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自己经营、雇佣工人、参与商品化售卖获得利润,岂不美哉?
况且如今闽城大量的白银流入,原本的货币地租已经不合算了。
然而佃户需要生存,之前的城市失业者起义给他们敲响了警钟我们支持减租减息,但是同时还得给我们制定一个优先租佃权或者强制租佃权啊。
你们减租减息了,地主不把土地租给我们了,我们怎么办?大块土地经营用不了那么多的雇工,我们涌入城市吃什么穿什么?活不下去起义再被震压?
佃户们问去进行调查的墨党成员,你们能给我们地主三代之内减租减息同时三代永佃的承诺吗?
暂时不能。
不能,那我们就连减租减息都不支持。
不减租减息,我们还能跟农奴似的被高利贷束缚在土地上,最起码能活。减租减息又不给永佃承诺,那我们自由是自由了,可能选择的就只能是自由的饿死或是流浪了。
距离闽城和闽河交通线很远的县,情况则完全相反。
那里资本根本懒得涉足,参与到商品交易之中成本太高,地主自己经营有风险,保守性让他们更喜欢收地租。
虽然土地早已私有化和自由买卖,可是以农村高利贷为基础的非体制农奴制仍旧存在,名义上没有农奴,实则处处都是农奴。
在这种地方搞减租减息,佃农肯定大为支持反正这土地你除了租给我们佃农外,你自己经营并不合算,而且闽城的资本不会愿意涉足,你们地主想收回经营和往外租都不合算。我们佃农当然支持减租减息了。
这里资本主义发展薄弱,农业日薪工也不多,新播种机、轧花机都机械也没有普及,租佃制让佃农苦不堪言的同时又不像是离闽城很近的县那样看到了资本主义下的黑暗。
那里的保守地主纵然反对,只要闽郡的新议事会还是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那么墨党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派出工作组和纠察队带着枪炮和那些保守地主谈谈。89
第八十三章 小事不小
仅仅是两个县的调查报告,就让这一次扩大的代表大会上出现了激烈的争执。
可不可以一刀切?
如果不一刀切,怎么达成逻辑自洽?
想一刀切,那也简单,让闽城的议事会出台一个政策,减租减息的同时让佃户拥有长达十年的优先租佃权。
问题是这样一来,和那些宗法行会小资社会主义派的做法有什么区别?他们肯定会借机发难,质问墨党这样的解决办法难道不是和退回宗法行会的主张一样吗?
如此一来,似乎根本不需要一场惊天动地的变革,只需要一个善良的、好的地主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由此逻辑又可以推出,所有问题的根源就不是制度问题,而是道德问题。只要传统道德重建,社会完全不需要变革,就可以自发地向前走,还不会产生那么多的失业流浪和棉吃人蚕吃人问题。
不想一刀切,就得讲出个一二三四五,还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党内基层组织,实事求是区别对待,这又有些理想化,不太现实。
不想一刀切、又不讲一二三四五的逻辑自洽,那就是纯粹实用完全丧失了理念支撑,开了这个口子后面的路就没法走了。
遥远未来派认为,既然认为租佃体系是阻碍社会发展的,那么优先租佃权就是反动的,这样一来和退回到行会宗法时代有什么区别?这完全就是在原本基础上的改良,这样的话要我们墨党干什么?有个好的王上有个好的郡守就能解决的事。
既然资本控制土地、土地兼并、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成为廉价劳动力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当然应该促进这个过程。
从客观上讲,人口涌入城市,降低了雇工成本,资本积累的速度更快,一个玉米饼就能换人一天的劳动,这绝对可以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闽城的工商业发展,将出口贸易的一切敌人都挤垮。
再说,错不是我们,不是咱们墨党导致了这些人失去生存的条件,这事总怪不到咱们头上吧?那些诋毁我们的人,总不能把这样的流浪、失业、失地等事怪在我们身上。
咱们如果是执政,那是另一回事,我们当然要考虑这些人的生存。可我们现在不是,所以咱们只需要加速历史进程就行,问题不是我们造成的,我们也不去解决。
所以现在我们党就应该促进农村的资本主义进程,产生的问题让资本主义去过度,甚至此时变革的主力也是资产阶级而非我们。
咱们应该等机会,等到变革完成后、有了咱们的实践基础,再做下一步的行动。
现阶段咱们应该继续沉默蛰伏、将变革主导权让给闽城的工商业资产阶级,由他们主导,咱们等待以后。
……
立足现实派则认为,租佃体系的确是阻碍社会发展的,但是问题是现在你让资本控制土地,又准备走改良路线暂时不搞土地国有化和集体化的革命,那那些失地的佃户怎么办?
跑到城市,城市能容得下这么多劳动力吗?要不然上次起义是因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失业、绝对人口过剩导致的工资下降、失地农民涌入城市而城市暂时又容不下那么多人?
既然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拖延危机的进程。
十年的优先租佃权加上减租减息,可以度过这段过渡期。你现在让资本吃的太狠,呼啦啦涌入闽城五万失地佃户,谁来负责?
这些人的死活的确不是我们造成的,可我们不能只着眼于未来,还得立足现实啊。
这十年,只要咱们保证闽城的发展高于闽城城市的人口增长,就能在十年后大量吸引农村人口走入城市。
用一种看似不是计划的、看似不是强制的流向农村,来解决城市容纳人口的极限这个问题。这样名声会比强制的、计划的、鼓动的人口流动好听一些。
社会发展的阵痛,我们既然是一个立足于所有人未来的党派,我们就应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承担、去解决这种阵痛,而不是如同那些遥远未来派所言的社会分段发展我们就该促进当时的分段。
原本是计划着南洋公司开放第二次募股,让大量的土地积累的资本投入到南洋公司之中,因为收益率比土地高。
但现在南洋公司和都城的几个家族合流了,现有的土地就成为了资本的第二选择。至少现在找不到一个过剩资本的盈利率远远高于土地的方向,就算有还是有风险、或是回报期有些长。
资本眼巴巴地盼地主跌倒降低地租提高经营利润呢,他们才不会去管涌入城市的失地者流浪者怎么办。
再说,咱们好容易在去年的起义和平息事件中争取到了主导权,这时候主动放弃,这不是脑子有问题吗?
退了第一步,之后退不退?退到无路可退的时候,所有的支持者和潜在支持者都寒心了,自己等死?等着别人的刀子砍下来?
棉吃人蚕吃人是进步的,问题是进步的代价造成者不想管,咱们却不能不管。
……
激进派则认为,这问题太简单了,在农村搞革命,搞土地国人所有制,控制人口的流动。
不是分成小块,既然说农业雇工制已经有基础,那么成立合作社也是完全可行的。
咱们有城市的工厂和对外贸易做底子,不需要问农村征集大量余粮,而且新作物刚刚传入,二十年之内农村肯定是越来越好,这是绝无问题的。
什么时候城市能容纳那么多的劳动力了,再逐渐把农村的人往外放,计划着控制着,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是,现在如果搞合作社和土地国有兼并,推广新的马拉机械和种植方式,农村其实用不到那么多人。
问题是现在城市容不下这么多人,所以可以把城市暂时容不下的人往农村送,至少在农村有口饭吃。
十年后或是二十年后,如果科学与实用技术研究所的那些新东西成功了,闽城快速发展,就能容纳那么多的人口了。
到时候再把人口批量地往城市转移,同时利用农村这些年的时间,搞搞教育、推广组织、提升文化、训练工厂制的守时工作,到时候来到城市就可以无缝衔接。
而且一旦夺权成功,完全可以大力发展对外移民嘛。
如今南洋公司不管农民死活,他们要是把收入拿出百分之五十用来移民,完全就没有问题,南洋公司收归国有、土地国有化,显然这就能解决问题。
大荒城那么多的土地,咱们去开垦这难道不是让国民财富总和增加吗?资本只看利润,咱们不看利润,有计划的、成组织的对外移民垦荒就是缓解这种“棉吃人”阵痛的好办法。
所以说,现在的问题就是掀了现在闽郡新议事会的桌子,搞真正的国人的共和国,搞土地国有化和公司国有化,只要成功问题都可以解决。
唯一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时候掀桌子,能不能扛得住整个共和国三十六个郡反动和保守力量的反扑?
这么一搞,敌人可不是反动和保守力量了,还得加上已经长出羽翼的闽城资本集团了。
……
这只是个看似最简单的问题,甚至看上去只是最基础的农村问题,反应出的是党内派别想法的不同。
即便目的相同,达成目的的手段已经出现了分歧。
理论上、不考虑现实操作和新权力体系带来的副作用,治标治本的其实就是激进派的解决方法。
这不是正常世界线二战之后的世界,如今遍地都是可以开垦容纳人口的土地而不是被瓜分完的世界假使某个时空有一条连接到人口密集区的中东铁路外加十个北大荒,再有某组织的组织力和控制力,同时又没有外部资本主义帝国体系成型的世界格局,还有对外贸易优势和科技优势,后果是什么可想而知。
于此时而言,不说大荒城,就是此时的黑天鹅河外加天涯海角,容纳个百万人过上田园牧歌的生活也是易如反掌。
然而,南洋公司宁肯去非洲运奴隶,也不愿意拿出船来运送同根同源的族群国人。
前者有利可图,后者关他们屁事?
看上去只要可以计划和控制、操控资本的流向,有计划的违背资本自由流动的投入,还是有希望的。
但就算不考虑之后的操作性和理想变异性,只看眼前也同样在于激进派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时候掀桌……打不过。
没有外部压力和商品冲击带来的农村普遍破产,农村还能撑得下去,还不至于到不动不行的时候。时代的“阵痛”还没有波及到更多的地方,受“阵痛”影响的人还不是很多。守旧保守和新兴资本主义势力还在明争暗斗,还能借力打力,可一旦采取这种方法,那就是联合绞杀。
唯一看起来似乎治标治本的想法不能采用,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也就成为最难解决的所谓“阵痛”问题。
包括之前的闽城起义和各种反动思潮,那也是“阵痛”问题所带来的。进步要有代价的,这代价谁也绕不过。
棉吃人吃好了,那叫自由资本主义大发展。
棉吃人吃不好,那叫土地兼并,下一步就是均田免粮迎闯王,顺带着送出来一顶王冠从共和国改名为帝国。到时候别说失地农民了,就是雇工和手工业者,也会盼着有一个凌驾于资本之上权力无限的皇帝,救他们出苦海。19
第八十四章 为什么不能那样启蒙
这种争执是好的,证明这些人经过了十年的启蒙想法开始日渐成熟,并开始朝着陈健所说的“方法论”的方式在逻辑之内反对直接的结论,开始一条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渎神”之路。
这种争执的本源,不过是接触了批判与颂扬并存的剖析资本主义之后,在生产力不足的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自发反应。
按照推理,他们看到了一条血淋淋的路,一条在会议报告中指出的“阴沉昏暗而又血迹斑斑的”资本吃人之路。
那么有人就想知道,可以可以直接跳过这条血迹斑斑的路,直接过渡到美好的未来呢?
闽城已经开始了非萌芽的资本主义道路,农村也会走这么一条“农民失去土地从而一无所有成为无产者”的路。
这条路是必然的?还是可以绕开的?
这是攸关整个共和国与无数同族命运的岔口选择,而这次关于闽郡减租减息还是减租减息加永佃制的争辩,只是这个命运岔口的一个路牌。
租佃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大家族军功土地制,这是已经在吃人的猛兽。
资本主义的兼并、剥削、唯利是图,则是一条悬在头顶的绞索。
是既反对猛兽又反对绞索?还是认为绞索是绕不开的、等到所有人都被绞索吊住的时候,再振臂高呼?亦或是说绞索因为缀着的人太多了自然会断,所以现在应该帮着把绞索架起来?
这种情况就是思想超前与生产力不足之下所必然会产生的民粹、小农社会主义、小资社会主义和封建社会主义思潮。
出现这样的争执也和墨党人员的组成有关。如今这四的有道理,他们也反对资本主义,所以其实咱们现在技术落后也是好事,那咱们就直接越过血腥肮脏的资本主义呗。
你们说好不好啊?
雇工、佃农和濒临破产的小资产者们一听,心说这不挺好吗?
你看资本主义多吓人啊,逼得小资产者马上就要破产了;佃农的土地正在被经营性地主和资本家买走,活不下去啊;雇工天天做工累的半死,啥也没有,要是有个至高权利的王上和青天大老爷,来遏制一下这些可恶吃人的资本,这也挺好的。
要是能均分土地、限制大工厂、全面恢复手工业,遏制唯利是图的商人和资本家、恢复田园牧歌的情怀、大贵族和地主有良好的教育不吃的太狠,而且还有一个大家都能遵守的道德和爱,这可不是挺好的吗?
说不准这些人一听,便要赢粮景从箪食壶浆斩木为兵鞍前马下,大呼帝国万岁,推上去一个号称要做仲裁者的皇帝,实现“真正”的有皇帝的“社会主义”了。19
第八十五章 合作三原则
因而看似一切都很完美,夺得了闽城郡议事会的主动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在闽城开始建立。
但仔细一想,步履维艰,到处都是可以跌的粉身碎骨的大坑。
闽郡是样板,而且还是靠技术垄断吸着全国市场和海外市场血汗的样板,要是这里都不能挺过去资本萌芽的阵痛期,那全国就更别提了。
有关土地问题的争论到第四天的时候,兰琪做了欧洲、亚洲与共和国土地制度之异同的报告,乔铁心做了关于主导权问题的报告。
陈健也做了现阶段在求同存异的条件下参与新议事会权力构建的底线问题的报告,算是宣告了自己这一派别的风向:放弃了直接开展激进斗争彻底与闽郡新议事会决裂的做法,而是采取重新团结进步同盟其余党派在闽郡进行变革的政策。
但是放弃直接激进斗争,并不代表放弃斗争,其中底线就是墨党纠察队存在的合法性必须得到闽郡新议事会的承认。
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么墨党将会宣布不认同闽郡的新议事会,不惜决裂起义深入农村依托闽城对抗所有旧势力。
枪杆子捏在手中,团结其余进步同盟党派并且参与闽郡新议事会的政治斗争,同时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积极参与闽郡的新议事会组建工作,不放弃任何合法手段为雇工争取利益的机会。
促进闽郡的新议事会达成建立“维护郡议事会法令执行的法律警察”组织,由参与郡议事会的各个党派监督,维护郡议事会法令的执行。由墨党出面帮助组建,使之成为一支非雇佣军,而是忠于国人权力机构的不违背共和国大法规的名义为“法警”的军队。
实际上,这就是一支军队,而且是一支由郡议事会出钱、名义上属于郡议事会推选的公职人员领导,但内部肯定会被渗透的千疮百孔的军队。
不管是伪装成民用航海学堂的军校、还是考试招收进入“军校”的途径,这些年一直在墨党手中把持着。不敢说每个进入的年轻人都是墨色分子,但灰色分子是必然的,包括上回无政府起义的一些激进年轻人也都是那些学堂里成长起来的。
墨党的纠察队不隶属于此伪装为法警的军队,而是独立的民间结社组织,平时玩枪也不过是用来学习“打”的,谁也没说不准打。而且有龟岛这样的地方,完全可以在那里进行脱产训练,反正不在国内组织军队就算是钻了漏洞的灰色地带。
旧时代下的火绳枪体系下,民间结社根本无法和军队对抗,所以也没有法令说不准结社不准拥有枪,只说私人不准拥有非允许的盔甲。
旧时代的法律上,允许有枪,而不是允许有火绳枪。允许有枪自然包括了允许有燧发枪。如果当初规定的是允许有火绳枪,那么是否允许有燧发枪就是个新问题,半数讨论通过就行,稍微操控一下使使劲就能通过;然而当初法律上规定的是不允许有枪,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