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好像是去谁家做客时吃到的。
他想,老妈如果在那个基础上,再增减一些配菜或者佐料,那应该算是“设计”菜肴了吧?
李芸莲接过鸡蛋,心里满腹狐疑,这小子怎么变样了?今天爱吃这个,明天爱吃那个,怎么回事啊?
不过,她也还是去厨房忙活去了。
没有让大家伙失望,这道菜再次惊艳全家人,金黄色的鸡蛋,里面有碧绿的葱花点缀,颜色看着就喜人,而且里面包裹着肉沫、香菇、荸荠沫的馅,吃起来又香又有滋味。
初生蛋再次惊艳了所有人。
周恒手头的a照样还是没有动,任务没有完成,经验值也没有增加。
他很是疑惑,这道菜老妈明明有创作啊,那还不能叫“设计”吗?而且色、香、味俱全,明明是很优秀的菜肴啊。
为什么还是没有完成任务呢?
难道需要大厨来开发新菜肴才可以?
以前鸡肉炖汤时,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啊。
山村养殖
第七十章 想个好名字
周恒很惆怅,眼看着300的经验值,竟然赚不到。
怪不得这么高呢,原来不容易赚的。
要不找个大厨来试试?
正琢磨着,周恒的手机响了,拿起来一看,是个外省的陌生电话。
这与他订木船的也不是一个省的,而且以前也没跟这省的人打过交道,感觉很奇怪。
但上面没有标记“高频呼叫”,他还是给接了。
对方是个男人的声音,带着不明外地口音的普通话,笑呵呵地说道:“您好,周先生是吗?很抱歉打扰您了,现在我们这边有一个合作方案,想和您谈谈,请问您方便听电话吗?”
来人简单明了的说了这些,然后等着周恒回答。
周恒问道:“什么合作方案?”
“是这样的,我是新星养殖有限公司商务部经理,听说您也是办养殖场的,而且办得还很不错,便想着我们一定能合作一番。”对方回答。
周恒顿时明白了,对方知道自己也是干养殖的。
想了想,他问道:“那我请问一下,你是通过谁知道我的呢?”
知道他在办养殖的,除了村里人,再就是那几个前同事,好像再没别人了啊!
这人是别省的电话号码,他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呢?
虽然知道自家产品好,但他可不是听到“投资”、“合作”之类的,就会脑充血兴奋的人,至少得多问清楚。
对方迟疑了一秒,然后回答:“哈哈哈……这说起来都是缘分呢,我们曾在‘新竹私房菜’里,品尝到他们家火热的产品,知道周先生是供货商,千方百计打听到您的联系方式,这不是来联系您了吗?”
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也很好理解,一件事物火了,最不缺的就是跟风山寨货。
比如某明星出什么事了,上午他穿的什么,下午就能成淘宝热卖款。
江大老板的美食店火了,隔了这么多天才有人联系自己,这速度是慢的了。
让周恒纳闷的是,江大老板那么希望自己把小鸡卖给他,那自己的电话号码又怎么被别人知道了呢?
江大老板本人肯定不会的,他肯定巴不得世界上再没有人联系自己,小鸡就只能卖给他一个人了。
那他不会的话,说不定就是他身边的人了。
因为打电话给他的这什么养殖公司,总不可能直接能查出,周恒原来在某某公司上过班,然后找那里的员工要吧?
唉,想不到江大老板身边,也会有人出卖他,周恒默默同情了他三秒。
周恒的手机号又不是公众号,平时也没在什么场合用过,不是出卖还能有鬼了。
话说回来,就事论事,周恒在电话里问道:“那你们想怎么合作呢?”
全部包销是肯定不可能的。
抬高价格卖个几百上千只给他,还是有点可能,不过同为养殖场,应该不会买鸡。
对方问道:“我们可以对您加大投资,和您一起扩大化规模经营,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面谈。我们这边有大量的养殖经验,以及大量的养殖方面的博士科学家,如果合作成功的话,我们可以无偿的提供给您帮助。”
周恒心想,我现在不缺什么博士科学家啊!
而且说到投资的话,他目前没有再扩张的打算,因为手头什么都没有,扩张也只能养普通的鸡而已,划不来。
再一个,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说是来注资什么的,就等于是在拿钱要权益,周恒也不傻。
连包销他都不愿意,更何谈放弃自己的一部分权益出去?
于是他说道:“哈哈,可能你们要失望了,我最近没有扩张的打算,也不需要注资,也不需要科学家们指导。下次有机会再合作吧?”
对方还要再各种游说,周恒直接给打断了,然后好好的说了声自己没什么兴趣,再见,然后挂了电话。
他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这个什么养殖公司,发现还真有个网页介绍,就是个很普通的公司网站,介绍了一下公司在养些什么,老总的豪言壮语等等,以及期待合作等等之眼。
这样的网站,几千块钱就能做一个。
好吧,倒不是挑他什么理儿。反正没打算这种方式合作的,就随便看看好了。
没多大兴趣。
话说回来,这一通电话更证实了周恒先前的猜想,只要产品好,江大老板的美食卖得好,人们迟早会关注到食材上来。
他的知名度与品牌名气,就会越来越跟着起来。
如今的时代,有了知名度,就有了一切。
正如现在某些流量明星那样,没见到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代表作,但名气却非同一般,商业价值当然也是巨大的。
没实力的都可以硬炒作出名气,炒作出商业价值,那有实力再加上炒出了名气呢?
周恒想着,都忍不住有点兴奋了,他搓了搓手,想着,是时候准备注册一个商标了,然后后面的产品也能跟着受益。
后面的产品,当然是湖里养的那些鱼啦!以及还有一些尚未开始养的东西——这些不着急,后面都会有的。
只要搞好了开头,走入了轨道,后面的事情就像是滚雪球了。
周恒给自己的品牌名称,想了好几个名字,感觉都不是很满意。
品牌名称要好记,顺口,听一次就印象深刻,最好是连不识字的大妈都不会记错,这样才容易宣传。
在这方面,周恒其实很佩服一些人,能把很一般的产品,真的能做到耳熟能详,人人皆知。
某个人更是这其中的佼佼者啊:在消费群体十来岁的时候,对他们销售学习机;
在他们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对他们销售治驼背的;
在他们三十几岁事业有成的时候,对他们销售高端手机;
在他们四十几岁年近知命的时候,对他们销售茶叶和茶具……
总之,这一代人的韭菜是割了又割。仿佛他们辛苦打工赚的钱,就是为了买他的产品一般。
好担心他下一步生意计划,不知道他又想卖点什么。
而且他这人做什么成什么,真就没有一个失手的。
周恒想,自己的品牌如果也能做出这样的知名度,那就一切不愁了。
他在这里思考着,想着品牌名字的问题,又预备看看怎么在网上先注册之类的,李芸莲走过来,给他送来了切好的西瓜。
他们家今年没有种,于是周恒问道:“妈,这是谁家的西瓜。”
“老刘家送来的,送了两个大西瓜,他们家今年西瓜长得好,很甜。”李芸莲说道。
周恒想着,怪不得先前听到院门口一阵说话声,原来是有人送西瓜了。
老刘家住着两个大学生,住一个月他们家能有几千块钱的收入——当然,如果田地里种出来的蔬菜,加上平时的鸡蛋、肉类,以及他们照顾孩子们付出的劳动,这些不算钱的话。
总之,这都算是很可观的收入了。
这不,他们也是知恩的人,家里种的西瓜能吃了,就给周恒家送了几个来。
不止他们家,其余家也是一样。
所以啊,有时候总有人跟周恒提起,你们村可以宣传一下、搞一下旅游创业之类的话题时,他没有完全拒绝的原因。
人和人相处久了,也多少会有些感情。
如果有好项目,能让村里人都致富,他其实当然是不会反对的。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了,他也好安心发大财啊。
周恒咬了一口西瓜,顿时赞道:“还挺甜。”
“可不是甜么,今年的水果都甜。”李芸莲笑道。
上半年少雨,水果之类的都糖分足。
周恒问道:“老刘家今年收多少西瓜啊?”
“我看那样子,上万斤是有的。”
“那可以啊,能卖多少钱?”
“没多少钱,几角钱一斤,能卖多少钱啊!”李芸莲说道。
周恒叹了口气:“唉,真便宜。”
“你还说便宜,要都卖了才能拿到这些钱啊,要是卖不出去,他这个钱都拿不到。”李芸莲回答。
卖不出去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这就是传说中的“滞销”。
都说水果贵,但可富裕不了瓜农,几毛钱收购的瓜果,转身上超市就卖几块钱。
地头收购的价格,始终起不来的。
周恒感慨:“这么甜的西瓜,才卖几角钱一斤啊!我们以前在外面,几块钱一斤的西瓜,也吃不到这么甜,这么好吃!”
在外面,买西瓜全凭运气,挑到好的就好吃,挑到不好的,心情瞬间崩溃。
有时候呢,买的西瓜甜是甜,但那种甜味很怪,吃起来就没有西瓜味,心里都发毛,不敢吃。
李芸莲笑道:“可不是,那外面赚的就是你们打工人的钱!打工看着是钱多,还不是都花掉了,攒不起来。”
“花掉还买不到好东西啊!这才是最气人的。”周恒边吃边回答。
李芸莲看着他,吃得嘴边一圈都是果汁,这么大个人了,还像个小孩子一般,就去把桌上另一边的纸巾给拿过来,递给他。
她笑问道:“我看你刚刚打电话了,是哪个打来的?”
做母亲的总想多跟儿子说说话,虽然他说的,自己也未必能听懂,但就是想多说一会儿。
如今这种时代,十年一代沟已经不足形容,几十年下来,外面的世界发展成什么样,都不是她能想象的。
随便说个专业用词给她听,都完全不解其意。
这也是他们当父母的,在经营上很少去反对周恒的什么意见的原因。时代不同了,他们不懂的东西有很多,所以还不如全部让儿子来做。
周恒拣着好消息告诉她:“刚刚的电话啊?有人说看中我们养的鸡,要来投资我们家。”
第七十一章 收获一盘菜
果然,听到“投资”二字,李芸莲眼睛一亮:“他要投资多少钱啊?”
她可知道,“投资”就是给钱的意思。
再更深的东西,她一下子就想不到了。
周恒笑道:“他们投资是假,想偷我们的鸡种是真,想也能喂出我们家这样的鸡来。要不然,哪有这么好的事情,白白给我们送钱。”
他把复杂的道理给简单化的说,尽量让老娘能听懂。
这话,果然成功的吓到了李芸莲,她眼里的亮光暗了下去,咬牙说道:“这些人就是心思坏得很!”
她当然也知道,养殖行业对“品种”有多么重视了。
去年,他们家就是养殖了某某猪种的二代崽,喂大了再产崽就是第三代,不管是卖猪仔还是猪肉,价格会比普通猪肉要高,因为这个品种的肉质好。
可惜,去年他们也经营不好,人累脱一层皮,最终也只是保了个本。
想到别人竟然是要来打自家鸡种的主意,李芸莲可太生气了。
周恒安慰她:“妈,我又没答应,不用太生气。你想啊,他们来打我们的主意,那证明我们家的鸡好啊!对不对?不好他也肯定不会来。那我们的鸡好,就不用愁销售了。”
倒也是这个理儿。
李芸莲安下了心。
还幸好是儿子接的电话啊,没被人骗。要是他们自己,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和儿子稍微聊了一阵,她也知道自己其实帮不上太多忙,便说道:“那你就忙你的事情吧,我再去干点活。”
她所能做的,也就是些她熟悉的活儿,以及从伙食上多照顾儿子了。
她之所以来找儿子聊聊,也只不过是想借故多亲近。
她和当父亲的不一样,周发强平时话不多,即使关心孩子,也很少会说什么。
……
周恒想了好几个名字,最终觉得“周氏养殖场”这个名字不错,简单,好记,易懂,品牌就直接“周氏”好了。
“周氏鸡”、“周氏鱼”等等,全部沿用一个品牌商标,多了不好记。
以后,人们只要听到“周氏”这个品牌名称,就能想到他家是卖什么产品,最好是能做到这样。
还是那句话,虽然有难度,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但是他会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但他也不用过于发愁,目前的鸡还是鸡崽,准备工作可以提前做,时间上非常宽裕。
不过也不宜过早宣传,因为哪怕现在开始铺天盖地的宣传,但没有产品可卖,等于就是在做无用功。
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新鲜事情发生,导致人们忘性大,花大成本宣传了,产品却没面市,过不久人们就忘记了。
等鸡长大了再开始大力推广,可以一蹴而就。
就注册品牌商标来说,可以自己去国家商标局去申请,也可以委托有代办资格的公司代办。为了省去跑来跑去的麻烦,再加上别人比较熟悉这些流程,周恒就直接委托人办理了。
他在网上物色了一家,看风评都还不错,于是跟人聊了一下,填了一张意向表传过去。
这可不是一天就可以办到的事情,各种审核旷日持久,现在只是刚开个头。
说到这些,倒有个比较有趣的事情。小米当初申请品牌名称的时候,也怕日后有人假冒,所以他除了申请“小米”这个商标外,大米、白米、红米等等类似的名字,全都给一下注册了。
周恒也跟着相应的多申请了几个。管他的,反正办理这些东西的花费不多,却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何乐不为呢?
办了这些,又有人打电话进来。
是上次联系做木船的那个人,这还没几天啊,怎么就打电话过来了?是不是做船有什么问题?
周恒立即接了电话,却听到对方说道:“周先生,你订的木船,我们给你赶制出来了,请问你哪天有时间在家,方便收货呢?”
“这就做好了?”周恒很惊讶,因为网上注明的生产周期是两周。
动辄几万几十万一条船,他们一般不会准备现货,而只会把原材料给准备好,即时下单,即时生产。
对方哈哈一笑,说道:“嗯,最近是淡季,订货量少,师傅们活不多,很多人共同完成一条船,所以做得快些。”
想想也是不容易,他们没订单的日子,肯定会想多接些订单吧。
可惜周恒这里暂时没这方面的需求,不会搞观光船,就不会有大量的订单。
周恒回复对方,这几天都会在家里,什么时候发过来都行,他会在家等着。
挂完电话,周恒起身又去拿了一瓣西瓜,又吃了起来。
冰了一阵后,这西瓜仿佛更甜了。
农村的瓜好吃不值钱啊!
老刘家今年西瓜收了上万斤,但这只是小规模的种植而已,比不了人家大面积的。
小规模种的话,如果种的农户还少,总量不多,那收购商也不愿意特地开车来买。这也是个矛盾。
如果他自己一趟趟往镇上拉着卖,那倒是可以卖出高点的价格,但那至少得需要一个年轻人才行,而且镇上的容货率也是有限的,能卖多少呢?
其实,周恒觉得,如果村里办上了民宿,如果生意好的话,这些西瓜可能不需要走外地销售了,直接就可以消化掉,给变成现金收入。
除了西瓜,还有很多蔬菜、水果也是一样的。
唉,难道自己真的要起这个头?周恒表示很无奈。
自己又没当个村长,又不是村里首富,干嘛要操这个心呢?
小猫在他身后围着他转着,“喵”叫了一声。
周恒一只手将它捞起来,放在桌上,把自己的西瓜咬了一小口下来,放在手心,递过去,说道:“来,你吃不吃这个?”
小猫嗅了嗅,张开小嘴就咬去,嗒嗒嗒的吃起来。
小家伙吃东西很秀气,小口小口的细嚼慢咽,看着文静又乖巧,吃完了还舔舔脸,再舔舔爪子,很爱干净。
它的脖子上还戴着一根领结,中间有个蝴蝶结,下面垂着一只金色的小铃铛,这还是上次江晓萱她们给它戴上的。
可是她们也走了,周恒自己也不会取,想着反正戴着也挺好看的,也就没管它。
小铃铛很小,几乎没什么声音,也就是个好看。
这小猫也很逗,每次周恒喂它时,都是在饭里倒点米汤,再倒点鱼汤什么的进去,把这些用筷子搅一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