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底,这些小鸡还没开始宣传呢。
看了一阵,周恒父母下山去了。
周恒和江晓萱走在后面,黎丽说道:“周大老板,明天老胡的几个朋友们要来,你想见见他们吗?”
就是上次说的,有市艺术协会的朋友们要过来采采风什么的,主要也是为了跟胡金华交流交流。
这些天,他们也看到了胡金华发给他们的作品图片,很感兴趣,于是几个人约到了一起,决定明天来。
这里面虽然没有周恒什么事情,他要是忙的话,就去忙自己的,不用管这茬。当然,如果他有兴趣,想看看的话,也可以一起的。
周恒说道:“行啊,我反正也没什么事情。事情都让她做了。”
他指了指江晓萱,拍视频的事情,后期完全用不上他,除了有些特定视频,需要他参与一下,比如捉一只野兔协助拍摄、与大黄狗嬉戏、召唤沙雕来等等。
除了这些,基本上别的活就是江晓萱干的。
黎丽嫌弃的摆摆手:“口区!知道了知道了!那明天他们大概十点多钟来,我们到时候叫你啊!”
周恒得瑟笑着点头:“不用叫,我就在家等着,明天看着晒花生,不出去。”
然后扭头问江晓萱:“明天你也来啊。反正都有一期存稿视频了,休息一天没事的。”
江晓萱有点难做决断,皱眉说道:“我倒想玩呢,可还有几个后期已经可以做了。”
这几天,她拍视频很积极,几乎天天跑出去找题材,所以倒堆积了一些素材没有做后期。
周恒说道:“不着急,就当明天放一天假,没必要那么紧张。”
现在并非宣传的关键期,所以更新不用那么频繁,休息一天两天没关系的。他也不是榨取员工剩余价值的地主黄世仁。
江晓萱仍是顾虑重重:“可是……”
“别可是了,这事儿听我的,我说休息就休息,就这么决定了。”周恒故意拿腔拿调的说道。
果不其然,两个女孩子都给逗笑了。
黎丽直接怼他:“哟,明总裁啊!幸会幸会!”
周恒也笑了。
既然明天有客人来,那胡金华今晚就得早点休息。
其实一夜半夜的不守,问题不大,一来是山上现在都建了围栏,二来是鸡舍建得比较稳妥,窗上都有铁网,既保证通风,又保证天敌什么的进不来。
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现在时间还早,周恒提议:“我们在这里搞点烧烤吧,我看今晚的星星还挺不错的。”
现在是下弦月了,月亮像个钩子挂在天上,所以星星很多。
尤其山上这时候风很大,很凉爽,来点烧烤赏赏星,真的很应景。
这提议一出,立即得到了几个人的赞同。
周恒和江晓萱下去准备食材。
李芸莲见他们在忙乎,便问道:“要不要我给你们炒几个小菜,做点夜宵?”
一般来说,他们平时都睡得早,不熬夜,所以不太经常吃宵夜。不过看他们今晚兴致挺高,都到厨房去找吃的了,所以她就这么问。
周恒说道:“妈,今晚你就尝尝我们给你做的宵夜吧,不用你动手。”
然后喊在看电视的周发强:“爸,你也上来一起吃个烧烤吧。”
“嘿嘿,我不去了,你们吃就好了。”周发强回过头,笑道。
儿子的聚会,他这个年纪就不太想掺和了,有几个年轻人愿意有长辈在的?不过嘛,儿子邀请他,这让他很高兴。
村里好几家,父子经常吵架,打起来的都有,像他们这样的关系,他还是很满足的。
周恒硬拉上他:“爸,现在不是多忙,一起吃个宵夜没关系的,又没个外人。”
然后又拿上几瓶啤酒,有肉无酒,岂不无趣。
东西正有点多,再加上杯子什么的,他和江晓萱都拿不下,于是父母也只好帮忙拿了。
江晓萱亲呢的搂着李芸莲的胳膊,说道:“阿姨,我们一起走吧。”
李芸莲真是乐得合不拢嘴,想起了什么,扭回头招呼老伴:“你洗几个皮蛋带上来。”
他们这里都兴自家做皮蛋,用鸡蛋或者鸭蛋都可以,用生石灰、碱再加点东西做成的,味道很好。
一般来说,皮蛋要三个月才能吃,所以,这些还是周恒回来之前就做好了的,先前已经吃过一些,味道很好。
上次为了款待爱德华,也洗了几个凉拌了招待他的,起初他也坚持不肯品尝,不过吃了之后,也觉得还可以。
那天做的是凉拌皮蛋豆腐,口味很丰富,各种调料的香味,掩盖了他们不喜欢的皮蛋碱味,所以吃起来就容易接受多了。
想着今天是吃烧烤,恐怕会上火什么的,所以李芸莲让老伴去弄几个来。
而且吃腻肉了,来点这个清淡点的换换口味,挺好。
周恒拍老娘马屁:“老妈想得真周到!”
李芸莲感觉现在很幸福,真是再幸福没有了。
想想以前儿子不在家的日子,再看看现在,她觉得自己别无所求。
上了山后,先准备食材,照例是江晓萱先动手,周恒帮着打下手。
而胡金华和黎丽,就什么都做不了了,完全等饭。
周恒父母倒是不肯闲着,帮忙垒个灶台生个火之类的。
他们在一个比较空旷的地方,用几块大石头,垒起了一个简易的灶来,捡点枯枝烂叶堆着,随时预备生火。
周恒因为这段时间要拍视频,所以配合着买了个铁网烧烤架,现在用起来正好。
每次野外美食来点烧烤之类的,为了追求丰富节目效果,不是在石头块上烤,就是用荷叶加泥裹起来,埋地里烤,不一而足。
至于食材——这些天他去弄鱼虾、弄蘑菇之类的比较多,现在家里囤了不少东西,吃都吃不完。
周恒起了点心思,对江晓萱说道:“我去那边弄点柳枝吧?听说别的地方很流行柳枝烧烤,咱们也来一个?”
别的地方流行的是红柳枝,但他们这里没有,普通柳枝应该也可以吧?
反正没有毒,多尝试没问题的。
江晓萱一听,这想法不错啊!她又来了拍摄的兴致,夜间烧烤这个素材还没拍过呢!值得拍一下。
可是她的相机已经在鸡舍里了,在连夜拍小鸡破壳的视频,这会儿不能停下来啊!
她拿起手机,准备就用手机拍一下算了。反正现在的手机拍摄,也不比相机差多少了。
她设置好参数,对着周恒,说道:“开始吧。”
周恒没有想到,这也成了拍摄素材。他是一见镜头就僵,赶紧扭头向前走,不看这边。
背影的话,随便她怎么拍吧。
跟着上来的大黄狗,当然是他走一步,它跟一步了。
江晓萱跟在后面拍着,时不时把镜头移向天空,想拍点星空的极致画面,发现拍星空还是不如单反相机,也就作罢。
反正相机里以前有拍星空的视频,剪辑的时候拿过来就行了,谁知道那段视频是不是今晚的呢。
这就是剪辑师的想象力啊!
周恒去折个柳枝,被江晓萱各种要求:“你慢一点……再慢点,这个动作再来一次,对对,我从这个角度再来一条,你一会儿再折一个……”
基本上,普通折柳枝这种事情,被她各种角度、各种焦距都要拍到。
就感觉她还想拍个大片出来似的。
面对轻微质疑,江晓萱说道:“你不懂,这要拍得艺术效果、拍出意境出来,才不枉今晚的夜宵啊!”
周恒收拾好折下来的一堆柳枝,对她一竖大拇指:“你说得对!”
然后往回走去。
江晓萱依旧跟在后面拍他的北影,忍不住抿嘴一笑。
第一百五十一章 野趣小故事
看到这俩抓着一大把柳枝回来,远看就是郎才女貌,简直犹如一对璧人。
旁边还跟着一条狗。
如果不是周恒的父母在旁边,估计这时候黎丽得调侃一下:幸福的一家三口,狗,男,女。
一般来说,她比胡金华要外向一些,也爱开玩笑一些。
不过,不能开玩笑,她还是得作一下妖,开始嘴里唱起了黄梅戏: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绽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抵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李芸莲会唱这曲,但不知道黎丽为什么唱,反正也跟着哼了起来。以前看戏时,这个戏不知道看过多少遍,很喜欢这种唱腔。
江晓萱虽然不是这里的人,但这曲子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自然也是听过。
起初还没有反应过来,还觉得她们唱得很好听呢,兴致很高。直到后来,才回过味儿来,脸都有点红了。
周恒把柳枝扔给黎丽,说道:“不能让你闲着,你把这些柳枝剥出来吧,一会儿穿烧烤用。”
黎丽说道:“我在削土豆啊,谁说我闲着的?”
周发强正要过来动手,黎丽已经把柳枝给了胡金华,让他做这事儿去。
她还笑着对周发强说道:“叔,您就歇歇呗,这些活儿不用您亲自动手,您一会儿只管吃就行。”
她自己不擅长厨艺调料什么的,但可以帮着打点下手,削皮切菜之类的。
那边,江晓萱把手机放到了合适拍摄的角度,开始配制腌料。一些鱼啊、肉啊的,不腌制入味不行的。
反正不久前才吃好的晚饭,现在也不饿,不用着急,什么时候腌好都可以。
一边弄,一边安排周恒:“你把这个肉切了吧,切得稍厚一点,不然烤一烤就没了。”
周恒就在她旁边切着,但江晓萱时不时看一眼,免得切得太厚或者太薄。
那边,胡金华小声的和黎丽调侃:“这柳枝啊,古人是用来送别的,而且古代交通不发达,多走水路,所以渡口这种经常送别的地方,那柳树都是秃的,来不及长新枝,就被人折光了。”
黎丽被逗得格格笑,说道:“那我还听说,柳枝可以辟邪呢!”
李芸莲插一句嘴,说道:“桃树枝也是辟邪的,张天师就是用的桃木剑。”
黎丽刮目相看,吃惊笑道:“哎哟婶子,您不错哟!连这个都懂?您挺时髦啊!”
李芸莲受了鼓舞,也聊兴很足:“是啊,我们以前也听别人说书,很多先生讲这些鬼话的,三国、西游记、光武大帝刘秀都有人讲。”
黎丽便很有兴致的请她讲讲,她想听听看,上一辈人都是怎么讲这些故事的。估计版本肯定不同。
李芸莲给她讲了一段刘备三兄弟的事情,是个充满了玄幻色彩的故事。
说开始刘备结识了关、张二人时,因为他太穷了,老想蹭吃喝,所以总受关、张二人的嫌弃。
某一天,刘备又来到关羽家蹭吃来了,张飞也在,于是这俩想了个计谋:请刘备到院子里吃饭。
饭桌就摆在家里的水井旁边,井口上没有盖子,只铺张草席,请刘备上座。他们想让刘备掉到井里算了。
结果刘备坐上去,照样吃喝无误,完全没掉下去,关、张二人吓得不轻,心想这是有神仙相助啊,这是要成大事的人!
于是,这俩才开始对刘备刮目相看,于是有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这些乡野传说,听得胡金华与黎丽既惊艳,又有趣,和他们印象里的三国演义完全不一样,别有一番新意,都听得哈哈大笑。
这样的野趣小事,李芸莲还有很多,随便就能讲一个。
比如刘备不想在关、张二人面前失了面子,总是说他家也很有钱,还指着自家的一个装着泥巴的坛子说:这里面全都是黄金,我天天装穷,就是怕别人找我借钱。
结果关、张二人肯定不信啊,就找个机会偷偷去看,然后果真看到了一整坛子的黄金!
神仙相助无疑了。
把这二人治得服服帖帖。
像这些传说,估计不知流行了几百年,反正以前的人喜欢听带点玄幻的故事,这样就感觉刘备真的受命于天一样,占着大义的一方。
反正有人爱传、有人看听,挺好的。
这些周恒不知道听过多少次的野趣,胡金华和黎丽听得津津有味,时而哈哈大笑,觉得太有意思了。
那边江晓萱一句都听不懂,周恒还得给她翻译,然后也把她逗得不行。
等肉都腌得差不多了,要开始准备穿串烧烤了。
那边胡金华剥的柳树枝,也已经弄好,随时可以使用。穿肉这种小事情,他们都可以帮手了。
这边周发强看这形势,不用人说,已经开始生火了。
生火烧柴是他的拿手活,毕竟干了一辈子的。生好火,然后把铁网烧烤盘放上去,就可以放肉上来烤了。
对于烧烤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调味,真正到火上烧烤,这各人都可以操作,自己烤了自己吃,想吃几分熟就几分熟,所以就用不着谁专门来烧烤了。
本来是这么安排的,结果吃着吃着,就变成了李芸莲和江晓萱多烤一些放旁边,谁想吃就拿。
周恒本来都想自己烤烤的,于是说道:“你们这样啊,会让我变懒的。”
然后直接拿起来就吃。
照例他和胡金华喝啤酒,其余的人喝水或者果汁。果汁就是家里的葡萄或者梨子榨的汁。
家里以前有一个豆浆机,也可以榨汁用,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买什么电器时,人家送的。
好像是洗衣机?
周恒已经忘记了。
而且这些比较新的电器,老娘连盒子都没有拆,一次都没有使用过,每次盒子上积灰了,她还给擦得干干净净的,然后束之高阁。
周恒让她使用,她说不会用,怕用坏了,想等他将来结婚时再拿出来,那就还是新的——家里有很多这样的小电器。
比如小火锅啊,吹风啊,电磁炉啊等等。
于是,他这次回来了,把这些东西全翻出来使用。
周恒和胡金华碰了一杯,两个人互相劝着喝了,然后聊聊明天他那个艺术协会来人的事情。
其实本省还是很有木雕风格的,以前在木雕界,还曾比较有一席之地的。但是似乎那个年代一过,就很多东西都断代了。
现在广为称道的木雕派系,也就那几个,作品值钱的估计也就那些。
但就算是他们,也存在着传承人缺失的问题,何况他们这小派系的呢!
他们省的木雕艺术,虽然早已申遗了,但依然不是太受重视。也就是本行业内部的一些人,自娱自乐而已。
或许有些能将作品卖出高价的老师傅,但人到了那个份上后,偏偏所雕出来的作品,已经不舍得卖钱了,全都自己留起来。
比如有些作品,几年、十几年才出一个,而一些六七十岁的木雕大师们,早已过了看钱的年纪。
总之来说,像胡金华这么年轻、对木雕这么有领悟和创造力的,他们还是比较珍视,所以约着一起过来看看。
周恒问胡金华:“老胡啊,你以后有什么打算?要不就去省城找个地方,开个工作室?”
胡金华皱着眉,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协会有个姓黄的老头,德高艺重,还曾在大城市干了二十多年,现在回来了,在省城里开个店,挂出来的招牌都没人认识。”
黎丽随即从她手机里,找出一个视频,递给周恒,说道:“你看看,就是这个。”
周恒接过来一看,店招就是用木雕的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代表着他们那一派系的名称,但店面大概就跟普通卖包子早点的铺面一样,不太大,里面堆满了各种木料。
老师傅把工具拿到店门口来操作,以此来吸引过路的人,但任凭他雕得多好看,依旧没有多少人伫足,引不起注意。
生意基本上都是靠老客户互相介绍。
所以,胡金华的意思是说,像那样的老师傅,还有一身名头的,在省城想干出一番名堂,都不容易。
何况是他呢。
像胡金华这样的,去大城市找工作,无非是进家具厂帮人雕一下屏风、电视墙之类的物件,年轻时工资应该还是可观。
但是那些老师傅们,都不建议他去那些地方,怕误了他的才气,失去他的创造力。
老师傅们看问题,和年轻人不一样,年轻人基本上都是说:管他那么多,赚到钱就行了;但他们比较看重胡金华的创造力,怕他就此埋没,泯然于众。
实际上,有一个脾气固执倔强的老师傅,今年65岁了,依然坚持全部手工雕刻,他认为机械雕刻完全无法达到他想到的意境。
谁都知道电动雕刻又快又方便,所以像这样与时代对抗的,估计也只有一些老艺术家了。
周恒自然是也无法替他拿主意的,全凭他自己怎么想,只是说道:“你不要担心我这里需要人养鸡,所以老替我着想,你不要顾虑我这里。”
:。:
第一百五十二章 黑山羊
喝着吃着,扯下来的柳枝烧烤签顺手就往火堆里一扔,连垃圾都不产生。
吃喝完,差不多十来点钟的样子,这真是有点晚了,周恒一家子收拾东西下去,准备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