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场铁律-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爸,麻烦您了,房子看好了,您给我和小蝶说,这钱,我们出。”
    袁自立按照程识益说的,专门去拜访了易祥林和李兵,易祥林没有说什么,嘱托袁自立好好工作,早些拿出成绩来,不过,袁自立从易祥林的口气中,听出了易祥林对淮扬市委的安排不是很满意。李兵早就知道情况了,县委书记的任命,需要在省委组织部备案,省委批准,袁自立表决心的时候,李兵的脸色很不好,文山县的情况,李兵再清楚不过了,让袁自立到文山县去,有些打狗欺主的意思。李兵说话的时候,语气很重,他要求袁自立,想尽千方百计,将文山县的经济工作抓起来,需要支持的,尽管到省里来找他,言下之意,是要袁自立选准做事情的人。
    袁自立离开省城,赶赴文山县,易祥林、李兵、程识益的话,他都记住了,心情也平和了很多,在官场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何况,这次也算是提拔了,县委书记和县长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起码,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不相同。
    袁自立开始考虑人员的问题了,到了文山县,什么情况都不了解,两眼一抹黑,能不能从宣施县带走几个人呢,文山县的经济条件不好,一般人是不愿意到文山县去的,如果是平级调动,不要说被调动的人,袁自立也不会同意的,市委这次调自己到文山县,本来就应该有所愧疚,自己提出几个人事上的要求,应该不过分。
    袁自立想到了熊开胜、周义海、张东涛,这三人,留在宣施县,也不会有好果子吃,不出预料,熊开胜和周义海很快会被调整,张东涛说不定会到政法委,挂个副书记职务,整天坐在办公室看报纸。市委调整了文山县的书记,文山县班子其他人都没有动,袁自立去了之后,明显是不好开展工作的。
    想到了这些,袁自立吩咐司机,直接到淮扬市。
    “赵市长,我服从市委的决定,努力工作,争取把文山县的经济搞上去,不过,我有一个请求,您一定考虑,我想从宣施县带走三个人,而且,这三个人都要进文山县委班子。”
    “小袁,说详细点。”
    “宣施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熊开胜,建议出任文山县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宣施县财政局局长周义海,建议出任文山县委常委、副县长,宣施县公安局副局长张东涛,建议出任文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任公安局长。”
    “小袁,我没有意见,你找到吴书记和蔡书记,说说这件事情。”
    本书来自

第一百三十八章 当头一棒(求鲜花)
    蔡静天对袁自立表示了支持,吴天宇有些犹豫,不过,还是表示了支持,县市副职的调整,难度不是太大,再说了,几个人的职务,不是什么要害位置,市委通过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吴天宇明白,赵天然和蔡静天肯定是支持的,再说了,文山县是人见人怕的地方,市直单位的人情愿不被提拔,也不愿意到文山县。 www。9
    袁自立明白,这件事情几乎是成了,这时候,他想起来,要给三人打电话,询问他们的态度,如果他们不愿意,那就没有意思了,私下里,袁自立很想云海艺到文山县工作,不过,云海艺现在是宣施县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到文山县去,至少要干县长吧,袁自立可不敢提这样的要求,那岂不是向所有人表明,袁自立和云海艺关系非同一般吗。
    电话里,周义海、熊开胜、张东涛全部表态,愿意到文山县工作,无论担任什么职务都愿意,一朝天子一朝臣,三人清楚,宣施县等待他们的,没有什么好位置,袁自立不会亏待他们,到文山县去,至少可以做副县长。
    21日深夜,袁自立回到了文山县。这地方,他太生疏了,担任宣施县县长的时候,他没有到过文山县,在市委办公室的时候,也很少到文山县。袁自立暂时住宿在宾馆里面,宾馆的条件,和宣施县是不能比的,毕竟,经济条件太差了。
    一大早,袁自立接到了赵天然的电话,市委组织部已经派出考核组,到宣施县去考核了,人员就是袁自立说的那三个人,袁自立想了想,给云海艺拨了电话,电话里,袁自立刚刚把事情说完,云海艺就不依了,说袁自立既然将熊开胜、周义海、张东涛能够调到文山县去,为什么不提出来将她调到文山县去,说着说着,云海艺在电话里哭出声来,袁自立慌了,赶忙解释,说云海艺刚刚提拔,不好调,再说了,要调到文山县,至少要出任县长吧,目前是没有这个可能的,袁自立一再保证,熟悉了工作之后,就想办法。
    放下电话,袁自立已经是满头大汗,女人啊,心里有了男人,什么都装不下,云海艺迟迟不谈朋友,王海涛、刘维正都是好色之徒,袁自立的确不放心,尽管袁自立觉得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
    文山县的县城破败不堪,路面坑坑洼洼,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县城的道路是最能够反映一个县的经济能力的,看来,文山县的确不是一般的穷。文山县共有46万人,虽然穷,人还是不少,大量的壮劳力都出去打工了,县城里面,没有什么流动人口,因为没有像样的工业企业,找不到地方挣钱。
    袁自立花了一个星期,跑遍了乡镇,基本掌握了文山县的情况,文山县四大家班子成员,看上去是两种情况,红光满面、肥头大耳的,无精打采、沉默不语的,袁自立感觉到了悲哀,依靠这些人,也许能够振兴文山县的经济,不过,花费的气力就不知道是多少了。袁自立感觉到,县委、县政府的班子成员,普遍比较灰心,没有对县域经济抱什么希望,袁自立也不想说什么豪言壮语,都是老油条了,几句话起什么作用,需要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效果。
    文山县几个主要领导,袁自立都接触过了,县长田斌,45岁,可能是长期没有钱用的缘故吧,看上去是苦瓜像,副书记周大海,分管党群,47岁,长得白白胖胖,笑起来的时候,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副书记邱永金,45岁,分管农业,模样有些憨厚,不愧是管农业的,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徐忠慧,41岁,是个女同志,长得挺富态,模样不差,仔细看,还很漂亮,常务副县长马如奎,46岁,人如其名,长得高高大大,很魁梧,组织部长刘大泔,48岁,袁自立暗暗猜想,文山县的组织工作是不是大干特干的。
    袁自立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常委会、第一次四大家领导联席会议,听见的全是诉苦的声音,没钱,就是没钱,已经是9月下旬了,全县干部职工6月份的工资都还没有拨付,每月发200元维持生活,马如奎甚至说,家里要揭不开锅了。
    袁自立不会相信,文山县的领导没有钱用,特别是县委、政府的领导,穷庙富方丈,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不过,文山县的普通干部职工,极有可能会有揭不开锅的情况,财政上没有钱,文山县的财政收入3800万元,其中50%是烟叶税,烟税要下半年才能够进入财政笼子,其次就是一个年产7万吨水泥的小厂,有一个生产325水泥的土窑和一个生产425水泥的机立窑,县里的大山,到处都是石灰石,原料不缺,文山县的水泥厂起步早,在淮扬市有些名气,加上这些年,农民建房的很多,所以,水泥销路不错,水泥厂是县里一块稳定的利税来源,不过,情况在慢慢发生改变,附近的洛宜县,两年前建起了一个水泥厂,抢走了文山县的许多生意。
    文山县有10000多吃财政饭的干部职工,其中教师就有6000多人,每年需要9000万元的工资支出,财政收入3800万元,项目资金1700万元,还有3500万元的缺口,这还需要什么事情都不做,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文山县是省级贫困县,每年,省财政、市财政都要拨付一些资金,用于解决文山县的干部职工工资,这些资金,都是年底到位,也就是说,从开年以后,一直到9月、10月,烟叶税收入库以前,文山县财政都是没有钱的。
    文山县的工资水平,属于很低的,和宣施县相比,人均每月要少拿200多元钱,很多的福利,因为没有钱,基本上没有解决,更不要说年底的奖金了,这样算起来,文山县的干部职工,年收入要少宣施县干部职工10000元以上,这是什么概念啊,相当于文山县干部职工干两年,和宣施县干部职工干一年一样。
    马如奎汇报财政情况的时候,没有害羞,大大咧咧说出来,财政账上还有900万元钱,包括书记、县长基金,这些钱,是用来维持县委、政府、县直单位正常运转的。马上要拨出去200万元,干部职工9月份的生活费要发了。
    袁自立欲哭无泪,上班的心思都没有了,如今这种状况,就是神仙,也不可能在几个月的时间,改变状况,何况,全县干部职工还有4个月的工资没有领取,每月200元的生活费,不要说半边户,双职工家庭都难以维持。
    袁自立是有思想准备的,但是,他没有想到,情况糟糕到了这种地步,原来满腹的雄心,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袁自立和田斌展开了一次很有意思的对话。
    “田县长,我还年轻,今后在工作上,希望你能够大力支持。”
    “袁书记,你放心,我一定全力支持和配合你的工作。”
    “田县长,文山县如今的状况,有些不尽如人意,县委、政府有没有什么大致的发展思路,或者是改变目前状况的想法呢?”
    “袁书记,我就实话实说,文山县的财政,连吃饭财政都算不上,更不要说什么发展了,干部职工平时拿不齐工资,怨声载道,县政府在群众眼里,丝毫没有威信,这样的状况,持续好些年了。”
    “田县长,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袁书记,你到文山县来了,文山县就有希望了,你在宣施县做的事情,县委、政府的班子成员都知道,大家很佩服你,有信心跟着你干。”
    “田县长,我们之间不存在讲这些话,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有钱,什么都无从说起,田县长,你们每月也只能领取200元的生活费吗?”
    “袁书记,看来你还不知道,县委、县政府的班子成员,一分钱都不领,干部职工的工资没有发齐,大家没有脸面领工资啊。一般都是到年底或者是10月份以后,财政的状况稍微好些了,我们才领工资的。”
    “我知道了,难怪马县长说家里揭不开锅了,可这样也不是办法啊,县委、政府班子成员不领生活费,节约不了多少钱啊。”
    “袁书记,这是认识问题,班子成员在这方面,都统一了认识的。”
    “田县长,你说的是什么认识?”
    “凡是到文山县工作的人,都要做好吃苦的准备,都要做好奉献的准备,都要做好过穷日子的准备。”
    “田县长,为什么没有奋斗的准备呢?”
    “袁书记,原来有,后来取消了,实在是不好意思说出来了,这些年来,财政状况越来越差,不敢说奋斗了,免得老百姓骂娘啊。”
    “田县长,照你说的情况看,能够调离文山县,到其他地方工作,就是福气啊,谁不想脱离苦海啊。”
    “袁书记,不瞒你说,能够调离文山县,是个人的福气,哪怕是调到市里去做一般干部,也比在文山县强啊。”
    “田县长,我知道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慢慢来。”
    袁自立花了两天的时间,在县城内转了一圈,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老百姓不认识他,文山县城,面积比宣施县还要大,不过,看上去杂乱无章,简直就像是个大农村,袁自立没有其他感悟,倒是觉得文山县的服务业很是发达,县城里面的美容美发店、歌舞厅比比皆是,到了晚上,生意还很不错。看着那些散发着粉红色灯光的美容美发店,站在门口搔首弄姿、浓妆艳抹的洗头妹,袁自立就是用屁股,也能够想象出来,这些美容美发店是做什么事情的。袁自立有些奇怪,难道公安局不管这些事情吗。
    袁自立暂时不会说这些事情,其实,在宣施县,也有这些地方存在,大气候如此,是无法禁绝的,不过,文山县这些美容美发店的胆子太大了一些。袁自立想到了文山县的经济状况,再看看满城的服务业,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袁自立到文山县快10天了,依旧是毫无头绪,他暂时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给岳父程识益打过电话了,省计委对文山县早就不满意了,每年的项目资金,全部都用来发工资了,省计委知道文山县困难,可是,项目资金全部都发工资了,要是遇见国家计委来检查,知道了情况,淮扬市委、市政府和省计委都脱不了干系的。所以,1998年的项目资金,省计委已经考虑削减了,只是因为袁自立到了文山县,省计委项目处的人知道袁自立的身份,所以,没有削减文山县的项目资金,想要增加,几乎没有可能了。
    袁自立找到了赵天然,文山县目前揭不开锅,袁自立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看着袁自立的苦瓜脸,赵天然终于批示了市财政,借给文山县1000万元的资金,年底决算的时候扣除。
    袁自立在宣施县城外面,见到了熊开胜、周义海、张东涛,将文山县的实际情况告诉了他们,要求他们有思想准备,袁自立没有隐瞒情况,包括三人即将出任的职务,也全部说出来了。熊开胜、周义海和张东涛表现出来的态度,大大出乎袁自立的预料,三人兴高采烈,丝毫没有埋怨的意思,能够成为县委常委,成为县委领导,三人都没有想到,高兴还来不及,困难怕什么,跟着袁自立干,不会吃亏的。三人拉着袁自立,到宣施宾馆吃饭,袁自立准备推辞,三人不依。进入宾馆的刹那间,袁自立感觉到了心酸,宣施宾馆条件太好了,和文山县的宾馆不能比啊。进入包间,袁自立赫然发现了秦川。
    (月末,平湖厚颜求鲜花)
    本书来自

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发案件
    “老同学,你不够意思,离开宣施县,也不和我打个招呼,我都没有来得及为你践行,今天算是补上了。 ”
    “秦川,有什么值得践行的,文山县都穷的揭不开锅了,我哪里还有心情吃饭啊。”
    “老同学,没有过不去的坎,我相信你的能力,当初,要是你不到宣施县,宣施县烟厂关停了,情况难道会比文山县好吗?”
    “秦川,你什么事情知道了这些事情啊。”
    “老同学,官僚了吧,我都在宣施县扎根了,难道还不了解宣施县的情况吗,有一个人,想见见你,又不好意思啊。”
    “秦川,我又不会吃人,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那好,薛盈盈,出来吧。”
    薛盈盈从卫生间里走出来,一身淡雅的打扮,透露出一种素雅的美。
    “袁书记,您好。”
    “是薛盈盈啊,你好,好久都没有见过你了,怎么,你调离新闻部了吗,宣施新闻也看不到你了。”
    “袁书记,这都是秦川要求的,他不要我抛头露面。”
    “哦,明白了,恭喜你们,恭喜你们啊,什么时候吃喜糖啊,可不要忘了通知我。”
    “袁书记,到时候一定通知您的。”
    10月9日,市委下发了文件,周义海任文山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熊开胜任文山县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张东涛任文山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原文山县委办公室主任、政法委书记调到了淮扬市,出任市直单位的副职。当天,周义海、熊开胜、张东涛就到了文山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如泉送3人上任。
    欢迎会和欢送会一齐开了,正好节省钱。
    袁自立主持召开常委会,通过了张东涛兼任文山县公安局局长的任命。
    袁自立提议,补发了文山县干部职工6月、7月的工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袁自立虽然不敢保证做到,不过,出任文山县委书记,总要有所表示吧,工资补发了,赵天然借给文山县的1000万元也没有了。
    赵天然打来电话,狠狠训斥了袁自立,资金要用在刀刃上,文山县的干部职工,已经习惯了,给他们补发两个月的工资,今后怎么办,难道能够足额发放工资吗,想不到长远的办法,老百姓照样骂你是饭桶。
    袁自立表面上恭恭敬敬、唯唯诺诺,心里不以为然,干部职工工资都拿不齐,哪里有心思工作,还不是想尽办法赚外快,总是要养家糊口吧,文山县现在情况越来越糟,丝毫看不见好转的局面,如果不赶快发工资,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事情呢。
    袁自立没有想到,他还没有来得及庆幸,就出事了。
    张东涛带着公安局主管刑侦和治安的副局长,匆匆走进了袁自立的办公室。
    “袁书记,出事了。”
    “老张,不要着急,你们都坐,慢慢说。”
    “袁书记,事情是这样的。。。。”
    袁自立听着听着,脸色严肃了,他一直担心发生事情,现在,果然出事,而且,这件事情,要是不能及时给全县人民一个交待,将造成恶劣的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