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师上位记-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头的老仆不明所以:“先生,老头子听不懂什么意思,什么又是虫子又是什么的。”
    “无妨,这本也与你无关。”徐长山道,随即喃喃,“不过,害了人性命,总要还的,此为天道,我徐长山这一点倒是认同的。”

第七百一十六章 寻人
    害了人性命就要还?赶车的老仆懂的不多,不过在他看来这句话虽说有一定道理,却也并不全然,“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种话虽然听得多,但寻常百姓谁敢去寻天子的不是?更何况也非天子,像怀国公薛家那样的人,就算杀了人,也未必摆不平吧!不过这一次不大一样,好似牵扯到了宗室。
    马车在三街九巷停了下来,徐长山从马车里走了出来,看向这三街九巷中走动的百姓。偶有认出他的会学着读书人一般施个不怎么像的礼。有些人或许会讲究挑刺不满,但他倒不觉得如何,反而觉得这些百姓有些可爱。
    同是靠双手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徐长山并不认为这些百姓同他有什么不同。
    “我每每来这里,都觉的我可能会碰上七安先生,但事实是每一回都无功而返。”徐长山叹了口气。
    “先生,”赶车的老仆没有注意他说了什么,只将马车停在一旁,见街旁不少人来往走动,毕竟三街九巷同朱雀大街那等富贵地没法比,自然不可能清闲,马车虽说不大,却也占了一块地方。
    徐长山挥了挥手,道:“你去前头路旁找个地方停着吧,我随处转转。”
    老仆应了一声,去往前头找空地去了。徐长山站在原地,看着入秋还忙活着冒了一头汗的劳作百姓沉默了片刻,放眼望去,三街九巷接口的瓜果摊、豆花摊、小食摊还在,甚至还多了两个挑着担子贩卖的小贩,百姓来来往往,好一派人间烟火的气息。
    忙乱、热闹却又让人心下一松。
    他是个读书人,家中虽不算巨富,但也衣食无忧,不曾如这些百姓一般做过这样的体力活,但年幼读书时也会在学堂下课间隙开窗向外望来,看着这些市井小民途径而过,过着与他截然不同的生活,却有自己的自在。
    他在原地站了很久,他有渊阁十儒之首支撑,有辩之大才之称,可眼下,他空有一副辩才,却什么也不想说,而是静静地站在原地,沉默了许久,忽然叹了口气。
    “先生为何叹气?”少年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清亮好听。
    徐长山一惊,先是一瞬的僵硬,随即又释然,当时虽觉得这少年人有才,但有私心,是以有些迁怒,可当他真正消失不见踪影时,他却来找过好几回。
    他的找与父亲与独子来寻不同,他们是为恩情,是觉得七安先生这个人有趣可结交,可他却想来解惑。
    回头,看见那少年一身素色的粗布长衫,手中没有举着幡布,两袖空空站在墙角,一时间,忙碌的三街九巷百姓也无人注意到他的出现。
    “七安先生。”徐长山点了点头,看向周围,随即又有些恍惚,似乎也是去年这个时候遇到的这个少年人。初见却不怎么吉利,彼时他壮志未酬,但父亲怪病缠身,他以为要早早送掉亡父,从这里经过,却被他拦住了去路。
    三杯黄酒,将躺在棺材里老父拉了起来,吓退了一大半送葬的亲人与旁观的路人,却也成就了长安城中一时津津乐道的传奇。
    但少年所行虽似传奇却同时也像个寻常人,有私心,在偌大的长安城,还有什么比这样荒诞离奇的故事更能引起长安城百姓注意的呢?
    名起于民间而传扬至高堂之上,少年或许有私心,这是他徐长山所不认同的地方,但私心之外,不可否认的,他所做的都是好事。所以,在一段时间的疏远之后,待到七安先生不在出现,反而是他三番两次来这里寻过。
    大抵也是觉得大事之上,委实不必计较如许之多,或许是少年手段奇异,恍若民间传奇,他便想当然的想要少年变成他想的那样,但事实上,再如何世外的高人,也是食五谷杂粮的普通人,有私心不是很正常么?他徐长山难道就没有私心了?也有,只要这私心不害人,便可以了。
    释然也不过一瞬间的事情。
    一晃眼,离初遇这个天赋异禀的古怪少年已有一年的光景。
    徐长山认真的看了片刻这少年,似乎除了高了一些,这少年的相貌没有太大的变化,一如初见那般少年翩翩,清瘦出尘。
    “先生,是外出游历归来,还是,”徐长山顿了顿,认真的看着少年的脸上的表情,“还是从未离开过长安城?”
    想要寻七安先生的人不在少数,但这么多人寻这一个,却始终遍寻不得的话,便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有意隐藏了自己的行踪,而最好的隐藏行踪的方式要么便是人不在长安城中,要么便是七安先生的面皮之下还有另外一个身份。
    “离开过啊!”少年人笑道,看向徐长山,“先生是来找我的么?”
    “心中茫茫不知所措而已。”徐长山道,“如今的朝野官多同徐某一般。”
    “这样的事先生为何来寻七安这一介小民?”
    徐长山沉默了片刻,反问他:“七安先生又为何此时出现?徐某认为先生不会无故出现。”
    少年抿唇笑了笑:“算出些不妙的事情。”
    徐长山看着他道:“七安先生,你如此空口一说,便连作势掐掐手指算也不算,这叫人如何信服?”
    他听得一阵“哈哈”大笑,待笑过之后,才开口,悠悠道:“这是长安城,我是七安先生,与我说话的是你徐长山先生,这些把式并不需要。在外的话,我们这等江湖术士总要做一些手势来叫人信服,但长安城的七安先生在徐长山先生面前便不用了。”
    “倒是这个理。”徐长山点了点头,看向他道:“所以这一次七安先生想告诉徐某人什么。”
    少年人再次笑了,仿佛丝毫不介意周围来往匆匆为生计发愁的百姓,开口道:“这一次,想告诉徐长山先生一件或许会影响这天下大势之事。”
    “什么事?”
    “这长安城有人在尝试长生之术。”

第七百一十七章 热闹
    徐长山一阵沉默,半晌之后,道:“此事,徐某早有耳闻。”
    少年人看着他道:“但先生不知道其中的严重性。”
    徐长山没有立刻回话,只是迟疑着,似乎有一瞬间的出神,待到回过神来才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他说着看向四周,纵然两人神情坦荡,途径的百姓脸上没有任何异色,皆行色匆匆,事实上,为生计奔波的百姓中很少有人会特意停下来听他们说话的,当然,很多时候,听也是听不懂的。
    可即便知道听不懂,但他还是忍不住压了压嗓子,徐长山心底里泛出了一阵暗嘲,心道:这大抵便是心虚吧!也不知道对面这看似年纪不大的少年人是怎么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说这些话的。
    少年人摊手,表示他不介意。事实上虽然说认识许久,但说到具体打交道也未打过几次,细细一想,这少年人先时打交道时便很少会在这些小事上执拗坚持的,当时他还感慨过“七安先生不愧是七安先生,不拘泥于外物”,如今想来,这少年人一举一动如此不出纰漏的厉害,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大抵是潜意识里认为七安先生不是普通人,才不觉的奇怪吧!
    朱雀坊是长安城的富庶地,富贵人家的宅子连成一片,却又彼此泾渭分明。素日里除了出行之外,也只有挑担的货郎经过时,才会热闹一阵,那是富贵人家的婢子小厮拿着月银问挑担货郎买一些便宜有趣的小玩意儿才有的场面。
    除却这种场面和素日里出行之外,再有热闹便不见的是好事了,尤其这热闹之中掺杂官府的官吏时,更能让别家出来问小货郎买事物的婢子小厮看的一阵心慌。
    这种时候,多半是富贵人家遭了什么事,有些人家不过是虚惊一场,还能撑过去,但更多的却是一朝落败,家仆被充公,昔时足不点地的贵人沦为了阶下囚,富贵转头成空。但朱雀坊的地段、风水又是长安城中数一数二的,没过多久,便会又有新的权贵入住其中。
    如轮回般屡见不鲜。今日是小货郎挑着珠花、丝绢、各色的果子炒食周围照例围了不少的小厮婢子,当然这些小厮婢子并不来自于此时犯了事的怀国公府,而是附近其他权贵家的仆人。
    怀国公府大门大开,附近的空巷里还停了几辆马车,马车的主人显然应该就在府中,有些是客,有些是官,不少身着官袍的官吏神色肃然的在门口徘徊,这样的阵势惹得不管是小货郎还是挑着珠花丝绢的小厮婢子都时不时的朝那方望去,就连挑拣都没有这么认真了。
    “哎呀,炒食不要尝,小本生意挣不了几个钱的。”惯常同人打交道的小货郎一双眼睛灵活的转着,一边偷瞧怀国公府的动静一边还不忘看着自己的挑担。
    “你倒是厉害。”有爱占小便宜的小厮偷抓了一把瓜子丢了一个进嘴里磕了起来,笑嘻嘻道,“这样都看得见!”
    “一把瓜子的便宜都要挣,真是没脸没皮。”小货郎伸手做了个打手的动作,道,“别想占我的便宜,我在这里挑了十几年的担,清楚的很呢!”
    这话一出,有挑丝绢的小婢子抬起头来,笑了,连声道:“是呢是呢,货郎李眼睛厉害的呀,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谁也占不得他便宜。”
    一旁穿着粗使婢子衣服的小丫鬟跟着道:“没错,上次对头那家的小厮抓了两颗蜜饯,后头又被货郎李加进里头了。”
    “还有那个对面爱穿黄裙子有麻子的婢子,顺了个绢花,也被货郎李抓出来了。”
    一阵叽叽喳喳略带嘈杂的声音,小厮听的拉长脸叹了一声:“罢了罢了,一把瓜子的钱,我还是有的,一会儿让货郎李自己记吧!”他说着一边磕着瓜子,一边啧嘴,“如此好的记性,当个货郎岂不是可惜了?我看做账房也使得,可不比这么累的货郎舒服的多?”
    货郎李没有理会,只一边算着银钱,一边时不时的朝怀国公府偷瞄了两眼。
    “这货郎李脑子真真活络,咱们那么多人同他说话,他从来不会记错,想想还真是比那些酒楼里的账房厉害的多了。”有婢子拿着手里的绢花,嚷道,“货郎李,给我包一包梨干带回去,结账了!”
    “好嘞!”货郎扯了扯嘴角,手脚利索的包着炒食,“一共是七十八。”
    婢子接过梨干,看着货郎李半晌,突然开口道:“货郎李,怎觉得你今天没有往常机灵了?是不是累了?”
    货郎李扯了个笑容,眼神却似乎有些飘忽:“昨晚睡的晚了,哈哈哈!”
    夹杂着莺声燕语和小厮们的取笑打闹声显得十分热闹。
    这里的热闹,在怀国公府门口徘徊的官吏也不过是看了两眼便收回了目光,这些家丁、小厮、婢子、货郎的事情着实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热闹过后,货郎的挑担里头空了,货郎李挑着空担子走了,大抵是担子一空,人也健步如飞,瞧着追都追不上。
    “果然这挑货的身子就是好,走的飞快!”有人看着货郎李的背影打趣道。
    捧着炒食的小厮、婢子们还未离去,有关系好的甚至交换着彼此手上的炒食,互相尝一尝。
    “哎呀!”有个婢子突然叫了起来,她一手攥着绢花一手捧着炒食叫道,“我要的是梨干不是梨条,他给错了,梨条还要五钱呢!”
    有人闻言哈哈大笑:“忙中出错嘛,再说你也赚了,便收声吧!”
    一旁更有小厮在后接话,带着几分喜色:“你们不是说这货郎李厉害么?方才那把瓜子钱,他都没给我算!哪厉害了?分明糊涂的很。”
    有年纪大一些的粗使仆妇手里领着两包炒食,看着手里的炒食有些发呆:“我这个也装错了。真是怪了,我在这货郎李这里买事物买了十年了,都没见他出过差错,今儿倒是怪了!”
    “许是累了吧!”有人笑着打趣道,“再说错是错了,你们也未吃亏啊,吃亏的是货郎李!”
    众人哈哈大笑,伴随着有人小声的嘀咕声“累了还走那么快”,家丁、婢子很快便散去了。
    官吏看了一出热闹,也不以为意,这种事常见的很,有什么好奇怪的?

第七百一十八章 问题
    “富贵转头空,荣华一场梦!”打了个盹儿爬起来的薛二小姐坐在廊下,想着不知哪里听来的说辞,感慨道,听着外头一墙之隔的寒暄吵闹声,难得的文绉绉的感慨了一句,看向不远处正在同仆妇说话的薛大小姐。
    仆妇手里举着一块白布,方方正正的大小,上头还勾着一根树枝,远远看上去跟块幡布似的,看起来分外不吉利,就像白事才需要用到的白布。
    薛大小姐正沉着脸皱着眉训斥仆妇:“祖父还好好的,你这是要作甚?没的触了眉头。”
    仆妇嗫嚅道:“大小姐,方才是后厨房里的小厮不懂事,闹着好玩,将这用下来的布头挂到了树上,见到了才连忙扯下来的。”
    薛二小姐在一旁张嘴打了个哈欠,见几个官吏正时不时的往这里瞧。
    姐妹二人除了面子功夫,彼此连个正眼都不给彼此,训罢仆妇,薛大小姐才走向官吏,说了几句,似是道歉。
    官吏自不会为难她,薛家一日不倒,一日就是怀国公府,更遑论,薛家不还有块免死金牌么?不到最后,这些官吏自然不会为难薛大小姐。
    待到薛大小姐离开之后,那几个官吏才开口说了起来。
    “方才那白布挑起来乱晃的,远远的,王大人瞧到了,让我赶紧过来看看,”一个官吏道,“原来却是闹了这么一出。”
    一旁的官吏跟着道:“是啊,若是不说我还以为有人在行军令呢!”
    “这同行军令有什么关系?”最先开口的官吏问道。
    那人道:“军营里的传讯旗就是这么回事,晃来晃去,我远远见过一回那些练兵的,虽说也看不懂,但吓了一跳的可不止是我,连崔大人都说像行军令呢!”
    最先开口的官吏笑了:“不过是闹剧而已。”
    “是啊,虚惊一场。”
    官吏间说了几句,便摇了摇头,待要去复命,却听身后有人“咦”了一声,一抬头,连忙抬手施礼:“王大人。”
    也不知王栩是什么时候过来的,又看到了多少。
    王栩点了点头,看向薛大小姐离开的背影,又转头看向背后的墙面,伸手,似是比划了片刻,突然开口道:“去把守门的叫过来,本官有事要问。”
    待到门口的官吏被带过来时还是一脸不知所措的模样。
    施礼过后,王栩问他:“方才外头可有什么人经过?”
    官吏摇了摇头,道:“回大人的话,好似也没什么奇怪的人……”
    王栩道:“本官没有问你有没有什么奇怪的人经过,问你可有人经过,你且说便是了。”
    如此啊,官吏这才道:“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挑担的货郎方才在对头卖东西,热闹的很,这等事情也常有,不少仆妇、婢子都跑出来……”
    原本以为这些琐碎的小事王栩会不耐烦听的,没想到,他竟负着手,听的津津有味,末了还连连点头:“还有呢?”
    官吏只觉的奇怪,暗道王大人这样的人居然会对这种事情感兴趣,但不得已,却还是硬着头皮说了下去:“卖小吃、干果、珠花丝绢的,听着像是熟人了,时常在这一带走动,交谈中有人说这货郎在这附近走了好些年了,挺机灵的……”
    原本不过是随意的一声夸赞,熟料王栩听的甚系,竟接着问他:“你怎知他机灵的?”
    虽说只是简单的问话,也并非审讯什么的,他更没有犯什么错,可这般细致的询问还是让官吏不知为何生出了一头冷汗,连话都说的结结巴巴的,继续道:“听那些人说的,这货郎机灵的很,做大酒楼里的账房也使得,大抵记性是不错的,人也机灵。”
    如此闲杂的小事,王栩却听的津津有味,接着问道:“这货郎记性有多好?仆妇、婢子奔走频繁,他都记得住?”
    “好似是这样,不过今儿仿佛弄茬了。”官吏额上冷汗越来越多,话也说的干巴巴的,快说不下去了,这种小事,真是任他再如何能说,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啊。
    好在王栩没有继续问了,只是道:“既是常来的货郎,那定然有旧识。”说罢,他看向一旁听了好一会儿的薛二小姐,问道,“薛二小姐身边可有婢子见过这货郎?”
    正在一旁坐着的薛二小姐不由的一怔,带了几分受宠若惊般的站了起来,虽说不明白王栩为何问她,但还是老老实实的看向身边的婢子:“你见过么?”
    任凭官吏如何想也想不到一个货郎的事情有什么好问的,王栩未发话,官吏也不敢走,便在一旁看着。
    身边的婢子被问到,连忙点了点头:“认得,大家都叫他货郎李,在这里一带做货郎好些年了,东西不好不坏,图个新鲜,每个月都会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