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酋长到球长-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粮食捏在别人手中,一年尚可,三年必有祸乱,陈健心中很清楚,只是他认为夏城人最早接触的就是种地,怎么吃饱这一点每个夏城人都该知道怎么做,那些人都是挑选出的人才更应该清楚,万万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
    等靠近农庄的时候,他更是无语了。
    漫山遍野的野果通红,柿子就挂在树上,橡子在柘林下堆积了一层,带刺的板栗偶尔也能见到,附近的水池中游鱼跃起,一群野鹿四处游走。
    可是农庄中的人却恍若不见,脸色木然地拿着石制的工具在刚刚烧好的土地上挖着坑,看样子竟是要修一条水渠,然而这水渠的规模却和夏城动用了数千人的规模相似,更别提工具极差又根本没有找平和规划。
    麦子已经纤细地难以越冬,几栋简单的木屋冒着炊烟,木屋外的土墙上用黑木炭写着两个巨大的字:学习。
    土墙外,几十个人正在那用石斧砍着木头,看样子像是在做木简,远远地听到一个人在那喊道:“姬夏说了,要我教你们认字,这是头等大事,你们明天一人要准备一捆木简,还要做出毛笔,要烧松墨,完不成的晚上不准吃饭……”
    陈健强忍住浑身的颤抖,深吸一口气,面带微笑地冲着身边的黑衣卫头领姬柏道:“他还真是挑不出错,我让他做什么他都做了。好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四章 劳动改造
    走近的时候,曼辕才发现陈健的到来,急忙轰散了那群人,跑到陈健的身边。
    心中微跳了一下,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陈健包着麻布的手,问道:“姬夏的手怎么了?”
    “没什么。昨天不小心碰在了陶罐上。你在做什么?”
    “姬夏,我正教他们认字呢。还有,按照夏城的规矩,我正在修水渠,等修完水渠还要大挖垄沟,将来多产粮食。”
    陈健呵呵笑道:“嗯,我看到了,不过方法不太对啊。我看他们并不愿意学。再一个,你逼着他们去弄木简毛笔,是不是有些没有必要?其实石头木炭也行的。”
    曼辕点头道:“是啊,我太愚钝了。哎,这么多事我是用尽心思去做,可是做的并不好。”
    陈健也不生气,笑道:“我看出来了,这是我的过错啊,没有讲清楚你们到底要怎么做。看来你并不适合在村社农庄,至少没有学会该怎么管理。”
    曼辕也不说话,片刻后村社农庄中的夏城老国人都到了,一个个低着头。
    陈健笑眯眯地盯着他们看了一阵道:“看来你们还需要继续学习啊。好了,我就是听说这边的麦苗长得早了些,只怕越不了冬,所以过来看看。还是我的错啊,不该说什么秋分种麦正当时。”
    那些人也不吭声,只有曼辕回道:“我们心也是急了些,觉得早些种出麦子,也能供养榆城的食用。”
    陈健摆手道:“没事,有错误不怕,怕的是犯了错不改。改了就好,你们还是夏城最好的一批年轻人,将来的路还长。”
    话中有话,几个人的脸色微微一变,陈健也没给他们说话的机会道:“准备些吃的,饿了,一路上没吃饭呢。”
    他抬头看了看四周,指着不远处的一片空地道:“这样吧,让他们在那里盖几间大屋,趁着天还没有上冻,这个应该能做好吧?做不好的话,我从榆城调集几个泥瓦匠。”
    曼辕急忙回到:“这个能做好。只是不知道姬夏建这个屋子是做什么?”
    “这个就不用管了。你只管去做,泥坯的就行,这么多人,五天之内能不能修好?”
    “可以。”
    “那就行,先准备饭吧,吃过了我还要去别的村社,看看那边的情况。”
    午饭之后,干冷土地上的那些毫无意义的劳作终于停下了,陈健留下了一头雾水的曼辕等人,带着黑衣卫又离开去了其余的农庄。
    每个农庄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所得到的回答也都差不多,陈健也没有发火,就这么转了几圈。
    曼辕所在的农庄是几个农庄的中心,也是最为靠近榆城的一个,位置上的不同所带来的唯一区别就是曼辕的农庄被要求建造了几间茅屋,其余农庄并没有做这些事。
    可是不盖屋子不代表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两天的考察结束后,陈健返回了榆城,从本就为数不多的夏城老国人中挑选出了四十个爵等很低,官等也不高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在榆城作坊中只能管辖二十个人,他们并不聪明,也没有能力管辖更多的人。
    这些人只能按部就班,或许能够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但是让他们做的更好那就是强人所难了。人有很多,但是不可否认人从出生开始就有不可更改的不平等,智商、头脑、学习能力等等这些,所以陈健对曼辕姬云等新一代中的佼佼者充满期待。
    事到如今,也只能将自己新挑选的这些根本不适合作为高级官员的年轻人拿来用。
    又从黑衣卫中抽调了八个人,每个人分了五个人管辖,派遣到各个农庄当中,任务只有一个:看管那些人以前做什么先就做什么,不做任何改变,分发粮食管着他们别让他们反抗逃走,包括水渠继续挖。
    这是很简单的任务,这些人知道要做什么,只需要按照规定完成就好,并不算难。
    而之前所有农庄中的管理层全部被调离了原本的农庄,前往曼辕所在的农庄,理由很简单:你们的管理出了问题,犯了错,犯错证明你们需要重新学习。保留你们的爵等官等,一切待遇一如从前,什么时候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什么时候学的明白了,什么时候才有重新作为真正官员的资格。
    这也是按照规矩内做的,陈健对于这次事件的处理就是一场普通的耕种事故,没有究其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而定夺他们的罪刑。
    既是名正言顺,那些人也就没法反对,但是内下的小圈子攻守同盟已经结成。互相间已经商量好,无论陈健怎么和他们谈,坚决不承认自己是消极对抗,就说是按照陈健说的执行以至于犯了错。
    出乎意料的是陈健根本没有找他们单独谈话,只是派人通知他们,三天之内和派去的新人交接一下,全部前往曼辕所在的农庄。
    三天后,四处透风还有些潮湿的木屋中,原本农庄的官员安安静静地坐在里面,曼辕也没想到自己搭建的这个屋子会成为自己的住所。
    陈健站在众人前面,几个黑衣卫守在门口。
    “这几天啊,我就在想,你们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
    “考虑许久,我终于想明白了,你们是脱离劳动太久了,以至于不知道水渠怎么挖、农具怎么做、什么时候开荒什么时候种植。我看呀,让你们保留爵等官等的条件下,继续学习劳作,让劳作改造你们的头脑。”
    那些人顿时惊吓不已地问道:“姬夏,什么意思?难道我们要和这些奴隶一样的农人一起劳作?”
    陈健点头道:“没错,但是这不是惩罚,这是学习。什么是学习?除了学文字算数,怎么种地也要学啊,你们就是管这个的。不会种地,怎么让你们管农庄?”
    “你们放心,你们只是劳动改造,一切待遇还给你们保留着。如今是黑衣卫和一些年轻人替你们管着,等你们什么时候学会了,自然会让你们回去。”
    一群人面面相觑,根本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很多人已经脱离一线劳动两三年了,作为城邑中最被器重的年轻人,他们一直作为管理层,谁都清楚自己将来要管人的,哪里想到陈健会让他们来这里劳作?
    片刻后不满的牢骚声就乱开了,陈健用没有受伤的左手猛地一拍木板喊道:“叽叽喳喳什么?”
    “姬夏,我们已经知道错了,回去一定能管好农庄。我们哪里不会种地?在夏城的时候我们都种过……只是……只是没想到这里比夏城暖和,导致了麦子种早了而已。”
    陈健哼笑道:“而已?我本来想着,如果你们承认了错误,那么如今回去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现在一看,你们还是没认识到自己错了啊!劳动改造很有必要!”
    “你们在这有吃有穿,拿着至少八等爵的待遇,反正饿不死你们!你们想想你们吃的穿的从哪来的?是夏城那么多族人拼命做出来,换了吃穿给你们的。你们呢?叫你们在农庄做些事,就一个个不情愿。”
    “从夏城初建到现在,不算那些奴隶,咱们夏城国人征战、劳作死了多少人?他们为什么而死?还不是为了让每一个夏城国人过得更好些?你们呢?不过是叫你们来农庄从头开始,比起那些死了的族人,你们这点苦算什么?”
    “大家都在劳作,榆城中,咱们的老国人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为的什么?还不是因为咱们粮食不足,需要用作坊和外面城邑换?你们呢?我说一点你们就做一点,一点没有了当初夏城初建时候的劲头,每天想着的就是怎么混到下一天。”
    “就像这几间屋子,这是你们以后要住的地方,可是之前你们不知道,所以就修的到处漏风。你们连间屋子都盖不好?还是我说过盖屋子要四处漏风?”
    “行啊,你们不是忘了最基本的劳作了吗?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因地制宜吗?我来教你们。”
    “姬柏!进来!”
    面无表情的姬柏握着铜剑走了进来,陈健指着下面那些人道:“我给你留下十五个人。看着他们劳动改造。”
    “记住,他们不是奴隶,还是咱们的国人。有些人爵等官等比你都高,一切待遇一如从前。一旬休两天,衣食住行不得短缺,我已经和供销司的人说了,调集四个做饭的专门管你们的饭食。”
    “但是,除了休沐的两天外,其余时间通通要和这些农庄的人一同劳作。什么时候改造到知道怎么种地怎么盖屋,怎么管理农庄怎么才能让农庄多产粮食了,什么时候才算是重新有资格去管理农庄了。”
    “你们不是让人在这样的天气中拿着石头挖水渠吗?好啊,明天你们也跟着挖!这是你们定下的,你们怎么能不做?”
    人群轰的一下就乱了,陈健一把抽出姬柏的铜剑劈在了木头上喊道:“嚷什么?谁有意见站起来说。”
    屋内安静下来,陈健摊手道:“我再说一遍,这不是对你们的惩罚,难道做官员的和农人一起劳动就是惩罚?既没有打骂你们,还保留着你们的爵等官等。谁觉得自己学的明白了,学的可以回去管理了,觉得自己不会再犯这样的错了,单独来找我谈!”(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五章 启发
    陈健把剑还给姬柏,拍拍手,有人拿过来堆木简,每个人了份。
    “下放劳作,是让你们明白最基本的东西。但是如果只是会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就能作为官员,我也用不到你们。既然保留着你们的爵等官等,那是将来你们认识到自己错误后还要继续用你们的,治病救人嘛。”
    “这木简上,是我以农庄官吏的身份写的份因地制宜的规划,就以曼辕管的这个农庄做样板。如今规矩变了,有些东西需要计划统计司调配,你们需要写出来你们要做什么,计划统计司审核后认为可行再批复。”
    “等你们劳改结束后,都想想怎么建好农庄,用这个模板递交上去,计划统计司审核通过认为可行了,才算是你们真正有资格管理农庄了,到时候你们的劳动改造才算是真正结束。”
    “你们都认字,认得很多字,都自己看看吧。”
    下面响起了阵翻看木简的动静,曼辕打开细细读了遍,脸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可是心中却极为赞同。
    如陈健之前教给这些人如何写规划样,木简上的内容就分四个部分。
    先是写了下这个农庄的基本情况,包括人数附近物产等等。
    然后提出了建造座酿酒作坊的构想,以及酿酒作坊建造的原因:减少对外进口的粟米酒,同时作为配给品给底层的自由奴隶,免得他们吸食麻叶或是聚众闹事;酿酒后酵的残渣还可以养猪喂狗,甚至可以蒸馏后出口到其余城邑。
    最后是作坊的人数产量,以及需要的各种工具和会酿酒的人,这方面需要计划统计司审核后,再调拨部分人手。
    并没有太多的规划,只有酿酒作坊这条,而且说的很清楚,利用今年秋天农具不足耕牛驽马没有运送过来的特殊情况,免得农庄的人在地里胡乱忙碌。
    “看完了吗”
    “看完了。”
    “夏城用橡子酿过酒,用果子酿过醋。你们也都喝过。是,这两年都是喝的粮食酿造的,可也不至于才两年就忘了个干净吧那么多的橡子鹿群鱼,你们看不见还是说想不到”
    “你们已经在农庄做了个月,农庄什么情况你们也都清楚了。给你们两天休沐的时间,就是让你们琢磨这些事的。写好了叫人递送回计划统计司,我会亲自看,看看你们到底有没有管理这么多人的能力要是没有,那我也没办法,最多改造三年,三年之内倘若还没想到,只能证明你们不适合做官员。”
    陈健收起自己的那份木简,递给姬柏道:“找人,立刻送回计划统计司,让他们审核批复,准备人手。”
    看看天色还早,陈健摊手道:“今天不是旬末,还不是休息的时候,工具我都给你们准备好了,去挖水渠去吧。姬柏,给他们送过去”
    干人不情愿地领取了工具,和那些灰头土脸的农人站在了起,弯下腰挖掘着这条毫无意义的水渠。
    夜里不深的时候,送信的黑衣卫已经返回,携带了计划统计司的批复,上面用赭石画了个圈,示意同意,两天内将会将工具和懂酿酒的人调集过来。
    陈健调集了村社的农人,收拾出了间靠近小溪的大屋,整理出需要的灶台仓房地窖。从正在挖水渠的人群中征调了部分去收集橡子野果。
    两天后,两个会酿酒的国人带着四五个学徒和各种工具来到了村社,收集到的各种野果橡子也堆积了不少,会酿酒的国人对于这些乱七糟的非粮食原料并不陌生,也分清楚了哪种需要用曲子哪种直接加酵母橡子要加曲子分解成糖,而野果直接加酵母。
    其实农庄附近能做的事还有很多,个酿酒作坊也用不了多少人手,可是陈健并没有全都提出来,他给了那些人机会,希望那些人能够把握。自己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管,最终依靠的还是这些官员,否则就算自己累死也最多管辖个城邑数千人。
    稍微看了几眼,也没有等这边完事就返回了榆城,他相信这边的人会做好这件事。
    榆城的建设还在进行当中,只不过人数最多的冶炼司仍旧在干着建造司要干的活,陈健也没有着急。
    想要建造座炼铁炉,需要的准备工作很多,在全部就绪之前就算冶炼出来也不能大规模生产。
    最基本的能够承受冶铁温度的砖石还没有生产,两座砖窑中的座附近已经挖好了水渠,为的就是生产混合了黏土白沙的耐火青砖与红砖不同,青砖需要在烧制完成后浇水靠水蒸气闷熟,生产周期很漫长,但是很结实耐热。
    此外风箱尚在制造;小型的根本不能提供拉动风箱拉力的水车已经做好,正在组装以便为今后更大的水车做准备;曲柄连杆曲柄滑块两种结构雏形仍旧没有人想出来。
    唯想出来办法的是橡子,但是毫无使用价值。
    因为夏城最早的陶轮是皮带传动的,橡子的脑子就像是被皮带绑住了样,他找陈健诉说了他的设想:准备两个半径极小的陶轮,以皮带连接,将风箱的拉手绑在皮带上。因为陶轮的半径极小,所以可以把皮带绑住风箱的那个点看成是条前后往复运动的绳索,忽略半径。
    皮带传动的形式可以看成两个u字对接在起的形状,橡子的意思是让两个u字两条腿间的距离变小,这样就趋近于条线。
    其实这个办法思路是对的,甚至乎了陈健的想象,问题在于皮带和陶轮之间的摩擦力怎么才能大于风箱拉动的力量如果变为齿轮链条传动是可行的,然而如果夏城如今能够做出链条,又何必花心思去想这些问题。
    面对橡子的失望,陈健勉励了几句,心中却对那种趋近思维极为赞叹。
    橡子源于接触了太久的皮带传动,设想的难以实践,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却让陈健想到了个办法。
    他仍旧决定不直接拿出自己琢磨好的办法,而是借助制好的小水车做另件事,给橡子点启,同时也为染坊司的冬衣制备工作节省些人手。
    两个简单连杆的水力锤,就是他的计划,按照机械术语来说这是种曲柄摇杆机构。
    通俗点说就是老式缝纫机的踏板结构,或是前世小区简单健身器材上的手摇踏步机。
    上下踏动踏板,通过曲柄摇杆结构就能让缝纫机的大轮做旋转,这里无非反过来,以旋转带动摇杆做个弧形扇面运动,产生往复的砸击效果。
    这种思路其实和曲柄滑块脉相承,个是弧形摇摆,个是平直往复。
    其中最关键的转换思路陈健觉得橡子或许能想出来:利用某种办法,将摇杆的弧形扇面的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