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体一点,需要如何指导长谷佑都追问道。
崔永峰道:我的想法是,我们先派出一些技术人员,到三立去,参与你们现有的轧机设计工作,学习你们的设计经验。然后,再请三立派出工程师,到我们秦重来,与我们共同设计我们这条生产线,直至完成。这其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三立独有的设计专利,当然,都是一些不值钱的小专利,三立可以授权给我们使用,对外就说是与我们交换专利的代价好了,我们领导是会相信的。
咝长谷佑都抽了一口凉气。在心里骂道,尼玛啊,什么叫不值钱的小专利,轧机设计中的专利数以千计,其中涉及到总体设计思想的专利,并不比你们那些专利的价值更低,而那些边边角角的小专利,加起来价值也极为可观。你一句话,就让三立拿出所有的设计专利和你们交换,说得好像还只是一个添头似的。
在这之后,具体的制造过程中,我们也是需要三立提供一些帮助的。尤其是大件铸造特种焊接精密机床加工这些方面,我们还有一些缺陷。三立可以给我们安排一些机会,让我们的工人到三立去学习一下这些制造工艺,以便回来之后能够完成这台轧机的制造。只要轧机能够制造出来,领导脸上好看了,专利授权费之类的事情,他们就不会在乎了。崔永峰轻描淡写地说道。
这不会就是你们的谈判要求吧长谷佑都脑子一闪,盯着崔永峰问道。
崔永峰坦承道:这是我自己设想的谈判要求。因为如果这样做,我可以成为这个项目的副总师,对于我提职提薪,都是有好处的。而如果是把专利卖出去,我连一分钱奖金都拿不到。
这只是你个人的想法长谷佑都被崔永峰给说晕了,不知道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
崔永峰道:到目前为止,这个想法还只存在于我的头脑之中。如果你们能够答应我的条件,我会想办法说服我们的领导,接受这个方案。你知道吗,我们领导对于中日之间的技术差距根本没有概念,他们还以为凭着我们自己的能力就能够把轧机制造出来呢。
可是,这个条件对我们更吃亏啊长谷佑都道,照你这个方案,我们要拿出来的东西比你们的专利要多得多。光是我们三立独有的设计专利,就有几千项,还有工艺上的专利。今天白天的时候,我们提出用2项专利换你们1项,最终都没有谈成。而你这个方案,是用你们1项换我们几百项啊。
崔永峰不屑地说道:2项换1项,亏你们好意思说。你们的专利数量虽然多,但都已经是过时的东西了。你们不愿意换,克林兹也会愿意换的。像你说的氩弧焊工艺,除了搞轧机的这些企业,其他行业也有企业能够做到,你们这些工艺能值多少钱再说,你们开发这些技术的投入早就已经收回了,现在复制一份给我们,你们相当于什么成本都没有,为什么不干呢
你想得太美了,这样的交换条件,我们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崔先生,我看出来了,你根本就不是想和我们合作,而是想欺骗我们,让我们答应你们更好的条件。长谷佑都说道。
是吗崔永峰冷笑一声,我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谈判成败,和我们这些小工程师什么关系都没有,我何必眼看着你们给的好处不要,故意去欺骗你们我说的方案行不行,你们自己考虑吧,我生性不喜欢求人,你们如果不愿意,那就拉倒。
说着,崔永峰站起身来,说了句再见便往外走。长谷佑都一时猜不透崔永峰的话是真是假,哪会让他就这样离开,连忙拦住他,说道:崔先生,不要激动嘛,有些条件,我们还可以再谈的。
崔永峰半推半就地坐回座位,长谷佑都不敢再质疑他的诚意,只是从一些细节上与他继续推敲起来。两个人又聊了近一个小时,达成了一些初步意向:
长谷佑都会把崔永峰提出的方案汇报给公司,由公司判断是否可以接受,以及以什么样的条件接受。如果三立制钢所认为这种方式可行,崔永峰将负责说服胥文良以及其他的中国官员,让他们同意这项交易。作为交换条件,三立制钢所将向崔永峰支付1亿日元的辛苦费,崔永峰这两天会请在海外的朋友帮助开一个瑞士银行的户头,届时三立将把这些钱汇入那个户头。
除此之外,长谷佑都还答应会为崔永峰争取去日本考察的机会,帮助崔永峰购买日本家电产品等等。这些要求对于三立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长谷佑都连一个磕绊都没打,就满口答应了。
崔永峰拎着一大兜日本礼品从长谷佑都房间出来的时候,郭培元已经提前走了。长谷佑都给了崔永峰厚厚一叠日元,说是给崔永峰打车用的。崔永峰装出一副贪婪的样子,收下了钱,与长谷佑都互相鞠躬,然后才离开了饭店。
出了饭店,崔永峰才发现夜已经很深了,街上人迹皆无,公交车更是早就停运了。眼角所及的地方,还真有一辆出租车在饭店门前趴活,但崔永峰哪里舍得叫出租车。他叹了口气,迈动双腿,向着自己住的招待所走去。
这一走,就是好几公里。当他走进房间的时候,胥文良已经睡了一觉醒来,见崔永峰进门,他有些奇怪,问道:你怎么才回来,现在几点了
三点二十了。崔永峰看了看手表,苦笑着说道。
你去哪了胥文良道,你开灯吧,黑灯瞎火的,别磕着。
也就是胥文良的级别高,住招待所能够享受双人间的待遇,换成其他人出差,就只能住四人间或者八人间了,那么崔永峰这么晚回来,难免要惊扰到其他人。崔永峰开了灯,胥文良披着衣服坐起来,看到崔永峰把一兜花花绿绿的东西搁到桌上,不由又诧异道:你去买东西了这么晚,还有商店开门吗
我从长谷佑都那里回来,这是日本人送的礼品。崔永峰说道。
你去见长谷佑都了胥文良这回可真是惊了,他盯着崔永峰,问道:你去见他干什么还有,他为什么送你这么多礼品你不会是向他们泄露了什么消息吧你去见外宾,为什么不向组织上请示
这一连串的问题,把崔永峰问得招架不住,不知道先回答哪个才好。他坐下来,对胥文良摆摆手,道:胥老师,你先别急,听我解释。你放心,我也是受党教育多年的人,不会出卖国家利益的,这一点你尽可放心。
听到崔永峰这句话,胥文良算是平静了一些。对于这个学生兼下属的人品,胥文良还是有些信心的,只是崔永峰深更半夜私自去见外宾,还带回一堆价值不菲的礼品,这种事情的性质非常恶劣,他必须要听听崔永峰的解释才行。
崔永峰伸手从兜里掏出一叠日元,放在胥文良面前,说道:这是我从长谷佑都那里出来的时候,他给我叫出租车的钱。我没用这些钱,是一路走回来的。这些钱,明天我会交给组织,一分钱都不会截留。
这么多,这是多少钱胥文良拿起那叠日元,翻了翻,见上面写满了0,不觉有些眼晕。
我算过了,这是20万日元,合将近1500元人民币。崔永峰淡淡地说道。
他为什么给你这么多钱这些钱,够叫多少回出租车了胥文良道。
崔永峰笑道:胥老师,这还算是少的呢。长谷佑都叫我帮他们做事,答应事成之后,给我1亿日元。
你答应了胥文良不敢相信地问道。
答应了。崔永峰轻松地答道。
什么,你竟然答应了胥文良怒吼道,他的目光中透着浓浓的杀气,似乎打算仅凭眼神就把崔永峰给万剐凌迟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国人没这样的能力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国人没这样的能力
日本,三立制钢所。
小会议室里,一个紧急会议正在进行。参会的有公司董事长小林道彦技术总监太田修副技术总监寺内坦销售总监荒木保夫等,大家讨论的话题,就是长谷佑都刚刚通过长途电话报告回来的新的交易方案。
长谷佑都判断,崔永峰可能是中国方面的反间,他故意装出贪财的样子,其实是引诱我们接受他们的真实要求。荒木保夫向众人介绍完崔永峰提出的方案之后,补充了这样一句。
我倒不这么认为。寺内坦道,我们给出的价钱很高,这个价钱足够在中国收买100个像他这样的人,我认为他没理由不会动心的。
太田修道:这倒不一定,我接触过一些中国人,我发现中国人都是非常爱国的,他们不会为金钱所动。
寺内坦摇摇头道:太田君,我觉得你是在用过去的眼光看中国人。我去年刚去过中国,我发现如今有很多中国人对于日本的生活方式非常羡慕,他们毫不掩饰自己对于财富的追求。他们经常说一句话,叫作一切向钱看,也就是为了钱能够付出一切代价。我相信,只要给他们足够多的钱,他们是一定会愿意和我们合作的。
的确有这种情况,但这个崔永峰不会是这样的。我认为,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工程师,不会那么容易被收买的。太田修坚持道。胥文良和崔永峰合作的那篇文章,令太田修叹为观止,他爱屋及乌,顺带也就对这两个中国人产生了非常良好的印象。
太田君,你应当知道,学识和道德不一定是相关的寺内坦微笑着反驳道。
我没有这样说,我只是认为太田修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才好了。
小林道彦打断他们的争论,说道:太田君,寺内君,猜测中国人的用意是没有意义的。我觉得我们还是应当重点思考一下,中国人提出的这个替代方案,对于我们三立制钢所来说,是更好的选择,还是更差的选择。
我认为是更好的。寺内坦抢先答道。他倒不忌讳太田修是他的上司,按道理来说,这个问题应当是由太田修先回答的,但寺内坦一向认为太田修思想已经老化,不如他懂的东西多,所以经常会抢太田修的话头,而且还屡屡与太田修唱反调,以显示自己的高明。
不容讳言,由于中国人抢注了有关新型热轧工艺的相关专利,我们三立制钢所已经陷入了被动。在中国人的那篇论文发表之后,轧钢界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新型轧机必须采用中国人提出的这些新技术,否则就是落后的。这样一来,如果我们不能从中国人手里获得这些专利的授权,我们就无法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我们原来认为中国人对于这些专利的价值并不了解,希望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这些授权。但从长谷君返回的消息来看,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些专利的价值,也可能是德国人给了他们一些启示。我敢断定,克林兹目前也正在与中国人进行谈判,希望能够获得这些专利的独家授权,中国人是乐于见到这种情景的,他们可以利用我们与克林兹的竞争关系,索取最高的报价。
而如果按照长谷君提供的这个新方案,我们通过与中方交换技术的方式来获得这些专利的授权,就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甚至可以说是零成本的。我们拿出来与中方交换的这些技术,并不是什么尖端技术,大多数技术都是已经非常成熟的,中国人即使不能从我们这里获得,他们也可以从德国人那里得到。我们保守这些技术秘密没有太大的必要。用一些已经过时的技术,来交换中国人手里的最新技术专利,这是非常划算的一笔交易。寺内坦滔滔不绝地论证道。
听他说完,太田修摇摇头,道:我不赞成寺内君的看法。虽然站在国际轧机业的前沿来看,中国人所希望得到的这些技术并不算什么核心技术。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它们还是非常先进的。中国人如果得到了这些技术,就有可能迅速地赶上我们的水平,从而成为我们未来的竞争对手。
太田君,你认为确实存在这个风险吗寺内坦不屑地问道。
为什么不存在呢太田修反问道。
寺内坦道:中国人与我们之间的技术差距,不是通过一次技术转让就能够填平的。我去年在中国的时候,考察过他们的车间,在他们的车间里,甚至能够看到相当于我们明治时期的老设备。即使是他们称为重点企业的那些工厂,数控机床在所有机床中所占的比例也不超过10,甚至可能还更低一些。以这样的装备水平,以及他们工人的技术水平,就算从我们手上获得了各种制造专利,他们能够造出与我们同样质量的设备吗
这太田修有些语塞了。
与寺内坦一样,太田修也曾经到过中国,与中国的工程师进行过交流,还参观过一些中国重点企业的车间。他承认寺内坦说的情况是真实的,中国企业的装备水平落后于日本20年以上,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都远远不及日本。
轧机的设计技术以及制造工艺最终都是需要由人去实现的,拿着同样的工艺文件,日本工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中国工人恐怕是很难做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就算得到三立转让的技术,一时半会也很难对三立形成竞争威胁。
可是,中国人的确是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条热轧生产线,这一点他们已经很明确地提出来了。小林道彦说道。
荒木保夫道:是的,长谷佑都汇报了这个情况。他说,据崔永峰的讲述,中国方面希望能够自己建造一条热轧生产线,作为一项政治献礼工程。类似于这样的政治献礼,在中国是非常常见的。我们觉得,中方急于要得到我们的技术,或许就是出于这样的政治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倒是并不重要。
能不能判断出是中国的哪家企业需要新建一条热轧生产线小林道彦问道。
荒木保夫道:我们正在积极地了解,不过中方对于这个问题好像采取了非常严格的保密措施,崔永峰也没有向长谷佑都透露。
这或许是他的一种策略吧。小林道彦说道,一旦他把实情都透露给了我们,我们就有可能绕过他,直接与中国的官员进行接触,这样他想要的佣金就无法拿到了。
是的,我们也是这样看的。荒木保夫道。
如果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那么我们向中方转让一些技术,倒也无妨。小林道彦分析道,作为政治献礼工程,他们在质量和成本上都不会特别在意,只是需要一个形式上的效果而已。太田君寺内君,你们认为,中国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掌握我们目前拥有的技术。
如果仅仅是学习,估计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但如果要形成他们自己的能力,我估计需要10年以上。太田修说道。
寺内坦耸耸肩膀,道:我认为太田君的看法太悲观了。我们的技术积累可以追溯到50年前,而中国人真正开始自己制造轧机,也就是过去15年的事情,我们之间的差距高达30至40年。他们要想通过学习的方法来掌握我们目前拥有的技术,至少需要20年。而到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拥有新的一代生产工艺了,他们是无法超过我们的。
20年时间,我们应当能够提出替代中国人这些专利的新技术了吧小林道彦向太田修问道。
完全可以。太田修恭敬地答道。这一次被中国人抢了先,让他脸上很没有光彩。他已经下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在10年之内提出全面替代中国人那些专利的新技术,届时三立就不必再去求中国人提供专利授权了。
听完这些分析,小林道彦心里有底了,他说道: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可以答应中国人的要求,通过与他们交换技术的方式,获得他们的专利授权。荒木君,请你告诉长谷佑都,让他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压低中方的开价,为公司争取最大的利益。
哈伊荒木保夫站起身,冲小林道彦鞠了一躬,以示接受命令,他说道:董事长,你放心吧,长谷君是一位有经验的谈判代表,而且对公司忠心耿耿,他一定能够在谈判中为公司争取到最大利益的。
我对此深信不疑。小林道彦应了一声,然后又转头对太田修和寺内坦说道:太田君寺内君,你们马上组织技术部,对中方的技术水平作出全面评估,列出我们可以转让给中方以及不能转让给中方的技术清单,我们不能给自己培养出潜在的竞争对手。
明白太田修和寺内坦同时大声应道。
齐橙说
过年乱乱烘烘地,没心思码字,不好意思。
第二百一十八章 谈判重启
第二百一十八章 谈判重启
十天之后,谈判重新开启了。小说
中方的谈判代表依然是上次的那几个,只是在最旁边的位置上,多了一位不太起眼的年轻人。长谷佑都感觉自己可能是见过这个年轻人的,但又想不起来是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估计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所以也就懒得再去琢磨了。他肩负的谈判任务还很重,他需要集中精力才行。
在接到荒木保夫从日本国内通过电话发来的指示之后,长谷佑都又紧急约见了崔永峰,与他探讨如何能够压低中方的要求,尽可能减少向中方让渡的技术。崔永峰给长谷佑都带来了一个比较悲观的消息,那就是克林兹的谈判代表也已经到了京城,正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