你是来催我送鸡过去的吗?但是我们现在,这边的检疫证还没有办好啊,得等。”
手续不齐全,活鸡出不了省。
现在各种禽流感什么的,管理得很严。
上次江老板也知道这个事情的,都说让他办好了再送的,怎么这么早就开始催了?
那边江晓萱说道:“哦不不,我不是问你这个事情的,这事不归我管。我是想问问,你们那个村怎么走啊?我忘记了。”
实际上,她上次跟着父亲来,就没操心问地址的事情,所以就是完全不知道啊。
她还是偷偷翻了父亲的手机,才偷弄到周恒的手机号的。
她还在想,为什么上次,周恒没有要自己的联系方式呢?好奇怪。一般男的好像都会先问的吧?
周恒有点纳闷,问道:“你既然不是催我送鸡过去,那你来我们这里干什么?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江晓萱说道:“我不是找你,我找你们村那个刘老师。”
周恒更奇怪了,又问:“你找我们刘老师做什么?你以前认识他?你不是第一次到我们村吗?”
江晓萱:“……”
这个人问题好多啊!
但是,淑女不能生气,淑女得有礼貌。
她压下了情绪,直接问道:“那个……周先生,请问你能不能直接告诉我,你们那里的地址?”
周恒心想,这姑娘火气还不小。
他便说道:“行啊,没问题,我一会儿发到你手机上吧。”
反正这是他们村,也不怕她一个姑娘家能干什么事,告诉她也没什么。
周恒把地址发了过去。
然后他才想起来,那个江晓萱,怎么会有自己的手机号?
不过,他也把号码给存了名字,万一下次人家再打过来,又没听出声音来,岂不尴尬?
山村养殖
第三十九章 蓑衣、斗笠
电话的事情,没有影响到周恒的心情。
挂了电话后,他想起先前天马行空瞎想的事,想到了蓑衣,然后想起自己家里好像有一件的。
找找看。
这些老物件,即使老爹也不常用了,不知道被收在哪个旮旯。
现在各种雨衣比蓑衣又轻便,防水还好,蓑衣注定是要被淘汰的。
周恒找了一阵,果然没找到,于是扯着嗓子喊道:“妈,我们家的蓑衣呢?扔了没?没扔吧?”
今天下雨,地里的活儿干不了,小鸡喂了后,也没有别的什么事情了,于是,老爹老娘在厨房弄吃的。
在他们这一带,有一种小吃叫发糕,算是比较流行吧,每年不忙时,都会做个几次吃,周恒以前在家的时候,经常能吃到,觉得特别好吃。
但后来已经好几年没吃到了。
虽然在外面也买得到,但总感觉味道不一样,各种添加也不同,吃起来总是不太喜欢。
这不,回来这么久,托了下雨的福,老爹老娘没事干,他又能吃上这种美食了。
主要是这东西做起来有点麻烦,又是要泡米,又是打米浆,又是要发酵,大火还要蒸那么久,所以,并不是日常吃的东西。
平时农忙时,日常三餐是能简化则简化,不会吃这么耗时的东西。
所以,隔那么久才吃一次的小吃,总感觉特别的美味。甚至隔一段时间没吃了,还会很想念。
这里的发糕与别处的做法,可能不一样,别处有用面粉、玉米粉之类的做,但这里用的是大米加糯米做的。
他们这里的发糕,色泽洁白如玉、孔细似针、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糯而不粘。
当然,做法也很繁琐,要提前一晚上先泡米,大米和糯米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才行,这关系到成60355,又拿了一个小神器,提着一个小桶,出了门。
本大侠今天要提桶弄鱼去了,走着!
大黄狗欢快的跟上。
李芸莲从厨房里看到周恒要出门,连忙追了出来,说道:“下雨你还去哪里?发糕一会儿要熟了。”
这东西,肯定是刚出锅、冒着热气腾腾的香味时,才是最好吃的啊!
本来就是为了他而做的吃食,他到处跑了,还有什么意义?
周恒说道:“不要紧,我去弄点鱼回来,我知道看时间的。”
雨其实已经不太大了,大黄狗的毛被淋得一撮一撮的,但它的毛很厚,淋湿的只是表层而已。
周恒对它说道:“还是你好啊!你看,我们去弄鱼,是给那只小猫吃,但是它都不出门,还是你陪着我淋雨,是不是?我们两个,都是给它打工。”
刚刚那只小猫,周恒穿蓑衣的时候,它还在蓑衣上跳来跳去的,一幅别人正跟它玩耍的样子。
可是要出门了,它就不跟出来了,懒鬼。
大黄狗也不知道听懂没有,浑身哆嗦几下,把表层的雨水抖掉,继续往前走着。
刚好路过别人家的芋头地,周恒摘了一片叶子,放到大黄狗的头上,说道:“来,你顶着这个,这就是你的伞了。”
叶子很大,遮了它大半个背。
大黄狗顿时拘束起来了,走得极为小心,生怕背着的东西给走掉了。
它还以为周恒让它背着很重要的东西呢。
周恒哈哈大笑,说道:“狗子,你怎么被人戴了绿帽啊!可怜可怜!”
有时候看着如此听话的大黄狗,心情都莫名好了起来,狗是很通人性的。
就这样走在雨中,周恒心情大好,一边走还一边唱了起来:“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哭,至少我们还有梦……”
咦,这是首什么歌来着?算了不管了,瞎唱。
此时青山绿水都掩映在一片小雨当中,四周烟雨濛濛,天地如雾如罩,感觉还挺美的。
周恒不失时机的拿出手机,来了个自拍,然后发了个朋友圈。
等着那些没看过山村雨中美景的人喝彩吧。
一直走着,走到了一个沟渠很窄的地方,周恒觉得这里很不错,于是决定把网施在这里。
玩归玩,他倒没忘记出来的正事。
此时,雨已经完全停了下来,但头顶的天依然是乌云密布,被风吹着走,一会儿还是有雨的。
但一连下了一天一夜,水渠里的水流得很急,带动渠底的泥土起来,黄黄的。
周恒把网施在这里,两头系在两边很粗的草根上,旁边还用稀泥巴糊住,一个简单的网就撒好了。
水流很急,等晚上来时,这里就会有收获。
第一件事情暂时告一段落,现在,周恒还要搞点别的。
他出门时,特地带了一样神器——这也是以前弄的,后来就扔家里了,今天找蓑衣时,也给找了出来。
这还是小时候磨的,他忘记是在哪里弄了根废自行车钢圈上的钢丝条,一头磨尖,再弯成一个小钩,这就是钓黄鳝的利器。
以前的小玩意,家里还给保存到现在,没给扔掉,也是难得了。
这东西钓黄鳝,真的是很方便,用蚯蚓当诱饵,挂在钩上就可以。
下雨后,泥土变得松软,随便哪里都能刨出蚯蚓来,穿好后,周恒去物色渠岸边的小洞。
黄鳝是喜欢钻洞的,当然,小龙虾也喜欢。岸边小洞那么多,钩到什么是什么。
钢条一共还不到二尺长,直接拿在手里操作就可以,往小泥洞里一伸,蚯蚓那头轻轻晃着。
黄鳝会以为是什么小鱼小虾过来了,那便是它们的正餐,很容易就能上钩。
试的第一个洞里,没有,可能是跑了吧。
周恒不气馁,又换了下一个泥洞。
很简单,不到三分钟,他就钓起了一条,差不多有他大拇指粗,三四十厘米长是有的,可以了。
一般黄鳝都是公母一窝,附近肯定还有一条,周恒在那个洞里,继续钓去。
搞这个果然还是要靠经验啊!这不,果然又弄起了一条。
要是不知道的,肯定就错过了。
不过,另外一个洞的时候,周恒只弄到了一条,可能另一条外出未归吧。
十几分钟,就弄到了三条黄鳝,收获不错。
要回去吃发糕了,估计走回去后,时间刚刚好。要不然的话,他还想再多弄一点的,哪怕再弄点小龙虾也好啊。
打算回去了,周恒洗干净了手,然后看到浑身脏兮兮的大黄狗,说道:“来,我也帮你洗洗。你也很可怜的,下雨才洗一次澡。”
周恒帮大黄狗把四条腿洗干净,背上的泥也都抹一抹,搞定。
还别说,这狗其实看着还挺帅的,真是越看越眉清目秀。
好了,提着桶里的三条黄鳝,周恒悠哉的往回走去。
还没到家门口,一股顺风吹来,熟悉的发糕清香味传了过来,沁人心脾。这是有别于别处的气味,而专属他记忆中的味道。
周恒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正是这个味儿,现在闻到了,他才倏忽发觉,好像真的阔别发糕很久了。
山村养殖
第四十章 王睿的人生巅峰
另一边,江晓萱收到了周恒发的地址,然后回复网络的另一端:“你好,你先坐到那个省城机场,高铁站也行,接下来……”
闺蜜顾雪诗一边玩着手机,刷着视频,一边问她:“咱们什么时候动身啊?”
江晓萱问道:“你也去啊?我没邀请你啊!”
“那又不是你家,我用得着你邀请?我自己不会买机票去啊?”顾雪诗眼皮都没抬一下,说道。
“不是,人家是去研究皮影戏,去传承老艺术,你去干嘛啊?你什么都不懂。”江晓萱一边跟粉丝们聊着,一边说道。
顾雪诗说道:“你不也什么都不懂吗?你可以去,我就可以去。”
“我是去给人带路,带路党而已。”
两个人闲得无聊,有一搭没一搭的斗嘴,打发时间。
在她们面前的桌上,有几个盒子,其红了,她的粉丝量可完全没有注水,全都是真人粉,因为她不是靠这个赚钱的,没必要买假粉。
皮影戏的视频上传后,过了两三天,有一个粉丝留言给她,问问能不能去参观一下这个地方。
江晓萱跟人回复了后,知道对方现在还是个学生,是某影视学院导演系的。
暑假已经来了,学生们有采风任务,恰好看到了这期皮影戏的视频,感觉很不错,也想来受一下传统艺术的熏陶。
江晓萱非常乐于给人带路,毕竟这就是她的初衷。
这不,还偷偷讨好她父亲,然后翻了他的手机,偷到了周恒的电话号码。
要是直接问,老爹一定会警惕起来,问这问那的,而且很可能会阻止她去。
在这方面,知父莫若女。
江晓萱问好了周恒他们村的地址,便也发给了那些学生们,大家会在周恒他们省城机场碰面,然后一起来。
对方的队伍还不小啊,这一行有十几个学生,据说他们打算团队制作出一个什么项目,但具体方面还没有考虑清楚。
顾雪诗一来有点不放心让江晓萱一个人去,二来,她也想跟着玩一下,反正她也是个无所事事的人,就当是去看看小猫好了。
……
周恒对这些一无所知。
他只是刚刚穿着蓑衣出去下了个鱼网,再顺便钓了几条黄鳝回来而已。
他的小日子,每天除了搞好养殖外,顾着吃吃喝喝就行了,暂时没想那么多。
提着黄鳝回来,闻见了老妈蒸的发糕香味,这就是他的幸福。
他放下桶,洗了个手就钻厨房,刚刚起锅的发糕又烫又香,他顾不上怕烫,直接拿一个塞进嘴里。
就是这个味儿!
这一刻,他就是个幸福的人。
李芸莲看他吃得高兴,也跟着乐呵,说道:“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这么大了,也没个吃相。”
周恒说道:“我很大吗?我还很小啊!我才二十岁零几十个月而已,正当少年时。”
李芸莲便笑道:“嗯,你还很小,和王思齐一般大,对不对!”
周恒又拿了一个发糕扔嘴里,说道:“妈,我知道你想她了,放心吧,王睿明天考完,明天晚上他们一家就来了。”
他们母子俩聊天的时候,周发强只是静静的听着,时不时往灶头添点柴禾,似乎听着他们说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