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应台垂手不语,这种重大决策不是他所能置喙的,静静听着,没想到李青还是注意到他,开口问道:“龙大人可有什么建议”?
考虑一会,龙应台说道:“主公如此划分的确方便治理,广州类比中原大州,交州多蛮夷,需要军队镇压,要有得力大将镇守才行”。
李青赞许的看了龙应台一眼,此人倒也心灵通透,点头说道:“交州多蛮夷,迁民融合为重中之重,合浦太守孙良可为刺史,交州为起家之地,非得力之人不得担任,家父李庆可为广州刺史”。
燕正谊问道:“那交州镇守大将选谁合适?按理说武蕴藉将军最合适,但他责任似乎不能久镇交州”?
这话问道点子上,交州镇守大将既要中心又要心狠手辣,否则不足以镇压蛮族反叛。
李青仔细想了片刻,手下大将都要跟随入中原,哪还有其他人,苦笑道:“此事过段时间再说吧,你先准备交州二分事项吧”。
燕正谊点头,行政都要重新划分,工作量可不小。
李青见看龙应台有些欲言又止,好奇道:“龙县令似乎有话要说,你也是跟随我起家的老人了,有什么话直接说就是”。
龙应台咬了咬牙狠下心来说道:“龙川县名字来历主公可知道“”?
这事李青在担任龙川主簿时就有听闻,说四十年前有青龙掉落,因此改名龙川县,很多地方都有这种传传说,大多是牵强附会之语,莫非这里面有什么隐情不成?
“在臣年幼时就听家母说起过一件离奇之事,本以为是虚言,只是最近一直梦中见到一条青龙请求引见主公,这才发现此事所言非虚”
随后龙应台把他家与青龙之间离奇故事一一说来,原来那青龙是应东海亿万生灵气运而生的东海龙君,因擅自参与争龙与长河龙君相斗双双陨落,残魂游荡到龙川,被家母收留,龙君感念其母恩德,认其为母,改名龙应游。
近期青龙感受到天地变化,想让龙应台帮忙游说李青,请求册封他为南海龙王,此事办成后他必庇佑交州风调雨顺。
听到涉及神灵李青脸上露出郑重之色,沉思片刻道:“此事非同小可,等我思量片刻再做决定,你且先下去吧”。
“是”
龙应台期待的望了李青一眼,缓缓退去。
等他走后,燕正谊杀气腾腾的说道:“这青龙好大的单子,竟敢把注意打到主公身上”。
人道气运对神灵助益甚大,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神灵转世争龙,但诓骗李青用人道气运助他重返神位,其中恶意不言而喻。
如果是普通反贼或者潜龙可能不知其中底细,他们如何不知?
自古道门和神灵都特别热衷于朝廷册封,但也要分情况,向支持青龙重返神位所需气运无可估量,别说他刚刚起步,就算已经统一交州也会被抽干气运。
君不见历朝历代凡是册封某一教派为国教后都会转而衰落,这是抽取气运太过之故,青龙此举可谓用心险恶。
李青冷笑:“此事暂且不用理会,等时机成熟我自会让他赔了夫人又折兵,甚至终身为奴为仆来为他的恶意赎罪”。
想算计他,真是可笑,正在愤怒时,另一边一队兵马在亲兵引领下正往这边赶来。
领头将领在一丈外跪地行礼道:“臣南海驻防军副将卫兴昌拜见主公”。
“哦,原来是你”
李青打量着卫兴昌,此人原本是南岭山贼,被俘后为了活命引诱大当家与徐老虎火拼,后因功提升为副队正,现在已经做到副将了。
卫兴昌没想到主公还记得他,心中很是火热,只是他本为山贼出身,又有背主之名,主公究竟会如何看他?心中有些惴惴不安。
“你也算跟随起家的老将了,我听扶玉龙谈过你,说你作战勇猛,是难得地将才”
李青看着卫兴昌若有似似,此人虽有能力,但手段太过狠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根据田伯远搜集的情报,此人在攻打蛮族时经常行屠族之事,为很多人所不耻,在军中备受排挤。
“对了,这次征服这个部落所为何事”
卫兴昌的李青夸赞心中感动,同僚的排挤鄙夷他如何不知,只是他背着叛主名声如不这样做如何生存,只有表现出凶狠以免才能令打他注意之人胆寒。
恭敬道:“山越一族在水中生活蛮族众多,龙川蛮夷虽然没有反抗之心,但其他郡县就不好说了,末将打算征服他们以他们组件一直水军,今后海边蛮夷叛乱也方便剿灭”。
说完心中忐忑,这都是他所思所想,究竟会不会犯主公忌讳还真不好说。
“好”
李青赞叹道,他一直想组建水军,只是没找到机会,卫兴昌能想到用蛮兵组建水兵这个注意他如何不兴奋。
当即说道:“你立刻放下手头一切事物,征招大船训练水军,我会让将军府各司全力配合,我要你一个月内打造出一直可战之水军”。
“是”
卫兴昌感觉一股热血涌上心头,他不怕苦也不怕累,就怕没有机会。
正在他们这边商量水军训练之事时,交趾大战越发惨烈起来。
山越蛮夷围城以数月,城中百姓众多,更有为避难逃入城中的百姓,城中储存粮草眼看就要用尽,交州刺史何永安急的头发都花白不少。
“苏玉成,你一定要成功啊,满城百姓姓名可就交到你手中了”
第109章 交州刺史
“老爷,外边风大,小心着凉”
管家悄悄走来,心疼的说道,他是刺史家中老人,跟随何永安从京城到荆州一直到荒凉的交州,忠心耿耿,家事都是他来打理。
何永安望着须发花白的老人,叹了口气,一转眼来到交州已经十年时间,从刚来的六十万户一直到今天过百万,也算为自己积了阴德,可以说是问心无愧了。
本来以他的功绩这任结束就可以调回京城担任一部尚书,甚至入阁都有可能,可惜,蛮庭造反把一切都毁了。
“也好,天下大乱,调回京城同样是困兽”
何永安已经不知道最近叹息了多少次,世事难料,他现在只希望能安稳卸任返回家乡就好。
“让亲兵准备下,我再去粮仓看看”
三天前城中已经开始限制口粮,城内赈灾粮食已经开始停了,听说已经有人饿死,为今之计只能尽量保证军粮供应了。
“报,城外蛮军晚上偷袭,”
有亲兵送来最新战报,何永安不敢怠慢,在家丁辅助下穿戴好盔甲前往城们,蛮庭围困日久越发焦急,近期攻城越发频繁起来。
在亲兵护持下登上城墙,远远看着前方蛮兵攻城,攻城梯架在城墙,城外蛮兵悍不畏死往上攀爬着,官兵也在拼命把雷石滚木推下去。
“连将军,现在情况如何了?”
连山,交州司马,负责全州兵马调动,此时战事就是他负责,见刺史老大人起来,急忙过来迎接。
“还在僵持,他们打了那么多次还不是被我们赶出去,这次看情况也坚持不了多久”
其他的话他没说何永安也清楚,双方都已达到极限,别看城外将近十万蛮兵围困,人吃马嚼,所耗费资源无可估量。
蛮族本就物资匮乏,等粮草消耗殆尽想不退都难,但城内情况同样如此。
攻城之战从来不是那么简单,围上一年半载都属平常,交州更是难得的巨城,修建之初就考虑到这种情况,为的就是防备蛮夷。
“报,城外蛮兵阵型混乱了,好像有啸营的迹象”
“什么”
何永安和连山急忙往远处看去,蛮兵攻城节奏的确变得紊乱,后方阵营也是混乱不堪,后方一乱前方攻势自然减缓。
“不像是啸营,反而更像是后方遭受攻击”连山狐疑不定。
何永安也是疑惑不解,如果真有援军也不会从那个方向来,州城临海而建,东南方向正是大海,海上风急浪高,怎会有援军。
如果是李青的军队,恐怕也会从北方而来,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很快,从东南方向杀来一支骑兵,蛮兵被骑兵冲击着阵型混乱,紧接骑兵之后的是铺天盖地的步卒,潮水般往中军冲去。
“是李青的飞马军”
连山眼前一亮,当初李青占据南海郡,他就想领军出征剿灭反叛,最终刺史府没有筹措足够粮草才拖到现在。
可李青实力也打听清楚,自称平蛮将军,建立金乌、玉兔两军,更是组建交州唯一一支骑兵飞马军,从几次战报来看,这只骑兵还真被练成。
“传我命令,杀出去,复仇”
连山抽出配剑怒吼一声,城内守军在各级军官带领下打开城们杀出去接应,两支大军相向而攻,很快汇合到一起。
蛮军本就因为突然多出的援军陷入混乱,最后又被城内守军一冲终于支撑不住,将近半年围城紧张情绪彻底崩溃,四散而逃。
“跪地免死”
官兵开始用蛮语喊着受降的话,这种本族语言最能打动他们内心,蛮兵们彻底崩溃,开始跪地投降,溃兵、降兵、逃兵混织到一起。
“痛快”
连山从未感到如此痛快,将近半年地压抑情绪彻底释放,开始率军追击逃散之敌,望着哭爹喊娘的蛮兵夺命而逃,追击的更紧了。
“快,进城”
在连山追击残敌时历元龙带领大军进入城内,迅速控制城墙、粮仓、兵库等重要地点,甚至刺史府也有重兵把手。
李青紧随其后开始进城,城防已经接管,里面的官员见进城的大军不是交州守军便知大事不妙,他们中计了。
可惜一切都晚了,连山就算现在进城也于事无补,何永安带领交州刺史府属官在刺史府前迎接李青。
有属官捧来一盘黄土和一盘黄册送给李青,代表着交州土地和人口,从今往后交州就正式交给李青负责。
“恭喜李将军”
何永安强挤笑容拱手道喜,交州城内官员都是神色黯然,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这些人还不知道李青要如何对待他们。
接过黄土和黄册递给亲兵,李青在何永安引领下来到刺史公堂,他当仁不让的坐上主位,随手翻着公案上的刺史公文。
何永安喝着茶沉默不语,他也想通了,无官一身轻,以目前天下局势,他就算此时不退,将来改朝换代也得受一番折腾,何苦呢。
但愿李青能让他平安回乡吧。
李青丢下公文望着大家说道:“何大人深明大义,让交州百姓免受刀兵之灾”打量众人表情变化后继续说道:“诸位大才,暂时原先级别不变,等大家相交日久自然择机提拔”。
“多谢将军”
众位属官终于吃了颗定心丸,只是心中还有些疑虑,既然保留下他们,那李青手下的那些班底官员要如何安排。
李青暗笑,他如何能看不出他们的心思,以往交州职位就那么多,当然安排不了,但又分出一个广州自然是不同了。
笑眯眯说道:“有件事我要提前公布下去,我打算把南海、苍梧、合浦三郡单独分离出去命名为广州,其他地方仍然处于交州管辖”。
这个消息像是一颗炸弹在大堂中炸开,大多数人脸上都露出兴奋神色,毕竟设为两州后他们的位置算保住了,甚至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
“不知交、广两州刺史人选可确定了?”何永安好奇道,他真的很好奇李青会如何安排刺史人选。
“合浦太守孙良可为广州太守,至于交州刺史还得何老大人继续支撑一段时间”
李青在见到何永安后忽然改注意了,何永安是交州一杆大旗,如果不充分利用一番不是太可惜了吗?
第110章 蛮神苏醒
“我老了,如果不是朝廷不放人,早就乞骸骨了”
何永安直接拒绝,堂堂交州刺史变成一半面积的刺史,传出去外人怎么看,交、广两州大小官员要如何看。
这点李青早就想到,直接说道:“何大人老当益壮,此时告老还乡外人还以为我逼迫大人,这个要求我不准”。
“担任刺史就算了,如果将军还有什么用得上我这把老骨头的请尽管吩咐”
话说到这种地步何永安只得妥协,再说下去恐怕休想走出交州城,李青想用他的名望那是休想,万一中原一统,到时清算下来他的命算小,家族受牵连那可是大事。
“既然将军欣赏老大人,老大人又何必推辞,莫非看不起将军不成“
何永安望着出言反驳之人,脸色发青,浑身颤抖。
原先大权在握时此人极尽吹捧之能事,现在一朝失势立刻反咬一口,向着新主人摇尾乞怜,他看都没看此人一样,这种人表面上是踩他捧李青,其实这种人谁又能看得上。
李青冷眼旁观,这种人初期还是很有用的,最起码能引导氛围。
“主公平定交州,征服蛮夷,实乃千年难比的功勋,区区镇南将军位分已经不足以彰显功劳,臣请主公称王,正名位,立尊卑”又有官员谄笑着站起来说道。
这话顿时一出,一众官员眼前一亮,自古功劳除了辅佐争龙就是拥戴之功,眼下李青老臣不在,他们劝进正是时候。
“交州自古未有主公这等功业,臣请主公称王”
“臣附议”
“臣附议”
这时哪有人敢反对,不怕性命不报吗?无论情愿还是不情愿,都站出来全进。
李青沉吟不语,大势所趋,他的确不能再以镇南将军名义统治交州,历来起事名号最重,名不正则言不顺。
“小子何德何能,如何能但此大人,交州之主还是另选贤能,原交州刺史何永安治政交州十年,德高望重,我愿让贤何大人”
何永安脸色大变,没想到李青来这一手,虽说上位讲究三辞三让,可这种时候把他给拖出来那是把他往火上烤啊。
腾地一下站起身来,躬身说道:“臣老朽,愿扶保将军登大位”。
“唉”
李青叹息道:“既然诸位爱卿诚心推荐,青虽年幼,德望不足,也只能勉力为之,至于称号就由诸位爱卿商议,进位大典就由何大人操办如何”?
何永安只得苦笑,看来他想逃也逃不掉了,答应下来。
因要筹备大典,此次会议就到此结束,当然,大多数人是满意的,双方得到政治上默契,也算出入融入李青集团。
李青缓步朝着内宅走去,田伯远已经仔细检查过,原先刺史何永安一应物品、家丁、侍女全部还给何永安,卧室已经重新收拾出来。
“主公,已经检查过了,所有潜在危险已经清理出去”田伯远低声说道。
李青点头,随着势力增大,各种章程也完善起来,他每一步都有人提前安排,尤其是随身服侍和住所,更是重中之重。
来到客厅,侍女端来茶水,李青赐座田伯远。
“派往京城、益州、荆州、扬州四地的探子现在如何力?”
在南海郡时李青已经着手往其他各州排除密探,间谍的重要性他是知道的,要早安排自然越好,相应的,交州虽偏僻,绝对也有其他势力的探子。
田伯远有些紧张道:“派往各州的探子目前尚未传来太多有用的消息,交州其他势力探子已经初步有了眉目,正在收
“有点慢了”
李青语气转冷,马上就要出交州作战,目前还是两眼一抹黑,实在太过荒唐,田伯远有玩忽职守嫌疑啊。
“臣死罪”
田伯远惶恐不安,他本是司狱出身,审案、对内侦查还算在行,可论军情刺探,还是第一次做,选出的精英到其他州根本刺探不了多少情报。
“你派出的探子不要想着侦查到多大的情报,只要关注各地粮食、生铁价格变化,各方势力动向就行,有这些自然能分析出大致动向”
李青抚额说道,这些东西他也是第一次做,田伯远更是不懂,这点上他也有一些责任,只得把前世看的谍战片经验总结一番一股脑传授给他。
他有些希望道门辅助了,各地道观都是道门密探,受过专业训练,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传达过去,可惜,交州偏远,道门势力也不强,自没有大派存在。
“臣该死,立刻下去准备”
田伯远听完李青讲授后茅塞顿开,心中对主公万分敬佩,主公不过十七岁,这些究竟是如何知道的,莫非真是天授不成。
正要告辞离去,忽然想到什么,说道:“自从到达交州,臣已经按照吩咐调集好手偷袭蛮庭,除随军在外的圣女姬夜外,蛮庭之人全被诛杀”。
李青大喜,蛮族本来一盘散沙,就是由于有蛮庭存在才对官府造成威胁,只要蛮庭不在蛮族今后不足为虑。
满意道:“这点你做的不错,功劳我记下了”。
“谢主公”
田伯远道谢,缓缓退下。
炙山,蛮族圣山,传闻为蛮神沉眠之所。
山下一个小部落中,二百对名祭祀神色惊慌,愁容满面地坐在地上,中间则是浑身鲜血的圣女。
当他们好不容易拜托官兵追捕逃到此地后,惊恐的发现蛮庭已经不存在了,所有祭祀被官兵杀绝,蛮庭数千人除了他们这些随军出征人员满门死绝。
“啊疼”
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