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场铁律-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然现象,他不能够完全统治市政府了。过年以后,李贵羽发生了很大变化,沉默了很多。
    常委的分工很快出来,袁自立按照淮扬市的格局,每个常委都有一定的经济工作任务,而全年的最重要工作,就是招商引资,这项工作,周大海负责,德阳市工业企业改制工作,田斌负责,农业农村工作,鲜仲明分管,当然,经济工作的生力军,还是市政府。
    开会以后,袁自立到个县市去转了转,今年的重点工作,还是在利都市,行政区划工作,李贵羽直接负责,利都市100多万人,应该划分为几个区了,不过,这项工作,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好,需要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利都市是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新年以后,袁自立第一次见到了马建华,马建华精神很好,不过,头发和胡子都有些长了,袁自立提醒马建华,还是要注意个人形象,工作在再忙,不要忘了理发刮胡子。
    袁自立配备了新秘书,徐先勇,32岁,西山大学毕业生,灵活,有能力,就是有些拘谨,为袁自立挑选秘书,据说过程很激烈,谁都想到袁自立身边工作,后来,还是鲜仲明拍板,才定下来的,鲜仲明曾经给袁自立打电话,袁自立完全同意鲜仲明的安排。
    袁自立遇见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收入差距问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几乎全国都存在,收入差距问题,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级别差距,乡镇和县里有差距,县里和市里有差距,市里和省里有差距,省里和中央有差距;二类是地区差距,发达地区的收入,远远高于不发达地区;三是单位差距,单位有好有一般,收入差距更大,而德阳市反映出来的,就是单位收入差距。级别差距,大家都理解,也是认可的,级别越高,收入越高,在官本位思想主导的今天,大家的潜意识里面,早就是认可级别差距的,总不能说县委书记配备了专车,普通公务员也配备专车吧,地区差距,现在人们也接受了,谁叫人家经济发达,有钱呢,好比是家庭里面,很多的子女,总是有穷有富,凭着个人能力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富裕起来,你只能自认倒霉。可是,单位差距是干部职工不能接受的,这个问题,在德阳市的反映更为突出。
    德阳市的经济不发达,属于比较贫穷的地区,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这样的问题越是突出,因为有钱有权的部门,总是能够想到办法挣钱,解决干部职工的福利,而无钱无权的单位就遭殃了,所以,干部职工的收入,差距非常大。德阳市形成这种情况,不是一天两天了,大体上说,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的差距可以达到10倍以上,一类收入的部门,大都是和金融有关的部门,比如说税务、烟草、水电等等,其次是政府中的权力部门,比如说财政、计划、交通、路管等等,再次是市委部门,经费有保证,最后就是一般部门了,最为突出的是农业、编办等部门,这种情况的形成,有好些年了,因为收入差距的拉大,越来越严重影响到干部职工的情绪,很多无钱无权的部门,口头禅就是没有钱、没有权,收入低,工作就轻松,拿不到钱,玩总是可以吧。
    袁自立已经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原因是袁自立参加了一次政协常委会,政协常委在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大家的议论非常激烈,话说的很尖锐,甚至有政协常委支出,收入差距问题长期存在下去,必然危及共产党的领导,危及政权的稳固。后来,这次政协常委会的事情,传出去了,在市直单位掀起了轩然大波,各种议论都出来了,以致于市委常委会也说到了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这个问题存在,可是,都没有解决的办法。
    袁自立非常恼火,他也没有好的办法,收入差距早就存在,全国都存在,不过是德阳市有些穷,显得特别突出,市委政府总不能让那些有钱的单位不发钱,也不能解决条件差的单位经费,这个问题,似乎是一个癌症,现在,早已经不是越穷越光荣的年代了,这个时代,已经是非常浮躁的时代,有着太多的诱惑,人们的希望,早已经超过了现实社会,面对诱惑,明明不可能达到,也要去尝试,而这一切的支撑,都是金钱。
    袁自立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专门说到了这个问题,因为没有专门的理论支撑,也没有实际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袁自立说的很谨慎,很小心,袁自立承认收入差距问题的存在,承认这种差距,严重伤害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情绪,打击了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市委市政府将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可是,目前的实际情况,还不能够解决,因为德阳市的财政不富裕,大锅里没有,完全依靠大锅的小锅小灶里面也没有多少,所以,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只能是财政有钱了,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解决问题也是相对的,只能是缩小差距,市委市政府没有能力,完全扯平单位干部职工的收入,袁自立最后承诺,解决干部职工收入的问题,将是市委市政府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请大家放心,只要德阳市经济发展了,市委市政府考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解决干部职工的收入问题,共产党就是要带领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的,袁自立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那些低收入的干部职工道歉,请他们谅解,因为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没有做好,致使大家心存怨气,并且还要克服一段时间,袁自立要求那些高收入的单位,扪心自问,多想一想,拿着这么高的收入,做了多少工作,做出了多少贡献,是不是应该自动减少一些收入了。
    袁自立的讲话,在德阳市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好些年了,没有领导关注过普通干部职工的收入问题,所有领导都认为是理所当然,都认为不是自己的问题,不闻不问,以至于干部职工的怨气越来越大,现在,袁自立关注到这个问题了,还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这个问题,不回避矛盾,承认问题的存在,实实在在,本来不是自身的原因,却承担了责任,大家不是不明白德阳市的情况,财政困难,吃饭都不宽裕,很多干部是很容易满足的,只要领导重视了,记着这件事情,总是有解决问题的时候。
    没有过多的思想教育,没有过多的宣传,德阳市的干部职工的思想和情绪有了很大的改观,上班的秩序好了很多,纪律性强了很多。部分市委领导在常委会上面提出了这一可喜的变化,袁自立并不高兴,他强调,干部职工是相信市委市政府的,是真诚的,那么,市委市政府就不能开空头支票,要实实在在做事,要尽快让德阳市的经济发展起来,只有兑现了承诺,干部职工才会更进一步相信市委市政府,否则,时间长了,没有动静,干部职工感觉受到欺骗,情绪反弹,造成的影响更大,袁自立告诫所有常委,大家现在是在走钢丝,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如果不齐心协力,最后的结果,大家都是粉身碎骨。
    德阳市的干部职工慢慢开始接受袁自立,德阳市这个地方,排外情绪是很浓厚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完全接受一位外来的领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四大家领导,袁自立是最年轻的,可是,却有着最高的威望,原因无他,袁自立说话算话,做不到的事情,坚决不说,也不要求其他人做到,袁自立曾经解释这样的做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今的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以人为本,一切事情,都需要从干部群众的利益方面去考虑,只要你将干部群众放在心里了,干部群众就会拥护你,社会在不断进步,领导的执政理念也要随着进步,否则,就会被时代和干部群众抛弃。
    袁自立的要求是很高的,田斌、周大海、周义海都是清楚的,如今,鲜仲明也是明白了,跟着袁自立做事,尽管放手去做,不要缩手缩脚,做事之前,充分考虑好,计划周密,做事的过程中,不要犹豫,鲜仲明现在的任务很重,德阳市的农村,普遍贫穷,专业合作组织的推广,有很大的难度,没有经济基础,鲜仲明在利都市试着推广,效果不好,他直接给袁自立反映了困难,袁自立完全赞同,嘱托他慢慢来,不要着急。最忙的是周大海,几乎没有适应的时间,上任不久,就到南方省去招商引资了,周大海憋足一股劲,一定要引进几个大型企业到德阳市,以前在淮扬市没有做到的事情,在德阳市实现。田斌开始在利都市推行企业改制,都是一些不死不活的企业,早已经成为财政的负担,必须要改,一段时间,田斌的办公室最为热闹,上访的,闹事的,田斌都是坦然面对,德阳市的企业改制工作,也在慢慢推开了。周义海则花大力气整顿政法队伍,政法机关,今后要为德阳市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不提高能力和素质,根本就不能够胜任。
    德阳市发生的变化,干部群众是看在眼里的,不少人感慨,德阳市来了一帮真心做事的领导,实实在在想着群众利益的领导。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德阳市的条件太差了,和淮扬市相比,不在一个档次上,尽管袁自立雄心勃勃,尽管周大海巧舌如簧,可是,工作进展很是不顺利。德阳市的交通、城市建设普遍落后,和其他地方相比,尽显劣势。这些问题,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德阳市还有最大一个问题,没有什么知名度,说起淮扬市,通过好些年的努力,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可是,没有谁知道德阳市这个地方。
    周大海第一次从南方省回来的时候,两手空空,尽管脸上有着笑容,可是,掩饰不住内心的落寞,袁自立更是着急,不能够引进厂矿,不能够引进资金,什么都无从说起,所有的计划都是空的。袁自立联系了易国军,易国军正在想办法帮着联系,可是,因为德阳市没有什么知名度,商人都非常犹豫,易国军建议袁自立试试,看能不能首先引进几个一般的企业,慢慢来,袁自立委婉拒绝了,德阳市的招商引资工作至关重要,不能够因小失大,易国军建议袁自立想办法宣传德阳市,只要德阳市的名气出去了,自然就好说一些了。袁自立和易国军都明白,要在短时间内改善基础设施,显然是不现实的,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扩大德阳市的知名度。
    袁自立安排宣传部、电视台、报社想办法扩大宣传的力度,根本没有作用,报纸卖不出去,除了德阳市所属县市看报纸,而且是党报党刊订阅任务之内的发行量,再有就是电视台,甚至德阳市的居民都不怎么看德阳电视台本地的新闻,更不用说向外地宣传了。这种宣传,就是拿到省台去,效果也不大,因为德阳市的招商引资,不是针对本省的,主要是对外的,省内的企业家,更是不会到德阳市投资。
    现实的严酷,难住了袁自立,袁自立不是神仙,遇到这样的事情,也没有辙了。袁自立和众人商议了许多的宣传办法,都一一否决了,眼看着时间慢慢过去,招商引资工作进展缓慢,袁自立是真的着急了,周大海和上次接触过的德阳市本地出去的、在南方省有所作为的商人联系了,对方勉强愿意会家乡看看,言语中,透露出对德阳市治安环境的不信任。袁自立百感交集,看来,一任政府如果不好好做事,传出去的不好的名声和影响,需要继任者花费百倍甚至千倍的气力来挽回。
    周大海依旧是热情高涨,毫不气馁,袁自立最欣赏周大海的这个特点,毅力甚至比自己都要坚韧,不会因为一时的失利,丧失信心,也不会因为一时的成功,得意忘形,看准的事情,就一定会做下去,不推卸责任。
    除了招商引资工作,其他工作都在按照常规状态往前推进,袁自立接触了田学贵几次,很精明的一个中年人,身上有霸气,也有农民的质朴、狡黠,看重实际,不是太注重身外的东西,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物。
    本书来自

第三百章 散心
    春节以后,袁自立除了到县市去转转,回省城去几次,哪里都没有去,基本上都是忙于工作,加之工作上没有大的突破,最为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整个人显得有些憔悴,秘书徐先勇跟着袁自立的时间不长,还在努力适应中,真正了解袁自立感受的,暂时只有老马了。 老马跟着袁自立时间很长了,只有这次,老马看出来了,袁自立很累,在淮扬市从来没有这么累过。老马很着急,和袁自立时间相处长了,老马和袁自立有了感情,工作上,他无法帮忙,可是,生活上,老马还是可以建议的。
    “袁书记,我建议你出去散散心,这段时间,你太累了,工作和休息要相互调节啊。”
    “唉,老马,我知道,可是,没有心情啊,工作不能向前推进,干部职工都眼睁睁看着,心里不是滋味啊,你说,我参加工作这么多年了,从来还没有遇到过这么大的难题,简直不知道从哪里着手,窝囊啊。”
    “袁书记,所以我建议你出去散散心啊,调节调节,也许会有好处的。”
    “你说的有道理,可是,出去考察有什么值得调节的地方啊,每天都是迎来送往,我看,只会更累啊。”
    “袁书记,你担任领导时间太长了,体会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心酸和乐趣了,如果是带队出去考察,肯定是没有意思的,也许比工作还要累,你不妨做一回普通百姓,跟着旅行社出去转转,看看百姓是怎么旅游和散心的啊。”
    “嗯,老马,你这个说法有道理,现在的旅游业,方兴未艾,到处都是旅行社,可以试试,也算是体察民情啊,呵呵,我们真是会给自己找理由啊。”
    “袁书记,我是看你太累了,才提出这个建议的,你确实要放松了,长时间这么劳累,铁打的身体也顶不住啊。”
    “好,就这么定了,现在出去正好,气候好,不冷不热,我索性就彻底放松放松,什么事情都不想,就当自己是普通人,出去看看,转转。”
    “袁书记,那我来安排,你还需要带什么人吗?”
    “不用了,你跟着我就可以了,小徐还在适应,让他留在家里,多多学习吧。”
    这样的事情,袁自立可不能够明说,所以,他找了理由,准备出去旅游了,身为主要领导,有着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随意安排日程,下面的人都得围着自己制定的日程转,袁自立分别和李贵羽、鲜仲明说明了情况,要求他们各自负责好市委、市政府的日程工作,自己出去有些事情要办,鲜仲明专门提出安排几个人,陪着袁自立,袁自立表示谢谢,说有老马陪着就足够了。
    三天以后,袁自立和老马坐飞机离开德阳市,到达省城,老马是在省城的中国青年旅行社订下的旅游线路,江浙游,时间是7天,每人3200元钱,来回都是坐飞机。
    袁自立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旅游,还真是有些新奇,江浙一带,袁自立去过,不过,都是工作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纯粹的旅游。团队一共有35人,旅行社给大家配发了帽子,每人手上还有一个小牌子,说是沿途的住宿、旅游,都是依靠这个牌子。老马详细给袁自立讲解了这次旅游的线路安排和要参观的景点,旅游以几大城市为重点,杭州、苏州、无锡、上海、南京,其中的重点是杭州、上海和南京。袁自立对这些旅游景点不是很在意,能够放松心情,跟着出去旅游,就算是不错了。
    飞机坐到了萧山机场,下飞机之后,众人坐进了一个豪华大巴士,袁自立发觉,刚开始带队的导游,已经沦为看客,大巴士上面的导游,才是真正负责的,这个导游年纪不大,一个小女孩,长相挺清秀的,满脸带着微笑,众人上车以后,她开始拿着小喇叭,给众人介绍这次旅行的线路、景点安排,告诫大家需要注意的事情。旅行团中间,袁自立没有认识的人,袁自立身份不同了,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参加这样的旅行团队,大家相互之间都是很随意,但是,带着一丝丝的警惕。
    袁自立坐在前面,座位是老马帮着找好的,此刻,导游就在袁自立身边。
    “导游,你不简单啊,这么年轻,就带着这么多的人,到各处参观旅游。”
    “这不算多的,我带过最多的团队,有60多人呢。”
    “呵呵,厉害啊,你们收入一定不错吧。”
    “一般,不算好的,我准备今年下半年报考公务员,做导游太苦了。”
    “不对啊,公务员的收入不高啊,怎么比得上你们啊。”
    “你还不知道吧,这里的公务员,收入比我们高多了,有身份,有地位,工作清闲,收入高,哪里像我们啊,风里来雨里去,累死累活的,挣那么一点钱。”
    “哦,这么说,公务员是好岗位啊,我怎么听南方省传闻,说小孩不听话,不认真读书,将来只有做公务员啊,我以为江浙一代也是这样啊。”
    “你说的是老黄历了,现在的公务员可吃香了,大家都想着当公务员,我们的同学,都在复习,准备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