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书记,我明白,可是,这样下去,今后的工作不好开展啊。”
两天后,袁自立接到了赵天然的电话。
“小袁,听说你们召开了常委会,在对口帮扶扶贫村的讨论中,有不同的见解,有这件事情吗?”
“赵市长,有这个情况,是工作中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已经统一了意见。”
“统一了意见就好,文山县班子变动比较大,你是书记,一定要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文山县这两年发展很快,势头很好,要保住成绩。”
“赵市长,您放心,我一定会注意的。”
赵天然清楚了,意味着朱国祥也知道了,袁自立感觉到很无助,若是班子调整之后,出现了一系列不和谐的因素,到时候,市委要调整文山县的班子,自己也没有话说,可是,要妥协,袁自立绝对不会同意,文山县的经济好不容易发展起来了,政策必须有连续性,袁自立不会容忍有破坏目前发展势头的情况出现,除非是他离开了文山县。
袁自立知道,调整的三人中,一定有人手里握着朱国祥交与的尚方宝剑,今后的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很多不同意见,文山县的情况,再无保密性可言。
袁自立点燃一支香烟,看着袅袅上升的烟雾出神,朱国祥为什么这么做,袁自立不清楚,也不想清楚,他想的,是今后该怎么办。
本书来自
第一百七十章 市委全会(求鲜花)
淮扬市各县市都在轰轰烈烈开展对口扶贫工作,市委组织各县市的书记县长,朱国祥和赵天然带队到各县市看了工作情况,朱国祥到了文山县,什么都没有说。
文山县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对口扶贫的效果没有其他地方耐看,做的突出的是宣施县,不少贫困村的农户,房屋修起来了,屋里粉刷一新,堂屋里面居然有了地砖,平整的水泥场坝,农户连连感谢共产党,让参观的人着实感动了一阵子。
参观结束之后,市委召开了全会。
赵天然主持全会,宣施县和房山县作为对口扶贫工作的典型,介绍了经验。看见这种阵势,袁自立知道不妙,只怕是朱国祥要借题发挥了。
接下来是半天时间的讨论,一共分为两个组,市直单位一个组,县市一个组,朱国祥、吴天宇、米宗文等领导参加县市组的讨论。讨论过程中,王海涛、王望华做了重点发言,详细介绍了本县的具体做法,听来听去,袁自立感觉到,离不开一个钱字,就是直接帮助贫困的农户修建房屋、甚至是一包到底。
袁自立和王海涛以及刘维正见面的时候,依旧是笑嘻嘻的,三人脸上看不出任何异常,不过,转身之后,他们都是迅速收拾起了笑容。杨斌有些回避袁自立,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杨斌相信,袁自立迟早会知道宣施县发生的一切。
袁自立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扶贫,不是面子工程是什么,贫困的百姓为什么贫困,有的是因为懒惰,有的是因为身体,有的是因为运气,袁自立甚至听说,在帮助部分贫困农户重新修建房屋的过程中,农民根本不动手,看着干部搬水泥、搬瓷砖,还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让帮扶的干部异常气愤,同时,有些地方已经出现矛盾,单位帮扶,农户自己不出力,白白得到了房屋,强过一般农户的房屋,那些勤劳的农户心里很不平衡,认为这样做不公平,对口扶贫带来的不全是好的影响。还有,这样帮扶,单位负担很大,很多县直单位采取了强行捐款的方式,规定了正科级多少、副科级多少,党员多少,弄得干部职工怨声载道。
有几个县,对文山县的做法表示赞同,农民积极参加修路、建水池,也是为自己服务,同时,所有的资金,都是量力而行,不摊派、不强行捐款,能够做多大的事情,就做多大的事情。
这些情况,只是私下里议论,会议上,没有人会提出来。
所有县市都发言了,文山县的发言,是廖景林说的,不是袁自立不想说,而是朱国祥点名要廖景林说,袁自立没有机会发言,廖景林的发言,主要是汇报了县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以及文山县具体的做法,没有解释原因,没有说出效果,完全是一副检讨的口气,因为文山县的对口扶贫村是淮扬市所有县市中间,数量最少的,其余县市,每个乡镇,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对口扶贫村。听到后面,袁自立脸上毫无表情,朱国祥没有要袁自立补充,袁自立也不想补充了。
讨论结束之后,朱国祥简单讲话,主要是肯定了成绩,说是对口扶贫工作刚刚开展,发展不平衡是正常的,取得好成绩的地方,要继续巩固,工作落后的地方,要迎头赶上。其余市委领导也简短讲话,没有什么实质内容。
第二天早上,朱国祥做了总结讲话,他大力表彰宣施县和房山县,要求其他县市要向他们学习,朱国祥不点名批评了某些县市,参观的时候,什么都看不见,省委和市委的要求是直接扶持贫困的农户,可是,有些地方却是在修公路、建水池,当然,能够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好事,可是,任何事情都有轻重缓急,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让贫困的农民感受到党的温暖。朱国祥最后要求,各县市要扎扎实实开展对口扶贫工作,半年以后,市委将再次组织检查,到时候,还是不能彻底改变贫困农户情况的县市,市委将点名批评,同时,对班子进行考核。
袁自立和朱国祥已经是杠上了。朱国祥的讲话,袁自立听的非常仔细,他就是想听听,朱国祥到底会说些什么,事到如今,袁自立不会想到和朱国祥调整关系,袁自立自忖没有这个能力调整好关系,因为他不知道朱国祥为什么对他有如此大的意见,当初在柳河的时候,顶头上司段金波曾经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现在的朱国祥,从各方面说,给袁自立的压力要大很多。朱国祥在讲话中提到了服从的原则,袁自立内心冷笑,他想到了县委常委会上面的争论,朱国祥居然在大会上说出来。这一切,流露出来的信息很不妙。
对口扶贫的计划,袁自立没有计划改变,在他看来,形式主义害死人,宣施县和房山县的做法,短期内,会有很好的效果,可是,消极负面的东西会慢慢涌现,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做法最终会被淘汰,而自己的做法会得到认可,现在的问题是自己还能不能支持这么长时间。
回到文山县,廖景林要求召开县委常委会,传达市委全会的精神。文山县的人代会已经召开,廖景林全票当选县长,如今,廖景林开始全面履行县长的职责,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廖景林和袁自立之间,已经就县里的某些具体的政务,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余民族和侯宇是支持廖景林的,在先后几次的常委会上面,余民族的语气依旧很激烈,有时候说话的语气,很像是在审问人的口吻,文山县的班子成员中,不少人看不惯余民族的这些做法,有些回避余民族,袁自立并没有刻意协调,可以说,文山县的班子出现了问题。
常委会如期召开。廖景林在会上通报了市委全会的情况,同时提出,文山县的对口扶贫工作,应该逐步和省委、市委的要求相一致。廖景林的口气很柔和,看来,他知道袁自立在文山县的威信,如果一味指责或者是强行要求,可能效果不理想。
廖景林的讲话,在常委会上面引发了一番议论,严格说,在常委中间,坚决支持袁自立的,只有周义海、熊开胜和张东涛。人都是想进步的,文山县的官员能够看出来,市委对袁自立不是很赏识,如果一味跟着袁自立,说不定就直接影响个人今后的发展了。处于这样的情况下,袁自立说出来的话,不一定能够得到常委大多数的赞成。
果然,关于对口扶贫的工作思路,在常委会上面引发了争执,廖景林、余民族和侯宇是要求变动工作方案的,周义海、熊开胜、张东涛是支持按照原来的方案执行的,其余的常委,都沉默不语,不表态。
事情到了这一步,袁自立实际上已经失败了。廖景林是县长,自是不用说,余民族是副书记,分管党群和农业,侯宇是常务副县长,他们所处的位置,都是非常关键的,县委书记不一定能够有绝对的权威,掌握权力,也是依靠下面一帮人,如果这几个关键的人都和袁自立背道而驰,今后的工作,可以想象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袁自立横下一条心,依旧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现在,袁自立考虑的是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而不是表面上的荣光,如果能够实实在在改变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后,文山县的老百姓会记得他袁自立的。
因为袁自立的坚持,文山县的对口扶贫工作思路没有改变。
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余民族在乡镇指导对口扶贫工作的时候,要求县直单位和乡镇要仔细理解扶贫的意义,目的是让贫困的农民尽快富裕起来。部分的乡镇,对口扶贫工作出现了波折,个别乡镇甚至开始慢慢转变工作思路,放缓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转而重点开始扶持贫困农户。
扶持个人比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轻松很多,不仅仅是投资小很多,就是工作任务,也容易很多。
袁自立发觉了这种变化。
袁自立不能硬来,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袁自立隐约知道了,余民族就是个刺头,在市检察院工作的时候,因为与检察长和分管副检察长处理不好关系,所以才离开检察院的,不知道为什么,被派到文山县担任县委副书记,袁自立愈发相信,这就是朱国祥想的办法。袁自立内心里鄙视朱国祥,文山县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这样的关键时刻,身为市委书记的朱国祥,不是想着巩固文山县的经济基础,却想着要袁自立为难。至于廖景林和侯宇,袁自立不敢妄自猜测,袁自立认为,他们到文山县,朱国祥肯定是有吩咐的,如今,宣施县和文山县之间的竞争很是激烈,论财政收入,两个县不相上下,只能是在其他方面做文章了。
袁自立对升迁暂时没有抱什么希望,市委书记朱国祥不赏识,基本上没有提拔的机会,就是工作成绩突出、能力非同一般,也没有用的。处于这样的情况下,袁自立想到的,是为老百姓办一些实事。
袁自立找到了余民族。
“余书记,关于对口扶贫工作,你有什么说的吗。”
“袁书记,我是按照省委、市委以及县委的工作要求,指导下面开展对口扶贫工作的,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可以汇报的。”
“余书记,部分乡镇开始出现了放缓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我想知道是为什么?”
“袁书记,这是县直单位和乡镇在对口扶贫工作中的一种摸索,他们按照县委的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这项工作,我认为,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创新,值得鼓励,只要他们能够做出一定的工作成绩,我想,县委应该鼓励。”
“好吧,余书记,你这么认为,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不过,你是县委副书记,如何不折不扣贯彻县委的决议,我不用提醒。”
“袁书记,谢谢你的提醒,以后,我会注意的。”
谈话不欢而散,袁自立接着找到了廖景林、侯宇分别谈话,交换意见,和廖景林的谈话,没有什么效果,廖景林和余民族的认识差不多,支持下面的动作,侯宇谨慎很多,从头至尾没有说什么话。
“老周、老熊、老张,我们好长时间没有这样聚在一起了,我感觉很累啊。”
“袁书记,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您可一定要拿出威风来,无论怎么说,您是县委书记,其他人应该围绕着您的思路来开展工作,在文山县的几年,县城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您放心,我们什么情况下都是支持您的。”
周义海的话,代表了三个人的想法。
“没有那么简单啊,如今的情况,你们是知道的,一次两次的争议是正常的,可争议太多了,就出现问题了,文山县取得目前的成绩,不容易,目前的关键,是要全力维护聚丰公司的正常运转,还有砂糖蜜桔和蔬菜大棚的事情,这几个方面,不能有任何的动摇,我感觉,廖县长似乎对这些方面也存在不同的意见,他到聚丰公司视察工作,一再强调党的领导,砂糖蜜桔发展势头良好,廖县长和余书记便想着在全县大规模推广,部分乡镇的负责人,不考虑县里的实际情况,跟着附合,蔬菜大棚也是一样,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啊。”
几个人都沉默了,文山县目前的条件,并不是外界想象的那么好,发展砂糖蜜桔和蔬菜大棚,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还有销路问题,文山县并不能保证做好这些事情,如果忽略了这些因素,一味大规模发展,文山县将被拖入到数不清的麻烦中间去。
“袁书记,您放心,这几件事情,我们和其他常委都是明白的。”
“你们不明白啊,有些人,追求的是政绩啊。”
本书来自
第一百七十一章 较量的开始(求鲜花)
还真是应了古人那句话,怕什么来什么。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廖景林提出了砂糖蜜桔和大棚蔬菜的事情。
“袁书记,我感觉各乡镇的热情积极高涨,都要求发展砂糖蜜桔和大棚蔬菜,特别是大棚蔬菜,很多乡镇对县委、县政府限制发展不满意啊。你看是不是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这个事情。”
“廖县长,关于砂糖蜜桔和大棚蔬菜的事情,县委早就有决定了,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技术支持、销路等等,今后如何发展,主要是靠市场来说话,我们县委、县政府主要是为农民提供信息,避免一窝蜂上,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件事情,我看,县政府还是多做做各乡镇的工作。”
“袁书记,我以为,农民有积极性,政府可以适当引导,无论怎么说,砂糖蜜桔和大棚蔬菜的收入,比种粮食要高很多,特别是大棚蔬菜,目前,县里的大棚蔬菜销路良好,许多的农民都想着发展,乡镇也认为这是农民致富的一条门路啊。”
“廖县长,我同意召开专题会议,将这件事情说透。”
会议如期召开,袁自立、廖景林、余民族、侯宇、周义海、熊开胜等人参加会议,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乡镇负责人和部分技术人员也参加会议。
县直单位负责人和技术人员都发言了,他们的大体意思,是不同意扩大规模,因为如今的技术力量跟不上,盲目扩大规模,很有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这个损失,是农民直接来承担的,也有部分乡镇负责人支持扩大规模。
余民族、侯宇也先后发言,他们支持扩大发展规模,认为这是让文山县农民致富的很好门路,在目前情况下,可以扩大规模。廖景林接着发言,他重复了扩大规模的观点。
袁自立用眼神制止了周义海和熊开胜。他最后讲话。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砂糖蜜桔和大棚蔬菜的发展问题,大家都知道,砂糖蜜桔和大棚蔬菜,让文山县部分农民直接受益,生活逐渐富裕起来,让农民摆脱贫困,尽早富裕起来,是我们在座所有同志的工作职责,所以,我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我将三个观点,供同志们参考,一是扩大规模问题,目前的砂糖蜜桔和大棚蔬菜,已经让县直有关部门尽了最大努力,如果扩大规模,扩大多少,能不能保证技术指导到位,我不反对扩大发展规模,可是,我们要量力而行,如果一味扩大规模,导致我们的技术指导不到位,农民遭受损失,这样的结果,是不是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如今,林业局培育了不少砂糖蜜桔幼苗,这些,都是根据文山县实际情况,准备逐步扩大规模的。二是市场问题,大家都知道,附近的县市已经开始发展大棚蔬菜,从市场的角度看,大棚蔬菜发展多了,导致市场饱和了,蔬菜卖不出去,到时候怎么办,市场不会依照我们的主观想象,物以稀为贵,多了自然不值钱了,目前,我们文山县的大棚蔬菜能够销路良好,主要是依靠各乡镇发展起来的大户,和外地商人联系,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大家可以去问问,或者是调查,看看这些大户怎么说,看看我们文山县的大棚蔬菜应不应该扩大规模。三是认识问题,我们想着文山县的农民早日脱贫致富,这是好事情,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我相信,文山县的农民一定能够在不长时间里面富裕起来,可是,我们的任何想法,都要符合实际情况,也就是说,我们要实事求是,看见什么好,就一窝蜂去发展,将会造成什么后果,我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几年前,鬃麻很值钱,农民全部都去种,结果,多了,饱和了,价格大跌,不少农民几乎倾家荡产,这样的教训,历历在目,所以,我希望同志们能够想到其他的发展门路,好好保护眼前的发展势头,不要好心办了坏事。我的意见是,大棚蔬菜维持现有的规模,砂糖蜜桔逐步发展,县委、县政府一定要控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