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酋长到球长-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小子也没权利逼着我去。
    因此早晨来的时候,心里是抱定了不去的想法。如今天气还有些春寒,一大早来到木麻家的老房子等着石泉的时候,便选了炕头寻思暖和暖和,心说反正任凭石泉把天说破了我也不动弹,混过这几天就到怀子节了,到时候分里司的时候自己就能在夏郡了,因为那时候不耕种可就晚了。
    然而没想到石泉这坏小子不知道跟谁学的坏招,将火炕烧的烫人,一开始炕头还是好地方,如今却仿佛屁股都被烤熟了。
    可他还不能动,屋子挤得满满当当的,又加上热,大家都闷着头不说话,这时候谁也不敢有大的动作,以免被石泉抓住机会单独和自己说刚才有个人估计是烫的受不了了,于是站了起来寻思缓一缓,没想到刚站起来石泉就啪啪地鼓掌喊道:看看,看看,这才是王说的真正夏国人,去苦的地方建好夏国
    一边说着,外面几个人已经吹起了笛子,又送来一个铜奖章挂在了那人的胸前,石泉又赶紧拿起笔在木简上写了几个字,大赞这种行为是多么的好云云,又来了几个学堂里的小孩子,请这位叔伯讲讲自己的光荣想法之类。
    李大可是记得那个人脸上通红,也不知道是热的还是羞愧的还是说气的。
    问题是这时候谁也扯不下来脸说自己就是不想去:那么大的荣誉,动静又这么大,再说也不是去死这样的事,只是受两三年苦。
    很多事就像是跷跷板,荣誉脸面再加上去夏东爵等升半级国家还提供一笔钱投在了王直辖的新华城的一些产业,据说年年都有分润,而且还不是全民公产。
    本来就是留下来稍微占了上风,这时候忽然倾斜下去,谁也拉不下这脸面当着一群孩子说自己就是不想去之类。也有真的铁了心拉下脸说不去的,那也不违背规矩,并不会罚钱或是劳役,只是夏国一直以来的不同别处的道德压在头上便有些不舒服。
    有了这么个开头,李大心说我今天就算是屁股烫出来燎泡,我也不起来,憋到中午吃饭自去吃饭。
    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石泉的眼睛转了一圈后转到了他的身上,笑眯眯地说道:李大,别人要是不去也就罢了,你们一家子可都是在夏国年轻人里的最好的那些。你二弟和我一起上的学堂,那是姬夏亲自选出的七个人能喊姬夏为先生的,今后据说还要在太学里学习呢。你家三弟如今在冶炼班学习,我在榆城也常听他的名字,还在表扬的木板上见过他哩;四弟前些天又被选进了新建的雷火卫,那可是和羽林黑衣一样的咱夏国最好的士兵了。
    你看看你这三个弟弟,那都是在为夏国做大事呢,怎地你这个当哥哥的反倒不如他们了等着人家将来一个个披红挂绿或是名字被写在书上,日后还被人记起来,你就不想将来你家孩子问你,说叔叔的名字怎么在课本里出现了,你这当爹的可咋说
    说起前面,李大这脸上还是容光焕发的,自己母亲死的早,氏族又都散了,就这三个弟弟可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了。前年说二弟以后可以喊姬夏先生的时候,可是让他弟弟成了一里中不少当妈的教育孩子的话。
    然而说道后面,李大忍不住道:石泉,你这话说的不对。姬夏可是说了,在哪好好干,都是在为夏国变得更好。不是说我种地就比我二弟低了些,你这话说的可是有呃,那个呃,对,劳心高劳力一等的想法,这可不对。再说了,我在夏郡又不是不干活,等我的娃长大了,我也可以指着他在学堂里吃的馍馍说这里面还有当爹的种的麦子的,咋就没什么可说的
    他回忆着前几天国人大会上的一句话,不失时机地顶了石泉一句。

第九十五章 为自己(下)
    石泉也不着恼,心说这话可对,当初自己被分到农学班去农庄的时候,自己可是相信这句话的。小说要是自己觉得不对,那自己当初在饭堂里说的那番话不就变得可笑了吗。
    李大,话是这样说,但还是不一样啊。姬夏还说了,有的人明明是块铁矿石,按说这石头用来盖屋子也算是为夏国甜了块砖,但是也可以炼成铁啊。
    明明可以当块铁,偏偏去当砖,这是不为,不能背山填河的不能。
    你地种的好,又守规矩,去了那边当个里司,把那些刚来到夏东县的人教会,难道不比你在夏郡里种田要好你在夏郡种五十亩地,但是去了那边教会其余的,能给咱夏国多出五百亩,怎么能一样呢
    这名头又扣成了为国奉献上,李大也没办法反驳,心里倒是知道这话说得对。
    心里想了半天,低声嘟囔道:我不去又不是没有别人去,未必少了自己咱夏国便不能多出那五百亩地了。
    说完这话,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果不其然,就听着石泉略微有些生气地说道:这话怎么能这么说要是都像你这么想,夏国不就完了吗这事是这样,那要是打仗的时候,你也这么想我不去反正有别人去,都这么想咱们不是要被人当作奴隶
    这话说的有些重,李大急道:我可没这么说,真要是打仗的话,我肯定跟着姬夏出征,谁要不去谁是一窝能生七八个的养的
    旁边一群人都笑,石泉也笑道:是,真要打仗谁也不能不去。但这时候不是和打仗一样吗打仗是和人打,种地是和天地打,难不成和人打就是打,和天地打就不是打了多开出一亩地,多让一个人熟悉咱夏国的规矩,将来便能多出一个人拿长矛来保护咱们啊。
    李大家的便暗暗掐了男人一下,心里明白自家男人是个什么脾气,掐这一下意思是这时候可别松口。
    李大本来已经动摇了,被女人这么一掐,心里又缩回去,低头不说话,暗暗挪动了一下已经热的难受的屁股。
    石泉又道:说起打仗,你们也知道,如今十四岁到十八的要去当兵卒,等姬夏把他们训出来后,哪里还用得着你们去打仗咱先不说那些人吃饭得靠咱们种地这样的话,也别说什么为了夏国之类的话,咱就说点用得上的。
    你们也知道,如今爵等制度已经实行,不过和之前不同了。你现在是公士,国人大会上姬夏也和众人商量过,以前定的是公士只靠种田缴税不逾律法规矩,四年能够熬成上造。如今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的国人,那就得六年才能熬成上造上造再往上熬要十二年,大家也都同意了。
    如今除非军功容易提升爵等要么就是学堂学完后做出一些让族人过的更好的大事要么就是姬夏提议国人议事会不反对单独提升某个人。这三样可都是很难啊。
    姬夏也说了,这爵等如今是只分公产的收益不分公产土地之类,因为前些日子大家也都看到了,如果这些东西分了是什么下场大家也知道。
    但是姬夏还说等他快死的时候,可能会按照爵等分给大家更多的土地小作坊之类,因为到时候地方太大,计划统计司就算累死也不可能看管过来每一寸地方,也不能确保公产的收益,他也不相信自己死后分配的人,还不如分给大家一些小作坊土地之类。
    大作坊不分,分了大家也管不好,但是土地小作坊这东西可是好东西啊。以后人越来越多,等到打下东夷,那些人想要种地就得租用咱们的土地,到时候按照继承的规矩你可以把你应得的土地留给你的嫡子嫡女。
    就算姬夏得祖先眷顾活的久远,可是你知道公产一年能收益多少你是没去过榆城,可不知道咱一个冶炼作坊能换回多少东西,等到明年春上分的时候你就知道了,我现在说了你也不信。
    我听说咱们要盖一批新房子,那可都是大房子,有门有窗,据说还有能让阳光进来但是风雨进不来的东西挡在窗子上。这些都是要按照爵等优先分给国人的,到时候大家都一样,轮到你要多久
    你要是去了夏东,爵等上便省了两年时间,再说如果教化的好更多的人学会了耕种规矩之类,又是功勋,计划统计司的人都是有记录的,这一点我可保证,绝不会落下的。
    去了夏东,无非也就是受两三年苦,不过如今有牛有马有犁铧铁器,再难还能比咱们当初用石头的时候更苦姬夏总说让咱把眼睛看的远点,哪能就盯着眼前这点事呢等到以后新房子盖起来之后,你肯定后悔。
    李大听的或是热的晕晕乎乎的,赶紧拍了拍自己的脸,还是没有松口。
    这时候也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了,石泉摆摆手道:都散了回去吃饭吧,都琢磨琢磨,晚上再说。我这边还有差十二个人
    李大这才站起来,和自家女人一起回了家,咕咚咕咚地灌了几瓢冷水,看着女人正在抱柴禾准备做饭,忍不住嚷道:吃点凉的吧,我这屁股都快熟了,今晚上我住牲口棚去,看着这炕头我就难受。
    女人也笑了,拿出早晨剩的粟米粥,弄了半块咸菜,吃了一阵,两个人都放下了碗。
    石泉说的倒也对,要是都不去,哪有那么多粮食养兵卒建作坊要我说咱们就去无非就是苦两年,这可比当初在山里强得多,哪能忘了谁带着咱们走出来过上这日子呢羊还知道跪下喝奶呢,何况咱当人的呢
    女人看了看家,叹息道:去了那房子要新盖,据说都是些木头泥巴随便弄起来的,我孩子马上就要上学堂了
    我孩子和咱孩子是不同的,不过这种情况在夏城多的是,倒也没有什么。李大唉了一声道:孩子去学堂,那还不是公产里出钱别说一天一顿饭,那么多孩子可也不少,姬夏说的总归是对的,人人为别人就是人人为自己。照你这想法,那些学堂的年轻人只说想上学就要百斤麦子,凭什么只要国人身份就能上真要那样难道还能让孩子不去了哪能只想着自己呢
    女人拿筷子轻点了一下男人,笑道:你还真以为缺了你,咱夏国就没人了
    姬夏说,再大的房子不也是一块块砖石泥巴盖起来的都这么想,房子不久塌了
    可是也不能非逼着去盖房子啊,我是块砖,我愿意去垒夏渠怎么就不行了
    夏渠的砖已经够了,你就必须去盖屋子
    两个人说了好一阵,也没个结果,吃过了饭,李大便拿着铲子去刨牛粪准备往堆肥的地方送去,女人去外面换麻胚准备回来纺线,寻思着马上春耕了,得弄点线卖些钱买些酒,自家男人干活累了回来喝口酒也好。
    李大刨了一阵,弄出了些蝼蛄,骂将着将这些把自家院子里的韭菜根咬的半死不活的虫子踩死。
    正骂着的时候,就听着女人失急忙慌地跑过来喊道:唉唉,快去看看,建造司的那群人真的在那量地盖屋子呢,石泉没瞎说,那房子可是大啊,我还听那几个当木工的说窗子的事呢,真是大。
    人家石泉怎么说也是农吏,还能乱说乱说可是要受罚的。这回信了吧赶紧过来搭把手,天黑前我得送到堆肥的那,晚上还得有劲听石泉说话呢。
    女人一把拉过来道:去看看,去看看。
    李大无奈,只好跟着女人走出去,那边已经围了不少的人,几个故意弄出来的大窗框放在一旁,明明还没有到盖屋子的时候,却已经有奴隶往这边搬砖了,地上用石灰画了个大圈,几个人有木有样地在那比量着什么。
    旁边立着一副极大的布帛,上面用炭笔墨汁画了一间就此时此刻的眼光来看檐牙高啄钩心斗角的房子相对于几乎没有窗子的土坯矮房来说是当得起这八个字的。
    黑压压的一群人对着那窗子指指点点,问道:这窗子这么大,夏天倒是好,冬天或是下雨的时候可咋办
    我哪里知道我要是知道我就是姬夏了。姬夏让做的,做就是了,难不成他说的还有错的肯定有办法。
    众人都点点头,心说这倒是,不过想想真要是房子有这么个窗子可就太好了。几个榆城回来的人见过那种磨光的大贝壳做的窗子,更是胡乱吹嘘了一番,以彰显自己见过大世面。
    这样一说,众人便问专门负责宣讲规矩的人。
    这房子咋分还是说卖啊
    这些宣讲规矩的人在众人看来是比他们更明白很多东西的。
    既分也卖啊。这盖房子也得要人啊,如今都忙着种田的事,下雨天却又盖不了,冬天不忙但又没法盖,盖不起那么多。
    啥叫既分也卖啊
    你有钱也未必买得到啊,得按照爵等领牌,有了牌才能买,钱可以从公产分润里扣,不过只要买了就能住进去。慢慢等吧,我天天在这里宣讲,都想给自己弄一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轮到呢。
    众人叽叽喳喳地讨论了一番,李大和女人对视了一眼,便有了默契。
    原本跷跷板已经左右摇晃了,此时终于被压倒。
    将来爵等分土子孙继承太远;为国奉献书本有名太大;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太累;众人称颂孩童崇拜太虚;到头来还是最贴近自己的衣食住行最有说服力。
    公士太多上造太少,再往上更少,怎么看石泉那话如今更有说服力了。
    回去后破例吃了块腌肉,看了看屋里生活过的被烟熏的发黑的痕迹,不久前四弟弟还在这屋里吃住,如今已跟着姬夏去了榆城,只留下墙壁上用赭石练习书写的难看的字,拍了下大腿道:有人才是家,管它夏郡与夏东。
    外面稍有些冷,便披了件羊毛毡子袄,那是二弟当初在榆城得的奖励托人捎带回来的,笑骂道:这回披着羊毡子去,石泉那小子把炕烧的再热也和我没关系了。可惜酿酒作坊里只有淡酒了,要不然我还买些蒸酒喝哩,反正热不到我了。
    顶着星星出了门,回头看了眼自己的屋子,忽然想到了离开夏城都在榆城的三个弟弟,心说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比自己更早住上新屋子。

第九十六章 兄弟闲聊(上)
    李家大哥的三个弟弟虽然都在榆城或是在前往榆城的路上,可三个弟弟重新聚在一起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初了。
    山岬岛上的河流上游有一块极大的石头,附近有很多人活动的痕迹,石头上有时候还有些傻傻的木炭写的字,或是名字或是刚刚学会的一些爱慕的词句,写的乱七八糟。
    李家最小的四弟弟正念叨着石头上一句话,忍不住和两个哥哥笑道:总共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在学堂的时候肯定成天挨打手心。
    一边说着,从身后拿出来一壶酒递过去道:这是我们发的蒸酒,一直想和哥哥一起喝的,没想到来到这里一个多月了才凑到一起。
    三哥接过酒葫芦,奇道:今天又不是旬休,你怎么有时间来
    五月的旬休提前了,过两天要去农庄去割麦子了。我们这些服役的都要去的,除了羽林卫和黑衣卫。都说我们雷火卫和他们一样,是咱夏国最好的军队,只是我们和他们还是不一样啊。
    黑衣卫的郎将是姬柏,羽林卫的郎将是石山,那都是咱平时常常听到的名字。阳关一战夺草原诸部的大纛东夷征战引诱牟城,两卫里都是些老兵了,各个都会骑马,如今又有了马镫,就算之前骑的差些的如今也骑的飞快。
    我们就不同了,到现在连个郎将都没有,比起那些被征召服役的戈矛兵都不如呢。别说骑马了,我们营地连头牛都看不到,大部分都是和我一样的年轻人。
    李三边听着弟弟的抱怨,边从怀里摸出了一条干巴巴硬梆梆的腌鱼,用力在石头上敲碎,捡起些小的碎块递给了二哥四弟。
    弟,你们可是姬夏亲自带着的,难不成这还不够你们高兴的
    四弟摇头道:一个多月了,也没见到姬夏几次。我们平时训练的不是队列,就是左右转从两排变成四排要么就是练习横队往前走保持平齐。这些东西我在学堂的时候就整天学。那时候上午就学写字数数,下午就是队列
    上次旬休遇到了和我一起来榆城的一个家伙,他没进这三卫,进的是那些征召的部队。一问才知道,我们和他们练的差不多他还以为我们也是骑兵呢。前几天我们营地来了一批武器,你们都猜不到是什么一堆竹子,从下游运来的一堆竹子,连戈矛都不是啊
    一直没说话的二哥拍了下弟弟的肩膀,笑道:你怎么还学会抱怨了都是骑兵的话,咱夏国也养不起啊,现在满打满算三百多个骑兵,我都听姬夏抱怨了好几次了,你以为养马只吃草就行了一匹马可是能吃好几个人吃的豆子了。你既进了雷火卫,好好做就是,难不成姬夏闲着无事真的把你们当那些戈矛兵看
    四弟弟嘿嘿笑着,拿起葫芦喝了口烈酒,用力咬着僵硬的臭烘烘的很咸的鱼。
    我就是抱怨抱怨,其实平时该怎么训练还是训的挺好的,过些天我大约就能被选为伍长了。唉,二哥,三哥天天打铁铸铜的我是知道,你整天跟着姬夏学,学什么呢
    二哥撇嘴道:说了你也不懂。你是不是以为我们这些太学生就天天闲着跟着姬夏到处溜达才不是哩,我天天都要写字算数的,还不能落下姬夏交代的一些事,有些东西姬夏写个木简扔给我们,大致给我们讲讲就让我们去做,你真以为那么简单呢
    四弟拍了下脑袋道:我想起来了,前些天我在湖边看到你和姬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