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落星看着众人惊诧的表情,苦笑道:“这些办法都是曾经的敌人教会我的,你们不必惊讶。”
“第一个办法,源于我们部族彻底失败逃到草原的故事。那一次,对面的首领带着人围住了我们部族的村落,逼着我不得不回去救援,因为我的妈妈和族人都在村落里。结果他们在山谷中把我们打败了。”
“我们可以学他,围住他们真正的城邑,困住他们的女人孩子,逼着他们回去,我们在路上截杀。就算他们的首领不在乎亲人,可只剩下一群男的怎么生孩子?没有孩子部族也就完了,所以他们肯定会回去。”
“第二个办法,源于今天刚刚经历的失败。”
“他们站的很高,看的很清楚,可我们根本不知道那些人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弓手在哪,族人甚至没有见到他们的弓手就被射死。”
“咱们可以在城外堆砌木头石头,做的和城墙一样高,弓手可以看到城内,站在木头土堆上朝里面的射箭。堆砌一座和城墙一样高的台子,修一座我们部族修过的摘星台,站在上面看到城内的情况,指挥弓手射箭。”
落星说完这两个办法,叹了口气,半闭着眼睛似乎在回忆什么痛苦的往事,许久才惨笑道:“第三个办法,还是源于我们部族那次彻底的失败。”
“那一次他们围住了我们的村落,里面只有女人,食物不多,逃出来的族人告诉我,里面的人连树叶都没得吃。”
“我们的村落在山上,如果他们强攻,用石头就能砸死很多人。可是他们没有围攻,而是围着村落不准女人离开。有女人饿的实在受不了,就冲出去,可是离开了高山的石头,他们又怎么能打得过那些男人?”
“达兀首领,你还记得前些天我在草原上杀死了他们几十人的事吧?”
“当然记得。”
“我为什么会想到断水逼着他们离开的办法?因为他们曾用这种办法杀死我的族人。他们有吃的,可是只有一条小河流过城邑,他们要喝水!”
“城墙,可以抵得上三五百勇士。如果我们挖断了河流,不给他们水喝,围住城邑,他们不会等着渴死,肯定会离开城邑。在平地上,他们能打得赢我们两三千人吗?”(未完待续。)
第四十八章 攻守(四)
战争是最好的学堂。
落星用自己记忆深处最痛苦的失败想到了最好的办法,达兀听完后忍不住拍了一下大腿,大声叫好。
三个办法,哪一个都是好办法。
尤其是第三个办法,达兀觉得最容易实行,那条小河只有三人多宽,很容易就可以截断。
落星说,城墙抵得上三五百勇士,这一点没错。
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一旦到了平地上,达兀有信心战胜那些人。哈默说那些人的军阵很厉害,但军阵一旦走动起来,就会露出破绽,尤其是在不得不走的时候。
断了水,不想渴死,就要离开。离开的路上是无法保持军阵的齐整的,自己部族有大量的马,可以尾随他们,让他们没时间吃没时间睡。达兀不相信数百人可以齐整阵型维持几天,而只要阵型露出了破绽,不需要几千人,自己或许可以用和他们相等人就战而胜之!
不只是他,哈默等人也都纷纷叫好,可随后一罐凉水就被泼了下来。
一直没有说话的巫灵祭司闷声道:“达兀,第三种办法最好,可是第三个办法你不能用。”
帐篷里的人哄的一声乱了起来,达兀却似乎想到了什么,急忙喊道:“都不要说话,哈默,去外面守着,任何人不准靠近,刚才的话也一句不准传出去。”
巫灵祭司看了一眼帐篷中惊诧的人,缓缓说道:“达兀,我有一个故事。以前有个部族,选出了一个人带着大家去打猎。第一天,什么都没有打到,族人们有些怨怒。有人想不如换个人带着他们去打猎,有的人则想这只是第一天,以后或许会好的。故事……讲完了。”
达兀低头思考着这个故事,其余人也都听懂了故事中的人和打猎是什么。
巫灵祭司将盛满了灰蘑菇粉末的头骨放到一边,说道:“这是我的意思,不是战争之灵的指引。达兀,如果用落星说的第三个办法,城邑能撑几天?”
“没有水喝,最多两天。”
“哦,那我刚才的故事就还没讲完。故事里,两天后,带着他们打猎的人带回了许多许多的猎物。于是那些曾经觉得换个人带他们打猎的族人也觉得,还是这个人好,不用换别人。但如果不是两天后,而是二十天后才打到猎物,族人们又会怎么想呢?”
巫灵祭司微笑道:“达兀,你要知道,这一次不是你带着各个部族来到这里的,而是老首领。三天的耐心,众人是有的,只要胜利,没人会记得之前的失败。但是如果二十天都打不下来的时候,忽然有个人站起来说我可以带你们打下城邑,只要三天,那时候众人会怎么想?当乌云遮住月亮的时候,才是星星最亮的时候。”
达兀没有反驳,而是很凝重地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
老祭司笑道:“达兀,落星给了你三个办法,前两个办法已经足够你闪烁,就像是天上的流星,会给众人留下印象,让他们在心里觉得你和月亮一样明亮。而当不信任和失望的乌云遮住月亮的时候,你再闪烁一次,人们就会忘记月亮。去吧,你知道该怎么做。战争之灵会怨怪我出了这样的主意,我要去祈求他的宽恕了……”
用尖锐的指尖挑起了一抹灰蘑菇的粉末含在嘴里,闭上了眼睛不再说话,用巫灵祭司的方式和神灵沟通着。
达兀坐在皮子上,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知道自己会怎么选择,只不过他需要想一下怎么才能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
帐篷中其余的族人心头也是一阵火热,如果真的如巫灵祭司所言,达兀成为了整个草原的首领,自己得到的也会更多。
至于同一个祖先同一种语言的其余部族的众人,哪里比得上自己将来的权利和羊马奴隶。
打不下阳关,自己部族又能损失什么呢?仇恨吗?荣耀吗?那是打仗的族人该信的东西,不是这些围坐在帐篷里的人该信的东西。
帐篷里的所有人都对着神灵盟誓,今天发生的一切都不会说出去。
于是第二天达兀在老首领面前一言不发,悄悄挑选了二十名族人,骑着马绕到了阳关以南,去看看敌人真正的城邑到底是什么模样……或许,真的只有老弱妇孺在那里,没有一个男人呢。
两天后,老首领还是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就在众人逐渐不满并且终于有第一个首领说出不如归去的时候,达兀将落星曾说的金橡树和永远重生的猪的故事悄悄传播了出去。
那棵金橡树和永不会死的猪终于又一次让首领们燃起来打下去的信念。
“你们听说了吗?城中那群人的首领有一株金橡树,结出的橡果没有苦味。”
“是啊,前些天达兀部族的落星从草原上打败了那些人,弄到了一些白色的粉末,一点都不苦,而且又香。我就说嘛,他们又不放羊牧马,吃什么呢?原来是这么回事。还有那个永远不会死的猪……”
“真想要啊!”
首领们交谈着,心中不由地有了些古怪的情愫。
这两种东西太诱惑了,而且就在眼前,只隔了一道城墙,似乎闭着眼睛就能嗅到烤猪肉的味道。
可是那道城墙就像是天边的彩虹,明明连着天空,似乎走上去就能摸到云彩,但却永远走不到旁边。
既想要,又得不到,首领们恨恨地质问老首领:“总要想个办法啊,这么打下去不行,已经死了不少人了,可是咱们才杀了城里面几个人?”
这种嫉妒渴盼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逐渐变为一种了怨恨,是老首领带着他们来的,也是因为来到这里才知道了金橡树和不死猪,如果不来他们不会有如此大的怨念,这种怨念和最近的不顺融汇在一起,越发壮大。
这时候,谁能给出一个确实可行的、让他们离想要的东西更近一些的办法,谁就会被人牢记。
于是沉默了几天的达兀终于开口了。只是对整个草原诸部来说最好的办法,并不是对达兀部族来说最好的办法,所以河水还在流淌,只是多出了一些砍伐木头的人。(未完待续。)
第四十九章 反击(一)
阳关中一连平静了五六天,过于沉寂中陈健每天都在给他们讲道理:敌人撑不了几天就会撤走。
因为陈健的一贯正确,城中众人并没有因为围城而恐慌,每日生活依旧,偶尔念叨下要是不打仗又可以开垦多少土地之类的话。
塔楼上每天都有人观察着外面的动静,平静几天后塔楼上的人发现了外面的情况有些不对。
“姬夏,外面的人正在往这边抗木头……”
屋子里人不少,报信的人也参加了前几天的总结会,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狼皮。前几天陈健在问这些人要是他们攻城该怎么做的时候,狼皮大约是射箭射的多了,想出的办法就是外面堆土城弓手压制……此情此情,不免有些一语成谶乌鸦嘴的意思。
屋子里一群人一听,急忙跟着陈健爬上了塔楼。
“哎呦!他们好像真的要学我的办法堆起来往城内射箭啊?”
狼皮怪叫了一声,城外一群人正扛着木头往城墙附近靠近,守城的人严阵以待,可是暂时没有进入到射程之中。
守了几天城,第一天就用掉了将近两千支羽箭,距离这么远也不准乱射,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敌人把木头扛到城外二百步远的地方。
白马看了眼城门道:“要不让我带那些会骑马的人冲出去,不能让他们把台子搭起来。白天不好去,那就趁着夜晚,让他们乱一乱就回来,应该不会损失多少。”
陈健笑道:“不急,想把台子搭起来,少说也得十几天的时间。今儿是哪天啊?”
“十一月初七。”
“月亮还得八天才够亮,等月亮圆了之后再说。暂时不要骚扰他们,让他们慢慢搭建。你们说他们和狼皮说的办法有什么不同?”
几个人琢磨了半天,觉得道理怎么看都是一样的,不知道有什么不同。
陈健笑道:“他们有骨耜铜铲吗?他们会编柳条筐吗?他们有麻袋吗?没有啊,就算垒土山射箭,也得有这本事才行。什么都没有,只能抗木头搬石头,还得留出人防着咱们。”
“一里之内的木头都被咱们砍没了烧光了,他们想要搭起来,两个人抗一根木头走两里路,你们算算搭起来一个够三五百人上去的台子要多久?狼皮说的办法是挖土堆山,要是咱们做,五百人用好工具,就地挖坑,三五天就能堆出来。换了他们,早着呢。不要急。”
白马吸了口凉气道:“可就算不急,他们总有一天要垒完,到时候咱们就危险了。”
“总有一天是什么时候?你们将来要出去打仗,得多想想除了打仗之外的事,这次围城也算是给你们上一课,让你们好好学学。他们的饭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最多再围十几天就围不动了,咱们的粮食还够吃一个月,慢慢和他们靠。”
宽了宽众人的心,陈健便走下了塔楼。他既不惊慌,城中也很快将他的话传开了,虽然木头每天都在增加,城中守军却熟视无睹,只当什么都没发生。
陈健也严禁族人出城袭扰,每天让人观察外面的堆砌情况报告自己。
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死守,而是准备趁这个机会最大程度地削弱草原诸部的实力,草河下游和大河两岸还有许多的部族,他没时间和草原上的野蛮人纠缠不休。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度,需要他小心掌握。耗得时间越久,外面的士气也就越低落;可也不能耗得太久,否则的话外面的敌人一夜之间骑马转进,自己追之不及那就没效果了。
所以还是要给外面的人一丝希望,让他们觉得有可能攻下城邑,不能让他们现在就跑。
城外的草原部族担心城内的人突袭,留了上千人马随时准备,可是一连几天,城中的人好像睡着了一样,没有丝毫的动静。
正如陈健所料的那样,外面这群人可以打仗,可以放牧,但是遇到挖坑垒山之类的活便力不从心了。
落星带人做了一批适合砍树的石斧,因为以前他的部族搭建过摘星台,所以这一次还是轻车熟路地花了三天时间将木塔搭建好。
木塔距离城墙约有三四百步,完全在弓箭的射程之外。
当草原诸部的首领登上木塔的时候,忍不住交口称赞震惊不已,自己站在上面可以将城内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
几个首领忍不住说道:“早这样的话,那天攻城的时候就能让咱们的人射他们城内的弓手了,哪能连他们在哪都不知道?”
看着城内宽阔的道路和正在训练的士兵,有人数了好久,笑道:“人果然不多,我看了看也就三四百人。咱们十个打他们一个,这城怎么也攻下来了。”
亲眼所见,未必是真,陈健在对方搭起木塔的时候,就让一半的士兵进了屋子里严禁出来。
这种人数不多的假象让那几个想着撤军的首领再没有了顾虑,那些传言中的诱惑在眼睛所见的假象中显得唾手可得。
至于谣传的诱惑,更在这假象中显得无比真实:城中没有羊,没有多少牧草,只有百十匹马,可他们并没有吃马,那么他们吃什么呢?显然肯定是有什么神奇的东西能让他们不需要放牧就能吃饱……比如金橡树不死猪。
几天后,达兀带这人终于修好了第一座木台,不算大,只能容纳七八十人,后续的还在慢慢修建。
首领们迫不及待地派出了部族中的好猎手到了距离城墙百十步的木台,七八十个最好的弓手开始对城墙上压制,选出了几十名族人尝试着攻了一次。
这一次明知道不可能攻上去,但他们都想试一下是否好用。
沉寂了七八天的战场再一次出现了厮杀,效果出乎所有首领的意料,出奇的好。
选出攻城的几十人都不是最强的勇士,只是作为炮灰尝试,可就是这些人却取得了几天前部族精锐都没有取得的战果。
这一次尝试攻城的指挥是达兀,这是各个部族首领一致要求的,虽然老首领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
达兀搭建的第一座木台在城邑的西北角,并不是城邑的正前面,这也是他前几天总结出的办法。
因为阳关城是直角城,不是内凹多变形,所以西边城墙上的人无法攻击北面的敌人形成交叉投射,选择西北角攻城,城中的守军也只能缩短接触面,单位面积之内所能部署的士兵不多。
达兀未必明白其中的计算方式,但却用天赋做到了知其然,一旦打起来,城墙西面的守军只能干看着。
木台上的弓手可以看清城墙上的人,也能防备城中的弓手齐射,比起之前在城下仰头乱射要舒服的多。
几十个拼凑出来的攻城炮灰在弓手的掩护下,竟然有人摸上了城墙,几天前这可是部族中最强壮的勇士都做不到的事。
虽然站了没有一个呼吸就被人捅了下去,可站上去那一脚还是让城外的首领信心大振。
夜晚收兵,首领们一扫前些天的沉闷,整个营地中都在回荡着达兀的名字,不少人说道:“要是前些天就让达兀指挥,只怕咱们现在都能进城了!”
这些话有意无意地在营地传遍,帐篷中的几个小部族的首领虽然没有直接这样说,可是却用草原规矩中最尊贵的礼节将他们的羊腿献给了达兀。
“再有十天,咱们搭起来更多的木台,那些人就守不住了!”
“对啊,你看到了吗?今天城内的那些弓手都没齐射,咱们的人压住了城墙上的人。西边的敌人干着急,可是西边也有人,他们也不敢过去……达兀的办法真是不错。”
“就是修起来太慢了……咱们要分七八百人砍树,两个人抗一根走那么远,一天也就抗几根,而且还得用石头堆好……你说对面的城是怎么修起来的?”
慢归慢,不解归不解,可城外的木台还是一天天地修了起来,达兀的名气也一天天地响亮。
虽然各部的肉干和羊也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可胜利就在眼前,谁都不想撤走。
达兀派出去的骑手带回来一个消息,在阳关以南半天路远的地方,还有一座城邑,但是只有女人孩子,只要把阳关城中的男人杀光,就可以抢那座城。
回来的骑手用匮乏的语言描绘着自己所看到的宏伟和壮丽,尤其是城外那郁郁葱葱的牧草连绵成片,马很喜欢吃,而且很多很多,几乎没有杂草——事实上那是越冬的麦子。
种种亲眼所见的希望让首领们硬撑下去,最多还有十天,就能攻下这座城,这时候谁再想着退走那就是脑袋被马蹄子踢了!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些希望也是陈健所希望他们希望的。
十一月十五的傍晚,草原诸部的首领更加兴奋,木塔上的人回报说城中失火了,烧了好几间靠近城门的屋子,浓烟滚滚。
他们以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