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重工-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他也能体会到冷飞云跟他说起的无奈,没有若干年的机械专业基础,要理解陈邦鹏介绍的这些内容可真是不容易。
    看起来有点现代工厂的味道了。冯啸辰笑呵呵地回应着陈邦鹏的吹嘘,这个评价倒也不能算是恭维,而应当算是实事求是了。
    陈邦鹏听到冯啸辰的夸奖,更是得意,他说道:我可不是吹牛,我老陈过去也去过国内的上百家工厂参观,比我们罗丘规模大的也有几十家。现在回想起来,有哪家工厂能够比我们更先进不说有多少进口设备吧,就说这个车间里的整洁程度,我就敢说我们罗丘是全国最好的。
    王伟龙有点听不下去了,他和冯啸辰当过同事,私交极好,也了解冯啸辰的眼界。他知道陈邦鹏这番吹嘘在别人面前或许还有点效果,在冯啸辰面前简直就是班门弄斧了。看到陈邦鹏还有继续吹下去的意思,王伟龙赶紧半开玩笑地对他说道:
    老陈,你这可真是吹牛了。你说的那些,是过去的事情了吧咱们罗冶过去是什么样子,小冯不清楚,我还能不清楚吗到处脏兮兮的,下到车间来连个能坐的地方都找不着,只要有一个月没有上级来检查,这车间里就到处都是蜘蛛网,这些你都忘了
    呃呃,那不是过去的事吗陈邦鹏的老脸有些发烧,赶紧往回收自己的话:王处长,我说的本来就是现在嘛。你看,咱们和海菲公司合作,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顺带着把人家的管理经验也学过来了。这就是咱们学习的成果,我向冯处长介绍一下,也是想请冯处长批评指正的意思嘛。
    陈总工言重了,我就是来学习的。冯啸辰谦虚地说道。
    一行人边走边看边聊,最后来到了总装车间。一进门,冯啸辰就被震住了,这个车间几乎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从地面到屋顶也有二十几米高,让人看着都有些眼晕。在车间的中间,顺序排开了五辆硕大无比的电动轮自卸车,每辆车的个头比冯啸辰此前在冷水矿见过的120吨自卸车又大了一圈。
    这些自卸车的装配进度各不相同,有的已经接近完工,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和美化;有的则还刚刚搭起一个架子,有工人在车上焊接着各种钢结构,焊花四射,架在车间顶上的行车吊着各种部件不断地送到车上,供安装工人进行组装作业。
    看看,这就是我们组装的第一批自卸车,电机减速器液压件,都是从美国进口过来的,在未来将逐渐转为国产。车架的钢材是进口的,锻造焊接热处理的过程则是在我们罗冶完成的。目前国内的钢材还不过关,我们拿到了海菲公司提供的钢材配方,正在协同省内的钢铁厂尝试冶炼合格的钢材,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完成。还有就是轮胎,这涉及到橡胶工艺,国内和国外的差距还非常大,几年内恐怕很难实现国产化。不过这一块的技术攻关不是由我们罗冶负责的,我们想努力也使不上劲。
    陈邦鹏带着冯啸辰一直走到快要装配完毕的那台自卸车旁边,向他详细介绍着具体的技术情况。
    冯啸辰缓缓地绕着车子走了一圈,不时伸手去摸一下车身,感受一下制造工艺。他不断地点着头,以示满意。与当初的120吨自卸车相比,引进技术生产的这台150吨自卸车不仅外形更为美观,而且工艺上更为成熟。焊接的部件看上去十分平整,没有出现变形的现象。螺丝帽等小零件的加工也显得精细多了,丝毫没有磕痕毛刺等等。
    王处长,陈总工,咱们造的自卸车和从海菲公司原装进口的相比,能有多大差距冯啸辰问道。
    王伟龙和陈邦鹏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王伟龙回答道:目前第一台车还没有完全装配完,具体的技术参数,需要等装配完毕之后才能拿出来。不过,以我们的经验来看,整车的制动性能爬坡能力转向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至少能够达到原装车的95的以上;油耗噪音这些指标,可能略低于原装车,但差距最多不会超过10。大修周期方面,最多也就是10的差距,而且我们的备件价格远远低于美国原装进口备件,又不占用外汇,在这维修方面,我们的组装车应当是具有优势的。
    你这些数据可靠吗冯啸辰追问道。
    陈邦鹏点点头,道:这个问题,我们和美方的技术人员也探讨过,他们也认为我们制造的自卸车质量与海菲公司相差已经非常小了,而且我们一些关键部件仍然是使用了海菲公司提供的原装产品,这就进一步保证了我们的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王处长刚才说的这几点,应当是能够保证的。
    冯啸辰道:你们敢把这几条写进供货合同吗比如说,大修周期是多长时间,如果在此时间之前主要部件发生了不可修复的故障,而且责任不在用户方面,你们需要作出相应的赔偿。
    王伟龙打了个沉,说道:小冯,如果这样做,我们的压力就太大了。毕竟我们也是第一次按照国际标准生产自卸车,虽然一切都是按照海菲公司提供的规范做的,但总难免会有个别考虑欠周的地方。如果出现问题就要进行赔偿,钱多钱少倒是一个方面,我主要是担心会挫伤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冯啸辰微微地笑了,王伟龙最后的那句话,就属于扯虎皮做大旗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是与经济挂钩的,自卸车生产能够赚到钱,大家能够多花资金,积极性自然就高了。但如果因为质量问题而需要作出赔偿,利润就会被冲薄,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亏损,届时大家拿不到资金,这才会伤害到积极性。
    可是,如果没有这样的约束条件,冯啸辰如何去说服红河渡铜矿接受这批自卸车呢人家也是有经济效益指标的,如果你提供的自卸车质量不行,三天两头趴窝,影响了人家的生产,人家的积极性又有谁来保护呢
    想到此,冯啸辰对王伟龙说道:老王,你是知道的,我这次出来,就是为了促成红河渡铜矿接收你们的自卸车。如果你们不敢对质量做出保证,我又有什么理由去说服他们相信你们呢咱们之间是朋友,不代表红河渡那边也把你们当成朋友
    这点我清楚。王伟龙道,从前搞120吨自卸车工业试验的时候,我去过红河渡,和他们那位邹局长也打过交道,知道他的脾气。你说得对,如果我们不能作出一些承诺,邹秉政这个人估计是不会点头的。
    你理解这一点就好。冯啸辰道,既然如此,那就请罗冶方面拿出一个有诚意的方案来,我带着你们的方案,去会一会这位邹局长。

第二百六十一章 饱汉不知饿汉饥
    几个人正聊着,就见从面前的自卸车上,跳下来一位蓝眼睛高鼻子的年轻人。 他身上穿着一件卡基布的米黄色工作服,胸前印着一个logo,上面有hf的字样,是海丁斯菲尔德公司的名称缩写。他大大喇喇地走到冯啸辰他们面前,对陈邦鹏笑着用英语说道:陈先生,你不会是又来催促我们的进度了吧
    这是海菲公司派来的工艺工程师科尔弗先生,技术很过硬,性格也好,是个乐天派。王伟龙在旁边小声地向冯啸辰介绍道。
    看着挺年轻啊。冯啸辰感慨道。他看到陈邦鹏已经走到一边,不知与科尔弗谈起了什么事情。陈邦鹏脸上的神色带着一些谦恭,似乎是把对方当成了老师。那科尔弗也颇有一些当仁不让的意思,用手对着车辆指指点点,滔滔不绝,浑然不把眼前的这位中国总工程师当成什么前辈。
    王伟龙叹息道:是啊,岁数和老陈的孩子一样大,可技术上,连老陈都得佩服他几分。很多工艺上的问题,我们过去琢磨过很长时间都不能完美地解决,他来了,三言两语就找出问题所在了。有些解决方案听起来都挺普通的,比如预热啊开应力槽啊,可我们原来就是摸不着门道。
    冯啸辰道:这也不奇怪吧,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技术,而是整个美国的技术。人家毕竟是一个工业强国,积累了一两百年的经验,这种经验是会外溢到每一个技术人员身上去的。
    啥时候咱们的年轻人也有这样的水平才好啊。王伟龙说道。
    会有那么一天的。冯啸辰自信地应道。
    两个人说到这的时候,陈邦鹏和科尔弗已经谈完了事情,他笑呵呵地领着科尔弗走过来,向冯啸辰说道:冯处长,我给你介绍一下
    王处长已经向我介绍过了。冯啸辰道,说罢,他转头向着科尔弗,伸出手去,用英语说道:科尔弗先生,我是中国国家重大装备办公室的冯啸辰,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见到你,感谢你为我们提供的帮助。
    科尔弗一时没听明白,王伟龙在旁边给他介绍了一下重装办的情况,科尔弗这才笑着伸手与冯啸辰握了一下,说道:很高兴认识你,冯先生。
    怎么样,科尔弗先生,你在中国的生活还习惯吗冯啸辰照着一般的官方礼节问候道。
    非常习惯科尔弗脸上现出陶醉的表情,中国的环境,尤其是空气,实在是太迷人了。完全不像美国那样,到处都是空气污染。我在这里感觉到非常舒服。
    呃冯啸辰感觉有些哭笑不得。80年代初,中国的工业规模还很小,机动车就更少,空气质量倒的确是很不错的。而此时的美国正处在向后工业时代转变的时期,空气污染问题还是颇为严重。科尔弗的这番话,如果放到30年后说,肯定会有人觉得是在反讽,而在80年代,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真心话了。
    我想,或许我们中国人更羡慕美国的污染吧。冯啸辰半开玩笑地说道。
    不不不,冯先生,既然你是中国政府的官员,那么我要认真地规劝你们,千万不要追求工业化,美国在这方面已经走了很长的弯路了。谢天谢地,我们的国会议员们总算是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了,制订了什么国家环境政策法,还有什么环境质量改善法,这几年美国的空气质量比前些年好了不少。你们可千万别走我们的老路。
    科尔弗用一种规劝的口吻说道,也许是在罗冶当专家养成的习惯,他说话的时候略微带着一些高高在上的姿态。冯啸辰倒是没和他计较这一点,他能够感觉得到,科尔弗这样说的时候并没有带着恶意,相反,他还是非常真诚地希望中国不要走美国的老路,这应当算是一种好意吧。
    科尔弗先生,非常感谢你的规劝,我们会努力避免环境污染的。冯啸辰装出诚恳的样子说道,心里却多少有些不以为然。
    饱汉不知饿汉饥,说的正是科尔弗这种心态了。美国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大家关注的重点自然是在环境上。而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发展经济才是重中之重,谁会在乎污染呢
    时过境迁之后,大家可以说什么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这样的话,而事实上,除了这条弯路之外,地球上何曾出现过其他的捷径
    冯啸辰也懒得与科尔弗去争论这个话题,他能够看得出来,科尔弗就是一个在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新人类,从来不知道啥叫艰苦奋斗,跟他解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完全就是对牛弹琴。
    科尔弗却没有注意到冯啸辰的敷衍,他见冯啸辰接受了他的话,心里很是高兴,也就愈发地眉飞色舞起来:除了空气之外,最让我喜欢的,是你们中国的饮食。我卖糕的,中国的饭菜真是太好吃了,我从来不知道食物能够有这么多种做法。亲爱的冯,你知道吗,当我吃到食堂大婶做的水煮牛肉的时候,我都哭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是不是太辣了冯啸辰笑着问道。
    当然当然,辣是一个方面,不过,我并不完全是被辣哭的。我是觉得,我一个人在这里吃这么美味的中国饭菜,而我的父母,还有我的祖父母,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我真是太不孝顺了科尔弗表情夸张地说道。
    陈邦鹏王伟龙也都是懂英语的,乍听到科尔弗的话,他们都是愣了好一会,没理解是什么意思。待到听明白了,两个人都是哑然失笑,也就是碍于科尔弗是个外国人,他们不便于瞎开玩笑,否则肯定要揶揄上几句了。
    尼玛呀,你们生活在发达国家,住着大洋房,用着大彩电,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居然还会馋我们的一盆水煮牛肉,还因为自己的爸妈没吃上而难过得哭出来,这不特喵的犯贱吗
    冯啸辰却知道科尔弗的话是真的,美国人的性格颇为张扬,心思也较为单纯,往往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丝毫也不担心被别人笑话。这或许就是一种强国心态吧,他们也知道,无论他们表现得多么幼稚,都不会有人笑话他们,因为他们是来自于美国。
    国家强大了,百姓才有尊严。早些年,中国人到国外去留学考察,一举一动都要小心翼翼,到西餐馆里吃顿饭,也要看看别人是左手拿叉子还是右手拿叉子,生怕哪个地方做得不好,被人家瞧不起。
    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民族自信也就逐渐提高了。到后世的时候,出国旅游的国人已经不再刻意讲究什么西方风俗,我乐意用哪只手拿叉哪只手拿刀,关你屁事外国人到中国来吃饭的时候,有几个知道筷子怎么用的,我们不也没笑话他们吗
    科尔弗先生,你难道没有想过要到美国去开一家中国餐馆吗冯啸辰笑着说道,我想,这会比你现在的工作更赚钱的。
    去美国开中国餐馆科尔弗一愣,随即似乎是认真地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冯先生,你这个建议真是太棒了。不过,学会做这些中国菜,需要多长的时间呢我在中国只能再呆1个月的时间,现在开始学习,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吧
    冯啸辰道:你可以把罗冶食堂的大婶聘过去当大厨啊,为什么要自己学呢我想,她肯定会很高兴地接受你的邀请的。
    是这样吗科尔弗转头去问陈邦鹏,显然是有些动心了。
    冯处长是跟你开玩笑呢。陈邦鹏无奈地说道,就算她愿意跟你去美国,国家也不会放她出去的,现在出趟国多难啊。
    科尔弗有些失望,他耸耸肩膀说道:我明白了,你们肯定是担心中国厨艺被美国人学去了吧我认为你们这种封锁技术的行为是非常不符合国际潮流的。
    这个恐怕不是这个意思。王伟龙也无语了,这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国人真是对不上号。
    好不容易把科尔弗打发走了,王伟龙转头瞪了冯啸辰一眼,说道:小冯,你就别瞎开这种玩笑了,你不知道这个科尔弗会当真的吗
    当真不好吗你们食堂的大婶出国去当厨师,还能给国家挣到外汇呢。冯啸辰笑嘻嘻地说道。
    这怎么可能王伟龙道,可为什么不可能,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冯啸辰认真地考察了罗冶的生产情况,与罗冶的领导层以及工程师普通工人都进行了交谈,对罗冶引进国外技术并消化吸收的情况进行了评估。总体来说,这一轮技术引进的效果是非常乐观的,海菲公司在输出技术方面颇有一些诚意,派出的技术人员也非常友好,在传授技术时毫无保留,有些时候所介绍的技术甚至超出了双方协议的范畴,令中方受益匪浅。
    罗冶的领导层讨论了冯啸辰提出的要求,在充分考虑自身实力的情况下,拟定了一个向红河渡铜矿提供电动轮自卸车的质量保障方案,对各项指标作出了承诺,并规定了出现质量问题后的赔偿方案。
    带着罗冶的这份方案,冯啸辰启程赶赴湖西省,准备去会一会那位大家都觉得挠头的邹秉政。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两袖清风
    红河渡铜矿是一个大型铜矿,位于湖西省的西部山区。 从湖西省会振山市到红河渡有铁路相通,但却只有两趟慢车。冯啸辰在罗丘出发之前,给红河渡矿务局的办公室打了个电话,对方告诉他,会专门安排一辆小车到振山去接他,省得他在拥挤的慢车上受煎熬。
    小冯,你可算是到了
    冯啸辰在振山站刚走下火车,迎面就撞上了先他一步到达湖西省的王根基。王根基哈哈笑着,直接给了他一个熊抱,很是亲热的样子。
    老王,你怎么也到振山来了不会是专门来迎接我的吧冯啸辰与王根基握了一下手,笑着问道。
    在冯啸辰去罗冶考察的时候,王根基已经先去了红河渡铜矿。两个人原本是约好在红河渡碰面的,没曾想王根基居然也跑到振山来了。
    听到冯啸辰的问话,王根基脸上露出一个苦笑,他摆摆手道:唉,一言难尽,算了,这事一会再说。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这是红矿办公室的熊主任,她才是专程来迎接你的。
    冯啸辰顺着王根基的指示转过头去,面前出现了一位体态丰满颇有几分姿色的少妇。她脸上带着甜甜的微笑,走上前向冯啸辰伸出一只手,说道:冯处长,你好,我是红河渡矿务局办公室副主任熊小芳,是受我们邹局长的指派来接冯处长的,非常欢迎冯处长到我们红河渡来指导工作。
    不敢不敢,我是来向大家学习的。冯啸辰握住熊小芳那柔若无骨的手,谦虚地说道。
    冯处长,从振山到我们红河渡,开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