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便是关于下称的。
夏城巡回戏团的演出种类不得鼓吹夏城的非血统选拔制度大野泽不准招收各个城邑的平民子弟不准鼓吹夏城的土地制度并严禁影响到其余亲族城邑;各个城邑辅佐首领的官员必须要有一定的田产数量,夏城负责炮制一批鼓吹血统论恒产恒心论等内容的戏剧演出,同时要求陈健以书记的身份书写一部分关于这些的逻辑上能圆上的法理等等。
对此陈健做了极大的让步,全盘接受,并予以保证,同时对夏城巡回剧团的演出表示歉意,并赔偿了一部分青铜表示下不为例。
随后便抛出了众首领都关切的一个问题:夏城该如何帮他们培养军队和教会那些孩子
陈健给出的承诺是:城邑二十兵,氏族十兵,三年兵成再做轮换,保证和夏城的黑衣军差不多的战斗力。城邑氏族均派出十人左右的亲贵族人和贤名年轻人,前往大野泽学习,为期五年。五年后将教把教会那些孩子认字算数种田管理训练等事,并将城邑交由他训练的士兵给这些孩子管辖,自己没有资格指挥他们派来训练的士兵。
他的条件是:五年之内这些士兵的衣甲兵器粮食都由各个城邑承担。孩子在大野泽学习期间,他有管辖处罚惩戒等权利,一旦因为顽劣被开除将永远不得进入大野泽。孩子们在大野泽学习期间,要称其为先生,要像对待自己仲叔那样对待自己等等之类。
条件不多,相对于承诺来说,都可以满足,唯独有人反对先生这个称呼,说陈健年纪不大,和一些孩子差不多,哪里是先于其生但是既然得到了祖先的指引,比别人早知道一些东西,应该称之为先知。
陈健对于先知的称呼坚决反对,坚持先生这个称呼,众人也只好作罢。
剩下的,要考虑的就是派自己哪个儿女去。
粟岳已经做出了榜样,让粟汤跟随陈健,并派去了城邑中最亲近的几个家族的孩子。
既然是这样,其余人也都明白假如五年内真的可以学到夏城的种种本事,将来回来的那个人手中有二十亲卫,有管辖城邑的办法,只怕首领之位怎么也是那个人的了,只能是自己最喜爱的儿女去才行。五年时间,自己还不会衰老,五年后有的是时间让他们在城邑中积累名声,况且只有自己将来可能接任的儿女才最不可能被陈健欺骗,才能一心为自己的城邑着想,因为城邑将来是他们的。
因着路途遥远,便定下明年怀子节之后,孩子和士兵们齐聚粟城。至于一些就跟在身边的,就让他们直接跟过去。
送别之际是在八月十五,此时尚无仲秋之节,但月亮还是圆了,天也凉了。
码头旁一群和陈健差不多大的各族亲贵子女齐齐叫了陈健一声先生,陈健还礼后看了一眼他们的父母,心说五年后这群孩子回去后,你们肯定想不到会是什么样子,到时候你们的儿女会把你们从首领的位子上拉下来的。
年轻人们对于将来五年的旅程充满了憧憬,夏城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好东西,看过夏城的戏,自然以为夏城的女人都像石荠一样好看妖艳,又都有一副好嗓子,还有那些不曾见过的好东西,以及学成后会和姬夏一样,那样回到城邑大家谁不信服
只是人群中一个女孩蹙着眉,扁着嘴,不是很高兴。
本来一样大的年轻人,如今成了先生,先生倒也没什么,偏偏又说非要像对待自己家叔叔那样对待他。可是自己难不成喜欢自家叔叔,那成什么话满怀的心事随着河水起伏,竟是无人能听无人能诉。
听着旁边几人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大野泽内的城邑到底是什么样,心中不免烦躁,仰着头看着远处的河面,等待船只过来。
帆影出现在远处河面的时候,女孩悠然长叹了一声,瞟了一眼她的先生,发现对方正在那拿着木炭笔在一张麻布上画着粟城的城墙,手指在新修的城墙凸出的地方比量着,时而点头时而摇头,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及至船靠岸后,他也只是摆摆手让夏城那些穿着黑衣服的人引着这些年轻人上船,还在那低头琢磨。
可是不多时从船上跳下几个穿着灰蒙蒙麻布衣衫的人,手里捧着一块黝黑色的石头,扛着一个大柳条筐,里面也全是古怪的石头,跑到了先生的身边,说了几句听不清的话。
一直漠不关心地先生却猛然跳起来,一把将柳条筐倾倒在地上,捡起几块石头,面色惶急地问了许多问题,到最后竟然如同的孩子一样跳了起来,翻了个跟头,举着两块破石头哈哈大笑,再不是之前那样老气横秋的模样。
女孩并不知道,几块破石头,或是新的历史,甚至比历史这个词本身更代表历史。未完待续。
第八十七章 变动
船上。
十几个回来晚的人正在解释。
我们的马被咬
陈健直接摆手道:不必解释,这是我私人的事,不走军法。这种黑石头你们在哪找到的
大野泽西边的一处山上,就在河边,河里也有不少这东西。我们觉得古怪,也听你说起过这种像木炭的石头,就带了回来。
陈健兴奋地敲了一下船板道:河边就有那河有多宽水有多深是否湍急
四十步宽,不湍急,能走小船。
好好啊
哈哈的笑声比之波浪的声音更大,陈健站起来,又将柳条筐倒出来,踢开一块沉重的狗头金,反倒摸出一块略带红色的石头,用铜剑在上面用力一划,留出仿佛鲜血一样樱桃般的粉末。
这石头是谁找到的
我。就在一处山顶,那里石头很多,就像是山带了一个皮帽子一般,附近雨水冲刷的不生树木,很多这种石头。你不说这东西就像是咱们铜山的翠石一样,叫什么矿苗。我就在那多转了一天,附近这种石头的确很多。
陈健握着几块石头,笑道:你们运气不错,夏城的那些土地奴隶都是你们的了,我找的就是这样的石头。你们还能记得在什么地方吗
记得。这两处地方都很好找,沿河而上就行。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陈健才捡起那块狗头金,嘿嘿笑了两声,开玩笑一样递到几个人面前道:这个给你们吧,那些地就不给你们了。
几个人也知道是在说笑,摇头道:才不要哩,这东西软,做锄头怕是不行,杀人就更不成了,倒是沉得很。这东西在水里一点不变色,不像是铜一样时间一久会变绿。我看这东西可以做秤砣和衡斤。
暴殄天物一般的提议陈健却欣然接受了,这东西用来做标准度量衡的确不错,不会被氧化也不会随着岁月的变化而变化,正是称重度量衡的上佳材料。
随手将这块金子扔到船仓,重又把玩起那几块或黑或灰红的石头,眼神中满是狂喜。
黑的是煤,红的是赤铁矿,樱桃粉色的划痕绝不会错,又是天然的露头矿苗,运气好或许会是富矿。
这两处距离河很近,方便运输,又基本都是露天矿,不需要考虑任何污染保护之类的事,该炸的炸该挖的挖,怎么简单怎么省人手怎么来。
矿石有了,炼铁不难,难的是炼钢。不论钢还是铁,其实都是铁炭合金。
含碳高的铁称之为生铁,含碳量再低一些的称之为钢,比钢更低的是熟铁。
生铁脆而硬,熟铁软而韧,钢走中庸之道,既硬又韧。
人类从学会用铁开始,最终追求一直是炼钢,但直到二次工业革命时代才算是可以一次性大规模生产钢,之前想要得到钢,难度太大,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多。
陈健也知道自己的斤两,所以根本就没打算弄出来钢,不惜代价弄奴隶砸出来倒也有可能,但他认为除了带出去装逼之外毫无意义,不能在时代中大规模生产的都是垃圾,青铜剑已经足够。
两种原始的炼铁方式,一种是低温条件下熔炼的含杂质极多的海绵铁,这是一种熟铁,和铁矿石石头渣滓等混在一起,但是柔软可砸,千锤百炼将里面的矿石渣滓砸出来。
另一种就是以青铜炉技术为支撑,直接熔炼出含碳量高的生铁。生铁中的碳,以碳化铁的形式存在,生铁的最高追求是让里面的碳以石墨的形式凝结而非碳化铁的形式,而石墨的聚集又需要硅做引导剂,温度越高铁水中的游离硅越多,引导碳生长成石墨也就越容易。
以现在的水平,肯定达不到那么高的温度。所以这种生铁很脆,这么说吧,就现在夏城的水平,或许弄出的第一炉铁,做成铁棍,力气大的或能踩断。
而且这种铁和青铜差不多,不能锻,只能铸,否则你好容易弄出个马掌,一锤子下去结局很可能是碎掉。
至于之前陈健弄到的那些陨铁,除去天然镍合金的因素外,基本上就是一种熟铁,所以可以叮叮当当地砸成形状。
取代青铜武器的不是铁,而是钢。生铁熟铁都不行。前者硬且脆,可能青铜剑都拼不过;后者软且韧,拼一会弯了可能得用脚踩直了。
理论上,生铁除碳熟铁加碳都能变成钢,但是没有严密仪器度量衡最小单位还是斤的前提下,生铁除碳不现实,除多了就变成熟铁了。
熟铁加碳,可行,千锤百炼地锻打,不断让碳渗入到熟铁中,最终形成外面的一层渗碳钢,便可做刀剑,不过一个奴隶砸吧半年差不多能砸出来一把,没意义。
看起来即便找到了铁也毫无作用,但是陈健仍旧兴奋不已,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刀剑,还有锅碗瓢盆犁铧锄镰,刨锯锤凿,这才是推动历史进程的东西。
青铜农具性能不佳,加之青铜还是这个时代武器的主要来源,其余城邑大规模需求,供求关系决定了青铜价格的昂贵。
所以夏城的奴隶主也不会大规模使用青铜有换青铜的钱贝,可以买更多的奴隶和石制工具,效益更大夏城政府还没有富裕到每个奴隶发一个青铜工具的地步。
同样是青铜戈矛,如果十年内能让夏城榆城平均每人三十斤铁,照样可以吊打任何氏族每个人的平均生产力上去了,也就可以养更多的脱产人口和职业士兵,同样是两万人,动员能力却是完全不同的。
而以生铁作为外壳铸造的点火式手雷,将是各个城邑氏族为了对抗夏城的战车和冲击骑兵而必然出现的密集长矛方阵的最大客星。
带着最简单量产的考虑,陈健已经确定要采用第二种办法,即高炉熔炼生铁的办法。
一则是鼓风机木匠工艺风箱风车或水车的技术可以保证这种办法生铁产量极高而且成本不高。
二则是铸造技术有青铜技术作为支撑,已有一定的发展,一脉相承,工匠的熟练度可以掌握,夏城的制模作坊也可以做支持,不需要先培养一堆会打铁的铁匠。
三则是前世祖先留下的智慧中有炒钢法,虽然其实自家人贴金实际上炒出来的基本是熟铁,但是技术简单:简单来说就是生铁熔化后,在有氧环境下,像炒菜一样搅合搅合那些生铁水,让里面的碳和氧气接触,高温下燃烧变成二氧化碳飞出来,去除里面的碳。即便不是钢,但生熟铁都可以大规模生产,最起码能在明年一家发一把铁的稷镰鱼肠。
拿出已经写画了不少计划和将来雏形的大野泽榆城,陈健拿出毛笔,首先在陶窑这两个字上画了个叉,意思是取消这个作坊。
既然有了铁矿煤矿,而且夏城的陶也没有什么太大竞争力,利润又小,直接取消,将腾出的人手资源转移到新的铁炉上,所需要的陶一并从粟城购买。
同时放弃夏城的制陶业,放开陶制品的内销政策和进口管制,本来在娥城黑陶的冲击下已经半死不活了,要不是国营坊市制度的管制措施早该完蛋了,娥钺对此一直颇有微词,也趁这个机会卖个好。
夏城所有烧陶业的人手全部调集到榆城,包括家属女人孩子,一并解决。
放弃红鱼好容易偷着弄来的养蚕业,丝绸丝线全部从娥城进口,这行业太精细太劳动密集,夏城玩不起。
全面禁停夏城的青铜农具生产,在保证夏城青铜兵器的前提下,所有青铜全部熔铸成块沿河运送出口,比计划内多出的那部分换取陶器和女奴,平衡大野泽的男女比例,为夜生活和必然出现的官营公妻店准备。模具和农具生产部门全部调集到榆城,改进铸模。
之前谈妥的大宗交易中的三千奴隶,留下一千女奴,剩下两千全部送回夏城,充实人口保证夏城的农业生产和矿奴,作为奖励稳定夏城人心,同时解放一部分在夏城劳作三年以上的公产奴隶,赎买一部分私产奴隶,充实基本盘。
火药作坊和木工作坊需要再增加人手,露天采矿不考虑后续发展的话,炸是最简单的办法,火药的使用量必然增加。木工作坊的简单制船业也要增加人手,用来往来运送。
采伐部门因为煤矿的原因可以去掉大量人手,做燃料用的木材可以省去大部分榆城至少在五年内将拒绝采用小农生产的方式,所有吃饭睡觉之类全部统一调配,也就不需要私人去准备柴禾,节省时间。
建筑和器物用的木料可以从上游城邑进口,以放排的形式运送到到下游。硝化池生产的钾硝和大量的碎煤渣滓可以制作蜂窝煤,以代替平日的燃料。
在保证第一年顺利生产的前提下,第一年大量铁制农具和换来的牛可以提高村社农庄的生产水平,在第二年从村社农庄中选取一些人充实冶铁部,同时取消村社农庄大面积种麻的计划,腾出人手进口麻布只做染色工业,改种靛蓝五倍子等染料作物。
加起来一共可以腾出大约两千人手用在冶铁业上,先用木炭熔炼,同时分出一部分烧炭熟练工,尝试土办法炼焦,一旦成功冶铁炉的温度就能进一步提高。
至于冶铁炉炼焦窑的选址,则在山岬岛的西南角。那里有一条落差极大的小河,可以作为将来水力鼓风机和动力和炼焦加水的水源。又因为西南角一年四季都是下风向,风不会吹到城邑中,土法炼焦的烟尘太大,硫磷砷之类的东西太多。未完待续。
第八十八章 还没资格混吃等死的贵族子弟
陈健在绞尽脑汁考虑这些事的时候,船只一路穿行过最美的大河,转入了无边的大野泽。
船中除了月玫外的四十多个年轻人是第一次站在游船上观看两岸的美景,雁未南飞,苍鹭啁啾,青山化为了狰狞或是柔美的线条,破开的白浪涟漪叫人沉醉。
然而这风景在靠近山岬岛的时候被打破了,岸边扬起了无数烟尘火焰,一群人正在远处烧荒,这场景破坏了美感不说,还和他们城邑耕田的办法一样甚至更落后,顿时夏城的神秘感就失去了大半。
等靠近山岬岛的时候,兴致才又来了,两道山岬险峻无比,让人仰望后生出渺小的幻觉,仿佛那山岬随时会倒下来。
等进入岬湾,一群人顿时喊起来:这什么都没有啊,让我们住在哪
不只是一个人这样喊,月玫也愣住了,除了远远地看到忙碌的工地外,只有一面巨大的砖墙,上面书写着两个她不曾见过的夏城文字,除此之外只有些茅屋。
一瞬间夏城传说中的神奇崩塌了,分明连自己城邑都不如,莫说没有石荠那样妖艳能歌的女人,岛上的女人一个个正蹲在地上和泥捏砖,满身泥土。
月玫却注意到了略微的不同,这些看似奴隶一般的人劳作的时候竟能听到几首歌曲,虽然沙哑难听,却听出了与奴隶不同的喜悦。
乱糟糟的声音在船只靠岸后,更是达到了顶峰。
陈健是首领,又是先生,这群人也被父母教育要如同对待叔叔一样对待他,可就算是叔叔也不可能这么招待自己啊。
姬夏,这就是你说的榆城
陈健摇头道:你只能说这将来是榆城。是不是挺失望觉得夏城的那些传说都是假的
几个人不好意思地点点头,陈健笑道:没关系。我叫你们来呢,就是特意让你们看这些的。夏城当年也什么都没有,可是用了没多久什么都有了。我让你们亲眼看看,从无到有建一座城邑是什么样子。
你们都听父母讲过当年卫河的故事吧小小年纪带着几十个族人走了,说要自己建一座城邑,成为一个领地包括大河源头的首领。你们中的很多人,将来或许成为一座城邑的首领,可一座城邑只有一个首领。怎么办
东夷人的土地,大河南岸的土地,将来都是咱们的,因为咱们有战车火药骏马不怕没有土地,不怕没有奴隶,怕的是没有那么多的首领啊到时候你们也会像卫河一样,带着百十个族人,走到那里,建起一座属于你的城邑,就像这里一样,那才是胸怀大志的人该做的事。
至于那些将来成为首领的,也正是让你们看看你们的祖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辛苦,让你们知道作为首领的不易,也知道守护祖先留下的土地。
这算是我这个先生,教给你们的第一课,你们就不想将来每个人都成为一方的首领吗
一大桶有些馊了的鸡汤灌下去,一群人被陈健说的脸上放光,握紧了拳头,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