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轮回开端-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
    由于叛乱发生在夜间,满清军民四散奔逃,逃得漫山遍野都是,没法追杀,故而绿营军干完这一票,便立即撤退了。
    他们在叛乱发动前就已经收到命令,干完后全体往南撤离,返回盛京。
    满清鞑子吃了这么一个大亏,固然是人人憋屈,个个激愤,可这口气,他们也只能自己咽下。
    三人摆明了是受那个妖人指使,怪只怪自己当初没有对他们多加提防。
    当日三人回去后,自然会被济尔哈朗等人盘问,高鹏究竟与他们说了些什么。
    三人众口一词,说高鹏想要策反他们,说服他们重投大明,但被三人拒绝,因为他们不想当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若他们先判大明,又判大清,那后世史书上会如何写他们?
    况且皇太极对他们恩重如山,封他们为恭顺王、怀顺王、智顺王,他们又怎能忘恩负义?
    故而他们当时只求高鹏杀了他们,放过他们的家人,但高鹏表示,不会杀他们,要让他们亲眼看着,他是怎样复兴大明,让他们悔恨终生。
    三人说得是声泪俱下,合情合理,甚至要以死明志,这一番表演,加上这十年来三人的确为大清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所以济尔哈朗等人相信了他们。
    因为他们认为,像高鹏这样的人,定然十分自负,根本不会把他们这些凡人放在眼里,杀不杀无所谓,所以要让他们活着看到他复兴大明,证明三人当初的选择大错特错,也是大有可能的。
    结果偏偏,这三个家伙还就是那种反复无常的小人,他们已经背上了叛国投敌,大汉奸的罪名,对声明真心已经无所谓。
    就算没有高鹏,原史中康熙时,他们三藩依然还是发动了叛乱,所以济尔哈朗等人这一失算,就给满清军民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兵力缩水一半,百姓死了四分之一,死的还大多是青壮,因为绿营叛乱,肆意杀人时,青壮们总是要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家人、女人和孩子,他们不死谁死?
    当绿营军带着大量物资回到盛京时,虽无人夹道相迎,也没有受到英雄般的待遇,但好歹高鹏还是亲自接见了他们。
    高鹏一番演讲,说得绿营将士们个个热泪盈眶,所有人当场拔出佩刀,将头上的鼠尾辫割掉,干脆利落的给自己刮了个秃头,他们要让头发重新长出来。
    至此,绿营军彻底归心,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三人亦当场对高鹏表示效忠。
    他们本是关宁铁骑,战斗力比禁军可强得多,且在鞑子麾下时,时常南征北战,士兵皆为百战老卒,高鹏打算派他们去打李自成张献忠叛军,算是戴罪立功,用叛军的鲜血,来洗刷他们身上的耻辱。
    三人自无异议,要是高鹏真的就这样轻易接纳了他们,他们反而要担心项上人头。
    一个月后,崇祯从山东调集了二十万卫军赶赴辽东,分别镇守盛京、辽阳、宁远、锦州、盘锦、山海关等地。
    而吴三桂与反正的尚可喜三人,则会跟着高鹏回京,略作休整后,兵发襄阳武昌等地,讨伐不臣。
    尚可喜三人及其麾下士兵全部被编入吴三桂麾下,他们当初本就同为毛文龙部下,互相之间有一份袍泽之情,三人也稍感安心。
    而吴三桂经此一事,可谓手握重兵,权势大增,但他很清楚这一切是谁给他的,故而在他心里,高鹏的地位比崇祯这个皇帝还要高。
    高鹏班师回朝,受到了隆重的迎接,崇祯通过皇榜将高鹏的功绩昭告天下,他俨然已经成为真正的民族英雄,可不是袁崇焕那种伪民族英雄。
    与袁崇焕及周延儒的空口大话不同,这次崇祯是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的。
    高鹏出征时所耗钱粮可谓极其稀少,然而他却带回了大明数年的财政收入,大大充盈了国库。
    那时原本国库一年财政收入不过两百余万两,张居正改革后提升到四百万两。
    而高鹏带回来的财货,光黄金白银的数额就已经是五六年的财政收入,绸缎布匹,牛羊骡马,再加原绿营将士抢回来的,加起来不下大明八年的财政收入,不出意外,满清的国库基本是被榨得差不多了的。
    另外就是收伏尚可喜等人,大明的军力也同样大大提升,别看他们只有六万多人,这六万人足可抵三十万禁军。
    若让这六万关宁铁骑跟三十万禁军打一仗,一败涂地的必然是禁军。
    最重要的是,满清鞑子被赶回东北苦寒之地,大明最大的威胁就此解除,没了外患,他就可以放手平定内忧,随即大刀阔斧的改革,励精图治,复兴大明。
    崇祯在何铁手的护卫下,亲自率百官出城十里相迎,这可是莫大的殊荣。
    饮罢庆功酒,崇祯与高鹏牵手归朝,大军则是被孙传庭等人带去京城大营安顿。
    随后崇祯在太庙告奠天地祖先,行那献捷献俘之礼,再之后,就是宴享功臣,论功行赏,这一连串程序走下来,天都已经黑了。
    夜,御书房。
    整个御书房中只有崇祯、高鹏、何铁手、阿九四人在场,高鹏对何铁手问道:“妹妹,进行得如何了?”
    何铁手回道:“名单上的人,已经除去六成,有两成先后辞官归隐,只剩两成在负隅顽抗,这些人大多有武林高手相助,故而进度缓慢。”
    高鹏点点头,对阿九道:“师父,你如今神功已成,且已练成燕行千里轻功与七旋斩,劳你多多帮衬着点。”
    “对东林党人,你绝不可心慈手软,要知道,原史中害得你家破人亡,他们至少占了三成‘功劳’。”
    阿九肃然点头,道:“你放心,对这些家伙,我绝不会心软。”
    “嗯,那就好。”
    崇祯看着阿九,眼中掠过一抹欣喜之色,没想到女儿如此争气,短短两个月,武功竟已不在何铁手之下,真是朕的好女儿啊!

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太师府中的笑声
    从皇宫出来,阿九也跟着高鹏回他的太师府,一路上,何铁手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
    高鹏见状笑道:“怎么了?有什么话直说便是,难不成还有什么顾忌?”
    何铁手嘴巴瘪了瘪,带着点小委屈的道:“听说大哥的燕行千里轻功可以凌空虚度,你都没有教过我。”
    高鹏哑然失笑,合着这丫头是听说阿九得传燕行千里,她却没有,吃起干醋了,“我当什么大不了的事呢!这不是之前没时间嘛!行,回去就教你。”
    何铁手这才展颜一笑,道:“谢谢大哥。”
    阿九见此,嘴一撇,道:“大鹏,我听王进宝说,你有一门一招就能灭杀数千鞑子,轰平一座山峰的武功,叫什么如来神掌,就是如来佛祖降伏孙猴子的神通,你打算什么时候教我?”
    何铁手立马竖起了耳朵,有意无意的用眼角余光瞥着高鹏,却见高鹏翻了个白眼,道:“你说万佛朝宗啊!那个你就别想了,那一招最少要五十年以上的功力为根基,才有可能练成。”
    “那招等于是一招打出去五十年功力,自然是无坚不摧,无人可挡,以你这点功力,还是算了吧!”
    高鹏说完又奸笑道:“除非你愿意自杀,死一次,练成天蚕再变,将功力提升数倍,我就传你那一招。”
    阿九想了想修炼天蚕神功时的痛苦,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连连摆手道:“那还是算了,我自己慢慢积攒内力吧!那种痛苦,我再也不想体验第二次,更何况天蚕再变的痛苦还要加深一筹。”
    何铁手诧异的看了阿九一眼,为什么会是这个反应?什么武功那么痛苦?
    不过她没再多问,等有机会私底下再问,免得这位九公主找茬坏她好事,不知道为什么,她跟阿九就跟相性不合似的,天生就互相看不顺眼。
    而且她一直很疑惑,高鹏为什么会拜她为师,明明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傻丫头,难道大哥喜欢她,想做驸马爷?
    也不对,若是如此的话他更不应该拜她为师啊!又或者是为了权势?这更说不通,以他的能力手段,只有皇帝老儿求着他的,他又何须攀龙附凤?想不通啊想不通。
    高鹏与阿九的关系,别说何铁手,是人都想不通,若他们自己不说破,任何人都不可能想到这其中的关窍。
    回到太师府,高鹏便将燕行千里传给了何铁手,而阿九则是缠着高鹏教她别的厉害武功。
    高鹏被缠得无可奈何,灵机一动,突然奸笑道:“好,你不是想学厉害武功吗?那我教你一招,既是音波功,也是一门十分厉害的聚气之法。”
    “好啊好啊!你快教我。”阿九顿时高兴的连蹦带跳,而何铁手也跟脚下生根似的杵在一旁,绝不离开。
    “那你看好了。”高鹏走到池塘边,面对池塘,嘴一张便笑了起来。
    “呜哇……哈哈哈哈……呜哇……哈哈哈哈……呜哇……哈哈哈哈……”
    阿九脸色一紧,赶紧功聚双耳,捂住耳朵,退后了几步,这才稍感没那么震耳欲聋了,何铁手也是差不多的动作。
    便见池塘中的鱼纷纷跳了起来,水面也泛起波澜,笑得几声后,高鹏骤然推出了双掌。
    “轰轰轰……”
    池塘中那座不小的假山遭受了毁灭性打击,便似被红夷大炮轰炸过一般,变成了一堆碎石子沉入池塘。
    “……”
    高鹏那魔性……啊不,佛性的笑声,让阿九表示接受不能,光听着就是一种折磨,还让她也这样笑?疯了吗?
    相对于阿九的挑三拣四,何铁手却是荤素不忌,管他什么武功,只要能增强自身实力,她就愿意学。
    两个女人的生存环境不一样,一个从小锦衣玉食,被人保护得妥妥当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另一个却从小就生存在一个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环境之中,无时无刻不在用尽一切办法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免得变成鱼肉。
    因此两人的三观大不相同,阿九学武功,既要姿态美观,堂堂正正,又要招式精妙,实用性强,而何铁手就不管那么多了,什么卑鄙无耻,邪门歪道的她都愿意学,只要能提升实力。
    “大哥,这招真有意思,我要学我要学,你教我好不好?”何铁手语带撒娇味道的对高鹏道。
    高鹏无所谓的耸耸肩,道:“这有何难,这招最主要的就是要笑,其实不一定非要像我那样笑,但一定要笑得很开怀,笑得越开怀,威力就越大。”
    “你来试试,将真气从气海提起,顺着足少阴肾经的中注、肓俞、商曲、石关几处穴道上行,然后转向手太阴肺经的太乙、关门……当真气到达气舍穴,你就开始笑,笑啊!”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阿九睁大双眼,好奇的走到何铁手身边,看着她在那傻笑,自己也不由感觉甚是好笑。
    “再笑得开怀一点,不要压抑嘛!笑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何铁手终于放开嗓子,张口笑了开来。
    感受到从何铁手口中发出的阵阵圆环形音波,高鹏高兴不已,没想到何铁手的资质原来这么高,一次就能掌握诀窍。
    “对对对,就是这样笑,是不是感觉双掌中有大股劲力在凝聚?再笑,当觉得双掌的劲道足够凝聚后,就推出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何铁手再笑了两息,双掌对着面前地面一推……
    “轰轰轰……”
    一片轰鸣声响起,地上出现了十数个深有半寸的掌印,这威力虽然跟高鹏比起来是差远了,但好歹是练成了。
    “好,真不错,竟然一次就掌握了。”
    何铁手惊喜的看了看自己的双掌,又看看地面那十数个掌印,惊叹道:“好厉害,大哥,这一招是用来对付大群敌人的吧?”
    高鹏微笑颔首,道:“聪明,不错,这一招正是以一敌众的招式,音波功震慑敌人的同时凝聚掌力。”
    “等敌人被你的音波震得七荤八素,真气紊乱之时,刚好你掌力也凝聚得差不多,此时一掌推出,必然倒下一片。”
    高鹏说完,似笑非笑的看向阿九,嬉笑道:“怎么样师父?想学吗?”
    “……”

第十一卷 第三十九章 平叛
    在高鹏率军攻打鞑子,并等候崇祯调防的军队前去交接之时,平贼将军,太子少保左良玉率二十万大军大败张献忠,收复了武昌与汉阳。
    张献忠转战岳州、长沙、宝庆、永州等地,连战连捷,而左良玉拥兵自重,毫无精忠报国之心,守着武昌与汉阳这一亩三分地做他的土皇帝,任由张献忠肆虐湖南。
    而此刻京城的平叛大军终于准备妥当,崇祯迫不及待的派高鹏率军出征。
    这次高鹏带出京城的足有三十万大军,他的副手依然是史可法,孙传庭与张凤翔这次却没再跟随出征。
    之前是因为朝中无将,他们俩这一个兵部尚书一个兵部侍郎只好自己披挂上阵,可如今有了吴三桂尚可喜等人,自然就不必他们再出去了。
    只不过虽然有三十万大军,高鹏敢放出去单独作战的,也只有吴三桂几人的八万关宁铁骑了。
    故而这次高鹏命吴三桂率八万关宁铁骑并十万禁军,往河南攻打他的夙敌李自成,自己则亲率另外十二万大军往湖南攻张献忠,路过汉阳时,顺便夺左良玉兵权。
    这家伙不仅拥兵自重,野心勃勃,最让高鹏不能容忍的是,他袒护东林党,如今残存的许多东林党人府上蓄养的高手门客,大多受左良玉指示。
    原史中,大明灭亡,左良玉拥兵八十万,不仅不保南明,甚至阻止麾下大将投南明,谁走杀谁,病死后其子更是率八十万大军投降满清,这样的一家人,不灭了他高鹏念头都不通达。
    ……
    朝廷的反攻如火如荼展开,从京城到汉阳两千三百余里,大军进入武汉时,已是十月,李自成已经开始攻打潼关,幸得吴三桂及时赶到,在潼关即将失陷时力挽狂澜。
    李自成叛军刚刚打破关门,攻进潼关,立足未稳,便与刚刚赶到的关宁铁骑及禁军撞个正着。
    面对鞑子禁军底气不足,但面对这些连甲胄都没有的农民军,他们是一个赛一个狠,一通砍杀,李自成麾下散入关城中的农民军死伤惨重,几乎被全歼。
    唯有小部分躲进了关城内百姓家中,避过一劫,这些农民军拿起兵器就是反贼,放下兵器就是百姓,不易分辨。
    况且那时候百姓们都被那首“杀牛羊,备酒浆,打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童谣给洗脑了,都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帮助起义军。
    农民军死伤惨重,李自成的大顺军也在关宁铁骑的冲击下溃不成军,李自成大军被硬生生打出了关外。
    吴三桂留下三万禁军守关,自己带着十五万大军一路衔尾追杀,一直追过华山,方才回转。
    李自成败退渭南,六十万大军损失过半,二十万大顺军折损了四成,被他们挟裹的农民军更是折了六成。
    说到底,李自成与张献忠的性质属于流寇,根本没有正规完善的指挥系统,内部组织结构松散,各部以抢劫为目的自行其事。
    最大的问题,则是为了争取民心,实行不收税,不纳粮的方式扩张军队,没有建立完善的后勤部门和措施,所以当兵力快速增长时,这些部队的给养就成了很大的问题。
    所以他们只能抢,抢富户,抢地主老财,抢大商贾,抢一路吃一路,吃光了又抢,这样的军队,也能称之为军队?
    一旦遇到大股朝廷正规军,除了败亡,别无他途,原史中正是因为他们那抢一路吃一路的特性,所以他们进军速度特别快,因为不快不行,不快就没的吃了。
    他们甚至快到了大明在外的许多大军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攻破了京城,当然,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有居心叵测的满清鞑子在帮忙敲边鼓。
    不仅牵制了大明大量部队,还把京城周围的屏障都清除的差不多,而那时的闯军,可是多达百万之众。
    如今的话,他们的日子可没那么好过了,没了鞑子与东林党掣肘,崇祯腾出了手来,真正能打仗的军队开始对他们动手,他们自然只有节节败退的份。
    所谓兵贵神速,吴三桂只在潼关休整了一日,便继续向渭南进攻,长安明军见有机可乘,也发兵夹击李自成。
    李自成被追杀得如同丧家之犬,一路从渭南、商洛、十堰被追回襄阳,也就是他自改的所谓都城襄京,才勉强稳住脚步。
    襄阳毕竟是千古雄城,易守难攻,当初南宋便在襄阳阻挡了蒙古整整十三年,残存的八万大顺军,外加十余万农民军守城,吴三桂急切之间也攻之不下。
    所以他采用了当年蒙古人的做法,攻下樊城、丹阳、黄龙等襄阳周边地盘,使襄阳成了一座孤城,随即围而不攻。
    他们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可襄阳城中的二十余万叛军却根本没有补给可用,只能坐吃山空,李自成,已是穷途末路,败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
    在吴三桂与李自成交上手时,高鹏率领的大军也进了武汉,到达汉阳,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