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场铁律-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年过去了,班子成员不知道杨斌发生的改变,他们将所有与康劲夫、刘辉曲、杜羽兵有关的事情,都算在了刘维正的头上,杨斌知道,这对刘维正不公平,不过,杨斌是不会有愧疚感的。杨斌的老婆不知道这一切,杨斌什么事情都不和老婆说,杨斌是县委书记,工作忙,回家的时间少,是可以理解的。
    杨斌一直很谨慎,除了杜羽兵,他从来不和康劲夫、刘辉曲接触,杨斌知道,三人之间有联合、有竞争,杨斌警告过杜羽兵,不准泄露他们之间的关系,杜羽兵巴不得不泄露,所以,直到现在,康劲夫和刘辉曲也不知道这些事情。杜羽兵这些年,发展很快,经济实力,已经超过康劲夫和刘辉曲,杨斌告诫杜羽兵,枪打出头鸟,哪里都是一样,要韬光养晦,要低调,杜羽兵按照杨斌的要求,联合了康劲夫、刘辉曲,大家一起发财。
    杨斌不知道杜羽兵做了那些坏事,这些年,他帮助杜羽兵,解决了一些难题,当然,他不会直接吩咐,往往是通过刘维正,名义就是要保护本地企业,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刘维正当然高兴了。杨斌不出面,他出面,无形中提升了自身威信。
    杨斌没有认为自己做错了,如今的形势,他这点事情,不算什么,快50岁的人了,和南方省经济发展快的地方相比,和那些有钱的商人相比,自己是亏了,当官不是一辈子的,过了这个坎,就没有机会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杨斌无论怎么享受,有一件事情,他是不会放松,那就是宣施县的经济发展,经济垮了,他的官也就做到头了。上一任的县长王望华,是个忠厚人,工作上,兢兢业业,听从县委的号召,杨斌尽管是中途接手做县委书记的,王望华一如既往支持,不过,王望华缺点也明显,没有开拓精神,认死理,一段时间共事之后,杨斌对王望华很不满意,特别是在烟厂主体工程建设上,王望华一直不松口,*迫杨斌召开书记办公会,刘维正提出来,杨斌明确表态支持,这件事情才算是了结。县长缺乏能力,杨斌很累,为烟厂争取卷烟生产指标的事情,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种情况下,杨斌想到了刘维正,刘维正能力不错,头脑比王望华灵活很多,王望华是忠厚人,杨斌不愿意落下欺负老实人的名声,于是大力向市委、市政府举荐王望华,在得知市委要调整王望华的时候,举荐刘维正出任宣施县县长。没有想到,市委派来了袁自立。
    担任县委书记之后,杨斌的气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过去在市委组织部,杨斌时时刻刻一副笑脸,担任县委书记以后,杨斌的笑容依旧,不过,笑容中间透露这冷漠、威严,让普通人感觉到了权力。
    杨斌到宣施县担任县委书记,没有什么后台,依靠的是在工作中的努力和位置的重要,组织部门,本来就是管干部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杨斌是分管干部工作的,出任宣施县委书记,没有人提出异议,甚至有常委认为杨斌吃亏了,分管干部的副部长,有机会,可以直接成为部长的。杨斌成为县委书记后,长年的组织工作经历,他深深明白关系和背景的重要,朝里有人好做官。多次的观察和比较之后,杨斌选择了市长朱国祥,朱国祥的性格比李兵好,平易近人,杨斌在市委组织部工作的时候,听见过干部对两人的评价,大部分干部都认为,朱国祥为人和气,愿意帮忙。经过不懈的努力,朱国祥认可了杨斌。
    杨斌到宣施县6个年头,马上就是5周年了,按照一般情况来说,应该提拔了,宣施县的经济发展,96年上了一个台阶,特别是朱国祥出任市委书记以后,杨斌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提拔了,宣施县工作成绩不错,朱国祥曾经表扬过杨斌,从朱国祥的语气中,杨斌看到了希望。
    基于这样的原因,杨斌不会眼睁睁看着袁自立占尽风头,否则,到时候,得到提拔的,说不定是袁自立了。杨斌不愿意和袁自立直接作对,袁自立背景硬,年轻,将来前程远大。匡思铭省长到宣施县视察,汇报材料的事情,杨斌还真的没有想那么多,材料是王海涛和刘维正主审的,杨斌的意见是突出县委集体领导的重要,淡化个人的作用,没有想到,汇报材料成为了这个样子,修改已经没有时间,只能是照本宣科了。
    杨斌知道,这件事情,挑起了他和袁自立之间的矛盾,杨斌终于认识到了王海涛的能力,一直含而不露,关键时刻下手,书记和县长之间产生矛盾,多半是两败俱伤,分管党群的副书记稍微努力,就能够直接得到好处了。
    本书来自

第一百二十六章 妥协
    杨斌考虑了很久,不能够直接告诉袁自立这件事情,否则,岂不是示弱了吗,王海涛曾经在处理检察院发生火灾的事情上直接支持袁自立,那次就险些挑起了杨斌和袁自立之间的矛盾,这次,捅的窟窿更大,杨斌不会吃这样的亏。
    “老刘,我想知道,汇报材料是怎么回事,你和王海涛同志共同负责审定,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
    “杨书记,材料是王书记主审的,您知道,他是分管办公室和机关的,材料王书记审定了,我不好提出什么意见啊,我还以为是您允许的。”
    “老刘,我是很看重你的,你能力突出,这些年,分管政法,成绩很不错,大家是有目共睹,我一直认为,你的原则性和灵活性都把握得很好,不过,这件事情,你把责任都推到了王海涛同志身上,你以为说得过去吗?”
    刘维正脸上出汗了,他的确有小心思,袁自立工作出色,他没有办法为难,再说,硬碰硬,刘维正自忖不是对手,所以,在平常的工作中,刘维正想尽办法,寻找机会,这次省长来视察工作,刘维正仔细看了汇报材料,上面几乎忽略了袁自立的作用,刘维正巴不得,所以,汇报材料他没有做任何的修改。
    “杨书记,是我理解有误,汇报材料没有把关,我知道自己错了,我接受杨书记的批评,不过,我还是认为,宣施县所取得的成绩,都是县委集体领导的结果,杨书记的功劳是不能被抹杀的。”
    “老刘,不要说这些了,我们共事5年时间,相互是很了解的,你很支持我的工作,我感谢你,不过,这件事情,你的确没有处理好,宣施县如今的发展势头很好,如果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出现了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就要想办法将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不能影响到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你说是不是。”
    “杨书记,我明白,一定要降低影响。”
    “老刘,你明白就好,这件事情,就由你去处理吧。”
    刘维正怏怏不乐离开杨斌的办公室,没有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件事情,还是落到了他的头上,没有好的办法,只能是如实去承认错误,尽量减轻袁自立对杨斌的看法,刘维正明白,杨斌的要求,不能有丝毫的含糊,一旦杨斌亲自找到袁自立谈话了,那么,他刘维正马上就要面被边缘化了。
    刘维正暗暗埋怨王海涛,这件事情没有处理好,这样的小动作,以为谁看不出来,刘维正还看出来,王海涛特别喜欢云海艺,在云海艺面前装清高,以为别人会看上你,你王海涛在外面的女人,以为别人不知道吗。
    刘维正是佩服王海涛的,两人联手以后,刘维正特别注意王海涛一言一行,官场上没有绝对的朋友,只有绝对的利益,此后,刘维正开始注意王海涛的一举一动,利用康劲夫的力量,关注王海涛的一举一动,还真让刘维正发觉了蹊跷,王海涛年前经常到柳河镇去,和柳河镇的老师谢雨欣关系很不错,刘维正听说,王海涛很欣赏谢雨欣,认为谢雨欣有能力。刘维正不会相信,王海涛看中的是谢雨欣的能力,谢雨欣他见过,漂亮、大方,是个人见人爱的女人,老公在县里教书,谢雨欣好像不甘心一辈子在柳河镇教书,这样的女人,是很容易发生“意外”的。
    刘维正不会愚蠢到去监视王海涛,知道这些事情就可以了,刘维正以为,男人玩几个女人,不算什么事情,只要不引发轰动,不出事情,就没有什么了不起。
    “袁县长,你好,我是刘维正,你有时间吗,我有些工作想给袁县长汇报,对,要紧的工作,好的,我马上到政府来。”
    “袁县长,我是来承认错误的,希望袁县长能够接受我的道歉。”
    “刘书记,你这是说什么话,刘书记在县委,分管政法工作,一直都很支持政府的工作,再说了,刘书记就是工作上有什么失误的地方,也应该给杨书记汇报啊。”
    “袁县长,你听我说完,匡省长到宣施县检查指导工作,汇报材料是王书记和我负责审核,常委会上确定的思路是突出县委集体领导的重要,淡化个人的作用,我误解了常委会的决定,在汇报材料中,光是强调了县委的作用,杨书记批评了我,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今天,就是专门来给袁县长承认错误的。”
    “刘书记,你的意思我没有听明白,汇报材料没有什么特别的错误地方,强调县委集团领导的重要性,淡化个人的作用,我也是同意的。”
    “袁县长,汇报材料是王海涛书记和我审核把关的,杨书记认为我们没有真正理解常委会的意见,完全突出了县委的作用,弱化了政府的职能,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这样的失误,或者说是错误,袁县长,这是我们的责任,这件事情,可能在县里造成不好的影响,不利于团结,今天,我特意来承认错误,请袁县长一定原谅。”
    “刘书记,你多心了,我并不认为汇报材料有什么不对,杨书记有这样的意见,我很感谢,县委集体做出的决定,我是坚决拥护的,刘书记,你没有什么错误,我也是县委副书记,县委中的一员。”
    刘维正离开袁自立办公室的时候,更加沮丧,看来这个袁自立,心机深沉,还真不是那么好哄的,一口一个没有问题,就是不明确自己的态度,这趟算是白来了,什么都没有得到,反而暴露了自身的底牌。
    刘维正的话,还真的打乱了袁自立的想法,袁自立一直以为,汇报材料的事情,是杨斌的主意,现在,刘维正的一番话,令袁自立无所适从,到底是怎么了,一个小小的宣施县,居然出现了这么多的情况,刘维正的话语,明显指向了王海涛,袁自立回忆起来,王海涛帮助他解决薛盈盈的问题,在常委会上表态支持他的意见等等。在县委、县政府的势力范围中,王海涛不属于任何一派,他和杨斌的关系看着一般,和袁自立的关系相处不错,不过,王海涛从来不参与小范围的聚会,没有人知道王海涛业余时间在干什么。
    袁自立注意到了一个情况,宣施县的班子,赵天然和王望华走后,班子基本上没有动人,长达5年时间了,从副书记到常委,一直没有提拔、没有调整,这是不多见的,相反,从淮扬市派到宣施县任职的王海涛、苏勇和他,境况是很不错的。
    从这个情况看,杨斌是很不简单的,一个地方班子不团结,或者是经济发展速度欠佳,市委不会坐视不理,宣施县这些年来,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名列全市前列,虽然主要依靠着烟厂,但能够保住这样的成绩,就是一件大功劳。不过,这种情况也显示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那就是杨斌在市委没有什么影响力,或者是根本就不关心宣施县干部职工的升迁。袁自立想到了余智的事情,余智离开政府办公室,到人大之后,闲置了好长一段时间,如果不是他到市委去争取,也许余智担任不了人大副主任。
    究竟是什么情况,袁自立懒的去分析了,从现在的状况看,杨斌担任县委书记5年时间了,特别是96年,宣施县经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按照道理说,杨斌应该被提拔了,这个时候,杨斌不会想到撕破脸皮的,袁自立有些糊涂了。
    “老刘,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杨书记,我已经向袁县长承认失误了,请袁县长谅解,不过,袁县长认为我们没有做错什么,杨书记,我特别强调了,汇报材料是王海涛书记和我共同审核的。”
    “老刘啊,你是分管政法的,工作业绩好,在宣施县很有影响,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没有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要求,这些,我都记在心里了。”
    “杨书记,这些事情,都是我的本质工作,应该做的,所有工作成绩,都是在县委和杨书记的领导下取得的,今后,我一定继续努力,更进一步做好工作。”
    “我很高兴你能够有这样的认识,汇报材料的事情到此为止,不要向外说起这件事情,你明白就可以了。”
    3月5日至7日,宣施县人代会召开。
    人代会结束之后,紧跟着召开了全县三级干部会,县、乡、村的干部,足有近1000人参加大会,这样的大会,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召开过了。杨斌在大会上讲话,通报宣施县96年的工作成绩的同时,在这个讲话中,杨斌特别强调了县政府的工作成绩。袁自立也讲话了,重点讲了经济方面的工作,包括春耕生产、烟叶种植、壮大乡村经济实力等工作。
    通过人代会和三级干部大会,宣施县暂时统一了思想。
    会议之前,杨斌特意找到了袁自立,商议三级干部会的讲话稿,袁自立已经详细看过了这个讲话稿,其中表露出来的意思,袁自立完全明白,这是一种妥协,县委书记和县长之间的妥协,宣施县的经济正在大踏步前进,这样的关键时刻,书记和县长之间的矛盾如果公开,对谁都没有好处。杨斌抛来的橄榄枝,袁自立接受了,严格说起来,两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明显的冲突。
    杨斌和袁自立都注意到了王海涛,汇报材料的主审是王海涛,县委的意图,他是明确的,省长来视察,王海涛迟迟不能审核完汇报材料,直到2月24日的下午,才交出来了汇报材料,此时,杨斌和袁自立都在忙于陪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检查现场,看看接待工作中,是否出现了什么遗漏,杨斌的确没有注意到汇报材料的事情。
    形势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烟厂稳定生产,建材批发市场越来越兴旺,年后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有1000多家商户入驻,建材市场的兴旺,带给宣施县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大量消化了宣施县富裕劳动力,宣施县农村和城镇的富裕人员,不必要全部到南方省去打工了,建材批发市场需要大量的用工,这些工种,技术含量低,正好适合农村里的农民;其次是带动了宣施县运输业的发展,宣施县的卡车明显增多,原来的卡车,主要是为烟厂服务,运输卷烟,建材批发市场大量的材料进出,都需要卡车运输,县城里面有眼光的人,早就购买了卡车,专门为批发市场跑运输;再次是兴旺了宣施县的服务业,建材批发市场的兴起,使宣施县的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这些人的吃喝拉撒睡是免不了的,李海燕通过袁自立、云海艺、秦川的帮助,开了一家快餐店,地点就在批发市场附近,生意火爆,李海燕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笑笑嘻嘻的;最后是增加了宣施县财政的收入,虽然建材批发市场暂时不会上缴税收,可是,相关产业是要上缴税收的,而且,建材批发市场的兴旺,带动了宣施县经济的发展,不少的商户在县城附近购房,直接使宣施县土地价格上涨。公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批发市场附近的道路,已经修好,现在,工程队正在扩宽宣施县至淮扬市的公路,预计8月份完工,道路改扩建完成以后,宣施县到淮扬市里程缩短了5公里,可以节约30分钟左右的时间。
    批发市场带给了宣施县百姓实实在在的利益,县委、政府在百姓心中,威信增高很多。
    (求鲜花)
    本书来自

第一百二十七章 环保事件
    袁自立到业龙镇检查工作。
    业龙镇的地位举足轻重,其经济实力已经有超过柳河镇的势头,究其原因,都是建材批发市场的兴旺。火龙村、向阳村、马箭村的很多农民进入了建材市场打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少村民议论,如果县政府再次在这里征地,他们举双手赞成。部分农户的土地,在规划外,已经有一些农户出卖土地了。
    袁自立到业龙镇,主要目的就是看看城郊附近的土地构成状况,计划着政府出资,再次购进一批土地,建材批发市场已经稳定了,现在,该想办法,继续引进企业和资金了。
    小车驶出了10里地后,袁自立忽然发现路边有一个小造纸厂,从厂沟里流出来的脏水,散发着一股难闻的臭味,流进了农田,附近好大一片土地不长庄稼了。袁自立想不起来这里什么时候有了造纸厂,他让车停下,到厂里看了看。
    小造纸厂没有任何的环保设施,设备倒是很新,看样子,才开工不久。袁自立看着正在忙活的工人,开口问厂长在哪里,几个工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