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讲讲就让我们去做,你真以为那么简单呢
四弟拍了下脑袋道:我想起来了,前些天我在湖边看到你和姬夏了,听说要修个新作坊
是,这倒没错,大家都知道要修作坊了。
二哥想了想,确信姬夏没有禁止他们谈论这些事。夏国的规矩繁多,很多东西都有保密的规矩,但是同样的因为规矩多,所以规矩没有禁止的即为许可。
于是他神秘兮兮地说道:姬夏说要修个造纸作坊。
纸啥是纸啊
李二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姬夏直说有点像是丝帛麻布,但是又比丝帛麻布要省人力。可以写字,可以用来糊窗户让窗子只透光不透风。
两个弟弟恍然道:怪不得,怪不得那些新建的屋子全都有那么大的窗子,原来是用纸封住窗子的真要是那样就好了想想吧,那么大的窗子可以透进来光,白天在屋子里多亮堂
二哥看着两个弟弟如此高兴,心里也快活,心说要不是姬夏不准往外说,你们要是知道有种特别费力费工的东西也能封窗子而且更为明亮,你们不是要吓坏了
只可惜那东西太贵,而且做不了太大又十分浑浊,当作礼物送人可以,不过按照夏国体制在国内怕是不可能售卖了。
四弟弟喝了点酒,脸上有些红,神情也有些兴奋,忍不住又问道:二哥,那这造纸作坊多久能造出来的纸啊
二哥摇摇头道:还得些日子吧,挺麻烦的。你三哥知道,去年冬天的时候让一群人去收集麦秸木头或是乱七八糟的东西,其实那就是用来造纸的。
老三的确知道这事,当时风城苇城的人来到这里后,选出了二千多人归姬夏单独统领,因此分了任务让他们上山去采集野葡萄藤和细柳树还有乱七八糟的麦秸之类。
二哥,造纸还要用野葡萄藤
那倒不是,那些野葡萄藤呃,这个就不能说了。
两个弟弟急忙闭嘴不问,也知道夏国的规矩严苛,一旦不该说的说出来,那责罚可就严重了。
二哥大约不想让这气氛尴尬,说道:不过造纸的事我可以和你们说说,以后挺长时间我可能都要负责造纸作坊的事,谁让我最先考核通过了呢,姬夏说等到那几个也都考核通过了再继续给我们上课。
两个弟弟急忙恭喜了几声,这可是大事,问道:二哥,那你是不是要当那种特别高的官吏了
二哥摇头道:那还早着呢,再说我也不太想当。我就想跟着姬夏学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再说我也当不上,哪那么容易啊
姬夏不是说哪怕是三省令郡守六部之类的官员,只要做得好就能考核提升上去吗
哎呦,我的两个傻弟弟啊,哪有那么简单要从小吏做起的,而且必须还得成为郡守做上几年做的好了,才有可能进六部,最后成为三省令之类的。如今榆钱儿姐姐也不过管着户部,实际上还是以前司货的那些事,现在就是让你去做,你能做好了度支钱粮这些事,我整天拿着木炭在陶板上算,算来算去都经常算错,更何况如今是六七万人。
在陶板上算错了,最多也就是挨打手心,或是赶上姬夏生气的时候被骂一顿。可是真要是做了官员,算错了那是要死人的。
再者,当初我们被姬夏选中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们了,我们学成后不可能当官员,如果想当官员当时就可以那些司科班了。我们将来都是要当先生的,教后来进太学的那些人,不过每年发的钱多,还可以佩戴些别人不能佩戴的东西。反正挺多了,不过我也不太在意。
说到不太在意的时候,他半闭着眼睛,回忆起两年前在一间小屋中看到的玻璃粉摩擦后发出的如同雷电一样的火光,以及那些古怪的水力锤简易太学学堂中陈列的简单木片制作的铆钉曲柄结构这些东西才是他想要知道的,所以并不是随口说说。
只不过如今他学的东西还太少,姬夏也不给他们讲那些东西,只是让他们日复一日地算算术。他现在倒是有些怨恨和他一起学习的那几个人,如果他们也通过考核的话,如今就能学到更难的东西了。
好半天,他才从回忆中反省过来,笑道:那些造纸作坊等到建起来之后,我就不管了,让我管我都不管。这东西也不需要知道那么多,照着做就是,也就是新作坊才用我们盯着。
四弟弟点点头,说道:那倒也是,就像我们一样,上面说让我们怎么训练,就怎么训练就是。往哪走打谁,就算我当了伍长也不知道,想要知道只怕得当上郎将,不过有几个能跟白马姬柏那样啊。难不成我们雷火卫以后打仗也是这样根本不需要像羽林卫那样需要抓住机会随时冲击只要和训练一样,慢吞吞地往前走往左转就行
二哥哈哈笑道:那就不知道了,不过最笨的办法有时候最有用。就像是姬夏带我一起建造造纸作坊的时候,我以为还要和上学堂一样学学呢,哪知道根本不是。
就像是把木头麦秸之类先在水里泡,要泡的烂了然后再用石灰煮。我问姬夏为什么姬夏大致跟我说了说,然后告诉我那些作坊工不用知道为什么,只需要知道泡两个月一百斤料用多少石灰煮几天在石臼里捣几下就行。
就像你们打仗一样,写在规矩上,照着做就是。有人想知道为什么自然会问,不想知道的自然不会问。但是想要提升爵等想要弄出更简单的办法,就得多问。
这也是我想告诉你们两个的,多问问为什么,只有多问为什么,才能知道怎么样才能做的更好。
第九十七章 兄弟闲聊(下)
他很郑重地拿出了做哥哥的派头,又说道:你们也听过姬夏说起的煮鱼的故事吧如果当时问问为什么把鱼切开,就不至于等到可以做出更大的陶罐的时候还要把鱼切开,并且成了一定要这么做的事。
两个弟弟都点头称是,以示自己已经记住了。
二哥,那纸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做出来啊
快了,已经差不多了。姬夏过一阵要去粟城和其余城邑的首领会盟,得带一些礼物去,我们得在那之前弄出一些纸当作礼物送给其余的首领。他们不会写字,但是用来糊窗子也是好的啊。
老三笑道:他们哪里用纸糊窗户啊用奴隶磨贝壳就是,反正他们的奴隶多,可以用在这些事上。他们要是都会写字的话,送纸当礼物他们肯定高兴。不过要是不会写字的话,送纸他们未必高兴。
我们冶炼司也在给他们准备礼物了,不过二哥,我们准备的礼物肯定比你们准备的要好,他们肯定喜欢。只不过这些礼物可是要把我们累死了。
他伸出了满是茧子的手,无奈道:老四过些天要去农庄收麦子,我们也好不到哪去,这些日子也在学打铁,那大锤子抡起来可是比稷镰累多了。你们是没去我们那看看,天天叮叮当当的,里面又热,如今还好,过些天还不知道怎么过呢。
兄弟两个齐声问道:打铁打出的礼物剑
老三摇头道:那倒不是,打铁是都要学的,礼物不是铁的,都是铜的。
说到这,他神秘兮兮地说道:反正过几天你们就知道了,姬夏也没说不让告诉别人。
伸出手,比量了大约一尺的距离道:那礼物大约这么长,半条胳膊吧。用的是铜熔铸的,得有个三五斤沉,看上去一点都不好看,但是用起来可厉害呢。
兄弟俩都被勾起了好奇心,问道:到底是什么
武器
武器铜的半条胳膊长剑
才不是剑呢。
他想了一下,终于想到了一个可以形容的事物。
就是一根铜熔铸的竹子,里面是空的,后面有竹节是死的,只有前面是空的,一直通到最后面。最后面还有个小孔,可以塞进去火绳,姬夏说那小孔叫火门,这东西就叫火门枪。
枪
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叫,姬夏随便起的名字,绝对是枪,切音字我还是认得的,绝不会错。
塞火绳用火药的
嗯嗯,对,用火药的。往里面塞上火药,再把铅做的圆球塞进去,用火绳点了火药后,砰的一声那铅球就飞出来了
他手舞足蹈地说道:你们当时是没看到啊,十五步之外的一块木板啪的一下就打碎了,这要是打在人身上,那还不是一下就打死了后来姬夏又抓了几头猪,三十步之内只要打在猪身上,猪就半死了。
四弟弟跟着哥哥兴奋不已,但是二哥却敏锐地觉察到了语句中的问题,问道:打在身上就死了那是说还有打不中的时候三十步我用弓箭射靶子或许射不中,但是射一头猪总还能射中的吧
老三嘿嘿笑道:那倒是,反正再远一点想要射中就难了,而且一只手擎着,另一只手还得点火绳后来火门上加了一根快燃的引线,点燃后可以瞄的准点,不过射一次就是慢点。
多慢
呃反正至少够射六七箭的了。很慢,很慢。但是箭可射不穿一些木板或是甲啊,这东西却可以。
二哥摇头道:别的城邑或是东夷人也就有些皮甲,而且皮甲还很一般,咱们要能射穿甲的东西做什么这东西只能射中三四十步的话,咱们要了还真没用。再说了做一个很麻烦吧而且还是铜的不能用铁的
老三摊手道:不能用铁的,铁的容易炸,那就不是枪了,成了捏在手里的铁雷了。做起来的确很麻烦,但是拿起来和弓不一样啊,很小,一只手就能捏住,打的时候冒着白烟,还有火花,打在胳膊上一下就打碎了,还能吓唬人
李家老二摇摇头道:不行,我得和姬夏说声,这东西咱们要了没用。当礼物还行,要是咱们用这东西可不行。有这些铜和这些功夫,咱们可以换粮食弄更多的士兵,打过去就是。再说咱们有弓啊,要这东西做什么
三弟弟急忙劝道:不用了,姬夏说就做这些,作为礼物送出去,咱们也不用这东西。
老二这才松了口气,点头道:要只是礼物的话,那就好说了。送其余城邑的礼物,只要好看只要看起来挺吓人的就行。我说呢,这东西这么贵,咱们也未必能用得上。
是啊,礼物这东西昂贵着呢,这东西还算好的,最麻烦的就是送给粟岳首领的礼物,那才叫麻烦呢。不过做出来也真好,我都没想过还能这样。只不过要是咱们夏国的士兵人手一个的话,只怕咱们要攒几十年才行。
什么礼物
甲铜甲能挡住羽箭的铜甲,如果那东西算是甲的话,皮甲简直就是一堆破布。用箭射了几次根本射不穿,这要是黑衣卫人手一件的话,冲进到敌人军阵里,也不用惧怕铜剑穿刺,还不怕羽箭。
说完后幻想了一下,最终还是摇摇头。
做起来太麻烦了,我估摸着好像这东西也只是往外卖换粮食牛羊,咱们暂时是不太可能穿上了。姬夏说一斤铜变成这东西就能换来几十斤铜才能换来的东西,如今别的城邑也都开始找铜矿了,以后铜怕是未必能像以前换那么多东西了。
得先把小块的铜打成铜片,烧的半软的时候,穿过一块穿了几个孔的大铁板,砸出来一小截。
然后用马拉着车,人坐在车上,用铁钳夹住铜丝的头,慢慢往后退着向后拉。一开始拉的粗,等拉完粗的,再塞进稍微细的孔里继续往外拉,一直拉到足够细才行。
拉完铜丝,还需要打铁板。把那些熟铁用烧热后用大锤子一点点地打,从铁块打成小片的板我前些天就是抡大锤的,抡的我胳膊都肿了。一天也打不了多少,麻烦着呢。
顺手从旁边拔了一根软草,绕在手指上一圈一圈地缠绕好,就像是给手指披上了一层衣服。
等到铁板打好后,把那些铜丝按我绕草这样的办法绕到一根铁棍上,抽出铁棍来,铜丝就是一圈圈的了。再用铁剪子剪断,全都变成一样长的短粗铜丝了。就像是编渔网一样,再把这些铜丝一圈圈地编织起来,用来披在肩膀上。
胸口那地方则是用打的很薄的铁板,用铜丝连在一起,到头来披挂在肩膀上。那些铜丝可以挡住羽箭,而且不会影响肩膀的活动;下面的铁板更是比铜丝要强不少。
弄了这么久,这么多人就砸出来一件,沉的很。不过比起被羽箭射中,要是我,我更情愿穿着这东西。
你们看着吧,单单是这件铜铁甲,肯定让那些城邑的首领们惊叹不已,说不准都想要一件呢
我估计是这样,要不然姬夏为什么要让那么多人练习抡大锤砸铁
第九十八章 绝地天通
“是不是要做甲,那就不是我们可以猜测的了。至于说甲到底是拿去换粮食牛羊,还是留给我们自己使用,姬夏肯定要召开国人议事会的,会和大家商量的,这是不下于和敌人开战的大事。”
三弟嬉笑道:“换或是卖,其实并不能改变什么。除了咱们夏国,难道还有别的城邑可以冶铁吗?就算可以,就算他们知道了如何制作,又哪里会有那么多人的不用种田来打铁呢?”
“那倒也是。”
不知不觉,这些不算最早的一批夏国人已经有了一些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即便在亲族一体的说法下受到了压制,但却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又说了几句话,远处传来一阵喊声。
“何以!何以!姬夏叫你呢。”
两个弟弟颇为奇怪地看了哥哥一眼,李家二哥笑道:“这是先生给我取的字,因为我总是喜欢问为什么,所以先生就给我起了这么一个字。先生说总比叫李二好听。”
“那倒是。何以总不是阿猫阿狗,何以是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这东西总归是比看得见摸得着的要好听。”
弟弟们的夸赞中,李何以看了看远处正在呼喊的那个王下亲卫,没有接弟弟们的话,皱眉道:“应该是出事了,我要立刻过去了。”
站起身,想了想,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情感,拍了拍两个弟弟的肩膀道:“四,割麦的时候别偷懒;三,打铁的时候好好学。”
再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告别的话来,从怀里摸出来几个铜币递到弟弟的手中,转身便离开了。
拐过了小河边,李何以忍不住问那亲卫道:“出什么事了?”
“姬夏派去南边那些族群的人回来了,带回来很多种子,还带回来一些消息。好像很重要,不止是你们,还有六部的、郎将们、计划统计司的一些人都被召集了。”
“什么事会这么重要?”
李何以虽然喜欢问为什么,但那是在自己想不通的时候才问,所以这个问题就不是为什么会召集的问题,而是召集后会有什么样的大事。
从南边那些族群里弄种子的事他是知道的,也知道姬夏曾经说过那种白色的、仿佛花一样可以织出布的东西,还知道当初姬夏问清楚那些东西是长在树上还是长在草上之后高兴了好一阵。
但如果只是这样,根本不用将六部以及军中的人都召集过去。
如今计划统计司已经逐渐拆分,除了保留了一些归王直辖之外,剩下的都扔到了六部中担任一些小官吏,王又忙着练兵、作坊和打铁的事,尽可能将一些平日可以处理的事物都放权了。
李何以知道,就像是自己四弟弟去帮着割麦这事,只是王下令许可,剩余的就完全交到户部让他们分配哪个农庄去多少人、以及干活时候喝水、吃饭之类的问题。
可见如果只是推广某种种子的事,绝对不会召集整个夏国的高层或是预备的将来的高层一起去商量的。
等他赶到榆城中心的时候,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新建的、宽大的砖石的政厅门前已有四五个人,也是神色忧虑,守卫门口的亲卫们查验了一下让他们进去。
李何以刚刚进去,就听到了一个面色黝黑的族人正在那和姬夏说着什么。他认得这个人,比自己去学堂还早些,最早跟随姬松前往大河诸部游历。
看得出这一路的辛苦,那个人晒得黑乎乎的,身上的衣服很脏,显然是刚刚回来就被叫到这里询问一些事。
因为刚进来,就听到这个人说了几句让李何以听不太懂的话。
“前年那个族群的首领,以私自通天为名惩罚了一个氏族,将氏族首领的眼睛刺瞎,耳朵割掉,将他的亲人贬为奴隶,氏族众人也都沦为奴隶。一年后众多氏族臣服,献上了祭祀用的礼器,盟誓不再私自登天问地。”
李何以听的迷迷糊糊,抬头看了看皱眉思索的姬夏,却没有开口询问。
陈健摆摆手示意众人都先坐下,也让那人不再多说。
就在清晨,一艘船从大野泽的对面回来,带回来的还有陈健派去名为互通有无、实则是去探测消息、带回种子的一批人。
种子的事很顺利,但是又听了这些人说了一些南边族群的一些事后,陈健有些紧张。
如今族群的活动范围只有千余里,千余里之外的事并不能全部知晓,甚至于世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就不过是百里之遥。
但是就如今这个情况来看,想让自己融入的大河诸部这个族群成为将来这个地区的唯一文明和主导者,就不得不收集千里之外的情况。
大河以南千里之外的那个族群,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