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永嘉与尚仁业的交往一直都很不融洽。在前两年,来永嘉经常要找尚仁业帮忙解决一些用水、用电、运输等方面的问题,尚仁业一般都是能躲就躲、能推就推,实在拗不过了,才勉为其难地帮项目指挥部解决一些困难。前些天国家通知乐城乙烯恢复建设之后,尚仁业对来永嘉的态度发生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摆出一副把来永嘉当成贵人供着的姿态,这又难免让来永嘉有一种被黄鼠狼上门拜年的忐忑感,不知道这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副市长又生出了什么心思。
乐城乙烯项目在乐城落地,但却不属于乐城的企业。新成立的乐城石化公司直属于新成立的国家石油化工总公司,是一家副部级的大企业,而乐城市则仅仅是一个地级市而已。也就是说,作为乐城石化副总经理的来永嘉,级别与乐城市的市长相当,尚仁业在他面前还得算是下级了。
地方政府对于辖区的国家直属企业,态度一向是比较抵触的。这些大企业的存在,除了能够增加当地的知名度之外,对于地方经济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型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出都是由国家统一调配的,当地从中得不到任何的好处。这些大企业往往工资水平较高,福利较好,从而会拉高当地的消费水平,与本地居民争夺有限的生活物资,引发本地居民的不满。
此外,由于大企业级别高,有上层的靠山,当地政府在与这些企业打交道时,就不得不小心谨慎,尽量避免产生矛盾。说得通俗一点,这类大企业就像是古代的王爷,不能给当地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喜欢招惹点是非,当地方官员哭诉无门。
当然,地方官员也不是傻瓜,在长期的实践中,他们逐渐积累了与大企业打交道的经验,也摸索出了靠山吃山的技巧,从而把负担变成了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政治智慧。来永嘉非常清楚,尚仁业此番频繁地跑到货场来找他,显然就是把乐城石化看成了一盘油光光的红烧肉,打算在上面揩一点油水。
“尚市长,今天怎么有空到我们这个破庙里来啊,弄得我们这里是蓬荜生辉啊。”
坐着李涛的自行车回到原先指挥部的旧楼里,来永嘉笑呵呵地向等候在那里的尚仁业打着招呼道。
“哈哈,来总真是太谦虚了,你这里可是一座金子造的大庙啊。我听说了,你们乐城乙烯项目投资是65个亿,啧啧啧,我们整个乐城市全卖了都值不了这么多钱呢。”
英年早肥的尚仁业腆着颇具规模的啤酒肚,起身与来永嘉握着手,同样笑哈哈地回应着。
“65个亿都是用于设备和土建的,我们可不敢挪来建庙。你看我这办公室,装个吊扇都要打报告请上级审批。国家的投资,财务管得特别严,可真没有你们地方政府那么多的自主权呢。”
来永嘉意味深长地说道。他不知道尚仁业存着什么心思,所以需要在第一时间向对方哭穷。他的意思是很明白的:如果尚仁业是觉得乐城乙烯项目的投资大,能够搜刮一点好处,那就尽早死了这条心吧,这些钱真不是来永嘉能够自由支配的。
第三百一十五章 劳动力安置问题
“哎呀,来总不说我还没注意呢,你的办公室怎么还用的是吊扇啊!”
听到来永嘉的话,尚仁业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一般,抬头看了看脑门顶上的吊扇,又四下巡睃了一番,不无煽情地说道:“来总,乐城夏天这么炎热,你这办公室里怎么没装上空调呢?像你这样的高级干部,有资格在办公室装空调了呀!”
来永嘉被尚仁业闹了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愣了一下,才讷讷地说道:“呃呃,其实有个吊扇就可以了,江边上风也大,不热。”
“这还不热呢!”尚仁业却是不依不饶,似乎来永嘉的办公室没有装空调是一件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一般,他说道:“不行不行,这绝对不行。来总的身体是咱们国家的财富,怎么能够让来总大热天在没有空调的办公室里工作呢?这样吧,来总,你也不用解释了,我明天就让我们市政府招待所的行政科长把招待所的空调拆一部过来,给你装上,怎么也不能让你这样的领导在我们乐城受了委屈是不是?”
“这事还是从长计议吧。”来永嘉脑门上真的沁出了汗水,这倒不是因为天气太热,而是被尚仁业身上散发出来的热情给烤着了。
货场在乐城已经建了三年了,来永嘉一直就是在这间办公室里呆着的,也从来没见尚仁业过来关心过一回。去年夏天最炎热的时候,乐城市因为市区的用电负荷太大,还反复拉货场这边的电闸,把电挪到市区去用。那时候来永嘉和他这500多人的团队连电风扇都没法开,他为此去找过尚仁业好几回,也没解决问题。
现在可好,人家居然跑到门上来说自己应当享受空调,还表示要把他们市政府招待所的空调拆过来给他用。老话说得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诈。尚仁业这番做作,心里没准憋着什么坏主意呢。
带着十二分的警惕,来永嘉招呼着尚仁业在简易沙发上坐下,又叫李涛给尚仁业倒了一杯水,然后说道:“尚市长,你今天到我这里来,具体是有什么事情,你就直说吧。我也知道你平常工作很忙,其他的事情咱们就别多聊了。”
“这个嘛”尚仁业难得地有些窘了,他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表演有些过头了,幸好来永嘉是个厚道人,没去戳穿他的虚伪。他干笑了两声,说道:“来总,其实我这次来,是想向你汇报一下有关徐家湾村搬迁的事情,这件事不是咱们乐城乙烯工程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嘛?”
听尚仁业说起徐家湾村搬迁,来永嘉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了,他甚至从自己的办公桌上拿过来笔记本,准备进行记录。
正如尚仁业说的,徐家湾村搬迁这件事,目前正是乐城乙烯工程的重中之重。这个徐家湾村正好处在设备货场到乙烯工程建设工地的咽喉地带,一条正在修建的临时公路必须从这个村庄所在的位置通过。因为乙烯设备中有很多是超宽超高的大型容器,对于道路的要求很高,为了修路的需要,这个村庄必须全部搬迁,这也是在三年前就已经定下的事情。
前几年,因为乙烯项目的缓建,拟定中的搬迁工作也就搁置下来了。如今乙烯项目重启,项目指挥部便向乐城市发了函,要求乐城市按照原有规划要求,尽快完成徐家湾村的搬迁,以保证乙烯工程得以顺利开展。前些天,来永嘉为这件事情又去找了尚仁业好几回,尚仁业在态度上显得很热情,但却一直哼哼哈哈地不肯给个准信。这一回,他居然亲自跑上门来谈徐家湾搬迁的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好现象了。
“在接到项目指挥部的公函之后,我们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的陈书记亲自做了指示,要求我们要全力以赴、不打折扣地满足乙烯项目建设的需要,要人给人,要地给地,绝对不能讨价还价。刘市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市政府办公会议,讨论有关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和后勤服务方面的问题,落实了责任分工,并要求各个分管副市长签下军令状,保证各项工作不出任何一点纰漏”
尚仁业侃侃而谈,话里话外透着一股全心全意为乙烯项目服务的意思。来永嘉也不是菜鸟,岂会被这几句官场套话所迷惑。他知道,尚仁业表现得越谦恭,后面将要提出的要求就会越嚣张。乐城乙烯是一个投资高达65亿元的特大型项目,在今天国内在建的重大项目中投资额是名列前茅的,乐城市如果不想从里面切上一刀,那才叫奇怪呢。来永嘉关心的只是乐城市的胃口有多大,项目指挥部已经给过他授权,如果只是小小的一刀,来永嘉是可以答应的。
尽管知道对方的用意,来永嘉也并未挑破,只是彬彬有礼地说道:“感谢陈书记、刘市长对我们大乙烯项目的关心,也感谢尚市长的辛劳。关于徐家湾搬迁的问题,目前还存在哪些困难,搬迁工作什么时候可以完成,还请尚市长不吝赐教。”
“我们市政府提出的要求是,一个月时间,必须全部完成搬迁。”尚仁业应道。
“是吗?那可就太好了!”来永嘉脸上也露出了喜色。目前,乙烯工地还在进行前期的修整,施工和安装队伍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到位,设备运输是三个月以后的事情。按照指挥部原来的计划,徐家湾能够在两个月内完成搬迁就足以保证临时公路的修建以及后续的设备运输工作了,如果能够提前到一个月完成,那自然是更好了,夜长梦多这句话可不是没有道理的。
“哈哈,来总,咱们都是一家人,你们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事情。我今天过来,就是要和来总商议一下搬迁工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有些环节是我们地方政府一时还难以解决的,可能需要来总提供一点小小的帮助。”尚仁业笑容可掬地说道。
来了,来永嘉在心里暗暗地念道。他就知道尚仁业绝对不会是专程来给他报喜的,前面铺垫了这么多,目的就是为了这些“细节问题”。能够让尚仁业费这么多心机包装的“细节”,那就肯定不是细节了,需要项目指挥部这边提供的,也绝对不会只是一些“小小的帮助”。
“尚市长说得对,咱们都是一家人,你们有什么困难,就直接说出来吧。只要是我们项目指挥部能够帮助协调的,我们绝无二话。”来永嘉道。与尚仁业一样,他也是把话说得慷慨无比,好像有多么仗义一般。其实,谁都明白,这种保证根本就是空头支票,只要自己不想帮忙,尽可推说是能力有限,对方是无法拿这种承诺来说事的。
套用一句国际关系上的话,单位与单位之间,也同样不存在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尚仁业答应一个月之内完成徐家湾搬迁,不是因为他喜欢学雷锋,而是因为他想从乙烯项目中得到好处。同样,来永嘉答应得如此爽快,也是因为徐家湾还在对方的手里捏着,不给对方一些甜头,对方是不会痛痛快快办事的。
“徐家湾村目前有324户农民,劳动力共有752人。这些劳动力中间,有30从事农业生产,30从事渔业和水上运输业,另外40是在几家乡镇企业里工作,而这几家乡镇企业,都在徐家湾村的搬迁范围之内。徐家湾村搬迁之后,原有的耕地也被征用,因为村庄的新址离长江岸边比较远,原有的渔业和水上运输业也会受到影响。这样一来,全村的700多劳动力都需要进行重新的安置,这是我们目前遇到的最主要的障碍。”尚仁业说道。
来永嘉道:“这个情况我了解,在我们和乐城市签的协议里面,就有对徐家湾以及其他征地拆迁群众的安置费用吧?有关安置问题,是已经谈好的事情啊。”
尚仁业连连点头,道:“是的是的,劳动力的安置问题,自然是由我们市政府来负责的。我想和来总谈的,也就是这件事。市政府已经决定,要利用乙烯项目的征地安置款,新建一家企业,用于解决拆迁农民的就业问题。”
来永嘉道:“这是一个好主意啊。农民向工人的转化是大势所趋,乐城市能够把拆迁失地的农民转化为工人,也算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了。不知道你们是打算建一家什么企业,如果是化工方面的企业,我们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些技术上的支持的。”
尚仁业笑道:“化工企业我们目前就不考虑了。乐城有你们这么一家大型乙烯厂,就已经足够了。我们打算搞一家电视机厂,从日本或者德国引进一条彩电生产线,一期的生产能力马马虎虎搞到年产50万台就可以了,二期再考虑搞到100万台以上。来总,你看这个想法怎么样?”
“电视机厂!”
来永嘉闻听此言,脸上的表情别提有多精彩了。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建一个电视机厂来安置拆迁失地农民,你拿我当弱智啊!
这是来永嘉听到尚仁业的话之后,心里涌上来的第一个念头。
一家电视机厂投资几个亿,这绝对不是乙烯项目支付给乐城市的那点移民安置费用能够支撑得起的。电视机生产虽然在国际上也算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对于中国这样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来说,实实在在算得上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了。真想安置劳动力,花百分之一的钱,建一家服装厂,买几千台缝纫机,能够安置的工人比电视机厂还要多得多。
此外,电视机厂在哪个地方也都算是一等一的好企业,乐城市如果真的建了一家电视机厂,那些招工名额肯定是优先照顾领导、干部家属的,哪轮得到徐家湾这些农民。用安置农民就业的名义来建电视机厂,你怎么不说为了存放读者来信而专门买十套房子呢?
乐城市的那点用心,来永嘉其实是看得一清二楚的。这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彩电的需求日益旺盛,而国内的生产能力却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不止是乐城市,全国有很多省市两级的政府都在蠢蠢欲动,想新建电视机厂。与此类似的,还有打算建洗衣机厂、冰箱厂等等的,目前都已经不算是什么秘密了。
按照当前的管制体制,地方政府要新建一家电视机厂,是需要由国家经委来审批的,并非自己能够做主。乐城市酝酿这件事情估计也已经很长时间了,没准还曾经向国家经委打过报告,却没有获得批准。如今,他们看到乐城乙烯上马在即,而自己手头又有可以拿捏住乐城乙烯的事情,于是就动了这样一个歪心思,想用徐家湾搬迁相要挟,迫使乙烯项目指挥部替他们去国家经委游说,给他们弄到一纸同意建设电视机厂的批文。
果然是好大的胃口!
在想明白了尚仁业的意思之后,来永嘉也不禁在心里感慨起来。在以往,地方政府在这种大项目中间也都是要弄点好处的,但一般来说都不会太过分,也就是要几个招工名额,或者让项目方帮忙协调弄点紧俏物资之类。这几年,全国各地都在大搞建设,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地方政府的诉求也就发生了变化。
以一个65亿元的项目作为筹码,让国家同意地方政府新建一家电视机厂,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盘算。国家经委的一纸批文,说难也难,但要说容易,也就非常容易,可以说是一点成本都没有。尚仁业一不要钱、二不要物资,只是要一个批文,说到哪去都不算是敲诈勒索,甚至还可以标榜为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是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好市长。
可是,这是来永嘉能够答应的事情吗?
“尚市长,电视机这个东西,和我们石油化工行业算是隔行如隔山啊,你跟我说这个,我实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来永嘉决定先装傻了,还是等着对方开价吧。
尚仁业也没掩饰,直截了当地说道:“来总,这件事其实很简单,有关设备引进、生产这方面的事情,我们都不会麻烦你们乐城石化。现在唯一有点障碍的,就是国家经委那边对于新建电视机厂管得非常严,我们的报告打了一年多,国家经委就是不批准,这不,我就上你这求援来了嘛。”
来永嘉问道:“经委那边不批准,有什么理由没有呢?”
“理由当然是有的。”尚仁业道,“他们说国内目前已经上马了四条彩电生产线,生产能力已经饱和了,我们再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那么,这个说法也没错啊。”来永嘉道。
尚仁业道:“什么没错,这分明就是经委的一些同志高高在上,不了解实际情况嘛。现在你走到商店里去看看,彩电哪能摆得住,只要有新货到店,不出十分钟就被抢得精光。这种情况还说是生产能力饱和,这不是脱离现实吗?”
来永嘉皱了皱眉头,尚仁业说的还真不是假话,包括来永嘉自己家里,想买一台彩电也是托了不少人的关系才买到的,市场上的确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他不是搞轻工业的,不了解轻工业市场的规律,所以也无法反驳尚仁业的话,只能说道:
“尚市长,你说的这个情况,我也不太懂。我想,国家经委的领导看到的东西应当比咱们下面的人更多吧,他们认为生产能力饱和了,应当有他们的道理。咱们国家是讲究全国一盘棋的,如果经委不能批准,那你们可以考虑搞点其他的产业。比如说,搞搞农副产品加工,也是很不错的,投资少,见效快,同样可以安置就业嘛。”
“农副产业加工,我们也在搞,而且规模搞得也挺大的。”尚仁业敷衍了一句,接着说道:“来总,你不知道,建电视机厂是我们市委定下的规划,我们也要面向现代化嘛,不能总是搞点榨糖、水果罐头之类的低级产业。现在我们全市的工作重心都集中在电视机厂的建设上,对了,就像你们项目指挥部的工作重点放在徐家湾搬迁上一样。我们理解你们的想法,全力以赴地帮助你们解决问题。你们是不是也可以体谅一下我们的困难